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豹藥藤
目錄
No. 1
  所屬捲:cynanchum linn.
  所屬科:asclepiadaceae
  中文名:豹藥藤
  文獻來源:cynanchum decipiens schneid.(1916);圖鑒(1974)*; tsiang et p.t.li(1977)*。
  描述字段:攀援灌木;莖被單列微毛。葉薄紙質,卵圓形,長5—8釐米,寬2—4釐米,頂端漸尖,基部心形,兩面均被微毛,邊緣及葉背脈上被粗硬毛;側脈每邊5—6條;葉柄長1—3釐米,腋內通常有葉狀托葉。傘形狀或傘房狀聚傘花序腋生,長3—15釐米,着花多達25朵;具長總花梗,被微毛;花梗長5—8毫米,被微毛;萼片長圓狀披針形,外面被微毛;花冠白色或水紅色,內面被微毛,裂片長圓形;副花冠雙輪,外輪圓筒狀,頂端裂片極短,裂片三角形,內輪副花冠為5個卵圓形的肉質舌狀片,隱藏在外輪筒狀副花冠內面;花藥頂端膜片近圓形,內折;花粉塊橢圓形,下垂;子房無毛,柱頭圓錐狀,頂端2裂。蓇葖果綫狀披針形,長11釐米,直徑1.2釐米,無毛;種子長圓狀匙形,頂端種毛長2釐米。 花期5—7月,果期7—10月。
  分佈及生境:産中甸、瀘水等地;生於山地灌木叢中及疏林嚮陽處。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根有毒。
  藥用——
  【藥名】:豹藥藤
  【拼音】:baoyaoteng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蘿藦科植物豹藥藤的根。
  【功效】:燥濕解毒。
  【主治】:治疥癬。
  【性味歸經】:辛、苦,溫。肝經。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末撤,調敷或燒煙薫。
  【別名】:川白前(《種子植物名稱》)、西川鵝絨藤(《四川》)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于云南、四川。
  【拉丁名】:豹藥藤cynanchum decipies schneid
  【考證】: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根有毒,可用於毒殺虎豹。毒性作用與青陽參相似。
植物豹藥藤
  所屬捲:Cynanchum Linn.
  所屬科:Asclepiadaceae
  中文名:豹藥藤
  文獻來源:Cynanchum decipiens Schneid.(1916);圖鑒(1974)*; Tsiang et P.T.Li(1977)*。
  描述字段:攀援灌木;莖被單列微毛。葉薄紙質,卵圓形,長5—8釐米,寬2—4釐米,頂端漸尖,基部心形,兩面均被微毛,邊緣及葉背脈上被粗硬毛;側脈每邊5—6條;葉柄長1—3釐米,腋內通常有葉狀托葉。傘形狀或傘房狀聚傘花序腋生,長3—15釐米,着花多達25朵;具長總花梗,被微毛;花梗長5—8毫米,被微毛;萼片長圓狀披針形,外面被微毛;花冠白色或水紅色,內面被微毛,裂片長圓形;副花冠雙輪,外輪圓筒狀,頂端裂片極短,裂片三角形,內輪副花冠為5個卵圓形的肉質舌狀片,隱藏在外輪筒狀副花冠內面;花藥頂端膜片近圓形,內折;花粉塊橢圓形,下垂;子房無毛,柱頭圓錐狀,頂端2裂。蓇葖果綫狀披針形,長11釐米,直徑1.2釐米,無毛;種子長圓狀匙形,頂端種毛長2釐米。 花期5—7月,果期7—10月。
  分佈及生境:産中甸、瀘水等地;生於山地灌木叢中及疏林嚮陽處。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根有毒。
藥用豹藥藤
  【藥 名】:豹藥藤
  【拼 音】:BAOYAOTENG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蘿藦科植物豹藥藤的根。
  【功 效】:燥濕解毒。
  【主 治】:治疥癬。
  【性味歸經】:辛、苦,溫。肝經。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末撤,調敷或燒煙薫。
  【 名】:川白前(《種子植物名稱》)、西川鵝絨藤(《四川》)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于云南、四川。
  【拉丁名】:豹藥藤Cynanchum decipies Schneid
  【考 證】: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藥理作用】:
  抗驚作用
  本品及同屬植物西藏牛皮消 C.Saccatum w. wang ex Tsiang et P.T.Li根中提得的總甙有與青陽參類似的中樞作用,對於小鼠最大電休剋,本品總甙200mg/kg或西藏牛皮消總甙 300mg/kg腹腔註射均未見明顯作用,但均可增強苯巴比妥鈉和苯妥因鈉的抗驚厥作用,分別使苯巴比妥鈉ED50從13.Omg/kg降低至 2.4mg/kg和 2.Omg/kg,使苯妥因鈉的ED50從 4.8mg/kg降低至 2.2mg/kg和 2.0 mg/kg。對於大鼠聲源性驚厥發作( AS),腹腔註射時 ED 50分別為 18.8(11.7~30.1)mg/kg和13.6(7.3-25.5)mg/kg,本品總甙100mg/kg灌服隔日1次連續 3次對 AS也有明顯拮抗作用。對於大鼠點燃效應,本品 100mg/kg灌服1次,或50mg/kg灌服2次均無保護作用,但西藏牛皮消總甙50mg/kg或25mg/kg連眼Zd可明顯減輕發作強度。
  鎮靜、鎮痛作用
  本品總甙100mg/kg或西藏牛皮消總甙75mg/kg可明顯減少小鼠自發活動;兩者 600mg/kg灌服均可顯著提高小鼠對熱板刺激的痛閾。
  毒性
  本品總甙和西藏牛皮消總甙腹腔註射對小鼠的LD50分別為 496.2( 427.3- 576. 1)mg/kg和327.7( 275.0-390.5)則ng/kg,對雄大鼠分別為349.0(270.0-451.7)mg/kg和289.5(225.9-290.9)mg/kg,對雌大鼠分別為265.2(201.0- 362. 3)mg/kg和 241.0(195.2-297.4)mg/kg。主要毒性表現為先輕微抑製,自發活動減少,繼而步態不穩,搖晃並發展為陣攣性驚厥和強直性驚厥,驚厥反復發作可持續10多小時,並進人驚厥持續狀態而死亡。驚厥發作時動物有嘶叫、大量流涎等[1,2]。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根有毒,可用於毒殺虎豹。毒性作用與青陽參相似。
包含詞
短冠豹藥藤短柱豹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