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 > 調劑
目錄
tiáo jì tiáo jì
  調節而使平衡適宜聽聽音樂調劑一下生活|物資調劑中心。
tiáo jì tiáo jì
  ∶調整有無、餘缺等情況;調整使合宜
No. 3
  天地調劑之法。——清· 洪亮吉《治平篇》
No. 4
  君相調劑之法。
No. 5
  ∶根據處方配製藥物
No. 6
  調治。《明史·許相卿傳》:“今日病雖稍蘇,而元氣已竭,調劑無方,將至不起。”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閔預》:“ 景初 大駭,急止之曰:‘師姑少耐,我能調劑之,不久可用。’”《清史稿·食貨志三》:“雖經督撫大吏悉心調劑,無如積弊已深,迄未能收實效也。”
No. 7
  調解。《明史·忠義傳四·阮之鈿》:“總理 熊文燦 許之,處其衆數萬於四郊,居民洶洶欲竄。 之鈿 至,盡心調劑,民稍安。” 清 顧炎武 《常熟陳君墓志銘》:“然裏中凡有繇役爭訟之事,君未嘗不為之調劑,或片言立解。”
No. 8
  調節;調整。 清 王韜 《平賊議》:“今以三途並進,科第也,軍功也,捐納也。仕途愈雜,吏治愈難。督撫上司者,務求調劑,於是視官廨如傳捨。” 夏丏尊 葉聖陶 《文心》八:“我們讀田園詩覺得有興趣,衹是一種頭腦上的調劑,這情形和都市的有錢人故意花了錢到鄉間去旅行一次一樣。” 趙樹理 《邪不壓正》:“西房裏是農會委員會開會計劃調劑房子,東房裏是支部開會研究黨員與群衆幾個不一致的意見。”
No. 9
  藥物製劑的配製。 清 戴名世 《憂庵記》:“以 唐、虞、三代 之帝王為之醫,以 臯、夔、稷、契、伊尹、周公 為之調劑,以井田學校封建為之藥餌,以 仲尼、孟軻 為之針砭,如是而子之疾其瘳矣乎!”
No. 10
  調濟;照顧。《明史·徐溥傳》:“屢遇大獄及逮繫言官,委麯調劑。 孝宗 仁厚,多納 溥 等所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四回:“我這大關的差事,明明是藩臺有了交情,他有心調劑我的。”
No. 11
  tiáo jì
  調整有無、餘缺等情況;調整使合宜
  天地調劑之法。——清·洪亮吉《治平篇》
  君相調劑之法。
  根據處方配製藥物
  調劑:是指配藥、配方、發藥,又稱為調配處方。
百科辭典
  tiaoji
  調劑
  dispensing
    依據中藥處方給藥的一係列常規操作。包括審方、計價、調配、復核和給藥五個程序。調劑工作不僅對藥品是否正確、數量是否準確需要負責,而且對藥品質量的真偽、炮製是否得當、藥品是否清潔衛生和處方是否正確等,有監督和檢查的責任。
    審方 主要包括綜合審查和單獨審查兩方面。①綜合審查。根據患者年齡、性別、婚否、脈案和處方藥味,審查有無妊娠禁忌藥品,有無烈性毒性藥品過量。如是舊方,須嚮患者問清姓名、處方日期和醫生姓名,避免拿錯藥方。②單獨審查。審查處方藥味有無相反、相畏或劇毒藥品。相反、相畏藥須取得醫生同意、簽名或蓋章後,方可調劑。劇毒藥品須有醫生處方和醫療主管單位證明,方可調劑。此外,還應審查有無藥名字跡書寫不清、藥名冷僻難明、重開列藥品、漏寫劑量等。有上述情況,應與醫生聯繫後方可調配,不能猜測或擅自塗改。
    計價 藥價必須計算準確。處方中如有貴重藥品,應在藥名頂頭處註明單價。計價後,應將處方欄四角藥味處用筆勾畫標志,並將藥味總數簽寫在處方背面,以便核對,同時便於再次調劑時檢查有無增減藥味。如計算舊方,還需尋全藥味,註意醫生有無增減藥品或更改分量。
    調配 對計價後的處方,仍要進行一次詳細的審核。除審核有無反、畏、禁忌和劇毒藥品外,還須對處方藥品的別名、並開(一名多藥)和腳註等進行審核。註意藥品和用具的清潔衛生。手工調劑藥品時,應按處方順序排放,以便復核。藥品的稱量須準確,調配一方多劑時,稱總量後須再分別稱準。
    復核 處方調配後應進行一次全面細緻的核對。除再次復核反、畏、禁忌和劇毒藥品外,主要審核調配是否正確,藥味是否齊全和分量是否準確等。待全面審核無誤後,復核人員經簽名或蓋章,方可包裝。包裝時,有特殊煎法的藥品(先煎、後下、烊化)應另外包開。
    給藥 現多用按號發牌法。給藥時,除對清號碼外,還應問明患者姓名、住址和劑數等,以防錯付藥品。當審核無誤後,應將有處方要求的先煎、後下、烊化、衝服等特殊煎法告知患者,以保證服藥的安全和有效。
     (鐘贛生)
    
英文解釋
  1. n.:  relief,  temper,  light relief
  2. vt.:  relieve
法文解釋
  1. v.  1.préparer un produit pharmaceutique, préparer une ordonnance 2.ajuster, régler
相關詞
考研升學服從調劑志願填報工程碩士GCTGCT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