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目錄
No. 1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縮寫jwst)是計劃中的紅外綫觀測用太空望遠鏡。作為將於2010年結束觀測活動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後續機,計劃於2011年發射升空。但因哈勃太空望遠鏡的修補等延命措施的效果,故發射改期為2013年。係歐洲空間局(esa)和美國宇航局(nasa)的共同運用計劃,放置於太陽-地球的第二拉格朗日點。不像哈勃空間望遠鏡那樣是圍繞地球上空旋轉,而是飄蕩在從地球到太陽的背面的150萬千米的空間。
  此項目曾經稱為“新一代太空望遠鏡”(next generation space telescope),2002年以美國宇航局第二任局長詹姆斯·韋伯的名字命名。1961年至1968年詹姆斯·韋伯擔任局長期間曾領導了阿波羅計劃等一係列美國重要的空間探測項目。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主要的任務是調查作為大爆炸理論的殘餘紅外綫證據(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即觀測今天可見宇宙的初期狀態。為達成此目的,它配備了高敏度紅外綫傳感器、光譜器等。 為便於觀測,機體要能承受極限低溫,也要避開太陽和地球的光等等。為此,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附帶了可摺叠的遮光板,以屏蔽會成為幹擾的光源。因其處於拉格朗日點,地球和太陽在望遠鏡的視界總處於一樣的相對位置,不用頻繁的修正位置也能讓遮光板確實的發揮功效。
  哈勃太空望遠鏡位於從地表大約600千米的較低的軌道位置上。因此,即使光學儀器發生故障也有可以用航天飛機來修理。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位於離地球150萬千米的距離,即使出了故障也不可能頻繁派遣修理人員。與此相反,它位於第二拉格朗日點上,重力相對穩定,故相對於鄰近天體來說可以保持不變的位置,不用頻繁地進行位置修正,可以更穩定的進行觀測,而且還不會受到地球附近灰塵的影響。
  計劃中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質量為6.2噸,約為哈勃空間望遠鏡(11噸)的一半。主反射鏡由鈹製成,口徑達到6.5米,面積為哈勃太空望遠鏡的5倍以上,可以期待它將有遠超哈勃空間望遠鏡非常高的觀測性能。與此同時,相反的光學鏡頭的重量已經被輕量化了。
  現在這面主鏡的直徑的比發射它用的火箭更大。主鏡被分割成18塊六角形的鏡片,發射後這些鏡片會在高精度的微型馬達和波面傳感器的控製下展開。但是,此法不會跟剋𠔌望遠鏡一樣,不必像地面望遠鏡那樣必須根據重力負荷和風力的影響而要按主動光學來時常持續調整鏡段,故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除了初期配置之外將不會有太多改變。
  主鏡的鏡面作為全體也形成六角形,聚光部和鏡面都露在外面,容易讓人聯想到射電望遠鏡的天綫。另外,它的主體也不呈筒狀,而是在主鏡下展開座席狀的遮光板。
簡介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縮寫JWST)是計劃中的紅外綫觀測用太空望遠鏡。作為將於2010年結束觀測活動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後續機,計劃於2011年發射升空。但因哈勃太空望遠鏡的修補等延命措施的效果,故發射改期為2013年。係歐洲空間局(ESA)和美國宇航局(NASA)的共同運用計劃,放置於太陽-地球的第二拉格朗日點。不像哈勃空間望遠鏡那樣是圍繞地球上空旋轉,而是飄蕩在從地球到太陽的背面的150萬千米的空間。“詹姆斯·韋伯”這個名字是取自美國宇航局第二任局長詹姆斯·韋伯——在韋伯擔任美國宇航局(NASA)領導人時美國的航天事業掀開了新的篇章,其中包括探測月球和“阿波羅”登月計劃等。因此,“詹姆斯·韋伯”一誕生,便寄托着人們的厚望。
