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拼音: guò hé chāi qiáo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貶義解釋: 自己過了河,便把橋拆掉。比喻達到目的後,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資料來源: 元·康進之《李逵負棘》:“你休得順水推船,偏不許我過河拆橋 。”例子: 祥子受了那麽多的纍,~,老頭子翻臉不認人,他們替祥子不平。(老捨《駱駝祥子》十四)謁後語: 張飛撤退長坂坡故事: 出處《元史·徹裏帖木耳傳》
治書侍御史普化消有王曰:“參政可謂過河拆橋 者矣”。
釋義比喻達到某種目的後,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故事元朝的大臣徹裏帖木耳,處理公務精明幹練,善於决斷。有一年他在浙江任職,正好逢上省城舉行科舉考試。他目睹了這場考試,從官府到考生都花費了許多錢財,並且免不了有營私舞弊的情況。他暗暗下了决心,待到自己掌握了大權,一定要促使朝廷廢除這種制度。後來,他升任相當於副宰相的中書平章政事,便奏告元順帝,請求廢除科舉制度。中國科舉制度隋唐以來已實行了七百多年,要廢除它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大師伯顔表示支持,但反對的很多。有位御史堅决反對廢除科舉制度,他請求順帝治徹裏帖木耳的罪。不料順帝雖然很昏庸,但對廢除科舉制度倒是贊成的。因此不僅不支持那位御史,反而把他貶到外地去當官。不久,他命人起草了廢除科舉制度的詔書,準備頒發下去。書還未下達,地位略低於平章的參政許有王,又出來反對廢除科舉制度。他對伯顔說:“如果廢除科舉考試制度,世上有才能的人都會怨恨的。”伯顔針鋒相對地說:“如果繼續實行科舉考試制度,世上貪贓枉法的人還要多。”許有王反駁說:“沒有實行科舉考試制度的時候,貪贓枉法的人也不是很多嗎?”伯顔諷刺他說:“我看中舉的人中有用之材太少,衹有你參政一個人可以任用!”許有王不服氣,舉出許多當時中舉的高官來反駁伯額。伯顔當然不會改變自己的觀點,於是兩人爭論得非常激烈。第二天,滿朝文武被召到祟天門聽讀皇帝下達的廢除科舉製席的詔書,許有王還特地被侮辱性地通知在班首聽讀。看來,皇帝特意要讓這個反對者將詔書聽得明白些。許有王心裏非常不願意,但又懼怕得罪皇帝遭到禍害,衹好勉強跪在百官前列聽讀詔書。聽讀完詔書後,百官紛紛回府,許有王滿臉不高興地低頭走路。有個名叫普化的御史特地走到他邊上,湊着他的耳朵冷嘲熱諷他說:“參政,你這下成為過河拆橋 的人啦。這話的意思是,你許參政是靠科舉當官的,現在宣讀皇上關於廢除科舉制度詔書,你跪在最前面,似乎是廢除科舉制度的領頭人,就像一個人過了橋後就把橋拆掉一樣。許有王聽了又羞又恨,加快步伐離開。之後他藉口有病,再也不上朝了。 guò hé chāi qiáo guò hé chāi qiáo 比喻事情成功之後,便不再顧念藉以成事的人 這小子忘恩負義,過河拆橋 比喻達到目的後,就把曾經幫助自己的人拋開。《元史·徹裏帖木兒傳》:“治書侍御史 普化 誚 有壬 曰:‘參政可謂過河拆橋 者矣。’” 元 康進之 《李逵負荊》第三折:“你休得順水推船,偏不許我過河拆橋 。”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二七:“這樣大的事竟然沒有通過 馮永祥 和商界老老們商量,那不是過河拆橋 嗎?”亦作“ 過橋拆橋 ”。《官場現形記》第十七回:“但是現在的人總是過橋拆橋,轉過臉就不認得人的。等到你有事去請教他,他又跳到架子上去了。”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捲二:“ 雍正 庚戌,貢士 宋長城 對策,有請廢科目之議。置三甲末,停其選用。此 元 人所謂過橋拆橋者耶?” guò hé chāi qiáo 过河拆桥 释 义
自己過了河,便把橋拆掉。比喻達到目的後,就把曾經幫助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元史·徹裏帖木耳傳》治書侍御史普化消有王曰:“參政可謂過河拆橋 者矣”。
元·康進之《李逵負棘》第三折:“你休得順水推船,偏不許我過河拆橋 。”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貶義 1.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四部:“這樣大的事竟然沒有通過馮永祥和商界老老們商量,那不是~嗎?”
2.祥子受了那麽多的纍,~,老頭子翻臉不認人,他們替祥子不平。 ★老捨《駱駝祥子》十四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過橋抽板 飲水思源 張飛撤退長坂坡 过河拆桥 故事
劉備在長坂坡打了敗仗,趙雲找到衝散了的劉備的妻兒。曹操也追至長坂橋,見張飛鬍須倒立,睜着圓眼,心中害怕中計,嚇得掉頭就跑。張飛見嚇退了曹操,就將長坂橋拆掉。劉備擔心曹操再追,連夜率軍嚮漢津逃去。 : The danger past and God forgotten. n.: kick down the ladder, kick over the ladder, remove the bridge after crossing the river— — ungrateful, remove the bridge after crossing the river, , ungrateful ingratitude, Après avoir traversé la rivière on détruit le pont 得魚忘筌 , 卸磨殺驢 , 獲兔烹狗 , 鳥盡弓藏 , 兔死狗烹 , 過橋抽板 , 濟河焚舟 , 有進無退 , 上樹拔梯 , 翻臉無情 , 得魚忘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