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 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
目錄
No. 1
  西南交通大學創建於1896年,時稱山海關鐵路官學堂,是我國近代創辦最早的工科大學之一。1905年遷校於唐山,先後更名為唐山交通大學、國立唐山工學院、唐山鐵道學院等。1972年學校內遷峨眉改稱西南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是一所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為國傢培養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科學研究人才的以工為主,工、理、經、管、文、法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傢首批"211工程"建設的學校。1989年,西南交通大學在成都擴建總校並遷入成都市,在峨眉校區設立西南交通大學峨眉分校,2003年,峨眉分校更名為峨眉校區。
  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坐落在風景秀麗、擁有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産的峨眉山景區,占地1000餘畝,建築面積24餘萬平方米。是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園林式單位",樂山市、峨眉山市"文明單位",素有"花園學府"之美譽。
  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現有在校學生近7000人。設有旅遊學院、藥學院、土木工程係、機械工程係、電氣工程係、計算機與通信工程係、交通運輸係、人文社會科學係,外語係以及基礎課部、外語教學部、體育工作部等教學機構,開辦有旅遊管理、森林資源保護與遊憩、製藥工程、中藥學、鐵道工程、道路工程、建築工程、橋梁工程、地下鐵道與隧道工程、工程造價、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工程機械、機械電子工程、工業設計、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應用、通信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網絡技術、鐵道運輸、交通運輸、會計學、思想政治教育、電子商務、法學、文秘,翻譯等20多個本專科專業。
  十幾年來,峨眉校區在西南交通大學的領導下,秉承"嚴謹治學、刻苦鑽研、艱苦樸素、實事求是、開拓創新"的優良傳統,堅持"提高質量、擴大規模、調整結構、改善條件、辦出特色"的"二十字"發展總方針,銳意改革,積極探索發展之路,明確了"通過戰略性調整,大力發展與成都校區互補的學科和專業;通過適應性調整,對原有的傳統學科和專業進行改造,在專業方向和人才特色上形成與成都校區的互補"的"兩條綫"發展思路,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研究生教育、應用技術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和繼續教育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學校積極實施現代素質教育,構建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人才培養體係,畢業生以其動手能力強等特點,深受用人單位好評,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同時,大力加強校風學風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專業學科建設、科研工作以及實驗室和實踐基地建設,形成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未來的幾年中,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將按照"二十字"發展總方針和"兩條綫"發展思路,積極穩妥地開展重點本科教育,努力加強傳統專業改造,初步建成具有峨眉校區特色的學科和專業結構;形成一定的研究生教育規模;建立起峨眉校區的科研體係,形成較強的科研能力,實現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為國傢經濟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在2007年11月18日-23日教育部的高校教育評估中,西南交通大學取得了18a,1b的優異成績,其中峨眉校區給專傢組所留下的是濃烈的學習氣氛和人文氣息,在整個評估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峨眉校區歷年的本科招生形式當之無愧地成為四川省2本中的佼佼者,其中重點本科的藥學院,以及很受歡迎的計算機,土木,交運等專業都很受考生的青睞,而且連續數年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很好.
