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詞彙 : 中國 >浙江 >臺州 >天台縣 > 赤城山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赤城山投訴電話臺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76-8535755
  浙江省旅遊投訴電話:0571—85117419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赤城山:位於天台縣城北,海拔306.5米,因山色赤赭,形如城堡而得名。是歷代高僧名道的修身之處,山上有大小不一的十八個山洞,主要建設有紫雲洞、道教第六洞天玉京洞、濟公佛院等,山麓有濟公故裏。
  赤城山——形如城堡,層列井然,石呈赤色,望之若霞,人稱“赤城山”。舊時,臺州稱赤城郡,天台縣城叫赤城,都是因山而得名。每當晨曦當照,滿山紫氣氤氳,霞光籠罩,故名“赤城棲霞”,是天台山八大景之一,“活佛”濟公就是出生在赤城山腳下的永寧村,赤城山也是天台的南大門,天台山象徵、標志,李白曾在《天台曉望》中寫到“門標赤城霞”和東晉孫綽名句“赤城霞起見高標”都點出了這屋含義。北京頤和園澄爽齋南城樓有“赤城霞起”的匾額,就是指這座山,赤城山高約306.5米,山上有紫雲、華陽、玉京、瑞霞等洞穴。在近郊四面青山中獨樹一幟,歷來被看作天台山的南門和標志。山的東南面嚮陽和煦,分面着18個岩洞,其中玉京、紫雲、華陽、瑞霞諸洞天,自唐末以來就有建築。
  紫雲洞位於赤城山近腰部,俗稱下岩。洞口深廣約30米,高10餘米,頂嵌“赤城霞”楷書,為明代萬歷年間題刻。洞內依岩構築樓層數間,可盤梯而上。上層已築新樓,可憑窗遠眺。底層係佛殿,洞前竪“建文帝度歲處”碑。洞檐岩唇時有水下墜階前,稱“淨塵水”。午日初臨,銀鱗閃爍,別有情趣。
  從紫雲洞上行,麯徑盤旋,舊稱“十八盤”,登上半山,即為中岩諸洞。古時有香雲洞和瑞霞洞,兩洞毗連,香雲洞供觀音,瑞霞洞供濟公。現已擴建成濟公人僧衣、僧帽、袈裟、僧鞋的象徵,饒有情趣。
  院東白雲洞,是外荒之所。現已建成濟公殿,殿外麯廊小軒,自成一體。濟公院之上為司空洞,俗稱中洞。唐代天台宗高僧湛然在此講演天台宗教義,壁鎸有“釋簽”二字。1992年建成悟月樓,是一處樓軒臨崖如懸、幽門小院的精捨。
  臥佛岩紫雲洞右上方有一小洞,構築玲瓏,原是敦柏高僧曇燈燈猷坐禪的地方。齊僧慧明於建元(479-492)間塑臥佛於此,故稱“臥佛岩”。後曾奉禮五百大神。現修復臥佛像,長3.1米,木雕金裝。旁有小室,稱“立雪處”下臨池塘,環境優美。
  玉京觀道教認為,神仙所居住的名山洞穴,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
  道書說:“十大洞天者,處大地名山之間,是上天遣群仙統治之所。”第二洞天委羽山洞,第六洞天玉京洞,第十洞天括蒼山洞都在臺州。玉京洞為上青玉平之天,茅司命真君之所治,在天台赤城山。相傳元始天尊在玄都玉京山說法,令神仙們住在這裏。《會稽記》則說:“赤城山有寶室睿臺”,許邁曾經在此憩居。許邁給王羲之的信中寫道:“從天台山到臨海,有很多金臺玉室和仙人芝草。”
