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酸浆
草名。多年生草,高二﹑三尺,葉卵形而尖,六七月開白花。開花後,萼肥大成囊狀,包圍漿果,其色紅,根莖花實均可入藥,有清熱化痰的功用。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酸漿》。 |
|
酢漿草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九.酢漿草》。 |
|
酸漿又名洋姑娘、紅姑娘、挂金燈、戈力、燈籠草、洛神珠等,以果實供食用。
酸漿原産於中國,南北均有野生資源分佈。酸漿在中國栽培歷史較久,在公元前300年,《爾雅》中即有酸漿的記載。目前在東北地區種植較廣泛。其他地區種植較少,仍屬稀特蔬菜。 |
|
酸漿以果實供食用。成熟果食甜美清香,是營養較豐富的水果蔬菜。漿果富含維生素c,對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有一定療效。果實有清熱利尿功效,外敷可消炎,全株可配製殺蟲劑,也可供觀賞用。
酸漿膨大的宿存萼可入藥,有清涼、化痰、鎮咳、利尿之功效。全草有瀉下作用,治痛風,但有墮胎之弊,孕婦忌用。
成熟的果實可生食、糖漬、醋漬或作果漿。果實香味濃郁,味鮮美。 |
|
酸漿為茄科酸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宿根越鼕。
植株高30~60釐米。莖分地上莖和根狀莖。地上莖直立,節間膨大,無毛或有細軟毛,雙權分枝。根狀莖橫走地下。
葉片在下部互生,在上部假對生,長卵形,寬卵形或菱狀卵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偏斜,葉緣波狀,有鋸齒。葉柄長。
花單生於葉腋,花萼鐘狀,5裂,結果時花萼寬大、宿存、連生呈潤鐘形囊狀,包圍果實,具10縱肋,膜質。花冠白色,輻射狀,雄蕊5個,着生於花冠基部,花藥縱裂。子房2室,多胚珠。
果實為漿果,球形,成熟時橙紅色。未熟時緑色,酸苦。種子腎形。
酸漿的野生性狀很強,適於各種土壤栽培。在3~42℃的溫度範圍內均能正常生長。根係耐寒,根狀莖可在中國北方嚴寒地區越鼕,翌年萌發新株,一次栽植,多年收穫。 |
|
一.栽培季節
酸漿在華北地區一年分三茬栽培:
春早熟栽培:1~2月在日光溫室或風障陽畦內育苗,4月中旬晚霜過後定植於露地。5月下旬至6月開始采收。
春露地栽培:3~4月育苗,3月需在塑料大、中、小棚內育苗,4月可在露地育苗。5月定植,6月下旬至7月開始采收。
秋季露地栽培:6月下旬至7月育苗。8月上旬定植在露地,9月下旬至10月開始采收。市近年來,由於酸漿的經濟效益不很高,鮮有用保護設施進行栽培者。
二.春早熟栽培技術
春早熟栽培酸漿的上市期正值初夏,由於生産成本不高,經濟效益顯著。
1.育苗
一般在風障陽畦或日光溫室中建育苗畦。育苗初期外界溫度較低,為提高地溫,建畦播種前15~20天應扣嚴塑料薄膜,夜間加蓋草苫子。
苗床每公頃施腐熟的有機肥30000千克,淺翻、耙平,做成平畦。播前澆水,水滲下後播種。
種子可用45℃的溫水浸種,或用0.01%的高錳酸鉀液浸泡10分鐘,防止種子攜帶病毒等病菌。然後用清水浸種12小時,撈出,放在20~30℃的溫度條件下催芽。待80%的種子露白後播種。
撒種後覆土0.5~1釐米。立即扣嚴塑料薄膜,夜間加蓋草苫子,提高苗床溫度。白天保持20~25℃,夜間10~15℃。在最嚴寒季節,苗床溫度不應低於5℃。
出苗後進行間苗,間除過密、並生、傷殘弱苗。在2~3葉期,進行分苗,分苗株行距為10釐米×10釐米。
苗期保持土壤見幹見濕。小苗期外界溫度低,蒸發量小,可不用澆水。分苗期外界溫度漸高,可7~10天一水。如苗床缺肥,可追復合肥一次,每公頃施100~150千克。
2.定植
定植地每公頃施腐熟的有機肥45000~75000千克,深翻、耙平,做成平畦。
定植應在晚霜過後進行。在秧苗6~7葉期第一朵花初開時為定植適期。定植時應仔細起苗,少傷根係,以利緩苗。
