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元爔
  鄒元爔(1915—1987),字立清,平湖乍浦鎮人。父鄒宏賓,號窺鏡,以字行,日本早稻田大學畢業,獲博物碩士學位。在日本與陳仲權交遊,加入同盟會。擅詩詞、圍棋。回國後,至杭州創設教育講習所,任所長。為浙江師範教育之前驅。元爔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先後畢業於稚川中學、杭州高級中學、浙江大學化工係。大學畢業後,去長沙資源委員會所屬煉銅廠工作(後遷重慶),歷任工務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1942年,以優異成績考取“林森奬學金”,公費赴美留學。1947年,獲匹茲堡卡尼基理工學院冶金博士學位。是年6月回國,任浙江大學教授。解放後,應中國科學院實驗館(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前身)之聘,從事化學冶金和半導體材料研究。歷任中國科學院冶金陶瓷研究所、上海冶金研究所研究員、室主任、所長。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金屬學會、中國有色金屬學會、中國化學學會理事,上海市金屬學會副理事長。
  50年代初,鄒元爔協助周仁開展球墨鑄鐵研究,獲中科院科學奬。1953年,與周仁等對包鋼含氟鐵礦高爐冶煉問題進行開拓性研究,取得高爐設計和冶煉理論分析數據,成果獲國傢自然科學三等奬。還進行了從高爐渣中提取硅鐵稀土合金的硅鐵還原法研究,取得成功。1957年,又和徐元森等進行攀枝花高爐渣中回收鈦試驗並獲得成功。60年代開始,轉嚮半導體材料和純金屬及物理化學研究。對鎵、磷、砷等高純金屬的提純研究,砷化鎵和銻化銦等Ⅲ—Ⅴ族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研究,相繼取得顯著成績,獲國傢工業新産品二等奬。“文化大革命”中被隔離審查,但仍致力於提高砷化鎵質量和純度的研究,寫出長篇論文《砷化鎵材料研究中三個關鍵問題》。粉碎“四人幫”後,進一步研究,提出砷化鎵結構缺陷模型的新理論,在學術界獨樹一幟,某些指標達到或超過國際水平,獲科技進步奬和國傢創造發明奬。元爔重視人才培養,親自指導研究生,先後撰寫120餘篇學術論文。1958年參與創辦上海科技大學冶金係,兼任校務委員會委員、係主任、教授。50年代,參加九三學社。1980年加入中國共産黨。著有《冶金過程理論》、《冶金過程的物理化學》等。
  鄒元爔兼擅文學,詩詞作品約400餘首,辭藻秀麗,對仗工整,不乏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