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觀音塘聯繫方式 地址:大理州大理市七裏橋觀音塘村
電話:0872-2670400
郵編:671003 觀音塘投訴電話 大理州旅遊投訴電話:0872- 96927
雲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871-460831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觀音塘位於下關和古城之間,在大理市五裏橋鄉觀音塘村,距離下關9公裏,距離大理古城約5公裏,在滇藏公路的西側,是大理有名的佛教古剎之一。
觀音塘整個建築嚴謹有緻,殿宇巍峨;院內樹木繁茂,花草鬥豔;閣內香煙繚繞,木魚聲聲。這裏不僅是香客雲集之所,也是文人墨客遊歷之地。
觀音塘建於明代,到了清代重修,在修繕觀音閣的同時,始建殿宇,建成了七開間、三面封閉、正面開門的大雄寶殿。隨後逐步形成了戲臺、門樓、殿宇、亭閣集於一體的建築群,同時融入了祭祀、歌舞表演、集市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之後又逐年衰敗。歷經十多年,最後又於1988年重修。
關於觀音塘,這裏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漢時官兵進犯大理,觀音大士化作一老婦,用草索背着一塊大石頭在路上與敵兵相遇,入侵兵看見了,覺得非常驚訝,心想:這裏的老婦竟然會有這麽大的力氣,更何況是青壯年呢?於是,敵兵不敢再犯,鳴金收兵。這就是著名的“負石阻兵”的傳說。
後人為了紀念觀音保境安民,便在大石上建了一座觀音閣,閣內供奉觀音像,繼而擴建為觀音塘。 |
|
觀音塘又名大王庵,位於大理古城南,上末村,因清代曾設汛溏,故又稱觀音塘。
觀音塘分前閣、中殿和後殿。其中最具有特點的是前閣,內祀觀音,閣建在一塊名叫觀音石的大石上,用大理石建造,觀音塘始建於明代,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岑毓英重修。閣四面圍以大理石欄桿,雕竜畫鳳,十分雄偉壯觀。觀音大石上刻有佛像,玲球剔透。
觀音塘是大理市佛教協會駐地,每年農歷二月十九日為觀音會,人們不僅朝拜觀音,而且還開展各種文藝活動,將宗教、文化、集市貿易融為一體。
相傳,漢時官兵進犯大理,觀音大士化作一老婦,用草索背着一塊大石頭在路上與敵兵相遇,入侵兵看見了,覺得非常驚訝,心想:這裏的老婦竟然會有這麽大的力氣,更何況是青壯年呢?於是,敵兵不敢再犯,鳴金收兵。這就是著名的“負石阻兵”的傳說。後人為了紀念觀音保境安民,便在大石上建了一座觀音閣,閣內供奉觀音像,繼而擴建為觀音塘。
觀音塘在建築上獨樹一幟。觀音閣就建在傳說中觀音所負的巨石上,閣體全部用大理石鑲成。大石旁四周修有水池,池邊石欄桿圍護。閣中供奉石觀音像。閣四周有石回廊,可通行人,東西有石拱橋四座。亭的三壁上碑刻與石雕畫相映成趣,亭外四面相通。靜止的石亭和輕泛漣漪的池水互相襯托,石的剛與水之柔相輔相成,亭池間橋廊緊湊,渾然一體,整個建築嚴謹有序,而且以石為廊,以石為墻,別具匠心。 |
|
觀音塘村 觀音塘社區 |
|
觀音塘村 | 觀音塘山 | 觀音塘路 | 大理觀音塘 | 觀音塘社區 | 觀音塘小區 | 官渡觀音塘 | 花觀音塘戰鬥 | 觀音塘大石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