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面積】1306.58平方千米/1312平方千米
【人口】97萬(2001年)
【代碼】371322
【郵編】276100
【駐地】郯城鎮
【區劃】轄11鎮,6鄉,867個行政村
郯城縣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郯國故地,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傳統文化,人靈地傑,物産豐富。郯城是“中國銀杏之鄉”,又素有“天下銀杏第一縣”的美譽。有銀杏古梅園、老萬畝銀杏園等景觀。
早在氏族社會末期,境內已有人群定居。秦置郯郡,後改稱東海郡,置郯縣,屬徐州刺史部,為縣、郡、刺史部治所。唐貞觀六平撤縣入下邳,元和中復置,始有郯城縣之名,不久又省入臨沂。元末復置郯城縣,明清之後縣域有變,縣名未易。建國後隸屬臨沂地區。郯城大捷:1943年初,為粉碎日軍“蠶食”,八路軍115師奔襲郯城,於1月19日晚發動強攻,次日曉全殲日偽軍530人,首創了八路軍山東敵後攻城範例。[歷史人物]於定國(前111-前40年)西漢時東海郡郯城、漢帝時相,封平西候。何承天(370-447)南朝宋無神論思想傢、天文學家、政治傢,歷官衡陽內史、御史中函等。劉之官(1906-1933)馬頭鎮人,魯南地區中國共産黨的主要創史人。1993年在“蒼山暴動”中犧牲。
郯城縣屬國傢扶持的黃淮海平原開發區,是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全國一百個産糧大縣之一,盛産小麥、玉米、水稻等。為山東省商品糧生産基地縣。
郯城縣礦産資源豐富。主要有煤、鐵、金剛石、石灰石、黃沙、頁岩等。現已探明儲量為5000萬噸,可開採2000萬噸,鐵儲量為162.8萬噸,平均開採品位為50%,金剛石儲量為74375剋拉,其中c1級為38407剋拉,占51.60%,c2級為35968剋拉,重晶石儲量為150萬噸。
郯城縣工業基礎比較雄厚。擁有機械、化工、造紙、釀酒、工藝美術、五金工具、食品、紡織、建材、煤炭等。主要企業有國傢二級企業郯化集團公司,國傢二級企業山東精華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藝美術公司、五金工具總廠、水泥廠、造紙機械廠、砂輪廠、山東魯南紙業集團公司、特鋼廠。主要産品有農用碳酸氫銨、尿素、燒鹼、????酸、碾米機、電焊機、衛生紙、造紙機械、白酒、草柳製品、五金工具、水泥、原煤等230餘種,其中,31種産品獲國傢、省部優稱號。郯城縣投資環境良好,境內公路四通八達兩條,國道縱貫全境。南距隴海鐵路新沂站28公裏,北距兗石鐵路臨沂站55公裏,距連雲港、石臼港、崗山和連雲港機場均在100公裏左右。現有二處水場,日供水能力4萬噸。有110千仗變電站3座,35千伏變電站7座,全縣開通程控電話,並開辦了國際電傳、移動通訊、國際互聯網等業務。
郯城縣是外商投資和貿易的理想地域。目前,共有“三資”企業18傢,其中外商獨資企業3傢,中外合資企業14傢,中外合作經營企業1傢,到97年底,全縣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達5219萬美元,三資企業産值1.46億元,出口産值424萬美元。 |
|
371322 |
|
