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 : 福州 [顯示全部] > 連江縣
顯示地圖
目錄
概況 Lianjiang County
  郵編:350500 代碼:350122 區號:0591
  拼音:Lián Jiāng Xiàn 英譯:Lianjiang County
  
    連江縣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福州市東北部,東臨臺灣海峽,西與晉安區接壤,南與馬尾區相連,北與羅源交界。地理坐標為北緯26°03′-26°27′,東經119°17′-120°31′。總面積1190.7平方千米(含馬祖列島23.5平方千米)。總人口為613354人(2007年末,不含馬祖列島),其中城鎮人口128298人。通行閩東方言福州話。
  
    全縣轄16個鎮、7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鳳城鎮、敖江鎮、東岱鎮、琯頭鎮、曉澳鎮、東湖鎮、丹陽鎮、長竜鎮、透堡鎮、馬鼻鎮、官坂鎮、筱埕鎮、黃岐鎮、苔菉鎮、浦口鎮、坑園鎮、潘度鄉、江南鄉、蓼沿鄉、安凱鄉、下宮鄉、小滄畲族鄉、馬祖鄉。縣政府駐鳳城鎮,距福州市55千米。
  
    地處海濱丘陵地帶,自西北嚮東南傾斜,海岸綫長209.4千米,有82個島嶼。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9℃,年降雨量為1500毫米左右。沿海羅源灣、定海灣、黃岐灣為福建省天然深水港。瀋海高速公路、104國道以及建設中的溫福鐵路縱貫南北,敖江橫貫東西。浦口、魁岐宋代古窯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勝古跡有青芝百洞山等。
概況
  連江古稱溫麻。三國時代,孫吳為鞏固東南海防,派將弁在連江修造船衹,設溫麻船屯,溫麻之名亦自此始。隋大業三年(607年)並入閩縣。唐武德六年(623年)從閩縣拆出重置溫麻縣,其年改名連江並沿用至今。天寶元年(742年),縣治從伏沙遷移今址,“北枕東祭,南瞰鰲江”,城域形似展翅南飛的鳳凰,故名鳳城。新中國成立後,曾三次(計18年)屬閩侯專區,二次(計16年)屬福安(寧德)專區,1983年7月1日第二次歸屬福州市轄區至今。現全縣轄16個鎮、6個鄉、266個行政村(居),人口62萬。
  連江地處福建東南沿海,閩江口北岸,東與臺灣、馬祖一衣帶水,西傍省會福州,為歷代軍事、交通之要地。境內自然條件優越、山海資源豐富,可謂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連江縣旅外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4.2萬人,有30多萬人常年旅居海外,是福建省著名的僑鄉。距馬祖最近處僅8000米,對臺(馬)貿易十分活躍,特別是與馬祖列島的民間親情往來頻繁,連江縣已成為海峽兩岸實現“三通”的前沿和閩臺經貿合作的“黃金口岸”,具有特殊的區位優勢。
經濟社會發展
  作為國務院首批沿海開放縣份之一,改革開放以來,連江縣委、縣政府搶抓機遇,充分發揮區位、資源、人才、政策優勢,團结和帶領全縣人民,舉全縣之力,聚八方之財,進一步加快經濟建設發展步伐,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都取得長足進展,先後被評為“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等稱號。2000年全縣國內生産總值70.82億元,工農業總産值86.08億元,財政總收入2.68億元,1999年、2000年連續兩年被評為福建省經濟發展“十佳”縣和經濟“實力”十強縣。2008全年實現生産總值117.0億元,增長11.0%;工業總産值91.61億元,增長33.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産值80.04億元,增長48.3%;農林牧漁業總産值79.28億元,增長5.1%;財政總收入(含基金收入)14.23億元,增長102.7%,其中一般預算收入8.05億元,增長62.1%;城鎮以上固定資産投資52.19億元,增長19.9%;實際利用外資3876萬美元,增長3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36億元,增長18.5%;農民人均純收入5731元,增長10.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95元,增長14.4%。
