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轄區 : 中國 >浙江 >寧波 > 鄞州區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鄞州区
  鄞州區東、南、西三面環寧波老城區。面積1346平方公裏,人口77.66萬,轄4個街道、17個鎮、1個鄉,31個社區、27個居民區、452個行政村。寧波—北侖鐵路過境;杭甬高速公路、沿海大通道橫貫區境。杭州—瀋傢門、寧波—臨海公路過境。工業有紡織、服裝、機械、電子、傢用電器、藺草紡織,農業盛産水稻、藺草、貝母、茶葉、竹筍。境內有東錢湖、五竜潭自然風景區、它山堰、天童寺、阿育王寺、梁祝文化公園等旅遊勝地。區政府駐惠風東路568號,電話:87523711,郵編:315100。行政區劃代碼:330212
歷史淵源
鄞州区 历史渊源
  鄞州區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的母係氏族公社時期,境內就有原始人類居住。1973年鼕在蜃蛟鄉三聯村盧傢橋發現的原始公社遺址,已有5000年的歷史,其文化年代相當於河姆渡文化第二層。
  約在原始社會末期,至遲在夏朝初,“鄞”已成為確定的地名,鄞由“堇”和“邑”(阝)兩字合成。顧祖禹《讀史方輿論紀要》稱:“夏時有堇子國,以赤堇山為名……加邑為鄞”。赤堇山或稱堇山,在今奉化境內的白杜。鄞縣春秋時屬越國,戰國時屬楚。秦滅楚後,於公元前222年置鄞、鄮、句章三縣。漢襲秦製,仍置三縣。東晉時劉裕戍句章,築句章新城於小溪鎮(今鄞江鎮)。隋初三縣合一,總稱句章縣。唐時改為鄮縣。五代初改為鄞縣,從此鄞縣名稱沿襲至今。北宋時,鄞縣先後析出6個鄉,或置昌國縣(今舟山定海區), 或劃定海縣(今寧波市鎮海、北侖區),此後縣境轄地穩定少變。寧波市區過去一直為鄞縣縣治,原稱明州,明朝時為避諱,改名為寧波。解放後寧波析出置市,鄞縣先後為寧波專區(地區)及寧波市轄。
  鄞縣在歷史上地位重要,漢至南朝為大縣,唐時為上縣,宋時為望縣,元時為上縣。自隋至清末鄞縣(句章、鄮縣)均為為附郭縣,縣治(小溪、寧波)歷來兼為州、府、路、道的治所。民國以來,鄞縣也是道、省轄行政區、專區的首縣。秦時所置的縣,全國至今仍保持原名的已為數很少,鄞縣歷二千多年的漫長時代仍保持着始置時的原名。2002年4月19日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區”而設立為寧波市鄞州區
自然地理
鄞州区 自然地理
  地理氣候:
  鄞州區地處浙江東部沿海,疆域在東經121°08’~121°54’,北緯29°37’~ 29°57’之間。東西嚮最大長度74公裏,南北最大寬度32.3公裏。區界周長269公裏,其中有海岸綫25.66公裏。全區總面積1380.54平方公裏(其中陸地面積1327.04平方公裏,象山港水域面積53.5平方公裏),山區面積706.14平方公裏,占總面積的51.14%;平原面積528.54平方公裏,占38.30%;水域面積145.86平方公裏,占10.60%,故有“五山四地一分水”之稱。
  境內的大地構造屬閩浙地盾的東北部,地層分佈以中生代的火山岩居多。境內地貌東南部與西部為丘陵與山地,中部為寬廣的平原,總形勢呈馬鞍形。東南部丘陵山地面積為375.48平方公裏,有太白、福泉、金峨諸山,以太白山最高,主峰高程海拔656.9米。西部丘陵山地面積353.98平方公裏,屬於括蒼山係天台山脈的四明山,綿亙數縣,從西嚮東插入本區西部,層巒疊嶂,諸峰雄峙,最高峰奶部山海拔高程915米。中央部位為奉化江兩岸,總面積532.60平方公裏,並以奉化江為界分為鄞東南平原和鄞西平原兩部分。這裏平疇無垠,緑原廣袤,河渠如網。
