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程學院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
早在1919年,西南交通大學的前身--唐山交通大學就成立了機械工程係,開展機械工程教育。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形成了"嚴謹治學,刻苦鑽研"的優良學風,西南交通大學的機械工程教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由最初的機械工程係壯大為今天的機械工程學院。同時也為國傢培養了大批高級機械工程科技人才。我國著名機車車輛專傢、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瀋志雲教授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機械工程學院依托"牽引動力國傢重點實驗室",具有"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機械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我院已形成了以機械工程學科為竜頭的相關學科群,包括: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載運工具運用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以上6個二級學科均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動力工程及機械等。最近,經國務院學位辦備案,我校在機械工程一級學科下自主設置的"城市軌道交通技術與裝備"和"驅動技術與智能係統"兩個二級學科也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目前,學院共有10個二級學科,其中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和載運工具運用工程3個學科設有長江學者奬勵計劃特聘教授崗,並均有優秀青年學者上崗。
1.本科專業設置
|---------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
|
|---------熱能與動力工程
|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車輛工程
|
|---------工業工程
2.師資隊伍
機械工程學院現有教授、副教授及高級工程師60多人,講師和工程師40多人,助教與助工10多人。其中國傢級有突出貢獻專傢1名,國傢長江學者奬勵計劃特聘教授1名,省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傢5名,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學術水平較高、多學科綜合能力較強的科學研究隊伍。
3. 研究領域
面嚮鐵路、公路、城市軌道交通、工礦企業、建築工程等行業,在起重運輸機械、工程機械、摩擦學與表面工程、機構學、機器人學與設計自動化、機械製造、機械電子工程、新型驅動技術、鐵路機車車輛、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汽車、熱能動力機械、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測控技術及儀器等領域開展研究工作。
學院在機車車輛、城市軌道交通技術、摩擦學與表面工程、物料搬運機械、列車空氣動力學、隧道通風等方面的研究獨具特色。
4.科研與教學機構設置
5.有代表性的大型、尖端科研設備情況
* nene-2液壓伺服微動磨損試驗機(法國進口)
* te77高溫可控氣氛疲勞磨損試驗機(法國進口)
* ols1100激光共焦掃描顯微鏡(日本進口)
* talysurf 6表面光潔度測量儀(英國進口)
* jd-1輪軌模擬試驗機(自研)
* 顯微硬度計(日本進口)
* 納米劃痕儀(瑞士進口)
* cb-466內燃機燃燒分析儀(日本進口)
* b&k3513振動噪聲分析儀(丹麥進口)
* wht-37水壓試驗臺(自研)
* oht-75多功能油壓比例試驗臺(自研)
* 隧道壓力波淺水槽模擬試驗臺(自研)
* 熱綫風速儀(進口)
* 傳動試驗臺(自研)
* 四通道數字加載係統
* 數控車床
* 工業機器人傳感係統
* 工作站及多種工程計算分析軟件(進口)
6.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包括獲奬情況)
* n1004型伸縮臂鐵路起重機研製,1995年獲國傢科技進步三等奬
* 人-機係統可靠性新構思,1995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奬
* 液壓汽車起重機的可靠性研究,1997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奬
* 機構學、機器人運動學動力學及優化設計的理論和方法,1997年獲國傢教委科技進步二等奬
* 集裝箱搬運設備係統與應用基礎理論研究,1997年獲國傢教委科技進步二等奬
* 通用橋門式起重機係列設計與應用基礎理論研究,1998年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奬
* n1004型伸縮臂鐵路起重機關鍵技術研究,1999年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奬
* 機械傳動可靠性研究,1999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奬
* 重載綫路鋼軌波形磨耗成因及預防減緩措施(主研),2000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奬
