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諾貝爾和平奬是由瑞典發明傢阿爾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896)所創立的五個諾貝爾奬中的一個。根據諾貝爾的遺囑,諾貝爾和平奬不應該與其他四個奬項一起在瑞典頒發,而是應該在挪威首都奧斯陸。和平奬的評奬委員會是由5人組成的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其成員由挪威議會任命。
根據諾貝爾的遺囑,和平奬應該奬給“為促進民族團结友好、取消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不過該奬項也可以授予符合獲奬條件的機構與組織。
由於和平奬的本質,受奬的對象往往很不一定能夠受到所有人的認可,相較於諾貝爾奬的其他奬項,有更多的爭議性,其選擇的條件往往受限於和平奬的評奬委員會的立場。
諾貝爾和平奬創立於1901年,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它是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1833-1896)的遺囑而設立的。諾貝爾在遺囑中共設立了5個奬項,和平奬是其中之一。與其他4個奬項不同,和平奬的頒發地點不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而在挪威首都奧斯陸。和平奬得主既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機構。截至2006年,已有94人和19個機構獲得諾貝爾和平奬。
和平奬評選工作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負責,其5名成員均由挪威議會選出。評委會在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諾貝爾和平奬推薦人選。從2月1日開始,評委會開始對所有人選進行篩選,經過數月商討後確定獲奬者,然後在10月中旬一個星期五公佈當年的評選結果。 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和平奬的頒奬儀式在挪威首都奧斯陸的市政廳舉行。獲奬者將獲得證書、金質奬章和奬金支票。金質奬章正面是諾貝爾的頭像,背面刻有銘文,意為“為了人類的和平與情誼”。今年的奬金同去年相同,仍為1000萬瑞典剋朗(1美元約合7瑞典剋朗)。 根據諾貝爾的遺囑,和平奬應該奬給“為促進民族團结友好、取消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舉行和平會議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但近年來,評選委員會逐漸拓寬了和平奬所涵蓋的範圍。 |
|
年份機構或個人獲奬原因或介紹
1901年 瓊·亨利·杜南(瑞士) 紅十字會創辦人
弗雷德裏剋·帕西(法國) 國際和平聯盟和各國議會聯盟的創始人
1902年 埃利·迪科門(瑞士) 國際和平局局長
夏爾萊·阿爾貝特·戈巴特(瑞士) 國際議會和平局局長
1903年 威廉·蘭德爾·剋裏默(英國) 推動國際和平運動
1904年 國際法研究院 (總部當時位於比利時)
1905年 貝爾塔·馮·蘇特納(奧地利) 著名女作傢,和平運動的代表人物。
1906年 西奧多·羅斯福(美國) 美國總統,調解日俄戰爭
1907年 埃內斯托·泰奧多羅·莫內塔(意大利) 記者、政論傢
路易·雷諾(法國)國際法專傢
1908年 剋拉斯·蓬圖斯·阿諾爾德鬆(挪威) 因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散
弗雷德裏剋·貝耶(丹麥) 和平主義者、政治傢
1909年 奧古斯特·貝爾納特(比利時) 國際法協會主席
保羅·德康斯坦(法國) 法國政治傢、促進美法和解
1910年 國際和平局 (總部位於瑞士)
1911年 托比亞斯·阿賽爾(荷蘭) 國際法庭的創建人
阿爾弗雷德·赫爾曼·弗裏德(奧地利) 記者
1912年 伊萊休·魯特(美國) 律師
1913年 亨利·拉方丹(比利時) 法學專傢、國際和平局局長,被譽為“歐洲人民和平運動的忠實領導人”。
1914年 未頒奬
1915年 未頒奬
1916年 未頒奬
1917年 國際紅十字會 (總部瑞士日內瓦)
1918年 未頒奬
1919年 伍德羅·威爾遜(美國) 美國總統、國際聯盟的最初倡導者
1920年 萊昂·布儒瓦(法國) 國際聯盟大會主席
1921年 卡爾·亞爾馬·布蘭廷(瑞典) 瑞典首相
剋裏斯蒂安·勞斯·朗格(挪威) 歷史學家、國際議會聯盟秘書長
