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 赤道低氣壓帶
目錄
No. 1
  1.赤道低氣壓帶the equator low atmospheric pressure take
  在赤道及其兩側,是太陽高度角最大的地帶,這裏受太陽光熱最多,地面增溫也高,接近地面的空氣受熱膨脹上升,空氣減少,氣壓降低。這樣在南北緯5°之間的地區,就形成了一個低氣壓帶一赤道低氣壓帶
  2.赤道低氣壓帶與熱帶雨林氣候的形成赤道及其南北兩側,全年處於赤道低氣壓帶控製下,盛行上升氣流,高溫多雨,全年皆夏,年平均氣溫在26攝氏度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且全年分配比較平均,形成了熱帶雨林氣候。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馬來群島是世界主要的熱帶雨林氣候區。
赤道低氣壓帶
  The equator low atmospheric pressure take
  在赤道及其兩側,是太陽高度角最大的地帶,這裏受太陽光熱最多,地面增溫也高,接近地面的空氣受熱膨脹上升,空氣減少,氣壓降低。這樣在南北緯5°之間的地區,就形成了一個低氣壓帶一赤道低氣壓帶
赤道低氣壓帶與熱帶雨林氣候的形成
  赤道及其南北兩側,全年處於赤道低氣壓帶控製下,盛行上升氣流,高溫多雨,全年皆夏,年平均氣溫在26攝氏度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且全年分配比較平均,形成了熱帶雨林氣候。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馬來群島是世界主要的熱帶雨林氣候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