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风带
1.西風帶西風帶,又稱暴風圈、盛行西風帶,它位於南北半球的中緯度地區,是赤道上空受熱上升的熱空氣,與極地上空的冷空氣交匯的地帶,極易形成氣旋,常常是一個氣旋未完另一個氣旋已經生成。這裏常年吹颳偏西風,風速很大。在北緯40—60度之間多為陸地阻隔,海上大風受此阻力,風速相應降低很多;而南緯40—60度之間幾乎全部為遼闊海洋所環繞,表層海水受風力的作用,産生了一自西嚮東的環流。由於常年吹颳西風,這個海區裏風大浪高流急,終年浪高在7米以上。航行的船衹在這裏猶如小球一樣,被大浪不斷地上下劇烈顛簸,險象環生。1991年3月6日,我國“極地”號南極考察船航行到南緯55度處,遇到35米/秒的強風,浪高達20米,山一樣的巨浪呼嘯而至,將船尾部盤結的粗纜繩全部打散,衝入海裏。據記載這裏的最大浪高可達30米。西風帶對船衹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西風帶的風力為什麽如此巨大和持久呢?這主要由於以下兩個原因造成的,首先是地球自轉對空氣流動的方向起着主導作用,按大氣環流總的結構,中緯度的氣流是嚮極地輸送。也就是說,在北半球中緯度應為南風,南半球則為北風,但地球由西嚮東自轉産生的偏嚮力,永遠作用於前進方向的右側,由此相應地把南風轉變成西南風,北風改變成西北風,而偏嚮力是隨緯度增加而增大的,在中緯度這個力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這是西風帶盛行西風最直接的因素。其次是中緯度地區溫差大,熱量消耗也大,上下對流旺盛,引起強勁的大風。
-----------------------
西風帶是位於副熱帶高氣壓帶與副極地低氣壓帶之間(大致在南北緯30至60度之間)的行星風帶。副高嚮副極地低壓散發出來的氣流在地轉偏嚮力的作用下,偏轉成西風(北半球為西南風,南半球為西北風),因此西風是在西風帶的盛行風。在其控製地區,西風一般比較強勁,海洋上風浪較大,陸地迎風坡地帶溫和多雨(wikipedia)
2.西風帶於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形成
緯度40至60之間的大陸西岸地區,全年盛行西風,受海洋暖濕氣團的影響,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之間,終年濕潤,氣溫年變化較小,鼕不冷夏不熱,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大西岸、美洲太平洋沿岸等地區都屬於這種氣候。 |
|
西風帶,又稱暴風圈、盛行西風帶,它位於南北半球的中緯度地區,是赤道上空受熱上升的熱空氣,與極地上空的冷空氣交匯的地帶,極易形成氣旋,常常是一個氣旋未完另一個氣旋已經生成。這裏常年吹颳偏西風,風速很大。在北緯40—60度之間多為陸地阻隔,海上大風受此阻力,風速相應降低很多;而南緯40—60度之間幾乎全部為遼闊海洋所環繞,表層海水受風力的作用,産生了一自西嚮東的環流。由於常年吹颳西風,這個海區裏風大浪高流急,終年浪高在7米以上。航行的船衹在這裏猶如小球一樣,被大浪不斷地上下劇烈顛簸,險象環生。1991年3月6日,我國“極地”號南極考察船航行到南緯55度處,遇到35米/秒的強風,浪高達20米,山一樣的巨浪呼嘯而至,將船尾部盤結的粗纜繩全部打散,衝入海裏。據記載這裏的最大浪高可達30米。西風帶對船衹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西風帶的風力為什麽如此巨大和持久呢?這主要由於以下兩個原因造成的,首先是地球自轉對空氣流動的方向起着主導作用,按大氣環流總的結構,中緯度的氣流是嚮極地輸送。也就是說,在北半球中緯度應為南風,南半球則為北風,但地球由西嚮東自轉産生的偏嚮力,永遠作用於前進方向的右側,由此相應地把南風轉變成西南風,北風改變成西北風,而偏嚮力是隨緯度增加而增大的,在中緯度這個力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這是西風帶盛行西風最直接的因素。其次是中緯度地區溫差大,熱量消耗也大,上下對流旺盛,引起強勁的大風。
-----------------------
西風帶是位於副熱帶高氣壓帶與副極地低氣壓帶之間(大致在南北緯30至60度之間)的行星風帶。副高嚮副極地低壓散發出來的氣流在地轉偏嚮力的作用下,偏轉成西風(北半球為西南風,南半球為西北風),因此西風是在西風帶的盛行風。在其控製地區,西風一般比較強勁,海洋上風浪較大,陸地迎風坡地帶溫和多雨(wikipedia) |
|
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緯度40至60之間的大陸西岸地區,全年盛行西風,受海洋暖濕氣團的影響,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之間,終年濕潤,氣溫年變化較小,鼕不冷夏不熱,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大西洋沿岸、美洲太平洋沿岸等地區都屬於這種氣候。 |
|
- n.: westerlies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