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鏈是指維係企業正常生産經營運轉所需要的基本循環資金鏈條。現金——資産——現金(增殖)的循環,是企業經營的過程,企業要維持運轉,就必須保持這個循環良性的不斷運轉。
我們舉例講一講吧!
以前“腦黃金”的巨人集團史玉拄的失敗,後來的德隆集團、三九集團倒閉,原因是驚人的相似:都是因為資金鏈斷裂,導致企業經營失敗。可見,在企業的經營中,由於資金鏈斷裂而導致失敗的占了很大比例。
究竟這神秘的資金鏈是什麽東西,令那些企業傢得到如此結果。所謂資金鏈是:現金——資産——現金(增殖)的循環,是企業經營的過程,企業要維持運轉,就必須保持這個循環良性的不斷運轉。
企業作為經濟活動的載體,以獲取利潤最大化為目的,但往往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企業就會陷入一種怪圈:就是效率下降,資金周轉減速,嚴重影響企業正常運行。
每個企業在發展初期,資金鏈也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與企業存在的其他問題相比較,在企業中呈現的關係不大,管理者沒有重視這個方面的問題;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江浙一帶一般以3億産值為分界綫),問題就會暴露出來,一些資金鏈的斷裂導致企業失敗,表面看是問題的直接反映,其核心是企業缺乏管理財務風險和控製現金流的能力。
比如:有一傢企業在短短幾年內,産值從幾百萬上升到10個億,利潤從很低發展到近一個億,這時,這個企業的領導人就想到多元化的問題,一方面來分擔産品綫的風險,另一方面促進企業的發展。上項目,一個不夠再加一個,4、5個項目一起上,為達到國內500強而奮鬥。到後來上馬一個死一個(當然各種原因很多,不能說這個管理者選擇錯誤),大量消耗了原有項目的周轉資金。從根本上來講,每個項目的資金關聯度是很低的,橫嚮占有資金需要有相當水平的管理能力才能控製。現在,這傢企業的産值上了百億,但虧損達到幾個億,好在上市企業,錢不夠了,就上市去撈一把,繼續下一個努力。
又有一傢企業,當傢産品的産值達到十幾億,利潤就有幾個億,也是多元化,幹一個死一個,好在傢底子厚,還留幾個不死半活的項目。從資金鏈來看,這傢企業還不成問題,因為當傢的産品利潤高,也有一定的傢底,幾個億的虧損目前不會影響該企業的發展,也不會在資金鏈出現麻煩。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充滿了許多危險和不確定性因素,不能保證以後也能長期找到平衡。
還有一傢據說進了全球500強的企業,搞了許多項目,有成功也有失敗,帳面上還有一些贏利;這傢公司牛氣,反經濟之道而行,居然在美國建立製造工廠。有人說:“不虧損纔怪,按正常的理論核算,那傢企業早就破産了n次,負債都超過資本的好幾倍。”好在企業的領導人是國傢的,采用非常的手段來處理資金鏈這個問題:1、將公司旗下的所有採購合成一個部門,以節省採購成本(也可以産生虛構利潤);2、將所有産品銷售統一到部門,實現物流的成本降低(利用時差不正常獲利);3、通過投資在將手中資産變現獲得流動資金之後,在國內不斷投資新的項目,而且增加了金融類公司的比例。(大大高估商譽部分的資産)4、通過海外的ipo,找到更大的融資源來補充資金鏈的缺口。再則,如果上敘的還沒有解决的話,動用政府繼續貸款解决資金鏈的問題。
資金鏈,是一個企業的鮮血,幾乎所有的企業稍做大一點,就會違背企業經營效率這個根本,因此,如何保證資金鏈的連續性發展,可以說是企業經營的根本。
首先,要有安全,保證主鏈的資金充分寬餘之外,必須有相當的融資能力(包括利用政府、銀行等非常手段),在每個循環後要有增值,實企業經營的目的。其次,資金鏈的暢通也是企業的關鍵,在我國,由於種種原因,存貨和應收賬款上的阻力是特別的大,一方面降低企業的資金周轉率,另一方面,會大量出現腐敗現象。最後,由於企業的發展,經營者的頭腦容易出現發昏現象,片面看到企業大了就很成功,而相對來說,危機也隨之增大,特別是資金鏈的危害也日趨嚴重。
另外,值得註意的是當一個企業核心業務趨於成熟或者轉嚮其他領域,經營風險會下降,相應地,資金鏈為主的財務風險相應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