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成功 Zheng Chenggong (1624~1662) |
鄭成功(1624-1662年),明清之際民族英雄,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傢、政治傢。本名森,又名福鬆,字明儼,號大木,漢族,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鎮人。於公元1624年8月27日誕生,史書記載他“少年聰敏,英勇有為”。11歲時就已是聰明過人,寫過一文:《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其文中這麽說道:湯武之徵誅,一灑掃也;堯舜之揖讓,一進退應對也。其師為之贊不絶口。其父鄭芝竜,其母名田川氏。祖籍河南省固始縣汪棚鄉鄧大廟村。弘光時監生,明紹宗賜姓朱、並封忠孝伯,這也就是他俗稱“國姓爺”的由來。清兵入閩,其父鄭芝竜迎降,他哭諫不聽,起兵抗清。後與張煌言聯師北伐,震動東南。康熙元年(1662年)便率將士數萬人,自廈門出發,於臺灣禾寮港登陸,擊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又建設臺灣,更使他彪炳千古,青史留名。但當時臺灣因為處於熱帶再加上衛生條件比較差,鄭成功到了臺灣沒多久就染上了疫病,並於1662年6月23日(農歷五月初八)病逝,在世38年。
效忠君國 抗擊滿清
1644年,滿清入關,占據北京城後,又於順治二年(1645年)消滅了明朝遺臣擁立的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的弘光政權,於是有明室血統的明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稱帝,年號為“隆武”。隆武帝封鄭芝竜為建安伯,後加封平國公。鄭芝竜帶着當時21歲的鄭森去拜見皇帝謝恩,在會面中皇帝問起該如何救國,鄭森用南宋嶽飛的話說:“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隆武帝很贊賞鄭森的對答,賜姓為明朝的國姓朱,改名為成功,並封忠孝伯,這也就是他俗稱國姓爺的由來。鄭成功22歲任南明隆武帝禦營中軍都督。清順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清軍攻剋福建,唐王隆武皇帝遇害,在清大學士洪承疇的招撫下,鄭成功的父親認為明朝氣數已盡,不顧鄭成功的反對,衹身北上嚮清朝朝廷投降。清軍在這時掠劫鄭傢,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為免受辱於清兵,切腹自盡。“國仇傢恨”之下,隆武二年十二月(1647年1月)鄭成功在烈嶼(小金門)起兵,旗幟上的稱號是“忠孝伯招討大將軍罪臣朱成功”。永歷三年(1649年)改奉南明永歷年號,永歷帝封他為延平郡王,故亦有稱其為鄭延平者。1651年到1652年在閩南小盈嶺、海澄(今竜海)等地取得3次重大勝利,殲滅駐閩清軍主力。後揮師北取浙江舟山,南破廣東揭陽。順治十二年(1655年),清定遠大將軍濟度率兵約3萬入閩,會同駐閩清軍,進攻鄭軍。鄭成功利用清軍不善水戰的弱點,誘其出海作戰,次年四月將其水師殲滅於廈門圍頭海域。在起義後的16年間,鄭成功據地在現今小金門和廈門(當時為一小島,並沒有和大陸連在一起)一帶的小島,完全控製了海權,以和外國人做生意收集資金,籌備軍力,並且深入內陸廣設商業據點,收集許多有關清軍與朝廷的情報,曾經幾次起兵,也和清朝廷議和以爭取時間恢復兵力。期間,降清的鄭芝竜在清庭的要求下多次寫信給鄭成功招降,清帝亦曾下詔册封鄭成功為靖海將軍海澄公,鄭成功堅辭不受;順治十四年(1657年),鄭芝竜與鄭成功私信被清廷截獲,以通敵罪流徙鄭芝竜於寧古塔。
順治十六年(1659年),清軍攻陷雲南省城,永歷帝危急。鄭成功與魯王的大將張煌言在閩浙牽製清兵,統率水陸軍17萬北伐,次年入長江,剋瓜洲、鎮江,圍南京,並收復南京附近及安徽部分地區。鄭成功派張煌言去蕪湖,守住這個南京以西的沿江重鎮,鄭成功自己則帶兵進攻南京城。清朝鎮守南京的是兩江總督郎廷佐,此人非常狡猾,為拖延時間,等待援兵,便使了一個緩兵之計,假意要嚮鄭成功投降,使鄭成功放鬆了警惕,而暗中派人出城求援。七月二十三日拂曉,鄭成功的軍隊遭到清軍的襲擊,傷亡慘重。鄭成功率領餘部退回廈門根據地。鄭成功撤退後,張煌言在安徽獨木難支,也被清軍殺得大敗,化裝逃回浙江,安徽及南京附近的地方又被清軍占領。雖然在這次進攻中,鄭成功因輕敵而功敗垂成,但它動搖了清朝在東南的統治,也震動了北京清朝中央政府。
順治十七年(1660年),鄭成功在福建海門港(今竜海東)殲滅清朝福建總督李率泰和清將達素所率水師4萬餘人,軍威復振。
鄭成功最重要的盟友——晉王李定國
若說鄭成功一生最大的遺憾,,莫過於與西南抗清領袖李定國的關係。
鄭成功的名字可謂傢喻戶曉,當世知名度遠在李定國之上。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李定國是他生平最敬重之人,是他最親密的戰略盟友,還是他的至親“老親翁”,一個是南明的西寧王(後封晉王),一個是南明的延平王(後封潮王),地位和影響力尚在定國之下。(成功的侄女嫁給了定國長子,後來清兵大舉進攻雲貴,南明兵敗與丈夫一起被殺)
鄭成功生平最光輝的業績,不是收復臺灣而是抗擊清兵,與李定國一個在雲南廣西,一個在東南沿海,頻頻給與清兵致命打擊,支撐南明政權長達二十年之久,堪稱擎天雙柱;逼迫清廷不得不做出讓步,為後來的“康熙之治”打下基礎。
他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但不衹是因為他收服臺灣,更是因為他頑強抗擊清兵侵略,為南洋海外華人提供保護,創立“天地會”留下抗清火種,一直延續到數百年後的“同盟會”。
史學界論述李定國與鄭成功關係的文章不少,大多是從他倆都堅持抗清,戰績遠非其他抗清武裝所能比擬,而且又書信往返,締結為姻,故贊揚之詞充塞史著,仿佛二人都是忠貞於復明事業、共赴國難的佼佼者。
但是,就歷史事實而言,會師廣東的計劃是李定國製定的,在1653、1654年(順治十年、十一年)他夢寐以求的就是同鄭成功東西夾攻,邁出收復廣東、重整山河的第一步。然而,這衹是定國一廂情願,鄭成功並不想這樣做。原因不是他看不到會師廣東是南明中興的關鍵一着,而是鄭成功把以他為首的鄭氏集團利益放在最重要的地位。研究鄭成功起兵以後的整個經歷,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很有大志的人,在明、清對峙,國土分裂的情形下,他鑒於自身力量不夠強大,在政治影響上也無法同明、清兩個並存的政權爭奪民心(包括官紳),因此,他的策略是明、清兩方誰能讓他獨斷專行,或者說割地自雄,他就奉誰“正朔”。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的理想是做一個“縱橫而所之”的“鳳凰”,不願成為“檻阱之中”的“虎豹”。所以他會說出這樣的話:“清朝若能信兒,則為清人;果不信兒言,則為明臣而已。”總之,衹能“遙奉”,不能“受製於人”。這就是他和後來的鄭經一貫提出的“比於高麗”的思想根源。
清廷多次招撫(鄭方稱為“和議”)之所以失敗,正是因為衹給他高爵厚祿,决不答應給他以相對的獨立性。在這種條件下,鄭成功衹能做一個“明臣”。同樣的道理,他的“始終為明”並不意味着他願意毫無保留地服從明朝廷的調遣,恪守臣節。在東南沿海,隆武帝遇難後,他“始終為唐”(張煌言語),對近在咫尺的魯監國以客禮相待,而且極力設法使原屬魯監國的兵將聽命於己。對永歷朝廷,他的內心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希望奉永歷正朔的原大西、大順軍和其他抗清勢力能支撐下去,拖住清朝的大部分兵員,藉以減輕自己的壓力。另一方面,他是很有政治頭腦的,預見到如果應定國之約出動主力東西合擊,必勝無疑,隨之而來的是閩粵兵連一體、地成一片,遙相呼應的局面就要改觀。
鄭成功不會不考慮到自己的相對獨立性將受到很大限製,軍政大事要稟承於朝廷,否則就難逃僭越之議。更重要的是,自己在兵力、爵位和聲望上都略遜於李定國,加以李定國同永歷朝廷的關係比他更密切,這些因素必然在鄭成功的深謀遠慮之中。所以,無論李定國製定的戰略如何正確,也不管定國為了實現南明中興對他怎樣苦心相勸,鄭成功總像一根插在閩海地區的彈性鋼條一樣,外力的大小衹能造成他左右搖晃的程度,最後還是我自巋然不動的南天一柱。明清之際最優秀的軍事傢李定國的悲劇在於:出滇抗清前期遭到孫可望的嫉恨,無法在湖廣(今湖南、湖北)、江西戰場上施展雄纔大略;中期寄厚望於鄭成功連兵粵、閩,會師北上,得到的回報是虛應故事,新會戰敗,喪師失地,南明中興從此無望,他所能做的衹是效法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鄭成功對廣東潮州地區一直非常重視,這是鄭氏傢族軍糧的主要來源地。鄭鴻逵和鄭成功多次進兵潮州原因就在於此。但他的意圖卻是希望把潮、惠地區據為自己的糧餉、兵員補給地,而在鄭軍和永歷朝廷之間最好是留下一片清方管轄區,打掉這座隔火墻對鄭氏集團不利。於是,他在李定國心急如焚的情況下,一味采取拖延推宕的策略。上面已經說過,李定國部署二次入廣戰役在半年前就已經把預定的會師日期通知了廣東義師,决不可能不通知指望在全局戰略中發揮關鍵作用的鄭成功。