  境內土壤大體可分三類:東南部沿海地區多????鹼土,宜種棉花;中部平原地區屬水稻土,適合種水稻、席草等;西部山區多黃壤,缺少有機質,宜種茶葉、竹木、果樹、雜糧。
  鄞州區地處低緯度帶,最大日射角為71.7°,最小為36.5°。年平均日照時2070小時,年平均太陽能輻射量110.2千卡/平方釐米。全年無霜期238天。年平均氣溫16.2℃,歷史上有紀錄的極端高溫為40.8度(2003年8月1日),極端低溫為-8.8℃。年均降水量1538.8毫米,年均雨日174天,年均相對濕度82.4%,蒸發量894.4毫米。
  鄞州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因瀕臨東海又帶有海洋性氣候特徵。本地四季分明,3~4月為春季,5~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2月為鼕季,年均下雪7次。鼕季盛行西北風,較寒冷乾燥,但多晴朗天氣,光溫互補,宜越鼕作物生長;夏季盛行東南風,雨熱同步,宜水稻等作物生長,其時有臺風,年均臺風雨1.8次;春秋兩季雨量均衡,冷熱適中。本區主要災害性天氣有臺風、暴雨、久雨、伏旱、寒潮和霜凍等。
  海洋及漁業資源:
  鄞州區海域分佈於最東端,屬象山港海灣的一部分,面積為53.5平方公裏,其東北為北侖區海域,西南為奉化縣海域,東南為象山縣海域。海水平均深度約10米,南端最深處可達23.5米,平均潮差3.20米。最高潮位與最低潮位之間灘塗總面積1.63萬畝(12.2Km2),可利用面積0.55萬畝,其中0.22萬畝已被利用,海塗與海底平緩,嚮南東傾斜,底質由粉砂質淤泥構成。其間零星散布7處石質島礁。
  鄞州區海岸綫總長25.66公裏,由海塘及山腳綫組成,其中海塘21段共24.3公裏。區境內有淺海水面14097畝,內陸水面93571畝。一年中適宜於魚類生長繁衍的天數達到43天,全年月平均最低水溫為6.2℃,月平均最高水溫為31~33.8℃。5~9月氣候溫和,豐沛的雨水為內陸水體補充了水源和營養物質,正好適應了魚類生長、活躍、攝食量最大的特點。定點抽樣測定,證明內陸水域水體水質肥沃,故動物性和植物質的餌料均較豐富。淺海海水水體交換及時,各種指標適於水生動植物繁殖生長。
  境內水産品有魚類、甲殼類、貝類、藻類。分佈在內陸淡水、海淡水潮汐的奉化江,海水象山港。內陸淡水以東錢湖為典型的河湖水體,其水産品由中國江河平原係復合體,南方熱帶平原係復合體,古代第三紀復合體,海水復合體和北方平原復合體五個魚類係組成。1982年和1987年全縣采樣得到的魚類83種,分屬9目20科,其中鯉形目60種,鯉科52種。甲殼類3種,爬行類3種,兩棲類2種,軟體動物15種;由於潮汐江特點,甬係水係各段生態環境不盡一致,魚類區係組成屬華東江淮亞區,逐步嚮華南區浙閩亞區過渡的中間類型。具有鄞州區內陸淡水五個區係復合體外,還有中印山區區係體(如纓口鰍);象山港水域有水産品338種,其中魚類120種,貝殼90種,甲殼類90種,藻類30種,鄞州區沿海常見的有54種。
  野生動物資源 :
  該區野生動物在地理分佈上屬東洋界區係,歷史上動物資源豐富。由於森林資源破壞嚴重,山區的野生動物棲息場所和活動範圍縮小,加之人為的亂捕濫殺,動物資源日益減少,平原地區在平整土地中拆除大批墳灘,使小動物失去棲息之地。
