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財經 : 財會 : 證券 > 財團
目錄
No. 1
  金融資本的組織形式。以一個或幾個金融企業為核心,通過兼併或控股,控製若幹公司企業。常形成母公司、子公司、孫公司的錯綜復雜的關係,成為國內或國際性壟斷集團,掌握國傢經濟命脈,操縱國際市場。
cái tuán cái tuán
  經濟實力雄厚、擁有衆多龐大企業的私人或團體
No. 3
  國際財團
No. 4
  指資本主義社會裏控製許多公司、銀行和企業的壟斷資本傢或其集團。 枕書 《博物記趣·錫與錫瘟》:“國際市場上,錫本來是供過於求,錫價一直在下降……這次暴漲,顯然是財團間的殊死戰。” 李葉 《中國當代土皇帝》第三章:“ 香港 某財團還授權 杜國楨 可按七億美元開盤經商。”
No. 5
  financial group
基本概念
  由極少數金融寡頭控製的巨大銀行和巨大企業結合而成的壟斷集團。又稱金融資本集團。財團一般包括少數大銀行、保險公司以及為數較多的工礦企業、商業企業和交通運輸企業。它通過參與製活動於各個經濟部門,並且擴展到文化、教育、科學、衛生、出版各個領域和政府機關等上層建築部門。
發展歷史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形成了第一批財團。按這些財團的組成形式來劃分,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傢族為中心形成的財團,如摩根財團、洛剋菲勒財團等;一類是以地方為中心形成的財團,如剋利夫蘭財團、芝加哥財團等。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傢的財團都有了較為迅速的發展,並且都具有了新的特點。這些特點主要有:①財團的實力和穩定性增強,行業色彩日益淡薄。一方面,財團所控製的資本十分巨大;另一方面,財團所控製的部門也日益增多,遍及重工業、輕工業、傳統工業、新興工業、生産部門、流通部門等。②財團對國傢的控製和利用增強。各大財團的巨頭親自出馬擔任國傢首腦和政府部門要職,出面組織各種民間機構,對政府施加影響和壓力,以控製國傢機器。③財團的傢族色彩淡化。各財團之間相互滲透和融合,使一些財團由戰前的單個傢族控製變為多傢族控製,很多財團雖保持原來的傢族名稱,但實際已由幾個甚至更多的傢族所支配,財團的資本進一步社會化了。
什麽是財團
  財團〔financial group〕是金融資本集團的簡稱。指由極少數金融寡頭所控製的巨大銀行和巨大企業結合而成的壟斷集團。它們通常由一個或幾個傢族集合而成。
  財團通常包括少數大銀行,保險公司以及為數較多的工礦企業,商業企業和交通運輸企業。各個財團都在很多經濟部門活動,同時還擴展到文化,教育,科學,衛生,出版各個領域和政府機關等上層建築部門。它們不僅利用自己的資本,而且主要是利用所控製的大量他人資本來獲得高額壟斷利潤。
  列寧指出:“壟斷既然已經形成,而且操縱着幾十億資本,它就絶對不可避免地要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去。”(《列寧選集》第2捲第779頁)在各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傢中都有一些大財團在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起者支配作用。因此,這些財團的活動,集中地體現了金融寡頭的全面統治,而且它們還往往超越一國的範圍,把勢力延伸到世界上的很多地方。
各國財團的産生及發展
  ▲美國
  美國是壟斷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典型國傢。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就在美國東部形成了第一批財團
  它們通常是由一個或幾個傢族集合而成,以紐約的華爾街為中心,牢牢地掌握着美國金融的控製權。因此,東部財團在美國經濟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以摩根財團(從金融業起傢)和洛剋菲勒財團(從石油工業起傢)的實力為最雄厚。
  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又迅速形成了不具有明顯的傢族特點的地方性財團,如中西部財團(主要包括剋利夫蘭財團和芝加哥財團),西部財團(主要有美洲銀行財團)和南部財團(以得剋薩斯財團為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美國的經濟基本上為摩根,庫恩-洛布,洛剋菲勒,芝加哥,梅隆,杜邦,波士頓和剋利夫蘭等八大財團所控製。