  工業經濟。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大力實施項目招商、産業鏈招商和專業園區招商。全年共簽約內外資項目61項,合同投資總額達56億元,已批27項,總投資達35億元。全年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3傢,增加規模工業産值23.42億元,增幅位居福州市首位。初步形成了電力能源、船舶修造、鋼鐵鑄造、食品加工、鞋類塑膠、機電製造等規模較大、優勢明顯的工業産業集群。加大企業扶持力度,組建福建聯鑫擔保公司,緩解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難問題。引導技術創新和質量管理,纍计投資3.4億元,實施重點工業技改項目6項,引導富佳機電、旭隆食品等5傢企業開展自主開發和産學研工作。天工動力、瑞邦金屬等4傢企業評為省高新技術企業;百洋公司榮獲“全國農産品加工出口示範企業”。
  農業經濟。加大支農惠農力度,兌現糧食直補、涉農油價補貼和能繁母豬補貼等政策。籌集資金3.14億元支持“三農”工作。糧食生産保持穩定,種植業畜牧業穩步發展。農業綜合開發和農業産業化繼續推進,21傢企業獲評市級以上竜頭企業。玉華山種兔場通過了國傢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驗收;百洋公司獲省品牌農業金奬。遠洋捕撈和高優化水産養殖繼續拓展,建設浮筏式消波堤,拓展了養殖海域新空間,新增養殖海域133.33公頃。加快引進水産精深加工項目,提高水産品附加值,全縣共有水産加工企業96傢,其中上千萬元企業12傢。全年水産品總量60.25萬噸,水産品加工量29.30萬噸,增長12.9%。開展生態公益林管理機製和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沿海防護林國債建設項目全面完成。5個村162戶700人受益於造福搬遷工程,全年共新增轉移富餘勞動力9131人。
  第三産業。抓好旅遊綫路開發推介,深度開發青芝山風情遊、黃岐濱海遊兩條綫路;創意推出中國十大魅力鄉村一日遊等綫路;製作發行了首張旅遊風景明信片。大力發展物流業,充分利用可門港開發開放和江南火車站建設的有利時機,大力引進永盛物流、信達物流等大型物流企業;繼續推進冠海等海運企業與可門電廠等企業對接,推進現代物流業發展壯大。加強對臺貿易工作,成立對臺貿易專營公司,完善對臺碼頭、驗貨中心等設施,推進對臺小額貿易。註重城區商業網點建設和商業資源培植,加快發展城區服務業,逐步形成了多個人流、物流相對聚集的特色商業區。大力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新建和改造了47傢連鎖化“農傢店”,農村市場進一步繁榮發展。
  城鄉建設。做好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修編完善了城區建設規劃和主要路段控製性詳規。實施路網建設,高標準建設或改造13條城區道路,並實現了主要路段管網入地,推進城區擴張。市政公共設施建設加快,實施蓮湖及城市水體改造工程,修復重建城區主要排水排污管道5千米,建成城區污水處理廠。建設江濱公園、蓮湖公路一期和縣標環島。環城區亮燈工程基本完成。穩妥推進舊城改造,加快新區建設,全年共開工建設房地産45萬平方米,建成了一批優秀住宅小區和精品建築。結合新農村建設,農村基礎設施持續改善;初級水利化縣通過省級達標驗收;推廣農村衛生公厠和戶用沼氣池建設;如期建成20個鄉鎮客運站;完成農村公路路面硬化72.6千米;新建15個建製村飲水工程;建成投運3個垃圾焚燒爐和6座垃圾轉運站。
  社會事業。“6·18”科技成果項目對接35項,3傢企業獲評省農村青年創業示範基地。加大教育投入,新改擴建中小學校校捨3.24萬平方米;落實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學雜費全免政策;出臺邊遠地區教師補貼政策;“雙高普九”順利通過省級評估驗收。註重挖掘連江區域文化,成功舉辦首屆媽祖文化旅遊節和梅洋梅花文化節,畲族山歌等5個項目被批準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群衆性體育活動蓬勃發展,競技體育取得新突破,連江縣智障運動員在世界特奧會上取得了2金1銀的佳績。加強醫療衛生事業建設,實施鄉鎮衛生院提升改造工程,加快縣醫院綜合病房大樓建設,改善城鄉醫療條件。加強廣播電視事業建設,全面完成“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建設任務。加強社會事業項目建設,盤整搬遷縣委黨校、衛生監督所等單位,籌建五大中心,完善配套設施。關心弱勢群體生活,成立縣慈善總會,實行睏難企業、軍轉人員生活補助制度,提高了城鄉低保補助標準。全面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大力推行農村、城鎮睏難家庭醫療補助制度,啓動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試點工作,協調解决自收自支人員和企業職工醫保問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不斷加強,被評為省級“平安縣”。
