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教育 : 中國高等院校 : 中國 >重慶 >北碚區 > 西南大學
您是否在尋求:西南西南大学西南大学文学院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怡更多結果...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英文名稱 English name·學校性質 The nature of school
·重點建設 Key construction·學校簡介 School Profile·學校發展 School Development
·菁菁校園 Jingjing Campus·校區介紹 Campus Introduction·歷史沿革--百年光輝歷史 History - the glorious history of a century
·西南大學育才學院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Yucai·學校領導 School Leadership·國傢重點學科 State key disciplines
·學院設置 School _Set_ting·西南大學校訓 Southwest School Motto·校訓的內涵 Motto meaning
·西南大學精神 The spirit of Southwest University·大學精神的內涵 University spirit and content·西南大學校歌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Song
·現階段學校發展總體目標 At this stage the overall school development goals·學校辦學層次定位 School educational level positioning·學校服務面嚮定位 School services for positioning
·學校製定的四個發展計劃 The school development plan to develop four·綜合評價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西南大學校內論壇——樟樹林論壇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campus forum - camphor forest forum
·宗旨 Aim·免費師範生 Free education for students·相關詞
·包含詞·更多結果...
No. 1
  西南大學聯繫方式地址:重慶市北碚區國傢級風景名勝區縉雲山麓.西南大學投訴電話重慶旅遊投訴電話:023-6386631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西南大學,是2005年7月經教育部批準,由原西南師範大學、原西南農業大學合併組建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傢"211"工程建設學校。學校位於重慶市北碚區國傢級風景名勝區縉雲山麓,風景秀麗的嘉陵江畔,已有百年辦學歷史。現任黨委書記黃蓉生同志,校長王小佳同志。
  學校在長期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在教師教育和農業教育方面形成了鮮明的特色,為國傢培養各類人才20餘萬人。學校的教育學、心理學、農學學科優勢明顯,傢蠶基因組研究居於世界領先水平,基礎心理學、教育學等學科研究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取得了自然免耕法、傢蠶基因庫、西南民族教育與心理研究、人類時間認知研究等為標志的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學校推廣應用新成果新技術數百項,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學校占地面積約9000畝,校捨面積近150萬平方米。學校現有2個國傢級重點學科、9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66個博士點(含13個博士一級學科自主設置專業)、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2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15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含14個自主設置專業)、5個專業碩士學位,97個本科專業,學科涵蓋11個學科門類,共42個一級學科。有35個省部(市)級重點學科、27個省部(市)級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文科研究基地、6個重慶市重點文科研究基地。學校是重慶片"國傢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牽頭單位。有全日製本科生及研究生50000餘人。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有專任教師2650餘人,專職科研人員300餘人,其中,副教授(副研究員)以上1000餘人,博士生導師113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傢級、省部級專傢75人,重慶市學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173人,有國傢級突出貢獻的專傢15人,有40餘名教授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和學科組成員、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學部委員、國傢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組成員、國傢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評審組成員、全國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顧問和委員;主持承擔"973"、"863"、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國傢社科基金等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400多項。
  
  學校與美、英、加、法、德、日、澳、俄等近30個國傢或地區的高校和科研機構進行學術交流和開展科研合作,與國外20多所大學及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係。
英文名稱 English name
  Southwest University
  (郭沫若題詞)
學校性質 The nature of school
  西南大學是國傢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國傢“211工程”重點建設學校和國傢“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國傢教育部與農業部共建的八所重點大學之一,我國六所國傢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中實行免費師範教育的高校之一。
重點建設 Key construction
  國傢重點學科(5個):課程與教學論、基礎心理學、特種經濟動物飼養、生態學、果樹學
  國傢“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6個):“昆蟲基因組學與現代蠶絲學”、“面嚮國傢重大需求的心理學科創新建設”、“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化與發展研究”、“三峽庫區生態安全”、“山地農業特色學科創新建設”、“西南民族社會發展與西南研究”
  國傢“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2個):“教師教育國傢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國傢教育部與農業部共建“優勢學科創新平臺”
  國傢高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傢蠶係統生物學創新引智基地
學校簡介 School Profile
  西南大學坐落於具有3000年歷史的中國最年輕的直轄市、抗日時期國民政府陪都、長江中上遊經濟重鎮、西南地區經濟文化交通中心——重慶。西南大學始建於1906年,由國傢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原西南師範大學、國傢農業部直屬重點大學原西南農業大學於2005年合併組建而成。原兩校毗鄰而建,同根同源,發軔於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在西南地區開中國新學的川東師範學堂,幾經發展演變,遂成今日之國傢教育部直屬、由國傢教育部、國傢農業部和重慶市共建的西南大學,現地址為重慶市北碚區天生路1號(原西南農業大學部分)、2號(原西南師範大學部分)。
  西南大學前身為原西南師範大學和原西南農業大學。原西南師範大學是6所國傢教育部直屬的重點師範大學之一,為我國4大老牌著名師範學府,也是西部地區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師範院校。原西南農業大學是1978年國務院批準的改革開放以來首批全國重點大學,為當時國傢農牧漁業部(現國傢農業部)直屬的8所國傢重點大學之一,是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農業大學,1979年被列為我國首批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單位。
