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追蟲丸1
【來源】《醫學入門》捲七。
【組成】大黃 黑醜各30 山楂 莪術各18 檳榔 大腹子各12 雷丸 砂糖各9 木香6 皂角3
【用法】上藥為末。每次3,-9剋,開水調服。
【主治】蟲證。 |
|
追蟲丸2
【來源】《證治準繩·類方》捲八。
【組成】黑牽牛(取頭末) 檳榔各240 雷丸(醋炙) 南木香各60
【用法】上藥為末,加茵陳60剋,大皂角,苦楝皮各30剋,煎濃汁,水泛為丸,如緑豆大。成人每服12剋,小兒3~9剋,清晨用砂糖水送下。
【主治】蟲積。 |
|
【藥物組成】黑牽牛(取頭末)8兩,檳榔8兩,雷丸(醋炙)2兩,南木香2兩。
【處方來源】《準繩·類方》捲八。
【方劑主治】一切蟲積。
【製備方法】上為末,茵陳2兩,大皂角、苦楝皮各1兩,煎濃汁為丸,如緑豆大。
【用法用量】大人每服4錢,小兒3錢或2錢,或1錢半,五更用沙糖水吞下。待追去惡毒蟲積2-3次,方以粥補之。 |
|
【藥物組成】大黃(酒拌,3蒸3曬)1兩,木香5錢,檳榔1兩,蕪荑(去梗)1兩,白雷丸1兩,白术(陳土炒)7錢,陳皮7錢,神麯(炒)5錢,枳實(面炒)3錢5分。
【處方來源】《醫學心悟》捲四。
【方劑主治】濕熱蟲痛,貫心傷人。
【製備方法】上為末,用苦楝根皮,豬牙皂角各2兩,濃煎汁1碗,和前藥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沙糖水送下。 |
|
【藥物組成】雷丸1兩,白蕪荑1兩(炒),檳榔1兩,使君子(肉)半兩,白术半兩,黑牽牛(頭末)1兩,大黃(錦紋者)1兩半,當歸1兩。
【處方來源】《普濟方》捲二三九。
【方劑主治】癆證及諸雜病。
【製備方法】上為末,不可見火,用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小兒7丸或3丸,癆證,桃柳頭湯五更送下;小兒空心沙糖湯送下;諸雜病,生薑湯送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