四月間定國在高州派遣的使者到達廈門後,鄭成功正同清方“和談”,將使者軟禁。八月纔派李景為使者來到定國軍中,定國的回信中說“茲不𠔌已駐興邑”(廣東新興縣),據為定國治病的陳舜係記載,他在八月十六日隨定國大營往廣、肇(新興屬肇慶府),可以證明這封信寫於八月十六日以後,信中所說“五月至今,所待貴爵相應耳”,是說他四月派出使者預料五月可得回音,不料等到八月,成功使者纔姍姍來遲,帶來的消息又不明確。定國的回信除了明顯地流露出不滿情緒,仍抱有會師的極大希望,“慎勿然諾浮沉,緻貽耽閣。要知十月望後,恐無濟於機宜矣”,真可謂語重心長。
從《先王實錄》中得知,李景和定國使者攜帶復信返抵廈門不遲於九月初三日,“藩得會師二書,即欲調兵南下勤王。以虜使在泉,令差暫住金門”。然而,他偏要拖過定國信中指定的十月望前(十五日以前)師期,到十月十九日纔“遣師南下,與晉王(是時李定國尚未封晉王)等會師勤王。委左軍輔明侯林察為水陸總督,提調軍中一切機宜;委右軍閩安侯周瑞為水師統領”,率兵數萬、戰艦百衹,“剋日南徵”,同時派官員林雲瓊賫勤王師表詣行在,並持書會晉王等(定國時為安西王),書云:“季秋幸接尊使,讀翰教諒諒,修矛戟而奏膚功,大符夙願。……茲疊承大教,寧忍濡滯以自失事機?奈尊使到敝營時,值南風盛發,利於北伐而未利於南徵。……即欲遣師南下,與貴部共取五羊,緣風信非時,未便發師。……茲屆孟鼕,北風飆起,即令輔明侯林察、閩安侯周瑞等統領,揚帆東(?)指,雖愧非順昌旗幟,然勉效一臂之力。水師攻其三面,陸師盡其一網,則粵酋可不戰而擒矣。”
鄭成功這次出軍有幾點很值得註意。第一,鄭成功自起兵以來凡遇重大戰役都親臨指揮,這次入粵之戰對南明和清方都關係重大,西綫是安西王李定國任主帥,給他的信中又反復強調了會師廣東的戰略意義,如說“粵事諧而閩、浙、直爭傳一檄”,那麽,他為什麽不肯親自統軍西上呢?惟一的解釋是他已有卸責於下的準備。第二,鄭成功在衆多將領中選擇林察出任水陸師正提督可謂獨具慧眼,永歷朝廷初立之時正是這位林察擁立紹武政權,大打內戰,這時讓他統軍接應永歷朝廷的主力在某種意義上確實是“最佳人選”。第三,鄭成功是一位久歷戎行的統帥,在給其弟世忠信中也說自己“用兵老矣”,何況鄭軍同清軍作戰時幾次因救援不及時而失城喪師,他當然明白“勝負之際,間不容發”的道理,那麽,他在九月初收到定國諄諄囑咐的十月十五日為鄭軍到達指定位置的信後,為什麽要拖到十九日才調集官兵“剋日南徵”呢?第四,鄭成功自上年就已知道李定國東西夾攻,一舉恢粵的計劃,其間定國還再三遣使催促他領兵接應。
在帆船時代裏,海上航行受季候風影響較大,無疑是事實。但在這樣長的時間裏鄭成功沒有出兵决不能用“風信非時”來解釋,否則,鄭、李使者又怎麽能往來海上?何況,上年(1653年)六月至八月鄭成功曾經率領舟師南下潮州、揭陽;下年(1655年)八月鄭成功又曾派舟師南下廣東,九月占領揭陽、普寧、澄海三縣,證明秋季並不是不可能南徵。退一步說,順治十年(1653)李定國計劃次年東西合攻廣東之時,具有豐富海上經驗的鄭成功如有會師誠意,也應當把海上用兵的最佳時間通知李定國,以便定國確定東西會師打響的月日。明眼人不難看出鄭成功的態度曖昧。第五,最引人註意的是,鄭成功派出的援師行動極其緩慢,有大造聲勢之形,無實際作戰之心。
從清方檔案來看,十月初一日鄭成功發牌調集兵將,部署南徵事宜;初四日他親臨銅山(今東山縣)視察兵丁、船工,“授輔明侯林察為正提督,閩安侯(周瑞)為副提督,管轄一百艘大船,派往廣東與西部賊兵會合”。十月二十二日,清廣東水師副將許竜報告,“上遊有數百衹船集結,閩安侯周瑞、輔明侯林察有率兵南下之勢。蓋於二十三、二十四日起程,有言去碣石,有言去廣東”。十一月十九日,林察部泊於南澳紮營,“商議軍務”。銅山距南澳不過百裏,鄭成功信中說“茲屆孟鼕,北風飆起”,正值順風,一天可到。鄭成功十月初四日在銅山閱兵命將,一個半月之後纔停泊南澳紮營商議什麽軍務。又過了一個星期即十一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林察等率領的舟師三百餘艘進至廣東海豐磡寨村(當即瞰下寨,在海豐縣南海濱)。十二月初五日,林察領船衹四百餘號、士卒三萬餘衆進抵平海所(今惠東縣平海)。同月十四日林察派出一隊白艚船駛抵大鵬所(與平海隔大亞灣)徵輸村寨糧米,在這裏遇着了廣東沿海義師李萬榮、陳奇策的隊伍,據清方偵察,李萬榮曾以豬、酒犒勞鄭軍。十五日,林察等部乘船三百餘艘駛至佛堂門外(在虎門南面二百餘裏處,距廣州四百餘裏)。
上文已說過李定國在新會戰敗的日期是十二月十四日,也就是林察所遣部分船衹到大鵬所同李萬榮、陳奇策義師相遇的那一天。當時李萬榮等衹知新會正在激戰,不可能知道定國敗退,幾乎可以肯定是由於他們的極力勸說,林察纔在一天內即從平海進至佛門堂。大約幾天之後,他們必定從廣東義師處得到定國大軍戰敗急速西撤的消息,在海面觀望了很長時間(其中必有派人嚮鄭成功請示之事),於順治十二年(1655年)五月返回廈門。
明、清雙方留下的檔案和記載都表明,鄭成功雖然派出了軍隊,卻沒有參戰意圖。清閩、粵兩省高級官員非常註意鄭軍動嚮,嚮朝廷報告林察等南下的日期和活動頗為詳細,卻沒有任何交戰之事內容,也就是說林察、周瑞部决不是遭到清軍阻擊不能早日到達定國指定位置;從十月初四日到十二月十四日磨蹭了兩個月零十天才駛抵平海,派出部分兵船去大鵬所村寨徵收糧食,而楊英記載林察、周瑞出兵時,他以戶科身分同忠振伯洪旭“照議”計發行糧十個月,可見也不是由於糧餉不足。剩下的惟一解釋就是鄭成功在命將時即已親授機宜:不可假戲真做。這一判斷不僅可以從上述鄭軍處處拖延時日上看出,從清方檔案和鄭方紀載中也找不到任何作戰痕跡,給人印象似乎是鄭成功組織了一次大規模南海旅遊,對組織這次改變明、清戰局的戰役的李定國采取了虛與委蛇的手段,後果是十分嚴重的。
《臺灣外紀》捲四記林察、周瑞返回廈門後報告“舟師次虎頭門(即虎門),偵知李定國戰敗,梧州失守,不敢進兵,還師”。鄭成功玩弄權術,責備林察、周瑞等“勤王入援,君命原無俟駕,逗遛觀望而回,朝典何在?爾等合心畏避,當盡正罪”。隨即下令將周瑞“削職奪爵,解其兵柄,永不敘用”;林察等人降級有差。在給李定國的信裏寫道:“客歲蘧使遙來,同仇同袍之訂,甚符夙心。用是敿幹敹胄,大集樓船,方刻程期,而敝員李景復以臺命至,展讀再四,知殿下內急君父之憂,外切仇讎之痛;不佞恨不能徵帆悠忽,直掃珠江,同挈故土以迎乘輿。詎意船師未到,而大師已先班回數日。有貴部官兵自粵來投者,細訊其故,蓋以驕兵緻挫。勝負兵傢之常,不足深憂。但敝船逗遛,既不能先期會師,又不能奮圖後援,實與有罪焉。已將水陸各將,審定功罪,乃知依違不前者,閩安侯周瑞,已重行捆責,革職閑住,乃念其有功,不然已正法矣。……”
鄭成功對南徵諸將的處理和復李定國書是大有講究的。1654年能否實現東西合擊,奏捷廣東,直接關係着永歷朝廷的前途,是非同小可的一次重大戰略行動。鄭成功作為一位傑出的政治傢和軍事統帥决不至於看不到這一點。他的信中輕描淡寫地說“勝負兵傢之常,不足深憂”,把關鍵性戰略意圖未能實現等同於一般戰役的勝負,可說是官樣文章。信中首先批評了李定國“驕兵緻挫”,然後纔談到自己的舟師“逗遛”、“依違不前”,意在把戰役失敗的主要責任歸咎於對方。我們不能說李定國沒有犯過驕傲輕敵的錯誤,但是新會戰役的失敗卻决不能說成是定國“驕兵緻挫”。
在人員處理上,鄭成功治軍之嚴,在歷史上很著名,惟獨對這次對南明有决定命運意義的戰役中逗留不進的將領卻輕輕發落了事。林察是南徵主將,鄭成功卻把“依違不前”的罪責加在副提督閩安侯周瑞頭上,原因是林察為鄭氏嫡係將領,周瑞原是魯監國將領,親疏之分顯而易見。順便說一下,鄭成功的跋扈自雄在緻定國信中也有充分的表現。按明、清制度大將專徵時皇帝授予的最大權力僅限於副將以下違反節制可以不經請旨以上方劍處斬。周瑞位居侯爵,成功信中說“念其有功,不然已正法矣”,完全是一國之主的口氣。總之,南徵之役無功而返是按照鄭成功自己的意志行事殆無疑義。
綜上所述,1653—1654年李定國策劃的廣東之役,是南明中興的最後一次機會。定國計劃的重點是聯絡鄭成功東西合擊,配合廣東各地義師首先全殲廣東清軍,再展宏圖。在這三股抗清力量中,李定國軍和廣東義師都是全力以赴的,衹是由於鄭成功志不在此,終於功虧一簣。廣東義師為了實現定國的戰略意圖表現的積極性頗足稱贊。在定國新會戰役失敗之後負責聯絡廣東義師的明兩廣總督連城璧仍然為這一東西合擊戰略奔走呼號。他在1655年六月給永歷朝廷的奏疏中呼籲:“所望西師迅發,閩帆再揚,而臣與輔臣郭之奇一鼓再鼓,乘敵之疲,用我之壯,粵東不足平也。”次年(1656,順治十三年,永歷十年)七月,連城璧又在疏中說他聯絡的粵中義師“堅處海濱,……枕戈以待王師重來,與閩師期會,收前此未濟之功”。由於李定國在新會戰役中兵員器械損失較大,又急於趕赴安竜迎接永歷帝入滇,顧不上粵東戰場了。大好良機付之東流。
收復臺灣,驅逐荷虜