  吳葛玄,晉魏華存、葛洪、許邁等都曾在赤城山煉丹。為了紀念他(她)們,宋政和八年(1118)建赤城觀。嘉熙元年(1237),朝遷遣使投金竜玉簡,並賜予沉香、鬥真、鐘馨和御書玉京觀及拱辰殿匾額。
  玉京洞奉祀三清、玉皇、魏夫人和許邁神像,附近文昌閣祀文昌帝君;華陽洞奉三茅真君。
No. 2
  山名。在浙江天台西北,為天台山南門。因山上赤石屏列如城,望之如霞,故名。山有石洞十二以紫雲洞和玉京洞最著。山頂有赤城塔,為南朝梁嶽陽王妃所建。今“赤城棲霞起而建標。”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詩:“天姥連天嚮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大清一統志.臺州府一.山川》:“赤城山,在天台縣北六裏。’支遁《天台山銘序》:‘住天台者,當由赤城山為道徑。孔靈符《會稽記》:‘赤城山,土色皆赤,狀似雲霞,望之如雉堞。’......舊志,一名燒山,西有玉京洞。道書以為第六洞天,名上玉清平之夭,即天台之南門。”
  赤城山又稱燒山,距天台縣城和國清寺均為2公裏,景區面積1.3平方公裏。為丹霞地貌,仙佛雙修的聖地,濟公活佛故裏,名人逸事集粹。赤城山,是水成岩剝蝕殘餘的一座孤山,“不與衆山同一色,敢於平地拔千仞”。因其山赤,石屏列如城而得名,是天台山中惟一的丹霞地貌景觀。每當旭日東升或夕陽西下,雲霧繚繞山腰,霞光籠罩,光彩奪目。元邑人曹文晦形容為:“赤城霞起建高標,萬丈紅光映碧寥。美人不捲錦秀緞,仙翁瀉下丹砂瓢。”故有“赤城棲霞”之稱。赤城棲霞亦為天台八景之一。
  赤城山,有道教第六洞天的玉京洞、濟公佛院、梁妃塔,赤城棲霞等景觀。赤城山為白堊紀係下流岩組成,屬於丹霞地貌,為河湖相紫紅色沙礫岩夾火山碎屑岩沉積,以紫紅色中厚層至塊狀礫岩、沙礫岩為主。赤城山高338.8米,歷來被視為天台山的南門和標志。山的東南方向,陽光和煦,分佈着十八個洞穴,其中玉京、紫雲、餐霞、華陽、瑞霞諸洞天,自唐宋以來就有建築。紫雲洞位於山腰,俗稱下岩。洞頂嵌有“赤城霞”楷書,為明代萬歷年間題刻。洞內依岩構築樓屋數間,洞前立有“建文帝度歲處”碑。洞旁有一小洞,原是敦煌高僧曇猷坐禪的地方。僧慧明於建元年間塑臥佛於此,稱“臥佛岩”。赤城山中層為濟公院,分為東西兩院。濟公東院是為紀念佛教禪宗大師濟公而於1996年所建。濟公東院依山而建,兩層四開間,高為14.5米,建築面積達410平方米。院內設濟公百態堂。堂中有3尊香樟木雕濟公大佛,兩側有79尊銅製濟公小佛像。在走廊上還設有18尊形態各異的濟公像,有喜、怒、哀、樂、悲、愁等各種不同神態。濟公(1130—1209)出生於天台縣永寧村,為佛教禪宗高僧,在港臺地區有大量信徒(港臺約有200多萬個濟公堂),有廣泛影響。濟公西院建於1987年,是濟公幼時讀書之地。由齊康院士設計。融濟公身上的袈裟、酒葫蘆、薄扇於一體,其中有佛珠108顆。寺內有濟法傳大(寺),長10.5米,高3.5米,進深5.35米,寺內有竜池、鳳沼建於天然洞穴中。原址在城北石墻頭,現占地面積2671.65平方米,內供奉濟公佛像,幾經興衰,至清代順治、宣統年間兩次修整。裘了真出資重建濟公院,院址移到赤城山瑞霞洞。西院由八蓋閣、葫蘆齋、袈裟門等組成。分別是濟公的僧衣、僧帽、僧鞋的象徵。