  脊椎動物中,哺乳類多分佈於丘陵低山地區。今境內偶有發現毛冠鹿和金錢豹,為國傢一類保護動物;獐為二類保護動物。80年代後由於封山育林,各種動物又見增加,常見有14科28種。在鄞州區常見鳥類有34科48種,棲息、活動於山林及水邊。1988年調查發現境內常見鳥類基本為食蟲類鳥類,常見的食肉類鳥類如鷹科的裊等在70年代初就基本絶跡。鳥類中白鸛為國傢一類保護動物;鬆鴉和環頸雉為國傢二類保護動物。區內常見的爬行類動物7科13種。兩棲類以蛙為主,分佈在水稻及棉花地區,山溪濕地也常見。虎紋蛙為國傢二級保護動物。常見蝦蟹類有8科9種。
  節肢動物常見的有中國鱟、圓蜘蛛、娛蟻等,環節動物有螞蟥、蚯蚓和海蜇等。
  昆蟲中有蜻蜒、蜜蜂、螳螂、草始、寄生蜂、紫膠蟲,白臘蟲和傢蠶等。
  植被:
  鄞州區地處中亞熱帶東部常緑闊葉林,地質、土壤、氣候、生物等因素的綜合作用,給植被生長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已鑒定植被種類中,有維管束植被151科,896種,其中蕨類植物24科,92種;稞類植物8科,44種;被子植物19科;760種;苔蘚植物48科,165種。森林木本植物以殼鬥科、樟科、山茶科、木蘭科和鼕青科居多,其次為薔薇科、杜鵑花科、豆科、茜草科、金縷梅科、大戟科、忍鼕科、木犀科和野萊莉科等。
  第四紀大冰期的冰川未嚴重破壞鄞州區植被,因而鄞州區多遺存古老的殘遺種和古樹珍貴樹木,在植物區係中占有最大比重的被子植物,也含有不少古老的類型。榆科、杜英科和椴樹科等在白堊紀後期陸續分化出來的科、種在鄞州區分別有10種、4種和1種。鄞州區山區現存的銀杏、香果樹和金錢鬆屬於國傢二級保護植物,天日目蘭、紅豆樹等為三級保護植物。此外還保存着一千多年生長歷史的“唐柏”、香樟,以及栽植於明、清朝的古鬆等。鄞州區植被擁有較多數量的特有種、單種屬和少種屬。鄞州區經濟植物中,用材樹種有100多種;藥用植物有絞股藍、杜仲等402種;澱粉類植物有殼鬥科等80種;芳香類有木蘭科、樟科、芳香科、傘形科等61種;油脂類植物有72種,纖維植物100多種。
  鄞州區的植物區係地理成份復雜,熱帶成分占優勢。泛熱帶成分、熱帶美洲和熱帶亞洲成分、舊大陸熱帶成分、熱帶亞洲、熱帶澳洲成分在鄞州區森林植物區係成分中占有主要比重。另外,東亞成分在鄞州區也較突出。此外,該縣植物區係有許多種類屬於東亞——北美間斷型的。還有北溫帶成分的如鬆屬、刺柏屬等裸子植物等。體現了從熱帶嚮溫帶的過渡性質以及東亞植物區係的區域的特徵。
  鄞州區植被在長期開發中已逐步人工化,原生植被幾乎破壞殆盡,殘存的半原生植被也為數無幾,僅在天然林場和少數交通閉塞的山地有小片半原生狀態的常緑闊葉林。大部分丘陵山地多為次生的針葉林所覆蓋,鄞州區的植被可分為二類,一類是自然植被類型,主要有亞熱帶針葉林(馬尾鬆林、杉木林、柳杉林、黃山鬆林、金錢鬆林),常緑闊葉林,落葉闊葉林、常緑闊葉落葉混交林,針、闊葉混交林,竹林,灌草叢等組成;另一類是人工栽培植被。
  礦産資源:
   鄞州區已發現的礦藏有泥炭、鐵、錳、銅、鉛、鋅、螢石、明礬石、粘土、石材、砂石、海????等20餘種,近百處産地。其中金屬礦大多是礦(化)點,目前尚無開發利用的價值,近年來,有關部門註目於伴生的貴金屬金、銀的綜合評價,可望有新的突破,非金屬及建材礦産在境內占有優勢。主要有以下一些:
  泥炭 分佈於望春與東錢湖兩地。以望春山泥炭為佳。