1922年 弗裏喬夫·南森(挪威) 北極探險傢、國際難民事務先驅
1923年 未頒奬
1924年 未頒奬
1925年 奧斯丁·張伯倫(英國) 英國外交大臣、《洛迦諾公約》的倡導者
查爾斯·蓋茨·道威斯(美國) “道威斯計劃”計劃的製定者
1926年 阿裏斯蒂德·白裏安(法國) 因在《洛迦諾公約》中發揮的作用而獲奬
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德國) 因在《洛迦諾公約》中發揮的作用而獲奬
1927年 費迪南·愛德華·比鬆(法國) 人權聯盟的創立者
路德維希·剋魏德(德國) 歷史學家
1928年 未頒奬
1929年 弗蘭剋·凱洛格(美國) 因倡議締結《九國非戰公約》而獲奬
1930年 納坦·瑟德布盧姆(瑞典) 神學家,因倡導世界基督教會間的團结而獲奬
1931年 簡·亞當斯(美國) 芝加哥赫爾宮協會的創始人。她因爭取婦女、黑人移居的權利而獲奬
尼古拉斯·默裏·巴特勒(美國) 卡內基爭取國際和平奬勵基金會主席
1932年 空缺
1933年 諾曼·安吉爾(英國) 作傢、經濟學家、新聞工作者和皇傢國際事務研究所成員。他因為自己的大量反戰著作得奬
1934年 阿瑟·亨德森(英國) 政治傢,工黨創始人之一。1932年世界裁軍會議的主要推動者和組織者
1935年 卡爾·馮·奧西埃茨基(德國) 政治記者和政論傢,反法西斯主義者
1936年 卡洛斯·薩維德拉·拉馬斯(阿根廷) 時任阿根廷外交部長,因成功地調停查科戰爭而得奬
1937年 羅伯特·塞西爾(英國) 國際聯盟創始人
1938年 南森國際難民辦公室
1939年 未頒奬
1940年 未頒奬
1941年 未頒奬
1942年 未頒奬
1943年 未頒奬
1944年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瑞士日內瓦)
1945年 考代爾·霍爾(Cordell Hull,美國) 美國國務卿,促成了聯合國的成立
1946年 愛米莉·巴爾奇 (Emily Balch,美國) 婦女爭取和平和自由國際同盟創辦人
約翰·瑞利·馬特(John Raleigh Mott,美國) 世界基督教男青年聯盟主席兼創辦人
1947年 英國教友會(Friends Service Council)與美國教友會(American Friends Service Committee)
1948年 未頒奬
1949年 約翰·博伊德·奧爾(Lord John Boyd Orr,英國) 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第一任總幹事,表彰其為消除饑餓所做的努力。
1950年 拉爾夫·本奇(Ralph Buncheb,美國) 第一個獲奬的黑人,表彰其為調解阿以戰爭所做的努力。
1951年 列翁·茹奧(Léon Jouhaux,法國) 國際工會聯合會副主席,表彰其堅持不懈的反戰鬥爭和工人運動。
1952年 史懷哲(德國) 醫生,表彰其長期在非洲從事醫療工作的努力。
1953年 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美國) 美國國務卿,其倡導的馬歇爾計劃改善了西歐戰後經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954年 聯合國難民署(瑞士日內瓦)
1955年 未頒奬
1956年 未頒奬
1957年 萊斯特·伯勒斯·皮爾森(加拿大)時任加拿大外交部長,因主張派遣聯合國緊急部隊(UNEF)解决蘇伊士運河危機而獲奬。
1958年 喬治·皮爾(Georges Pire, 比利時)
1959年 菲利普·諾埃爾-貝剋(Philip J. Noel-Baker,英國)於兩次大戰間致力於解决戰爭製造的難民問題、救援組織,與和平工作。
1960年 艾伯特·約翰·盧圖利(Albert John Lutuli,南非)
1961年 達格·哈馬捨爾德 (瑞典)
1962年 萊納斯·鮑林 (美國)
1963年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League of Red Cross Societies (瑞士日內瓦)
1964年 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 (美國)
1965年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美國紐約)
1966年 未頒奬
1967年 未頒奬
1968年 勒內·卡森(法國)
1969年 國際勞工組織 (瑞士日內瓦)
1970年 諾曼·勃勞格 (美國)
1971年 威利·勃蘭特(Willy Brandt)(前西德)
1972年 未頒奬
1973年 亨利·基辛格(Henry A. Kissinger)(美國)