  戰後,特別是50年代中期以後,美國財團的實力又有進一步增長,各個財團之間的競爭更為激烈。據估計,1974年美國十大財團(原八大財團中的庫恩-洛布財團被擠出前十名,而新興的第一花旗銀行財團,美洲銀行財團和得剋薩斯財團則列如前十名)控製的資産總額,約占美國全部公司資産總額的30%,其中增長最快的是洛剋菲勒財團,其次為摩根財團。戰後新興的第一花旗銀行財團和美洲銀行財團,則是靠國民經濟軍事化,軍事工業畸形發展起傢的,他們在火箭,飛機,導彈和宇航等尖端工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這些特點主要有:①財團的實力和穩定性增強,行業色彩日益淡薄。一方面,財團所控製的資本十分巨大;另一方面,財團所控製的部門也日益增多,遍及重工業、輕工業、傳統工業、新興工業、生産部門、流通部門等。②財團對國傢的控製和利用增強。各大財團的巨頭親自出馬擔任國傢首腦和政府部門要職,出面組織各種民間機構,對政府施加影響和壓力,以控製國傢機器。③財團的傢族色彩淡化。各財團之間相互滲透和融合,使一些財團由戰前的單個傢族控製變為多傢族控製,很多財團雖保持原來的傢族名稱,但實際已由幾個甚至更多的傢族所支配,財團的資本進一步社會化了。
  ▲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金融寡頭的統治,由於日本資本主義形成和發展的歷史條件不同,表現為財閥統治。它們是以傢族為中心的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財閥”。戰後,在原來財閥解體的基礎上,通過美國壟斷資本的扶持,經過重新組合又恢復與發展起來。現在居於最高壟斷地位的,是三菱,住友,三井,富士,三和以及第一勸業等六大財團
  ▲德國
  德國雖是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傢,但壟斷資本的出現卻較早,壟斷的程度也較高。德國曾被稱為卡特爾的國傢。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壟斷組織已經在各個重要的經濟部門中占統治地位。大銀行和大工業壟斷組織的相溶合,形成了一小撮金融寡頭,控製國傢經濟命脈,操縱政治生活。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托拉斯和康采恩在德國主要工業部門中日益占統治地位。由於戰爭和經濟危機的作用,德國的國傢壟斷資本也有了較快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壟斷資本的扶持下,歷史上長期控製德國經濟命脈的法本,蒂森,弗利剋,西門子,剋虜伯,曼奈斯曼,三大銀行(即德意志銀行,德纍斯頓銀行,和商業銀行)等壟斷資本集團,在西德的經濟生活中重新建立了統治地位。
  ▲英國
  英國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傢,但壟斷資本的發展卻比美國和德國來得晚些。十九世紀末已經有了為數衆多的卡特爾,也出現了一些巨大的托拉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二十年代中期,開始出現一批巨大的壟斷組織,如帝國化學工業公司,尤尼萊佛公司等。到三十年代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之後,又有進一步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資本乘虛而入。英國壟斷資本為了加強自己的競爭地位,在五十年代後期和六十年代,進行了大規模的企業合併,進一步把生産和資本集中起來,大壟斷組織的實力得到了加強。在大工業壟斷組織和大銀行壟斷組織互相結合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大批財團。一般說來,英國的財團大致可分為三大類:以大銀行為中心的財團(如巴剋萊銀行財團),以私人銀行傢為中心的財團(如洛希爾-薩繆爾-奧本海默財團),以大工業壟斷組織自身為中心的財團(如帝國化學工業公司為中心的財團)。
  ▲法國
  法國的財團産生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二百個傢族”控製了整個法國的國民經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法國經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約有10個金融集團,目前最主要的是:巴黎荷蘭銀行集團,洛希爾集團和巴黎聯合銀行集團等。美國壟斷資本在戰後也大舉侵入法國。法國壟斷資本為了增強自身的競爭力量,除了加速本國大壟斷企業之間的合併以外,還通過同西德等其他西歐國傢的大壟斷企業進行超國傢的聯合(六十年代以後,這種趨勢更為明顯),來進一步對抗美國壟斷資本的競爭,以鞏固自己的經濟地位。
  ▲中國
  估計本世紀要出現財團
百科辭典
  caituan
  財團
  financial group
    見金融資本。
    
英文解釋
  1. n.:  Consortium,  foundation,  syndicate,  financial group
法文解釋
  1. n.  groupe financier
相關詞
金融銀行美國經濟會計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