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位置面積】面積1988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2003年底,總人口72.1萬人。
【駐地郵編】縣人民政府駐都昌鎮。
郵編:332600。
行政區劃代碼:360428。
區號:0792。
都昌縣位於江西省北部,北依武山,南瀕鄱陽湖。東界黃金山、銀寶湖、上岸東湖,與波陽縣接壤;南界下岸河下山,南岸河,蠶豆湖,與波陽、餘幹、南昌、新建4縣交界;西界鬆門山、西長河,與永修、星子二縣隔水相鄰;北界屏峰河、蘆塘澗、武山鵝公凸、卸衣嶺、雙尖山,與湖口、彭澤兩縣毗連。
努力提高現有骨幹企業産品科技含量,縣造船廠、電機廠、內燃機廠、電子搖床廠積極開發新産品,生産經營效益明顯好轉。受災後重建拉動,建築、建材、機械、運輸等行業呈良好增長勢頭,紅磚生産創歷史最高水平,大米、肉類等食品加工産銷正常。
改革開放近20年來,特別是近3年內,都昌縣公路建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公路交通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縣21條公路(其中省養公路7條,縣鄉公路14條)全面進行了拓寬改造。縣鄉公路改造里程達163公裏,其中鋪油110.5公裏,油路率已遠遠超出全省平均水平。都昌陸運便利,現有豪華、舒適、快捷的長途客運車輛20多部,已開通至海口市、珠海市、深圳市、東莞市、汕頭市、澄海市、寧波市、溫洲市、錢庫市、北海市、武漢市、石獅市、廈門市、上海市南站等每日跨省際班綫共計14條。水上貨運、客運便捷,每日早晚有客輪、快艇往返都昌至南昌,水上貨運繁忙。 |
|
郵編:332600 代碼:360428 區號:0792
拼音: 英譯:Duchang County
都昌縣位於江西省北部,鄱陽湖畔,東經116°2′24″-116°36′、北緯28°50′-29°38′。東界黃金山、銀寶湖、上岸東洲,與鄱陽縣接壤;南界下岸洲、下山、南岸洲、蠶豆洲,與鄱陽、餘幹、南昌、新建4縣交界;西界鬆門山、西長河,與永修、星子2縣隔水相鄰;北界屏峰河、蘆塘澗,武山鵝公凸,卸衣嶺、雙尖山,與湖口、彭澤2縣毗連。東西寬52.7千米,南北長80千米,總面積2669.53平方千米。總人口73.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2萬人。
全縣轄12個鎮、12個鄉:都昌鎮、周溪鎮、三汊港鎮、中館鎮、大沙鎮、萬戶鎮、南峰鎮、土塘鎮、大港鎮、蔡嶺鎮、徐埠鎮、左裏鎮、和合鄉、陽峰鄉、西源鄉、薌溪鄉、獅山鄉、鳴山鄉、春橋鄉、蘇山鄉、多寶鄉、汪墩鄉、北山鄉、大樹鄉。共有39個居委會、257個行政村。縣政府駐都昌鎮。
地貌丘陵和濱湖平原為主,且水域寬闊,局部有低山分佈。地勢北高南低,並以大港到汪教褶隆起帶為軸心,嚮西北和南東兩個方向傾斜。最高點為北東部的三尖源,海拔647.3米,濱湖區海拔最低處僅10米。自東北嚮西南呈低山、高丘、低丘、平原、湖區的變勢。共有大小河港39條,總長359.6千米,大致可分為大港、大西湖、新妙湖、大輸湖、大沔池、洲傢湖、團子口七大水係。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年均溫17.2℃,年降水量1393毫米。
國傢淡水漁業重點縣、優質棉和商品糧、油生産基地縣。特産銀魚、藜蒿、紫皮大蒜、蔓荊子等。白鎢、鉛、鋅、金、石英、硅砂、陶土、花崗石、礦泉水等儲量豐富。九景高速公路過境,航運可直抵鄱陽湖及長江沿岸各市縣。名勝古跡有定江神廟、老爺廟,及朱元璋手跡“水面天心”的摩崖石刻,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註:面積還有幾個不同數據(1)1988平方千米;(2)總面積2725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積1338平方千米 |
|
都昌縣位於鄱陽湖北岸,為昌、九、景金三角中心地帶。幅員2700平方公裏,人口78.3萬。
都昌西漢時名梟陽,自唐武德五年置縣都昌,距今已有1370餘年,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宋代詩人蘇東坡遊南山曾寫下“鄱陽湖上都昌縣,燈火樓臺一萬傢,水隔南山人不渡,東風吹老碧桃花”的詩句。著名南宋愛國丞相江萬裏係都昌人,故鄉至今還保存着有關他的文物古跡。都昌面對廬山,境內有南山、老爺廟等風景點。
都昌山清水秀,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有內湖水面16萬畝,緑化面積100萬畝,農作物以棉花、糧食、油菜、芝麻、大豆為主。
都昌地下礦藏得天獨厚,已探明儲有極其豐富的硅砂、陶土、花崗岩、鉬、鎢、鍺等礦産。
都昌地方工業、鄉(鎮)企業蓬勃發展,以造船、型砂、機械、電機、造紙、皮革、紡織、陶瓷、礦泉水、飼料、竹涼席、珍珠為竜頭,産品暢銷國內外。
都昌水陸交通方便,程控電話直通國內外。招商政策優惠,引資環境良好,誠招天下能人志士來都昌觀光遊覽,共謀發達! |
|
都昌縣是九江市轄縣,北鄰彭(澤)湖(口)而列長江之南,西界星子而居廬山之東,東交波陽,南望永修、新建、南昌、餘幹而傍鄱陽湖煙波浩淼處,峰巒疊秀於緑水上,田園阡陌,縣城地圖凝翠載紅,點綴其間。牧童笛晨,漁舟唱晚,古往今來,曾吸引無數騷人墨客駐足忘返。謝靈運、李白等著名詩人,都為之留下膾炙人口的詩篇,宋代大文豪蘇軾詩曰“鄱陽湖上都昌縣,燈火樓臺一萬傢;水隔南山人不渡,東風吹老碧桃花”。黃庭堅更是贊嘆這片土地有如“李成、範寬得意圖畫”。
據考古發掘,商代,都昌人的祖先即在這片土地上漁獵耕耘,休養生息。至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縣梟陽。然滄海桑田,隨古彭蠡澤南移,千裏沃野漸成萬頃碧波,古縣梟陽遂廢於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唐武德五年(622年),復置縣都昌,於是,“沉梟陽,浮都昌”的故事相傳至今。
都昌素稱魚米之鄉,占縣域近一半的浩瀚水域,水産資源豐富,僅魚類達12目25科118個品種,尤為盛産鯉、鯽、鯿、鱖、鰱,特産有銀魚、青蝦、珍珠、河蟹。都昌地處中亞熱帶北部,光照充足,雨量豐沛,四季分明,氣候宜人,造就了水稻、棉花、油菜、紅薯、大蒜、藥材等經濟作物生長的天然環境。全縣植被豐富。境西北濱湖沙山産蔓荊子,為散風熱、清頭目之良藥,質優名冠全國,以致中醫處方常以“都荊子”作蔓荊別稱。地下資源也很雄厚,享譽長江南北之都昌硅砂,蓄量達400億噸,水滌風磨,天然造化,為精密鑄造上乘型砂,被國傢定為江南型砂基地。其它礦産,如鎢、鉬、釩、石煤、瓷土、石英及各色花崗石,蓄量之碩,均令智者留戀。