境南北長約65公裏,東西寬32公裏,總面積1312平方公裏。郯城縣歷史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這裏就有人類活動的蹤跡,郯城是古徐文化發源地,曾是早期古徐國的國都所在地,古徐國的第一位國君若木和此後數位國君都葬城北七裏處。此後有郯國建立。“孔子師郯子”典故就發生於此。秦置郯縣、郯郡,漢改郯郡為東海郡,歷為郡、縣治所。隋唐幾經廢置,元時始稱郯城縣,其後為較為穩定之縣級政區。至2001年6月,全縣轄11鎮6鄉,871個行政村,96.92萬人。全縣人口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回、滿、苗、彝、壯、朝鮮、蒙古、哈尼族等14個,約占總人口的0.5%。
縣內屬暖溫帶季風區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3.2C 。境內馬陵山綿延東境,沂、沐河貫穿南北,形成大面積的衝積平原,素有“魯南糧倉”之稱。境內礦産資源豐富,其中煤、鐵、金剛石、重晶石、花崗石等儲量較大。地下水資源豐富,馬陵山清泉寺礦泉水可與青島嶗山礦泉水媲美。
經濟以農業為主,盛産小麥、玉米、水稻等,是全國商品糧生産基地縣,瘦肉豬生産基地縣。銀杏、板慄、琅琊草三寶蜚聲中外,蔥蒜薑椒四大辣聞名遐邇。郯城縣為全國著名的四大銀杏産區之一,有“天下銀杏第一縣”的美譽。縣內定植銀杏700萬株,其中百年以上大樹2.8萬株,年産銀杏200萬公斤。工業已形成了包括化工、造紙、機械、煤炭、建材、紡織、食品、印刷等行業的生産體係。
郯城地處魯蘇交界,205. 310國道和微(山)東(海)公路縱橫交錯穿越境內,京滬高速公路貫穿南北,南臨隴海鐵路,北靠兗石鐵路,離歐亞大陸橋頭堡連雲港、日照港僅百余公裏。
郯城縣旅遊資源得天獨厚,馬陵古道神秘壯觀。龐涓溝、恨𠔌崖、箭眼石、老虎崖、由吾仙境、孔子登臨處、一綫南北;孝婦塚、於公墓、郯國故城、郯子廟、傾蓋亭等古跡星羅棋布。位於新村鄉銀杏古梅園內的“老神樹”,是華夏銀杏第一雄樹,雖歷經2000餘年,仍樹葉繁茂,嫁果纍纍。 |
|
郯城縣位於山東省最南端,地理坐標東經118°05′—118°31′,北緯34°22′—34°56′。境南北長約65公裏,東西寬32公裏,總面積1312.6平方公裏,約占全省面積的0.84%,其中平原面積1123.6平方公裏,占全縣總面積的86%;山丘面積183.4平方公裏,占總面積的14%。全縣水面有130.4平方公裏,占總面積的10%。
郯城縣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區南部,臨郯蒼平原腹心地帶,係沂蒙山區衝積平原。地形由東北嚮西南緩緩低下。東部馬陵山綿延南北,中西部平原沂沭河縱貫南北。境內地勢平坦,平均海拔約38米,自然比降為0.03%。
郯城縣屬淮河流域沂河、沭河、中運河水係。其中沂河水係546.54平方公裏,沭河水係612.28平方公裏,中運河水係147.76平方公裏。過境河流有沂、沭、武河、分沂入沭水道等, 全長131公裏,流域面積281.81平方公裏。全縣平均水資源總量5.49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09億立方米,地下水3.02億立方米,重複利用1.62億立方米。
馬陵山為沂蒙山餘脈,南北走嚮,海拔在80至180米之間。
一、土地資源
