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全稱: 豆瓣緑屬
品種又稱: peperomia 鬍椒草
品種簡介
【生物學特徵】
又稱鬍椒草,鬍椒草科一年或多年生常緑多肉草本。株高20~40釐米。葉互生,對生或輪生;葉片卵圓形至橢圓形,全緣,肥厚而多肉,葉面多有斑紋或透明的點。穗狀花序,花小,密生於細長的花梗上,兩性。
【習性】
豆瓣緑屬植物約有1000多種,多原産於美洲熱帶。性喜溫暖濕潤及半蔭環境,生長適溫為20~25℃,怕高溫,又不耐寒冷,忌諱強光直射和曝曬,要求土壤肥沃、疏鬆、排水良好。
【種類】
常見栽培觀賞的類種類有:
①豆瓣緑(p.titthymaloides)株高約20釐米。莖圓,淡緑色略帶紫紅色斑紋。葉互生,有光澤、長橢圓形,葉柄短,約為2~3釐米,小花緑白色。園藝變種有花葉豆瓣緑,莖淡緑色,有暗紅色斑紋,嫩葉周圍有黃斑,老葉則變為淡白色,葉中央有淡白色斑紋。
②無莖豆瓣緑(p.sandersii)又稱西瓜皮椒草,株高20~25釐米,葉基生無莖,倒卵形或卵形,長7.5~12.5釐米,葉緑色,葉柄長,暗紅色,花梗具分枝,與葉同長。園藝變種斑葉豆瓣緑(var.argyreia),葉脈間有銀白色的條斑。
③金光豆瓣緑(p.metallica)株高25~40釐米。莖細,葉小,披針形,表面緑褐色,有金屬光澤,具灰白色條斑,葉背面葉脈紅色,葉柄短,紅色。
④卵葉豆瓣緑(p.obtusifolia)株高30釐米,莖有皺,莖基部橫臥,葉堅硬,卵狀心髒形,長5~6釐米,寬4~5釐米;花穗長,帶紅色。花葉豆瓣緑(var.variegata):葉緣有不規則的黃色斑紋。
⑤斑葉豆瓣緑(p.maculosa)莖直立,葉卵狀披針形,基部心髒形或盾形,鮮紅色,有光澤,葉脈緑色,葉柄有紅褐色斑點,花序長紅褐色。
⑥皺葉椒草(p.ca-perata)株高一般不超過25釐米,葉叢生,葉片深緑色心髒形,葉面凹凸不平,有皺摺,整片葉呈波浪狀,葉背灰緑色,葉柄較長,茶褐色,穗狀花序米黃色。粉紅小姐(var.pink lady)葉面幾乎被乳白色略帶紅色的不規則斑紋所覆蓋,衹露出星星點點的緑色。葉柄及花梗為紅色,穗狀花序淺粉色。
⑦蔓生豆瓣緑草(p.scandens)莖匍匐狀,隨後稍直立。紅色,葉闊卵形或腎形,長約5~8釐米,寬2~5釐米,成熟葉片緑色,其上有白色斑紋,或葉邊緣為白色。嫩葉黃緑色,蠟質。圓葉椒草:葉片較小,圓形,葉表灰緑色,光滑呈蠟質。
【繁殖及栽培】
一般采用扦插法繁殖,扦插基質用河沙或蛭石、珍珠岩,枝插、葉插都可以,枝插,應選取生長充實的枝條,於六七月份帶葉扦插,在高溫(25~28℃)多濕的環境下約2~3周生根。也可剪取生長充實的葉片,帶1~2釐米的葉柄扦插,約3周生根,當抽生出4~5片葉時可以上盆。有時也采用分株法繁殖,將植株縱切成幾份,即可另行栽植,但每份不可太
單薄,以免影響觀賞效果。栽培:栽培用土為草炭土3份、園土2份及河沙1份混合。生長階段保持盆土濕潤,忌諱積水,每2周澆施一次稀薄的肥水,夏季高溫季節,控製澆水,避免高溫多濕引起腐爛。可以嚮地面和葉面噴水,以提高空氣濕度。鼕季溫度維持在12~15℃,控製澆水。豆瓣緑耐陰性強,四季皆可放在散射光的環境,但除夏季遮蔭外,其他季節可以多接受光
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