  中國水産大縣
  連江縣海域遼闊,海岸綫長209公裏,有大小島域82個,海域面積3112平方公裏,是陸地面積的2.7倍。
  大官坂貝類養殖場
  全縣22個鄉鎮中漁業鄉鎮13個,從業人口占全縣總人口1/3。連江縣有着豐富的海産資源,海洋魚類有500多種,其中經濟魚類有100多種。境內著名的“三灣三口”(黃岐灣、羅源灣、定海灣,閩江口、敖江口、可門口)是福建省重要的水産生産區,先後被列為福建省“現代漁業示範區”,“海洋開發試驗區”,中科院海洋所的“貝藻類養殖試驗區”,實現科學養殖規模化、海水捕撈遠洋化、精深加工係列化。2000年水産品總量為57.9萬噸,連續22年居福建省首位,全國縣級第二位。
  中國水産食品加工業的搖籃
  2000年連江縣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全國食品工業強縣,獲得“中國(福州)食品工業園”冠名權。園區已實現“三通一平”達千畝,37傢內外資食品企業入駐園區,並初具規模,帶動連江縣海洋經濟發展。
  水産加工
  同時,企業利用外資的嫁接,科學技術的開發,實現了量的擴張和質的升華,目前,全縣擁有水産加工企業153傢,其中百勝海味廠、官塢海洋開發有限公司被列入省農業産業化竜頭企業,水産品年加工量17萬噸,産值達14億元,水産品加工業蓬勃發展形成冷凍保鮮、料理食品、即食食品、保健食品、罐頭食品、飼料加工等多層次水産加工産品體係,主要産品有海帶結、海帶捲、魚丸、魚面、單凍鰻片、章魚球、蝦仁、蝦皮等幾十種加工産品,其中海帶産量占全國銷量2/3,銷往全國各大中城市以及美國、日本、南韓、臺灣等。
  投資興業的百年福地
  近年來,連江舉全縣之力,聚八方之財,投資10多億元使基礎設施由製約型嚮適應型乃至超前型轉變。
  蓮荷路
  港口建設步伐加快,開發建設了官頭3000噸對臺貿易碼頭、黃岐千噸級碼頭和下宮500噸客貨碼頭,可門港和粗蘆島深港碼頭也正在抓緊前期準備工作。全縣海運總噸位達21.4萬噸,擁有運力居全省第一的鄉鎮海運企業,共同構成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
  通信齊全
  全縣程控電話容量達7萬多門,移動電訊覆蓋全縣,可實現數據通信和多媒體通信。
  水電充裕
  福建省第六大江——敖江從園區中間依城而過,淡水充足,地熱資源豐富,目前日供熱水能力為6000噸,是全省第二個“溫泉縣城”。電力除省網直供外還擁有山仔、塘坂等水電廠,總裝機容量6.8萬千瓦,跨入全國100個裝機萬千瓦縣行列。城區“三縱四橫”主幹路網基本形成,市政設施建設逐步配套,城市雛形可見,被評為省二級文明縣城。
  政策保障
  解放思想、營造寬鬆的投資軟環境已成為全縣上下的共識,除落實國傢、省市一係列優惠政策外,該縣還成立了投資服務項目中心,並製立實施了《關於鼓勵外商投資的若幹意見的規定》、《關於進一步加快水産加工業發展的若幹意見的通知》、《關於建立和實行投資項目審報代辦製,進一步加強投資軟環境建設的實施意見》、《關於對外商投資基礎上實行會審製、限時製、代理製、檢查報告製和責任追究製的規定》等文件,並在地方稅收留成、土地規費、水、電等方面做最大的讓利優惠,使該縣投資環境更趨於明朗和寬鬆。
  旅遊業發展極具潛力
  連江縣山清水秀,山海兼具的自然景觀和古今爭輝的人文景觀,構成豐富的旅遊資源主體。境內有名山16座,古物遺跡3處,古剎157座,奇峰、怪岩、幽洞、名潭100多處,名傢摩岩石刻和歷史碑記150多處。
  含光塔
  主要景點有:敖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遺址、青芝山百洞山、閩江口“五虎守門”和“雙龜鎖口”、定海灣古沉船文物、長門古炮臺以及宋朝理學家朱熹遺墨、明朝學者陳第墓、民國國府主席林森藏骨塔等名勝古跡,聞名遐邇,黃岐半島戰備時期遺留下的衆多軍事設施神秘誘人,獨具魅力。目前,我縣已開發三個各具特色的旅遊綫路。一是以省級風景名勝區青芝山為主軸的閩江口旅遊綫路,展示沿江、山川風貌;二是以黃岐半島為依托的濱海旅遊綫,體現海濱風光、海鮮風味和臺馬特色;三是以貴安溫泉高爾夫球場和山仔庫區為重點的西部旅遊綫,突出溫泉療養、體育旅遊和畲族風情,旅遊將成為我縣跨世紀的新興産業。
行政區劃
  鎮∶ 馬鼻鎮 | 丹陽鎮 | 東岱鎮 | 東湖鎮 | 官坂鎮 | 敖江鎮 | 浦口鎮| 透堡鎮 | 黃岐鎮 | 曉沃鎮 | 筱埕鎮 | 琯頭鎮 | 坑園鎮 | 苔籙鎮 | 長竜鎮
  鄉∶ 潘渡鄉 | 蓼沿鄉 | 下宮鄉 | 江南鄉 | 馬祖鄉(即臺灣省連江縣,未實際控製)|安凱鄉
  民族鄉∶ 小滄畲族鄉
交通便捷