  西南師範大學和西南農業大學身出一體,同為一源,組成兩校的主體均為1906年創辦的官立川東師範學堂以及建於1940年的國立女子師範學院。川東師範學堂為西南地區第一所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新式高等學府,首開西南新學之風,同時也是我國近代史上第一所獨立的師範院校。1950年,以川東師範學堂(後來的四川省立教育學院)、國立女子師範學院為主體,同時合併其他院校係科,分裂並分別組建了西南師範大學和西南農業大學。1993年開始籌劃重新合併事宜,2005年,由國傢教育部正式批準合併為西南大學。新成立的西南大學,已成為由國傢教育部直屬,國傢教育部、國傢農業部、重慶市共建的國傢“211工程”和國傢“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大學,是國傢佈局在西部高水平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辦學水平及規模居我國高校前列。
  學校位於重慶市北碚區的縉雲山南麓,嘉陵江北岸。學校依山傍水,風景如畫,是國傢園林緑化單位,學校占地總面積12300餘畝(四大校區總面積,其中本部面積9630畝),建築面積約200萬平方米(其中本部建築面積160萬平方米),學校各類運動場總面積20餘萬平方米,其中5個塑膠田徑運動場,3個綜合類體育館。學校現有在校學生7萬餘人,其中重點本科生40000餘人,碩士、博士研究生11400餘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00餘人,碩士及專業碩士研究生10000餘人),其他各類本科生2萬餘人(含育才學院、榮昌校區、應用技術學院),各類留學生259人,預科生350人,成人脫産生1253人。
  西南大學,經過百年辦學發展,學校積澱了深厚的人文底藴,鑄就了"特立西南、學行天下"的大學精神及其辦學特色。承川東師範學堂及四川鄉村建設學院發展時期張振茲、甘績鏞等深厚積澱;繼抗戰時期梁漱溟、晏陽初、陶行知、黃炎培、陳望道、老捨、於右任等在北碚興學育人、弘文勵教,此後,吳宓、侯光炯在此跋涉耕耘,西南大學浸潤精英文化、滋養大師精神,奠定了優良的學術傳統和深厚的學養基礎。
  從一百多年前川東師範學堂(1906年)開宗明義,提出“培養改進鄉村教育之基本人才”,到1928年時任川東師範學校校長的甘績鏞先生提出“含弘光大,繼往開來”的校訓;從四川鄉村建設學院(1933年)提出“ 培養鄉村建設之熱情與信仰、學識與技能、負責與創造精神、健康與耐勞之體格”,到四川省立教育學院 (1937年)時期“置民衆教育與第一位,復興民族之偉大使命”的吶喊;從國立女子師範學院(1940年)探索“主輔係製,二專業選修”,到晏陽初先生在私立中國鄉村建設學院(1940年)提出“自主、自養、自治 、自強”的四自原則和“勞動者的體力、專門傢的知能、教育傢的態度、科學家的頭腦、創造者的氣魄、 宗教傢的精神”六大訓練目標;從新中國成立後,原兩校幾代人高舉師範教育與農業教育兩面旗幟的不懈奮鬥,直到西南大學“特立西南,學行天下”大學精神的進一步弘揚。百年辦學的歷史積澱,猶如一棵大樹,根深葉茂,形成了今天西南大學厚重而獨具特色的大學文化、教育思想與辦學傳統。
  西南大學,自1906年創校以來,校址數遷、校名幾易,雖歷經變更,卻薪火相傳、不斷壯大。從1906 年最早淵源川東師範學堂開西南地區新學,歷經1933年四川省立教育學院、1940年私立中國鄉村建設學院 、國立女子師範學院,直至1950年分別組建西南師範大學和西南農業大學,同根同源的兩校均發展成為一流的國內外知名重點大學。最後在建校99周年(2005年)時,兩校九九歸一,重新合併為西南大學。新中國成立初的1950年組建時,西南師範大學和西南農業大學匯集了西南地區高等師範教育和高等農業教育大部分院士學者和教授專傢,成為當時西南地區教授最多、師資力量最強的高等院校。
  吳宓(著名學者錢鐘書的老師),國學大學、著名紅學家、中國比較文學先驅,曾在學校執教達二十八年之久(直至逝世),先生力主“昌明國粹,融化新知”,其通古碩今的文化精神正在這所校園無聲的延續,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雨僧計劃”,素質教育“雨僧講壇”和文化素質教育期刊“雨聲刊物”等等,正是吳宓先生博雅教育思想在西南大學的生根發芽。侯光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土壤學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把畢生精力獻給了這所大學,養育出這方校園裏深厚的精神土壤,“精心教書,誠心育人”既是侯老光輝一生的傳神寫照,也是今天的西南大學教師的默默追求,以侯老名字命名的創新人才培養“光炯計劃” 正激勵着年輕學子勸課農桑而造福黎民百姓。化學教育傢鄭蘭華,當代著名詩人、文學翻譯傢方敬,國畫傢蘇葆楨,數學家李孝傳,我國著名教育傢、教學論專傢張敷榮,我國著名現代心理學家、美育心理學創始人劉兆吉等等,是這所學校學高身正的楷模。植物病理學家何文俊,魚類生物學家施白南,首創水稻性狀遺傳方面之研究的水稻育種科學家管相桓(也是我校傑出校友世界著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老師 ),植物生理學家陳兆畦,我國近代蠶學學科的主要奠基人、蠶遺傳及動物遺傳學界泰鬥、傢蠶遺傳生物學家蔣同慶,園藝學家陳世儒等等,一大批名傢學者奠定了西南大學雄厚的教學基石。他們不僅是各門學科的開拓者,更是延續和發展了學校的教育文化和精神品格,確立和標註了這所大學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的基本風範,為今天的發展、研究和教學提供了不竭的源泉!一流的師資力量,為今天的教育和培養一流學生提供了堅強的保證,除學校歷史上衆多大傢名師學者外,今天的西南大學,有國際知名蠶學育種專傢、世界第一張傢蠶基因圖譜的繪製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嚮仲懷教授,有國際著名岩溶地質學專傢、中國科學院院士袁道先教授、有著名材料科學與工程專傢、中國105顆上天衛星、近100架波音飛機材料研製者、中國工程院院士曾蘇民教授,有首批國傢級教學名師、世界人類時間認知研究創始人、我國享譽海內外的卓越心理學家黃希庭教授等一大批著名學者大師。
  學校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約3500人(其中本部2650餘人),教授、副教授(含研究員係列)1600餘人(其中本部1320餘人),博士生導師222人,碩士生導師約900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國傢和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傢27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2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3人、講座教授1人;國傢級教學名師3人,國傢級有突出貢獻專傢8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和學科評議組成員13人,國傢"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傢級人選15人,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6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奬"獲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資助者16人,人事部"傑出專業技術專傢及人才"112人,中國農業科學院二、三級傑出人才11人;“國傢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享受國務院和重慶市特殊津貼專傢235人(其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約100人),重慶市教學名師3人,重慶市"巴渝學者"特聘教授4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74人,重慶市中青年骨幹教師200人。
  學校科研實力雄厚,是國傢級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為重慶片“國傢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牽頭單位,學校建有西南大學(北碚)國傢大學科技園,擁有1個國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一個國傢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傢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全國百強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之一),5個國傢教育部、國傢農業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傢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11個重慶市重點文科研究基地,49個省部(市)級重點實驗室,19個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出版社1個(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為我國百強大型出版社),主辦發行學術期刊12種。擁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約4億元。優良的學術傳統、深厚的文化底藴鑄就了西大人勇於拼搏、敢於創新的精神,推動着西南大學取得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影響的科研成果,社會效益顯著,學術影響日益增強。近年來,學校在國傢"973"、"863"、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年度重大項目等高級別項目中有了突破性進展;形成了以傢蠶基因組研究、基礎心理學研究、西南民族教育與心理研究、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在西南適應性實驗、中學物理教學標準研製、人類時間認知研究、農作物品種選育、柑橘無病毒三級繁育體係建立、三峽庫區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等為標志的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學校推廣應用新成果新技術數百項,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西南大學圖書館藏書438萬餘册,涵蓋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多學科,多專業領域。其中尤以古籍善本、抗戰文獻資料及教育學、心理學、農學等藏書為特色,特別是抗戰時期大後方出版物為海內外珍本。