* 焊縫材料的應變疲勞短裂紋行為與可靠性分析方法,2001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奬
* u型門式起重機金屬結構現代設計方法研究與軟件開發,2001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奬
* 高溫超導磁懸浮試驗車,2001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特等奬
* 20tu型門式起重機增噸改造研究,2002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奬
7.正在進行的主要研究工作(部分)
* 國傢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微動摩擦學的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
* 863高科技項目:車輛空氣動力特性研究
* 863高科技項目:基於模塊化技術的産品協同智能設計係統
* 國傢自然基金重點項目子項目:高速、重載波形磨損及接觸疲勞的研究
* 霍英東科學基金:過渡區摩擦磨損機理的研究
* 國傢自然基金項目:金屬滑動摩擦噪聲的基礎研究
* 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基於混沌理論和控製的機構學新理論和新方法
* 國傢自然科學基金:輪軌滾動接觸表面波浪磨損及接觸疲勞的研究
* 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基於應變的疲勞可靠性設計分析方法
* 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復合微動損傷機理的基礎研究
* 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基於控製的機構設計理論和方法的研究
* 鐵道部計劃項目:電氣化鐵道絶緣子帶電水衝洗技術研究及裝備的研製
* 鐵道部計劃項目:提速條件下貨車rd2軸的疲勞斷裂行為與安全評價技術的研究
* 四川省應用基礎項目:起重與工程機械金屬結構壽命周期可靠性cea
* 四川省應用基礎項目:內燃機排放性能的神經網絡預測
* 軍工企業項目:火炮後座人工檢測係統
* 軍工企業項目:火炮製動性能檢測係統
* 橫嚮項目:液壓新産品開發
8.國內外科技交流情況
與國內許多鐵路局、鐵路工廠、工程局、設計院、科研院所以及大型工礦企業等有着密切的合作關係,共同研究與開發新技術和新産品;與海內外許多知名大學、學術團體進行廣泛的學術交流活動,參加許多國際性和全國性的學術會議,邀請許多國內外的知名學者來我校講學,並有多位專傢和學者被聘為我校兼職教授或客座教授;近幾年來我院也先後公派多位中青年骨幹教師到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瑞典、瑞士、日本等發達國傢進行學術訪問或進修,參加教育部組織的中法4+4合作項目,學習國外的先進科學技術。
9.面嚮社會服務的領域
(1)起重運輸機械與工程機械
主要涉及:鐵路救援起重機,各型起重運輸機械,集裝箱搬運機械,物流工程,結構強度分析、可靠性設計、動態仿真及cad,鐵路與公路施工、養護機械,盾構機與tbm掘進機,橋梁施工機械,組拼結構,無損檢測及不解體檢驗等。
(2)摩擦學與表面工程
主要涉及:摩擦、磨損特性的測試分析(微動、滑動、滾動等各種接觸方式,輪軌摩擦),摩擦材料的研製與開發,各類表面塗層和改性層的疲勞、磨損性能測試與分析,各類工程結構疲勞、斷裂和接觸力學計算,材料表面改性(化學熱處理、全方位離子註入、薄膜沉積、等離子體表面處理)。
(3)機構學、機器人學與設計自動化
主要涉及:機構設計,現代機械係統運動方案設計,機構運動分析和動力分析,機構運動和動力設計,機械優化設計及理論,機械設計自動化,産品協同智能設計係統。
(4)機械製造與機械電子工程
主要涉及:參數化機電産品cad/cae/cam/ capp軟件開發,數字化機電産品虛擬設計、虛擬製造、虛擬裝配和虛擬形象設計,智能化機電測控係統,製造業信息化建設規劃設計及pdm管理軟件開發,加工過程智能、仿真及自動化,網絡化製造及製造過程信息化,機床數控技術,模具製造技術,反求工程技術等。
(5)新型驅動技術
主要涉及:水壓驅動技術,機、電、液復合驅動技術,電液比例控製技術,高速機車車輛主動、半主動減振器控製係統,電氣化鐵路絶緣子帶電水衝洗車,高速列車減振器試驗臺,燃料電池技術,納米加工定位技術等。
(6)機車車輛及城市軌道車輛
主要涉及:機車車輛總體、傳動係統及設備設計,地鐵與輕軌(含單軌鐵路)車輛與設備設計,地鐵與輕軌列車牽引計算軟件開發,車輛半主動懸挂技術,動車組液力傳動技術,機車車輛檢修裝備與試驗技術(運用型機車定置滾動試驗臺、機車水阻試驗臺、牽引電動機反饋試驗臺、電器綜合試驗臺等)。
(7)汽車與熱能動力機械
主要涉及:單一燃料cng發動機技術,柴油機電控噴射係統,汽車製動能量回收係統,各種燃料內燃臺性能試驗,內燃機強度剛度分析,內燃機扭振整振動測試與計算分析,內燃機、汽車排放測試與預測,汽車模具、零部件新産品技術開發,太陽能船舶及工程船舶技術開發,汽車現代技術及維修技術培訓教學。
(8)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
主要涉及:供熱工程技術,隧道和地下工程通風及控製技術,隧道空氣動力效應研究與數值計算,隧道風洞試驗研究和壓力波淺水槽試驗研究,高速鐵路列車與磁懸浮列車空氣動力學,高大廠房和建築采暖及通風設計,室內環境質量控製技術,暖通空調節能技術。
(9)測控技術及儀器
主要涉及:智能化機械係統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技術,信號分析與處理,精密檢測與控製,自動檢測係統,虛擬儀器設計,動力裝置試驗與檢測技術,工業圖象識別與處理技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