定植密度每公頃75000株左右,株行距為25~28釐米×65~70釐米。
3.田間管理
(1)追肥
定植緩苗後,結合澆水追催苗肥,每公頃穴施或溝施腐熟的人糞尿7500千克,或尿素160千克。第一果實膨大後追第二次肥,每公頃施復合肥225~300千克,以促進果實發育和植株生長。
采收中後期可根據植株生長情況追肥。如基肥不足,追復合肥300千克。有條件時行根外追肥,把尿素、或復合肥配成0.2%~0.3%的水溶液,每3~5天一次噴布葉面。如果葉片肥大,節間過長,有徒長的表現,可噴0.2%磷酸二氫鉀液控製。
(2)澆水
定植時澆足定植水。緩苗追催苗肥後澆一水,即中耕蹲苗。蹲苗結束後,適當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每5~7天一水,夏季每3~5天一水。
(3)中耕除草
定植初期,每澆水後即中耕一次,以使土壤疏鬆,提高地溫,促進根係發育。在初花初果時,結合追肥,進行中耕培土,使栽培行變成壟,防止植株倒伏,並利於灌溉排澇。生長中後期及時除草。
(4)植株調整
酸漿分枝多、匍匐性強,必須進行搭架。一般用竹竿插入土中,搭成人字架或籬壁架。植株每長30釐米長即人工綁蔓一次。
酸漿生長期為了抑製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避免枝葉過多影響通風透光,避免結果延遲,應及時進行整枝打杈。整枝分為雙幹式、三幹式、多幹式等,雙幹式為每株留2個主幹嚮上延伸,餘側枝及早摘除。三幹式為每株保留3個主幹,餘側枝及早摘除。多幹式為每株保留4~5個主幹嚮上延伸,餘側枝及早摘除。在整枝過程中,主幹越少,越有利於早熟,但總産量不高。多幹式整枝,總産量較高,但成熟較晚。
結合綁蔓,應及時摘除側枝、權枝。在拔秧前40天摘去頂心,使停止生長,集中養分結果。摘心後及時打杈,防止側枝叢生。
在保證一定量果實的基礎上,要疏去過多、過密的花和幼果,使養分集中結較大的果實。疏果要早要輕,留果位置在植株上分佈應均勻。開花早期可使用防落素20毫剋/升液沾花防止落花落果。
(5)采收
酸漿果實成熟後自然脫落,人工撿拾收穫,其質量最佳。成熟果外宿花萼枯黃,果實淡黃色,香味濃郁。如果果實成熟度不夠,味差,則應催熟。可用2000倍的乙烯利噴灑果實後堆放,待其充分成熟。供貯藏或遠銷運輸的果實,以帶果外宿存花萼為宜。
三.春露地栽培技術
春露地栽培的育苗期較晚,華北地區一般在4月份,衹要晚霜已過,可用露地育苗畦。育苗方法同春早熟栽培。由於外界溫度已高,故不需進行溫度控製。
定植期越早越使采收期提前,越有利於提高經濟效益。一般在5月定植。
春露地栽培的田間管理可參照春早熟栽培。
四.秋季栽培技術
秋季栽培是6月下旬至7月育苗,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收穫。收穫上市期在晚秋果菜較少的季節,有一定經濟效益。
育苗期正值高溫多雨季節,因此,育苗畦應建成小高畦,以利雨季排水防澇。播種後,有條件時,應在育苗畦上搭小拱棚,上覆塑料薄膜或草簾子遮蔭降溫,亦可在畦面上鋪碎草保持濕度。出苗後陸續撤去遮蔭物。育苗期其他管理可參照春早熟栽培。
定植時,應在陰天或傍晚較涼爽時進行。避免中午晴天日灼損傷幼苗,降低成活率。定植密度可比春早熟栽培稍密一些。
秋季田間管理應註意澆水。無雨時,每3~5天一水,保持土壤濕潤。大雨後及時排水防澇。10月,天氣漸涼,蒸發量減少,可減少澆水次數,每5~7天一水。
整枝宜采用雙幹整枝法,以利早熟,爭取在早霜來臨前有一定的産量。夏、秋季雜草多,應及時除草。
其他管理參照春早熟栽培。 |
|
酸漿常見的病害是白葉病、病毒病等。
白葉病
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發生嚴重。雨季註意排水防澇,減少澆水次數,即可減輕病害的發生和蔓延。發病初期可用50%甲基托布津700~1000倍液每7天噴灑一次。
病毒病
是在乾燥、高溫的條件下,由蚜蟲傳播蔓延的。在華北地區夏、秋季節發生嚴重。在管理中,應適當澆水,避免幹旱,夏季及時防治蚜蟲進行預防。一旦發生,目前尚無良藥治愈。