  西南大學博物館包括歷史博物館(有11類文物9000餘件藏品)、自然博物館(高等植物標本40000餘份,人體標本130餘種,動物標本1100餘種)、天文博物館、地質博物館、校史博物館等多種展館。
  學校在長期的建設和發展中,得到黨和國傢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賀竜、陳毅、鬍耀邦、李嵐清、賀國強、陳至立等黨和國傢歷屆領導多次到學校視察和指導工作,對學校的發展和人才培養及社會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校名“西南大學”四字就是由郭沫若先生題寫。
學校發展 School Development
  西南大學充分利用西南之獨特自然人文資源,經百年發展,學校學科齊全,現設有36個學院,專業涵蓋了哲、經、法、文、史、教、理、工、農、醫、管等11個學科門類,並在教師教育和農業教育方面形成了鮮明特色。學校擁有5個國傢級重點學科、6個國傢“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2個國傢“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教師教育國傢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和國傢教育部與農業部共建“優勢學科創新平臺”)、36個省部(市)級重點學科、9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68個博士學位二級學科授權點、1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2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161個碩士學位二級學科授權點、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教育博士,我國15所首批教育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單位之一),10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碩士、體育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翻譯碩士、藝術碩士、工程碩士、農業推廣碩士、獸醫碩士、工商管理碩士、社會工作碩士)授權點、95個本科專業,學科涵蓋11個學科門類。學校的傢蠶基因組研究居世界領先水平,教育學、心理學研究居全國先進水平,教育學、心理學、農學、生命科學、管理學優勢明顯,人文社會科學、文學、理學實力雄厚。
  物華藴天寶,地靈生人傑。百餘年來,學校為社會和國傢培養了20餘萬以教師和農業科技人才為主體的多層次、多類型畢業生。代代學子胸懷祖國、探求真理、為國傢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成就卓越,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任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目前唯一受聘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和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瓜類育種專傢吳明珠被譽為"戈壁灘上的明珠";研究國寶大熊貓的專傢鬍錦矗,被國際上公認為大熊貓生態生物學的奠基人;以嚮仲懷院士為代表的傢蠶基因組在蠶桑、遺傳育種、生物工程等領域的研究居世界同類研究前沿,並成功繪製傢蠶基因框架圖譜,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科學成就"。此外,西南大學的畢業生中有清華大學孟安明,北京大學孟傑、趙進東,復旦大學羅澤偉,西南大學夏慶友等近10人受聘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有最年輕的國傢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吉林大學姚建宗等教授、專傢數千名;有原四川省委書記謝世傑、原國傢水利部副部長敬正書、現任國傢農業部副部長徐少華等擔任過省部級領導幹部近50位及西南地區50%的分管教育、農業的副縣長;有一級演員、著名歌唱傢李丹陽,曾獲中國電視劇飛天奬一等奬、全國"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張魯等;有全國十大傑出中小學中青年教師、貴陽一中校長趙福菓等一大批中小學校長和骨幹教師等。他們均是該校畢業生中的傑出代表。
  西南大學被外界譽為“未命名民族大學的高水平民族大學”——西南大學是我國少數民族師生人數最多、民族種類最豐富的國傢教育部直屬高校,也是國傢授權培養少數民族研究生的首批5所大學之一。2006年,西南大學獲準成為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培養學校,成為全國五個強化培訓基地之一,每年專門為民族地區培養大量高層次骨幹人才。現有來自土傢族、苗族、滿族、回族、彝族、藏族等20個少數民族教職工190餘人和47個少數民族的研究生、全日製本科生和預科學生4000餘人。近年來西南大學從加強領導、完善工作機製、促進民族團结和諧、服務民族發展等方面,紮實有效地開展工作,多渠道地推動民族工作。西南大學被外界譽為“一所沒挂牌的高水平民族大學”。
  學校一貫重視本科教學工作,始終把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作為辦學的根本目標,大膽吸收國內外高校的成功經驗,按照"厚基礎、寬口徑、重能力、求創新"的教學理念,註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研究性學習能力,積極探索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以教改推動本科教學發展,取得優良的成績。近年來本科學生人才輩出、不遜先賢。2005年以來我校學生獲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奬1項、二等奬2項、三等奬1項,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奬5項、二等奬7項,第九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一等奬2項、三等奬1項,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二等奬1項,第三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奬1項,世界杯羽毛球賽混雙冠軍、全英羽毛球公開賽女雙冠軍等。長期以來我校學生來自西南和全國各地,學成之後又積極投身於西南地區和全國各地,造福桑梓、服務社會。
  西南大學積極利用自身科技教育優勢,通過承擔科研項目、參與國傢和地方重大建設任務等途徑,造福桑梓,服務社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形成了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學校與西南地區不少貧睏縣建立了長期的縣校合作關係,其中與重慶石柱土傢族自治縣共建農業綜合科技示範基地被譽為全國縣校合作典範——"石柱模式";學校在重慶奉節縣探索師範專業大學生"頂崗實習支教"經驗已為教育部充分肯定,並正在西部貧睏地區穩步推行。學校還與貴州貴陽、遵義、黃平,雲南昭通、永德,四川萬源、三臺、涼山、阿壩若爾蓋,廣西自治區河池、宜州等縣(市、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在地方農業經濟建設、師資培養等方面探索出成功經驗。學校先後建立了重慶市北碚國傢大學科技園、西南大學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和西南大學科教成果推廣中心,成為重慶市和西南地區農林蠶桑科技原創基地及其成果孵化與示範推廣基地。
  近年來,學校與美、英、加、法、德、日、澳、俄等30個國傢和地區的44所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與交流關係;先後與國外22所大學開展了聯合培養學生項目,實行了境外學生來學校學習的"2+2"、"1+2+1"聯合培養模式;建設了學校學生海外教學實習基地;與泰國孔敬大學合作建立了孔子學院,播種華夏文明,推廣漢語文化。學校立於西南所創科研成果——傢蠶基因框架圖譜及其係列蠶桑配套技術和人才培養成果,鋪就了新時期中國與世界交流的新型絲綢之路,使學校聲譽遠播歐美、日韓、東南亞。
菁菁校園 Jingjing Campus
  大學校園不僅要展現漂亮,還應該展現“校園文化”,西南大學是聞名遐邇的花園式學府、全國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全國緑化先進單位、國傢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園,同時也是一所具有百餘年光輝歷史、積澱深厚文化底藴的優秀學府!
