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負鼠
目錄
簡介
  負鼠是有袋目負鼠科的通稱。是一種比較原始的有袋類動物,主要産自美洲。為中、小型獸類。大多數具有能纏繞的長尾,因此母負鼠能隨身攜帶幼鼠到處奔跑。尾毛稀疏並覆以鱗片。少數種類尾短而具厚毛。四肢短,均具5趾。拇指大,無爪,能對握。共12屬66種。分佈於加拿大東南部,嚮南通過美國東部和墨西哥到達阿根廷境內南緯47°的地區。北美大負鼠、灰四眼負鼠、水負鼠3屬具清楚的袋囊,其餘的屬或不具袋囊或僅有兩條皮褶。雌獸具7~25個乳頭。
  負鼠小的有老鼠那麽大,最大的也不過像貓一樣大。
習性
  負鼠性情溫順,常常夜間外出,捕食昆蟲、蝸牛等小型無脊椎動物,也吃一些植物性食物。平時,負鼠喜歡生活在樹上。它行動十分小心,常常先用後腳鈎住樹枝,站穩之後再考慮下一步動作。如果發現樹下有入侵者,它並不馬上逃跑,而是用前肢緊緊地握住樹枝,並張大兩衹眼睛,註視着入侵者的一舉一動,然後再决定對策。
  它們會在疾奔中突然立定不動,這種快速剎車的本領恐怕在世界上還沒有其他動物能與之匹敵,也正是它們的這種本領迷惑了捕食者。捕捉它們的動物往往會被這個動作嚇得大吃一驚,也急忙“剎車”,並且還會在停在那裏,好一會兒“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而這時,站立不動的負鼠卻又突然躍起,疾步逃奔。這種突變使追捕它們的動物感到驚惶失措,常常站在那裏呆若木雞,眼睜睜地看着煮熟的鴨子又飛了。等追捕者清醒過來想再去捕捉負鼠之時,它們早已跑得無影無蹤了。負鼠的這種本領使它們在動物界贏得“剎車手”的稱號。
  負鼠的天敵很多,比如狼、狗等等,但是在遭遇敵害的時候,它們還是有一些絶活的,否則也無法生存到今天。負鼠在來不及躲避敵害時,往往裝死,這不是它聰明的舉動而是它被嚇的暫時的休剋, 所以很容易被食肉動物或者人類捕獲。
繁殖
  負鼠每胎産仔6~14衹,從懷孕到分娩,衹有十幾天。剛生下的小負鼠長不足2釐米,可以爬進育兒袋繼續發育。
智商
  負鼠是一種原始、低等的哺乳動物。科學家通過電腦計算,來估計一種哺乳動物的智商。智商大於1.0者,意味着這個種類的腦子比一般的大;而智商小於1.0者,則說明這個種類的腦子較小。人類(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說,是最高等的哺乳動物)的智商大約是7.5;産於北美洲和中美洲的浣熊的智商約為1.4.那麽,負鼠的智商是多少呢?大約在0.35—0.57之間,所以負鼠是一種最低智商的哺乳動物。
  在哺乳動物中,群居社交關係越復雜,說明它的智力越發達。科學學家用2—20分來評定動物的群居社會關係:2分是最起碼的復雜動物,20分則是最復雜的動物。負鼠除母獸與幼獸之間維持大約3個月時間的母仔關係外,其餘時間都過獨居生活,衹具備有限的行為表現,談不上什麽復雜的群居社會關係,所以衹能得2分(最低分)。得分最高的當推猿、猴等高等靈長目動物,自然是20分(滿分)。
負鼠為什麽要“裝死”?
  負鼠在躲避敵害時還有一個“裝死”的絶招,十分靈驗,可以迷惑許多敵害。它在即將被擒時,會立即躺倒在地,臉色突然變淡,張開嘴巴,伸出舌頭,眼睛緊閉,將長尾巴一直捲在上下頜中間,肚皮鼓得老大,呼吸和心跳中止,身體不停地劇烈抖動,表情十分痛苦的做假死狀,使追捕者一時産生恐懼之感,在反常心理作用下,不再去捕食它。如果這種戲劇性的翻倒還不足以迷惑對方的話,負鼠會從肛門旁邊的臭腺排出一種惡臭的黃色液體,這種液體能使對方更加相信它已經死了,而且腐爛了。此刻,當追捕者觸摸其身體的任何部位時,它都紋絲不動。大多數捕食者都喜歡新鮮的肉,一旦死了,身體就會腐爛並且全身布滿病菌,這時,捕食者就會離去。因此,不少食肉動物看見負鼠的確已經“死”了,鼻孔中一點氣也不出,連體溫都下降了許多,所以就不再管它了。待敵害遠離,短則幾分鐘,長則幾個小時,負鼠便恢復正常,見周圍已沒有什麽危險,就立即爬起來逃走,揀得一條性命。
  怎麽解釋這種違反生理學常規的現象呢?負鼠的騙術是真是假呢?負鼠是不是被嚇得休剋,過一陣子又清醒過來,並不是有意識地裝死,體溫的急劇下降或許是有特殊的生理機製呢?