郯城縣耕地總面積為125.24萬畝,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63.6%;未利用土地面積5.8萬畝,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2.7%,主要是山丘荒草地、平窪荒草地、裸岩、石礫地、田坎等。 在未利用土地中,可開發的約有0.74萬畝,主要是山丘荒草地。全縣共有林地面積28.4萬畝,其中用材林2.5萬畝,防護林3萬畝,經濟林20.4萬畝。全縣共有銀杏750餘萬株, 其中結果樹25萬株, 百年生以上大樹2.8萬株。全縣已林網化面積93萬畝,林網化程度97%,林木覆蓋率19. 9%。
二、礦産資源
縣內已知的礦藏資源有煤、鐵、金剛石、重晶石、石灰石、礦泉水、建築黃沙、建築石材等八種。金剛石儲藏地塊面積4. 47平方公裏, 現有儲量10萬剋拉,“金雞鑽石”、“陳埠二號”分別重281.25和124.27剋拉,均出自本縣。 煤地質儲量1億多噸,工業儲量5063萬噸。鐵現有儲量164.88萬噸。 石灰石總儲量3億噸。河砂總儲量3.2億噸。礦泉水含有鍶、鋰、鋅、鈾、硒等微量元素,屬低礦化度重碳酸鈣型優質天然飲用礦泉水,儲量豐富。
三、水利資源
郯城縣屬淮河流域沂河、沭河、中運河水係。其中沂河水係546.54平方公裏,沭河水係612.28平方公裏,中運河水係147.76平方公裏。過境河流有沂、沭、武河、分沂入沭水道等, 全長131公裏,流域面積281.81平方公裏。全縣平均水資源總量5.49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09億立方米,地下水3.02億立方米,重複利用1.62億立方米。 |
|
郯城經濟以農業為主,盛産小麥、玉米、水稻等,是全國商品糧生産基地縣,瘦肉豬生産基地縣。銀杏、板慄、琅琊草三寶蜚聲中外,蔥蒜薑椒四大辣聞名遐邇。郯城縣為全國著名的四大銀杏産區之一,有“天下銀杏第一縣”的美譽。縣內定植銀杏700萬株,其中百年以上大樹2.8萬株,年産銀杏200萬公斤,銀杏生産已成為全縣經濟的支柱産業。工業已形成了包括化工、造紙、機械、煤炭、建材、紡織、食品、印刷等行業的生産體係。 |
|
Tancheng Xian
區號:0539
身份證前六位:371322
郵政編碼:276100
政府所在地:郯城鎮
郯城縣南部臨近隴海鐵路,為江蘇省邳州、新沂、東海三縣市所環繞,北部與臨沂市河東、羅莊和臨沭、蒼山四區縣接壤。205國道、京滬高速公路縱貫南北, 310國道橫穿東西。自縣城始,按徑距計算,東至東海縣界古寨村7公裏,又32公裏至東海縣城;東南至東海縣界蘆窩村16公裏,又30公裏至東海縣城。南至新沂市界謝莊村21公裏,又5公裏至新沂市區。西南至邳州市界新莊村23公裏,又25公裏至邳州市區。西至蒼山縣界紅圈村20公裏,又26公裏至蒼山縣城;西北至蒼山縣界董墩村14公裏,又24公裏至蒼山縣城。北至臨沂市羅莊區界堰頭村31公裏,又19公裏至臨沂市區。東北至臨沭縣界大岱村21公裏,又 24公裏至臨沭縣城。至省會濟南335公裏,至首都北京680公裏。東起清泉鄉前、後城,西至重坊鎮楊莊寺,東西最大橫距41.9公裏,南界楊集鎮十三甲,北止李莊鎮劉道口,南北最大縱距62.3公裏。全縣轄11鎮,6鄉,674個行政村。
2006年,全縣總人口98.6萬人。人口分佈密度:從空間分佈看,與山河相間之地貌特點一致,呈隨山河走嚮疏密分佈之特點。 馬陵山綿延東境南北60余公裏,約占全縣總面積12%,此山區為縣內人口密度最小地區,沂沭河川流縣地腹心40~60公裏不等,其幹流兩岸1公裏之內為縣人口最為稠密區,村村首尾接連,雞吠之聲相聞。山河之間或兩河之間澇窪地區,其人口密度介於二者之間。