  李園、桃園、梅園、杏園、橘園、楠園、竹園“碑刻”各有風格——西大學子五萬餘人(本部),分佈在七大學生生活園區。七大學生生活園區分別是:李園、桃園——文化沉澱的理科“元老級”園區,橘園(梅園、杏園)——富有文科氣息的具有年輕活力的園區;楠園、竹園(茶園)——農學洋溢的年輕園區。在各大園區的“大門”口,大傢可以看到,不同園區的“碑刻”各有風格。李園、桃園,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人在畫中走,魚在畫中遊,兩園區的字體名稱猶如歷史般沉浸在褐色砂岩上,落在歷史裏。橘園、梅園如皇傢大院,大門即顯朱紅色的柱子,金碧輝煌的牌匾,給人一種有厚重文化氣息的享受。
  西南大學文化氛圍濃厚,學校毗鄰著名抗日將軍張自忠先生的墓地;學校裏有大師梁實秋先生故居雅捨,大作《雅捨小品》就寫於此;學校旁是文學大傢巴金的故居,先生的巨著〈傢〉就在此完成。
  在園區,還有古人聖語,也在碑刻石上給人教誨,這裏既有吳宓、老捨等傑出國學大師曾在此弘文勵教,又有侯光炯、嚮仲懷等著名院士在此跋涉耕耘,更有袁隆平院士等一流科學家曾在此專研苦讀。各大園區都顯示了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濃厚的人文氣息,各自成景,美不勝收,令人心曠神怡。
校區介紹 Campus Introduction
  西南大學共有五個校區,總在校生70000餘人,全校教學占地總面積12300餘畝(校園總面積居我國高校首位)。
  1、本部:
  名為北碚校區或主校區,位於重慶市北碚區,這裏住着博士碩士研究生、一本及提前一本學生,可劃分為北區(原西師)和南區(原西農),在校生50000餘人(博士、碩士研究生11400餘人,提前一本及一本學生約40000人),面積約9630畝。
  2、育才學院:
  又稱獨立學院或合川校區,位於重慶市合川區,這裏住着獨立三本學院的學生,在校生16500人,面積2100餘畝。
  3、榮昌校區:
  為二本,前身為四川畜牧獸醫學院,位於重慶市榮昌縣,二本(含職教師範本科)學生和部分碩士研究生就讀於該校區,在校生4300人,占地面積462畝,校捨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
  4、江北校區:
  又稱應本,名為應用技術學院,原名高職學院,這裏住着三本學生,實際上位於重慶市渝北區,由於在江北交界綫上,故稱為江北校區,是西南大學距離重慶市區最近的一個校區,在校生約1500人,面積124畝。
  5、繼續教育基地:
  全名:西南大學繼續教育基地,原三江職業技術學院,四川省水産校,位於合川北環路新汽車站旁。這裏住着部分自考成考生,還有少部分川農實習生,在校生約1500人,面積430餘畝,建築面積5萬平米。
歷史沿革--百年光輝歷史 History - the glorious history of a century
  ********西南大學辦學百年的歷史淵源********
  (一)川東師範學堂的建立與變遷
  2000年,原西南師範大學和原西南農業大學都舉行過建校50周年慶祝活動。其實,無論是原西南師範大學,還是原西南農業大學,都不是1950年纔創辦的全新大學。原西南師範大學、西南農業大學其實同根同源,原本就是一所學校,均發軔於1906年創辦的官立川東師範學堂、1933年創辦的四川省立教育學院(簡稱川教院)和1940年創辦的國立女子師範學院(簡稱女師院)。而川教院和女師院此前也已有相當長的歷史。這種歷史是不能割斷的。要追溯現在的西南大學和以前的西師、西農的辦學源頭,就不能不去探究組成她們的學校中創辦最早的學校。這在全國乃至世界都是一種通例。
  組成原西師、西農的川教院與女師院中,川教院建立更早;川教院與川東師範學堂又有頗為復雜而密切的關係。所以,要對西師、西農以至今天的西南大學的創辦追本溯源,就必須把川東師範學堂如何演變為川教院的歷史弄清楚。
  川東師範學堂的創辦與清末教育制度的改革密切相關。清代的官辦學校在京城有國子監、翰林院,在地方有府、州、縣學。經過本省各級考試取入府、州、縣學的,通稱生員,即秀纔(又稱為諸生)。此外,還有私人辦的私塾、書院等。生員一般是隸屬於本府、州、縣學的,若考選升入京師國子監讀書的,則不再是本府、州、縣學的生員,而稱為貢生。意思是以人才貢獻給皇帝。
  1901年清政府决心實行改革即清末新政,內容之一就是改革學製。
  1903年,張百熙、榮慶、張之洞等在《奏定學堂章程》的《學務綱要》中,特別強調師範教育之重要性,要求各省辦初級師範學堂以培養小學教師,優級師範學堂以培養中學堂、高等學堂教師。《學務綱要》規定,初級師範學堂在省城應設五年製的完全科和一年製的簡易科;在州縣除辦完全科外,為應急需,還應辦師範傳習所。在這次史稱的“癸卯學製”改革中,師範教育第一次成為一個獨立係統,不再附屬於其他學堂之中。
  為實施新學製,培養師資,清政府於光緒三十二年農歷三月二十五日,即公元1906年4月18日在重慶正式創辦了第一所正規的師範學校——官立川東師範學堂。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西南大學的最早淵源。倡議者是川東道員張鐸(字振茲),贊助者是紳士杜成章等,歸川東道署管理。學堂監督即校長是銅梁人楊霖。生源由川東道所轄36縣選送,也同時招收一定數量的自費生。
  1906年首次招收一年製簡易師範科23名學生,1907開辦完全五年製師範科及附屬小學。至辛亥革命前,共有畢業生230餘人。
  1912年9月,中華民國教育部發佈《師範教育令》稱:“師範學校定為省立,由省行政長官規定地點及校數,報告教育總長分別設立。縣因特別情事,依本令之規定,由省行政長官報經教育總長許可,得設立師範學校。兩縣以上聯合設立師範學校者,亦須依前項之規定。”據此,川東36縣聯合設立的川東師範學堂在民國三年即1914年改名為“川東聯合縣立師範學校”。
  學校管理的最高機關是維持會,由川東道尹任會長,學校校長(時為銅梁人邱兆熊)任副會長,由36縣教育行政長官為成員。1928年,維持會改為校董會,道尹為會長。
  辛亥革命後,由於戰亂頻仍,川東師範學堂常被軍隊占駐,學校不得不多次往返遷徙 。1916年租住觀音梁船幫公所及附近民房,當年秋遷回原址.1917年秋遷住巴縣文廟,1920年再次遷回原址,因變買舊址,擬建新校.1930年春租住曾傢岩巴縣農中校舊址及竜泉觀作臨時校捨,1930年末遷至石馬崗,即今文化宮。其時,因為戰亂,四川實行防區製,政出多門,辦學經費不能如數、按時徵集;校長頻頻更換,民國十一、十二年間,曾五易其人,最短的任期不足兩個月。民國十六年周天治任校長時,情況更為嚴重,周因經費睏難於任職之次年辭職,另委任之校長徐天權也因學校經費之窘迫而堅辭不就,學校無人負責。川東聯 合縣立師範學校瀕臨倒閉之絶境。
  川東師範瀕臨絶境之時,正值劉湘主政重慶。劉曾决定將該校停辦,遂指派剛接任川東道尹的甘績鏞到校辦理結束事宜,但遭到學校師生及社會各界的強烈反對,熱心教育事業的甘績鏞審度形勢,召開維持會,討論學校存廢問題。會議决議,學校繼續辦理,並改組維持會為校董會,道尹為會長。校董會一致推舉甘績鏞為校長,川東師範得以保留。甘績鏞接任校長後,募集資金,整頓解款,償還舊債,使校務出現轉機。民國十八年,甘績鏞提出將已不適用的舊校址出賣,覓地另建新校,得到校董會同意後,遂在通遠門外石馬崗購買7000餘方丈土地營建新校捨,並於1930年末遷入。
  1931年1月,川東聯合縣立師範學校奉令改名為“川東共立師範學校”。
  在甘績鏞任校長期間(1928--1935),加強了川東師範的建設,健全規章制度,樹立良好學風,嚴格選聘教師,籌措辦學經費,提高教師待遇,改善教學生活設施,並設立“典夔奬學金”,提高了川東師範的辦學水平。在此期間(1928年)甘績鏞校長提出了“含弘光大,繼往開來”的校訓。
  1935年,劉湘任主席的四川省政府在重慶成立,即宣佈廢除防區製,實現川政統一。甘績鏞升任民政廳長。是年7月13日,四川省政府由重慶遷成都,甘績鏞亦隨之去成都,不再兼任川東共立師範學校校長,遂由南京大學外文係畢業的聶榮藻接任。在聶任校長期間,學校進一步發展。
  1939年5月,日本侵略者對重慶狂轟濫炸期間,川東師範遷至江津白沙鎮東海沱古墳灣,1946年5月遷回石馬崗。
  大約在1934年末或1935年初,川東共立師範學校曾奉令改為“川東聯立師範學校”。1940年8月,又改名為“四川省立川東師範學校”。
  重慶解放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代表毛雍如代表人民政府,接管了四川省立川東師範學校。1950年9月18日,重慶市人民政府發佈命令,將四川省立川東師範學校改名為“重慶市立第一師範學校”。
  (二)從鄉村師範專修科到四川省立教育學院
