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安鐘鼓樓中的安鼓樓位於西安城內西大街北院門的南端,東與鐘樓相望。 |
|
鼓樓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比鐘樓大四歲,迄今已有625年歷史。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和清乾隆五年(1740)先後兩次重修。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鼓樓”。歷經歲月滄桑,如今巨鼓早已不存,惟餘鼓樓巍然聳立。 |
|
西安鼓樓是目前所存在全國最大的鼓樓。它的建築形式是歇山式重檐三滴水。高臺磚基座東西長 52.6米,南北寬38米,高7.7米,南北正中闢有高和寬均為6米的券洞門。樓建築在基座的中心, 面闊7間,進深3間,四周另有走廊。第一層樓身上置腰檐和平座,第二層樓重檐歇山頂,上覆緑 琉璃瓦。樓的外檐和平座都裝飾有青緑彩繪鬥拱,使樓的整個建築層次分明,渾雄博大。登樓的青磚階樓設在磚臺基兩側,在第一層樓的西側有木樓梯可登臨樓的第二層。在樓的南檐下正中,懸挂有“文武盛地”藍底金字匾額,是陝西巡撫張楷重修此樓竣工後,摹仿乾隆皇帝的“御筆”。北檐正中懸挂有“聲聞於天”匾額,筆力挺拔,相傳係鹹寧李允寬所書。兩匾不僅說明了建築物的意義,而且猶如畫竜點睛,使樓生氣盎然,更顯得宏偉壯麗,但在“文革”十年浩劫中遭毀,現文物管理部門已着手修復。 |
|
從50年代開始,人民政府曾多次修繕鼓樓,90年代又貼金描彩,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為進一步開發和利用文物資源,促進文化旅遊事業的發展,恢復 “晨鐘暮鼓”,1996年西安市决西安鼓樓夜景定重製鼓樓大鼓。重製的大鼓高1.8米,鼓面直徑2.83米,係用整張優質牛皮蒙製而成。鼓腹直徑3.43米,重1.5 噸。上有泡釘1996個,寓意1996年製,加上4個銅環共2000年,象徵公元2000年,催人奮進,跨入21世紀。該鼓聲音宏亮、渾厚,重槌之下,十裏可聞,是目前中國最大的鼓。在鐘樓和鼓樓之間,開闢為鐘鼓樓廣場,緑草紅花點綴其間,造型獨特的聲光噴泉不時變換,是古城人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1956年8月6日,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佈鼓樓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公佈鼓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公佈保護範圍:其重點保護區為鼓樓基座四周邊(包括臺階);一般保護區為重點保護區外延34米;建設控製地帶為東至北大街,南至西大街,北至市政府門前,西側自一般保護區外延70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