  此項目曾經稱為“新一代太空望遠鏡”(Next Generation Space Telescope),2002年以美國宇航局第二任局長詹姆斯·韋伯的名字命名。1961年至1968年詹姆斯·韋伯擔任局長期間曾領導了阿波羅計劃等一係列美國重要的空間探測項目。
任務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主要的任務是調查作為大爆炸理論的殘餘紅外綫證據(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即觀測今天可見宇宙的初期狀態。為達成此目的,它配備了高敏度紅外綫傳感器、光譜器等。 為便於觀測,機體要能承受極限低溫,也要避開太陽和地球的光等等。為此,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附帶了可摺叠的遮光板,以屏蔽會成為幹擾的光源。因其處於拉格朗日點,地球和太陽在望遠鏡的視界總處於一樣的相對位置,不用頻繁的修正位置也能讓遮光板確實的發揮功效。
構造
  計劃中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質量為6.2噸,約為哈勃空間望遠鏡(11噸)的一半。主反射鏡由鈹製成,口徑達到6.5米,面積為哈勃太空望遠鏡的5倍以上,可以期待它將有遠超哈勃空間望遠鏡非常高的觀測性能。與此同時,相反的光學鏡頭的重量已經被輕量化了。
  現在這面主鏡的直徑的比發射它用的火箭更大。主鏡被分割成18塊六角形的鏡片,發射後這些鏡片會在高精度的微型馬達和波面傳感器的控製下展開。但是,此法不會跟凱剋望遠鏡一樣,不必像地面望遠鏡那樣必需根據重力負荷和風力的影響而要按主動光學來時常持續調整鏡段,故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除了初期配置之外將不會有太多改變。
  主鏡的鏡面作為全體也形成六角形,聚光部和鏡面都露在外面,容易讓人聯想到射電望遠鏡的天綫。另外,它的主體也不呈筒狀,而是在主鏡下展開座席狀的遮光板。
  哈勃太空望遠鏡位於從地表大約600千米的較低的軌道位置上。因此,即使光學儀器發生故障也有可以用航天飛機來修理。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位於離地球150萬千米的距離,即使出了故障也不可能頻繁派遣修理人員。與此相反,它位於第二拉格朗日點上,重力相對穩定,故相對於鄰近天體來說可以保持不變的位置,不用頻繁地進行位置修正,可以更穩定的進行觀測,而且還不會受到地球附近灰塵的影響。
“詹姆斯-韋伯”的真面目
  “詹姆斯-韋伯”這個名字是取自美國宇航局第二任局長詹姆斯-韋伯——在韋伯擔任美國宇航局(NASA)領導人時美國的航天事業掀開了新的篇章,其中包括探測月球和“阿波羅”登月計劃等。因此,“詹姆斯-韋伯”一誕生,便寄托着人們的厚望。 
  詹姆斯韋伯
  同“哈勃”相比,“詹姆斯-韋伯”更大、更精密,能勘測到更遠的太空!它口徑是“哈勃太空望遠鏡”的三倍,但質量衹有哈勃的三分之一左右。有趣的是,它是一架沒有鏡筒的望遠鏡。 
  在外型上,“詹姆斯-韋伯”與“哈勃望遠鏡”沒有多少相似之處。它主鏡片的直徑約為6米,比“哈勃太空望遠鏡”的主鏡片寬2.5倍。如此巨大的鏡片,使得它能夠探測到的物體可以比“哈勃太空望遠鏡”能夠探測到的物體暗淡400倍!由於沒有哪個運載火箭的有效載荷整流罩寬到可以容納如此大的鏡片,“詹姆斯-韋伯”的鏡片將由一係列六邊型分鏡片組成,發射時分鏡片將摺叠成起來。在JWST發射之後,一個大約有網球場大小的大型矩形太陽光遮光罩將緩緩展開,這時,就可以遮擋住來自太陽的熱量了。 
  “ 詹姆斯-韋伯”將在2011年8月使用阿麗亞娜5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它將“隨身”攜帶三臺巨大的精密儀器:一臺近紅外攝像機、一臺近紅外光譜攝製儀以及一臺組合式中紅外攝像機與光譜攝製儀。它將被發射到距地球150萬公裏的空間裏,圍繞一個被稱為第二拉格朗日點(L2)的位置飛 行。第二拉格朗日點是空間一個特殊的引力狀態點,在那一點上,它可以時刻在地球的陰影中,不受太陽的幹擾而進行天文觀測。