1661年康熙皇帝初即位,之前的鄭氏降將黃梧陳滅賊五策,包括長達20年的遷界令,自山東至廣東沿海廿裏,斷絶鄭成功的經濟支援;毀沿海船衹,寸板不許下水;同時殺成功之父鄭芝竜於寧古塔流徙處,(一說斬於北京柴市口,即今府學鬍同西口,元代刑場);挖鄭氏祖墳;移駐投誠官兵,分墾荒地。由於清政府的新策略,鄭成功和他的軍隊斷絶了經濟來源,面臨着嚴重的財政危機,不得不放棄以近岸離島為基地,騷擾東南沿海的軍事策略,轉而進攻已久為大航海時代以來遠渡重洋來到亞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國人、荷蘭人所分別殖民割據的臺灣,作為新的基地,這一年三月二十三,鄭成功親率將士2.5萬、戰船數百艘,自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出敵不意地在鹿耳門及禾寮港登陸。先以優勢兵力奪取荷軍防守薄弱的赤嵌城(今臺南市內),繼又對防禦堅固的首府臺灣城(今臺南市安平區)長期圍困。經過九個月的苦戰,在早年由其父協助渡海的漢人移民的支持下於1662年打敗荷蘭人,迫使殖民總督揆一於同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在投降書上簽字。荷蘭軍隊交出了所有武器和物資,殘存的包括傷病員在內的約900餘名荷蘭軍民,乘船撤離了臺灣島。此次戰役,結束了荷蘭侵略者在臺灣38年的殖民統治,寶島臺灣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也使鄭成功成為中國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收復臺灣後,鄭成功祭告山川,頒屯墾令,開東寧王國,立鄭傢天下,擁有現在臺灣南部以及一部份東部的土地,設“承天府”,改臺南為“東都”,以示候明永歷帝東來之意,爭取明朝遺臣效忠。另闢海外乾坤、抗清朝於海外。同年4月間傳來桂王朱由榔死於緬甸的消息。雖然仍有其他明朝宗室在臺,但成功已决定不再擁立新帝,自為臺灣之主。鄭成功在臺灣成立第一個漢人政權,然而,因為當時熱帶地方衛生條件不好,鄭成功感染時疫,終於病倒,同年6月(農歷五月)病逝,享年38歲。原葬臺南洲仔尾,1699年遷葬南安祖墓。傳說被鄭經害死。康熙皇帝題撰輓聯:“四鎮多貳心,兩島屯師,敢嚮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1662年打敗侵占臺灣38年之久的荷蘭殖民主義者,收復了我國神聖領土,寫下這首《復臺》詩:“開闢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剋復先基;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
鄭成功的兒子鄭經繼續經營臺灣,改東都為東寧。依陳永華之議,移植明朝中央官製,對內雖仍奉已死的明永歷帝之正朔,與中國內陸清王朝之順治、康熙各朝互不統屬,對外則自稱“東寧王國”,始有開國長治之想,經營成效斐然。後因降將施琅師法鄭成功當年進攻荷蘭人故技,攻剋澎湖島,因此孫子鄭剋塽於1683年降清,為免臺灣民衆起反抗之心,鄭氏在臺諸墳悉數遭清王朝掘起遷葬中國內陸。1684年4月,臺灣(時為臺灣府)正式納入大清帝國版圖,隸屬福建省,下設臺灣縣,鳳山縣與諸羅縣,總計鄭氏政權在臺灣衹有短短二十幾年的時間而已,但是因為其特殊背景,因此不衹是臺灣的歷史學家重視,還廣受中國以及日本的史界註目,提出各種不同的有趣觀點。
小學課文 <<鄭成功>>
《鄭成功》是蘇教版小學教材六年級上册的課文,主要講述鄭成功如何收復臺灣,建設臺灣衹是略寫。
對海外華人的保護
1647年1月,鄭成功在烈嶼起兵抗清後,於轉戰中國大陸東南部期間,多次幫助明室宗族與民衆渡海定居臺灣及東南亞各地。抗清期間,鄭成功為了籌備糧餉而大力發展海外貿易,當時荷蘭人常劫奪鄭氏和海外華人商船,鄭成功多次派出水軍打擊荷蘭艦隊,並於1656年到1660年期間兩次警告荷蘭人,鄭氏將不會與荷蘭貿易,除非荷蘭人停止劫奪華人的商船。另外,鄭成功讓華商領取鄭府令牌和“國姓爺”旗號,以幫助保護華人在海外經商時的安全。當時確有很多海外華商采取此法,而得以安全出海經商。鄭成功紀念館《發現臺灣》上册;天下雜志編輯;天下雜志,第8頁至第45頁;
《鄭成功的臺灣時代》;陳錦昌;遠足出版社;ISBN 957-29670-2-9
《鄭芝竜大傳》;陳文德;遠流出版社;ISBN 957-32-3482-3
鄭成功·收復臺灣
郭影秋《李定國紀年》
顧誠《南明史》
多次欲攻取菲律賓
1565年,西班牙殖民統治菲律賓,菲律賓這個名字,就是來自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的名字。1603年和1639年,西班牙殖民者二次屠殺在菲律賓的華僑華商,死亡人數達五萬餘衆。
在得知菲律賓華僑的處境後,1657年,鄭成功曾經緻函給爪哇島巴達維亞的一位華僑甲必丹,要求他停止與菲律賓的西班牙殖民者進行貿易往來。鄭成功曾多次對菲律賓華僑表示關切,並提出要率兵攻取菲律賓,以懲罰西班牙人。
1662年,鄭成功攻下臺灣後,遣使到菲律賓嚮西班牙總督遞交國書,譴責其殺戮掠奪華僑的罪行,嚴令其改邪歸正,俯首納貢,但西班牙人反而因此在馬尼拉進行了第三次對華僑的屠殺。
鄭成功聞訊大怒,决定揮師徵討,為華僑報仇。他一面撫恤安置從菲律賓逃到臺灣的華僑,一方面組織籌備軍隊,派人暗中與在菲律賓的華僑聯絡,以到時可裏應外合,但還沒出兵,他得知兒子鄭經在廈門跟奶媽陳氏通姦,鄭成功勃然大怒,命部將鄭泰殺鄭經,鄭泰因不忍而抗命,又患瘧疾,不久病危,1662年6月23日病逝。
後來,其鄭經也於1670年和1671年兩次準備派艦隊徵討馬尼拉,但最終還是沒有出兵。
評價
鄭成功接收父親的兵力,成員多是盜賊出身,於是鄭成功一直是“強人統治”,“嚴刑峻法”,極少接受屬下的意見。然而他的文人背景卻也能讓他以德服衆,同時也有助於他對商業方面的經營,創造出勝過他父親的局面。
中國把鄭成功看作從荷蘭人手上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而臺獨分子則把鄭成功看成漢人脫離中國統治,移民臺灣,建立新天地的典範。
地名
臺北市劍潭
相傳1660年代,鄭成功及其所屬軍隊行經此河河段時,遇見神怪與神怪造成的大風浪,為伏怪,鄭成功拋一身邊寶劍,始降服神怪。後人為紀念此事件,故將該河段與所涵蓋流域皆以劍潭命名。但經後人考證,此一民間傳說並不確實。
臺中縣大甲鎮鐵砧山的劍井 尋三寶復明
有天,鄭成功(下簡稱鄭)到泉州的仙公廟去,問仙公明朝有無中興的可能。仙公說:“你是明朝忠臣,若想中興明朝必先到臺取三寶:一個玉印、一件烏山柴、以及出米岩。”
玉印 版本一:
鄭在臺找尋玉石時途經打狗山,嚮一位仙翁打聽,但仙翁卻先請鄭在洞穴裏過一晚。隔天仙翁詢問:“昨夜睡的床為何?”鄭答:“石床”,仙翁嘆道:“一切都是天意,不然您如此聰明,何將玉床誤認為石床?”語畢送鄭一條玉帶。
版本二:
鄭帶少數將領前往玉山找尋玉石,但一行人整天下來,衹見遍地石子,卻無玉石。當一行人打算打道回府時玉山的土地公現身了,說未經許可,任誰都找不到玉石。
鄭表明來意後,土地公卻嘆道:“當作佩玉尚可,但玉印恕難奉送,衹因天意如此。”鄭驚訝道:“衹是要刻印章,有什麽天意呢?”。見鄭堅持,土地公勉為其難地隨手撿起一塊石頭給鄭,說也奇妙,當鄭接過來時,瞬間石子變為玉石。然而等鄭將玉石刻成印章後,每次蓋在紙上卻都是“南無觀世音菩薩”。
烏杉柴 鄭在阿裏山時,找到三棵烏杉,其中兩顆需約三十餘人才能圍住,另外一顆小一點,但也要二十七八人。第一天砍了樹身的三分之一,但隔日見被砍的地方竟然自動愈合,像是沒砍過一般。接連試了好幾天皆如此,鄭便祈神請求幫忙,當晚他夢見一老人對他說:“這三棵烏杉是神樹,正果快修成了,誰砍,誰就會受傷。然而你之所以安然無恙,正是因為你是明朝忠臣,上天都在保護你。若你一定要取烏杉柴,請築檀祭杉,若該你得則會自動倒下…”隔日鄭照其指點而做,正祭祀時忽然一聲巨響,較小的烏杉倒下了。
出米岩 鄭途經大崗山時令士兵紮營,自己則去廟裏拜祭,祈求早日得三寶以便復明。當晚鄭就夢見佛祖帶他四處遊玩,並指點藏寶處,說道:“𠔌倉位於廟後面的岩穴中,左有千人斧,右有萬人火。”,接着授與火斧的用法,囑咐道:“産出的米衹能在此食用,並照人數取之,不可多取。”
隔日,鄭率兵去找尋,果然有米從岩穴流出,他便照佛祖授與的方法煮飯,全師糧食便足夠。
衹是鄭無法全得三寶,註定無法反清復明。
預兆
逝世
《臺灣縣志》記載:“當國姓公臥病的當初,五月初二早,忽天昏地暗,黃蜂大作,初三更風雨交加,臺江及安平外海波浪衝天,繼而雷震電閃,如山崩地裂,……初五日,天平雨晴了,初八日,國姓爺歸天。”
南投縣草屯鎮
據傳為明末鄭成功率軍徵番,駐軍於此,兵士丟棄舊草鞋棄草鞋成墩,所以舊名「草鞋墩」
臺北縣鶯歌鎮的鸚哥石
基隆市的仙洞
臺灣鄭成功廟宇佳聯集錦
郡地剪牛皮禦敵驅荷受降赤嵌,五船登鹿耳安民墾土建立臺灣。——臺南三老爺宮
鎮守臺海廟建王師登陸地,門固鹿耳史留英雄驅荷圖。——鹿耳門鎮門宮
南臺留聖跡功高明末,靈赫振軍威壯志清初。——基隆南靈宮
國土無雙一代雄風揚赤嵌,聖恩有感千秋惠澤著礁溪。——宜蘭礁溪國聖廟
