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西山國傢森林公園投訴電話北京市旅遊投訴電話:010-65130828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西山國傢森林公園位於北京西郊小西山,地跨海澱、石景山、門頭溝三區,她以北京西山試驗林場為基礎,總面積5970公頃,是京郊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距北京市區最近的一座國傢級森林公園。西山國傢森林公園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類型,地帶性植被為溫帶夏緑闊葉林,現有植物共計250餘種,分屬73科。公園山林面積廣阔,生活着許多種類的野生動物,獸類有10餘種,鳥類有50餘種,數種兩棲類及爬行動物。西山國傢森林公園屬太行山餘脈,為石質山區,屬低山區,陰坡較陡,陽坡較緩。小西山(西山國傢森林公園)歷史遺跡較多。明代,小西山前山臉的平緩山麓多為皇宮墓地的修建處,著名的有明景泰帝(朱祁鈺)的陵墓,還有明萬歷皇帝七位妃子的墓地,即東四墓。到了清代,小西山地區周圍曾有“西山八院”和“三山五園”之稱,並且此地為八旗兵的駐地,至今尚存有正黃旗、正藍旗等村莊以及碉樓等遺跡。同時,小西山地區的古跡遺址分佈廣泛,構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除香山、臥佛寺、八大處外,還有福慧寺、法海寺、地藏殿、邀月洞、靜福寺、無梁殿等歷史遺跡,此外,梅蘭芳、馬連良、言少朋、劉半農、劉天華、佟麟閣等名人的墓地以及黑山扈戰鬥紀念碑等。 |
|
西山國傢森林公園位於海澱區京西小西山,地跨海澱、石景山、門頭溝三區,距城區僅20余公裏,是距離市區最近的森林公園。小西山屬太行山餘脈,公園總面積5974.8公頃,有林地5196.8公頃,林木覆蓋率87%。林木均為解放後造的人工林,主要樹種是油鬆、側柏、刺槐、黃櫨等。早在批建國傢森林公園之前,北京市就做了大量前期工作。1984年經國傢計委和市計委的同意,開始建設西山森林公園。從1987年開始歷時三年,完成昌華景區鬆鶴山莊的建設。此後,森林公園製定了總體規劃,將園區分為兩大部分,即生態保護區和開發區,其中開發區又分為五大景區,即昌華、百望、靜福、凌雲和北嶺景區。
西山國傢森林公園的西山國傢森林公園內動植物種類很多,自然、人文景觀資源豐富,主要包括位於百望山山頂的望京樓、憋死貓、玉皇頂二環山路以及魏傢村林地的鬆鶴山莊、靶場—四平臺—白塔等處,這些地方均位於高處,適於觀花賞葉、眺望京城。位於臥寺木蘭陀山麓的靜福寺,生長着百餘畝的古柏林,是理想的夏季避暑之地。
小西山一帶歷史遺跡很多,明代,小西山前山臉的平緩山麓多為皇室墓地的修建處,著名的有明景泰帝(朱祁鈺)的陵墓,還有明萬歷皇帝七位妃子的墓地,即東四墓。到了清代,小西山地區周圍曾有“三山八院”和“三山三園”之稱,並且此地為八旗兵的駐地,至今尚存有正蘭旗、正白旗等村莊以及碉樓等遺跡。
同時小西山地區的寺廟遺址和文物古跡分佈很廣泛,除了八大處、香山等早已闢為公園以外,在西山國傢森林公園的範圍內尚有許多的古跡,構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具體來說,包括福惠寺以及盤道、北法海寺、地藏殿以及邀月洞、靜福寺以及遼塔等廟宇。此外還有梅蘭芳、馬連良、言少朋、劉半農、劉天華和佟麟閣等人的墓地以及黑山邑戰鬥紀念碑。
目前已開放和在開發的景區主要有2個,即首都緑色文化碑林(百望山景區)和昌華景區。
首都緑色文化碑林坐落在百望山景區中。百望山原名望兒山,是太行山在華北平原東端第一峰,稱為太行山前哨。碑林南臨頤和園,東連京密引水渠,交通方便。西山從五十年代初開始營造風景林,目前已形成緑蔭護夏,紅葉迎秋的森林景觀。碑林建築佈局為順山勢而建,林中造景,景中造碑,碑刻藝術墻屹立在百望山頂峰。
在這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園林中有毛澤東主席“緑化祖國”碑亭以及碑廊、碑館等建築。老一代革命傢和社會知名人士、書法傢、文藝科教界人士,有關造林緑化、改善自然環境及市樹、市花、森林法等詩、詞、書、畫、碑刻五百餘塊,古樸典雅、肅穆壯觀。這不僅繼承了中華民族鎸刻藝術,並為小西山風景區開闢了新的文化場所,為森林旅遊開闢了新的景點。人們在觀賞以“緑化”為中心的碑刻時,從碑文的詩情畫意中悟會到植樹造林、緑化美化環境的重要性。融紀念、宣傳和藝術為一體的碑林建設宗旨是振興中華林業,倡導保護人類生存環境,弘揚緑色文化,提高環境保護意識,促進兩個文明建設。
昌華景區以鬆鶴山莊為中心,擬再建設森林娛樂區、野生動物養殖區、山野風光區和登高攬勝區。2000年11月,劉淇市長和有關委、局及海澱區的負責同志來到建設中的北京西山國傢森林公園進行視察,聽取了有關情況的匯報並給予了肯定。現景區正在建設中。 |
|
吳縣西山國傢森林公園國內旅行社 | 海拉爾西山國傢森林公園 | 太湖西山國傢森林公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