校區概況
  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mei)是西南交通大學“一校兩地三校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她坐落在風景秀麗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産地——峨眉山風景區內,占地1033.7畝,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教職工750餘人,全日製本科生7000餘人,校園風景秀麗,環境優美,有良好的教學與生活設施享有"花園學府"的美譽,是學習、深造的理想之地,也是教育部所屬高校中唯一一所地處雙遺産風景區的高等院校。學校1896年山海關建校,1964年國務院决定,學校由唐山內遷四川峨眉。1971年,學校正式峨眉建校,由唐山鐵道學院改名為西南交通大學。後學校由於發展需要,遷往四川成都,峨眉原址建立西南交大峨眉分校,2003年,更名為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至此,“一校兩地三校區”的格局形成。
  校區設有土木工程係、機械工程係、電氣工程係、計算機與通信工程係、交通運輸係、人文社會科學係、外國語係、財會係以及基礎課部、外語教學部、體育工作部等教學機構,開辦有鐵道工程、道路工程、建築工程、橋梁工程、地下鐵道與隧道工程、工程造價、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工程機械、機械電子工程、工業設計、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應用、通信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網絡技術、鐵道運輸、交通運輸、會計學、思想政治教育、電子商務、法學、文秘、翻譯、會計等20多個本科專業。校區歷來重視實踐教學,先後獲得國傢教學成果奬二等奬1項,四川省教學成果8項,建有鐵路綜合實踐基地、汽車實驗室、EDA實驗室、模擬變電所、鐵路行車模擬實驗室、英語自主學習中心等一批先進的校內實驗室和校內實踐基地,建有設施一流的大學生會堂及英語調頻電臺等學生素質教育基地、圖書館和校園網,設備先進,功能完善;校區通過科技合作、校企合作等形式,建立了一批校外實習、時間基地;目前,校區正集中力量,充分利用學校已建成的國傢和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的優質資源,建設物理、化學、力學、電工電子、機械、運輸等6個實驗教學示範分中心。
  峨眉校區秉承交大"嚴謹治學、刻苦鑽研、艱苦樸素、實事求是、開拓創新"的優良傳統和“以人為本,學生第一”的辦學理念,竭誠為學生成長、成纔創造優良環境,培養了一批素質高、創新實踐能力強的優秀學生。近年來,峨眉校區學生在“國傢數學建模競賽”中,曾先後獲國傢一、二等奬19項,四川一等奬14項;在2007年“第八屆中國智能機器人'廣茂達杯'大賽”中獲二等奬,在“第二屆全國三維數學建模大賽”中獲得“SE最佳應用奬”;在“全國Solid Edged第二屆設計大賽”中獲得團體一等奬;在“第五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中,四川省有5名進入全國前100,其中峨眉校區2名,分獲四川省第一名和單科成績第一名;在“第五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峨眉校區代表隊榮獲四川省金、銀奬;峨眉校區學生纍计獲得5項國傢發明專利;劉巍同學被微軟公司授予2005年全球最有價值專傢稱號……;校區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項目,目前與英國、法國、美國、比利時、臺灣等國傢和地區的多個大學開展多項大學生本科生交流合作項目和培養計劃等,為學生留學創造了良機。此外,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畢業生被選送為免試研究生。
  歷年來,峨眉校區畢業生,在學校“雙嚴”的傳統要求下,以“基礎厚、能力強、上手快、後勁足”的特點得到了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
  展望未來,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將按照"提高質量、擴大規模、調整結構、改善條件、辦出特色"的"二十字"發展總方針和"兩條綫"的發展思路,即“一、通過適應性調整,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高質量應用型人才,在人才培養類型、特色上與成都兩校區形成互補;二、通過戰略性調整,鞏固和發展與成都兩校區互補的學科和專業,發揮資源優勢,努力開創與學校協調發展的辦學新格局。”努力建設特色鮮明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係,使校區辦學質量不斷上升,辦學結構更加優化,辦學規模更加合理,辦學特色更加鮮明,辦學條件更加優良,辦學環境更加優美,校區更加和諧,實現峨眉校區又好又快的發展,為國傢經濟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西南交大變遷史