全縣人口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回、滿、苗、彝、壯、朝鮮、蒙古、哈尼族等14個,約占總人口的0.5%。從性別構成比來看,全縣男女性別比為106.19:100。從民族構成看,漢族占99.54%;回族占0.45%;其它民族為滿族、壯族、朝鮮族、蒙古族。
郯城縣轄11個鎮、6個鄉:郯城鎮、馬頭鎮、重坊鎮、李莊鎮、禇墩鎮、楊集鎮、黃山鎮、港上鎮、高峰頭鎮、廟山鎮、沙墩鎮、勝利鄉、新村鄉、花園鄉、歸昌鄉、紅花鄉、泉源鄉。 |
|
郯城縣歷史悠久,氏族社會末期,境內已有人群定居。時境為“東夷”之地,太嗥氏為東夷一著名酋長,少嗥氏為黃帝族嚮東發展的一支,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周封炎族首領於此,稱炎國,後演化為郯國。春秋時期,郯國附魯,“郯子朝魯”、“孔子師郯子”即出於此。戰國時期(約公元前414年)為越國所滅。秦置郯郡,後改稱東海郡,置郯縣,屬徐州刺史部,為縣、郡、刺史部治所。唐貞觀六年撤縣入下邳,元和中復置,始有“郯城”縣之名,不久又省入臨沂。元末復置郯城縣,明清之後縣域有變,縣名未易。建國後隸屬臨沂地區。
1994年11月10日,撤銷楊集鄉、黃山鄉,設立楊集鎮、黃山鎮。
1995年12月18日,撤銷高峰頭、廟山鄉,設立高峰頭鎮、廟山鎮。
1996年7月3日,撤銷港上鄉、沙墩鄉,設立港上鎮、沙墩鎮(魯政函民字[1996]32號)。
1997年6月4日,司家乡更名為清泉鄉(魯政函民字[1997]25號)。
2000年,郯城縣轄11個鎮、11個鄉。總人口人,各鄉鎮人口: 972268 郯城鎮 109789 馬頭鎮 47076 重坊鎮 53543 李莊鎮 49664 措墩鎮 55078 楊集鎮 49373 黃山鎮 46965 港上鎮 39835 高峰頭鎮 47396 廟山鎮 43933 沙墩鎮 46964 勝利鄉 45645 新村鄉 35176 花園鄉 48083 高册鄉 31709 歸昌鄉 36798 大院子鄉 36963 大尚莊鄉 24627 十裏鄉 40131 歸義鄉 36131 清泉鄉 9685 泉源鄉 37704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0年12月29日,撤銷十裏鄉、歸義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郯城鎮;撤銷大尚莊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紅花鄉;撤銷清泉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泉源鄉;撤銷高册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馬頭鎮(魯政函民字[2000]95號)。即郯城縣由11個鎮、11個鄉調整為11個鎮、6個鄉:郯城鎮(歸義鄉、十裏鄉)、馬頭鎮(高册鄉)、重坊鎮、李莊鎮、褚墩鎮、楊集鎮、高峰頭鎮、廟山鎮、黃山鎮、港上鎮、沙墩鎮、勝利鄉、新村鄉、花園鄉、紅花鄉(大尚莊鄉)、泉源鄉(清泉鄉)、歸昌鄉。(括號內的為被撤並的鄉鎮)。
截至2002年12月31日,郯城縣轄11個鎮、6個鄉。 |
|
