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遼寧科技學院投訴電話本溪市旅遊投訴電話:0414-2846970
遼寧省旅遊投訴電話:024-86230222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遼寧科技學院座落在堆峰積翠的平頂山北麓、川流不息的太子河南岸。她是一所歷史悠久、多學科的省屬普通高等學校,是全國27所示範性專科重點建設學校之一。
學校的前身是1914年成立的本溪縣立師範講習所,先後經歷了本溪工業專門學校、本溪鋼鐵學校、本溪鋼鐵學院等階段。學校原隸屬於冶金工業部,1998年6月劃歸遼寧省政府管理。2000年11月,本溪市高等職業專科學校、本溪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並入遼寧科技學院。90年來共為國傢培養了各類人才6萬餘人。
群山環抱的校園占地678.25畝,其中原校區占地515.3畝,今年新徵用地162.95畝。此外,已另規劃516.94畝為學校教育用地。建築面積23.65萬平方米,固定資産原值21465.18萬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原值6588.92萬元。圖書館藏書48.8萬册。在校本專科生7777人。
學校現有資源與建築工程係、冶金工程係、機械工程係、自動控製係、信息工程係、生物與化學工程係、經濟管理係、外語係、社會科學係、藝術係、師範教育係、體育係、基礎部、馬列德育部14個係部和現代教育中心、成人教育學院。設有五大學科門類的50個專業,其中本科專業9個,專科專業41個。有國傢教育部確定的示範專業1個,有特色專業1個,試點專業2個。有遼寧省確定的試點專業2個。有17個基礎實驗室、實驗中心,9個校內實習基地,70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2001年,學校與奧地利政府簽署了貸款533萬歐元的建設項目,主要用於移動通訊培訓中心和機械工程培訓中心的建設。
學校現有教職工1189人,教師529人。其中教授等正高級職稱者21人、副教授等副高級職稱者280人,具有博士學位的2人,具有碩士學位的98人(含在讀博士14人),在讀碩士120人。學校現有政府津貼獲得者1人,本溪市科技拔尖人才4人,本溪市學科帶頭人27人,有4人被外校聘為碩士生導師。近年來,學校每年選送30-40名教師出外進修攻讀碩士學位,使教師的整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科學研究和高教研究工作成果顯著。近5年來,學校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35項,獲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奬1項,獲專利4項;承擔國傢、省、市級教育研究課題80餘項,獲國傢級教改成果二等奬1項,省部級一等奬4項。
校辦産業穩步發展。70年代中期研製生産出了我國第一枚φ310mm礦用三牙輪鑽頭,産量和質量逐年提高,為本鋼及全國部分礦山的生産、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對外交流日趨頻繁,先後與美國、英國、加拿大、烏剋蘭、俄羅斯等國傢的大學與教育團體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
面對新的挑戰,學校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致力於提高綜合辦學實力,走內涵和外延協調發展之路,全校師生正以飽滿的熱情,積極投入到創辦本科院校的工作中,力爭到2014年學校建校一百周年前後,建成多學科類型,結構合理、規模適度、質量優異、特色鮮明的教學型本科院校。 |
|
[英]Liaon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遼寧科技學院坐落在山川秀美的工業城市——遼寧省本溪市,是一所歷史悠久、多學科的省屬普通本科院校。
學院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 1914年成立的本溪縣立師範講習所,先後經歷了本溪工業專門學校、本溪鋼鐵學校、本溪鋼鐵學院、本溪冶金高等專科學校等發展階段。曾隸屬於冶金工業部,1998年6月劃歸遼寧省政府管理,2000年11月,本溪市高等職業專科學校、本溪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並入本溪冶金高等專科學校,2004年5月12日,經教育部批準,在本溪冶金高等專科學校的基礎上組建成遼寧科技學院。90年來為國傢培養各類人才6萬餘人。
群山環抱的校園占地 678.25畝,其中原校區占地515.3畝,2003年新徵用地162.95畝。建築面積23.65萬平方米。固定資産原值22478.75萬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原值6626.22萬元,圖書館藏書48.8萬册。現有在校本專科生9509人。
學院現有資源與建築工程係、冶金工程係、機械工程係、自動控製係、信息工程係、生物與化學工程係、文法係、管理係、外語係、藝術係、體育部、基礎部等12個教學係部,共有在校本、專科生10,104人。設有工、理、文、管、法、教育六大學科門類的50個專業,其中本科專業17個,專科專業33個,有省級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級品牌專業1個,省級示範專業(高職)3個。冶金、機械、自動化等專業具有明顯的行業特色和優勢,近年來就業率均在90%以上。有40個校內實驗室、實訓基地,151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學院現有教職工908人,其中專任教師557人。教職工中有教授等正高級職稱者24人,副教授等副高級職稱者24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9人,在讀博士18人;具有碩士學位的280人,在讀碩士33人。
科學研究和高教研究工作成果顯著。近五年來,學院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37項,獲研究經費共計296萬元,獲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奬1項、市政府科技進步二等奬1項,獲專利5項;承擔國傢、省、市級教育研究課題80項,獲國傢級教學成果二等奬1項,省部級一等奬4項、二等奬1項、三等奬1項。目前各級各類在研科研項目112項,在研教育教學研究課題166項。
校辦産業穩步發展。 20世紀70年代中期研製生産出了我國第一枚φ310mm礦用三牙輪鑽頭,産量和質量逐年提高,為本鋼及全國部分礦山的生産、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對外交流日趨頻繁,先後與美國、英國、烏剋蘭、俄羅斯、韓國、日本等國傢的大學與教育團體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
面對新的挑戰,學院確定的發展思路是:以工學為主,兼顧理學、文學、管理學、法學和教育學等多學科發展;立足本溪,服務遼寧,面嚮全國,重點為老工業基地經濟建設和以冶金、機械為主的材料加工、裝備製造業領域培養工程技術應用型和高級技能型人才。2007年4月,學院在本溪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徵建設用地74.2萬平方米,2008年4月正式開工建設,規劃建設面積24.6萬平方米,爭取明年完成建設,進行校園整體搬遷。遼寧科技學院將抓住歷史機遇,勇於開拓創新,勵精圖治,團结奮進,譜寫新的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