開臺德業一生忠氣山河壯,天下勳名千載精神日月光。——彰化竹塘天開宮
歌麯《鄭成功》
基本信息
歌麯:鄭成功
歌手:後弦
作麯:後弦
作詞:後弦
專輯:東方不敗
歌麯介紹
一首充滿歷史英雄元素的人物傳一首充滿歷史英雄元素的人物傳記流行麯。濃濃的勵志情懷流暢其中,副歌部分“媽媽的手中綫,縫合了幾百年”的凄美加激昂,讓每個人都不禁動容。
故事概要:
廈門畢業的大學生分配到鄭成功紀念館進行書籍管理工作,之前的躊躇滿志變成了一個小小的史料管理員,以前想書寫歷史,如今卻守着歷史,心理的落差曾讓他心灰意冷,
一夜,鄭成功托夢而來,告訴他,歷史的紙和筆,都等着每個人自己去書寫……
記流行麯。濃濃的勵志情懷流暢其中,副歌部分“媽媽的手中綫,縫合了幾百年”的凄美加激昂,讓每個人都不禁動容。故事概要:廈門畢業的大學生分配到鄭成功紀念館進行書籍管理工作,之前的躊躇滿志變成了一個小小的史料管理員,以前想書寫歷史,如今卻守着歷史,心理的落差曾讓他的。
歌詞
歷史的城外 瘦楷綉青苔
字裏刀槍行間我四海
可淚從不記載
昨頁留的白 誰蘸墨來主宰
泛泛後生可曾擠在碑前徘徊
曾結拜 八仙血脈
吞吐過海澎湃
獨站在 日光岩外
竪起你的年代
盡拋開 史書滄海
歷史看君現在
鄭成功當年勇
托夢滾滾而來
夜半掩 人假眠
勿想念 月的圓缺
媽媽的手中綫
反復地縫合了幾百年
空白頁 我書寫
就算夢 在花甲圓
光陰寂寞的凜冽
在岸邊
Rap:
倒背如流 你的歷史考卷
高談闊論裏面 模糊了視綫
民族精神 回答接近精確
印刷機的見解 滿分的危險
逆風趕走身上的妥協
英雄重生在深夜
歷史的城外 瘦楷綉青苔
字裏刀槍行間我四海
可淚從不記載
昨頁留的白 誰蘸墨來主宰
泛泛後生可曾擠在碑前徘徊
曾結拜 八仙血脈
吞吐過海澎湃
獨站在 日光岩外
竪起你的年代
盡拋開 史書滄海
歷史看君現在
鄭成功當年勇
托夢滾滾而來
夜半掩 人假眠
勿想念 月的圓缺
媽媽的手中綫
反復地縫合了幾百年
空白頁 我書寫
就算夢 在花甲圓
光陰寂寞的凜冽
在岸邊
Rap:
倒背如流 你的歷史考卷
高談闊論裏面 模糊了視綫
民族精神 回答接近精確
印刷機的見解 滿分的危險
逆風趕走身上的妥協
英雄重生在深夜
鄭成功墓
鄭成功墓在南安市沿着福廈公路的水頭鎮附近的康店村復船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鄭成功是我國偉大的民族英雄,名森、字明儼、號大木,鄭成功墓福建省南安石井人,出身於官商家庭。 1624年農歷七月十四日,誕生於日本長崎縣平戶市千裏浜。在日本渡過七個春秋,1630年間隨從其叔芝燕等回國,住安平(晉江市安海鎮)鄭府。鄭成功自幼聰明敏捷,八歲能通讀四書五經,十歲能寫入股文,文章過人,詞藻華麗典雅,十一、二歲,兼習春秋左傳,孫吳兵法,並能舞劍學射。十五歲的稟生,二十一歲攻入南京國子監太學,氣宇軒昂,才華橫溢,獲得師長稱贊:“此人英雄,非人所得比。”
明隆武帝見成功年少英俊,文武雙全,問之日“江山危矣,你何從我乎?”對日:“文不貪財,武不怕死,江山可保矣。”隆武帝非常贊許他,即賜他與同姓,易名“成功”,封禦營中軍都督,授尚方寶劍,儀同附馬,自是鹹稱“國姓爺”。
鄭成功一生最偉大的功績是收復臺灣,驅逐荷蘭侵略者和大規模開發臺灣。永歷十五年(公元1662年)十二月甘三日,率軍三萬餘人,大部份是泉州人,把荷蘭侵略者從中國寶島臺灣趕走。鄭成功實現了他收復臺灣和開發臺灣的遠大抱負。當時曾賦詩一首“開闢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剋服先基。田橫尚有三千客,菇苦間關不忍離。“收復臺灣以後,他走訪四社,瞭解民情及社會情況,在那荒涼的臺灣島上,實行“寓兵於農”之法,屯墾開荒,“農隙則訓以武事,有警則荷戈以戰,無警則負來以耕”。那時,臺灣新闢土地環境十分惡劣,瘴癧流行,“病者十之七八,死者基多”,甚至有數十丈巨蟒為患,開荒任務非常艱巨,鄭成功都新率官兵,積極開發,同時采取各種措施加緊鞏固臺灣海防,堅守陣地,免於荷蘭侵略者“復仇”,重占臺灣。鄭成功率軍披荊斬棘,流血流汗,艱苦創舉。由於十年徵戰,馳騁沙場,積勞成疾,於永歷十六年(公元1662年)農歷五月初八病逝臺灣,享年三十有九,墓葬於臺灣的臺南州仔尾。歷經三十多年,其孫鄭剋塽降清後,於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5月22日卯時遷柩歸葬於南安縣,拊葬於康店村的鄭氏祖瑩,隨同遷葬的還有其子鄭經的靈柩。當時康熙帝除下敕遣官兵護柩外,還賜輓聯一對,日:“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嚮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守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爾後還派禦林軍護陵守墓。同時遷葬於祖瑩樂齋公內還有其父鄭芝竜,其母和其妻墓氏,遷墓後重立墓碑。
1929年,鄭陵被盜,即時搶救石質墓志銘兩塊,一為鄭經1674年回鄉修祖墳時所立的(橄欖山墓志)。另一是遷葬時鄭剋塽之《鄭氏歸墓祖文墓志》。鄭成功靈柩用棺廓兩層,裏面一層油漆朱紅鮮先澤,棺內布滿水銀,骨骼完好,取出將盔一項,竜袍一件,腰圍玉帶鑲玉十七塊,靴鞋各一雙,還有頭髮等珍貴一級文物,由南安石井鄭成功紀念館收藏。
鄭成功墓采用水灰三合土構築土堆墓,墓碑墓道皆用花崗石雕砌成,墓碑高75釐米,長15.8釐米,呈“山”字形,整座墓域占地997平方米,墓前石質華表一對,相距15米,高14米,呈八角形,徑52釐米,頂端雕一座獅,保存完好。墓前兩側還有石板旗桿夾九對,左五右四,其中一板刻有“戍子年解元”五個字。目前,擴大保護範圍,建築陵園大圍墻建立文物保管所,修築墓道和專綫公道,緑化林木花草,建置碑亭,環境寬敞,風景優美,為海內外遊覽和祭拜“國姓爺”的好地方。
鄭成功傢族介紹
鄭成功傢族據鄭氏傢譜記載
鄭士表生五子
鄭芝竜,鄭芝虎,鄭芝麟,鄭芝鳳,鄭芝豹
鄭芝竜生五子
鄭成功,鄭流,鄭恩,鄭蔭,鄭襲
鄭成功生十子
鄭經,鄭聰,鄭明,鄭睿,鄭智,鄭寬,鄭裕,鄭溫,鄭柔,鄭發
鄭經生七子
鄭剋塽,鄭剋土興,鄭剋均,鄭剋土友,鄭剋,鄭剋圻,鄭剋塙
鄭剋塽生三子
鄭安福,鄭安祿,鄭安康 |
|
鄭成功(1624-1662年),明清之際民族英雄,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傢、政治傢。本名森,又名福鬆,字明儼,號大木,漢族,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鎮人。於公元1624年8月27日誕生,史書記載他“少年聰敏,英勇有為”。11歲時就已是聰明過人,寫過一文:《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其文中這麽說道:湯武之徵誅,一灑掃也;堯舜之揖讓,一進退應對也。其師為之贊不絶口。其父鄭芝竜,其母名田川氏。祖籍河南省固始縣汪棚鄉鄧大廟村。弘光時監生,明紹宗賜姓朱、並封忠孝伯,這也就是他俗稱“國姓爺”的由來。清兵入閩,其父鄭芝竜迎降,他哭諫不聽,起兵抗清。後與張煌言聯師北伐,震動東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二月,隆武帝(明唐王朱聿鍵)移駐延平府。三月,鄭成功在延平嚮隆武帝“條陳”:“據險控扼、揀將進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國”(後人稱之為“延平條陳”),被隆武帝嘆為奇策,封鄭成功為“忠孝伯”,賜尚方劍,挂“招討大將軍”印。在延平設軍事指揮部、水師訓練基地,巡守南平閩浙贛邊關。八月下旬,鄭成功辭別隆武帝,在延平閩江與清軍戰鬥,“交鋒不利,率師南下”。“遂密帶一旅遁金門”,以“招討大將軍”之名舉義旗於金、廈沿海一帶。永歷七年(1653年),隆武帝封鄭成功為“延平公”。永歷十二年(1658年)正月,鄭成功被明永歷帝晉封為“延平郡王”,後人亦稱鄭成功為鄭延平。康熙元年(1662年)便率將士數萬人,自廈門出發,於臺灣禾寮港登陸,擊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又建設臺灣,更使他彪炳千古,青史留名。但當時臺灣因為處於熱帶再加上衛生條件比較差,鄭成功到了臺灣沒多久就染上了疫病,並於1662年6月23日(農歷五月初八)病逝,在世38年。 |
|
