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相鄰國傢的貿易組織或邊境居民在國傢接壤地區進行的貿易活動。簡稱邊貿。 |
|
包括邊民互市貿易、邊境小額貿易和邊境地區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其中邊民互市貿易指邊境地區邊民在邊境綫20公裏以內、經政府批準的開放點或指定的集市上,在不超過規定的金額或者數量範圍內進行的商品交換活動。 |
|
在既定的人民幣國際化目標下,究竟應當從哪個角度切入,來推進這一進程?目前看來,人民幣不太可能如同美元一樣在二戰之後依靠國際協議成為國際貨幣,也不太可能象日元一樣在日本強大的國際貿易優勢支持下迅速推進國際化。反觀人民幣國際化的現實,人民幣作為財富儲備、國際藉貸貨幣的功能在人民幣沒有自由兌換之前發揮的餘地並不大,目前所討論的人民幣國際化,基本上局限在人民幣在邊境貿易中作為支付手段,完成結算功能。或者說,到目前為止,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主要動力之一,還是邊境貿易。
近年來,我國和周邊國傢和地區的邊境經貿往來一直保持着較快的發展勢頭。2002年,根據海關統計,和我國毗鄰的12個國傢和地區(不含香港、臺灣)與我國的邊境貿易額超過了260億美元,並呈現出進一步增長的勢頭。
人民幣在邊境貿易推動下的國際化,因為從地域上主要局限在與中國有活躍邊貿活動的國傢和地區之間,無疑具有鮮明的地域色彩,因而也可以被稱為 “區域化”。據統計,目前越南境內的人民幣約有35億元,泰國境內的人民幣約44億元,蒙古國境內的人民幣約6億元,俄羅斯和緬甸境內的人民幣分別在 3000-5000萬元之間,這還不包括這些國傢的企業和個人在中國的境內的金融機構中開立的、用於邊貿結算的人民幣帳戶。至於港澳兩地的人民幣流通,則主要不是因為邊貿所推動的。
人民幣在區域化推動下的國際化進程,本身就暗示了中國人民幣的國際化將必然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這不僅表現在人民幣接受區域的逐步擴大,也表現在人民幣履行國際貨幣職能的擴展也必然是逐步推進的。按照漸進推進的國際化思路,人民幣的國際化必然從邊貿中履行計價和交易媒介職能起步,進而不斷擴大邊貿計價的範圍,在積纍到一定的規模和信用之後轉而到一般貿易中履行結算功能。這些過程基本上還是在國際貿易的推動下進行。衹有在國際貿易積纍到相當的規模、國內金融市場也相對完善、人民幣自由兌換即將完全實現時,人民幣纔可能真正擴展到作為國際金融市場上的藉貸和投資貨幣、進而作為國際儲備貨幣。
因此,在人民幣完全自由兌換之前,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應當采取務實策略,從邊貿推動下的人民幣區域化策略起步,在中國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下,逐步有意識地推進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作為結算貨幣的便利程度,提高人民幣使用的規模。與此同時,相應地為人民幣的進一步國際化作好監管方面的準備。
從總體上看,隨着我國與周邊國傢和地區經貿往來的不斷深入發展,伴隨着人民幣穩定升值的預期,人民幣在周邊國傢和地區經貿活動中日益受到追捧,特別是在缺乏硬通貨、貨幣匯率也不太穩定的國傢和地區更為如此,從總量上看,目前在周邊國傢和地區流通的人民幣規模呈上升趨勢。在海外流通的人民幣構成我國對外負債。海外流通人民幣的增減不僅影響我國的貨幣供應量,而且會對我國資本和金融項目帶來一定的影響。從國際收支角度來看,海外流通人民幣的增減,與我國對外的外匯負債增減,對於國際收支平衡和匯率穩定的影響在性質上是一樣的。因此,如何在促進邊境貿易發展的同時,關註周邊國傢和地區人民幣流通狀況,並將其納入我國國際收支和外匯市場監測體係,應是人民幣區域化推進過程中金融監管需要關註的問題之一。
從邊貿比較活躍的越南、蒙古國等國傢看,這些國傢的貨幣幣值往往不太穩定、匯率風險較大,因此雙邊結算中使用其本國貨幣的規模遠遠低於人民幣和美元等硬通貨。從結算的渠道看,規範的銀行間結算所占的比重總體上並不高,相當多的邊貿結算則是通過一些不規範的地攤銀行、地下錢莊進行,有的還采用一些風險較大的現金結算方式,一些邊貿商人還直接在中國境內的金融機構開立人民幣個人帳戶用於結算。因此,從總體上看,邊貿結算的效率不太高,一些特定的結算渠道的風險也相應較高,同時,因為規範的銀行間結算所占比重有限,也不利於中國的金融監管機構掌握人民幣在周邊國傢和地區的流通狀況。