  民國二十一年即1932年,川東共立師範學校內辦起了鄉村師範專修科。創辦過程也頗多麯折和艱辛。
  接任川東師範校長的甘績鏞,對加強師資之培養以振興四川教育有深刻的認識。因此,在民國十九年(1930年)7月,嚮校董會提出了將川東師範改名為“川東聯合縣立高等師範學校”、增辦二年製高等師範的專案。校董會采納了甘氏建議,組織了籌備會,正式啓動增辦二年製高等師範的籌備工作,並將此呈報四川省教育廳。省教廳以改辦高師與現行學製不合為由,指令停止籌備。而川東師範籌辦高師諸君卻認為,此舉並無不是,繼續其籌備工作,衹不過在形式和步驟上略作變通。在21軍(劉湘任軍長)和社會知名人士支持下,校董會决議,於1932年秋,在川東共立師範學校內開辦鄉村師範專修科和中心農事實驗場,聘請四川石?d人、曾任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研究部導師的張知任科主任。“開辦之初,以經費基礎未固,規模又衹一班,乃由政府劃歸川東師範學校辦理,而附設其中焉”。專修科“以研究鄉村問題、培養中級鄉村師範之健全師資為宗旨”,每年招收一個班40名學生。凡高中、後期師範畢業或同等學力、年齡在19?D30歲之間、經學校錄取者,即可入學學習。學生分兩部分:一為川東各縣申送者,均為官費;一為川東以外縣分備資申送者,為自費。而後者名額不得超過總數的十分之二。是年8月,專修科先後兩次招生,9月1日正式開學。首屆共招生29人,農場也設在校內。
  1933年2月,鄉村師範專修科遷至磁器口後,班次增加,規模擴大,但仍由川東師範學校派教師到該處上課。可見,不僅初辦時的鄉師專科屬於川東共立師範學校的一部分(該科成立一年時的《報告書》說:“本科係川師校的一部分,經費收支亦完全由川師校事務處負責”),而且遷至磁器口時,該科仍與川東共立師範學校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甘績鏞在給校董會的報告中說:“其産生之初,則全係本校之力”,是一點也不誇張的。
  1933年7月,四川省政府頒發《四川鄉村建設學院辦法及組織大綱》,並撥款4萬元,正式將鄉村師範專修科改為四川鄉村建設學院,開始招收本科學生,與川東共立師範學校分開,成為一所獨立的高等院校。甘績鏞仍任該院院長。8月,學院開學行課。此時,學院僅設鄉村社會係和農業係。加上專修科學生,共有100餘人。1935年初,鄉建院共有教師23人,其中教授11人,講師10人。甘績鏞任四川省民政廳長後,21軍派政務處副處長高顯鑒接任院長。
  由於鄉建院之名與當時學製不合,四川省教育廳於1936年8月訓令將鄉村建設學院改為四川省立教育學院,委任高顯鑒為院長。次年2月,教育部批準省教廳的决定,準予設立。此後,係科逐漸調整或增加。至1946年,全院已有7個係446名學生、133名教職員工(包括附屬農場、附中、附小教職員在內)。到重慶解放時,川教院共有教育、國文、數學、英文、史地、博物、農藝、農製、園藝等9 個係,已經具備大學的規模。
  (三)西南師範學院與西南農學院之組建
  新中國成立前,重慶除川教院外,尚有重慶大學、國立女子師範學院等高校。女師院創辦於1940年9月,謝循初為院長,校址在江津白沙鎮新橋。抗戰勝利後,經過整頓,由江津遷至重慶黃桷坪,於1946年9月在重慶招生。女師院設置的係科前後變化不大,共有教育、國文、英文、史地、數學、理化、音樂、傢政8係和體育專修科。
  重慶解放後,西南軍政委員會文教部擬籌建兩所新的學院,一是將川教院的教育、國文、數學、英文、史地、博物等6係與女師院合併,籌建西南師範學院;一是以川教院的農藝、農製、園藝3係為主幹,籌建西南農學院。經過兩個月的籌備,1950年10月12 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準:“將國立女子師範學院和四川省立教育學院合併,更名西南師範學院”。二校合併後,女師院教職工即從黃桷坪遷至磁器口原川教院內。1952年院係調整,西師從磁器口和沙坪壩遷到現在的北碚校址。1985年8月,國傢教育委員會批準,將西南師範學院改名為西南師範大學。
  在籌建西南師範大學的同時,西南農業大學也在緊張籌備之中。1950年11月27日,川教院農科3係與華西大學、相輝學院的相關係科合併,成立西南農學院。1985年10月,經國傢教委批準,改名為西南農業大學。2001年,其再與四川畜牧獸醫學院、中科院柑橘研究所合併為新的西南農大。
  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經過數年醖釀,幾經周折,終於在2005年7月,西南師範大學與西南農業大學合併為占地面積12300餘畝、校捨面積200餘萬平方米、在校全日製本科生、研究生達70000餘人的西南大學
  2005年西南師範大學、西南農業大學合併組建西南大學
  一、西南師範大學
  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學院、國立女子師範學院合併組建西南師範學院
  1.四川省立教育學院
  1906年官立川東師範學堂創建
  1914年官立川東師範學堂更名為川東聯合縣立師範學校
  1931年川東聯合縣立師範學校更名為川東共立師範學校
  1932年川東共立師範學校(鄉村師範專修科)創建
  川東共立師範學校(鄉村師範專修科)改建為四川鄉村建設學院
  四川鄉村建設學院更名為四川省立教育學院
  2.國立女子師範學院
  1940年國立女子師範學院創建
  1951年重慶大學(體育係)並入西南師範學院
  1952年川東教育學院(部分)、重慶大學(文學院部分)並入西南師範學院
  1940年私立鄉村建設育纔院創建0
  私立鄉村建設育纔院更名為私立鄉村建設學院
  1950年私立鄉村建設學院更名為川東教育學院
  1953年昆明師範學院(物理歷史地理等專業部分)並入西南師範學院
  西南美術專科學校並入西南師範學院
  1961年重慶體育學院(部分)並入西南師範學院
  1959年重慶體育學院創建
  1959年西南師範學院(體育係)並入重慶體育學院
  1985年西南師範學院更名為西南師範大學
  2000年重慶輕工業職工大學並入西南師範大學
  重慶輕工業職工大學創建
  二、西南農業大學
  1950年華西大學(農藝係)、四川省立教育學院(農藝係園藝係農産製造係)、湘輝學院(農藝係)合併升格為西南農學院
  1952年四川大學、雲南大學、川北大學、貴州大學、樂山技藝專科學校、西昌技藝專科學校、西南貿易專科學校等7校的(農學院/部分農業及經濟管理係科並入西南農學院
  1.樂山技藝專科學校
  1939年國立中央技藝專科學校創建
  1950年國立中央技藝專科學校更名樂山技藝專科學校
  2.西昌技藝專科學校
  1939年西康技藝專科學校創建
  西康技藝專科學校更名西昌技藝專科學校
  1985年西南農學院更名為西南農業大學
  2001年四川畜牧獸醫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橘研究所並入西南農業大學
  1938年私立建華農校創建
  1950年私立建華農校更名為四川省農業學校
  四川省農業學校更名為榮昌畜牧獸醫學校
  1978年榮昌畜牧獸醫學校升格為四川畜牧獸醫學院
西南大學育才學院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Yucai
  崛起在中國西部的新型高校---發展中的西南大學育才學院
  西南大學育才學院成立於2000年5月,由西南大學與重慶利昂實業有限公司聯合創辦。2003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為全日製本科層次的獨立學院。2007年5月,在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編著的《2007中國民辦高校評價研究報告》中,西南大學育才學院位居全國318所獨立學院中排行榜第7位,是中國的名牌獨立學院。育才學院地處重慶北碚區與合川區交界的草街鎮,占地面積2100多畝,在校學生16500多名,辦學實力和規模均居我國獨立學院前列。
學校領導 School Leadership
  校黨委書記:黃蓉生
  校 長: 王小佳
  常務副校長:宋乃慶(正廳級)
  校黨委副書記:張躍光、徐曉黎、李勝元(校紀委書記)
  副 校 長: 李 明、黎小竜、陳時見、丁忠民、王永纔、周常勇
國傢重點學科 State key disciplines
  課程與教學論 2007
  基礎心理學 2002
  特種經濟動物飼養 2002
  生態學2008
  果樹學2008
  一級學科博士點
  教育學
  心理學
  生物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