1644年,滿清入關,占據北京城後,又於順治二年(1645年)消滅了明朝遺臣擁立的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的弘光政權,於是有明室血統的明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稱帝,年號為“隆武”。隆武帝封鄭芝竜為建安伯,後加封平國公。鄭芝竜帶着當時21歲的鄭森去拜見皇帝謝恩,在會面中皇帝問起該如何救國,鄭森用南宋嶽飛的話說:“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隆武帝很贊賞鄭森的對答,賜姓為明朝的國姓朱,改名為成功,並封忠孝伯,這也就是他俗稱國姓爺的由來。鄭成功22歲任南明隆武帝禦營中軍都督。清順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清軍攻剋福建,唐王隆武皇帝遇害,在清大學士洪承疇的招撫下,鄭成功的父親認為明朝氣數已盡,不顧鄭成功的反對,衹身北上嚮清朝朝廷投降。清軍在這時掠劫鄭傢,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為免受辱於清兵,切腹自盡。“國仇傢恨”之下,隆武二年十二月(1647年1月)鄭成功在烈嶼(小金門)起兵,旗幟上的稱號是“忠孝伯招討大將軍罪臣朱成功”。永歷三年(1649年)改奉南明永歷年號,永歷帝封他為延平郡王,故亦有稱其為鄭延平者。1651年到1652年在閩南小盈嶺、海澄(今竜海)等地取得3次重大勝利,殲滅駐閩清軍主力。後揮師北取浙江舟山,南破廣東揭陽。順治十二年(1655年),清定遠大將軍濟度率兵約3萬入閩,會同駐閩清軍,進攻鄭軍。鄭成功利用清軍不善水戰的弱點,誘其出海作戰,次年四月將其水師殲滅於廈門圍頭海域。在起義後的16年間,鄭成功據地在現今小金門和廈門(當時為一小島,並沒有和大陸連在一起)一帶的小島,完全控製了海權,以和外國人做生意收集資金,籌備軍力,並且深入內陸廣設商業據點,收集許多有關清軍與朝廷的情報,曾經幾次起兵,也和清朝廷議和以爭取時間恢復兵力。期間,降清的鄭芝竜在清庭的要求下多次寫信給鄭成功招降,清帝亦曾下詔册封鄭成功為靖海將軍海澄公,鄭成功堅辭不受;順治十四年(1657年),鄭芝竜與鄭成功私信被清廷截獲,以通敵罪流徙鄭芝竜於寧古塔。
順治十六年(1659年),清軍攻陷雲南省城,永歷帝危急。鄭成功與魯王的大將張煌言在閩浙牽製清兵,統率水陸軍17萬北伐,次年入長江,剋瓜洲、鎮江,圍南京,並收復南京附近及安徽部分地區。鄭成功派張煌言去蕪湖,守住這個南京以西的沿江重鎮,鄭成功自己則帶兵進攻南京城。清朝鎮守南京的是兩江總督郎廷佐,此人非常狡猾,為拖延時間,等待援兵,便使了一個緩兵之計,假意要嚮鄭成功投降,使鄭成功放鬆了警惕,而暗中派人出城求援。七月二十三日拂曉,鄭成功的軍隊遭到清軍的襲擊,傷亡慘重。鄭成功率領餘部退回廈門根據地。鄭成功撤退後,張煌言在安徽獨木難支,也被清軍殺得大敗,化裝逃回浙江,安徽及南京附近的地方又被清軍占領。雖然在這次進攻中,鄭成功因輕敵而功敗垂成,但它動搖了清朝在東南的統治,也震動了北京清朝中央政府。
順治十七年(1660年),鄭成功在福建海門港(今竜海東)殲滅清朝福建總督李率泰和清將達素所率水師4萬餘人,軍威復振。
鄭成功最重要的盟友——晉王李定國
若說鄭成功一生最大的遺憾,,莫過於與西南抗清領袖李定國的關係。
鄭成功的名字可謂傢喻戶曉,當世知名度遠在李定國之上。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李定國是他生平最敬重之人,是他最親密的戰略盟友,還是他的至親“老親翁”,一個是南明的西寧王(後封晉王),一個是南明的延平王(後封潮王),地位和影響力尚在定國之下。(成功的侄女嫁給了定國長子,後來清兵大舉進攻雲貴,南明兵敗與丈夫一起被殺)
鄭成功生平最光輝的業績,不是收復臺灣而是抗擊清兵,與李定國一個在雲南廣西,一個在東南沿海,頻頻給與清兵致命打擊,支撐南明政權長達二十年之久,堪稱擎天雙柱;逼迫清廷不得不做出讓步,為後來的“康熙之治”打下基礎。
他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但不衹是因為他收服臺灣,更是因為他頑強抗擊清兵侵略,為南洋海外華人提供保護,創立“天地會”留下抗清火種,一直延續到數百年後的“同盟會”。
史學界論述李定國與鄭成功關係的文章不少,大多是從他倆都堅持抗清,戰績遠非其他抗清武裝所能比擬,而且又書信往返,締結為姻,故贊揚之詞充塞史著,仿佛二人都是忠貞於復明事業、共赴國難的佼佼者。
但是,就歷史事實而言,會師廣東的計劃是李定國製定的,在1653、1654年(順治十年、十一年)他夢寐以求的就是同鄭成功東西夾攻,邁出收復廣東、重整山河的第一步。然而,這衹是定國一廂情願,鄭成功並不想這樣做。原因不是他看不到會師廣東是南明中興的關鍵一着,而是鄭成功把以他為首的鄭氏集團利益放在最重要的地位。研究鄭成功起兵以後的整個經歷,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很有大志的人,在明、清對峙,國土分裂的情形下,他鑒於自身力量不夠強大,在政治影響上也無法同明、清兩個並存的政權爭奪民心(包括官紳),因此,他的策略是明、清兩方誰能讓他獨斷專行,或者說割地自雄,他就奉誰“正朔”。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的理想是做一個“縱橫而所之”的“鳳凰”,不願成為“檻阱之中”的“虎豹”。所以他會說出這樣的話:“清朝若能信兒,則為清人;果不信兒言,則為明臣而已。”總之,衹能“遙奉”,不能“受製於人”。這就是他和後來的鄭經一貫提出的“比於高麗”的思想根源。
清廷多次招撫(鄭方稱為“和議”)之所以失敗,正是因為衹給他高爵厚祿,决不答應給他以相對的獨立性。在這種條件下,鄭成功衹能做一個“明臣”。同樣的道理,他的“始終為明”並不意味着他願意毫無保留地服從明朝廷的調遣,恪守臣節。在東南沿海,隆武帝遇難後,他“始終為唐”(張煌言語),對近在咫尺的魯監國以客禮相待,而且極力設法使原屬魯監國的兵將聽命於己。對永歷朝廷,他的內心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希望奉永歷正朔的原大西、大順軍和其他抗清勢力能支撐下去,拖住清朝的大部分兵員,藉以減輕自己的壓力。另一方面,他是很有政治頭腦的,預見到如果應定國之約出動主力東西合擊,必勝無疑,隨之而來的是閩粵兵連一體、地成一片,遙相呼應的局面就要改觀。
鄭成功不會不考慮到自己的相對獨立性將受到很大限製,軍政大事要稟承於朝廷,否則就難逃僭越之議。更重要的是,自己在兵力、爵位和聲望上都略遜於李定國,加以李定國同永歷朝廷的關係比他更密切,這些因素必然在鄭成功的深謀遠慮之中。所以,無論李定國製定的戰略如何正確,也不管定國為了實現南明中興對他怎樣苦心相勸,鄭成功總像一根插在閩海地區的彈性鋼條一樣,外力的大小衹能造成他左右搖晃的程度,最後還是我自巋然不動的南天一柱。明清之際最優秀的軍事傢李定國的悲劇在於:出滇抗清前期遭到孫可望的嫉恨,無法在湖廣(今湖南、湖北)、江西戰場上施展雄纔大略;中期寄厚望於鄭成功連兵粵、閩,會師北上,得到的回報是虛應故事,新會戰敗,喪師失地,南明中興從此無望,他所能做的衹是效法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鄭成功對廣東潮州地區一直非常重視,這是鄭氏傢族軍糧的主要來源地。鄭鴻逵和鄭成功多次進兵潮州原因就在於此。但他的意圖卻是希望把潮、惠地區據為自己的糧餉、兵員補給地,而在鄭軍和永歷朝廷之間最好是留下一片清方管轄區,打掉這座隔火墻對鄭氏集團不利。於是,他在李定國心急如焚的情況下,一味采取拖延推宕的策略。上面已經說過,李定國部署二次入廣戰役在半年前就已經把預定的會師日期通知了廣東義師,决不可能不通知指望在全局戰略中發揮關鍵作用的鄭成功。
四月間定國在高州派遣的使者到達廈門後,鄭成功正同清方“和談”,將使者軟禁。八月纔派李景為使者來到定國軍中,定國的回信中說“茲不𠔌已駐興邑”(廣東新興縣),據為定國治病的陳舜係記載,他在八月十六日隨定國大營往廣、肇(新興屬肇慶府),可以證明這封信寫於八月十六日以後,信中所說“五月至今,所待貴爵相應耳”,是說他四月派出使者預料五月可得回音,不料等到八月,成功使者纔姍姍來遲,帶來的消息又不明確。定國的回信除了明顯地流露出不滿情緒,仍抱有會師的極大希望,“慎勿然諾浮沉,緻貽耽閣。要知十月望後,恐無濟於機宜矣”,真可謂語重心長。
從《先王實錄》中得知,李景和定國使者攜帶復信返抵廈門不遲於九月初三日,“藩得會師二書,即欲調兵南下勤王。以虜使在泉,令差暫住金門”。然而,他偏要拖過定國信中指定的十月望前(十五日以前)師期,到十月十九日纔“遣師南下,與晉王(是時李定國尚未封晉王)等會師勤王。委左軍輔明侯林察為水陸總督,提調軍中一切機宜;委右軍閩安侯周瑞為水師統領”,率兵數萬、戰艦百衹,“剋日南徵”,同時派官員林雲瓊賫勤王師表詣行在,並持書會晉王等(定國時為安西王),書云:“季秋幸接尊使,讀翰教諒諒,修矛戟而奏膚功,大符夙願。……茲疊承大教,寧忍濡滯以自失事機?奈尊使到敝營時,值南風盛發,利於北伐而未利於南徵。……即欲遣師南下,與貴部共取五羊,緣風信非時,未便發師。……茲屆孟鼕,北風飆起,即令輔明侯林察、閩安侯周瑞等統領,揚帆東(?)指,雖愧非順昌旗幟,然勉效一臂之力。水師攻其三面,陸師盡其一網,則粵酋可不戰而擒矣。”