黎德壽(越南,拒絶領奬)
1974年 肖恩·麥剋布賴德 (愛爾蘭)
佐藤榮作 (日本)
1975年 安德烈·德米特裏耶維奇·薩哈羅夫(前蘇聯)
1976年 貝蒂·威廉斯 (英國)
梅裏德·科裏根麥桂 (英國)
1977年 國際特赦組織 (英國倫敦)
1978年 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Mohamed Anwar al-Sadat) (埃及)
梅納赫姆·貝京(Menachem Begin) (以色列)
1979年 德蘭修女 (印度)
1980年 阿道弗·佩雷斯·埃斯基維爾 (阿根廷)
1981年 聯合國難民專員公署 (瑞士日內瓦)
1982年 阿爾瓦·米達爾 (瑞典)
阿方索·加西亞·羅夫萊斯 (墨西哥)
1983年 列赫·瓦文薩(Lech Walesa) (波蘭)
1984年 迪斯蒙·圖圖主教(Desmond Mpilo Tutu) (南非) 致力推動南非廢除種族隔離政策
1985年 國際防止核戰爭醫生組織(International Plysicians for the Proventin of Nuclear War)(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
1986年 埃利·維瑟爾 (Elie Wiesel)美國籍羅馬尼亞作傢,因在1958年發表的小說《夜》中敘述他在希特勒集中營的經歷
1987年 奧斯卡·阿裏亞斯·桑切斯(Oscar Arias Sanchez) 哥斯達黎加總統,在達成中美洲和平協議的努力而獲奬
1988年 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 (美國紐約) 表彰他們“在極端睏難的條件下,為減緩那些停戰合約正在商討中的地區的緊張局勢所做出的貢獻”
1989年 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 (中國)
1990年 戈爾巴喬夫 末代蘇聯共産黨中央總書記(1985~1991)唯一一位蘇聯總統(1990~1991)。俄蘇政治傢,國務活動傢。蘇聯的改革和“公開性”的創始人
1991年 昂山素姬(Aung San Sun Kyi)緬甸女政治傢,“爭取民主和人權的非暴力鬥爭”
1992年 裏戈韋塔·門楚·圖姆(Rigoberta Menchú Tum) ,危地馬拉女政治傢,“在尊重本土人民權利的基礎上,為爭取社會主義以及種族文化和解所做出的貢獻”
1993年 納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 (南非黑人領袖)
戴剋拉剋 (Frederik Willem de Klerk) (南非總統) “在和平的廢除南非種族歧視政策”方面的貢獻
1994年 阿拉法特(巴勒斯坦領導人)
希蒙·佩雷斯(以色列外長)
拉賓(以色列總理)三人共同推進巴勒斯坦的和平獨立進程
1995年 約瑟夫·羅特布拉特 ,生於波蘭的英國核物理學家
帕格沃什科學和世界事務會議(加拿大)在國際上削減核武器的努力,把“最終消滅核武器”作為長遠目標
1996年 卡洛斯·菲利普·西門內斯·貝洛 (東帝汶)
何塞·拉莫斯·霍塔(東帝汶) 和平化解東帝汶衝突方面的工作
1997年 國際反地雷組織(ICBL)及其領導人喬迪·威廉姆斯(美國)在禁製和消除地雷
1998年 約翰·休姆(北愛爾蘭)
大衛·特林布爾(英國)在尋求和平解放北愛爾蘭衝突上的努力
1999年 “無國界醫生”組織,在許多地區率先推展人道援救工作
2000年 金大中(韓國前總統)促成朝鮮與韓國兩方領導人會面,增進朝鮮半島與東亞和平。
2001年 聯合國及前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加納) 為他們對更有組織與和平的世界做出的努力
2002年 吉米·卡特(前美國總統) 為他幾十年來一直堅持不懈為國際衝突尋找和平解决方案、致力於增進民主及改善人權以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努力
2003年 希爾琳·艾芭迪(伊朗) 為民主和人權,特別是為婦女和兒童的權益所作出的努力
2004年 旺加裏·馬塔伊(肯尼亞) 為可持續發展、民主與和平作出的貢獻
2005年 國際原子能機構及其總幹事穆罕默德·巴拉迪(埃及) 在防止核能被用於軍事目的並確保最安全地和平利用核能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2006年 穆罕默德·尤納斯及孟加拉鄉村銀行(孟加拉國)為表彰他們從社會底層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努力