晉陶侃,雖居長沙公高位,仍清廉儉僕,珍時惜物,留下“竹頭木屑”典故百世流芳;北宋劉琦,馳騁中原,辱死不南,曾為宋學者以抗金十將之首載入青史;南宋末左丞相江萬裏,捨生取義,捐軀報國,與其弟子文天祥同令國人崇仰,所語“君子衹知有是非,不知有利害”,更成為後世做人警句;元初杜可用,不畏統治者殘暴,揭竿而起,成為中國元代第一位農民起義領袖;同代陳皓,則以“前聖繼天立極之道,莫大於禮;後聖垂世立教之書,莫先於禮”,弘揚宋理學家、縣人黃灝,馮去非等研究成果,皓首釋經,閉戶課徒,著《禮記集說》,垂名於中國教育傢之林。都昌人在對景德鎮瓷業的開發上,篳路藍縷,從水的世界走嚮火的王國,至清代,即已形成景德鎮“十裏長街半窯戶,迎來隨路喚都昌”。他們帶去鄱陽湖的全部靈氣和活力,把拙雅古樸的陶瓷器具,變成了精美絶倫的藝術。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工農運動如火如荼,參加農民協會者達10萬之衆,居全省首,並最早在江西提出武裝民衆主張;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開始後,都昌人不畏白色恐怖的腥風血雨,前赴後繼地投入到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鬥爭,為創建紅10軍和贛東北(閩浙贛)蘇维埃政權,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紅軍主力北上後,又以綿綿武山為依托,堅持了三年艱苦卓絶的遊擊戰爭,並成為江西保存革命武裝最多的縣份之一。建國後,都昌人歷五十載披荊斬棘,興水利,修公路,搞緑化,架電網,建城鎮。 |
|
都昌地域歷史淵源久遠,據考古發掘新石器時代即有人類繁衍生息。人們使用石器從事原始農業、漁獵業。
南山 夏、商、周為古揚州域,春秋戰國為楚、吳地,屬番邑。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為三十六郡,置番縣,隸九江郡。
漢高祖元年(前206年),番縣隸九江國九江郡。四年(前203年),隸淮南國。六年(前201年),析番縣地立梟陽縣,治所四望山(即今周溪鄉泗山境),隸淮南國豫章郡。文帝前元六年(前174年),隸淮南郡。十二年(前168年),復隸淮南國。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年),隸九江郡。平帝元始元年(1年),隸揚州刺史部豫章郡。興平二年(195年),孫權分豫章置廬陵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又分豫章置鄱陽郡,梟陽縣隸鄱陽郡。
晉武帝大康十年(289年),隸揚州鄱陽郡。惠帝元康元年(291年),割荊、揚二州地置江洲,梟陽縣隸江州鄱陽郡。永安元年(304年),改隸江州潯陽郡。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因彭蠡湖盆地發生多次沉降運動,湖水南侵,梟陽縣地大部分淪入湖中,梟陽縣撤銷,境域入彭澤縣,隸江州。齊永明元年(483年),復隸江州潯陽郡。梁天監元年(502年),隸江州太原郡。陳永定元年(557年),改隸江州豫章郡。天嘉元年(560年),復隸江州潯陽郡。
隋開皇三年(583年),陳置郡縣廢,彭澤縣易名竜城縣,隸江州。十八年(598年),竜城復名彭澤。大業三年(607年),州廢,隸九江郡。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安撫使李大亮謂土地之饒,井戶之阜,水陸之阻礙,遂割鄱陽湖雁子橋之南境置都昌縣。因地有都村,南接南昌,西望建昌,故名。設臨時治所於王市(今北炎鄉洞門口),隸江南道都督府浩州。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隸江南西道江州。代宗大歷元年(766年),隸江南道饒州。大歷年間(766---779年),治所徒遷彭蠡湖東,即今治地。
五代南唐,隸建康軍饒州。
宋開寶八年(975年),隸江東路建康軍饒州。太平興國七年(982年),隸江東路饒州。天禧四年(1020年),隸江南東路南康軍。建炎四年(1130年),隸江南路南康軍。紹興元年(1131年),隸江南西路南康軍。
元至元元年(1264年),隸揚州行省江西元帥府南康軍。十四年(1277年),隸江淮行省江西道南康路。二十三年(1288年),隸江西行省南康路。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隸江西行省西寧路。二十二年(1362年),隸江西行省南康府。
明洪武九年(1376年),革行省置江西承宣佈政使司,領十三府分五道,隸九江道南康府。清順治二年(1645年),江西承宣佈政使司改稱江西省,隸江西省九江道南康府。康熙九年(1670年),隸饒九南道南康府。雍正九年(1731年),隸廣饒九南兵備道南康府。
民國初年,廢府製。民國3年(1914年),隸江西省潯陽道。民國15年,廢道,隸省直轄。民國21年,省下設13個行政區,隸第三行政區。民國24年,全省為8個行政區,隸第五行政區。此後,民國28年全省改11行政區,民國31年又改劃9行政區,都昌均仍隸第五行政區。
民國38年5月12日,都昌縣解放,隸江西省鄱陽專區。7月,改隸九江專區。1950年隸中南行政區江西省九江專區。1970年,專區改稱地區,仍隸九江地區。1983年,地市合併,隸九江市。
1987年3月30日,設置新妙鄉(贛府廳字158號批復)。1992年5月6日,撤銷周溪鄉、三汊港鄉、中港鄉,設立周溪鎮、三汊港鎮、中館鎮(贛民字74號批復)。1993年1月3日,撤銷徐埠鄉、南峰鄉、土塘鄉、張嶺鄉,設立徐埠鎮、南峰鎮、土塘鎮、蔡嶺鎮(贛民字 3號批復)。1995年3月10日,撤銷大港鄉、左裏鄉、萬戶鄉、大沙鄉,設立大港鎮、左裏鎮、萬戶鎮、大沙鎮(贛民字35號批復)。
1997年,全縣面積1988平方千米,人口64萬。轄12個鎮、18個鄉:都昌鎮、周溪鎮、三汊港鎮、中館鎮、大沙鎮、萬戶鎮、南峰鎮、土塘鎮、大港鎮、蔡嶺鎮、徐埠鎮、左裏鎮、和合鄉、陽峰鄉、西源鄉、薌溪鄉、獅山鄉、杭橋鄉、化民鄉、鳴山鄉、????田鄉、北炎鄉、春橋鄉、蘇山鄉、多寶鄉、汪墩鄉、七角鄉、北山鄉、大樹鄉、新妙鄉。縣政府駐都昌鎮。