  瑩石 俗稱砩石。鄞州區目前有螢石礦産地13處。已經開採和具有進一步探采價值的螢石礦産地有歧陽周傢浦、白嶽徐傢、鳳嶴藤嶺、鳳嶴嶺墩、梅園南吞、鄞江橫嶺頭、竜觀大路沿、塘溪大碧浦等8處。其中藤嶺與周傢浦屬小型礦,分別由縣辦砩礦與歧陽鄉地方開採。
  明礬石 産於橫溪鎮南鳳凰山。
  粘土 粘土類礦産分別有:高嶺土(鳳凰山、望春山)、膨潤土(五鄉石山弄)、地開石、葉臘石(大嵩球山)、粘土(莫枝大堰頭陶公山、杖錫,蜜岩、鄞江、韓嶺等地)等。近年來隨着應用領域擴展,也包括了黃(紅)土、水底淤質土、紫砂土(鄞西山地毛夾嶴、天打岩、竜觀到雪嶴)等。
  建築石材 本縣建築石材開發歷史久遠。以鄞江橋所産的小溪石和梅園鄉産梅園石較為聞名。小溪石岩石層理薄且均勻,近於水平,節理少,可直接順層剝製板材,或加工成條石、塊石,用於建房,鋪路、架橋、築塘堰、鑿刻碑牌等,銷寧波等地。梅園石産於梅園山采場,岩石為褐灰色凝灰岩。因單層厚度較大,難以順層剝成板材,但可按任工,加之石質均勻細密,作碑碣裝飾雕刻甚佳。
  砂石 鄞州區砂石主要産於余姚江、奉化江、大嵩江中上遊河床及河漫灘。用於鋪路及建築政體骨料。除本地民用外,大多運銷甬滬等地。
  水資源:
   全區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1.07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0.28億立方米,地下水0.79億立方米。由於江河貫穿境內,年出入境水量甚為可觀,多年平均年入境總水量為20.76億立方米,出境總水量(含過境水量)達27.73億立方米。
  根據鄞州區的地理特徵,水資源包括江、湖、河及地下水。以鄞東山地的明閣樓――望海峰――白岩山一綫為分水嶺,西部為甬江水係,東部為大嵩江水係,甬江水係是鄞州區的主要水係。
  鄞江 奉化江支流,發源於四明山中的白肚腸崗麓,越鄞江鎮它山堰後河流為鄞江,主幹全長10.8公裏,河床平均寬度62米,深2.4米,河道坡道平緩,平時為淡水,大旱年鹹潮可上溯響岩附近。鄞江全流均在境內。
  奉化江 發源於四明山的秀尖山東南麓的刻江,在區境內匯西來的鄞江與南來的東江後始稱奉化江(南三江口),東北嚮流嚮寧波市。奉化江自南三江口後完全進入區境,水流平緩,兩岸平原如砥,江道麯折蛇行,共經八彎至寧波市區,江段長27公裏,均寬208米,均深3.5米,水面面積5.62平方公裏。
  姚江 源出余姚市四明山北麓的白岩尖,至歧陽五洞閘附近入鄞州區,作為界河,至望春金仙廟出境。境內江段長18公裏,水面面積4.95平方公裏,均寬275米,均深7米。其地水闊岸平,江道平緩通航。現為蓄淡江道,在鄞州區境內建翻水站二處,可翻水550萬立方米左右。
  大嵩江 鄞州區第二水係。上遊亭溪源於雙石嶺五都頭,在育王楔與自南而來的梅溪合為大嵩江。全長21.2公裏,均寬68米,均深3.2米,水面面積1.44平方公裏。1974年在江攙頭建15孔大型水閘l座,使江道成為淡水河。平原江道兩岸有江塘保護。
  鄞東與鄞西均形成三條幹流大河,鄞南無大河,各河經楔閘獨自入江。
  鄞西河流包括上接樟溪,自它山堰上遊分流處起(《鄞州區通志》謂光溪橋起)自南水門入寧波市區的南塘河、發源於草灣崗山麓橫貫鄞西平原中部的中塘河和源出大隱,至望春橋與中塘河匯合後入寧波市西門口的西塘河。
  鄞東河流包括發源於金峨鄉道成嶴九闊嶺(橫溪水庫)的前塘河、承東錢湖之水自莫枝至橫石橋與前塘河匯合的中塘河和源出天童山的後塘河(上遊建三溪浦水庫)。
