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遼河以西的地區,就是遼寧的西部。 |
|
指 遼河 以西的地區,今 遼寧省 的西部。 戰國 、 秦 、 漢 至 南北朝 設郡。解放後(1949年)設省,1954年撤銷,與 遼東省 合併復設 遼寧省 。《史記·匈奴列傳》:“ 燕 亦築長城,自 造陽 至 襄平 。置 上𠔌 、 漁陽 、 右北平 、 遼西 、 遼東郡 以拒 。” 晉 張華 《博物志》捲七:“ 靈帝 和光 元年, 遼西 太守 黃翻 上言,海邊有流屍。” 唐 金昌緒 《春怨》詩:“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 遼 西。” 明 夏完淳 《六哀·黃鎮南》詩:“ 鎮南 三萬師,傢世 遼 西將。” |
|
1.郡名。戰國燕置。秦漢治所在陽樂(今遼寧義縣西)。轄境相當今河北遷西、樂亭以東、長城以南,遼寧鬆嶺山以東、大凌河下遊以西地區。其後轄境漸小,十六國前燕移治令支(今河北遷安南),北燕又移治肥如(今盧竜北)。北齊廢入北平郡。
2.舊省名。 1949年鬆江省由東北人民政府領導。省人民政府駐哈爾濱市。轄哈爾濱、佳木斯、牡丹江、鶴崗(由興山市改稱)4市及雙城、尚志(原珠河、葦河2縣並置,駐珠河,以紀念抗日英雄趙尚志而命名)、巴彥、賓縣、阿城、呼蘭、五常、海林、木蘭、延壽、拉林、寧安、勃利、雞西、湯原、密山、樺南(駐湖南營)、樺川、依蘭、富錦、穆棱、通河、東寧(原綏芬縣並入,駐綏芬河)、方正、集賢、林口、寶清、虎林、蘿北、饒河、撫遠、佛山(1949年4月由鬆江省劃歸黑竜江省,同年12月劃回鬆江省)等32縣。
1950年興山市改稱鶴崗市。原屬黑竜江省的佛山縣劃歸鬆江省。轄4市、32縣。
1952年鬆江省由東北行政委員會領導。將佛山縣劃歸黑竜江省。原湯原縣所屬南岔地區設置伊春縣,駐伊春街。
1953年哈爾濱市改為中央直轄市,由東北行政委員會代管。鬆江省轄3市、32縣。
1954年雙鴨山礦區設立相當於縣級的礦區人民政府,由鬆江省直接領導。後鬆江省建製撤銷,原鬆江省所屬各縣、市劃歸黑竜江省。
遼西省沿革1949年
◎撤銷遼寧、遼北2省,設立遼西省。遼寧分別劃歸新設立的遼西省、遼東省。遼北省的哲裏木盟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其他部分分別劃歸遼西
省、遼東省(東北人民政府1949年4月21日批準)
◎設立山海關市
◎至年底四平市下設第一、二、三、四、五區
◎至年底錦州市下設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區
◎至年底阜新市下設第一、二、三區
1950年
◎撤銷錦州市第一、二、三、四、五區
◎錦州市第六、七區更名為第一、二區
◎遼西省鐵嶺縣石佛寺等12個行政村劃歸瀋陽市(東北人民政府1950年2月批準)
◎遼西省遼中縣小北河區劃歸遼東省遼陽縣(東北人民政府1950年3月23日批準)
1951年
◎設立錦州市第一、二、三、四(遼西省人民政府1951年10月5日批準)
◎錦州市第一、二區更名為第五、六區(遼西省人民政府1951年10月5日批準)
◎遼西省遼中縣東黃臘坨子及七臺子兩行政村渾河以東部分地區劃歸遼東省遼陽縣(東北人民政府民政部1951年11月16日批準)
1952年
◎遼西省的山海關市劃歸河北省唐山專區(政務院1952年批準)
◎遼東、遼西兩省以渾江新河道為界。遼中縣大坨子村,新開河東岸的孤傢子屯劃歸遼東省遼陽縣(政務院1952年11月13日批準)
◎遼西省義縣第一區新立屯村的九官臺門屯劃歸熱河省北票縣(東北人民政府民政部1952年8月25日批準)
◎熱河省朝陽縣鬆嶺門村、洪傢窩堡村、大三臺村劃歸遼西省錦縣第十三區(東北人民政府民政部1952年8月25日批準)