  西南交通大學(唐山交通大學)是一所培養鐵路建設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科學研究人才的以工為主,工,管,理,文相結合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創辦於1896年,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少數高等學府之一。她的前身,是北洋鐵路總局在“工業救國”和“鐵路強國利民”的思想影響下興辦的“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1900年4月,首屆學生畢業。同年9月30日,八國聯軍侵占山海關,校捨被占,學校被迫停辦。1905年5月,在唐山恢復建校,改名為唐山鐵路學堂。1906年春,應開灤礦務局請求,增設礦科,更名為唐山路礦學堂。1907年,學校歸郵電部直轄,後歸交通部,稱唐山鐵路學校。1914年,奉交通部令,校名改稱唐山工業專門學校。
  之後,學校隨校址遷徙和建製的改變,校名多次變更。1921年7月,與上海工業專門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及北平鐵道管理學校合併為交通大學。之後,學校先後更名為交通大學唐山學校,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學校南遷湖南,是年12月復課於湘潭,並改由教育部領導。1938年11月,長沙危急,全校師生又途經桂林,柳州,於1939年1月經過千裏跋涉到達貴州平越(今福泉縣),3月復課。1942年1月,經教育部改定,校名為交通大學貴州分校。1944年入川,在四川壁山縣丁傢坳復課。抗戰勝利後,學校於1946年遷回唐山原址,改名為國立唐山工學院。
  1948年,人民解放戰爭的洪流席捲全國,唐山解放。是年9月,軍委,鐵道部决定將唐山工學院,北京鐵道管理學院合併,成立中國交通大學。1950年中國交通大學更名為北方交通大學,唐山部分稱北方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
  由於唐山校址發展受到影響,1964年,國傢决定學校內遷,確定在峨眉建校。
   1971年底,學校正式遷到峨眉,改名為西南交通大學。 1972年3月,學校正式更名為西南交通大學,9月,遷校四川後的第一批新生(工農兵學員)入學,此時學校設有機械、鐵道、橋隧、電機、運輸共5個係以及基礎課部。百年老校的“天府時代”揭開了新的一頁。
  在這消息閉塞、交通不便的山區辦學,條件的艱苦是難以想象的。但憑着長期形成的刻苦鑽研學風和嚴謹求實傳統,學校依然不斷取得新的重要的辦學成就:有了自己第一位中科院院士;第一批有權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單位;第一批國傢重點學科産生,第一批可以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單位……
  至學校重心遷往成都之前,在鐵道部、四川省的大力支持和全體師生的努力下,學校辦學整體規模和實力都有了巨大發展,全校已經擁有橋梁及地下鐵道、鐵道及道路工程、建築工程、電氣工程、材料工程、工程力學、運輸工程、管理工程、社會科學、機械工程等16個係以及研究生部、成人教育學院等共20個教學單位。
  峨眉辦學時期,是學校建設和發展史上的一個具有承前啓後、繼往開來重要意義的過渡階段,它為學校“天府時代”的正式確立以及以後“一校兩地三校區”辦學格局的形成,從教學、科研、師資、設備以及各種資源的合理配置等都方面都準備了條件,奠定了新的更大更快發展的堅實基礎。
   1984年5月,在四川省和鐵道部的努力下,經國務院批準,西南交通大學在四川省府成都市擴建總校。1986年8月2日,成都總校建設工作正式奠基開工;1988年3月30日,成都總校正式挂牌辦公;1989年9月1日,學校重心正式轉移成都,原峨眉校址改為西南交通大學峨眉分校。
  2004年,隨着學校犀浦新校區的正式啓用,“一校兩地三校區”的辦學新格局正式形成,峨眉校址被正式確定為“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
校區院係設置
  校區設有土木工程係、機械工程係、電氣工程係、計算機與通信工程係、交通運輸係、人文社會科學係、外國語係、財會係以及基礎課部、外語教學部、體育工作部等教學機構,開辦有鐵道工程、道路工程、建築工程、橋梁工程、地下鐵道與隧道工程、工程造價、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工程機械、機械電子工程、工業設計、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應用、通信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網絡技術、鐵道運輸、交通運輸、會計學、思想政治教育、電子商務、法學、文秘、翻譯、會計等20多個本科專業。 
  土木工程係
   “百年交大,百年土木”。在交大一百一十年辦學歷史中,土木工程係秉承傳統,嚴謹治學,勵精圖治,現已發展為有 6 個教學科研單位, 2 個實訓基地,教職工 66 人,實驗設備 500 多萬元,圖書資料近 5000 册。開設“橋梁工程”、“隧道工程”、“工程造價”、“鐵道工程”、“道路工程”、“工程檢測與結構評估”、“防災減災與防護工程”、“土木工程材料應用” 9 個專業方向,各類學生近 2000 人,學生社團 6 個。畢業生就業率高, 05 年達 100% 。