2006年,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完成了國傢級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建設,主要糧食作物實現良種化。糧食總産66萬噸,被命名為“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標兵”。加快發展特色農業,新增銀杏緑化覆蓋面積2.3萬畝、杞柳0.95萬畝。新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75個,新增市級農業竜頭企業7傢,市級優質農産品生産基地5個,新註册農産品商標19件。全部取消農業稅,與稅費改革前相比農民人均減負153元。對鄉鎮財政轉移支付15514萬元,增加2618萬元。發放糧食、良種、農機、農資“四補貼”資金2837萬元。農村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投資3000萬元,改造農村公路95.6公裏,建設配套橋梁12座,城鄉客運通車里程達到1213公裏。爭取上級無償資金1200萬元,實施農業開發項目8個。投資4600萬元,開工建設李莊攔河閘。實施村村通自來水工程 86處、320個村,受益人口26萬人。17個沼氣示範村建設沼氣池2600個。 |
|
2006年,工業運行質量明顯提高。深入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完成工業投入27億元,新上投資過500萬元的項目145個,過億元的6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226傢,實現工業總産值126億元,增長33.1%,利稅15.8億元,增長39.6%。工業企業結構得到改善,發展活力明顯增強,14傢企業列入省、市中小企業成長計劃,上繳稅金過100萬元的企業31傢,恆通化工上繳稅金1.52億元,魯南紙業4062萬元,安泰能源等5傢企業過千萬元。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6傢,高新技術企業産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産值的23.6%。新增國傢免檢産品4個,新增省級名牌産品及省級著名商標9個。縣經濟開發區通過國傢審核,被批準為省級經濟開發區,13個行政村劃歸開發區管理,27個部門嚮開發區移交了120項縣級管理權限,機製體製改革走在全市前列。 2006年開發區新開工項目12個,有8個項目建成投産。 |
|
交通狀況:
1. 高速公路:距京滬高速出口1.5公裏;距徐連高速(出口)25公裏
2. 鐵路:距哈長鐵路郯城站3公裏;距隴海鐵路新沂站25公裏;距兗石鐵路臨沂站45公裏
3. 港口:距連雲港90公裏;距日照港100公裏;距青島港280公裏
4. 機場:距臨沂機場40公裏;距連雲港機場40公裏;距徐州機場110公裏
交通運輸業穩步發展,運輸能力不斷提高,客貨運輸量增加。全縣公路通車里程1619.8公裏,其中高速公路45.5公裏,國道、省道163.8公裏,縣鄉公路506公裏,全縣實現了所有鄉鎮通油路,所有行政村通汽車。 |
|
一、西漢年間【東海孝婦塚】,位於城東外環路旁,墳塚高五、六米,周長80米 ,占地近半畝,至今保存完好。在孝婦塚的墓前有石碑兩座,一個是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所立,另一個是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所建。墓碑上有“萬古流芳”四個大字,墓碑上依稀刻有“大清光緒”的年號,碑文還依稀可辨:“漢東海孝婦之故裏也……千有餘歲矣”。孝婦塚
