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屬 > 西藏木瓜
目錄
No. 1
  西藏木瓜
  拉丁文學名::chaenomeles thibetica
  科名:薔薇科 family:rosaceae
  屬名:木瓜屬 introduce
  灌木或小喬木;高達1.5--3米;通常多刺;刺錐形;長1--1.5釐米;小枝屈麯,圓柱形;有光澤,紅褐色或紫褐色,多年生枝條黑褐色,散生長圓形皮孔;鼕芽三角卵形,紅褐色,先端急尖,有少數鱗片,在先端或鱗片邊緣微有褐色柔毛。葉片革質,卵狀披針形或長圓披針形,長6--8.5釐米,寬1.8--3.5釐米,先端急尖,摹部楔形,全緣,上面深緑色,中脈與側脈均微下陷,下面密被褐色絨毛,中脈及側脈均顯著突起;葉柄粗短,長1—1.6釐米,幼時被褐色絨毛。逐漸脫落;托葉大形,草質,近鐮刀形或近腎形,長約1釐米,寬約1.2釐米,邊緣有不整齊銳鋸齒,稀鈍鋸齒,上面無毛,下面被褐色絨毛。花3—4朵簇生;花柱5,基部合生,並密被灰白色柔毛。果實長圓形或梨形,長6—11釐米,直徑5—9釐米,黃色,味香;萼片宿存,反折,三角卵形,先端急尖,長約2毫米;種子多數,扁平,三角卵形,長約1釐米,寬約0.6釐米,深褐色。
  本種提示:本種近似毛葉木瓜c.cathayensis(hemsl.)schneid.唯本種葉片全緣,葉片下面密被褐色絨毛,花柱基部密被柔毛,易於區別。從形態觀察本種近似毛葉木瓜與雲南移扶docynia delavayi(franch.)schneid.的屬間雜種。
No. 2
  西藏木瓜
  拉丁文學名::Chaenomeles thibetica
  科名:薔薇科 Family:Rosaceae
  屬名:木瓜屬 introduce
  灌木或小喬木;高達1.5--3米;通常多刺;刺錐形;長1--1.5釐米;小枝屈麯,圓柱形;有光澤,紅褐色或紫褐色,多年生枝條黑褐色,散生長圓形皮孔;鼕芽三角卵形,紅褐色,先端急尖,有少數鱗片,在先端或鱗片邊緣微有褐色柔毛。葉片革質,卵狀披針形或長圓披針形,長6--8.5釐米,寬1.8--3.5釐米,先端急尖,摹部楔形,全緣,上面深緑色,中脈與側脈均微下陷,下面密被褐色絨毛,中脈及側脈均顯著突起;葉柄粗短,長1—1.6釐米,幼時被褐色絨毛。逐漸脫落;托葉大形,草質,近鐮刀形或近腎形,長約1釐米,寬約1.2釐米,邊緣有不整齊銳鋸齒,稀鈍鋸齒,上面無毛,下面被褐色絨毛。花3—4朵簇生;花柱5,基部合生,並密被灰白色柔毛。果實長圓形或梨形,長6—11釐米,直徑5—9釐米,黃色,味香;萼片宿存,反折,三角卵形,先端急尖,長約2毫米;種子多數,扁平,三角卵形,長約1釐米,寬約0.6釐米,深褐色。
  本種提示:本種近似毛葉木瓜C.cathayensis(Hemsl.)Schneid.唯本種葉片全緣,葉片下面密被褐色絨毛,花柱基部密被柔毛,易於區別。從形態觀察本種近似毛葉木瓜與雲南移扶Docynia delavayi(Franch.)Schneid.的屬間雜種。
  西藏木瓜果形橢圓,單果重達300-400剋,色澤金黃,肉質脆嫩,營養豐富,風味酸香。生食酸澀,不能入口,但削去外皮,切成薄片用沸水燙泡數次,去其酸澀濃味,然後以白糖淹漬,酷似菠蘿,風味特佳。西藏木瓜可以入藥,和胃祛濕,舒筋活絡,著名的虎骨木瓜酒, 就是主治風濕的良藥。
  木瓜經過上述加工製作水果食用,還具有清熱解渴、增進食欲之功效。西藏木瓜還可以作為嫁接蘋果的砧木。以木瓜做砧木的蘋果具有矮化樹體的作用。當前世界果樹栽培嚮着矮化集約方向發展。果樹栽培事業中的這種"矮化熱"促使人們找尋更多的矮化砧木,西藏的木瓜通過選育研究,可能成為矮化果樹栽培的一個珍貴的種質資源,從而為發展果樹做出貢獻。
英文解釋
  1. n.:  chaenomeles thibet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