2007年 阿爾·戈爾及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美國)喚醒人們對地球暖化問題的重視
2008年 馬爾蒂·阿赫蒂薩裏(芬蘭) 三十多年來在各個大陸為解决國際衝突而作出的重要努力
2009年 奧巴馬(美國現任總統) 其致力於加強國際世界外交和世界人民之間的合作所做的非凡努力,但是其上任不到一年,無論是中東和平進程,還是削減進攻性核武器,都沒有取得任何階段性成果;反而在阿富汗增兵,增加了該地區的不穩定性;所以奧巴馬獲得此奬也廣受世界人民的質疑。 |
|
諾貝爾全稱: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
瑞典化學家、工程師和實業傢,諾貝爾奬金的創立人。
1833年10月21日出生於斯德哥爾摩。母親是以發現淋巴管(約1653年)而成為著名的瑞典博物學家魯德貝剋的後裔。他從父親伊曼紐爾·諾貝爾那裏學習了工程學基礎,也象父親一樣具有發明才能。諾貝爾一傢於1842年離開斯德哥爾摩同當時正在聖彼得堡的父親團聚。
諾貝爾從小主要受家庭教師的教育,16歲就成為有能力的化學家,能流利地說英、法、德、俄、瑞典等國傢語言。1850年離開俄國赴巴黎學習化學,一年後又赴美國在J.埃裏剋森(鐵甲艦“蒙尼陀”號的建造者)的指導下工作了4年。返回聖彼得堡後,在他父親的工廠裏工作,直到1859年該工廠破産為止。重返瑞典以後,諾貝爾開始製造液體炸藥硝化甘油。在這種炸藥投産後不久的1864年,工廠發生爆炸,諾貝爾最小的弟弟埃米爾和另外4人被炸死。由於危險太大,瑞典政府禁止重建這座工廠,被認為是“科學瘋子”的諾貝爾,衹好在湖面的一支船上進行實驗,尋求減小搬動硝化甘油時發生危險的方法。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硝化甘油可以被乾燥的硅藻土所吸附;這種混合物可以安全運輸。上述發現使他得以改進黃色炸藥和必要的雷管。黃色炸藥在英國(1867)和美國(1868)取得專利之後,諾貝爾進而實驗並研製成一種威力更大的同一類型的炸藥爆炸膠,於1876年取得專利。大約10年後,又研製出最早的硝化甘油無煙火藥彈道炸藥。他曾要求彈道炸藥的專利權要包括柯達炸藥,但遭到法庭否决。諾貝爾在全世界都有炸藥製造業的股份,加上他在俄國巴庫油田的産權,所擁有的財富是巨大的,他因此而不得不在世界各地不停地奔波。諾貝爾本質上是一位和平主義者,希望他發明的破壞性炸藥有助於消滅戰爭,但他對人類和國傢的看法是悲觀主義的。
諾貝爾對文學有長期的愛好,在青年時代曾用英文寫過一些詩。後人還在他的遺稿中發現他寫的一部小說的開端。他對各種人道主義和科學的慈善事業捐款十分慷慨,把大部分財産都交付給了信托,設立了後來成為國際最高榮譽的奬金--諾貝爾奬金,即和平、文學、物理學、化學、生理學和醫學共5項諾貝爾奬金(其中,諾貝爾經濟學奬金是瑞典國傢銀行在1968年提供資金增設的)。
諾貝爾一生未婚,沒有子女。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忍受着疾病的折磨。他生前有兩句名言:“我更關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以紀念碑的形式對死者的緬懷”。“我看不出我應得到任何榮譽,我對此也沒有興趣”。
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意大利的桑利瑪去世,終年63歲。
諾貝爾的墓碑是一座高約3米的灰色尖頂石碑,看上去很普通。石碑正面刻有“nobel”幾個金字和諾貝爾的生卒年月,墓碑兩側刻有諾貝爾4位親人的名字和生卒。墓碑右側的地上,插着編號牌:170/1678。周圍是10棵一人多高的柏樹。碑上沒有諾貝爾的肖像(據說諾貝爾生前衹有一張畫像),沒有浮華的雕飾,沒有關於他在人類歷史上寫下的輝煌!每一個知道諾貝爾的人,站在他的墓前,都會感到這種樸素帶給人的心靈震撼。
在世界科學史上,有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不僅把自己的畢生精力全部貢獻給了科學事業,而且還在身後留下遺囑,把自己的遺産全部捐獻給科學事業,用以奬掖後人,嚮科學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學奬,已經成為舉世矚目的最高科學大奬。他的名字和人類在科學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一道,永遠地留在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文明史册上。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