1999年12月6日,撤銷新妙鄉,將大橋行政村的新力村劃歸左裏鎮,紫騰行政村的新洲、新光村劃歸蘇山鄉,石樹、大橋(不含新力)、高壠、重興、紫騰(不含新洲、新光)行政村劃歸汪墩鄉(贛民字261號批復)。
2000年,全縣轄12個鎮、17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671906人;其中:都昌鎮61660人、周溪鎮41186人、三汊港鎮 26647人、中館鎮19964人、大沙鎮28382人、萬戶鎮27993人、南峰鎮20049人、土塘鎮19288人、大港鎮11350人、蔡嶺鎮 19389人、徐埠鎮29891人、左裏鎮22696人、和合鄉24592人、陽峰鄉27225人、西源鄉25011人、蕓溪鄉23355人、獅山鄉 16692人、杭橋鄉13375人、化民鄉17569人、鳴山鄉20916人、????田鄉10573人、北炎鄉14076人、春橋鄉16239人、蘇山鄉 20884人、多寶鄉16838人、汪墩鄉30691人、七角鄉10097人、北山鄉26078人、大樹鄉29200人。
2002年1月11 日,撤銷北炎鄉,劃歸蔡嶺鎮;撤銷????田鄉,劃歸大港鎮;撤銷七角鄉,劃歸汪墩鄉;撤銷杭橋鄉、化民鄉,劃歸土塘鎮(贛民字10號批復)。 2002年底,都昌縣面積1988平方千米,總人口70.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1萬人。轄12個鎮、12個鄉,18個居委會、326個行政村。縣政府駐都昌鎮。
2003年底,全縣總人口72.1萬人,轄12鎮12鄉。 |
|
都昌縣位於江西省北部,東經116°2′24″至116°36′,北緯28°50′28″至29°38′。北依武山,南瀕鄱陽湖;東界黃金山、銀寶湖、上岸東洲,與鄱陽縣接壤;南界下岸洲、下山、南岸洲、蠶豆洲,與波陽、餘幹、南昌、新建4縣交界;西界鬆門山、西長河,與永修、星子二縣隔水相鄰;北界屏峰河、蘆塘澗、武山鵝公凸、卸衣嶺、雙尖山,與湖口、彭澤兩縣毗連。全境東西寬52.7公裏,南北長80公裏,面積2669.53平方公裏,約占全省面積的1.6%。
都昌地貌以丘陵和濱湖平原為主,且水域寬闊,局部有低山分佈。地勢北高南低,並以大港到汪墩褶皺隆起帶為軸心,嚮西北和南東兩個方向傾斜。境內最高點為北東部的三尖源,海拔647.3米,濱湖區海拔最低處僅10米。自東北嚮西南呈低山、高丘、低丘、平原、湖區的變勢。都昌水係發達,河港縱橫,共有大小河港39條,總長359.6公裏。按其流嚮,大致可分為大港、大西湖、新妙湖、大輸湖、大沔池、洲傢湖、團子口七大水係。
都昌地處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區,且受鄱陽湖大水體影響,其特點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熱量豐富、結冰期短、無霜期長,春秋季短、夏鼕季長。據氣象記錄,春季始日平均出現在3月24日(以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的初日為春季的開始),持續約65天。夏季始日平均出現在5月28日(以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22℃的初日為夏季的始日),持續約119天。秋季始日平均出現在9月24日(以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22℃的終日後一天為秋季的始日),持續約59天。鼕季始日平均出現在11月22日(以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的終日後一日為鼕季的始日),持續約122天。鼕春之交常遭寒潮侵襲,天氣冷暖多變、陰晴不定;春夏之交受冷暖氣團交替控製,梅雨連綿,終日陰霾;夏秋之交副高居久不退,天氣晴熱,幹旱少雨;秋鼕之時,北方冷空氣強烈南侵,氣溫驟降、霜凍地寒。
氣候要素:1、氣溫:年際平均氣溫為17.1℃,變化幅度在16℃—17℃之間。氣溫日較差為7.1℃。1月最冷,平均氣溫4.4℃,7月最熱,平均氣溫29.3℃。纍年各月平均值順序為:4.4℃、6.0℃、10.7℃、16.5℃、21.5℃、25.4℃、29.3℃、29.1℃、24.6℃、18.9℃、12.6℃、6.8℃。2、積溫:年平均≥℃的活動積溫為5800—6500℃。3、地溫:年平均地表溫度19.5℃。4、無霜期、無霜凍期:纍年平均無霜期261天,無霜期最長300天,最短227天。全年平均無霜凍期271天,最長可達300天,最短239天。5、日照:纍年平均日照時數2076.3小時,日照率47%。6、降水:1952—1958年纍年降水量1728.28毫米,1959—1989年纍年平均降水量1391.5毫米。7、蒸發量及乾燥度:纍年平均蒸發量為1572.5毫米。纍年平均蒸發量大於降水量,相對濕度78%,乾燥度1.27。
主要災害性天氣和自然災害有:春寒、小滿寒、風雹、梅雨、伏秋旱、爛秋、寒露風;水災、旱災、風雹災、病蟲災。其它如低溫冰凍雪災、瘟疫、地震等災害,一般出現頻率低,成災面積小,損失較輕。 |
|
都昌縣人口自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有記載始,至清同治八年(1869年)基本呈遞增趨勢。洪武二十四年全縣衹有38919人,清道光元年(1821年),全縣人口已逾50萬之衆,至同治八年高達599852人,為歷史上有據可查之人口最多年份。民國時期,戰亂頻繁,災荒連年,瘟疫肆行,縣內人口較清末銳減。民國38年(1949年)2月統計,都昌僅201980人。建國後,人民生活安定,人口逐年遞增,到1989年底全縣人口602079人,至1998年全縣人口達661554人。1999年全縣出生人口10369人,出生率15.39‰,死亡人口2331人,死亡率為3.46‰;全年淨增人口8038人,自然增長率11.93‰,比上年上升2.22個百分點。年末全縣總人口678880人。其中,農業人口614696人,占90.55%,非農人口64184人,占9.45%。平均每戶家庭人口4.33人。 |
|
都昌縣位於江西省北部,東經116°2′24″至116°36′;北緯28°50′至29°38′,北依武山,南瀕鄱陽湖;東界黃金山、銀寶湖、上岸東洲,與波陽縣接壤;南界下岸洲、下山、南岸洲、蠶豆洲,與波陽、餘幹、南昌、新建4縣交界;西界鬆門山、西長河,與永修、星子二縣隔水相鄰;北界屏峰河、蘆塘澗,武山鵝公凸,卸衣嶺、雙尖山,與湖口、彭澤兩縣毗連。全境東西寬52.7公裏,南北長80公裏。面積2669.53平方公裏,約占全省的1.6%。
