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方 > 追風散
目錄
No. 1
  追風散1
  【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捲一。
  【組成】川烏(炮,去皮、臍、尖) 防風(去蘆、叉) 川芎(洗) 白僵蠶(去絲、嘴,微炒) 荊芥(去梗) 石膏(煅、研) 甘草(炙)各30 白附子(炮) 羌活(去蘆,洗,銼) 全蝎(去尾針,微炒) 白芷 天南星(炮) 天麻(去蘆) 地竜(去土,炙)各15 乳香(研) 草烏(炮,去皮,尖) 沒藥(細研) 雄黃(細研)各7.5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1.5剋,入好茶少許同調,食後及臨睡前服。
  【功用】祛風邪,清頭目,利咽膈,化痰涎。
  【主治】新久偏正頭痛,頭暈目眩,心悸煩熱,百節酸疼,鼻塞聲重,項背拘急,或皮膚瘙癢,面上遊風,狀若蟲行。
No. 2
  追風散2
  【來源】《瑞竹堂經驗方》捲三。
  【組成】貫衆 鶴虱 荊芥穗各等分
  【用法】上藥哎咀。每服6剋,加川椒50粒,用水250毫升,煎至175毫升,去滓,乘熱漱口,吐去藥。
  【主治】牙痛。
No. 3
  追風散3
  【來源】《普濟方》捲五十三。
  【組成】藜蘆 雄黃 川芎 白芷 石菖蒲 全蝎 藿香 薄荷 鵝不食草(無則可加竜腦少許) 苦丁香各等分 麝香少許
  【用法】上為細末。每用少許,吹鼻中。
  【主治】耳聾閉塞不通。
No. 4
  追風散4
  【來源】《秘傳證治要訣類方》捲三。
  【組成】川烏(炮,去皮、臍) 草烏 僵蠶 全蝎 白附子 南星 天麻 白芷 川芎 羌活 防風 荊芥 石膏 甘草 地竜(去土) 乳香 沒藥 雄黃
  【用法】上藥為末。每服1.5剋,入好茶少許,臨臥時開水調服。
  【功用】搜風化痰,通絡止痛。
  【主治】偏正頭痛,痛連於腦,有牽引感,發則目不能睜,眩暈不能起床。
No. 5
  追風散
  【處方】川烏(去皮臍)、附子(去皮臍)、白附子、白花蛇(酒浸.去皮骨)、丹砂(研),各一兩;蝎稍、麝香(研),各三分;膩粉(研.一分)、南星(去臍.一兩)。
  【製法】上並生用,搗羅六味為細末,入別研藥和勻,磁盒收。
  【功能與主治】治一切急風,角弓反張,四肢抽掣,牙關緊急,骨節疼痛,及破傷風。
  【用法與用量】每服半錢至一錢,豆淋酒或煎蔥白酒下。口噤者用少藥揩牙即開,為妙。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追風散
  【來源】《瑞竹堂經驗方》捲三。
  【組成】貫衆 鶴虱 荊芥穗各等分
  【用法】上藥哎咀。每服6剋,加川椒50粒,用水250毫升,煎至175毫升,去滓,乘熱漱口,吐去藥。
  【主治】牙痛。
  追風散
  【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捲一。
  【組成】川烏(炮,去皮、臍、尖) 防風(去蘆、叉) 川芎(洗) 白僵蠶(去絲、嘴,微炒) 荊芥(去梗) 石膏(煅、研) 甘草(炙)各30 白附子(炮) 羌活(去蘆,洗,銼) 全蝎(去尾針,微炒) 白芷 天南星(炮) 天麻(去蘆) 地竜(去土,炙)各15 乳香(研) 草烏(炮,去皮,尖) 沒藥(細研) 雄黃(細研)各7.5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1.5剋,入好茶少許同調,食後及臨睡前服。
  【功用】祛風邪,清頭目,利咽膈,化痰涎。
  【主治】新久偏正頭痛,頭暈目眩,心悸煩熱,百節酸疼,鼻塞聲重,項背拘急,或皮膚瘙癢,面上遊風,狀若蟲行。
  追風散
  【來源】《普濟方》捲五十三。
  【組成】藜蘆 雄黃 川芎 白芷 石菖蒲 全蝎 藿香 薄荷 鵝不食草(無則可加竜腦少許) 苦丁香各等分 麝香少許
  【用法】上為細末。每用少許,吹鼻中。
  【主治】耳聾閉塞不通。
  追風散
  【來源】《秘傳證治要訣類方》捲三。
  【組成】川烏(炮,去皮、臍) 草烏 僵蠶 全蝎 白附子 南星 天麻 白芷 川芎 羌活 防風 荊芥 石膏 甘草 地竜(去土) 乳香 沒藥 雄黃
  【用法】上藥為末。每服1.5剋,入好茶少許,臨臥時開水調服。
  【主治】偏正頭痛,痛連於腦,有牽引感,發則目不能睜,眩暈不能起床。
  追風散
  【組成】天雄半兩(去皮臍),桂心半兩,半夏半兩,川烏頭半兩(去皮臍),天南星半兩,密陀僧半兩。
  【來源】《聖惠》捲二十一。
  【主治】破傷風。
  【用法】上生用,為細散。每取3錢,於破傷處封瘡口。其風自出,如風雨聲便愈。
包含詞
小追風散定痛追風散五虎追風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