鄭成功這次出軍有幾點很值得註意。第一,鄭成功自起兵以來凡遇重大戰役都親臨指揮,這次入粵之戰對南明和清方都關係重大,西綫是安西王李定國任主帥,給他的信中又反復強調了會師廣東的戰略意義,如說“粵事諧而閩、浙、直爭傳一檄”,那麽,他為什麽不肯親自統軍西上呢?惟一的解釋是他已有卸責於下的準備。第二,鄭成功在衆多將領中選擇林察出任水陸師正提督可謂獨具慧眼,永歷朝廷初立之時正是這位林察擁立紹武政權,大打內戰,這時讓他統軍接應永歷朝廷的主力在某種意義上確實是“最佳人選”。第三,鄭成功是一位久歷戎行的統帥,在給其弟世忠信中也說自己“用兵老矣”,何況鄭軍同清軍作戰時幾次因救援不及時而失城喪師,他當然明白“勝負之際,間不容發”的道理,那麽,他在九月初收到定國諄諄囑咐的十月十五日為鄭軍到達指定位置的信後,為什麽要拖到十九日才調集官兵“剋日南徵”呢?第四,鄭成功自上年就已知道李定國東西夾攻,一舉恢粵的計劃,其間定國還再三遣使催促他領兵接應。
在帆船時代裏,海上航行受季候風影響較大,無疑是事實。但在這樣長的時間裏鄭成功沒有出兵决不能用“風信非時”來解釋,否則,鄭、李使者又怎麽能往來海上?何況,上年(1653年)六月至八月鄭成功曾經率領舟師南下潮州、揭陽;下年(1655年)八月鄭成功又曾派舟師南下廣東,九月占領揭陽、普寧、澄海三縣,證明秋季並不是不可能南徵。退一步說,順治十年(1653)李定國計劃次年東西合攻廣東之時,具有豐富海上經驗的鄭成功如有會師誠意,也應當把海上用兵的最佳時間通知李定國,以便定國確定東西會師打響的月日。明眼人不難看出鄭成功的態度曖昧。第五,最引人註意的是,鄭成功派出的援師行動極其緩慢,有大造聲勢之形,無實際作戰之心。
從清方檔案來看,十月初一日鄭成功發牌調集兵將,部署南徵事宜;初四日他親臨銅山(今東山縣)視察兵丁、船工,“授輔明侯林察為正提督,閩安侯(周瑞)為副提督,管轄一百艘大船,派往廣東與西部賊兵會合”。十月二十二日,清廣東水師副將許竜報告,“上遊有數百衹船集結,閩安侯周瑞、輔明侯林察有率兵南下之勢。蓋於二十三、二十四日起程,有言去碣石,有言去廣東”。十一月十九日,林察部泊於南澳紮營,“商議軍務”。銅山距南澳不過百裏,鄭成功信中說“茲屆孟鼕,北風飆起”,正值順風,一天可到。鄭成功十月初四日在銅山閱兵命將,一個半月之後纔停泊南澳紮營商議什麽軍務。又過了一個星期即十一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林察等率領的舟師三百餘艘進至廣東海豐磡寨村(當即瞰下寨,在海豐縣南海濱)。十二月初五日,林察領船衹四百餘號、士卒三萬餘衆進抵平海所(今惠東縣平海)。同月十四日林察派出一隊白艚船駛抵大鵬所(與平海隔大亞灣)徵輸村寨糧米,在這裏遇着了廣東沿海義師李萬榮、陳奇策的隊伍,據清方偵察,李萬榮曾以豬、酒犒勞鄭軍。十五日,林察等部乘船三百餘艘駛至佛堂門外(在虎門南面二百餘裏處,距廣州四百餘裏)。
上文已說過李定國在新會戰敗的日期是十二月十四日,也就是林察所遣部分船衹到大鵬所同李萬榮、陳奇策義師相遇的那一天。當時李萬榮等衹知新會正在激戰,不可能知道定國敗退,幾乎可以肯定是由於他們的極力勸說,林察纔在一天內即從平海進至佛門堂。大約幾天之後,他們必定從廣東義師處得到定國大軍戰敗急速西撤的消息,在海面觀望了很長時間(其中必有派人嚮鄭成功請示之事),於順治十二年(1655年)五月返回廈門。
明、清雙方留下的檔案和記載都表明,鄭成功雖然派出了軍隊,卻沒有參戰意圖。清閩、粵兩省高級官員非常註意鄭軍動嚮,嚮朝廷報告林察等南下的日期和活動頗為詳細,卻沒有任何交戰之事內容,也就是說林察、周瑞部决不是遭到清軍阻擊不能早日到達定國指定位置;從十月初四日到十二月十四日磨蹭了兩個月零十天才駛抵平海,派出部分兵船去大鵬所村寨徵收糧食,而楊英記載林察、周瑞出兵時,他以戶科身分同忠振伯洪旭“照議”計發行糧十個月,可見也不是由於糧餉不足。剩下的惟一解釋就是鄭成功在命將時即已親授機宜:不可假戲真做。這一判斷不僅可以從上述鄭軍處處拖延時日上看出,從清方檔案和鄭方紀載中也找不到任何作戰痕跡,給人印象似乎是鄭成功組織了一次大規模南海旅遊,對組織這次改變明、清戰局的戰役的李定國采取了虛與委蛇的手段,後果是十分嚴重的。
《臺灣外紀》捲四記林察、周瑞返回廈門後報告“舟師次虎頭門(即虎門),偵知李定國戰敗,梧州失守,不敢進兵,還師”。鄭成功玩弄權術,責備林察、周瑞等“勤王入援,君命原無俟駕,逗遛觀望而回,朝典何在?爾等合心畏避,當盡正罪”。隨即下令將周瑞“削職奪爵,解其兵柄,永不敘用”;林察等人降級有差。在給李定國的信裏寫道:“客歲蘧使遙來,同仇同袍之訂,甚符夙心。用是敿幹敹胄,大集樓船,方刻程期,而敝員李景復以臺命至,展讀再四,知殿下內急君父之憂,外切仇讎之痛;不佞恨不能徵帆悠忽,直掃珠江,同挈故土以迎乘輿。詎意船師未到,而大師已先班回數日。有貴部官兵自粵來投者,細訊其故,蓋以驕兵緻挫。勝負兵傢之常,不足深憂。但敝船逗遛,既不能先期會師,又不能奮圖後援,實與有罪焉。已將水陸各將,審定功罪,乃知依違不前者,閩安侯周瑞,已重行捆責,革職閑住,乃念其有功,不然已正法矣。……”
鄭成功對南徵諸將的處理和復李定國書是大有講究的。1654年能否實現東西合擊,奏捷廣東,直接關係着永歷朝廷的前途,是非同小可的一次重大戰略行動。鄭成功作為一位傑出的政治傢和軍事統帥决不至於看不到這一點。他的信中輕描淡寫地說“勝負兵傢之常,不足深憂”,把關鍵性戰略意圖未能實現等同於一般戰役的勝負,可說是官樣文章。信中首先批評了李定國“驕兵緻挫”,然後纔談到自己的舟師“逗遛”、“依違不前”,意在把戰役失敗的主要責任歸咎於對方。我們不能說李定國沒有犯過驕傲輕敵的錯誤,但是新會戰役的失敗卻决不能說成是定國“驕兵緻挫”。
在人員處理上,鄭成功治軍之嚴,在歷史上很著名,惟獨對這次對南明有决定命運意義的戰役中逗留不進的將領卻輕輕發落了事。林察是南徵主將,鄭成功卻把“依違不前”的罪責加在副提督閩安侯周瑞頭上,原因是林察為鄭氏嫡係將領,周瑞原是魯監國將領,親疏之分顯而易見。順便說一下,鄭成功的跋扈自雄在緻定國信中也有充分的表現。按明、清制度大將專徵時皇帝授予的最大權力僅限於副將以下違反節制可以不經請旨以上方劍處斬。周瑞位居侯爵,成功信中說“念其有功,不然已正法矣”,完全是一國之主的口氣。總之,南徵之役無功而返是按照鄭成功自己的意志行事殆無疑義。
綜上所述,1653—1654年李定國策劃的廣東之役,是南明中興的最後一次機會。定國計劃的重點是聯絡鄭成功東西合擊,配合廣東各地義師首先全殲廣東清軍,再展宏圖。在這三股抗清力量中,李定國軍和廣東義師都是全力以赴的,衹是由於鄭成功志不在此,終於功虧一簣。廣東義師為了實現定國的戰略意圖表現的積極性頗足稱贊。在定國新會戰役失敗之後負責聯絡廣東義師的明兩廣總督連城璧仍然為這一東西合擊戰略奔走呼號。他在1655年六月給永歷朝廷的奏疏中呼籲:“所望西師迅發,閩帆再揚,而臣與輔臣郭之奇一鼓再鼓,乘敵之疲,用我之壯,粵東不足平也。”次年(1656,順治十三年,永歷十年)七月,連城璧又在疏中說他聯絡的粵中義師“堅處海濱,……枕戈以待王師重來,與閩師期會,收前此未濟之功”。由於李定國在新會戰役中兵員器械損失較大,又急於趕赴安竜迎接永歷帝入滇,顧不上粵東戰場了。大好良機付之東流。 |
|
1661年康熙皇帝初即位,之前的鄭氏降將黃梧陳滅賊五策,包括長達20年的遷界令,自山東至廣東沿海廿裏,斷絶鄭成功的經濟支援;毀沿海船衹,寸板不許下水;同時殺成功之父鄭芝竜於寧古塔流徙處,(一說斬於北京柴市口,即今府學鬍同西口,元代刑場);挖鄭氏祖墳;移駐投誠官兵,分墾荒地。由於清政府的新策略,鄭成功和他的軍隊斷絶了經濟來源,面臨着嚴重的財政危機,不得不放棄以近岸離島為基地,騷擾東南沿海的軍事策略,轉而進攻已久為大航海時代以來遠渡重洋來到亞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國人、荷蘭人所分別殖民割據的臺灣,作為新的基地,這一年三月二十三,鄭成功親率將士2.5萬、戰船數百艘,自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出敵不意地在鹿耳門及禾寮港登陸。先以優勢兵力奪取荷軍防守薄弱的赤嵌城(今臺南市內),繼又對防禦堅固的首府臺灣城(今臺南市安平區)長期圍困。經過九個月的苦戰,在早年由其父協助渡海的漢人移民的支持下於1662年打敗荷蘭人,迫使殖民總督揆一於同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在投降書上簽字。荷蘭軍隊交出了所有武器和物資,殘存的包括傷病員在內的約900餘名荷蘭軍民,乘船撤離了臺灣島。此次戰役,結束了荷蘭侵略者在臺灣38年的殖民統治,寶島臺灣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也使鄭成功成為中國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收復臺灣後,鄭成功祭告山川,頒屯墾令,開東寧王國,立鄭傢天下,擁有現在臺灣南部以及一部份東部的土地,設“承天府”,改臺南為“東都”,以示候明永歷帝東來之意,爭取明朝遺臣效忠。另闢海外乾坤、抗清朝於海外。同年4月間傳來桂王朱由榔死於緬甸的消息。雖然仍有其他明朝宗室在臺,但成功已决定不再擁立新帝,自為臺灣之主。鄭成功在臺灣成立第一個漢人政權,然而,因為當時熱帶地方衛生條件不好,鄭成功感染時疫,終於病倒,同年6月(農歷五月)病逝,享年38歲。原葬臺南洲仔尾,1699年遷葬南安祖墓。傳說被鄭經害死。康熙皇帝題撰輓聯:“四鎮多貳心,兩島屯師,敢嚮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1662年打敗侵占臺灣38年之久的荷蘭殖民主義者,收復了我國神聖領土,寫下這首《復臺》詩:“開闢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剋復先基;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