都昌地貌丘陵和濱湖平原為主,且水域寬闊,局部有低山分佈。地勢北高南低,並以大港到汪教褶隆起帶為軸心,嚮西北和南東兩個方向傾斜。境內最高點為北東部的三尖源,海拔647.3米,濱湖區海拔最低處僅10米。自東北嚮西南呈低山、高丘、低丘、平原、湖區的變勢。都昌水係發達,河港縱橫,共有大小河港39條,總長359.6公裏。按其流嚮,大致可分為大港、大西湖、新妙湖、大輸湖、大沔池、洲傢湖、團子口七大水係。
都昌地處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區,且受鄱陽湖大水體影響,其特點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熱量豐富、結冰期短、無霜期長,春秋季短、夏鼕季長。據氣象記錄,春季始日平均出現在3月24日(以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的初日為春季的開始),持續約65天。夏季始日平均出現在5月28日(以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22℃的初日為夏季的始日),持續約119天。秋季始日平均出現在9月24日(以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22℃的終日後一天為秋季的始日),持續約59天。鼕季始日平均出現在11月22日(以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的終日後一日為鼕季的始日),持續約122天。鼕春之交常遭寒潮侵襲,天氣冷暖多變、陰晴不定;春夏之交受冷暖氣團交替控製,梅雨連綿,鼕日陰霾;夏秋之交副高壓居久不退,天氣晴熱,幹旱少雨;秋鼕之時,北方冷空氣強烈南侵,氣溫驟降、霜凍地寒。
都昌縣共有土壤面積1909181.4畝。可分為7個土類,13個亞類,47個土屬,119個土種。①紅壤。面積981862.57畝,其中自然土壤面積為770549.75畝,耕作土壤為211312.82畝,(含宅基地、田塍、道路等);②黃棕壤。面積共87220.84畝,一般土層深厚,質地粘重,呈中性和微酸性反應,抗旱力較強。③紫色土。面積共15531.43畝,其中自然土壤6014.93畝,耕作土壤9526.5畝。該土類除紫砂岩酸性紫色土,土層淺、養分缺乏外,適宜旱作或營林。④棕色石灰土。面積僅280畝,成土母質為碳酸????類風化物。土層較厚,質地較粘,礦物養分豐富,適宜林木生長。⑤草甸木。面積28177.08畝,成土母質為河湖沉積物。腐植積聚較多,草本植物生長繁茂,是全縣重要的有肥料湖草的來源地。⑥風沙土面積45800.09畝,風沙土鬆而不粘,水分存貯難,有機質、氮磷缺乏,植物難以生長。⑦水稻土。總面積750309.6畝,全縣各鄉均有分佈,該土90%以上的養 分豐富,土層深厚,水耕熟化程度高,排灌條件好,是縣內主要高産土壤。
都昌縣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常見的主要有:
①木本類:馬尾鬆、苦櫧、杉、樟、黃檀、楓香、柳杉、柏、檜、小葉櫟、檫木、鬍枝子、刺槐、紫穗槐、池杉、烏桕、柳、苦楝、梧桐、泡桐、油桐、油菜、棕櫚、木蓮、留春樹、烏飯樹、重陽木、歐美楊、合歡、君遷子、羊躑躅、迎春、桂花、柘、柿、山楂、映山紅、桔、橙、柚、枳殼、桑、桃、李、梨、棗、珍珠慄、枇杷、梅、櫻桃、蔓荊子、木芙蓉、月季、紫薇、蠟梅、化香、薔薇、梔子、紫荊、山茶、海棠、牡丹、毛竹、水竹、苦竹、實竹、小山竹、雷竹等。此外,還有銀杏、雪鬆、羅漢鬆、水杉、糙葉樹、棕棗、黃花石榴等珍稀樹種。
②草木類:蘆葦、蘆竹、棕葉蘆、石菖蒲、青蒿、荷、菱、艾、蝦須草、眼子菜、稗草、席草、莎草、蜀葵、絲茅、白茅、馬唐、網草、鵝冠草、雀麥草、馬鞭草、含羞草、羊茅、葫蘆蘚、辣蓼、紫雲草、相思子、射幹、牽牛、野菊、鳳仙、石竹、薄荷、鯉腸、茵陳、天南星、蘭花、剪春羅、狗尾草、刺莧、馬齒莧、竜膽草、何首烏、白頭翁、貝母、半夏、鳳眼藍、絆根草、麥鼕、七葉一支花、綬草、破銅錢草、酸模、金錢草、刺芒野古草、回頭青、茅芥菜、牡荊、黃背草、野古草、野雞冠、車前草、魚腥草、夏枯草等。
③藤木類:獼猴桃、山葡萄、夜來香、爬山虎、凌霄、雞血藤、葛魚藤、千金藤、威靈仙、薜荔、清風藤、絡石等。
都昌縣野生動物品種繁多,主要有:
①獸類:獐、麂、兔、黃鼬、山獾、水獺、靈貓、刺蝟、豹貓、野豬、豪豬、金錢豹、豺狗、裏子貓、田鼠、蝙蝠等。
②鳥類:麻雀、八哥、烏鴉、喜鵲、玄鵲、啄木鳥、野鴨、布𠔌鳥、老鷹、燕子、貓頭鷹、斑鳩、鸕鶿、池鷺、白鷺、鷓鴣、竹雞、白鷳、野雞、杜鵑、鶯、銀鷗等,鼕季,鄱陽湖有天鵝、白鶴、黑鸛、白琵鷺、丹頂鶴等越鼕。
③爬行、兩棲類:盲蛇、赤連蛇、水蛇、眼鏡蛇、金環蛇、銀環蛇、蝮蛇、五步蛇、水蛭、石竜子、蚯蚓、壁虎、甲魚、烏魚、青蛙、山雞、石雞、蟾蜍、蜈蚣、穿山甲等。
④魚類:鯉、青、草、鰱、鱅、鯿、鱖、鯰、鰣、鰻鱺、鳳尾、銀魚等12目25科118個品種。此外,鄱陽湖還有河豚、中華豚、白鰭豚等珍貴水生動物。
⑤蝦、貝、蠃類:青蝦、長臂蝦、沼蝦、米蝦、三角帆蚌、褶紋冠蚌、楔型麗蚌、田蠃、港蠃等近70種。
都昌地下礦藏較為豐富,主要有以下品種:
①鎢,現已探明D級鎢儲量為49784噸,遠景儲量1.6萬噸。②鉬,現已探明儲量為15910噸。③釩,C級礦石總儲量達5225.55萬噸。④鈦(金紅石),遠景儲量達5萬噸。⑤金,主要為砂金分佈於鳴山等地。⑥石煤,屬低發熱量可燃有機岩,儲量達5億噸,現已探明儲量5000萬噸。⑦高嶺土,俗稱瓷土,總儲量約800萬噸。其中陽峰鄉的儲量達720萬噸,為優質高檔瓷土。⑧矽砂,多寶鄉沿湖一帶儲量約300億噸。此外,都昌鎮的鬆古山和蘇山的馬鞍村儲量分別為60億噸和40億噸。⑨花崗石,有芝麻白和黑色兩種。芝麻白花崗石儲量有10億立方米、黑色花崗石分佈較廣。
都昌縣年均水資源總是10.24億立方米。年人均水量1889立方米,年畝平均水量1725立方米。年均降水量略少於蒸發量。
可開發利用資源
1、土地資源:全縣土地面積2669.5平方公裏(4004295畝),耕地面積624465畝,其中水田365625畝,旱地258840畝,全縣人均占有耕地0.9畝。另擁有可開發耕種荒地面積36000餘畝。
2、林業資源:全縣丘陵山地林木蓊鬱,林地面積大,森林覆蓋率高。現有林業用地61876公頃,森林蓄積量1323152立方米,覆蓋率27.9%.其中,有森林面積46177公頃,灌木林地9087公頃,疏林地881公頃,苗圃地33公頃,無立木材地1299公頃,荒地4399公頃。