  土木工程係教學科研實力逐年增強。近年來,完成科研項目 32 項,科研經費 450 萬元,發表論文 150 餘篇,其中 4 篇被 EI 檢索。出版專著和教材 14 部,獲校區優秀教學成果奬一項。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每年都要聘請國內知名專傢教授來係作學術報告。
  機械工程係
   機械工程係是我校創辦最早的院係之一。全係共有在校學生近1000人,教師50餘人。開辦有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製造、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工程機械、鐵道車輛、汽車工程、工業設計等本科專業和專業方向。建設有機械基礎實驗室、工程機械實驗室、機械製造技術實訓基地、數控中心、CAD中心、金工實習工廠等實驗實踐基地,還在眉山車輛廠、資陽內燃機車廠、昆明機車廠等企業建設有學生校外實習基地。
  機械工程係在多年的人才培養工作中堅持以“嚴謹治學、開拓創新”為辦學宗旨,註重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協調發展,推崇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新能力培養。在新的形勢下,不斷加大教學改革的力度和深度,以“機電一體化技術為基礎,架構專業技能、計算機技能和管理技能”的培養方案已初見成效。活躍的思維、鮮明的見解、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成為我們培養學生的特色。我係學生因綜合素質高、有幹勁、肯吃苦,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在歷屆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簽約率均保持在95%以上。
  承百年老校優良傳統,創今日交大美好未來”。目前,機械工程係全體師生在學校黨委行政的領導下,秉承嚴謹治學的優良傳統,樹立“以人為本、學生第一”的工作理念,勵精圖治,團结奮鬥,艱苦創業,為實現機械工程係的跨越式發展,為創造峨眉校區美好的未來和明天而努力奮鬥。
  電氣工程係
   電氣工程係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曹建猷教授、著名電機專傢杜慶萱教授、著名電磁理論專傢任朗教授等於1949年創立,時稱電機係,迄今已有50多年歷史 。1989年,西南交通大學在成都擴建總校並遷入成都市,在峨眉校區設立西南交通大學峨眉分校,保留了機械與電氣工程係,當時以專科教育為主,包括鐵道電氣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機械工程等專業;1998年學校進行院係調整,將機械與電氣工程係劃分為機械工程係和電氣工程係,並於該年開始招收第一屆本科生;1999年成立計算機與通信工程係,將電氣工程係中計算機相關專業劃出,電氣工程係保留鐵道電氣化、應用電子技術兩個專業;2003年,峨眉分校更名為峨眉校區,成立峨眉校區電氣工程係至今。(現在開設專業鐵道電氣化、電力機車、電子信息工程)
  電氣工程係主要從事電氣工程學科和電子信息學科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一貫繼承和發揚交大百年 “嚴謹治學,刻苦鑽研”的優良傳統和“以人為本,學生第一”的辦學理念,在總校和峨眉校區黨政的領導下,按照“擴大規模、提高質量、調整結構、改善條件、辦出特色”的辦學方針,以教學工作為中心,強化教學管理,全係教教職工腳踏實地,勤奮工作,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科研各項工作。
  電氣工程係現有教職工41人,教授、副教授11人,博士、碩士(含在讀)21人。設有鐵道電氣化、電力機車、電子設計自動化3個專業方向,電氣工程及自動化、電力機車、電子信息及電工基礎4個教研室和電工電子、電氣工程及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3個實驗中心。現有在校全日製本科生900餘人。
  電氣工程係始終堅持發揮學科優勢,不斷調整專業結構,提高人才的適應能力,突出特色辦學和學科優勢。學科建設、教學改革成績斐然,多次獲省、學校教學成果奬,建設校精品課程1門,校區精品課程4門,校區優秀課程4門。近年來編寫各種課程教材、講義十餘本,其中《電路分析》、《電測試技術》已正式出版。2006年我係又有4門教材列入校區教材建設立項項目。各教研室積極開展教學改革研究,校區教改立項建設項目4項。在師資培養方面,我係一嚮重視對青年教師的培養,通過青年教師導師製培養、青年教師重點培養對象等一係列手段,我係師資隊伍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多次在學校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中獲一、二等奬。
