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邱思達
  邱思達,別號二豐捨。中國錢幣學會會員、天津市錢幣研究會理事、《中國錢幣大詞典》副主編,曾任百苑文藝出版社編輯。主集古錢幣,藏品豐富。專著有《古錢百詠》、《中國近現代鑄幣圖書》、《觀古閣泉註評》等書。撰寫的論文《宋錢舉要》、《宋錢辨析》等文章,被香港等地有關雜志轉載。
  現實生活中的邱思達先生不善交際,淡泊名利,他能從洋洋大觀的古錢中辨別其真的,但到流通領域中去評估價值,卻是一無所知。他的收藏主要是致力於研究,致力於寫作,從未想過藉此生財。邱思達先生現已在傢,身居鬥室,腰無分文,他每天著書立說,致力於中國古代錢幣的研究,正像他自己所講的那樣:“我以為收藏的目的在於寫作,為開拓錢幣學的研究領域,大傢共同努力!”邱思達先生曾經說:“我一生中最達的幸事,是將傾註我和父親兩代人心血收藏的中國共産黨早期發行的貨幣無償地捐獻給國傢,填補了中國紙幣藏品中缺少中國共産黨早期紙幣的空白。”1921年,中國共産黨建立後,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鬥爭過程中,由北伐戰爭時期的農民協會、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解放區人民政權以及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或影響下而建立的人民武裝部隊、團體和政權所發行的各種類型的貨幣,包括1948年12月到1949年9月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人民幣,統稱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人民貨幣,簡稱人民幣,也是中國史上劃時代的大事。係統地整理、研究這一時期的貨幣不但事研究中國貨幣史的需要,還有助於進一步瞭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對於當今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的建設也是有益的。邱思達收集的中國共産黨早期錢幣,即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1927~1937年)各革命根據地銀行發行的紙幣和布鈔,以及中央蘇區、湘贛區(井岡山)、湘鄂贛區、鄂東南區、閩浙贛區、鄂豫皖區、湘鄂西特區(洪湖區)、川陝區及後來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區的各種紙幣和布鈔,早在解放初期已屬鳳毛麟角,有的藏品已成“孤品”。更難當可貴的是,這些藏品中有些是基本成套的,如湘鄂西特區(洪湖區)“中華蘇维埃共和國國傢銀行湘鄂西特區分行”1931年發行的壹角、貳角、伍角、壹元4種。湘贛區(井岡山)及鄂東南區在此期間發行的紙鈔均有完整的一套,這些紙鈔,較全面地反映了中國共産黨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事時期的金融狀況。在衆多的藏品中,有兩枚是1927年湖南“瀏東平民銀行”發行的五角臨時兌換券及貳角信用券。這兩枚是最早時期革命根據地的紙幣。紙幣上分別印有“打倒資本主義、消滅軍閥”的口號。革命初期紙鈔發行時有這樣一種規定,每發行一種新券時便將部分舊券收回。如宜春、萬載、平江、瀏陽等地區發行於1931年的紙幣,在1932年~1933年被收回銷毀;1932年“鄂東工農銀行”發鈔,曾收回1931年大治、大鳳、湖市、沿河各行發行的票幣,由此可見收集老區1930年~1931年間紙幣的難度了。歷經父子兩代人的心血,邱思達的藏品品種之多,內容之廣,可謂大觀。
  在邱思達的藏品中,有1933年發行的各種布幣,如大別山區“鄂豫皖經濟會流通券”及“川陝蘇维埃工農銀行”,由紅、藍、白等不同顔色的布印製而成。還有1936年發行於陝北神府地區的“神府特區抗日革命委員會銀行”的布質幣。這些寶貴的收藏,為當今研究中國革命初期中國共産黨的金融史,提拱了極為珍貴的資料。這些珍品能夠可留至今,邱傢兩代人功不可沒。因此,每一件珍品的背後,都隱藏着一個動人的故事。
  1961年,剛屆而立之年的邱思達,在和一個外地友人的通信中得知,友人手中的一枚1930年鄂豫皖蘇维埃工農銀行發行的“貳角”面值的紙幣。當時邱思達欣喜若狂,不惜以自己心愛的鹹豐年間發行的銀票交換。誰知,多年以後,這位友人來津見到邱先生卻大訴其苦,正是因為那枚大清銀票,這位收藏者在文化大革命中竟被打成“皇親國戚”,多次挨鬥。而邱思達和妻子在“文革”中也迫於形勢銷毀了大量的中國古錢幣,唯獨將早期政權的紙鈔藏在枕頭裏,掖在床下,纔躲過了場浩劫。邱思達藏有一枚面值壹元的中華民國21年(1932年)的東北民衆自衛軍通用鈔票。這是邱老的朋友、原東北電影製片廠的導演徐楓從一位東北老鄉的手中得到的。一位東北老太太,將這枚紙幣疊成幾折縫在被大裏,纔得以保存下來。文革後期,上海博物館徵集中國共産黨中早期錢幣的消息,使邱老非常激動,他早就有一心願:有朝一日將這批珍貴的約鈔貢獻給國傢,留給後人。
  那些日子裏,邱老每天晚上在燈光,將這些紙幣鋪在床上,由於高度近視,他將眼睛幾乎貼在紙幣上,一枚一枚地仔細查看,對一些破損的票面,加以整理,修補一新。當他用雙手捧着這些紙幣將其移交給上海博物館工作人員時,邱老激動了,衹見分嘴唇抖動,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內心既有留戀,但更多的是興奮。
  目前,在不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歷代貨幣大係》北伐戰爭時期貨幣一節中,開捲幾篇標有四星級的藏品,均為邱思達所捐獻,且部分藏品被有關專傢鑒定為稀有珍品。正如有的專傢所言:如果《中國歷代貨幣大係》中,缺少了邱思達先生捐獻的這些藏品,那將是巨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