  城區距福州馬尾港35公裏、福州市區45公裏、福州長樂國際機場57公裏、擬建中福溫鐵路連江站3KM,104國道和瀋海高速公路貫穿境內。福州火車站及各個區縣的客運站都有開往連江方向的班車。
馬祖島
  馬祖島在中國大陸以及臺灣當局的行政區劃序列上都屬於連江縣,而臺灣當局在馬祖列島設立“連江縣”,與大陸福建省的連江縣同名,馬祖列島位於福建省閩江口外,南北綿延54公裏,總面積29.52平方公裏,包括東引、西引、亮島、高登、大丘、小丘(註)、北竿、南竿、西莒和東莒等36個大小島嶼、礁嶼,最大島南竿面積10.64平方公裏,全縣最高峰為北竿的壁山。位於福建閩江口外東海中,扼閩江咽喉,西距福州約十六浬,東距臺灣基隆一百一十四浬(東引至基隆九十浬),南距金門一百五十二浬,與金門南北相對峙,控製臺灣海峽。
  簡稱馬祖,區劃:4鄉,政府所在地南竿鄉,縣長陳雪生,縣花九重葛,縣鳥黑嘴端鳳頭燕鷗,電話區號0836,總面積29.6055平方公裏(臺灣的第25位),總人口10,066人(2006年4月)(臺灣的第25位),人口密度349.51人/平方公裏,(臺灣的第17位)
  馬祖地理
  經度東經119.54 - 120.30度,緯度北緯25.56 - 26.23度,總面積29.6055平方公裏,氣候類型:副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溫:18.6℃,極東:東引鄉東引島世尾山東岸,東經120度30分08秒;極南:莒光鄉東莒島林坳礁南岸,北緯25度56分04秒;極西:南竿鄉南竿島津沙村西岸,東經119度54分04秒; 極北:東引鄉西引島北固礁北岸,北緯26度23分08秒。
  馬祖歷史
  馬祖島原名南竿塘,而列島以“馬祖”為名,係始於宋代。相傳宋時,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湄州島,東蠃搓漁民林願之六女默娘,秉性賢淑、事親至孝,且熱心公益,每於黑夜,輒燃薪為火,為漁舟導航,深獲鄉民感佩。某日乃父出海捕魚,不幸遇風罹難,默娘痛不欲生,乃投海尋父,卒負父屍漂至南竿島。鄉人感其孝行足式,厚葬立廟祭祀,尊稱之為“媽祖”。民間為避諱,因將“媽祖”改為“馬祖”,作為列島總名。
  原屬無人荒島,元朝世祖至元14年,迄順帝至正27年(1277年~1367年)期間,閩浙沿海漁民,始發現群島有天然港灣,可資避風補給淡水,遂利用為漁船停泊休息之所。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以後,始有漁民陸續遷入,自成村落。中華民國成立,政府先後於南竿、北竿、東犬、西犬各島分設????倉,計劃發展漁業。1934年,首在南竿設聯保辦事處,推行保甲制度。1937年抗日戰起,群島為日軍占據。1945年勝利後,福建海上保安總隊及國軍進駐西犬,負責恢復秩序,維持治安。
  馬祖區劃
  南竿鄉:10.64平方公裏,北竿鄉: 8.94平方公裏,莒光鄉: 5.26平方公裏,東引鄉: 4.76平方公裏,總計:29.6平方公裏。
  馬祖交通
  海路方面,有臺馬輪(計有550席位)或合富輪(為軍租船保留一般民衆50席位)從南竿的福澳港以及東引的中柱港通往臺灣基隆港,由基隆開往馬祖方向時,原則上當月份單號先開往南竿(約次日早上七時到達)再轉往東引,當月份雙號先開往東引(約次日早上六時到達)再轉往南竿,每周一為臺馬輪公休日不開航,如風浪太大有可能停航。此外還有金竜輪與閩珠貳號通過小三通每周一至五在南竿的福澳港與福州的馬尾港之間通行。
  空中方面,南竿機場(北緯26°09'02" 東經119°57'13")位於南竿島東側,機場設施包括航站大樓、塔臺、長1580米寬30米的主跑道及一座直升機坪,於2003年1月23日啓用可供DH8-300、200及FORK-50等型客機起降,起降受限能見度5000米、雲高1500尺,目前無法夜航。北竿機場(北緯26°13'31" 東經120°00'00")位於北竿島東側,於1994年1月17日啓用,跑道長1120米,可飛航DASH-8-300型50多人座客機,起降受限能見度3200米、雲高1300尺。目前衹有立榮航空在經營馬祖至臺灣航綫,現有南竿--臺北,南竿--臺中,北竿--臺北航綫。
歷史沿革
  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拆侯官縣溫麻船屯地置溫麻縣,屬晉安郡。隋開皇九年(589年)並入原豐縣,開皇十二年(592年)改名閩縣。唐武德六年(623年)析閩縣溫麻舊地復置溫麻縣,同年以城域大江前橫,盈盈如束改名連江。歷屬豐州、泉州、建安郡、建州、福州、長樂郡、長樂府、福安府、福州路、福州府、閩海道。天寶元年(742)縣治由伏沙(今白沙)移今址。
    1949年8月16日解放後,仍設縣。1950年屬閩侯專區,1956年改屬福安專區,1959年復屬閩侯專區,1962年屬福州市。1963年屬閩侯專區,1970年屬福安專區(1971年福安專區改稱寧德地區),1983年劃歸福州市。
  