◎遼西省錦西縣第二區牛傢店、下三角城、孟王塔、孤竹營子、楊傢溝、大吉道6個村劃歸熱河省朝陽縣(東北人民政府民政部1952年8月25日
批準)
1953年
◎設立錦州市第七區,以錦縣女兒河、後白廟子、金廠堡、大窪屯、西白廟子、腰湯河子、地藏寺、王鬍臺、姜家屯9個行政村和錦西縣磚瓦窯
子、古城子、乾河溝子、史傢鋪、劉傢屯5個行政村為其行政區域(遼西省人民政府1953年5月25日批準)
◎設立阜新市第四區(遼西省人民政府1953年12月31日批準,1954年實施)
1954年
◎撤銷遼東省、遼西省,合併設立遼寧省(中央人民政府1954年6月19日批準)
原遼西省所屬的四平市及梨樹、雙遼2縣劃歸吉林省。
幾年來,在遼西境內發現了大量恐竜化石,其中包括一些帶羽毛的恐竜,為鳥類有恐竜進化而來提供了佐證。 |
|
1949年
◎撤銷遼寧、遼北2省,設立遼西省。遼寧分別劃歸新設立的遼西省、遼東省。遼北省的哲裏木盟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其他部分分別劃歸遼西
省、遼東省(東北人民政府1949年4月21日批準)
◎設立山海關市
◎至年底四平市下設第一、二、三、四、五區
◎至年底錦州市下設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區
◎至年底阜新市下設第一、二、三區
1950年
◎撤銷錦州市第一、二、三、四、五區
◎錦州市第六、七區更名為第一、二區
◎遼西省鐵嶺縣石佛寺等12個行政村劃歸瀋陽市(東北人民政府1950年2月批準)
◎遼西省遼中縣小北河區劃歸遼東省遼陽縣(東北人民政府1950年3月23日批準)
1951年
◎設立錦州市第一、二、三、四(遼西省人民政府1951年10月5日批準)
◎錦州市第一、二區更名為第五、六區(遼西省人民政府1951年10月5日批準)
◎遼西省遼中縣東黃臘坨子及七臺子兩行政村渾河以東部分地區劃歸遼東省遼陽縣(東北人民政府民政部1951年11月16日批準)
1952年
◎遼西省的山海關市劃歸河北省唐山專區(政務院1952年批準)
◎遼東、遼西兩省以渾江新河道為界。遼中縣大坨子村,新開河東岸的孤傢子屯劃歸遼東省遼陽縣(政務院1952年11月13日批準)
◎遼西省義縣第一區新立屯村的九官臺門屯劃歸熱河省北票縣(東北人民政府民政部1952年8月25日批準)
◎熱河省朝陽縣鬆嶺門村、洪傢窩堡村、大三臺村劃歸遼西省錦縣第十三區(東北人民政府民政部1952年8月25日批準)
◎遼西省錦西縣第二區牛傢店、下三角城、孟王塔、孤竹營子、楊傢溝、大吉道6個村劃歸熱河省朝陽縣(東北人民政府民政部1952年8月25日
批準)
1953年
◎設立錦州市第七區,以錦縣女兒河、後白廟子、金廠堡、大窪屯、西白廟子、腰湯河子、地藏寺、王鬍臺、姜家屯9個行政村和錦西縣磚瓦窯
子、古城子、乾河溝子、史傢鋪、劉傢屯5個行政村為其行政區域(遼西省人民政府1953年5月25日批準)
◎設立阜新市第四區(遼西省人民政府1953年12月31日批準,1954年實施)
1954年
◎撤銷遼東省、遼西省,合併設立遼寧省(中央人民政府1954年6月19日批準)
原遼西省所屬的四平市及梨樹、雙遼2縣劃歸吉林省。
幾年來,在遼西境內發現了大量恐竜化石,其中包括一些帶羽毛的恐竜,為鳥類有恐竜進化而來提供了佐證。 |
|
- n.: western part of Liaoning province
|
|
遼西鄉 遼西街道 |
|
朝陽 | 自然 | 化石 | 北票 | 民間藝術 | 錦西 | 水果 | 特産 | 關外第一縣 | 遼寧 | 沿海 | 區域 | 經濟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