為了促進邊貿結算效率的提高,鼓勵邊境地區互設帳戶進行資金結算和清算無疑具有多方面的積極意義。總體上說,和我國邊貿比較活躍的國傢和地區相比,我國金融機構目前具有相對較高的經營管理水平,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加之人民幣匯價穩定並呈現升值趨勢,因此我國金融企業開展雙邊結算有利於拓展中國的金融機構的盈利空間。同時,也能夠一定程度上能夠將人民幣在周邊國傢和地區的流通狀況納入我國監測體係。近年來,在邊境經貿往來中,人民幣作為支付貨幣的規模在不斷上升。但是由於法規上的空白和認識上的差異,人民幣在周邊地區和國傢的真實流通規模難以掌握。如果支持和鼓勵雙邊互設帳戶,有利於將人民幣境外流通納入監測體係。通過在周邊國傢和地區推進人民幣結算業務,顯然有利於人民幣的區域化發展進程。
隨着邊境貿易的不斷發展和人民幣在周邊地區流通範圍的擴大,從推進人民幣區域化和國際化進程的角度,應支持邊境貿易中采用人民幣結算,鼓勵我國商業銀行參與邊貿的人民幣結算業務。鑒於邊貿結算中人民幣現鈔轉運問題具有較大的成本,應支持商業銀行在周邊地區發行包括人民幣藉記卡在內的其他支付工具。在此基礎上,應進一步將跨境人民幣資金納入我國國際收支和外匯市場信息監測的範圍之內。因此,以邊貿結算推動下的人民幣區域化,本身不僅是人民幣國際化的起步,同時也為中國邊貿和國際貿易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在此基礎上,金融監管部門應當相應為人民幣結算範圍的擴大和規模的增長作好準備。 |
|
邊境貿易是指邊境地區,在一定範圍內邊民或企業與鄰國邊境地區的邊民或企業之間的貨物貿易。有兩種形式:一是邊民互市貿易。它是基於邊民個人之間買賣行為的一種貿易方式,兩國雙方邊境居民在規定的開放點或指定的集市上,以不超過規定的金額,買賣准許交換的商品。二是邊境小額貿易。指邊境地區的外貿公司,與鄰國邊境地區的貿易機構或企業之間進行的小額貿易。 |
|
我國邊境貿易的特點是邊貿企業規模小,容量小,合同數量小,市場窄;地域分散、國別分散。我國開展邊境貿易的省、自治區有廣西、雲南、西藏、新疆、內蒙古、黑竜江、吉林,分別與越南、老撾、緬甸、印度、尼伯爾、巴基斯坦、哈薩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剋斯坦、俄羅斯、朝鮮、蒙古等國邊境地區開展貿易活動;從個體戶到國有貿易公司都參與做邊貿,貿易方式從最原始的易貨貿易到最現代化的無紙貿易都存在。 |
|
1994年公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第八章第四十二條,對我國邊境貿易作了明確闡述,即“國傢對邊境城鎮與接壤國傢邊境城鎮之間貿易以及邊民互市貿易,采取具體措施,給予優惠和便利。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邊境貿易按照“自找貨源、自找銷路、自行談判、自行平衡、自負盈虧”的“五自”原則進行。
國傢對邊境貿易和經濟技術合作實行優惠鼓勵政策,包括放寬經營範圍,下放到邊境省、自治區一定的邊境貿易管理權,靈活進出口許可證管理。鼓勵邊境地區的經濟組織與毗鄰國傢的邊境地區發展經濟技術合作。邊境省、自治區對外經貿部門可以審批由邊境地區實施的經濟技術合作項目。同時對稅收、結算貨幣的使用及從事邊貿和勞務合作人員的出境手續等方面給予方便和照顧。 |
|
從1992年初,國務院陸續批準13個邊境開放城市,它們是:黑竜江的黑河、綏芬河,吉林的琿春,內蒙古的滿洲裏、二連浩特,新疆的伊寧、博樂、塔城,雲南的畹町、瑞麗、河口,廣西的東興、憑祥。
截止目前,我國共開放一類口岸241個,邊貿企業達3,000多傢。隨着我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深入,邊貿政策更加完善成熟,邊貿管理體製更加順暢,邊境貿易必將穩步發展。 |
|
- : frontier trade
|
|
|
|
中越邊境貿易 | 邊境貿易結算 | 姐告邊境貿易區 | 邊境貿易外匯管理辦法 | 瑞麗市姐告邊境貿易區 | 雙鴨山市針織品邊境貿易公司 | 三門峽市湖濱區邊境貿易公司蕾美飯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