    宋時分為永福、南永福、東寧善、西寧善、太平、聞名、五賢7鄉。元代並為永福、五賢、寧善、太平、聞名5鄉,另劃4都。明清仍沿其舊。民國初沿清製,後劃為19個區。民國21年(1932年)劃為8個區,民國24年並為3個區,民國30年劃為35個鄉鎮,民國35年並為丹陽、東澳、琯頭、筱定、黃苔5鎮和朱蓼、小滄、潘溪、所南、官塘、浦洋、鰲江、荷崇範、鏡山、象廈、竿西、荻壺、西洋、竿塘14鄉。
    1949年劃為敖江、丹陽、東澳、琯頭、筱定、黃苔6鎮和荷山、浦洋、鏡山、荻壺、潘溪、小滄、朱蓼、所南、象廈、官塘、竿塘、西洋12鄉,後又並為8個區,31個鄉(鎮),其中馬祖鄉尚待統一。1958年實行公社化,1961年劃為14個公社,1983年劃為18個公社。1984年實行政社分開,各公社分別改為鄉(鎮),並增設東岱鄉,共設 6個鎮12個鄉和1個畲族鄉。後又相繼增設透堡、下官、江南3個鄉,並陸續將9個鄉改鎮。
    1997年,連江縣面積1168.1平方千米,人口60萬,轄14鎮7鄉,縣政府駐鳳城鎮。
    2000年,撤銷坑園鄉,設立坑園鎮。2000年底,連江縣轄16鎮6鄉1民族鄉:鳳城鎮、浦口鎮、曉澳鎮、琯頭鎮、丹陽鎮、黃岐鎮、東岱鎮、敖江鎮、東湖鎮、馬鼻鎮、透堡鎮、筱埕鎮、苔菉鎮、官坂鎮、長竜鎮、坑園鎮、潘渡鄉、蓼沿鄉、下宮鄉、安凱鄉、江南鄉、馬祖鄉、小滄畲族鄉,設25個居委會、 242個行政村。面積1168平方千米,人口61.75萬人。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599962人,其中:鳳城鎮 59534人、敖江鎮 34954人、東岱鎮 31745人、琯頭鎮 66550人、曉澳鎮 35634人、東湖鎮 15318人、丹陽鎮 26745人、長竜鎮 11964人、透堡鎮 18106人、馬鼻鎮 37791人、官坂鎮 27586人、筱埕鎮 26899人、黃岐鎮 24130人、苔菉鎮 27301人、浦口鎮 34070人、坑園鎮 20957人、潘渡鄉 17129人、江南鄉 24921人、蓼沿鄉 26212人、安凱鄉 16538人、下宮鄉 12243人、小滄畲族鄉 3635人;馬祖鄉(無數據)
  
