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視網膜海綿狀血管瘤 |
|
眼科 |
|
視網膜海綿狀血管瘤是一種罕見的視網膜血管錯構瘤。本病屬於先天性血管畸形。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且有高度可變的外顯率和表現度。
患者均為青少年,女性略多於男性,單眼發病,纍及雙眼者很少,病變基本靜止。部分病例合併有顱內及(或)皮膚海綿狀血管瘤,稱之為神經-眼-皮膚綜合徵。常無眼部自覺癥狀,少數患者偶有視力模糊或因玻璃體有出血而見到浮遊物。
典型的視網膜海綿狀血管瘤是由多數薄壁囊狀的血管瘤組成的無蒂腫瘤,呈葡萄串狀外觀;大小不一,偶有視網膜下或玻璃體內少量積血,可自行消失。瘤體周圍視網膜內無脂性滲出斑,視網膜動靜脈行徑和管徑均無異常。
眼底熒光造影:因瘤體表面有白色膠質纖維膜而呈弱自發熒光。視網膜海綿狀血管瘤充盈非常緩慢且不完全。早期通常微低熒光,中晚期可見一些血管瘤腔內呈現高熒光。不少血管瘤僅上半部充盈熒光,呈現具有特徵性的“帽狀熒光”。
本病屬於靜脈畸形,不會像一般腫瘤那樣生長。因而大多數人認為對這種血管瘤一般不需要治療。視網膜海綿狀血管瘤患者的視力預後較好,但一旦玻璃體出血,視力永遠受到損害。 |
|
本病可有家庭性,但多為散發,可伴有顱內或皮膚血管瘤。因此屬於母斑病。 |
|
視網膜內層或視盤上成串的葡萄狀、囊狀、薄壁的血管瘤樣病變,血流來自視網膜循環,在熒光造影中可見緩慢充盈,無滲漏。 |
|
無視網膜下積液或滲出,由此可與視網膜毛細血管擴張癥、視網膜血管瘤鑒別。 |
|
需用光凝或冷凝。 |
|
本病常見於10-30歲的青少年,約30-50%為雙眼發病。每一隻眼可為單發病竈,也可為多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