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象牙喙啄木鳥
目錄
No. 1
  象牙喙啄木鳥(campephilus principalis)是北美洲最大的啄木鳥,高約50公分,翼展約84公分,眼睛呈灼黃色,鳥身羽毛為有白色圖案的亮黑色,翅膀收起來時,白斑看來像人的腳跟。 象牙喙啄木鳥重現的消息,使賞鳥界非常驚喜。象牙喙啄木鳥又稱“白背”、“珍珠啄”、“樹林野雞”、甚至“天主鳥”等,它用啄樹皮搜索可以食用的幼蟲和甲蟲時,可以造出兩拍的啄木聲。這種啄木鳥十分引人註目,當人們看到它時,往往都會贊嘆一聲:“主啊!看這啄木鳥!”,因而得到“天主鳥”的別名。
  象牙喙啄木鳥因為長着一隻象牙般的大嘴而得名,是全世界體形最大的啄木鳥之一,體長有50釐米,錄像帶中的啄木鳥兩翼伸開時長90釐米。它們身披黑白相間的亮麗羽毛,翼有白色斑點,雄性啄木鳥的冠部呈現鮮亮的紅色。
  象牙喙啄木鳥曾廣泛分佈在美國西南部的密林深處,是美國的專有物種。然而到了19世紀80年代,人類工業文明的鐵蹄踏嚮了大自然,濕地、森林差不多全被農莊、城鎮以及次生林所取代。在棲息地被奪走後,象牙喙啄木鳥的數量直綫滑落。人類與象牙喙啄木鳥最後一次可以證實的相遇發生在1944年的路易斯安那州。在那之後,就衹剩下人們“驚鴻一瞥”的傳聞,後來漸漸地連這種傳聞都消失了。
  到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象牙喙啄木鳥(ivory-billed woodpecker)就被普遍認為已經從地球上消失了。而導致它們滅絶的主要因素是數十年來對其棲息的森林的嚴重破壞及非法狩獵行為等。然而,就在2004年,這種鳥又在美國阿肯色州被重新發現。
  2004年2月11日,觀鳥者吉恩·斯帕林乘坐獨木舟旅行,在阿肯色州東部的懷特河沿岸看到了一種他從未見過的鳥類。斯帕林記錄下了這種大鳥的外貌特徵,回去一查對,發現竟然是已經銷聲匿跡60年的象牙喙啄木鳥。消息公佈後,引起了生物學界的普遍震驚。
  一星期後,康奈爾實驗室的蒂姆·加拉格爾和奧剋伍德大學的鮑比·哈裏森找到了斯帕林。在斯帕林的帶領下,兩位鳥類學家開始了尋找象牙喙啄木鳥的旅程。接下來,有30多名鳥類學家分成幾個研究小組,展開行動,希望再次發現象牙喙啄木鳥。30多名鳥類學家在歷時7000小時的搜索中,已經15次發現了象牙喙啄木鳥的蹤跡,並拍攝了大量的圖片和錄像。
  經過各國多位專傢的審定,確定象牙喙啄木鳥還活在地球上。於是,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嚮政府申請了保護資金,用於保護象牙喙啄木鳥的棲息地,並用於該鳥類的繁育研究。紐約康奈爾鳥類學實驗室及大自然保護協會的專傢為了保護啄木鳥保護區的棲息地,將消息保密了一年多,不讓外界知道。最近,保護區和觀鳥區已經建成,繁育研究已經起步。為了讓市民更好地保護這種罕見的鳥類,也為了吸引更多的民間保護資金,專傢們纔决定嚮外部公開消息。
  得到消息之後,美國內政部部長蓋爾·諾頓立即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了一項名為“希望走廊”的保護計劃。諾頓說:“我們在這裏宣佈啓動一個多部門參加、價值千萬美元、耗時數年的保護計劃,為這種珍稀鳥類的繼續生存提供希望。在我的記憶中,這還是第一次重新發現已經被認為滅絶的動物。這是自然界給我們的第二次機會。”鳥類的減少可能對人類造成嚴重後果。例如,1997年,世界上3.5萬至5萬個狂犬病死亡中,印度占了3萬名,因為印度禿鷲數量減少後,野狗和老鼠的數量發生爆炸性增長。事實上,還有不少鳥類的消失造成的可怕後果我們還沒有看到,一些專傢評論說,象牙喙啄木鳥的重現和加強保護將成為生態保護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英文解釋
  1. n.:  ivory-billed woodpe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