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光,字茂南,1932年12月出生於四川省榮昌縣郭氏中醫世傢,現為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全國著名老中醫專傢帶徒第三批導師,1992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四川省政府首批確定的學術帶頭人,國內外公認的傷寒和各傢學說專傢、中醫康復學科開創者。曾任《學報》常任編輯、各傢學說教研室主任,兼任四川省中醫學會常務理事、四川省仲景學說研究會主任、四川省中醫現代化研究會副會長、四川省海外聯誼會養生文化研究會主任、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校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秘書、國傢自然科學基金會專傢評審組成員、衛生部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四川省衛生廳科技成果評審委員、成都軍區總醫院學術顧問等職。
郭老醫風樸實,在臨床上以“病證結合”的思維方式為診療特點,擅長內科諸病,尤對心血管、血液、呼吸、神經、泌尿係統的某些疾病擁有豐富的經驗。能發皇古義,融會新知,形成獨具風格的臨術思路與方藥運用而卓然自立。所總結的“八個臨證治療步驟”,即為其臨術醫學思想的代表,已編入《名醫名術精華》(重慶出版社,1992)。匯集多年經驗寫成《傷寒論專題材料》和《中醫內科專題材料》,供研究生學習和運用。
郭老認為現階段中醫學的各個領域面臨新的挑戰,處於孕育理論突破和思想出路的非常時期,運用各種新觀點、新方法研究中醫,正是在思維能力上富有力度的健全標志。因此,在理論探討、文獻整理與實踐研究方面,能大膽探索,小心求證,發揮頗多。《肺結核病》(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提出具有普遍性的“三因鼎立”之說,而形成下述發病公式:原因十誘因十素因緻疾病,是對中醫發病學的發揮。《傷寒論湯證新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提出“病理層次”之說,闡述傷寒六經證治規律,從一個側面發揮了仲景學理。《中醫康復學》(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在全國率先開拓中醫康復學術領域。主編《日本漢言醫學精華》(四川科學技術出版杜,1990),是介紹日本漢方醫學特點的專著,體現科學無國界,能容則大的思想。主編《中醫奇證新編》(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65),集古今奇證治驗之大成,加按闡明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