  科學家采用一種儀器對負鼠進行檢測,纔發現了負鼠裝死的奧秘。由於動物的大腦細胞能夠不斷地發出脈衝,形成一種生物電流。根據大腦生物電流的特性,完全可以判斷出動物是睡覺,還是麻木;是昏迷,還是清醒。對裝死的負鼠進行儀器測試,儀器記錄下來的電流圖表明,它們在裝死時,其大腦細胞一刻也沒有停止活動,甚至比平時更為活躍。顯然,負鼠在裝死時肯定在緊張地等待逃命的機會,它既未昏迷,也沒休剋,是真正地裝死。
  負鼠“裝死”時的情況,與癲癇病人的舉動實在太像了。不過,人患了癲癇癥會感到十分痛苦,而且擔心以後會復發。然而,負鼠的“癲癇癥”就不同了,不僅無痛無癢,還是死裏逃生的一種絶招。一遇到危險,“癲癇癥”就馬上發作。
  那麽,負鼠的“癲癇癥”為什麽會發作得如此快呢?原來,負鼠在遭到敵害威脅或襲擊時,體內會很快分泌出一種麻痹物質,這種物質迅速進入大腦,會使它立即失去知覺,躺倒在地,似乎已一命歸天。這種“假戲真做”的辦法,是大自然賦予負鼠的一種特殊的自衛本能。
相關資料:有袋類動物
  有袋類動物並非澳大利亞所特有,在南美洲還有70多種有袋類動物,包括負鼠和它的同類。它們因此被譽為“南美洲袋鼠”。
  有趣的是,動物學家描述的第一隻有袋類動物並不是在大洋洲,而是在南美洲的巴西。南美洲有袋類動物的起源如何解釋呢?一般認為是由於一些偶然的機會,使體型較小的、過樹棲生活的有袋類動物的祖先,藉助於大樹的樹幹或其他物體漂洋過海來到美洲,由於這裏天敵相對較少,因此得到生存和繁衍。不過,這種“漂移”學說是否正確還有待考證或完善。
習性
  負鼠性情溫順,常常夜間外出,捕食昆蟲、蝸牛等小型無脊椎動物,也吃一些植物性食物。平時,負鼠喜歡生活在樹上。它行動十分小心,常常先用後腳鈎住樹枝,站穩之後再考慮下一步動作。如果發現樹下有入侵者,它並不馬上逃跑,而是用前肢緊緊地握住樹枝,並張大兩衹眼睛,註視着入侵者的一舉一動,然後再决定對策。
  它們會在疾奔中突然立定不動,這種快速剎車的本領恐怕在世界上還沒有其他動物能與之匹敵,也正是它們的這種本領迷惑了捕食者。捕捉它們的動物往往會被這個動作嚇得大吃一驚,也急忙“剎車”,並且還會在停在那裏,好一會兒“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而這時,站立不動的負鼠卻又突然躍起,疾步逃奔。這種突變使追捕它們的動物感到驚惶失措,常常站在那裏呆若木雞,眼睜睜地看着煮熟的鴨子又飛了。等追捕者清醒過來想再去捕捉負鼠之時,它們早已跑得無影無蹤了。負鼠的這種本領使它們在動物界贏得“剎車手”的稱號。
  負鼠的天敵很多,比如狼、狗等等,但是在遭遇敵害的時候,它們還是有一些絶活的,否則也無法生存到今天。負鼠在來不及躲避敵害時,往往裝死,有人曾認為負鼠的“裝死”並非騙術,而是它們在大難臨頭時真的被兇神惡煞的猛獸嚇昏過去了。科學家們運用電生理學的原理對負鼠進行活體腦測試,揭開了這一謎底。針對負鼠身體在不同狀況下記錄在案的生物電流的數據分析,得出的結論是,負鼠處於“裝死”狀態時,它們的大腦一刻也沒有停止活動,不但與動物麻醉或酣睡時的生物電流情況大相徑庭,甚至在“裝死”時,負鼠大腦的工作效率更高。
英文解釋
  1. n.:  opossum,  possum
包含詞
負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