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目錄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航天第一港”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又稱“東風航天城”,是中國科學衛星、技術試驗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發射試驗基地之一,是中國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型導彈、衛星發射中心,也是中國目前唯一的載人航天發射場。
地理位置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建在一塊風水寶地上,西依山,東臨河,是一塊戈壁沙漠上的緑洲。至今,一提起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許多人都會以是在酒泉。其實酒泉發射中心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這裏距離酒泉還有近300公裏之遙。當時以“酒泉”命名,一是因為當時各國導彈衛星發射場起名時均避開真實地址,二是發射場地處茫漠戈壁,很難選一個有知名度的地名,而酒泉是與發射中心距離最近,且在歷史上是有名的城市。另外,當時在行政區劃上額濟納旗歸屬甘肅省,直到1979年纔歸屬內蒙古阿拉善盟。
  酒泉發射中心海拔1000米,始建於1958年10月,占地面積約2800平方公裏。該地區地勢平坦,人煙稀少,屬內陸及沙漠性氣候,年平均氣溫8.7攝氏度,相對濕度為35%-55%,常年乾燥少雨,春秋兩季較短,鼕夏兩季較長,一年四季多晴天,雲量小,日照時間長,生活環境艱苦,但可為航天發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環境條件。每年約有300天可進行發射試驗。
發射歷史
  幾十多年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建立起了一套比較完善的綜合發射設施,擁有一支過硬的科技隊伍。先後發射衛星37顆,創造了中國航天發射史上多個第一:1960年11月5日,這裏成功地發射了中國製造的第一枚地地導彈。1966年10月27日,中國第一次導彈核武器試驗也在這裏試驗成功。自1970年4月24日,長徵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以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一號、長徵二號丙及長徵二號丁火箭已成功發射了20多顆科學實驗衛星。1975年11月26日,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在這裏發射成功。1987年8月,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為法國馬特拉公司提供了發射搭載服務,使中國的航天技術從此開始走嚮世界。1980年5月18日,中國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也在這裏發射成功。1992年10月,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首次為國際用戶執行了發射任務,即利用長徵二號丙火箭發射中國返回式衛星時搭載發射瑞典空間公司的弗利亞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獲得成功。1999年11月20日,“神舟”號試驗飛船從這裏發射升空,拉開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幕布。此後“神舟二號飛船”, “神舟三號飛船”,“神舟四號飛船”,“神舟五號飛船”,“神舟六號”飛船相繼從這裏成功發射。
  在載人航天飛行任務中,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主要承擔發射場區的組織指揮,實施火箭的測試、加註、發射,逃逸塔測試,整流罩測試,人船箭地聯合檢查,船箭塔對接和整體轉運,提供發射場區的氣象、計量和技術勤務保障,並在緊急情況下組織實施待發段航天員撤離及逃逸救生。
  在世界的23個發射場中,中國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與前蘇聯拜科努爾發射場、美國的肯尼迪航天中心齊名,能夠發射載人航天器。
別稱由來
  “東風航天城”的由來也有軍工單位的特色,20世紀60年代時,發射基地與北京三個總部的有綫電話長途通信的秘密代號為“東風”,所以基地一直沿用了“東風基地”這一名稱。1992年8月11日,當時的江澤民總書記在視察基地時欣然題寫了“東風航天城”,從此人們就正式把這裏叫東風航天城了。如今,走在這裏處處可以發現“東風”的字樣。不論幼兒園、街道、賓館、市場等,都有叫“東風”的。
  走進東風航天城,除了有發射和實驗任務期間為安全、保密做保障外,平時這裏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麽神秘,與一般的城鎮沒有多大差異。行走在這裏的街道上,就如同進入了一個現代城市。這裏的賓館和街道取名都極具特色,有太空路、宇宙路、航天路、鬍楊路、黑河路、紅柳路等。大型賓館分別取名“神舟”、“東風”、“航天”等。基地還擁有一個專用機場和自備電廠,常駐人口數千人。
921工程