  東錢湖位於鄞東平原中部,東西寬6.5公裏,南北3.5公裏,湖岸綫長45公裏,水面面積19.89平方公裏,是浙江省最大的淡水湖泊。湖東、南兩面為天台山餘脈,西北部隔零星平原孤丘與廣阔的鄞東平原相連。全湖分外湖、𠔌子湖、梅湖三部分。梅湖於1960年圍墾成農田。流域面積81平方公裏。東錢湖是一個以灌溉為主,結合淡水養殖、城市供水和航運交通等綜合利用的湖泊,河湖間築有7道堰壩以溝通船舶航行,並有楔閘5座,每秒排泄總流量63.4立方米。環湖諸山之水匯成72條溪流,瀦蓄於東錢湖,並經五個楔閘流入鄞東河網。
  全區地下水天然資源量為7862.85萬立方米/年,其中低山丘陵區為6294.30萬立方米/年,平原區為1568.55萬立方米/年。地下水可利用水量為2863萬立方米/年,其中分佈於有集中供水條件的單井出水量大於100立方米/日的宜井地段,總水量為1858萬立方米/年,不宜井地段可利用資源為1005.44萬立方米/年,其中丘陵山區為805.34萬立方米/年,平原區為200.1萬立方米/年。全區有深層承壓淡水122.6萬立方米,灌溉回歸水1038萬立方米/年。
行政區劃
鄞州区 行政区划
  鄞州區位於浙江省東部,是寧波市的一個區。西北與西部與余姚接壤,南部緊鄰奉化,東南臨象山港與象山隔水相望。版圖輪廓呈蝴蝶狀,緊依寧波東、南、西三面。全區總面積1380.54平方公裏,現有17個鎮、1個鄉、6個街道,常住人口76萬。鄞州區人民政府現設在寧波市鄞州新城區惠風東路568號。
  鄞州萬達廣場
人文景觀
  鄞州人文薈萃,唐代詩人賀知章、北宋政治傢王安石、南宋詞人吳文英、學者王應麟、臺灣文獻初祖瀋光文、史學家萬斯同、全祖望都在鄞縣留下了歷史遺跡。近代著名地質學家翁文灝、生物學家童第周、著名油畫傢沙耆、世界著名大提琴傢馬友友、書法傢沙孟海、金石書畫傢朱復戡、篆刻傢高式熊、昆蟲學家周堯、表演藝術傢王丹鳳、金採風以及現代著名表演藝術傢周星馳以及他的同祖同宗的呼嘯周才子,國際青年思想教育傢,政治傢周徐生先生祖籍也都是鄞州人,他的《鄞絶論》是鄞州乃至全華人的驕傲 《三字經》就是出自宋元之際寧波大學者王應麟之手。
  鄞州擁有豐富的人文自然景觀,境內有東錢湖省級風景名勝區,有十大著名勝景。鄞東太白山麓的天童寺是中華禪宗五山之第二山,自唐以來一直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現為日本曹洞宗臨濟宗祖庭。與天童寺隔山相鄰的阿育寺是禪宗“中華五山”之一,寺內珍藏佛祖捨利寶塔。鄞州鄞江鎮它山堰古水利工程,是中國四大古水利工程之一,與四川都江堰齊名。與天童寺相連的天重森林公園以“森林、奇石、雲海”著稱,是中國最早命名的三大國傢級森林公園之一。鄞西高橋鎮“梁山伯廟”是“梁祝”愛情故事的發源地,“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廟到一到”,至今仍流傳在浙東一帶。
鄞州名人
  童第周
  字慰孫,1902年5月28日出生於浙江鄞縣(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一個農民家庭。由於傢境貧睏,17歲纔邁入學校的大門。192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生物係。