  作物學
  園藝學
  農業資源利用
  植物保護
  農林經濟管理
  二級學科博士點
  邏輯學
  美學
  馬剋思主義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民商法學
  漢語言文字學
  英語語言文學
  歷史地理學
  基礎數學
  分析化學
  自然地理學
  特種經濟動物飼養
  水産養殖
  一級學科碩士點
  哲學
  馬剋思主義理論
  教育學
  心理學
  中國語言文學
  歷史學
  數學
  物理學
  化學
  地理學
  生物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農業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
  食品科學與工程
  作物學
  園藝學
  農業資源利用
  植物保護
  畜牧學
  獸醫學
  林學
  農林經濟管理
  二級學科碩士點
  政治經濟學
  區域經濟學
  金融學
  民商法學
  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産
  社會學
  民族學
  中國少數民族史
  體育人文社會學
  體育教育訓練學
  英語語言文學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傳播學
  音樂學
  美術學
  電影學
  第四紀地質學
  材料物理與化學
  材料學
  信號與信息處理
  應用化學
  水産養殖
  藥物分析學
  微生物與生化藥學
  會計學
  企業管理
  旅遊管理
  教育經濟與管理
  土地資源管理
  圖書館學
  情報學
  博士專業學位點
  教育博士 2009新增
  (西南大學新增為我國15所首批教育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單位之一,使重慶市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提升到了博士層次,填補了重慶市博士專業學位的空白)
  碩士專業學位點
  獸醫碩士
  農業推廣碩士
  林業
  農村與區域發展
  農業機械化
  農業資源利用
  養殖
  園藝
  植物保護
  種植
  作物
  教育碩士
  工程碩士
  環境工程
  農業工程
  食品工程
  農業信息化 2008新增
  翻譯碩士 2007新增
  筆譯 2007新增
  草業 2008新增
  農業科技組織與服務 2007新增
  食品加工與安全 2007新增
  漁業 2007新增
  體育碩士 2009新增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 2009新增
  藝術碩士 2009新增
  工商管理碩士 2009新增
  社會工作碩士 2009新增
學院設置 School _Set_ting
  1、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 2、經濟管理學院 3、法學院
  4、文化與社會發展學院 5、教育學院(師範學院) 6、心理學院
  7、體育學院 8、文學院 9、外國語學院
  10、新聞傳媒學院 11、音樂學院 12、美術學院
  13、歷史文化學院(民族學院) 14、數學與統計學院 15、化學化工學院
  16、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17、生命科學學院 18、生物技術學院
  19、地理科學學院 20、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21、資源環境學院
  22、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軟件學院) 23、工程技術學院 24、紡織服裝學院
  25、食品科學學院 26、園藝園林學院 27、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
  28、植物保護學院 29、動物科技學院 30、藥學院(中醫藥學院)
  31、研究生院【籌】(研究生部)32、應用技術學院 33、繼續教育學院
  34、孔子學院(與泰國孔敬大學合辦)35、育才學院(獨立二級學院) 36、榮昌校區(畜牧獸醫學院)
西南大學校訓 Southwest School Motto
  含弘光大,繼往開來
校訓的內涵 Motto meaning
  “含弘光大,繼往開來”的校訓,是1928年時任川東師範學校校長的甘績鏞先生所題。川東師範學校源於我校最早的辦學淵源川東師範學堂。“含弘光大”,語出《周易》第二章《坤》:“坤厚載物,德合無疆。
  含弘光大,品物鹹亨。”所謂“坤”者,明高僧智旭曰:“順也,在天為陰,在地為柔,在人為仁,在性為寂,在修為止……順則所行無逆……”所謂“含弘光大”,含是無所不包,弘是無所不有,光是無所不著,大是無所不被;“繼往開來”,語出宋朝朱熹《朱子全書 · 周子書》:“所以繼往聖,開來學,而大有功於斯世也。”繼:繼承;開:開闢。繼承前人的事業,開闢未來的道路。“含弘光大,繼往開來”,即是“包含弘厚,光著盛大,承前啓後,開拓創新”之意。
  “含弘光大,繼往開來”作為校訓,除含義厚重,寓義深遠外,還來源於百年老校的歷史沉澱,可謂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而不是那種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既可以編選出來,又容易變更的文字。對學校而言,要“包含弘厚,光著盛大,繼承百年老校優良辦學傳統,開創西南大學的光輝未來”;對學校各級管理人員而言,要“高瞻遠矚,胸襟弘大,秉承百年辦學理念,發揚優良傳統,肩負發展學校重任,實現學校規劃目標”;對教師而言,要“學高身正,為人師表,承前啓後,開拓創新”;對學生而言,要“自強不息,學無止境,誠信做人,承前創新”。
西南大學精神 The spirit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特立西南,學行天下
大學精神的內涵 University spirit and content
  西南大學;生於西南,立於西南,杏壇育人,勸課農桑,百年耕耘,含弘光大;恰逢西部開發,與時俱進,繼往開來。作為國傢“211”工程建設綜合大學,以“西南”冠之,順天應時,順地應民。因此,西南大學乃取西南之獨特資源構築核心競爭力,以其所學、所研、所育反哺於西南,服務於民生,融世界發展潮流。“特立西南,學行天下”即是西南大學百年辦學孕育的獨特大學精神的高度凝練和彰顯。
  “特立”源於《禮記 · 儒行》之“特立獨行”語,喻君子之高潔品質。用為西南大學精神,“特立”二字應有兩解:其一是以西南大學所處西南之天然優勢、以西南之獨特資源養我學術、育我英才,助我“挺立”於優秀大學之林;其二是西南大學學人素以先賢儒者修身治世、寧靜致遠,通貫天、地、人三纔之品性而“挺立”於世。
  “學行”源自《荀子 · 儒效》“學至於行之而至矣”,揚雄《法言 · 學行》又曰“學,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鹹無焉,為衆人。”可見,學習知識、教書育人若止於立言著述、傳道授業,即屬等而下之;其最高境界應為勤於踐行,而後方可明辨是非,以所學為社會所用,如此,是為“聖人”。用為我校大學精神,“學”之一解應為繼承傳統、精於學術;二解應為繼往開來、致力創新。“行”在此也有兩解,一指躬行、推行;二曰德行、操行。因此“學行天下”一方面是指做學問、培養人才,使其所研究成果推行於天下,培養的人才服務於天下。另一方面,“學行天下”是指我校師生於百年中因受西南自然人文滋養而形成道學兼修、厚德養學之品質,化為兼善天下、普惠大衆之行動。
  即是,西南大學由其成於西南之“特立”品質升華至大學精神之一般性和普適性,以其“化西南自然人文、育實踐創新英才”所“特立”之成就,“富社會國計民生、融世界發展潮流”。“特立西南,學行天下”既藴涵了我校時空特徵、獨特資源之實際,也規定了我校的發展路嚮和價值追求。
西南大學校歌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Song
  歲月悠悠,學海茫茫,西南大學百年滄桑。師德山高水長,育代代學人;農藝枝繁葉茂,譜萬物華章。
  縉雲蒼蒼,嘉陵泱泱,西南大學負重自強。繼承優良傳統,展人文風采;肩起歷史使命,領科技風光。
  啊!西南大學,含弘光大繼往開來!