酸漿常見的蟲害有蚜蟲、菜青蟲、棉鈴蟲等。 |
|
酸漿在中國各地均有野生分佈,各地均知其可供食用。過去用於栽培的地區,僅為東北高寒地區。高寒地區種植喜溫性水果。蔬菜較睏難,果、菜種類稀少。酸漿的適應性強,耐寒,栽培容易,因而倍受高寒地區人們的青睞。在這類地區,大力發展酸漿,供當地人作水果食用,並加工成各種製品,以供遠銷有一定社會意義。
在盛産瓜、果、菜的華北及南方地區,雖知酸漿的食用價值,但因其産量不高、風味不及番茄等果菜,營養價值又無特殊出衆之處,故一直不受人們重視。
酸漿就是一種栽培容易,適應性強的稀特蔬菜。除此,無任何特別之處。少量栽培,以供人們換換口味,增加餐桌上的花色類型。 |
|
酸漿
(《本經》)
【異名】葴、寒漿(《爾雅》),醋漿(《本經》),苦葴、苦蘵、皮弁草(崔豹《古今註》),酸漿草(《爾雅》郭璞註),燈籠草(《唐本草》),苦耽(《嘉祐本草》),金燈草(《履巉岩本草》),姑娘菜、燈籠兒(《救荒本草》),紅姑娘(《卮言》),天泡草(《綱目》),紅娘子(《柳邊紀略》),珊瑚架(《汪連仕採藥書》),山瑚柳、天燈籠草(《綱目拾遺》),九古牛(《植物名實圖考》),泡子草,撲撲子草(《福建民間草藥》),花姑娘(《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姑娘花(《四川武隆藥植圖志》),打樸草(《閩南民間草藥》),葉下燈、鈴兒草、荷樸(《閩東本草》)。
【來源】為茄科植物酸漿的全草。
【植物形態】酸漿
多年生草本,高35~100釐米。具橫走的根狀莖。莖直立,多單生,不分枝,略扭麯,表面具棱角,光滑無毛。葉互生,通常2葉生於一節上;葉柄長8~30毫米;葉片卵形至廣卵形,長4~10.5釐米,寬2~6.5釐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廣楔形,邊緣具稀疏不規則的缺刻,或呈波狀,上面光滑無毛,下面幾無毛。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1~1.5釐米;花白色,直徑1.5~2釐米;花萼緑色,鐘形,長約1釐米,先端5裂,邊緣及外側被短毛;花冠鐘形,5裂,裂片廣卵形,先端急尖。邊緣具腺毛;雄蕊5,着生在花冠的基部,花藥長圓形,基部着生,花絲絲狀;子房上位,卵形,2室,花柱綫形,柱頭細小,不明顯。漿果圓球形,直徑約1.2釐米;光滑無毛,成熟時呈橙紅色:宿存花萼在結果時增大,厚膜質膨脹如燈籠,長可達4.5釐米,具5棱角,橙紅色或深紅色,無毛,疏鬆地包圍在漿果外面。種子多數,細小。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生長於路旁及田野草叢中;也有栽培作觀賞植物者。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
本植物的根(酸漿裉)、宿萼或帶有成熟果實的宿萼(挂金燈)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採集】夏季采收。
【化學成分】含酸漿苦素A。酸漿苦素B,酸漿苦素C、木犀草素及木犀革素-7-β-D-葡萄糖甙。
【藥理作用】①抗菌作用
酸漿煎劑對宋內氏桿菌有抑製作用,酸漿抗菌有效成分初步認為在油狀液,此部分在試管內對緑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製作用,從酸漿中提出之針狀晶母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製作用。酸漿體外抑菌效果與臨床治痢療效不符。
②興奮子宮的作用
早年提出的對離體傢兔子宮有興奮作用的酸漿根素(即硝酸鉀)。其果實據雲有催産作用。
③其他作用
日本酸漿果實及果囊有解熱及強心作用,有謂酸漿之此項作用與其中所含草酸有關,且作用微弱,無應用價值。酸漿根素註射於動物,表現大腦抑製,若用大量,可使呼吸麻痹而死。國外曾用其同屬植物的葉、果作利尿劑。
【性味】酸苦,寒。
①《本經》:"味酸,平。"
②《別錄》:"寒,無毒。"