1930年獲比利時比京大學科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曾先後任山東大學、中央大學醫學院、同濟大學、復旦大學教授,中國心理生理研究所研究員,英國劍橋大學、美國耶魯大學研究員,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後任中國科學院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主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歷任山東大學教授、副校長,第三、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實驗胚胎學的創始人。用分裂球活體染色法證明海鞘鑲嵌型發育的極性或軸性,以纖毛的運動作為實驗對象和極性指標,探討胚胎極性這樣一個胚胎發育的重大問題;在文昌魚發育方面,研究分裂球之間的相互關係,胚層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誘導作用等,使胚胎學界對文昌魚個體發育有了全新的認識。對於理解係統發育起到了啓迪作用;晚年進行了細胞核和細胞質在發育中關係的研究,證明了在個體發育中,核與質之間不是彼此獨立的,而是有非常密切的關係。1979年3月,他在為浙江省科學大會作報告時,不幸腦血管破裂,暈倒在講臺上。從此,一病不起,3月30日逝世,終年77歲。他從教多年,培養了大批學生,有不少學生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學者。
英文解釋
  1. :  Yinzhou District
近義詞
鄞州, 鄞縣
相關詞
中國疾病預防機構區域教育學校????業公司????務管理局
寧波酒埕岩地名村鎮義務教育細則學籍管理
包含詞
鄞州區中學鄞州區果藝場
鄞州區良種場鄞州區梅湖農場
鄞州區天童林場鄞州區????務管理局
鄞州區薑山鎮中學鄞州區淺海養殖場
鄞州區福泉山茶場鄞州區東錢湖養魚
鄞州區橫街鎮中心小學寧波市鄞州區樟村中學
寧波鄞州區宋詔橋中學寧波市鄞州區薑山幼兒園
鄞州區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寧波市鄞州區邱隘實驗中學
寧波市鄞州區橫街鎮中心小學寧波市鄞州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籍管理細則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正始中學寧波市鄞州區高橋鎮望春小學
寧波市鄞州區瞻岐鎮中心初級中學寧波市鄞州區鐘公廟中心初級中學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薑山中學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同濟中學
寧波市鄞州區薑山鎮朝陽衛生院寧波市鄞州區玲玲服裝培訓學校
寧波市鄞州區章水鎮細嶺樹德學校寧波市鄞州區梅墟成人文化技術學校
分類詳情
張開橫街鎮張開東吳鎮張開雲竜鎮張開薑山鎮張開鐘公廟街道
張開東錢湖鎮張開鄞江鎮張開石碶街道張開瞻岐鎮張開章水鎮
張開高橋鎮張開五鄉鎮張開橫溪鎮張開古林鎮張開集士港鎮
張開下應街道張開梅墟街道張開鹹祥鎮張開塘溪鎮張開邱隘鎮
張開洞橋鎮張開竜觀鄉張開集仕港鎮張開下應鎮張開鐘公廟鎮
張開石碶鎮首南街道中河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