“血濺白練,六月飛雪,亢旱三年……三年不見甘霖降,也衹為東海曾經孝婦冤。”元麯名傢關漢卿的《竇娥冤》千百年廣為流傳。人們對這個竇娥冤屈而死的故事耳熟能詳,但很多人也許不知道,這一動人的故事的原型就是郯城的“東海孝婦”,孝婦的原名並不叫竇娥,關漢卿也並非書面講述孝婦故事的第一人。孝婦名叫周青,在沒嫁過門之前,丈夫就患病不能下地幹活,將周青娶過門來料理傢務,誰知不到一年的時間丈夫死去,衹剩下婆媳二人相依為命。有一天,周青在挖野菜回傢的路上撿到一枚銅錢,用這枚銅錢買來二兩香油,她將挖來的豆瓣野菜洗淨,加上香油後端給了婆婆,誰知婆婆食後在夜間突然死去。周青的小姑子就到縣衙告狀說是嫂子周青想改嫁有意害死母親,縣令收審了周青。當時獄吏於公曾嚮縣令申訴,說周青是一位賢良孝女,不會害死婆婆,縣令不聽勸告執意處斬周青。在臨斬前孝婦周青嚮縣令訴說無心害死婆婆的冤情,提出了可以驗證的三種現象,一是被冤殺後流白血,二是天降雪,三是大旱三年。還懇求死後同婆婆合葬。孝婦周青被斬後果真流白血,下大雪,周青被安葬在婆婆墳墓的西側,誰知一夜之間兩個墳墓合為一體,成為一個封土高大的墓塚。孝婦的冤情感動了上天,果真大旱三年,顆粒無收,縣令被罷免。元代大戲麯傢關漢卿以漢東海孝婦為原型,改編戲劇《竇娥冤》、《六月雪》。多少年來孝婦周青的故事被當地人們所傳頌,白溪(血)汪村更是婦孺皆知。在墓塚的中間至今仍然保留着一條南北嚮的分界綫,它記載着孝婦周青贍養老人的賢孝美德。
二、孔子登臨處--【望海樓景區】在城東南15公裏處,位於紅花鄉大尚莊村東南約2.5公裏的山頂上,是一座高大的石峰,巨石錯疊,形如石樓。據傳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周遊列國出訪郯國時,曾與郯國國君郯子到此登樓望海,觀看日出,後稱為孔子登臨處--望海樓。望海樓的南側有一大片紅石,層層疊疊,霞光映在紅石的上面,如同紅色的海洋,分外迷人。
黑竜潭在望海樓北側是【黑竜潭景區】,主要有黑竜潭、小三峽、由吾洞和細石器遺址幾個部分。細石器遺址1992年6月被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1992年9月21日,在山東省臨沂市召開的,海峽兩岸孫臏兵法暨馬陵之戰學術討論會上,一個被歷史風雲湮沒兩千多年的懸案,有了確切的解釋,來自海內外的100多名專傢學者,經過實地考察和學術討論形成共識:【齊魏馬陵之戰戰址】應在山東郯城縣馬陵山。馬陵古戰場
齊魏馬陵之戰發生在公元前341年,是軍事傢孫臏指揮齊國軍隊以少勝多,一舉殲滅龐涓所率魏國十萬大軍的著名戰役,這場戰役突出地體現了孫臏的軍事思想和指揮藝術,創造了山地伏擊戰的典範,兩千多年來一直為人們所稱道,受到史學界、軍事界的矚目。然而,由於史籍記載的疏略以及後人詮釋的失誤,致使幾乎傢喻戶曉的孫臏智鬥龐涓的這場戰役究竟發生在何地,一直沒有令人信服的結論。
在這次學術講座會上,專傢信從文獻資料、出土文物、軍事地理學和附近村莊得名由來四個方面進行論證,認定齊魏馬陵之戰戰址在郯城馬陵山。 2001年5月,由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創立的全國首傢“中國古戰場教研基地”在郯城馬陵山挂牌面世,2003年馬陵古戰場被列為山東省旅遊重點建設項目。