  電氣工程係在保證使學生掌握理論基礎知識的同時,特別重視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重視並積極開展實驗室建設工作,實訓基地的建設為教學改革、提高人才質量、師資培養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取得良好的經驗,連續獲得四川省教學成果奬1項,西南通交大學教學成果奬2項,校區教學成果奬2項。設有電工電子實訓基地、模擬變電所實訓基地、EDA實驗室、DSP實驗室、交/直流調速係統實驗室等一批設備先進、特色鮮明的實訓基地及實驗室,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實習、實訓項目,培養了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現在正在實施的“323”實驗室建設等項目進展順利,先後建成了電力電子實驗室、交直流傳動實驗室、微機保護實驗室、改擴建電工電子實訓基地、交流電機實驗臺等,目前正在籌建電氣化鐵道裝備與技術綜合實驗室,大大豐富了實踐教學內容,並爭取建成學校的亮點工程。
  電氣工程係近年的科研工作有良好的發展態勢。我係教師以第一作者身份先後在《西南交通大學學報》、《四川大學學報》、《電網技術》、《中國電機工程學報》、《繼電器》、《鐵合金》、《鐵道建築》、《鐵道建築技術》、《機車電傳動》等核心期刊(或統計源)及《現代電子技術》等公開刊物發表論文35篇,其中18篇發表於核心期刊,17篇發表於公開期刊,另有2篇進入了EI檢索。共計有八項校基金項目,其中二項為總校基金支持,六項為校區基金支持。通過校基金的支持,鍛煉了我係的科研隊伍,並使我係先後取得了一項國傢863項目(磁懸浮交通供電係統優化配置),二項橫嚮項目(機車用電量自動計量係統第一期、礦用機車電機實驗臺研製),總折合科研經費達57萬餘元,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為了使科研工作服務於社會,服務於地方,也為了更好地促進我係科研的各項工作,努力開拓産、學、研的道路,我係積極與與樂山電機工程學會聯繫,成立了峨眉校區電機工程學會,並以此為依托,積極參與樂山市的各項科技活動,在2005年9月舉辦的樂山電機工程學會年會中,我係提交的論文獲得一等奬一項、二等奬六項、三等奬十多項,在整個學會及各現場單位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2006年4月,由我係承辦的樂山市科協第二屆學術大會(電力分會場)學術報告會在我校學術交流中心會議廳成功舉行,在樂山地區起到良好的影響。
  十多年來培養的本、專科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個鐵路局、工程局、設計院(所)及地方各電力、電子、計算機應用等部門,這些畢業生都工作在教學、科研、設計、生産、管理第一綫,以“基礎紮實、知識全面、刻苦耐勞、勇於創新”的精神而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同時,自2002級以來,連續3年均有同學入選參加中法“4+4”保送留學生的法方面試,並且連續兩年峨眉校區唯一的中法“4+4”保送留學生都是我係同學。2002級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周巧紅同學成為峨眉校區第一位中法“4+4”保送留學生,2003級電氣茅以升班劉傑同學成為繼周巧紅之後電氣工程係又一位中法“4+4”保送留學生。
  電氣工程係始終註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課外活動。由教務處、科研處、學生處、校團委、電氣工程係主辦、電氣工程係承辦的“電氣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大賽已成功舉辦了四屆,為全校同學營造了一個重科學、重實踐的學術氣氛,給廣大同學提供一個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機會,在全校引起強烈反響,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大學生電子科技協會是以我校電子、電氣和計算機愛好者為基礎創建的大學生社團組織,由電氣工程係指導活動和工作,受校學生會監督。大學生電子科技協會“小紅帽”青年志願者義務傢電維修服務隊經常到峨眉山市開展活動,義務為社區居民維修傢用電器,受到社區居民的一到好評。近年來,電子科技協會在大學生科技創新、提高會員的思想政治素質、積極開展青年志願者活動等方面做出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協會先後被評為“西南交通大學優秀青年志願者協會”、“四川省樂山市學雷鋒、志願服務先進集體”和“西南交通大學優秀社團” 、“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示範性學生社團”錦旗。另外,“峨眉—交大公交車共建”、“科技三下鄉社會實踐”等是同學們把所學知識服務於社會的橋梁;“電氣之夜”晚會是同學們揮灑青春激情的舞臺;一年一度的畢業生離校奉獻活動是同學們嚮母校表述自己感情的獨特方式。這些,處處都有老師和同學們共同的身影,處處都體現着電氣人和諧、幸福的氛圍。
  交通運輸係
   交通運輸係成立於1995年,原名運輸與經濟管理係,2001年改為現名。包括鐵道運輸與外貿運輸兩個專業方向。設有教研室3個,實訓基地2個。全部教職工24人。專兼職教師23人。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8人,中級職稱12人,初級職稱3人;具有碩士學位9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5人、攻讀碩士學位2人。在讀全日製本科學生700餘人。
