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 跨月臺轉車站
  跨月臺轉車站;(英式英語)cross-platform interchange;(美式英語) cross-platform transfer 是一種城市軌道交通係統的轉車站設計,其目的是在同一個島式月臺上讓通勤者從一個路綫係統的列車的月臺下車後直接步行到對面另一條路綫的月臺轉車(在重鐵的原則上這兩個係統的路軌在通勤時是不交匯的,不過可以在興建時刻意遷就)。乘客不需經過樓梯、電動扶梯或電梯走到另一個平臺轉綫,因此通勤效率得到了提升。跨月臺轉車站還有一個設立原則就是不要求乘客在轉車時經過計算車費的柵閘,英國的stratford地區車站就是由兩個不同鐵路經營者允許乘客不經過柵閘就進行轉車的典型例子。
  月臺設置
  單一跨月臺轉車站
  一個擁有跨月臺轉車站的通勤列車站一般會包含最少兩組雙嚮路綫係統,並最少擁有兩個分開但有行人樓梯之類連接的島式月臺(服務4條單綫),在客量高的轉車站容納更多的路綫可能會導致月臺人流飽和及混亂。而世界上大部分通勤鐵路係統如果因為多種原因而衹能為兩條路綫建設單一個跨月臺轉車站,那麽她們在一般情況下都會選擇讓同方向的軌道配對在同一個島式月臺上,因為進行同方向轉車的乘客通常要比逆方向的多,例如香港地鐵的荔景站能應付四種同方向跨月臺轉車服務,使用另外四種逆方向轉車方式的乘客需要從下車月臺經樓梯走到另一個島式月臺轉車。這個原則上的一個例外是香港地鐵金鐘站,考慮到較高的乘客量一方的需求而被建成一個逆方向跨月臺轉車站
  組合式完美跨月臺轉車站
  僅僅一個跨月臺轉車站是不能達成兩條雙嚮路綫係統的完美跨月臺轉車服務,在利用兩條路綫係統做成3方向完美跨月臺轉車服務,香港地鐵於太子站 - 旺角站及油塘站 - 調景嶺站采用了兩個連續的跨月臺轉車站,第一個轉車站負責逆方向的跨月臺轉車,第二個轉車站負責同方向換乘 (路軌在兩個轉車站中間交換位置或設置渡綫以備不時之需),其中一條路綫有機會以同方向或其後的轉車站作為終點站完結整個組合轉車站係統。要作一個最方便通勤者的4方向跨月臺轉車站係統,理論上最少需要連續兩個跨月臺轉車站及每站三組並排的島式月臺。
  例子
  香港
  香港地鐵:太子站 - 旺角站;金鐘站;荔景站;北角站;油塘站 - 調景嶺站;欣澳站
  九廣鐵路:大圍站
  香港地鐵 - 九廣鐵路:南昌站
  泰國
  曼𠔌高架電車:暹羅站
  image:stratford x pltfm.jpg
  倫敦stratford跨月臺轉車站的繁忙人流image:lionel-groulx-montreal-metro.jpg
  蒙特婁lionel-groulx站地下開揚式雙層島式轉車月臺英國
  倫敦地鐵:貝剋街站;男爵宮站;牛津交叉口站
  倫敦地鐵 - 大英國傢鐵路 - 船塢輕鐵:stratford地區車站
  倫敦地鐵 - c2c:barking站
  美國
  舊金山灣區捷運係統 (bart):亞瑟子站
  舊金山灣區捷運係統 - 加州鐵路局:millbrae站
  加拿大
  蒙特婁地鐵:lionel-groulx站;snowdon站
  俄羅斯
  莫斯科地鐵:kashirskaya站
  莫斯科地鐵 - 郊區鐵路幹綫:vykhino站
  比利時
  布魯塞爾地鐵:beekkant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