3、水産資源:全縣水域總面積208.55萬畝,擁有鄱陽湖水面182.87萬畝,內湖可養水面18.4萬畝,其中:湖泊9.8萬畝,水庫1.5萬畝,池塘5.45萬畝,精養魚池1.65畝。規模較大的水産養殖基地有:集中連片的2799項目區磯山湖水産場、周溪水産場、三汊港水産場、西源水産場、杭橋水産場、獅山水産場;萬畝以上養殖湖泊有新妙湖(4.5萬畝),千畝以上養殖湖泊15個。
4、礦物資源:都昌地下礦藏品種較多,主要有以下幾個品種:①鎢,現已探明D級鎢儲量為49784噸,遠景儲量1.6萬噸。②鉬,現已探明儲量為15910噸。③釩,C級礦石總儲量達5222.55萬噸。④鈦(金紅石),遠景儲量達5萬噸。⑤金,主要為砂金分佈於鳴山等地。⑥石煤,屬低發熱量可燃有機岩,儲量達5億噸,現已探明儲量5000萬噸。⑦高嶺土,俗稱瓷土,總儲量約800萬噸。其中陽峰鄉的儲量達720萬噸,為優質高檔瓷土。⑧矽砂,多寶鄉沿湖一帶儲量約300億噸。此外,都昌鎮的鬆古山和蘇山的馬鞍村儲量分別為60億噸和40億噸。⑨花崗石,有芝麻白和黑色兩種。芝麻白花崗石儲量有10億立方米;黑色花崗石分佈較廣。 |
|
鄱陽湖銀魚:都昌産銀魚歷史悠久,明朝時列為地方貢品,曾榮獲首屆農業博覽會金奬。鄱湖銀魚透明,頭平偏,口大,牙銳,背鰭和脂鰭各1個,曬幹後似雪白銀條,故名“銀魚”。鄱湖銀魚肉美味鮮,營養豐富,有益脾、潤肺、補腎、去虛、增陽、滋陰等功效,屬上等滋養補品。都昌年産鮮銀魚7萬多公斤。
黑蜆:鄱陽湖特産,淡水蚌類,體積小、介殼園形或心髒形,表面有輪狀紋。肉鮮美,營養價值高,屬低脂肪、高蛋白食品,産品遠銷上海、浙江、北京、廣東、福建等省,還出口日本及東南亞。
藜蒿:鄱陽湖寶庫中的天然産物,莖緑圓潤,根白味脆,蛋白質含量48%,富含維生素C、E。無脂肪,並具有治療高血壓、冠心病的特殊功效,是人們食譜上的緑色美味佳餚,餘味猶長,都昌從天然采摘轉為人工種植,年産量達1000噸。
紫皮蒜:都昌紫皮蒜是在我縣陽儲山脈獨特的小氣候條件下和土壤上形成的地方品種,具有“種皮紫紅、肉質潔白、香味久長、辛味濃郁、聞味強勁”等特性,率香味遠超過其它品種,具有更強的抑菌、殺菌功效。列為全國七大名蒜之首。
黑芝麻:都昌黑芝麻為地方品種,種皮烏黑,種粒小,種子含油率51—54%,蛋白質含量30%,富含維生素E和不飽和脂肪酸。營養保健作用極高,具有止咳化痰、防癌的功效,廣泛用作食品加工輔料,酪製後,存香悠久,産品出口日本等國,全縣年産量4000—5000噸。
大白桃:都昌大白桃屬特早熟品係,5月下旬至6月初成熟,是南方柑桔脫市,北方梨、蘋果未登場的理想補季果品。果實外觀美,近球形,表皮乳白色,頂端有紅暈,果形大,單果重152剋以上,最大可達400剋,品質優,肉質脆嫩,有芳香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77%,是目前市場最看好的南方特早熟桃。
蔓荊子:都昌縣境內西北溪湖沙山産蔓荊子,為散風熱,清頭目之良藥,質優名冠全國,以致中醫處方常以“都荊子”作蔓荊子別稱。著名醫學家李時珍曾遊歷多寶西山,在《本草綱目》中說蔓荊子為上品,味苦,微寒,無毒,主治筋骨寒熱,溫痹拘攣,明目堅齒,利九竅去百蟲,久服輕身耐老。多寶和江西中醫學院合作開發“都荊牌”保健藥枕,通過省級鑒定。都昌蔓荊子種植面積近3萬畝。
菊三七:係多年蓿蔸菊科藥用植物,莖葉天青地紅,變化無窮,秋開金色小花。早在《本草綱目》《中藥大辭典》等多部醫藥典籍中有詳實記載,具有止血鎮痛、活血散瘀、解毒消腫等多種藥用功效,對骨質增生、關節炎、脊間盤突出等現代醫學上疑難雜癥有獨特功效,為首批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的101種安全可靠、療效確切,具有法定依據中藥材之一,是我國醫藥寶庫中的一棵奇葩。都昌大面積種植菊三七,並利用菊三七開發了係列産品,如菊三七特效藥物牙膏、菊三七藥膏等深受市場歡迎。
南峰豆參:都昌南峰加工豆參有幾百年歷史,是地方傳統特産。豆參加工作坊已遍布全國,産品還遠銷俄羅斯、日本、韓國。
長壽粉絲:以當地鮮紅薯加工成的原汁澱粉為原料,采用高新科技及現代工藝設備精製而成,具有烹調便捷、久煮不糊、柔軟潤滑,美味可口之特點,且有健脾胃、補肺腎、潤肌膚、通便秘、減肥胖、抗衰老等多種保健功能,是無任何化學和有害毒體污染的緑色食品。
“廬山牌”火腿:選擇都昌地方傳統豬種“六白豬”的優質瘦肉豬後腿加工而成,産品因而形如竹葉、皮薄骨細、腿心豐滿、精多肥少、皮色黃亮、肉色火紅、芳香濃烈、風味獨特、鮮嫩可口、食而不膩、營養豐富、增進食欲,具有色、香、味、形“四絶”的特點,主要銷往香港、美國、日本與國內市場,年産量5萬衹。
鄱陽湖????水豚:以鄱陽湖豚為主原料,采用德宇集團先進工藝、科學加工、産品原汁原味,高蛋白、低脂肪,富含人體必需氨基酸,能滋五陰、清熱補虛、活血行氣、養胃生津,尤宜産婦滋補、病人康復,健脾安胃,老少皆宜,為居傢旅行、饋贈親友之佳品。
“廬山牌”芝麻香油:該香油選料考究、工藝先進,具有傳統小麻油獨特風味,又有益智、和血、潤腸肺、補肝腎、烏須發、開胃生津、增進食欲之功效,曾榮獲省糧油科技成果奬,市優質新産品和科技進步奬。年産量500噸。
涼席:大沙鄉拳頭産品。竹板床墊、竹板汽車座墊、竹板沙發墊、竹絲床墊、竹絲汽車座墊,以舒適耐用、外形美觀而出名,早在1989年産品打入全國大中城市市場,年産值1200萬元。都昌美食之-------都昌米餃
都昌米餃:米餃:俗稱包心粑。又稱餃頭粑。是江西九江都昌縣的特産。作為地道的都昌人應該對它不會陌生。 每個節日都昌縣人都會去做餃頭粑,吃法各異,而且都百吃不厭。逢年過節,傢傢戶戶都會做米餃。都昌的米餃現在已經是評為江西特色美食。做法:第一步:用好的晚米,先蒸熟,再等涼了再用磨磨碎,當然是越細越好了.第二步:然後再用熱水,是開的哦!和米粉揉搓到一定的火候,也就是不粘手,放在手裏也不容易變形的!第三步:取一小團粉放在手裏做捏成簿的形狀和鍋一樣的不是用棍子的.第四步:後把炒好的菜(菜要切細且不能炒的太熟了因為要蒸嘛!放到捏好的粉皮裏面封口.第五步:等做了一定的數量的個數啊.就放在鍋裏蒸,當然和蒸包子差不多了,火候是關鍵!
都昌美食之-------都昌豆參
都昌豆參:都昌加工豆參有幾百年歷史,是地方傳統特産。都昌豆參選用優質大豆,精煉植物油,進口配料,經傳統工藝加工,味鮮獨特,富含人體所 必需的13種氨基酸,被評為2000年中國九江首屆農副産品精品奬。由於豆參保持了大豆中的蛋白質、脂肪、無機????和多種維生素,且熟食綿軟 ,是老幼鹹宜的佳品。豆參可以單獨成菜,菜形美觀,口味獨特。尤其是和雞、肉、魚等一同炆煮,它飽吸高湯濃汁,渾身水亮,一口咬下, 熱湯四溢,綿軟如絮,鮮香滿口,令人不願輟筷。都昌名菜鮎魚炆豆參,就是用都昌豆參和鄱陽湖中肉質細嫩的鮎魚炆煮,味道異常鮮美,凡 是來都昌的客人都喜歡品嚐的的佳餚。
