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酸中毒 疾病名称 酸中毒 疾病名称 酸中毒 疾病名称 酸中毒 疾病名称
酸中毒 |
|
酸中毒 疾病描述
在病理情況下,當體內[bhco3]減少或[h2co3]增多時,均可使[bhco3]/[h2co3]比值減少,引起血液的ph值降低,稱為酸中毒。體內血液和組織中酸性物質的堆積,其特點是血液中氫離子濃度上升、ph值下降。
酸中毒: 體內血液和組織中酸性物質的堆積,其特點是血液中氫離子濃度上升、ph值下降。 |
疾病分類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
酸中毒 疾病分类
內分泌科 |
|
休剋、糖尿病、尿毒癥、腹瀉 |
|
一、代謝性酸中毒
代謝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的特徵是血漿[hco-]原發性減少。
代謝性酸中毒又可根據ag是否增加分為二類:ag增加類代謝性酸中毒,病人血漿[cl-]水平正常,亦即文獻上經常提到的正常血氯性代謝性酸在毒。ag正常類代謝性酸中毒,病人血漿[cl-]水平卻升高,亦即文獻上經常提到高血氯性代謝性酸中毒。
二、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的特徵是血漿[h2co3]原發性增高。
1.呼吸中樞抑製一些中樞神經係統的病變如延腦腫瘤、延腦型脊髓灰質炎、腦炎、腦膜炎、椎動脈栓塞或血栓形成、顱內壓升高、顱腦外傷等時,呼吸中樞活動可受抑製,使通氣減少而co2蓄積。此外,一些藥物如麻醉劑、鎮靜劑、鎮靜劑(嗎啡、巴比妥鈉等)均有抑製呼吸的作用,劑量過大亦可引起通氣不足。碳酸酐酶抑製劑如乙酰唑胺能引起代謝性酸中毒前已述及。它也能抑製紅細胞中的碳酸酐酶而使co2在肺內從紅細胞中釋放減少,從而引起動脈血pco2升高。有酸中毒傾嚮的傷病員應慎用此藥。
2.呼吸神經、肌肉功能障礙 見於脊髓灰質炎、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炎(guillain-barre綜合徵)肉毒中毒,重癥肌無力,低鉀血癥或傢族性周期性麻痹,高位脊髓損傷等。嚴重者呼吸肌可麻痹。
3.胸廓異常胸廓異常影響呼吸運動常見的有脊柱後、側凸,連枷胸(flail chest),關係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心肺性肥胖綜合徵(picwick綜合徵)等。
4.氣道阻塞常見的有異物阻塞、喉頭水腫和嘔吐物的吸入等。
5.廣泛性肺疾病是呼吸性酸中毒的最常見的原因。它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嚴重間質性肺疾病等。這些病變均能嚴重妨礙肺泡通氣。
6.co2吸入過多指吸入氣中co2濃度過高,如坑道、坦剋等空間狹小通風不良之環境中。此時肺泡通氣量並不減少。 |
|
酸中毒 疾病病因 酸中毒 疾病病因
註意可能誘發酸中毒的各種疾病如休剋、糖尿病、尿毒癥、某些腎小管疾病、嚴重腹瀉、曾否服用促緻酸中毒的藥物如氯化銨、水楊酸等。 |
|
酸中毒 诊断检查 酸中毒 诊断检查
1.入院後立即測定血常規,紅細胞比容,血氣分析,二氧化碳結合力,血鈉、鉀、氯、鈣、磷、尿素氮,以後酌情查血鉀、鈉、氯,血氣及二氧化碳結合力每日或隔日1次,直到正常為止。立即測定尿常規、酮體、鈉、鉀、氯、鈣、磷及ph。
2.心電圖檢查,在治療前及治療開始後4~6h各查1次,酌情復查。必要時測血乳酸含量。
3.記錄24h內液體出入量種類,尤應註意尿量。 |
|
酸中毒 治疗方案
1.按內科一般護理常規。臥床休息,註意保暖。
2.病因治療。
3.如有脫水現象,即予靜脈輸入5%葡萄糖液及生理????水,視病情决定補液量。
4.鹼性藥可選用5% 碳酸氫鈉2~4ml/kg,靜滴, 或用11.2%乳酸鈉1~1.5ml/kg(乳酸性酸中毒除外)。忌用鈉????者,可選用7.28%氨基丁三醇(tham)2~3ml/kg稀釋一倍後靜滴。以上藥物視臨床表現及血氣分析結果,一天可重複1~2次。
5.危重患者鹼性藥用量尚可參照下列公式:
(1)(正常鹼剩餘一患者的鹼剩餘)×0.3×體重(kg)=mmol(hco-3)。
(2)(正常co2結合力vol%-患者的co2結合力vol%)× 0.5×體重(ke)=m1(5%碳酸氫鈉溶液用量)
(3)(正常co2結合力vol%-患者的c02結合力vol%)×0.5×體重(kg)=m1(11.2%乳酸鈉溶液用量)
(4)正常co2結合力mmol/l-患者的co2結合力mmol/l)×0.6×體重(kg)=mmol(tham用量)。
註:①鹼剩餘(be)正常值以-3mmol/l計;②1g碳酸氫鈉約含hco-312mmol;③正常c02結合力以50vo1%或22mmol/l計;④co2結合力容積與毫摩爾換算法:mmol/l=vo1÷2.24;⑤7.28thamlml約含tham0.6mmol。
6.按檢驗結果糾正電解質紊亂。 |
百科大全 Wikipedia Encyclopedia |
酸中毒 百科大全 酸中毒 百科大全
suanzhongdu
酸中毒
acidosis
血漿pH值小於7.35者,臨床分為代謝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正常人體內體液的酸鹼度保持在一定的水平。pH為7.35~7.45。如酸性物質積聚過多,鹼性物質大量丟失,人體就不能維持酸鹼的相對性平衡而發生酸中毒。常見的病因有嚴重腹瀉、腎功能衰竭、高熱、厭食、糖尿病酮癥、出血、休剋、嚴重肺泡通氣不足、Ⅱ型呼吸衰竭等。人體對酸中毒有一定代償能力,早期一般無癥狀,嚴重時可發生疲乏、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重者發生昏迷而死亡。治療應針對病因,並采用口服或靜脈輸入碳酸氫鈉等鹼性溶液和生理????水以糾正代謝性酸中毒。對呼吸性酸中毒則主要使肺泡通氣量恢復,消除二氧化碳積聚。〔丨〕 |
|
- : oxidosis, acid intoxication
- n.: acidosis, condition of having too much acid in the blood or body tissues
|
|
酮酸中毒 | 硫酸中毒 | ????酸中毒 | 硼酸中毒 | 強酸中毒 | 乳酸中毒 | 草酸中毒 | 水楊酸中毒 | 呼吸酸中毒 | 氮氰酸中毒 | 氫氰酸中毒 | 酮癥酸中毒 | 隱性酸中毒 | 慢性酸中毒 | 有關酸中毒的 | 代償性酸中毒 | 豬氫氰酸中毒 | 酸中毒深呼吸 | 高氯性酸中毒 | 混合型酸中毒 | 嘔謝性酸中毒 | 呼吸性酸中毒 | 腎小管酸中毒 | 代謝性酸中毒 | 乳酸性酸中毒 | 牛瘤胃酸中毒 | 未補償酸中毒 | 低氧性酸中毒 | 混合性酸中毒 | 新生兒酸中毒 | 牛羊氫氰酸中毒 | 糖尿病酮酸中毒 | 非代償性酸中毒 | 乙肝乳酸酸中毒 | 腎小管性酸中毒 | 失代償性酸中毒 | 高血氯性酸中毒 | 腎小管酸中毒I型 | 糖尿病性酸中毒 | 奶牛瘤胃酸中毒癥 | 酒精性酮癥酸中毒 |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 型腎小管性酸中毒 | 腎高氯血性酸中毒 | Ⅰ型腎小管性酸中毒 | Ⅳ型腎小管酸中毒 | Ⅱ型腎小管性酸中毒 | 糖尿病性酮癥酸中毒 | 近端腎小管性酸中毒 | 腎小管酸中毒綜合徵 | 遠端腎小管性酸中毒 | II型腎小管性酸中毒 | 小兒腎小管性酸中毒 |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 遠端型腎小管酸中毒 | 失償性呼吸性酸中毒 | 代償性呼吸性酸中毒 | 失償性代謝性酸中毒 | 代償性代謝性酸中毒 | 糖尿病性乳酸酸中毒 | 妊娠合併腎小管酸中毒 | 妊娠劇吐伴有酸中毒 | 新生兒晚期代謝性酸中毒 | 新生兒短暫性代謝性酸中毒 | 伴乳酸性酸中毒的運動失調 | 腎小管酸中毒II型 | 腎小管酸中毒IV型 | Ⅱ型伴運動失調的乳酸性酸中毒 | Ⅰ型伴運動失調的乳酸性酸中毒 | Ⅱ型乳酸性酸中毒性共濟失調 | Ⅰ型伴乳酸性酸中毒的運動失調 | 酸中毒的具有酸中毒特徵的 | 腎小管性酸中毒臨床表現 | 呼吸性酸中毒合併代謝性鹼中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