  2003年,連江縣轄16個鎮、6個鄉、1個民族鄉:鳳城鎮、浦口鎮、曉澳鎮、琯頭鎮、丹陽鎮、黃岐鎮、東岱鎮、敖江鎮、東湖鎮、馬鼻鎮、透堡鎮、筱埕鎮、苔菉鎮、官坂鎮、長竜鎮、坑園鎮、潘渡鄉、蓼沿鄉、下宮鄉、安凱鄉、江南鄉、馬祖鄉、小滄畲族鄉。2003年末,戶籍人口61.3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63萬人。
    2004年,全縣轄22個鄉鎮,268個村(居),總人口62萬。
概況
  連江縣,又稱馬祖,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的一個縣。位於臺灣海峽正北方,面臨閩江口、連江口和羅源灣,與中國大陸衹有一水之隔,為海運要衝。現由主要由南竿島、北竿島、高登島、亮島、大丘島、小丘島、東莒島、西莒島、東引島、西引島及其附屬小島共計三十六個島嶼、礁嶼組成。
  
  由於國共內戰關係,原連江縣一分為二,中華民國政府領有位於外海南竿、北竿,後以馬祖列島合併成立“連江縣”,造成連江縣之名通行於公務,“馬祖”衹能當成別稱。而位於中國大陸的連江縣主體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所治。這成為唯一兩岸分治的縣份,形成今日兩個“連江縣”的特殊情況。
  
