李白 > 野田黃雀行
目錄
《野田黃雀行 Noda Yellowbird Row》
詩人: 李白 Li Bai

  遊莫逐炎洲翠,棲莫近吳宮燕。吳宮火起焚巢窠,
  炎洲逐翠遭網羅。蕭條兩翅蓬蒿下,縱有鷹鸇奈若何。
《野田黃雀行 Noda Yellowbird Row》
詩人: 儲光羲 Chu Guangxi

  嘖嘖野田雀,不知軀體微。閑穿深蒿裏,爭食復爭飛。
  窮老一頽捨,棗多桑樹稀。無棗猶可食,無桑何以衣。
  蕭條空倉暮,相引時來歸。斜路豈不捷,渚田豈不肥。
  水長路且壞,惻惻與心違。
《野田黃雀行 Noda Yellowbird Row》
詩人: 貫休 Guan Xiu

野田黄雀行
  高樹風多,吹爾巢落。深蒿葉暖,宜爾依泊。莫近鴞類,
  蛛網亦惡。飲野田之清水,食野田之黃粟。深花中睡,
  ej土裏浴。如此即全勝啄太倉之𠔌,而更穿人之屋。
《野田黃雀行 Noda Yellowbird Row》
詩人: 文同 Wen Tong

  搥鼉鏗鯨宴瑤臺,紅鴉弄翼春徘徊。
  和風入坐賓主樂,金觥玉豆天中來。
  勸君劇飲莫自訴,暗中光景能相催。
  試看庭前好花謝,枝下落多枝上開。
  人生不厭苦行樂,勿用蹙促相驚猜。
  賢愚貴賤各有命,此理悟者真賢哉。
更多詩歌...
請鑒賞:

  於石 Yu Dan:野田黃雀行 Noda Yellowbird Row
  曹叡 Cao Rui:野田黃雀行 Noda Yellowbird Row
No. 6
  野田黃雀行
  原文
  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羅傢得雀喜,少年見雀悲。
  拔劍捎羅網,黃雀得飛飛。飛飛摩蒼天,來下謝少年。
  註釋
  ①利劍:鋒利的劍。這裏比喻權力。
  ②鷂:比鷹小一點的一種非常兇狠的鳥類。
  ③捎:揮擊。
  ④摩:接觸。“摩蒼天”是形容黃雀飛得很高。
  譯文
  高高的樹木不幸時常受到狂風的吹襲,平靜的海面被吹得不住地波浪迭起。寶劍雖利卻不在我的手掌之中,無援助之力而結交很多朋友又有何必?你沒有看見籬笆上面那可憐的黃雀,為躲避兇狠的鷂卻又撞進了網裏。張設羅網的人見到黃雀是多麽歡喜,少年見到掙紮的黃雀不由心生憐惜。拔出利劍對着羅網用力挑去,黃雀纔得以飛離那受難之地。振展雙翅直飛上蒼茫的高空,獲救的黃雀又飛來嚮少年表示謝意。
  鑒賞一
  此詩選自本集捲六,以下兩首同。史載,建安二十四年 (219),曹操藉故殺了曹植親信楊修,次年曹丕繼位.又殺了曹植知友丁氏兄弟。曹植身處動輒得咎的逆境,無力救助友人,深感憤忿,內心十分痛苦,衹能寫詩寄意。他苦於手中無權柄,故而在詩中塑造了一位“拔劍捎羅網”、拯救無辜者的少年俠士,藉以表達自己的心麯。此詩開端,詩人以“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的意象渲染出濃郁的悲劇氣氛,隱喻當時政治形勢的險惡;而少年拔劍捎網的形象則寄寓着詩人衝决羅網、一試身手的熱切願望。 此詩意象高古,語言警策,急於有為的壯烈情懷躍然紙上。梁代劉勰稱此詩“格高才勁.且長於諷諭”(《文心雕竜.隱秀》),確是中肯之論.
  鑒賞二
  這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詩。它敘述了一位女子對丈夫的思念。筆緻委婉,語言清麗,感情纏綿。這首詩突出的特點是寫景與抒情的巧妙交融。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開頭三句寫出了一片深秋的肅殺情景,為女主人公的出場作了準備。這裏的形象有視覺的,有聽覺的,有感覺的,它給人一種空曠、寂寞、衰落的感受。這種景和即將出場的女主人公的內心之情是一致的。這三句雖然還衹是寫景,還沒有正面言情,可是我們已經感覺到情滿於紙了。這種藉寫秋景以抒離別與懷遠之情的方法,中國是有傳統的。宋玉《九辨》中有:“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慄兮,若在遠行,登高臨水兮送將歸。”漢武帝的《秋風辭》說:“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從這裏我們不僅可以看到《燕歌行》與它們思想感情上的連續性,而且還可以看到其中語言詞彙上的直接襲用。但是這些到了曹丕筆下,卻一切又都成為具有他個人獨特思想面貌,獨特藝術風格的東西了。這點我們後面再說。
  “念君客遊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在前面已經描寫過的那個肅殺的秋風秋夜的場景上,我們的女主人公登臺了:她愁雲滿面,孤寂而又深情地望着遠方自言自語,她說:你離傢已經這樣久了,我思念你思念得柔腸寸斷。我也可以想象得出你每天那種傷心失意的思念故鄉的情景,可是究竟是什麽原因使你這樣長久地留在外面而不回來呢?慊慊(qiānqiān):失意不平的樣子。“慊慊思歸戀故鄉”是女主人公在想象她的丈夫在外面思念故鄉的情景。這種寫法是巧妙的,也是具體、細緻的。一個人思念另一個人,其思想活動總有具體內容,或者回憶過去在一起的時光,或者憧憬日後見面的歡樂,或者關心牽挂對方目下在外邊的生活,想象着他現在正在做什麽,如此等等。這種藉寫被思念人的活動以突出思念者感情急切深沉的方法,早在《詩經》中就有,到了宋人柳永筆下更有所謂“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那就更加精采了。這種寫法的好處是翻進一層,使人更加感到麯折、細緻、具體。淹留:久留。“君何淹留寄他方?”這裏有期待,有疑慮,同時也包含着無限的懸心。是什麽原因使你至今還不能回來呢?是因為修築繁忙?是因為戰事緊急?是因為你生病了?受傷了?還是……那簡直更不能想了。看,女主人公的心思多麽沉重啊!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煢煢(qióngqióng):孤單,孤獨寂寞的樣子。不敢:謹虛客氣的說法,實指不能、不會。這三句描寫了女主人公在傢中的生活情景:她獨守空房,整天以思夫為事,常常淚落沾衣。這一方面表現了她生活上的孤苦無依和精神上的寂寞無聊;另一方面又表現了女主人公對她丈夫的無限忠誠與熱愛。她的生活儘管這樣凄涼孤苦,但是她除了想念丈夫,除了盼望着他的早日回歸外,別無任何要求。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援:引,拿過來。清商:東漢以來在民間麯調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新樂調,以悲惋凄清為其特色。短歌:調類名,漢樂府有長歌行、短歌行,是根據“歌聲有長短”(《樂府詩集》語)來區分的,大概是長歌多表現慷慨激昂的情懷,短歌多表現低回哀傷的思緒。女主人公在這秋月秋風的夜晚,愁懷難釋,她取過瑤琴想彈一支清商麯,以遙寄自己難以言表的衷情,但是口中吟出的都是急促哀怨的短調,總也唱不成一麯柔曼動聽的長歌。《禮記·樂記》雲:“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女主人公寂寞憂傷到了極點,即使她想彈別樣的麯調,又怎麽能彈得成呢?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女主人公傷心凄苦地懷念遠人,她時而臨風浩嘆,時而撫琴低吟,旁徨徙倚,不知過了多久。月光透過簾櫳照在她空蕩蕩的床上,她擡頭仰望碧空,見銀河已經西轉,她這時纔知道夜已經很深了。“夜未央”,在這裏有兩層含意,一層是說夜正深沉,我們的女主人公何時才能捱過這凄涼的漫漫長夜啊!另一層是象徵的,是說戰爭和徭役無窮無盡,我們女主人公的這種人生苦難,就如同這漫漫黑夜,還長得很,還看不到個盡頭呢!面對着這沉沉的夜空,仰望着這耿耿的星河,品味着這苦痛的人生,作為一個弱女子,我們的女主人公她又有什麽辦法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呢?這時,她的眼睛忽然落在了銀河兩側的那幾顆亮星上:啊!牛郎織女,我可憐的苦命的夥伴,你們到底有什麽罪過纔叫人傢把你們這樣地隔斷在銀河兩邊呢?牽牛、織女分別是天鷹和天琴星座的主星,這兩顆星很早以來就被我國古代人民傳說成一對受迫害,不能團聚的夫妻,這是傢喻戶曉,無人不知的事情。女主人公對牽牛織女所說的這兩句如憤如怨,如惑如癡的話,既是對天上雙星說的,也是對自己說的,同時也是對和自己命運相同的千百萬被迫分離、不能團聚的男男女女們說的。這個聲音是一種強烈的呼籲,是一種悲涼的控訴,是一種憤怒的抗議,它仿佛是響徹了當時的蒼穹,而且在以後近兩千年的封建社會裏年年月月、時時刻刻都還可以聽到它的響亮的回聲。這樣語涉雙關,言有盡而餘味無窮,低回而又響亮的結尾,是十分精采的。
  作品表現的思想並不復雜,題材也不算特別新鮮,但是曹丕作為一個統治階級的上層人物能關心這樣一種涉及千傢萬戶的事情,而在詩中寄予了如此深刻的同情,這是很可貴的。在藝術上他把抒情女主人公的感情、心理描繪得淋漓盡致,她雍容矜重,熾烈而又含蓄,急切而又端莊。作品把寫景抒情、寫人敘事,以及女主人公的那種自言自語,巧妙地融為一體,構成了一種千回百轉、凄涼哀怨的風格。
包含詞
野田黃雀行二首野田黃雀行二首二野田黃雀行二首一
野田黃雀行二首∶一野田黃雀行二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