  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把宇航員加加林成功地送上了太空,探索宇宙這一極具挑戰性的航天高科技領域,成為世界各國爭逐的焦點。為此,我國製定了進行跟蹤戰略性高科技發展的“863計劃”,“載人航天”工程就是“863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載人航天計劃被批準正式上馬是在1992年9月21日,因此工程命名“921”,發射場定在了創造了無數輝煌戰績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此前41天,江澤民總書記前來中心視察,為中心題名“東風航天城”。 現在的“東風航天城”是在原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和空軍兩個試驗基地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921工程”從選址到竣工,前後不到四年時間。據不完全統計,發射場建設挖土石方60萬立方米,鋼材用量達兩萬三千多噸,涉及建築企業公司9千多傢,萬餘名建設者汗灑戈壁。發射場由技術區、發射區、試驗指揮區、首區測量區、試驗協作區以及航天員區組成。它綜合了世界先進科學技術,采用垂直總裝、垂直測試、直轉運的“三垂”模式及遠距離測試發控,具備同時測試一發、裝配一發的功能。
  1997年底,921工程發射場順利竣工。在經歷了1998年3月發射演練的考驗後正式投入使用。10月20日,921工程零高度逃逸試驗首次順利點火,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射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1999年7月25日,隨着921工程首發任務專列的進場,中國科學家苦戰了7年的心血第一次付諸了現實。全體官兵經過一百多個日夜的艱苦奮戰,1999年11月20日6點30分,長徵2f火箭點火起飛,12秒程序轉彎,120秒拋逃逸塔,200秒整流罩分離,586秒船箭分離,飛船準確入軌。“神舟”1號飛船的圓滿成功。
四大發射中心
  1、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內蒙-額濟納旗 塞漢桃來)
  2、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四川 涼山州冕寧縣)
  3、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山西 岢嵐縣)
  4、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海南 文昌市,在建)
  參見“中國航天發射中心”詞條。
飛船的發射場
  “神舟”發射塔架
  “神舟”飛船就是從這裏發射的,我國的航天員也將從這裏開始遨遊太空的旅程。
  發射塔通體粉緑色,高達百餘米,全部為鋼架結構,矗立在沙漠中。塔架上設有固定平臺和可升降的工作平臺,供科技人員對飛船、火箭進行發射前的最後測試、檢查。夜間,幾十支探照燈同時照亮塔架的輪廓,使之成為戈壁中最輝煌的建築。
  發射塔架承擔的主要任務是,完成飛船火箭組合體功能檢查、推進劑加註、航天員進艙、點火發射、航天員應急救生等工作。在發射前夕,如若出現緊急情況,航天員可迅速通過逃逸滑道進入地下安全掩體。
  垂直總裝廠房
  這個龐然大物高達93.5米,是亞洲最高的單層建築,曾獲我國建築界的最高榮譽——“魯班奬”。
  垂直總裝測試廠房是發射場的核心建築,由於其建築技術難度高,目前世界上衹有少數發達國傢能夠建造。樓體主色調為純白,兩側嵌有淡藍色的巨幅捆綁型火箭圖案。“神舟”飛船的很多關鍵測試就在這個廠房中進行。
  垂直總裝廠房左側的建築是測發樓。樓內配置了完備的計算機測試發射係統,可兼顧技術區的綜合測試和發射區的發射控製,實行自動化巡回檢測和對關鍵部位的監測控製。
  載荷總裝廠房
  與垂直總裝測試廠房相對應的,是飛船有效載荷總裝測試廠房。這座廠房樓體潔白無瑕,唯有進出大門漆成暗紅色,橫跨度高於縱深度。它主要承擔飛船的檢查、測試、裝配、裝載等任務。
  此外,還有飛船加註與整流罩裝配廠房、火箭逃逸塔總裝測試廠房等設計精巧的建築。發射場采取了先進的垂直總裝、垂直測試、整體垂直轉運和遠距離測試發射技術。其設計水平和技術水平可與世界先進水平相媲美。
發射中心概況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又稱“東風航天城”,是中國科學衛星、技術試驗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發射試驗基地之一,是中國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型導彈、衛星發射中心,也是中國目前唯一的載人航天發射場。
  基地信息
  基地始建於1958年,海拔1000米,占地面積約2800平方公裏,位於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現裝配、發射場位於北緯41.118N,東經100.316E。由於地處荒涼,最接近的城市是其西南的甘肅省酒泉市,因而為名。歷史上,1969年阿拉善盟曾劃離內蒙古自治區轄區,其中額濟納旗劃歸甘肅省酒泉市轄區,到1979年阿拉善盟包括額濟納旗又恢復為內蒙古自治區轄區。