  目前中華民國連江縣是由昔日連江縣的南竿、北竿,長樂縣的西莒、東莒以及羅源縣的東引所組成。
  
  馬祖通行的語言是超長樂口音的方言閩東話,當地稱為“平話”、“馬祖話”,與福州話大致相同。
  
  縣長 楊綏生
  (連江縣縣長列表)
  簡稱 馬祖
  設立始年 1953年
  行政區類別 縣
  區劃 4鄉
  政府所在地 南竿鄉介壽村76號
  總面積 28.8平方公裏
  (臺灣的第25位)
  總人口 10,002人(2010年1月)
  (臺灣的第25位)
  人口密度 347.29人/平方公裏
  (臺灣的第18位)
  縣象徵
  
   * 縣花:紅花石蒜
   * 縣樹:海桐
   * 縣鳥:黑嘴端鳳頭燕鷗
  
  官方語言 國語(現代標準漢語)
  鄉土語言 福州話
  時區 國傢標準時間
  (UTC+8,無夏時製)
  電話區號 0836
  網站 連江縣政府
國府遷臺後簡史
  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進駐各島,設馬祖行政公署,1950年鼕改製為福建省政府閩東北行署,1953年8月,於南竿成立連江縣政府,西犬設長樂縣政府。翌年3月,復於東引設羅源縣政府。1955年6月間,將閩東北行署,改製為福建省第一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負責指揮監督所屬連江、長樂、羅源各縣縣政。嗣因金門、馬祖地區實施戰地政務,福建省政府應國防部之請,於1965年7月福建省撤銷第一區行政監察專員公署。馬祖地區政務交由馬祖守備區(現改稱馬祖防衛司令部)戰地政務委員會接管,並將原屬長樂縣轄之東犬(今東莒),西犬(今西莒)島,及羅源縣轄之東引島,劃歸連江縣管轄,並與位於中國大陸部分的連江縣隔海相對。馬祖與金門地區已經在1992年11月7日解除戰地政務,回歸地方自治,民選縣長,成立縣議會。
行政區劃
  馬祖於1950年12月15日成立“馬祖行政公署”,下分設南竿區、北竿區、白肯區、東涌區、四礵區、岱山區、西津區、浮鷹區等8區。1952年國民政府放棄四礵、岱山、西津、浮鷹4區,餘下4區依原縣恢復建製。1953年2月連江縣、羅源縣、長樂縣恢復縣建製,將連江縣所屬的南竿區、北竿區改製為鄉。同年9月長樂縣所屬的白肯區劃分為白肯鎮及東肯鄉。1954年長樂縣所屬的東涌區改製為鄉。1955年設立“閩東北行政公署”,就近督導連江、長樂、羅源3縣政務。閩東北行政公署後改名為“福建省第一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56年6月國民政府决定在金馬地區實施戰地政務,撤銷“福建省第一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將長樂及羅源2縣並入連江縣,原長樂縣的白肯鎮、東肯鄉改名為西犬鄉及東犬鄉,原羅源縣的東涌鄉改名為東引鄉,由連江縣管轄,此時連江縣共轄有南竿鄉、北竿鄉、西犬鄉、東犬鄉、東引鄉等5鄉。1971年西犬、東犬合併為莒光鄉。現今連江縣共管轄南竿、北竿、東莒、西莒、東引4鄉,總面積約28.8平方公裏。
  
   * 現今的行政區
  
  南竿鄉(粉紅色)、北竿鄉(緑色)、莒光鄉(紫色)、東引鄉(咖啡色)
  
   *
   o 南竿鄉:10.64平方公裏
   o 北竿鄉: 8.94平方公裏
   o 莒光鄉: 5.26平方公裏
   o 東引鄉: 4.76平方公裏
  
   總計:29.6平方公裏
  
   * 己廢除或曾管轄的行政區
   o 四礵區(1952年棄守)
   o 岱山區(1952年棄守)
   o 西津區(1952年棄守)
   o 浮鷹區(1952年棄守)
   o 白肯鎮(後改名西犬鄉)
   o 東肯鄉(後改名東犬鄉)
   o 西犬鄉(與東犬合併為莒光鄉)
   o 東犬鄉(與西犬合併為莒光鄉)
   o 東涌鄉(後改名東引鄉)
地理
  馬祖列島位於福建省閩江口外,南北綿延54公裏,總面積29.6平方公裏,包括東引島、西引、亮島、高登島、大丘、小丘(註)、北竿、南竿、西莒和東莒等36個大小島嶼、礁嶼,最大島南竿面積10.64平方公裏,全縣最高峰為北竿的壁山。位於福建閩江口外東海中,扼閩江咽喉,西距福州約十六浬,東距臺灣基隆一百一十四浬(東引至基隆九十浬),南距金門一百五十二浬,與金門南北相對峙,控製臺灣海峽。
  