  啊!西南大學,成就人生成就理想!
現階段學校發展總體目標 At this stage the overall school development goals
  到2020年,初步把學校建設成為一所以教育科學,農業科學,生命科學和管理科學為主要特色,一些優勢學科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全國一流。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學科協調發展,學科涵概面廣,整體優勢凸顯的高水平綜合大學,努力使學校成為國傢創新體係的有機組成部分,實現嚮研究型大學的轉變。
學校辦學層次定位 School educational level positioning
  以本科教育為主體,以研究生教育為重點,以留學生教育為拓展的研究型大學。
學校服務面嚮定位 School services for positioning
  立足西南,服務全國,面嚮世界
學校製定的四個發展計劃 The school development plan to develop four
  《西南大學發展戰略規劃》(2006-2020);
  《西南大學“十一五”規劃》;
  《西南大學學科建設與師資隊伍建設規劃》(2006-2020);
  《西南大學校園建設規劃》(2006-2020)
綜合評價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綜合實力:該校在《2009中國大學評價》編製的2009中國大陸大學100強中排名中名列第44名,中國大陸綜合性大學100強中名列12名;包括港澳臺在內的中國綜合性大學排名中名列第21名;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版的全球大學排名中西南大學位列全球第786名。在2007年美國對中國大陸大學的排名中,西南師範大學列第30名,西南農業大學列第36名,這個排名未對合併後的西南大學總體實力進行評價。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排名,西南大學保持在“西南地區前三強,西部前六強,中國大陸大學30—45強左右,中國大陸綜合大學十餘名”的名列。
  社會科學實力:社會科學是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7個學科的統稱,也稱作文科。該校在《中國大學評價》編製的2008、2009年中國大學社會科學100強排名中分別名列第27名和26名,連續獲得中國西部地區社會科學總實力前三名的的名次(西部社會科學前三名分別為四川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南大學)。
  社會科學中的教育學:西南大學教育學在《中國大學評價》編製的2007、2008、2009年中國教育學60強排名中分別名列第5名、4名和4名,連續8年保持中國西部地區第一名的名次,成為中國教育學最優秀的五所大學之一(A+級別),也是西部地區教育學的領頭高校。尤其是教育學下的一級學科心理學,全國聞名,被譽為心理學的“巴蜀巨擘”和“西部巨擘”。
  社會科學中的文學:西南大學文學在《中國大學評價》編製的2007、2008、2009年中國文學100強排名中分別名列第31名、31名和26名,連續數年列中國西部地區文學第2名。文學中的漢語言學,電影傳媒,藝術等實力雄厚。
  社會科學中的管理學:西南大學管理學學在《中國大學評價》編製的2007、2008、2009年中國管理學100強排名中分別名列第46名、62名和50名。
  社會科學中的法學:西南大學法學在《中國大學評價》編製的2007、2008、2009年中國法學100強排名中分別名列第70名、62名和62名。
  社會科學中的歷史學:西南大學歷史學學在《中國大學評價》編製的2008、2009年中國歷史學50強排名中分別名列第32名和33名。
  社會科學中的哲學:西南大學哲學在《中國大學評價》編製的2009年中國哲學50強排名中名列第50名。
  自然科學實力:自然科學是理學、工學、農學、醫學4個學科的統稱,也稱作理科。該校在《中國大學評價》編製的2008、2009年中國大學自然科學100強排名中分別名列第60名和59名,保持西部地區第10名的位置。
  自然科學中的理學:西南大學理學在《中國大學評價》編製的2008、2009年中國理學100強排名中分別名列第33名和27名,列西部地區第四名,西南大學的理學尤以生物(生命科學)和化學為強勢,全國前列。
  自然科學中的農學:西南大學農學在《中國大學評價》編製的2007年、2008、2009年中國農學30強排名中分別名列第11名、11名和14名。西南大學農學連續數年列全國第10名左右,西部地區第2名。西南大學的農學居西南地區榜首位置,是西部地區和西南地區最優秀的農科院校之一,西南大學的農學尤以蠶桑學等為強勢,無論是民間機構排名還是教育部的學科評估排名,西南大學蠶學(特種經濟動物飼養)均居全國第一名,世界領先。
  自然科學中的工學:該校在《中國大學評價》編製的2009年中國大學工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94名。
西南大學校內論壇——樟樹林論壇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campus forum - camphor forest forum
  漫步校園,建築林立,四季常青的香樟樹序然挺拔。西南大學樟樹林論壇,喻其意,活力,常新。
  西南大學樟樹林論壇是由西南大學主辦,代表學校官方性質的高校論壇,是2006年04月經過全校的徵名和投票,由原樟樹林論壇和原稻草人論壇兩大論壇正式合併更名而成,是本校唯一的、合法的網上論壇,是代表了學校性質的高校論壇。
  西南大學BBS 管理團隊是在西南大學黨委宣傳部領導下,由原樟樹林論壇和稻草人論壇管理團隊於2005年9月,正式合併而成的管理西南大學BBS 的學生組織,在學校黨委宣傳部的指導和監督下,以學生社團組織形式,行使相應的管理職權。團隊成員由西南大學在校學生構成。作為西南大學全體師生共同的心靈傢園,樟樹林論壇以網絡論壇為主題,以提高學生學品、增強學術討論、促進學校發展為宗旨;以弘揚學校網絡文化為己任,肩負着促進網絡文化的健康發展,實現學校網絡資源的共享,充分發揮論壇的職能和作用的艱巨任務。
  西南大學樟樹林論壇是依托學校信息中心提供的堅實的技術支持,以嚴謹、創新的管理模式和紮實工作、努力奮進的工作作風,使其成為宣傳先進文化的主陣地。在今後的工作中本論壇將把工作開展深入,以“三個代表”指導思想為主要方針,占領網絡陣地,利用網絡傳播先進文化開展各類主題教育,弘揚人文精神,建設校園文化,在網上唱好主旋律、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利用BBS這個載體,將虛擬的網絡世界與現實的學習生活相結合,以新穎的形式,促進同學學習交流。
  http://bbs.swu.edu.cn
宗旨 Aim
  "承縉雲厚重,繼嘉陵清新"。百年西大,載生載育,杏壇農桑,薪火相傳。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西南大學製定了建設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綜合大學的總體目標,提出了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學科建設為竜頭、隊伍建設為保障、科技創新為支撐、服務民生為目的的發展之路,各項工作在改革中發展,在創新中前進,學校整體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嶄新局面。
  新的起點,新的徵程,新的希望,新的耕耘!今日的西南大學必將以"特立西南、學行天下"為己任,含弘光大,繼往開來,造福社會,普惠民生!美麗的西南大學正開啓着更加燦爛輝煌的歷史篇章!
