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詞【一作行】四首⑴
劉禹錫
春江月出大堤平,
堤上女郎連袂行。
唱盡新詞歡【一作看】不見⑵,
紅霞映【一作影】樹鷓鴣鳴⑶。
桃蹊柳陌好經過,
燈下妝成月下歌。
為是襄王故宮地,
至今猶自細腰多。
【此首一作張籍《無題詩》。】
新詞宛轉遞相傳,
振袖傾鬟風露前。
月落烏啼雲雨散,
遊童陌上拾花鈿。
日暮江頭【一作江南】聞竹枝⑷,
南人行樂北人悲。
自從雪裏唱新麯,
直到三春花盡時。
註:
校 ⑴本題第二首又見《全唐詩》捲三八六張籍集,題為《無題》,註:“一作劉禹錫詩,題雲《踏歌詞》。”卞孝萱《劉禹錫年譜》係此四首為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所作。⑵歡,《樂府》作“看”,註:“一作歡。”叢刊本作“觀”。⑶映,《樂府》作“影”。⑷頭,蔣本作“南”。
註釋
1.踏歌:古代長江流域民間的一種歌調,邊走邊唱,以腳步踏地為節拍。
2.歡:心愛的人。古樂府《常林歡》解題雲:"江南人謂情人為歡"。
3.襄王故宮:本在今河南信陽西北,隋唐時故城久已荒廢。這裏當是用宋玉《神女賦》之意,以夔州一帶泛稱楚襄王所歷之故地。
4.細腰:指苗條細腰的美女。《韓非子·二柄》:"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
5.花鈿:女性的一種首飾。
評析
"襄王故宮地",這組歌詞大約作於夔州任上,所寫乃川江一帶民俗風情。詩人模擬當地民間情歌,以女性口吻詠唱對愛情的期待和追求。真實的生活當然沒有如此濃郁優美的詩情畫意,但詩中所表達的對於美好愛情的企盼、睏惑和感傷,卻真切地反映了人類共同擁有的、永難泯滅的愛美之心。《詩境淺說續編》雲:"踏歌詞,每多美人香草之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