  註:此處的大丘、小丘乃是北竿鄉的島嶼,不可與莆田縣烏丘鄉的大小丘相互混淆。烏丘鄉目前由金門縣代管,劃入金門縣行政區。
  
   * 極東:東引鄉東引島世尾山東岸,東經120度30分08秒;
   * 極南:莒光鄉東莒島林坳礁南岸,北緯25度56分04秒;
   * 極西:南竿鄉南竿島津沙村西岸,東經119度54分04秒;
   * 極北:東引鄉西引島北固礁北岸,北緯26度23分08秒。
交通
  對外交通
  
  海路方面,有臺馬輪(計有550席位)或合富輪(軍租船,保留一般民衆50席位)從南竿的福澳港以及東引的中柱港通往臺灣基隆港,由基隆開往馬祖方向時,原則上當月份單號先開往南竿(約次日早上七時到達)再轉往東引,當月份雙號先開往東引(約次日早上六時到達)再轉往南竿,每周一為臺馬輪公休日不開航,如風浪太大有可能停航。此外還有金竜輪與閩珠貳號通過小三通每周一至五在南竿的福澳港與福州的馬尾港之間通行。
  
  空中方面,南竿機場(北緯26°09'02" 東經119°57'13")位於南竿島東側,機場設施包括航站大樓、塔臺、長1580米寬30米的主跑道及一座直升機坪,於2003年1月23日啓用可供DH8-300、200及福客50等型客機起降,起降受限能見度5000米、雲高1500呎,目前無法夜航。北竿機場(北緯26°13'31" 東經120°00'00")位於北竿島東側,於1994年1月17日啓用,跑道長1120米,可飛航DASH-8-300型50多人座客機,起降受限能見度2400米、雲高780呎。目前衹有立榮航空在經營馬祖至臺灣航綫,現有南竿-臺北、南竿-臺中、北竿-臺北航綫。
  
  離島交通
  
  馬祖列島各島間以交通船(當地俗稱“小白船”)聯繫,其中重要的港口有南竿的福澳港。
教育
  高級中學
  
   * 國立馬祖高級中學
  
  國民中學
  
   * 連江縣立中山國民中學
   * 連江縣立中正國民中學
   * 連江縣立介壽國民中學
   * 連江縣立東引國民中學
   * 連江縣立敬恆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 連江縣立中正國民小學
   * 連江縣立介壽國民小學
   * 連江縣立仁愛國民小學
   * 連江縣立東引國民小學
   * 連江縣立東莒國民小學
   * 連江縣立坂裏國民小學
   * 連江縣立敬恆國民小學
   * 連江縣立塘岐國民小學
英文解釋
  1. n.:  Lianjiang County
近義詞
連江
相關詞
地名福建省福州市鄉鎮
包含詞
連江縣醫院連江縣圖書館連江縣文化館
連江縣博物館連江縣檔案館連江縣中醫院
連江縣啓明中學福建省連江縣人連江縣衛生防疫站
連江縣職工療養院連江縣婦幼保健院連江縣特殊教育學校
連江縣南湖太極道觀連江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連江縣中醫院第三門診部
連江縣中醫院第二門診部連江縣竹器工藝漆筷廠福建省連江縣官頭工藝廠
連江縣建設局培訓中心福建省連江縣皮膚病防治院連江縣科技咨詢服務中心
連江縣皮膚病防治院連江縣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福建省連江縣華豐針織服裝廠
福建省連江縣中醫院第四門診部連江縣鳳城鎮石料工藝製品廠連江縣潘渡鄉貴安村溫泉飯店
福建省連江縣敖江鞋帽服裝廠
分類詳情
張開敖江鎮張開透堡鎮張開苔菉鎮張開潘渡鄉張開苔錄鎮
張開東引鄉張開鳳城鎮張開丹陽鎮張開東湖鎮張開江南鄉
張開下宮鄉張開小滄畲族鄉張開馬祖鄉張開官頭鎮張開北竿鄉
張開南竿鄉張開莒光鄉張開小滄鄉張開長竜鎮張開東岱鎮
張開琯頭鎮張開曉澳鎮張開馬鼻鎮張開官坂鎮張開筱埕鎮
張開黃岐鎮張開浦口鎮張開蓼沿鄉張開安凱鄉張開坑園鎮
張開曉沃鎮潘度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