如今不少地方學習都昌的方法炸製豆參,但成品幹硬,質量相差很遠。究其原因,這與地方的水質有關。都昌的井水靠近鄱陽湖邊上,清冽 甘甜,用它製成豆腐質佳味美,炸製的豆參俱屬上乘之品。每逢年節,都昌的很多地方,村村壘竈架鍋,火旺油香,炸製出數十萬斤豆參,不 但供應本縣,且暢銷南昌、九江、景德鎮等地。 |
|
都昌自古以來山清水秀、風光旖旎、人傑地靈,名勝古跡甚多。
梟陽城址:位於周溪泗山大屋場村以南60米湖洲上。城址西北有王傢山、鷂嘴山、獅子山、座山、石虎頭作天然屏障;南有城頭山,山下有橫港河;城北面臨鄱陽湖。地勢開闊平坦,面積約1平方公裏。因地理變遷地勢下沉,漲水季節淹沒在湖中。城址文化層堆積有的達1至2米,地表暴露有大量繩紋板瓦筒瓦,並發現有萬歲瓦當、長樂未央瓦當、陶網墜和陶片等。城址南端城頭山上有殘存人工修築的土城垣。城內東側有手工業作坊遺址。城址以北山邊高地有漢墓群,墓室內用對角紋、網綫紋磚砌成,並發現“永元七年三月十四日”的記年磚。墓內出土文物有五銖錢、四乳蟠螭銅鏡、銅劍、銅簇、鐵簇等。該城址鄰近鄱陽湖中心陸地,是古代交通要道,水運便利,位置重要,具有良好的城建條件。據史書記載、梟陽建縣於漢高祖六年,係豫章郡18縣之一,南朝宋劉裕永初二年廢。歷時600餘年,因彭蠡湖水淹蝕,梟陽城遂沉跡湖中。該城址對研究江西省歷史及鄱陽湖地理變遷均有重要意義。已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老爺廟:位於多寶鄉竜頭山首,與星子縣隔河相望。舊為竜王廟,建廟久遠。該廟基以花崗石條堆砌7米高,右側有階梯麯折而上,廟群總面積為600多平方米,分主廟、竜王殿、同仁堂、大小客廳、廚房6部分,附屬建築分佈主廟兩側。主廟面積為300多平方米,高9米,面寬14.2米,進深26.8米,係穿鬥與架梁式混合結構,共52個立柱。廟內由上中下三部分組成,上部為正殿,中部為遊樓,下部為萬年臺.廟內門窗梁坊雕刻花紋並塗以丹漆。殿內有“定江王”塑像。廟的兩側墻壁嵌有石碑2塊,右為“鼎建左蠡元將軍廟記”,左為“加封顯應元將軍廟記”。正殿前有方形花崗岩石立柱,上陰刻對聯,上聯是“數百年廟貌重修偏頌吾王功德”,下聯為“九萬裏威靈丕顯頓平蠡水風波”。廟門平臺兩側有石獅1對。廟後有朱元璋“點將臺”和“插劍池”遺址。廟左岩上有“水面天心”摩岩石刻,相傳為明太祖朱元璋題。據舊縣志記載,清康熙二十二年,嘉慶十五年和光緒辛已年,對此廟進行過三次維修和擴建。光緒辛已年改稱“定江王廟”,群衆把王爺稱老爺,故後人一直稱此廟為老爺廟。民國27年遭日寇炸毀,民國35年由僧人在來往船商捐助下,按光緒時模樣重修。1983年縣政府又進行了修繕。為省級保護文物。
南山寺:位於縣城南山山頂部西南側。北距城區1公裏,坐東嚮西,面積170平方米,係穿鬥式結構。寺內分3大間,中部為正殿,兩側為僧人用房,寺後東北有山岩。寺前為100平方米場地,場地前為峭壁,地勢險要。寺周圍被青鬆翠竹環抱,鼕暖夏涼,景色宜人。該寺始建於唐,初名“清隱寺”,宋擴修後更名“清隱禪院”,幾經興廢,1987年縣政府重新進行修繕。宋代著名文人黃庭堅曾撰寫《清隱禪院記》(本文石刻藏南山碑廊內)。民國15年春,在這裏成立了中國共産黨都昌縣第一個黨小組。該寺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江萬裏墓:位於土塘鎮港東(白石山西麓,原名石沙灣)。墓址座東北嚮西南,周圍成椅背形,直徑約8米。墓前有半圓形平坦地坪,視野開闊。墓原用紫磚石砌成,早年被破壞,墓內石廓尚存。該墓為縣級保護文物。
馬澗橋:在鳴山鄉馬澗村西南200米處,橫跨馬澗港上,縱貫南北大路,為古時通往饒州要道。係元代縣人李善慶所建。該橋為石質單孔拱橋。橋上原建有歇山頂,重檐亭屋。飛檐翹角,畫棟雕梁,作寺廟使用,具有古代建築藝術價值,抗日戰爭時被日軍燒毀,戰爭勝利後重修成一層梁式結構亭屋,共5間,全長18米,寬5.3米,高4.3米。為縣內唯一保存的橋亭合造古代建築。建國後民政部門多次撥款維修。該橋為縣級保護文物。
馬鞍島: 馬鞍島與鄱陽湖畔的青山相鄰,不過7公裏水程,在青山老碼頭前就可遠觀馬鞍島。鄱陽湖中的島嶼大多以山為名,馬鞍島又名馬鞍山,因形似馬鞍而得名,山最高處海拔123米。鄱陽湖有40多座島嶼,大多位於南湖—鬆門山以南,北湖僅有鞋山島,馬鞍島等少數島嶼,而馬鞍島是北鄱陽湖最大的島嶼並設有行政村。
馬鞍島位於都昌縣蘇山鄉境內鄱陽湖中,與星子縣火焰山,湖口縣屏峰,廬山區長嶺,青山相鄰,面積4.8平方公裏,島上設有行政村—馬鞍村委會,有居民1300多人,以打漁和水産養殖為主。馬鞍島孤懸鄱湖中,風景秀麗,寧靜悠遠,是旅遊休閑上佳之地。
馬鞍島雖然是鄱陽湖中一小小孤島,但清代乾隆和嘉靖年間先後出過舉人(戴高)和進士(戴鳳祥),而且兩人為父子,現島上尚存進士第石匾石柱石獅等遺跡,書香遺韻猶存。近代廬山有名的海會寺住持普超和尚也是馬鞍島戴姓人,島上有普超出傢的寺廟—青雲寺,寺前有千年古樟,另湖濱有定江王廟遺址,島上最有名還要算大片的沙山了,香港海粵集團公司計劃投巨資開發馬鞍島旅遊度假區,景區規劃面積達1平方公裏,欲將馬鞍島建設成為鄱陽湖中的度假島。島上景點還有青雲寺,馬鞍古樟,沙山,定江王廟遺址,進士第牌匾等古跡,鄱湖風光,漁傢風情,鄱湖日出,鄱湖夕照等。
圖片為都昌縣風景旅遊勝地南山大門圖片。 |
|
【2004年行政區劃一覽】 轄12鎮12鄉。
都昌鎮 轄:城東居委會、長嶺居委會、芙蓉居委會、商城居委會、東湖居委會、西湖居委會、白洋壠居委會、幸福居委會、東街居委會、西街居委會、星火居委會、惠民居委會、西河村、南山村、中壩村、磯山村。
周溪鎮 轄:新鎮居委會、周溪居委會、雙壠村、花橋村、下湖村、沙嶺村、後湖村、輸湖村、柴棚村、泗山村、梅沙村、黃湖村、盤湖村、新建村、虯門村、古塘村、馬山村。
三汊港鎮 轄:嶺東居委會、三汊港鎮居委會、黃崗村、鐵爐村、鑄山村、梅西村、荷塘村、茅嶺村、亮星村、長虹村、左橋村、赤岸村。
中館鎮 轄:中館街居委會、小河村、排山村、劉山村、銀寶村、雙橋村、港西村、大塘村、南塘村。
大沙鎮 轄:大沙居委會、沿湖村、官山村、黃香村、太陽村、茅鋪村、店前村、南壠村、橫山村、火星村、三裏村。
萬戶鎮 轄:民豐居委會、萬戶村、新屋村、塘美村、劉仲村、長嶺村、東升村、橫塘村、楊橋村。
南峰鎮 轄:南峰居委會、餘晃村、烏沙村、白水村、暖湖村、大山村、油山村、石橋村。
土塘鎮 轄:土塘街居委會、杭橋街居委會、化民街居委會、港東村、長山村、馮坊村發會土橋村、曹店村、梓橋村、小港村、佛子村、輝煌村、劉雲村、潘壠村、珠光村、官洞村、南源村、鋪裏村、潭湖村、殿下村、外樓村、蓮蓬村、信和村。
大港鎮 轄:大港村、繁榮村、大田村、漂水村、高塘村、土目源村、鄰波村、丹山村、????田村、梅溪村、裏泗村。
蔡嶺鎮 轄:蔡嶺居委會、呂嶺村、東平村、華山村、鳳凰村、太平村、虎山村、洞門村、西鎮村、田民村、楊灣村、東風村、北炎村、牌壠村。