鮮為人知的是諾貝爾同時也是一位劇作傢,但是一直到他垂危的時候,他唯一的一部劇作纔得以付印。可惜的是,他的作品被認為是“誹謗滋事、褻瀆神明”,一迨諾貝爾過世就幾乎全都被銷毀了,衹有區區三份得以幸存。一直到2003年,首部幸存版纔在瑞典出版。除了世界語外,這部戲劇還沒有被翻譯成它語言,包括英語。
諾貝爾的父親伊曼紐爾·諾貝爾是位發明傢,在俄國擁有大型機械工廠。1840—1859年其父在聖彼得堡從事大規模水雷生産,這些水雷及其他武器曾用於剋裏米亞戰爭。他發明了傢用取暖的鍋爐係統、設計了一種製造木輪的機器、設計製造了大鍛錘、改造了工廠設備。1853年,沙皇尼古拉一世為了表彰伊曼紐爾·諾貝爾的功績,破例授予他勳章。在父親永不停息的創造精神影響和引導下,諾貝爾走上了光輝燦爛的科學發明道路。
諾貝爾在聖彼得堡長大和求學,後去法國和美國深造。學成返回瑞典從事化學,尤其是炸藥的研究與發明。諾貝爾父子在斯德哥爾摩市郊建立試驗室,首次研製出解决炸藥引爆的雷汞管。1863年開始生産甘油炸藥,由於液體炸藥容易發生爆炸事故,1866年他製造出固體的安全猛烈炸藥“達那馬特”,這一産品成為以後諾貝爾國際性工業集團的基石。1867年又發明安全雷管引爆裝置,隨後又相繼發明威力更大的炸藥多種。他畢生共有各類炸藥及人造絲等近400項發明,85項專利。這些發明使諾貝爾在世界化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諾貝爾通過製造炸藥積纍大量財富,他購入瑞典B。哥爾斯邦軍火化工廠性大部分股權,創建了諾貝爾化工公司,在西歐各國開設生産炸藥性兩個托拉斯,擁有在俄國巴庫開採石油的諾貝爾兄弟公司。
去世前於1895年立下遺囑,將其財産性大部分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年息(每年20萬美元)設立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以及和平事業5種奬金(1969年瑞典國傢銀行增設經濟學奬金),奬勵當年在上述領域內作出最大貢獻的學者。從1901年開始,奬金在每年諾貝爾逝世日12月10日頒發。
諾貝爾對自己個人的評價是——“最大的優點:保持他的指甲幹淨,對任何人都從不構成負擔。最大的特點:沒有家庭,缺乏歡樂精神和良好胃口。最大的也是唯一的請求:不要被活埋。最大的罪惡:不拜財神。生平重要事件:無。”
諾貝爾一生在死神的威脅下為人類嚮大自然索取動力,在講述自己一生的科學技術成就時他衹用了簡短的幾句話——“本文作者生於1833年10月21日,他學問從家庭教師處得來,從沒有進過高等學校。他特別緻力於應用化學的研究,生平所發明的炸藥有:猛炸藥、無煙火藥、‘巴立斯梯’或稱C89號,1884年加入瑞典皇傢科學會、倫敦的皇傢學會和巴黎的土木工程師學會。1880年得瑞典國王創議頒發的科學勳章,又得到法國大勳章。” |
|
2004年12月8日挪威“諾貝爾奬委員會”宣佈,肯尼亞環境和自然資源部副部長旺加裏·馬塔伊榮獲2004年度“諾貝爾和平奬”,以表彰她“在可持續發展、民主與和平方面作出的貢獻”。至此,“諾貝爾奬”自1901年設立以來,總共誕生了12位“和平奬”女性獲奬者。她們分別是:
2004年,旺加裏·馬塔伊,肯尼亞環境和自然資源部副部長
2003年,希林-艾巴迪,伊朗著名女作傢、律師、人權活動傢
1997年,朱迪-威廉姆斯,致力於全球“禁止使用地雷”運動的美國協調員
1992年,吉戈貝塔-門楚,危地馬拉人權活動領導人
1991年,昂山素季,緬甸社會活動傢昂山素季
1982年,阿爾瓦-梅爾達爾,時任瑞典裁軍部長
1979年,特裏莎,印度加爾各答教母
1976年,貝蒂·威廉姆斯和馬裏德·科裏甘,致力於結束北愛爾蘭宗教暴力的“和平人士社團”領導人
1946年,埃米利·格林·巴爾奇,美國“和平主義者、和平與自由婦女國際聯盟”名譽國際主席
1931年,簡·亞當斯,美國慈善傢、“和平與自由婦女國際聯盟“國際主席
1905年,伯薩·蘇特納,奧地利女男爵、國際和平署榮譽主席,著作反戰題材《放下武器》一書。 |
|
- n.: Nobel peace prize
|
|
俄羅斯 | 總統 | 政治傢 | 蘇聯 | 將軍 | 軍事傢 | 政治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德國 | 人物 | 美國 | 歷史人物 | 日本 | 首相 | 日本首相 | 波蘭 | 東歐劇變 | 團结工會 | 政府 | 銀行 | 慈善傢 | 遊戲王 | 效果怪獸 | 更多結果... |
|
|
年諾貝爾和平奬 | 諾貝爾和平奬金 | 諾貝爾和平奬得主 | 2009年諾貝爾和平奬 | 諾貝爾和平奬獲得者 | 諾貝爾和平奬獲奬理由 | 窮人的福星-諾貝爾和平奬獲得者尤納斯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