鄭成功的兒子鄭經繼續經營臺灣,改東都為東寧。依陳永華之議,移植明朝中央官製,對內雖仍奉已死的明永歷帝之正朔,與中國內陸清王朝之順治、康熙各朝互不統屬,對外則自稱“東寧王國”,始有開國長治之想,經營成效斐然。後因降將施琅師法鄭成功當年進攻荷蘭人故技,攻剋澎湖島,因此孫子鄭剋塽於1683年降清,為免臺灣民衆起反抗之心,鄭氏在臺諸墳悉數遭清王朝掘起遷葬中國內陸。1684年4月,臺灣(時為臺灣府)正式納入大清帝國版圖,隸屬福建省,下設臺灣縣,鳳山縣與諸羅縣,總計鄭氏政權在臺灣衹有短短二十幾年的時間而已,但是因為其特殊背景,因此不衹是臺灣的歷史學家重視,還廣受中國以及日本的史界註目,提出各種不同的有趣觀點。
小學課文 <<鄭成功>>
《鄭成功》是蘇教版小學教材六年級上册的課文,主要講述鄭成功如何收復臺灣,建設臺灣衹是略寫。2~6自然段介紹了鄭成功收復臺灣。7、8自然段介紹鄭成功建設臺灣。 |
|
1647年1月,鄭成功在烈嶼起兵抗清後,於轉戰中國大陸東南部期間,多次幫助明室宗族與民衆渡海定居臺灣及東南亞各地。抗清期間,鄭成功為了籌備糧餉而大力發展海外貿易,當時荷蘭人常劫奪鄭氏和海外華人商船,鄭成功多次派出水軍打擊荷蘭艦隊,並於1656年到1660年期間兩次警告荷蘭人,鄭氏將不會與荷蘭貿易,除非荷蘭人停止劫奪華人的商船。另外,鄭成功讓華商領取鄭府令牌和“國姓爺”旗號,以幫助保護華人在海外經商時的安全。當時確有很多海外華商采取此法,而得以安全出海經商。鄭成功紀念館《發現臺灣》上册;天下雜志編輯;天下雜志,第8頁至第45頁;
《鄭成功的臺灣時代》;陳錦昌;遠足出版社;ISBN 957-29670-2-9
《鄭芝竜大傳》;陳文德;遠流出版社;ISBN 957-32-3482-3
鄭成功·收復臺灣
郭影秋《李定國紀年》
顧誠《南明史》 |
|
1565年,西班牙殖民統治菲律賓,菲律賓這個名字,就是來自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的名字。1603年和1639年,西班牙殖民者二次屠殺在菲律賓的華僑華商,死亡人數達五萬餘衆。
在得知菲律賓華僑的處境後,1657年,鄭成功曾經緻函給爪哇島巴達維亞的一位華僑甲必丹,要求他停止與菲律賓的西班牙殖民者進行貿易往來。鄭成功曾多次對菲律賓華僑表示關切,並提出要率兵攻取菲律賓,以懲罰西班牙人。
1662年,鄭成功攻下臺灣後,遣使到菲律賓嚮西班牙總督遞交國書,譴責其殺戮掠奪華僑的罪行,嚴令其改邪歸正,俯首納貢,但西班牙人反而因此在馬尼拉進行了第三次對華僑的屠殺。
鄭成功聞訊大怒,决定揮師徵討,為華僑報仇。他一面撫恤安置從菲律賓逃到臺灣的華僑,一方面組織籌備軍隊,派人暗中與在菲律賓的華僑聯絡,以到時可裏應外合,但還沒出兵,他得知兒子鄭經在廈門跟奶媽陳氏通姦,鄭成功勃然大怒,命部將鄭泰殺鄭經,鄭泰因不忍而抗命,又患瘧疾,不久病危,1662年6月23日病逝。
後來,其鄭經也於1670年和1671年兩次準備派艦隊徵討馬尼拉,但最終還是沒有出兵。 |
|
鄭成功接收父親的兵力,成員多是盜賊出身,於是鄭成功一直是“強人統治”,“嚴刑峻法”,極少接受屬下的意見。然而他的文人背景卻也能讓他以德服衆,同時也有助於他對商業方面的經營,創造出勝過他父親的局面。
中國把鄭成功看作從荷蘭人手上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而臺獨分子則把鄭成功看成漢人脫離中國統治,移民臺灣,建立新天地的典範。 |
|
臺北市劍潭
相傳1660年代,鄭成功及其所屬軍隊行經此河河段時,遇見神怪與神怪造成的大風浪,為伏怪,鄭成功拋一身邊寶劍,始降服神怪。後人為紀念此事件,故將該河段與所涵蓋流域皆以劍潭命名。但經後人考證,此一民間傳說並不確實。
臺中縣大甲鎮鐵砧山的劍井 尋三寶復明
有天,鄭成功(下簡稱鄭)到泉州的仙公廟去,問仙公明朝有無中興的可能。仙公說:“你是明朝忠臣,若想中興明朝必先到臺取三寶:一個玉印、一件烏山柴、以及出米岩。”
玉印 版本一:
鄭在臺找尋玉石時途經打狗山,嚮一位仙翁打聽,但仙翁卻先請鄭在洞穴裏過一晚。隔天仙翁詢問:“昨夜睡的床為何?”鄭答:“石床”,仙翁嘆道:“一切都是天意,不然您如此聰明,何將玉床誤認為石床?”語畢送鄭一條玉帶。
版本二:
鄭帶少數將領前往玉山找尋玉石,但一行人整天下來,衹見遍地石子,卻無玉石。當一行人打算打道回府時玉山的土地公現身了,說未經許可,任誰都找不到玉石。
鄭表明來意後,土地公卻嘆道:“當作佩玉尚可,但玉印恕難奉送,衹因天意如此。”鄭驚訝道:“衹是要刻印章,有什麽天意呢?”。見鄭堅持,土地公勉為其難地隨手撿起一塊石頭給鄭,說也奇妙,當鄭接過來時,瞬間石子變為玉石。然而等鄭將玉石刻成印章後,每次蓋在紙上卻都是“南無觀世音菩薩”。
烏杉柴 鄭在阿裏山時,找到三棵烏杉,其中兩顆需約三十餘人才能圍住,另外一顆小一點,但也要二十七八人。第一天砍了樹身的三分之一,但隔日見被砍的地方竟然自動愈合,像是沒砍過一般。接連試了好幾天皆如此,鄭便祈神請求幫忙,當晚他夢見一老人對他說:“這三棵烏杉是神樹,正果快修成了,誰砍,誰就會受傷。然而你之所以安然無恙,正是因為你是明朝忠臣,上天都在保護你。若你一定要取烏杉柴,請築檀祭杉,若該你得則會自動倒下…”隔日鄭照其指點而做,正祭祀時忽然一聲巨響,較小的烏杉倒下了。
出米岩 鄭途經大崗山時令士兵紮營,自己則去廟裏拜祭,祈求早日得三寶以便復明。當晚鄭就夢見佛祖帶他四處遊玩,並指點藏寶處,說道:“𠔌倉位於廟後面的岩穴中,左有千人斧,右有萬人火。”,接着授與火斧的用法,囑咐道:“産出的米衹能在此食用,並照人數取之,不可多取。”
隔日,鄭率兵去找尋,果然有米從岩穴流出,他便照佛祖授與的方法煮飯,全師糧食便足夠。
衹是鄭無法全得三寶,註定無法反清復明。
預兆
逝世
《臺灣縣志》記載:“當國姓公臥病的當初,五月初二早,忽天昏地暗,黃蜂大作,初三更風雨交加,臺江及安平外海波浪衝天,繼而雷震電閃,如山崩地裂,……初五日,天平雨晴了,初八日,國姓爺歸天。”
南投縣草屯鎮
據傳為明末鄭成功率軍徵番,駐軍於此,兵士丟棄舊草鞋棄草鞋成墩,所以舊名「草鞋墩」
臺北縣鶯歌鎮的鸚哥石
基隆市的仙洞
臺灣鄭成功廟宇佳聯集錦
郡地剪牛皮禦敵驅荷受降赤嵌,五船登鹿耳安民墾土建立臺灣。——臺南三老爺宮
鎮守臺海廟建王師登陸地,門固鹿耳史留英雄驅荷圖。——鹿耳門鎮門宮
南臺留聖跡功高明末,靈赫振軍威壯志清初。——基隆南靈宮
國土無雙一代雄風揚赤嵌,聖恩有感千秋惠澤著礁溪。——宜蘭礁溪國聖廟
開臺德業一生忠氣山河壯,天下勳名千載精神日月光。——彰化竹塘天開宮 |
|
基本信息
歌麯:鄭成功
歌手:後弦
作麯:後弦
作詞:後弦
專輯:東方不敗
歌麯介紹
一首充滿歷史英雄元素的人物傳一首充滿歷史英雄元素的人物傳記流行麯。濃濃的勵志情懷流暢其中,副歌部分“媽媽的手中綫,縫合了幾百年”的凄美加激昂,讓每個人都不禁動容。
故事概要:
廈門畢業的大學生分配到鄭成功紀念館進行書籍管理工作,之前的躊躇滿志變成了一個小小的史料管理員,以前想書寫歷史,如今卻守着歷史,心理的落差曾讓他心灰意冷,一夜,鄭成功托夢而來,告訴他,歷史的紙和筆,都等着每個人自己去書寫……
歌詞
歷史的城外 嗅了嗅青苔
字裏刀槍航艦望四海
可淚從不記載
昨頁留的白 誰蘸墨來主宰
泛泛後生可曾擠在碑前徘徊
曾結拜 八仙血脈
吞吐過海澎湃
獨站在 日光岩外
竪起你的年代
盡拋開 史書滄海
歷史看君現在
鄭成功當年勇
托夢滾滾而來
夜半掩 人假眠
勿想念 月的圓缺
媽媽的手中綫
反復地縫合了幾百年
空白頁 我書寫
就算夢 在花甲圓
光陰寂寞的凜冽
在岸邊
Rap:
倒背如流 你的歷史考卷
高談闊論裏面 模糊了視綫
民族精神 回答接近精確
印刷機的見解 滿分的危險
逆風趕走身上的妥協
英雄重生在深夜
歷史的城外 嗅了嗅青苔
字裏刀槍行間我四海
可淚從不記載
昨頁留的白 誰蘸墨來主宰
泛泛後生可曾擠在碑前徘徊
曾結拜 八仙血脈
吞吐過海澎湃
獨站在 日光岩外
是寂匿的等待
盡拋開 史書殘骸
歷史看君現在
鄭成功當年勇
托夢滾滾而來
夜半掩 人假眠
勿想念 月的圓缺
媽媽的手中綫
反復地縫合了幾百年
空白頁 我書寫
就算夢 在花甲圓
光陰寂寞的凜冽
在岸邊
Rap:
倒背如流 你的歷史考卷
高談闊論裏面 模糊了視綫
民族精神 回答接近精確
印刷機的見解 滿分的危險
逆風趕走身上的妥協
英雄重生在深夜
鄭成功墓