徐埠鎮 轄:徐埠街居委會、蒼山村、馬磯村、韓田村、象山村、合力村、高橋村、白果村、楊嶺村、蓮花村、港南村、山峰村、平塘村、子云村、雲步村。
左裏鎮 轄:左裏街居委會、源樹村、林山村、新湖村、周茂村、清輝村、白輝村、新溪村、雙明村、舊山村、永華村、城山村、付橋村。
和合鄉 轄:和合居委會、南溪村、田坂村、義公村、黎明村、青竜村、大前村、黃金村、雙峰村、橋嶺村、濱湖村。
陽峰鄉 轄:竜山居委會、竹林村、金星村、株橋村、吉陽村、陽豐村、屏豐村、共升村、黃梅村、農科所。
西源鄉 轄:福緣居委會、茅塹村、西源村、沙塘村、長溪村、茭塘村、茅蓬村、中塘村、源壠村、塘口村、東湖村、南鄒村。
薌溪鄉 轄:薌溪街居委會、黃坡村、新豐村、曹伉村、馬壠村、新塘村、新興村、井頭村、薌溪村。
獅山鄉 轄:鬥山居委會、長壠村、竹巒村、大壠村、老屋村、珠嶺村、八都村、獅山村。
鳴山鄉 轄:馬澗橋居委會、九山村、丁峰村、源頭村、石峰村、七裏村、程浪村、界牌村。
春橋鄉 轄:朝陽居委會、雲山村、老山村、官橋村、春橋村、十方村、堰上村、鳳山村。
蘇山鄉 轄:石城居委會、馬安村、土目村、徐港村、雷山村、竜泉村、合嶺村、尖山村、蘇山村、彭埠村、前山村、坡壠村。
多寶鄉 轄:長平居委會、寶橋村、洛陽村、羅壠村、多寶村、寺前村、昭興村、仁義村、金沙村、楓樹村、周倉村。
汪墩鄉 轄:汪墩居委會、林豐村、茶鋪村、楊儲村、新橋村、陽港村、土安村、慶勝村、酒坊村、排門村、七星村、楊塢村、茅壠村、蒲塘村、古樓村、大橋村、高壠村、新妙村、清水村、紅橋村、細橋村、伯昌村、七角村、古嶺村。
北山鄉 轄:北山居委會、徐中市居委會、芙蓉村、團山村、塘湖村、素仙村、餘鋪村、河壠村、桃樹嶺村、跑馬巷村、鬆巒村、鄒傢咀村、扒船塘村、夏傢山村。
大樹鄉 轄:玉階居委會、瓦塘居委會、參嶺村、大埠村、白山村、東餘村、牡丹村、大樹村、竜門村、楓田村、烽火村、嶺上村、羅嶺村。
2009年都昌縣行政區劃
縣政府駐都昌鎮
都昌鎮(駐地東湖大道 郵編332600)
居委會11:西街、西湖、東街、幸福、白洋壟、東湖、長嶺、城東、芙蓉、惠民、星火
村委會4:中壩、磯山、西河、南山
周溪鎮(駐地新鎮 郵編332609)
居委會 2:周溪街、新鎮
村委會15:古塘、虯門、花橋、雙壠、下湖、沙嶺、馬山、後湖、輸湖、柴棚、泗山、黃湖、盤湖、梅沙、新建
三汊港鎮(郵編332606)
居委會 2:三汊港街、嶺東
村委會10:梅西、長虹、左橋、亮星、荷塘、赤崖、茅嶺、黃崗、鑄山、鐵爐
中館鎮(郵編332616)
居委會1:中館街
村委會8:嚮橋、小河、排山、劉山、銀寶、雙橋、港西、大塘
大沙鎮(郵編332604)
居委會 1:大沙
村委會10:沿湖、官山、黃香、太陽、茅鋪、店前、南壠、橫山、火星、三裏
萬戶鎮(駐地長山街 郵編332612)
居委會1:民豐
村委會8:萬戶、新屋、塘美、劉仲、長嶺、東升、橫塘、楊橋
南峰鎮(郵編332614)
居委會1:南峰街
村委會7:餘晃、烏沙、白水、暖湖、石橋、大山、油山
土塘鎮(郵編332611)
居委會 3:土塘街、杭橋、化民
村委會20:港東、長山、馮傢坊、土橋、曹店、馮梓橋、小港、佛子、輝煌、劉雲、潘壠、珠光、官洞南源、鋪裏、潭湖、殿下、外樓、蓮蓬、信和
大港鎮(郵編332618)
村委會11:漂水、繁榮、丹山、????田、裏泗、大港、高塘、大田、梅溪、鄰波、土目
蔡嶺鎮(駐地蔡嶺街 郵編332621)
居委會 1:蔡嶺
村委會13:呂嶺、東風、楊灣、田民、牌壠、北炎、西鎮、洞門、東平、華山、鳳凰、太平、虎山
徐埠鎮(郵編332622)
居委會 1:徐埠街
村委會14:象山、馬磯、蓮花、蒼山、韓田、合力、高橋、白果、山峰、港南、楊嶺、子云、雲步、平塘
左裏鎮(郵編332625)
居委會 1:左裏
村委會12:源樹、林山、新湖、周茂、清輝、白輝、新溪、雙明、舊山、永華、城山、付橋
和合鄉(駐地和合新鎮 郵編332604)
居委會 1:和合
村委會10:南溪、田坂、義公、黎明、青竜、大前、黃金、雙峰、橋嶺、濱湖
陽峰鄉(駐地盧傢 郵編332606)
居委會1:竜山
村委會8:竹林、金星、黃梅、屏峰、共升、伏牛、吉陽、株橋
西源鄉(駐地曹福緣 郵編332609)
居委會 1:福緣
村委會11:茅蓬、東湖、南鄒、源壠、西源、塘口、茭塘、中塘、長溪、沙塘、茅塹
薌溪鄉(駐地楊樹塘 郵編332614)
居委會1:薌溪
村委會8:黃坡、新豐、曹伉、馬壠、新塘、新興、井頭、薌溪
獅山鄉(駐地拿薄嶺 郵編332616)
居委會1:鬥山
村委會7:長壠、竹巒、大壠、珠嶺、八都、獅山、老屋
鳴山鄉(駐地馬澗橋街 郵編332617)
居委會1:馬澗橋
村委會7:九山、丁峰、石峰、源頭、七裏、程浪、界牌
春橋鄉(駐地店街 郵編332623)
居委會1:朝陽
村委會7:雲山、老山、官橋、春橋、十方、堰上、鳳山
蘇山鄉(駐地捨下 郵編332624)
居委會 1:石城
村委會11:馬安、土目、徐港、雷山、竜泉、合嶺、尖山、蘇山、彭埠、坡壠、前山
多寶鄉(駐地北陳 郵編332626)
居委會 1:長平
村委會10:多寶、寺前、昭興、仁義、金沙、楓樹、周倉、寶橋、羅壠、洛陽
汪墩鄉(駐地喆橋街 郵編332627)
居委會 1:汪墩
村委會23:新妙、陽港、排門、大橋、紅橋、林豐、茶鋪、楊儲、新橋、土安、慶勝、酒坊、蒲塘、古樓、楊塢、茅壠、七星、高壠、古嶺、七角、清水、伯昌、細橋
北山鄉(駐地生水壟 郵編332600)
居委會 2:北山、徐中市
村委會12:芙蓉、團山、河壠、塘湖、桃樹嶺、跑馬巷、鬆巒、鄒傢咀、夏傢山、扒船塘、素仙、餘鋪
大樹鄉(駐地玉介 郵編332603)
居委會 2:瓦塘、玉介
村委會11:參嶺、大埠、東山、白山、牡丹、大樹、楓田、竜門、烽火、嶺上、羅嶺 |
|
中國都昌網自誕生以來,經過全體中都人無私不懈的努力,如今全站下設40多個欄目和頻道,設計涵蓋門戶網站暫時所具備的全站運營網絡中心。內部欄目也可以說不斷追求經典,2009都昌第二屆高峰論壇創造卓越。先後培育出的“每月之星”、“同鄉創業”、“中都訪談”這些經典品牌欄目,在都昌本地和互聯網社區引起極大反響。中都網站運營管理中心更是下設暫達10個運營部門,如(中都網站新聞編輯部)(中都網站設計開發部)(中都網站推廣服務部)等等專業網絡門戶機構。同時中國都昌網和都昌論壇還不斷成功組織各項大型活動,成功參與各項專業網站運營策劃,網站旗下還擁有直屬QQ群暫達30多個,統領絶大部分都昌網友的網絡群組空間。都昌論壇在綫會員突破10000人大關,平均每日訪問量達上千人次,在百度,google,搜狐,新浪,網易,搜搜,以及雅虎等衆多搜索引擎中排名前列。我們如今已經以絶對優勢力壓群芳,在都昌網絡門戶起到了引領未來的地位。這樣的規模,這樣的氣勢是我們全體中都管理組用辛勤和汗水換來的,是我們所有中都網友用熱情和支持換來的!