免費師範生 Free education for students
  2007年,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和西南大學六所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中部分學生實行免費師範教育。
相關詞
日語第二外語日語協會招生獨立學院育才學院教授土地規劃
研究所詩評傢翻譯文學研究人物西南農學院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西南農學院農學係教師
心理學家心理學更多結果...
包含詞
西南大學賦西南大學學報
西南大學工會西南大學團委
西南大學醫院西南大學緑隊
西南大學教授西南大學科技處
西南大學人事處西南大學教務處
西南大學保衛部西南大學監察處
西南大學審計處西南大學計劃科
西南大學信息科西南大學會計科
西南大學文學院西南大學督辦科
西南大學秘書科西南大學行政科
西南大學藥學院西南大學藝術團
西南大學檔案館西南大學學生會
西南大學法學院西南大學圖書館
西南大學音樂學院西南大學美術學院
西南大學教育學院西南大學心理學院
西南大學體育學院西南大學民族學院
西南大學軟件學院西南大學師範學院
西南大學後勤集團西南大學培訓學院
西南大學附屬小學西南大學榮昌校區
西南大學育才學院西南大學日語協會
西南大學網路學院西南大學西師附中
西南大學西農校區西南大學西農駕校
西南大學西師校區自費留學西南大學申請辦法
西南大學校園緑化管理辦法西南大學建設工程管理辦法
西南大學校園環境管理科西南大學能源管理科
西南大學基建維修管理科西南大學基建材料管理科
西南大學基建工程管理科西南大學基建計劃管理科
西南大學綜合管理科西南大學環境衛生管理辦法
西南大學研究生培養辦公室西南大學交流基金管理辦法
西南大學國際會議管理辦法西南大學外事工作領導小組
西南大學晉升職務考試辦法西南大學社會保險辦公室
西南大學博士後管理辦公室西南大學工資福利科
西南大學人才交流辦公室西南大學師資辦公室
西南大學學位辦公室西南大學差旅費管理辦法
西南大學支出分級審批制度西南大學基建會計科
西南大學資金結算中心西南大學財稅管理科
西南大學五四表彰辦法西南大學總工辦公室
西南大學基建後勤處西南大學收費管理制度
西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西南大學留學生招生簡章
西南大學機關服務中心西南大學黨委辦公室
西南大學校園網管理辦法西南大學教學秘書管理辦法
西南大學固定資産管理辦法西南大學水電管理辦法
西南大學安全用電管理規定西南大學外聘教師管理辦法
西南大學課程建設管理辦法西南大學素質教育辦公室
西南大學考試與信息科西南大學黨委組織部
西南大學黨校辦公室西南大學通訊服務中心
西南大學校長辦公室西南大學離退休工作處
西南大學學生社團管理辦法西南大學戶籍辦公室
西南大學保衛處會務制度西南大學紀檢監察辦公室
西南大學紀律檢查委員會西南大學黨委統戰部
西南大學黨委宣傳部西南大學實習實訓科
西南大學實驗管理科西南大學教學質量科
西南大學科技計劃科西南大學教育實習實施細則
西南大學本科課堂教學規範西南大學實驗教學工作條例
西南大學科研計劃管理辦法西南大學科研經費管理辦法
西南大學研究機構管理辦法西南大學學術委員會章程
西南大學離退休工作處黨委西南大學基金項目科
西南大學成績與學籍科西南大學教學研究科
西南大學教務處辦公室西南大學教材選用管理辦法
西南大學規劃教材管理辦法西南大學自編教材管理辦法
西南大學科協辦公室西南大學專利及成果轉化科
西南大學基地建設科西南大學心理咨詢室
西南大學紫韻茶藝社西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西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西南大學園藝園林學院
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西南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
西南大學繼續教育基地西南大學育才學院音樂學院
西南大學育才學院美術學院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西南大學中醫藥學院
西南大學基礎教育研究中心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
西南大學工程技術學院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西南大學生物技術學院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西南大學育才學院管理學院西南大學育才學院工商學院
西南大學育才學院法學院西南大學育才學院理工學院
西南大學碩博連讀實施辦法西南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西南大學學生藝術團西南大學學生通訊社
西南大學資産經營有限公司西南大學畜牧獸醫學院
西南大學學生會宿管會西南大學生物技術中心
西南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西南大學網絡教育學院
西南大學教學實驗農場西南大學學生工作部
共青團西南大學委員會西南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西南大學科學教育研究中心西南大學實驗幼兒園
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西南大學紡織工程專業
西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
西南大學共青團花園西南大學本科課程考核管理辦法
西南大學課外學術科技競賽管理辦法西南大學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管理規定
西南大學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總結表彰辦法西南大學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西南大學辦公自動化係統使用管理暫行辦法西南大學水電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西南大學本科學生學籍管理辦法西南大學本科學生就業工作實施意見
西南大學關於教師參加國際學術會議資助國際機票試行辦法西南大學保衛處公文辦理規定
西南大學技術防範監控室管理規定西南大學保衛處器材設備管理制度
西南大學本科理論課程教學大綱編製(修訂)與管理規定西南大學優秀教學成果奬勵實施辦法
西南大學非學歷教育培訓管理辦法西南大學畢業生國傢助學貸款代償資助實施細則
西南大學本科培養方案管理辦法西南大學文化素質教育雨僧講壇管理實施辦法
西南大學黨委辦公室崗位考核評估辦法西南大學保衛處機動車輛管理制度
西南大學保衛處印章管理制度西南大學關於崗位轉換及專業技術職務轉評試行辦法
西南大學校園高等植物學習指南西南大學本科學生實習經費管理辦法
西南大學本科專業負責人制度實施辦法新鴻基地産郭氏基金西南大學學生助學奬學金管理辦法
西南大學引進高層次人才配偶安置暫行辦法西南大學校辦接待工作管理辦法
西南大學實驗技術人員培訓管理辦法西南大學實驗室檔案管理制度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