③《唐本草》:"味苦:大寒,無毒。"
【歸經】①《得配本草》:"入手太陰經氣分。"
②《閩東本草》:"入肺、脾二經。"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治熱咳,咽痛,黃疸,痢疾,水腫,疔瘡,丹毒。
①《本經》:"主熱煩滿,定志益氣,利水道。"
②《唐本草》:"主上氣咳嗽,風熱,明目。"
③《嘉祜本草》:"主腹內熱結眉黃,不下食,大小便澀,骨熱咳嗽,多睡勞乏,嘔逆痰壅,痃癖痞滿,小兒癧子寒熱,大腹,殺蟲,落胎,並煮汁服,亦生搗絞汁服。亦研敷小兒閃癖。"
④《本草衍義補遺》:"治熱痰嗽。"
⑤《汪連仕採藥書》:"清火,消鬱結,治疝。敷一切瘡腫,專治鎖纏喉風。治金瘡腫毒,止血崩,煎酒服。"
⑥《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清熱解毒。治白喉初起,鵝口瘡,失音(煅灰作散劑吞服)。"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搗汁或研末。外用:煎水洗、研末調敷或搗敷。
【宜忌】①《現代實用中藥》:"有墮胎之弊。"
②《閩東本草》:"凡脾虛泄瀉及痰濕忌用。"
【選方】①治熱咳咽痛:燈籠草,為末,白湯服,仍以醋調敷喉外。(《丹溪纂要》清心丸)
②治喉瘡並痛者:燈籠草,炒焦為末,酒調,敷喉中。(《醫學正傳》)
③治黃疸,利小便:酸漿、茅草根、五穀根各五錢。煎水服。(《貴陽民間藥草》)
④治小兒小便不通:酸漿草五錢。煎水服。(《貴陽民間藥草》)
⑤治諸般瘡腫:金燈草不以多少,曬幹,為細末,冷水凋少許,軟貼患處。(《履巉岩本草》)
⑥治楊梅瘡:打樸草,不拘數量,水煎數沸,候微溫洗患處。(《閩南民間草藥》)
⑦治中耳炎:錦燈籠鮮草擰汁,加冰片適量,滴耳。(《陝西中草藥》)
【臨床應用】治療小兒上呼吸道炎癥
用100%的錦燈籠註射液肌肉註射,每日2次,5歲以下每次2毫升,5歲以上每次4毫升。臨床觀察120例,全部患兒均有不同程度發熱,80%以上病例有咽痛癥狀及不同程度的扁桃體腫大,且有膿性滲出物。治療結果,顯效(於兩天內體溫降至正常,臨床癥狀與咽部膿性滲出物消失)93例(77.5%),有效(於3~5天內體溫降至正常,臨床癥狀與咽部膿性滲出物消失)20例(16.7%),無效(體溫與咽部膿性滲出物5天以內均未好轉,癥狀無明顯變化)7例(5.8%)。單項統計,80%以上的患者體溫可以在2天內降至正常,90%以上的病例扁桃體分泌物及咽痛癥狀在3天內消失。但扁桃體腫大僅8例於治療4天後略見縮小,其餘均無明顯改變。此外,有報道用錦燈籠花萼2~3個或全草3~5錢,1次煎服或衝茶服,治療急性扁桃體炎32例,結果除2例用藥2次外,均1次痊愈。治愈時間最短半天,最長3天。
【名傢論述】①朱震亨:"燈籠草,苦能除濕熱,輕能治上焦,故主熱咳咽痛,此草治熱痰咳嗽,佛耳草治寒痰咳嗽也。與片芩清金丸同用更效。"
②《綱目》:"酸漿,利濕除熱,除熱則清肺止咳,利濕故能化痰、治疸。"
③《綱目拾遺》:"天燈籠草,主治雖夥,惟咽喉是其專治,用之功最捷。" |
|
酸漿介紹
酸漿 (Physalis alkekengi Linn.)
科屬:
茄科 酸漿屬
別名:
挂金燈、金燈、燈籠果、紅姑娘、泡泡草
形態特徵:
根狀莖長,橫走。莖直立,節稍膨大,無毛或有細軟毛。葉在下部的互生,在上部的假對生,長卵形、寬卵形或菱狀卵形,長4—10釐米,寬2-6釐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偏斜。花單生於葉腋;花萼鐘狀,長約6毫米,5裂,有短柔毛;花冠輻狀,白色,直徑約2釐米。漿果球形,直徑10—15毫米,熟時橙紅色,有膨大宿存萼片包圍,長3—4釐米,直徑2.5—3.5釐米。花果期7—10月。
分佈與習性:
連雲港、推安、鎮江、南京等地
常生於村邊、路旁及荒地
繁殖與栽培:
暫無
應用:
暫無 |
|
- : winter cherry, alkekengy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