  和“哈勃太空望遠鏡”不一樣的是,“詹姆斯·韋伯”因為距離地球太遙遠無法派宇航員進行維修保養,所以它的設計製造必須完美無缺,否則將功虧一簣!也許,將來還可以派機器人到望遠鏡上執行修理任務。
相關資料
  所屬機構 :NASA、ESA、CSA
  波段: 紅外綫
  軌道高度: 150萬千米(第二拉格朗日點)
  軌道周期: 1年
  預定發射時間: 2011年8月
  落下時期: 2016年 - 2021年
  質量: 6,200千克
  別名: 新一代太空望遠鏡(Next Generation Space Telescope,NGST)
  光學係統
  形式: 屈光式、牛頓式
  口徑: 6.5米
  聚光面積: 約25米
  觀測裝置
  NIRCam 近紅外照相機
  NIRSpec 近紅外攝譜儀
  MIR 中紅外裝置
  FGS 精細導星傳感器
“詹姆斯-韋伯”的新夥伴
  宇宙正在膨脹,我們所知的銀河係外,還存在着更大的星係——這些前輩們不可想象的未知,現在都已經被進入太空的探測器證實。今天,“勇氣號”已經登上了火星,它的夥伴“機遇號”又在脫穎而出!伴隨這些神奇精密的宇宙飛船和太空探測器的,是人類一次又一次探索太空的夢想。
  老“哈勃”的命運將如何,現在還沒有人能夠解答——龐大的運營和維修經費讓人們對它未來擔憂不已。2004年1月16日,美國宇航局宣佈,為了確保完成美國總統布什提出的重返月球和登陸火星的計劃,宇航局將不得不放棄對“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維修——這意味着,哈勃很可能要在2010年之前提前退役啦。至於將來,這個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太空望遠鏡,究竟是被引墜而永沉大海,還是能安然無恙地待在博物館裏度過餘生,我們也無從知道。
  不管哈勃何時退役,“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計劃卻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天文學家們正在全力以赴地推出這顆新星。這個預計造價8.2億美元的望遠鏡設計壽命為5到10年。而與此同時,天文學家們又在製造更新的望遠鏡了。
  在“詹姆斯-韋伯”升空一年之後,一架叫“地外行星搜尋者”的太空望遠鏡又將被派入太空,它匯集了人類太空望遠鏡技術的精華。利用它空前的分辨率,人們將足以探明,在太陽係鄰近數十光年之內,是否存在與地球條件相似的行星,並進一步揭開地外生命的“懸念”。
簡介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縮寫JWST)是計劃中的紅外綫觀測用太空望遠鏡。作為將於2010年結束觀測活動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後續機,計劃於2011年發射升空。但因為製造方面的問題,不得不延遲到2013年升空,因此,哈勃望遠鏡也不得不冒險進行修補以繼續服役。目前,因為費用已經升到了80億美元,鏡片也已經從原計劃的8米縮水為6.5米,這是為觀察宇宙最遙遠的地方,也就是宇宙大爆炸的第一縷光綫的最低要求了。係歐洲空間局(ESA)和美國宇航局(NASA)的共同運用計劃,放置於太陽-地球的第二拉格朗日點。不像哈勃空間望遠鏡那樣是圍繞地球上空旋轉,而是飄蕩在從地球到太陽的背面的150萬千米的空間。“詹姆斯·韋伯”這個名字是取自美國宇航局第二任局長詹姆斯·韋伯——在韋伯擔任美國宇航局(NASA)領導人時美國的航天事業掀開了新的篇章,其中包括探測月球和“阿波羅”登月計劃等。因此,“詹姆斯·韋伯”一誕生,便寄托着人們的厚望。
  此項目曾經稱為“新一代太空望遠鏡”(Next Generation Space Telescope),2002年以美國宇航局第二任局長詹姆斯·韋伯的名字命名。1961年至1968年詹姆斯·韋伯擔任局長期間曾領導了阿波羅計劃等一係列美國重要的空間探測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