  在10餘年的辦學過程中,尤其是非交通運輸專業劃歸外係以來的6年中,交通運輸係係繼承和發揚學校“嚴謹治學、嚴格要求”的“雙嚴”傳統,本着“教育以學生為本,辦學以教師為主體”的精神,在學科(專業)建設、教學、教研、科研、學生就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經多年不懈努力,交通運輸係逐步形成了“求真、務實、和諧、嚴謹”的優良係風,教師珍惜自身教學聲譽,學生以勤奮上進為榮,成為我係“小而不弱,強而不息”的核心動力。
  交通運輸係有自主開發建成鐵路行車模擬實訓基地和經消化吸收、綜合引進的外貿運輸實訓基地。其中,鐵路行車模擬實訓基地建設成果被四川科委鑒定為“國際領先、國內一流”,並獲得西南交通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奬,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三等奬,以該實訓基地為主體內容的實訓基地建設成果在2005年分別榮獲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奬和國傢優秀教學成果二等奬。
  在課程建設、教學改革、教學管理方面,交通運輸係已有省級精品課程3門,校區精品課程4門,校區優秀課程6門。目前,承擔省部級教改項目2項、校區項目4項,發表教研論文近10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4篇。我係註重從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抓起,建立健全教學質量監控體係。我們在教學管理中逐漸探索形成的“5化、6有、6註重”教學管理體係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由於交通運輸係歷時未久,在科研方面原有基礎薄弱,但近年來我係實現了省部級科研項目和三大檢索論文收錄長期為零的突破,在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逐年增加,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顯著提高。目前,已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2項、橫嚮課題10餘項;在《鐵道學報》、《計算機集成製造係統》、《西南交通大學學報》、《中國鐵道科學》、《係統管理學報》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Ei收錄10篇。
  學生就業方面,交運係鐵道運輸專業方向畢業生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近3年來,有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為了能招聘到我係鐵道運輸專業的畢業生,而與學生提前1年簽訂“3+1”培養協議,我係歷屆畢業生以“上手快、後勁足”而受到用人單位普遍好評。外貿運輸專業方向從2003年開始招生,首屆畢業生就業率已超過81.5%。同時,學生英語四級和六級通過率逐年提高,交運係2004級外貿運輸專業英語一次性通過率高達65.63%,目前已達到92.19%,英語六級通過率已達到51.56%。
  計算機與通信工程係
  現開設專業:通信工程、鐵道信號、測控技術與儀器控製、計算機應用。
  計算機與通信工程係近年來,辦學層次不斷提高,科研成果穩步上升,實訓基地不斷擴充和完善,開放式實驗室建設和開放性實驗教學全面展開,在2006年以實驗室為依托成立了大學生科技創新園,着力於培養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在科研上,IT人才綜合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獲校區優秀教學成果一等奬,總校一等奬,網絡實訓基礎建設獲得校區優秀教學成果二等奬一項,總校三等奬。
  計算機係深入貫徹“以人為本、學生第一”的辦學理念,為培養“寬口徑、厚基礎、重實踐、求創新”的IT合格人才而不斷提高師資水平,改善教學環境,更新教學理念,而努力。
  人文社科係
  人文社科係成立於2001年9月,承擔着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現有法學和思想政治教育兩個本科專業,共有學生237人。設有中國化馬剋思主義、馬剋思主義原理、思想道德與法律、人文素質、思想政治教育5個教研室。全係共有專任教師27人,其中副教授以上高級職稱7人,占26%,講師11人,講師以上職稱占總數67%,碩士以上學歷21人,占總人數的78%。他們憑着對教育事業的一腔熱忱,孜孜不倦,力求於精,為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紮實推進的教學工作
  人文社科係自成立以來,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大力加強教學管理,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和研究,全面促進全係教師的教書育人水平上新臺階。通過努力,全係各項教學工作井然有序,教育教學質量水平明顯提高。截至目前全係共發表教學研究論文83篇,出版教材10部,建設省級教學改革項目1項,校區教學改革項目8項,校區級精品課程3門,優秀課程6門,獲得西南交通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奬1項,峨眉校區教學優秀成果奬一等奬1項,三等奬1項,並有4名教師在學校舉辦的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中獲得了二等奬以上的奬勵。