中國都昌網在發展過程中還不斷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先後與新浪地方傳媒,中國商業網,全球華人網等網絡傳媒達成友情合作;同時都昌論壇被江西最大的門戶網站中國江西網順利加入合作聯盟論壇,在江西地方網絡掀起了一股弘揚都昌文化的新浪潮。在都昌本地,中國都昌率先被都昌政府網站收錄企業之窗專欄;同時,都昌縣委宣傳部聯合都昌其他政府機關與中國都昌網合作開展大型有奬徵文活動;都昌薇薇新娘婚紗攝影機構與中國都昌達成官方合作關係,並被指定為中國都昌“每月之星”和“年度形象大使”評選活動的唯一專業攝影策劃機構;在社會公益方面,中國都昌聯合都昌電視臺在互聯網開展“關註血癌患者,呼籲社會愛心援助”大型募捐活動;在網絡文化建設方面,中國都昌於2008年初聯合都昌各綫媒體在都昌舉辦了首屆年度高峰論壇暨中都首屆年度形象大使頒奬盛典活動,同時還多次在互聯網組織各地都昌朋友開展“鄉緣互動,異地同鄉大聚會”聯誼活動;在組織活動策劃方面,中國都昌網近期成功啓動了2008都昌十大經濟風雲人物係列評選活動,在互聯網廣泛傳播了都昌企業傢形象,造就了在外都昌人創業都昌的信心與决心。中國都昌已經逐步發展為都昌第一大信息傳播主流媒體,受到都昌政府和全社會各界人士的極大關註與支持。
在中國都昌網成立兩周年之際,中國都昌特舉辦《中國都昌2009年第二屆高峰論壇暨年度經濟風雲人物頒奬盛典、 2008都昌年度形象大使頒奬盛典、 2008贏在都昌大型創業者論壇、 都昌同鄉新年大聚會》活動,為2009新的一年中都輝煌盛世拉開了嶄新的序幕。本次活動旨在為了謀求中都傳媒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大進步與發展,同時為回鄉都昌男女同胞搭建一個良好的相互交流認識的平臺。讓忙碌在外的都昌青年有一個尋覓知音的難得機會。網絡讓我們從此相識,網絡讓我們更愛家乡,讓我們相聚一堂,相聚2009,跟隨中國都昌的腳步一起唱響:愛家乡,愛網絡,愛中國都昌! |
|
都昌,贛北大地的一顆璀璨明珠。近三十年來的改革開放使每一個都昌人都擁有了一顆不安份的心。許多志在四方的弄潮兒,幾經闖蕩江湖而事業有成,不少獨具慧眼的有志之士,投身都昌並創下了令人矚目的基業。據初步統計,現都昌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34傢,完成工業增加值3.79億元,首次産生納稅超400萬元的工業企業,全縣民營經濟總戶數達到9262戶,近年來全縣涌現出了一大批求新思變、開明開放、誠實守信、善謀實幹的弄潮兒,他們或振臂高呼,勇於開拓;或急流勇進,腳踏實地;或胸懷理性,執著思考。他們矯健的步伐推動着全縣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改變和影響着整個都昌人的生活。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九江市打造中等城市的總體格局中,“都昌老表”不甘落後。尤其是今年年初由中國都昌網舉辦的中都首屆年度高峰論壇的勝利召開,讓漂泊異地的都昌遊子,更堅定心係都昌回鄉創業的决心。為配合縣委、縣政府正在開展的“招商興工,富民強縣”大型宣傳主題教育活動,營造“親商、重商、敬商、扶商”氛圍,促進我縣在實現“都昌快速崛起”這一宏偉目標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弘揚都昌商業文化,重振都昌商業雄風。中國都昌網、都昌電視臺、都昌政府網以及都昌其他媒體單位决定聯合主辦 “都昌十大經濟風雲人物”係列評選活動,將評出“首屆都昌十大傑出企業傢”。本次評選旨在樹立“都昌商界巨子”這一商業新群體的形象,集中展示都昌人的精神風貌與獨特氣質,鼓舞都昌商人的拼搏鬥志,建立都昌發展經濟的自信。
在九江市打造中等城市的總體格局中,都昌的青年企業傢將占到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青年企業傢從來都是社會最具活力的團體,都昌有着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每年以二十餘萬之衆分佈全國,他們以年均十多億的收入“反哺”家乡, 希望都昌民營企業傢能發揮生力軍的作用,大力創新,勇於創業,帶動更多的都昌人創業及就業,也希望都昌企業傢們能通過此次活動相互學習,交流經驗,讓都昌本土的企業走嚮全國,名揚中外。更希望都昌企業傢身上獨有的創造性思維,可以用在企業自身發展上,包括大力創造新品牌,大力創造發展新型企業,甚至大力創造新産業。創新品牌、 創新的管理方式、創新的資産運作方式,努力推進我縣經濟發展,為實現真正的富民強縣、全面建設都昌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貢獻力量。 |
|
中國都昌網卓越貢獻中國都昌每月之星暨年度形象大使評選活動,由中國都昌網傾力打造。為所有家乡兒女參與者提供一個展示自我風采的平臺,吸引更多目光關註都昌網絡文化産業的發展。
都昌年度形象大使評選活動,既保持了年度形象大使大賽評選的傳統宗旨,也在原有賽製上進行了創新,網絡選票與現場投票雙重兼顧,還非常註重選手的綜合素質,不僅是其外在條件,提倡內外兼修。 大賽組委會負責人介紹,本屆年度形象大使評選以美麗自信為主旨,展示新時代內外兼備的都昌兒女美好形象,搭建都昌兒女走嚮更廣泛視野的推崇為宗旨,主題為“美麗愛心,和諧並進”,因此對於“美麗”的詮釋更加準確,更具科學性,與時代風貌相契合,考察每月之星的綜合素質,展現形象大使的風采。
中都大賽一直以運作水準高、選手素質好、參與企業精、活動影響大而成為社會公衆的關註焦點。同時,中都大賽為參與企業創造最好的宣傳契機,讓各企業藉助中國大賽的美麗翅膀實現品牌和銷售的飛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展示你的風采,享受無限榮耀!中都傳媒卓越貢獻都昌每月之星暨年度形象大使評選活動,由中國都昌網www.duchang8.com傾力打造。為所有家乡兒女參與者提供一個展示自我風采的平臺,吸引更多目光關註都昌網絡文化産業的發展。這一活動已經成為了都昌兒女張揚青春、展現個性的星魂型秀平臺;這一活動已經成為多傢媒體傾力打造的年度美麗動感盛會。 |
|
中都傳媒攜手中國都昌網在2008年巨資打造的巔峰壓軸之作——《中國都昌》品牌雜志在2008年最後的這一天,已經如期震撼出版發行。她是一本通過整合都昌的文化、歷史、風俗、地理、旅遊、便民服務等資源,着重反映都昌現代人文的大型綜合類品牌雜志。她屬於一本知性讀物,筆觸深入都昌人的心靈。她將以輕鬆的視角,人性化的描述,嚮讀者呈現千年古縣都昌的風采。雜志暫定每年發行一期,講述都昌現代與歷史,傳播家乡風情與特色,滿足讀者對地方歸屬的認同。《中國都昌》電子雜志還將利用網絡平臺,為讀者提供更多的互動機會。
《中國都昌》雜志共分為【中都崛起】【魅力都昌】【都昌文苑】【網友互動】【便民服務】五大類別。雜志內頁文章全部精選於中國都昌網,並經由資深編輯進行專業校對編排。這是都昌網絡媒體與地面戶外媒體一次完美大結合,開創了一個嶄新的都昌現代傳媒時代。雜志首期發行5萬份,將分三次在年前全部運回都昌發放,屆時將覆蓋整個都昌城區及鄉鎮地區,主要面嚮都昌年輕高端群體;巨資打造,全程高規格專業策劃及製作。是企業,商傢,私營老闆傳播企業文化,提升産品形象,擴大銷售渠道的最佳實現通道。對都昌乃至整個九江地區的地面廣告營銷帶來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這將是都昌地面廣告營銷模式的一次劃時代革命! |
|
- n.: Duchang County
|
|
都昌 |
|
左裏鎮 | 分類信息 | 門戶網站 | 都昌 | 城市信息 | 島嶼 | 南峰鎮 | 餘晃村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大樹鄉 | ????業公司 | ????務局 | 地理 | 行政村 | 地名 | 更多結果... |
|
|
都昌縣????務局 | 都昌縣博物館 | 都昌縣中醫院 | 都昌縣前港村 | 都昌縣良種場 | 都昌縣羽絨廠 | 都昌縣第二中學 | 都昌縣第三中學 | 都昌縣第一中學 | 都昌縣菊軒賓館 | 都昌縣人民醫院 | 都昌縣三汊港中學 | 都昌縣南山風景區 | 都昌縣聯合工藝廠 | 都昌縣婦幼保健院 | 都昌縣衛生防疫站 | 都昌縣檔案局(館) | 都昌縣血吸蟲病防治站 | 都昌縣宏達湖貝珍珠工藝廠 | 江西省都昌縣羽絨廠 | 江西省都昌縣鄱湖飯店 | 江西省都昌縣棉紡織廠 | 江西省都昌縣皮革製品廠 | 都昌縣飲食服務公司都昌飯店 | 都昌縣飲食服務公司東風飯店 | |
|
|
都昌鎮 | 三汊港鎮 | 和合鄉 | 西源鄉 | 北山鄉 | 周溪鎮 | 中館鎮 | 大沙鎮 | 萬戶鎮 | 南峰鎮 | 土塘鎮 | 大港鎮 | 蔡嶺鎮 | 徐埠鎮 | 左裏鎮 | 陽峰鄉 | 薌溪鄉 | 獅山鄉 | 春橋鄉 | 多寶鄉 | 汪墩鄉 | 大樹鄉 | 岷山鄉 | 鳴山鄉 | 蘇山鄉 | 杭橋鄉 | 化民鄉 | ????田鄉 | 北炎鄉 | 七角鄉 | 江西省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蔡嶺示範區 | 都昌縣良種場 | 新妙水産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