馬陵山為沂蒙山餘脈,南北走嚮,海拔在80至180米之間,地形條件與史料上關於馬陵之戰的描寫相吻合。清乾隆年間修的《沂州志》就曾記載:“齊伐魏,孫子勝龐涓於此。”從《戰國策》和《史記 魏世傢》中明示魏國進軍路綫的記載,以及《孫臏兵法》中也可找到同樣證據。馬陵山一帶還出土了大量銅箭頭和青銅兵器。此外,沿馬陵山一帶還有很多地名、村名都與齊魏馬陵之戰有關。如:孫臏養馬的馬場,齊軍射龐涓的社子,龐涓中伏地之獨竜澗,也稱龐涓溝,龐涓一次上馬石、二次上馬石,魏軍卸甲之卸甲營,龐涓自殺的恨𠔌崖等。這些地名的出現,有其一定的歷史根源。馬陵古道
悠悠【馬陵古道】南起紅花鄉的孫傢塘,北至泉源鄉的九道灣,在郯城縣境內約40公裏 。
四、【郯城—廬江斷裂帶】,是中國東部一條巨型斷裂帶,總體上呈南北走嚮,綿延2400多公裏。高峰頭鎮馬陵山西側的地震斷裂帶,是國內惟一的第四紀活斷層地貌景觀。站在馬陵山西坡,地震斷裂帶可以看到一面是淺紅色、一面是黃褐色的土地,一綫之隔“涇渭分明”。淺紅色的是新生代的土壤,而黃褐色的是中生代的土壤,兩者相差的年代超過億年。如果你從中間的綫上漫步而過,就實現了“一步跨躍億年”的神話。郯城地震斷裂帶,對研究中生代和新生代地質構造、地震的形成與變化提供了可靠的實物依據。
五、郯城是“中國銀杏之鄉”,又素有“天下銀杏第一縣”的美譽。【銀杏生態公園】包括銀杏古梅園、老萬畝銀杏園等景觀。
銀杏古梅園是全省首傢農民公園,坐落在美麗富饒的全國銀杏之鄉——新村鄉,西臨沂河,東望馬陵山,背靠紅石崖。園內景觀衆多,各具特色。有老神樹銀杏王。樹高47米,胸徑2.3米,胸圍7.1米。樹蔭占地面積約0.85畝,在春季開花時可為周圍幾十公裏範圍內的雌樹授粉。銀杏樹的表層根係大部分露出土層,但比其他銀杏樹發芽早、落葉遲,生長旺盛,當地群衆稱之為“老神樹”>菔妨霞竊兀檬骶嘟裼卸灝俁嗄甑睦貳!襖仙袷鰲敝兩裰σ睹ⅲ侍齏Aⅲ抻捌沛叮等有凼髦凇8檬饔?979年被列為縣級重點保護文物。園內有廣福寺,始建於北魏正光辛醜年,即公元521年。,是郯城縣內最為古老的一座寺廟。清康熙十一年、乾隆二十八年的兩部《郯城縣志》均有記載:“廣福寺又名官竹寺,在縣西南四十裏新村。”該寺歷史上多次重修,現存寺廟碑三塊,記載了該寺的歷史情況。
老萬畝銀杏園位於銀杏古梅園西側的沂河岸邊,該銀杏古林中現有百年以上銀杏樹5000餘棵,50年以上的1.8萬餘棵,且連片成林,國內獨有。
六、【馬陵山】位於縣城東十裏,南北綿延約數百裏,為舉世聞名的齊魏孫龐馬陵之戰古戰場,遺跡猶存,景點衆多。有郯城【清泉寺】.望海樓
七、【紅石崖風景區】,位於郯城西南四十五華裏沂河岸邊。崖下河水滔滔,崖壁陡峭,其土色殷,堅硬如石;崖上樹木參天,陰翳蔽日。其中有一棵雄銀杏樹,高37.5米,胸圍7.1米,為西漢永光年間所植。已在此修建了“銀杏古梅園”,占地百畝。日落紅石崖
八、【郯國故城】在今縣城城北,為漢代所建的徐州城,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此外,縣城周圍還有於公墓、史大奈墓、廟山漢墓群等景點。 |
|
郯城大地震:1668年7月25日晚8時左右發生8.5級郯城大地震,波及8省161縣,破壞區面積50萬平方公裏以上,史稱“曠古奇災”。
郯城大捷: 1943年初,為粉碎日軍“蠶食”,八路軍115師奔襲郯城,於1月19日晚10時發動強攻,次日曉全殲日偽軍530人,首創八路軍山東敵後攻城範例。 |
|
郯子(生卒年不詳),已姓,子爵,春秋是郯國國君。
後蒼(生卒年不詳),字近君,東海郯人。西漢宣帝時博士,官至少府。著名經學家。精通五經,對《齊詩》和《禮》的研究造詣很深。東漢學者應劭稱他是《齊詩》的最早傳人之一
於定國(前111—前40年),字曼倩,西漢時東海郡郯人。漢宣帝時丞相,封平西侯。