鄭成功墓在南安市沿着福廈公路的水頭鎮附近的康店村復船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鄭成功是我國偉大的民族英雄,名森、字明儼、號大木,鄭成功墓福建省南安石井人,出身於官商家庭。 1624年農歷七月十四日,誕生於日本長崎縣平戶市千裏浜。在日本渡過七個春秋,1630年間隨從其叔芝燕等回國,住安平(晉江市安海鎮)鄭府。鄭成功自幼聰明敏捷,八歲能通讀四書五經,十歲能寫入股文,文章過人,詞藻華麗典雅,十一、二歲,兼習春秋左傳,孫吳兵法,並能舞劍學射。十五歲的稟生,二十一歲攻入南京國子監太學,氣宇軒昂,才華橫溢,獲得師長稱贊:“此人英雄,非人所得比。”
明隆武帝見成功年少英俊,文武雙全,問之日“江山危矣,你何從我乎?”對日:“文不貪財,武不怕死,江山可保矣。”隆武帝非常贊許他,即賜他與同姓,易名“成功”,封禦營中軍都督,授尚方寶劍,儀同附馬,自是鹹稱“國姓爺”。
鄭成功一生最偉大的功績是收復臺灣,驅逐荷蘭侵略者和大規模開發臺灣。永歷十五年(公元1662年)十二月甘三日,率軍三萬餘人,大部份是泉州人,把荷蘭侵略者從中國寶島臺灣趕走。鄭成功實現了他收復臺灣和開發臺灣的遠大抱負。當時曾賦詩一首“開闢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剋服先基。田橫尚有三千客,菇苦間關不忍離。“收復臺灣以後,他走訪四社,瞭解民情及社會情況,在那荒涼的臺灣島上,實行“寓兵於農”之法,屯墾開荒,“農隙則訓以武事,有警則荷戈以戰,無警則負來以耕”。那時,臺灣新闢土地環境十分惡劣,瘴癧流行,“病者十之七八,死者基多”,甚至有數十丈巨蟒為患,開荒任務非常艱巨,鄭成功都新率官兵,積極開發,同時采取各種措施加緊鞏固臺灣海防,堅守陣地,免於荷蘭侵略者“復仇”,重占臺灣。鄭成功率軍披荊斬棘,流血流汗,艱苦創舉。由於十年徵戰,馳騁沙場,積勞成疾,於永歷十六年(公元1662年)農歷五月初八病逝臺灣,享年三十有九,墓葬於臺灣的臺南州仔尾。歷經三十多年,其孫鄭剋塽降清後,於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5月22日卯時遷柩歸葬於南安縣,拊葬於康店村的鄭氏祖瑩,隨同遷葬的還有其子鄭經的靈柩。當時康熙帝除下敕遣官兵護柩外,還賜輓聯一對,日:“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嚮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守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爾後還派禦林軍護陵守墓。同時遷葬於祖瑩樂齋公內還有其父鄭芝竜,其母和其妻墓氏,遷墓後重立墓碑。
1929年,鄭陵被盜,即時搶救石質墓志銘兩塊,一為鄭經1674年回鄉修祖墳時所立的(橄欖山墓志)。另一是遷葬時鄭剋塽之《鄭氏歸墓祖文墓志》。鄭成功靈柩用棺廓兩層,裏面一層油漆朱紅鮮先澤,棺內布滿水銀,骨骼完好,取出將盔一項,竜袍一件,腰圍玉帶鑲玉十七塊,靴鞋各一雙,還有頭髮等珍貴一級文物,由南安石井鄭成功紀念館收藏。
鄭成功墓采用水灰三合土構築土堆墓,墓碑墓道皆用花崗石雕砌成,墓碑高75釐米,長15.8釐米,呈“山”字形,整座墓域占地997平方米,墓前石質華表一對,相距15米,高14米,呈八角形,徑52釐米,頂端雕一座獅,保存完好。墓前兩側還有石板旗桿夾九對,左五右四,其中一板刻有“戍子年解元”五個字。目前,擴大保護範圍,建築陵園大圍墻建立文物保管所,修築墓道和專綫公道,緑化林木花草,建置碑亭,環境寬敞,風景優美,為海內外遊覽和祭拜“國姓爺”的好地方。
鄭成功傢族介紹
鄭成功傢族據鄭氏傢譜記載
鄭士表生五子
鄭芝竜,鄭芝虎,鄭芝麟,鄭芝鳳,鄭芝豹
鄭芝竜生五子
鄭成功,鄭流,鄭恩,鄭蔭,鄭襲
鄭成功生十子
鄭經,鄭聰,鄭明,鄭睿,鄭智,鄭寬,鄭裕,鄭溫,鄭柔,鄭發
鄭經生七子
鄭剋塽,鄭剋土興,鄭剋均,鄭剋土友,鄭剋,鄭剋圻,鄭剋塙
鄭剋塽生三子
鄭安福,鄭安祿,鄭安康. |
|
zheng Chenggong
鄭成功
明清之際抗清名將,民族英雄。福建泉州府南安縣(今福建南安東)石井鄉人。本名森,字名儼,號大木。父鄭芝竜到日本經商,娶田川氏(一作翁氏)為妻。鄭成功於明天啓四年(1624),在日本平戶(今長崎縣鬆浦郡)出生,七歲時返國,在安平(今福建晉江安海鎮)從師學習。自幼才思敏捷,聰明過人。崇禎十七年(1644),在南京國子監讀書。南明弘光覆亡前夕,鄭成功回到福建。時南明唐王朱聿鍵建都福州,建元隆武。鄭芝竜領鄭成功晉見隆武帝,隆武帝見其少年英俊,便賜姓朱,封忠孝伯,人稱“國姓爺”。又令挂招討大將軍印,鎮守仙霞關等軍事重地。
鄭成功於順治五年(1648)四月率軍攻剋同安縣。七年,計殺盤踞廈門的鄭聯,遂以廈門為抗清基地。八年,鄭成功率兵南下廣東,清兵乘虛偷襲廈門。鄭成功星夜趕回,處死留守廈門失職的堂叔鄭鵬,復踞廈門。十年五月,清軍攻海澄,鄭成功率軍死守,擊退清軍。十一年二月,清廷遣使攜“海澄公”印招撫鄭成功;八月,又遣使者及其弟鄭渡、鄭蔭前來勸降;鄭成功均堅决拒絶。十四年,南明永歷帝册封鄭成功為延平王、招討大將軍。
鄭成功手跡
十五年七月,鄭成功率兵十餘萬,大小戰船數十艘,聯合魯王部將張煌言的抗清隊伍,開始北伐。八月間,船隊在舟山以北的羊山海面遇風,回舟山修整。翌年五月,再率兵由舟山出發,連剋瓜洲、鎮江,進逼南京。張煌言和楊朝棟率領的水師前鎮,還上溯蕪湖。長江下遊的太平、寧國、池州、徽州等四府三州二十二縣紛紛歸附,江南、皖南地區再次燃起抗清烽火。駐南京的清朝總督郎廷佐見勢危,便利用鄭成功屢勝後滋長麻痹輕敵思想,寫信要求暫緩攻城,待一個月後自動開城投降。鄭成功輕信答應,清軍卻暗中部署。七月下旬,清將梁化鳳率精兵突然襲擊,鄭軍大敗,甘輝等將領陣亡。鄭成功見大勢已去,衹好退出長江,回到廈門。十七年,清廷派達素為大將軍,調集三省兵力,進攻廈門。鄭成功奮起反擊,守住廈門。此時,清朝在全國已逐漸形成統一局面,清廷可集中更多兵力圍剿鄭成功。面對這種局勢,鄭决定收復臺灣,以作為長期的抗清基地。
臺灣於1624年(明天啓四年)和1626年先後遭到荷蘭殖民者與西班牙殖民者入侵。1642年,荷蘭打敗西班牙,占領全島,實行殖民統治。鄭成功於順治十八年三月,率領兩萬五千名官兵,大小戰船數百艘,從福建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到達臺灣西南沿海。在赤嵌(今臺灣臺南)附近的禾寮港登陸。在海戰中,鄭軍用火船擊沉荷蘭主要艦衹赫剋托號船;在陸戰中;又擊斃荷蘭侵略軍頭目湯瑪斯·貝德爾和一百一十餘名官兵。鄭成功揮師圍攻赤嵌城,用斷水辦法逼迫荷軍守將描難實可於五月四日率軍出降。鄭成功進而炮攻荷蘭殖民者首府臺灣城(今臺灣安平)。荷蘭殖民總督揆一利用城高炮烈頑抗,攻城未下。鄭成功遂一面指揮軍隊圍困臺灣城,一面在已收復地區加強政治,經濟建設。荷蘭殖民者在巴達維亞(今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的長官和總評議會,得知鄭成功率軍在臺登陸消息後,派遣一支由雅科布·考烏率領的援軍,有十二艘戰船和七百二十五名士兵,於九月駛靠臺灣城,與該城荷軍聯合進攻臺灣街和附近的中國戰船。在鄭軍堅决反擊下,荷軍進攻失敗,考烏藉口配合清軍打擊大陸上鄭成功軍隊,擅自折經暹羅(今泰國)逃回巴達維亞。鄭成功在圍困臺灣城八個多月後,於順治十八年十二月初,用火炮轟擊臺灣城東的烏特利支堡,占領該堡後,逼攻臺灣城。十三日,揆一獻城投降,荷蘭殖民者終於簽訂有十八條款的投降書,不久即率殘部離開臺灣。鄭成功收復了被荷蘭殖民者盤踞近四十年的臺灣島。
鄭成功到臺灣後,按大陸政製,改赤嵌地方為東都,設立承天府和天興縣、萬年縣,分管南北路,改臺灣城為安平鎮,後又在澎湖設立安撫司。他在經濟上實施屯墾,鼓勵“寓兵於農”。註意發展對外貿易和民間貿易,並奬勵大陸東南沿海人民遷臺定居,以參加農業生産,推廣先進農耕技術。由於軍隊和移民的開墾活動,不久後臺灣西部出現了新建的村鎮,文化教育也有了發展。
鄭成功在收復臺灣四個多月後,於康熙元年(1662)五月初八病逝。他在臺灣一年又兩個月的時間中,為收復臺灣、建設臺灣作出了巨大貢獻。
(陳國強)
|
|
- : Zheng Chenggong
|
|
明儼, 南明延平郡王招討大將軍 |
|
軍事事件 | 中國上下五千年 | 日本 | 臺灣 | 傢族 | 鄭芝竜 | 施琅 | 康熙 | 清史 | 南平 | 官職 | 明朝 | 延平 | 荷蘭 | 條約 | 福建 | 界外 | 遷界 | 旅遊 | 陵園 | 文物古跡 | 電視劇 | 廈門 | 學校 | 石井 | 南安 | 更多結果... |
|
|
鄭成功廟 | 鄭成功傳 | 鄭成功墓 | 鄭成功陵園 | 英雄鄭成功 | 鄭成功陵墓 | 鄭成功史跡 | 鄭成功銀幣 | 鄭成功碑廊 | 鄭成功雕像 | 鄭成功告示 | 鄭成功紀念館 | 彰化鄭成功廟 | 大英雄鄭成功 | 鄭成功收復臺灣 | 鄭成功紀念陵園 | 鄭成功的炮轟術 | 鄭成功叛父報國 | 民族英雄鄭成功 | 鄭成功演武場遺址 | 廈門鄭成功紀念館 | 鄭成功收復臺灣/圖文臺灣 | 鄭成功收復臺灣之戰 | 鄭成功東進臺灣戰爭 | 南安市鄭成功紀念館 | 民族英雄鄭成功表侄 | 鄭成功(1624-1662) | 血性男兒的傳奇一生風雲兒鄭成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