  該地區屬內陸及沙漠性氣候,地勢平坦,人煙稀少,全年少雨,白天時間長,年平均氣溫8.5℃,相對濕度為35%-55%,每年約有300天可進行發射試驗,又可充分利用西起喀什、東至閩西,距離數千公裏的陸上航天測控網,加上基地已建成多年,生活設施基本齊全,技術保障、測控通信、鐵路運輸、發配電等配套設施完善,條件很適合衛星及載人航天飛行器發射。最近的機場位於40.25N 99.48E。
  該基地的核心建築物是“垂直總裝測試廠房”高74米,上寬為8米,下寬為14米,整體重量達350多噸。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分別有大型、中小型以及氣象和探空火箭發射場。
  在着陸場地方面,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設主着陸場及副着陸場。副着陸場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附近,主着陸場設在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以東的四子王旗。由於第一次的載人航天器神舟五號在太空衹飛行了一天,主着陸場的天氣變化可及時準確預測,因此未曾啓用副着陸場;2005年發射的神舟六號飛船將在太空飛行多天,氣象難以準確預測,副着陸場啓用作後備着陸之地點。
  每次載人航天發射,基地動用上萬人在發射場區工作,核心崗位數千人,需要非常周密的安排、協調指揮。
地理位置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建在戈壁沙漠的緑洲上,西依山,東臨河,是當年聶榮臻元帥親自挑選的一塊風水寶地。建於1958年10月20日的酒泉東風航天城是中國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性火箭和衛星發射中心。它位於荒無人煙的巴丹吉林沙漠深處,距離這裏最近的酒泉市直綫距離超過200公裏。當時以“酒泉”命名,一是因為當時各國導彈衛星發射場起名時均避開真實地址,二是發射場地處茫漠戈壁,很難選一個有知東風航天城名度的地名,而酒泉是與發射中心距離最近,且在歷史上是有名的城市。另外,1969年阿拉善盟曾劃離內蒙古自治區轄區,其中額濟納旗劃歸甘肅省酒泉市轄區,到1979年阿拉善盟包括額濟納旗又恢復為內蒙古自治區轄區。196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科委主任聶榮臻元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指揮導彈核武器試驗時,曾飽含深情地說過:“額濟納旗各族人民為祖國的國防建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我們一定要在適當的時候回報他們。”
  酒泉發射中心海拔1000米,始建於1958年10月,占地面積約2800平方公裏。該地區地勢平坦,人煙稀少,屬內陸及沙漠性氣候,年平均氣溫8.7℃,相對濕度為35%-55%,常年乾燥少雨,春秋兩季較短,鼕夏兩季較長,一年四季多晴天,雲量小,日照時間長,生活環境艱苦,但可為航天發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環境條件。每年約有300天可進行發射試驗。
發射記錄
  1960年11月5日,中國第一枚地對地導彈在這裏成功地發射。
  1966年10月27日,中國第一次導彈核武器試驗在這裏試驗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用長徵一號運載火箭在這裏發射成功。
  1975年11月26日,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在這裏發射成功。
  1980年5月18日中國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在這裏發射成功。
  1987年8月,為法國馬特拉公司提供了發射搭載服務,使中國的航天技術從此開始進入世界商業市場。
  1992年10月,首次為國際用戶執行了發射任務,即利用長徵二號C火箭發射中國返回式衛星時搭載發射瑞典空間公司的弗利亞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獲得成功。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號試驗飛船從這裏發射升空,拉開了中國載人航天計劃的幕布。
  2001年1月10日1時0分3秒 ,神舟二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2002年3月25日22時15分,神舟三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2002年12月30日0時40分,神舟四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發射火箭新型長徵二號F捆綁式火箭)
  2003年10月15日中國首次發射的載人航天飛行器神舟五號用長徵二號F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2005年10月12日9時0分0秒,神舟六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04秒,神舟七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嚴正聲明
  針對個別網站流傳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在遊客參觀、神七任務采訪報道等方面收取費用一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授權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發表嚴正聲明:
  一、網絡上關於發射中心收費參觀發射場的傳言純屬謠言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作為重要的航天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都有通過聯繫獲準的大批青少年和社會團體到中心參觀,我們都按照有關規定熱情接待,但沒有收取過任何參觀費。
  二、關於新聞媒體記者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采訪報道神七任務要收取費用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發射中心從未嚮媒體記者收取任何采訪費用。
  到發射中心采訪報道神七任務,需按國傢新聞管理有關規定,嚮國傢有關部門提出申請,經批準後才能到中心采訪。對未經上級批準而要求到發射中心采訪的記者,我們一概不予受理。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二00八年九月十九日
  神七已於9月25日21時07分至22時27分發射。神七發射
百科辭典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Jiuq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r
    圖2 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在發射衛星
  一
  圖]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示意圖
  還進行過一係列的導彈和運載火箭試驗。
  截至1996年底,在該中心成功地發射了17
  顆返回式衛星,發射成功率為100%,回收
  成功率為94.1叭1987年8月5日和1988年
  8月51,中國了酉泉IJ星發射
  中心為法國和德國提供衛星
  搭載服務,將其微重力試驗
  平臺帶入太空並成功地回
  收穫得r有價值的實驗資
  料1992年10月6}」.又成
  功地將瑞典搭載的一顆“弗
  和}、正”科學試驗衛星送入頂
  定軌道。隨着,1,國航天事業
  的發展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正對其設施設備進行更新
  改造。(莫搶祈)
  IiuquQn WeiXing Fashe Zhongxin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Jiuq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約中國科學衛星、技術試
  驗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發射試驗基地之一。
  位於甘肅省酒泉市東北地區。始建幹1 958
  年,占地面積約2 800平方千米,中心坐標
  為東經1000 21’,北緯410 21’。這裏在
  南北寬50千米、東西長300千米的範圍內,
  地勢平坦,視野開闊,人煙稀少,於燥少
  雨。全年滿足發射條件的發射日(以連續4
  小時內雲量少於3個、風速小於8米/秒、
  能見度大於20千米為條件)有320個以上;
  年平均相對濕度為37%。射嚮東南,可把衛
  星送人軌道傾角為41。一70。範圍的中、
  低軌道。也可進行中程、遠程運載火箭發射
  試驗。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技術測試區、
  射區、特種燃料儲備區、指揮控製中心、跟
  蹤測量站、通信網、氣象網以及發電廠、專
  用鐵路、公路、機場等組成(圖l)。技術測
  試區有衛星和運載火箭裝配測試廠房、固
  體火箭裝配檢測廠房、各種檢測試驗室、計
  算機房和各種輔助設施。衛星等有效載荷
  分解、組裝測試間潔淨度為10萬級以上,
  其他側試間潔淨度為30萬級。發射區有發
  射臺、活動式勤務塔、固定式發射塔、地下
  發射控製室、推進劑轉註貯存和加註設施、
  自動化指揮監測設施等。在勤務塔頂段設
  有密封艙段,艙內溫度20士5℃,濕度
  50%一70%,潔淨度10萬級。特種燃料儲備
  區有液氧液氮工廠、推進劑貯運、化驗鑒定
  設施。指揮控製中心設有指揮中心,安全控
  製中心,通信時統中心,數據交換、處理中
  心,計量站和衛星通信地球站等。測量站設
  有光學、雷達和遙測等多手段、多覆蓋的跟
  蹤測量設備。發射衛星時,可與北京國防科
  工委試驗指揮中心和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等
  構成通信網,實時傳送運載火箭和衛星的
  跟蹤測量數據及時間信號。氣象係統具有製
  作短期、中期、長期氣象預報和數據與數理
  統計預報的能力。該中心發射過中國第一
  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多顆科學
  探測和技術試驗衛星(圖2)和返回式衛星,
    
英文解釋
  1. n.:  Jiuq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re
包含詞
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