王朗(153-228),字景興。三國時期魏國大臣,東海郯人。漢末為會稽太守,經曹操上表徵為諫議大夫,參司空軍事。後以軍祭酒領魏郡太守,遷少府、奉常、大理。
何承天(370—447)南朝宋無神論思想傢、天文學家、政治傢,歷官衡陽內史、御史中丞等。
徐陵(507-583),字孝穆,南北朝時期梁陳間著名文學家,東海郯縣人。曾編選專收歌詠女性的詩集《玉臺新詠》,為繼《詩經》、《楚辭》之後的最古的一部詩歌總集。
劉之言(1906—1933)馬頭鎮人,魯南地區中國共産黨的主要創史人。1933年在“蒼山暴動”中犧牲。 |
|
郯城火車站位於東外環與南外環交界附近。濱河大道壯觀已基本建成美麗如畫。郯子公園東門位於郯東路中段汽車站嚮北路西,雖有待於進一步建設,但現在已是退休老人們的免費的娛樂場所,也是人們休閑聚會常經過的地方。
重要貢獻人:
國傢電力集團黨委書記兼總經理劉振亞 為郯城招商引資做出突出貢獻。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張玉臺 為郯城招商引資做出突出貢獻。
北京高校山東籍學生理事會常務副會長 馬宏濤 為郯城招商引資做出傑出貢獻。
目前全縣共有各類招商項目76個,計劃總投資49億元。其中過億元項目14個,計劃投資39億元。過千萬元44個,計劃投資47億元;在建項目23個,計劃投資26.2億元;合同(協議)項目10個,合同資金7.8億元;在談、意嚮項目16個,計劃投資11.2億元。近期,我縣有15個招商引資項目已開工和將要開工建設,其中過億元項目6個,分別是:落戶開發區的四川自貢客商投資1.8億元的化工項目和中聯集團投資1.2億元的水泥項目;投資3.4億元的大將軍建陶項目;投資1.7億元的利華紙業和投資1.2億元的六合養殖項目;投資3.5億元的恆昌焦化甲醇項目。其中,利華紙業項目正在進行廠房建設,設備已到位, 6千伏的高壓綫路已協調完畢,電力部門正在加緊施工;大將軍建陶項目將於4月6日正式開工建設。 |
|
- n.: Tancheng City
|
|
郯城 |
|
|
|
郯城縣建設局 | 郯城縣????務局 | 郯城縣文化局 | 郯城縣文化館 | 郯城縣坡裏村 | 郯城縣中醫院 | 郯城縣棉紡廠 | 郯城縣第三中學 | 郯城縣城關醫院 | 郯城縣衛生防疫站 | 郯城縣婦幼保健院 | 郯城縣第一人民醫院 | 山東省郯城縣育纔中學 | 郯城縣第三實驗小學 | 郯城縣民族宗教事務局 | 郯城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郯城縣創新銀杏園藝場 | 郯城縣華怡服裝有限公司 | 郯城縣勝利鄉工藝品廠 | 郯城縣沙墩鎮工藝柳編廠 | 郯城縣魯連工藝製品廠 | 郯城縣第二人民醫院 | 郯城縣紅十字會醫療救護站 | 郯城縣通達利工藝品有限公司 | 郯城縣郯城鎮計劃生育辦公室 | 郯城縣褚墩鎮華光工藝美術廠 | 郯城縣重坊鎮振興工藝美術廠 | 郯城縣褚墩鎮計劃生育服務站 | 郯城縣大尚莊鄉計劃生育辦公室 | 郯城縣勝利鄉計劃生育服務站 | |
|
|
勝利鄉 | 馬頭鎮 | 花園鄉 | 李莊鎮 | 港上鎮 | 新村鄉 | 楊集鎮 | 黃山鎮 | 重坊鎮 | 高峰頭鎮 | 廟山鎮 | 紅花鄉 | 郯城鎮 | 沙墩鎮 | 歸昌鄉 | 泉源鄉 | 褚墩鎮 | 禇墩鎮 | |
望海樓 | 銀杏古梅園 | 黑竜潭 | 郯子廟 | 豹公墩 | 於公墓 | 東海孝婦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