濟公西院上方為悟月樓,為濟公悟道之處。唐代高僧湛然在此講演天台宗教義。赤城山上層為玉京洞,岩上刻有“玉京”二字。玉京洞是道教南宋十大洞天之一的第六洞天,俗名上岩(赤城山由下至上分為三層),相傳是元始天尊玄都說法之地。赤城山山體由水平的中生代紅色砂岩和礫岩組成,因斷層擡升形成此洞具有鼕暖夏涼的特點。歷史上,最早為三國時,傳說魏夫人、葛玄在此煉丹。宋政和八年(118年)建赤城觀,嘉熙元年(1237年),朝廷遣使投金竜玉簡賜沉香鬥真鐘馨和御書。現玉京洞以奉祀三清、葛玄、和魏夫人為主。
  赤城棲霞屬於天台八大景之一,因赤城山形如雉堞,岩色赤赭,晴天的早晚時分,尤其到春分時節,太陽升起的時候,紅日高照,並且霞光會在赤城山頂的梁妃塔處停留好一段時間,形成滿山紫氣氤氳,霞光萬道,因此把這種物侯現象稱為“赤城棲霞”。赤城棲霞屬於霞景中的霞光,是陽光在雲霧中射出的色彩繽紛的光芒。
  梁妃塔海拔307.6米,高29.7米。每面寬為6.5米門寬為1.5米,高3.2米,為四面七層的磚泥混合結構,自二層以上每層每面有拱門供奉佛像,檐下又有鬥拱,屬於密檐式塔,其與國清寺隋塔遙相呼應。此塔是商朝梁大同四(538)嶽陽王蕭為其妃子所建,初建時原有三塔。唐會昌五年(845年)反佛時被廢,鹹通(860—847)由僧宗丘募捐重修了其中一座,五代周顯德七年(960)僧德韶又被重建,重建時獲得捨利49顆。並放置在各個寺院中。現存塔為1947年尖慈法師嚮上海居士捐款重建的。1978年又整修一次,塔下有“白蛇洞”,傳說白蟒作祟,與此,塔後有“穿劍岩”,中開一綫。梁妃塔是赤城山的標志,是天台山最古老的建築之一,高聳赤城山頂,可以看到周圍山地平坦,是登高的好地方。
  。玉京洞為一天然洞穴,洞深10米,寬7米。洞內隨岩構造三開間樓房,周圍植有鬆柏,鑿有古井。
  登臨山頂,極目遠眺,錯落有緻的村莊、星羅棋布的農田、蜿蜒的始豐溪、四面環山的天台城全貌,以及橫亙在城東的東橫山,一覽無餘,令人心曠神怡。
  山上還有許多與神話傳說相聯繫的景觀,如悟月樓、洗腸井、曬腸岩、八仙洞、金錢池、搖鈴石、青雲洞(韓湘子吹簫處),以及衆多的摩崖石刻。
  有關赤城山的詩詞:
  舟中曉望 孟浩然
  挂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
  舳艫爭利涉,來往接風潮。
  問我今何去,天台訪石橋。
  坐看霞色曉,疑是赤城標。
  病中懷王展先輩在天台 項斯
  枕上用心靜,唯應改舊詩。
  強行休去早,暫臥起還遲。
  因說來歸處,卻愁初病時。
  赤城山下寺,無計得相隨。
  曾聞清禁漏,卻聽赤城鐘。 賈島
  滿堂空翠如可掃,赤城霞氣蒼梧煙。 李白
  衹將滄海月,長壓赤城霞。李商隱
  此去臨溪不是遙,樓中望見赤城標。 顧況
  有路還將赤城接,無泉不共紫河通。陸龜蒙
  洞連滄海闊,山擁赤城寒。 羅隱
  銀璫謁者引蜺旌,霞帔仙官到赤城。 劉禹錫
  江漢欲歸應未得,夜來頻夢赤城霞。 皮日休
  倚天山作海濤傾,看遍人間兩赤城。------陸遊
  四川的道教名山青城山亦名赤城山,故有兩赤城之說。。。。
相關詞
天台葛玄旅遊景區
包含詞
赤城山人稿赤城山紫雲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