  二、碩果纍纍的科研工作
  人文社科係本着“以科研促進教學”的宗旨,按照“鞏固基礎、擴大影響、形成特色”科研工作思路,緊密結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特點,圍繞科研工作做了大量的有益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截至目前共發表學術論文142篇,其中核心期刊79篇,出版《馬剋思主義“硬核”及其剝取》等學術專著3部。完成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四川省社科十一五規劃項目3項、四川省教育廳重點研究項目1項、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研究會研究項目2項,校級科研基金項目12項;獲得樂山市“第十二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二等奬1項,社科優秀奬2項,四川省社科聯“研討會優秀論文奬”1項,樂山市法學會優秀論文三等奬1項,並有2人評為了峨眉校區“科研先進個人”。
  三、朝氣蓬勃的學生工作
  (一)以黨建工作為核心,加強學生黨、團支部建設,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二)以專業建設為依托,把學生的課外活動與專業建設相融合,以促進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校園文化工程建設。
  外國語係
  隨着經濟全球化,國際交流日益頻繁,社會對具有廣博的學科知識、深厚的綜合素養和熟練的翻譯技能的高水平翻譯人才的需求將會更多、更迫切,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及時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學校毗鄰世界雙遺産峨眉山的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依托辦學歷史悠久的理工科專業,於2006年成立了外國語係。
  外國語係自創建以來,在學校黨政領導的大力關心和支持下,外國語係按照“教學是立係之本,科研是強係之路”的理念,狠抓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學質量,大力加強師資建設和引進工作,已初步形成了一支教學水平高,科研能力強,求真務實的師資隊伍。外國語係有近40位教職工,其中教授、副教授占26.4%,外籍教師占17.5%,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達91.2%,先後有44%的教師被派往美國、英國、泰國等國傢學習、交流,進修學位。主要負責英語專業學生的培養工作和全校非英語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大學英語、日語、法語的教學。
  近年來,我係教師主持省級、校級科研項目5項,獲得教學成果奬6項,建設精品課2門,在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教學、科研論文50餘篇,主編、參編教材5部。
  外國語係機構健全,設施完善。現設有大學英語第一、第二、第三教研室和專業教研室以及旅遊翻譯研究中心、林肯國際教育中心等二級部門。本係與泰國、加拿大等國開展了合作辦學,並與國內多傢知名翻譯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外國語係還下設外語協會、翻譯協會、英語調頻臺等學生社團,指導我校外語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
  目前,學校已投資200多萬元建成了數字化語音室、多媒體教室、外語自主學習中心、音頻臺、英語調頻臺、外語音像庫等語言實驗設施,能提供外語培訓、磁帶復製、網上答疑、學生自主學習、英語專業四級、八級、大學英語四級、六級考試考務等服務。
  2006年,首批英語(翻譯)專業學生入學。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紮實的語言基礎和基本技能、熟練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能在外事、教育、旅遊、商貿等部門從事口譯、筆譯、業務洽談、教學、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英語翻譯人才。
  經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外語學子已經在各個領域嶄露頭角,成為我校一道獨特風景綫。
  財會係
   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財會係在原西南交通大學旅遊學院基礎上,適應學校學科調整戰略的需要,於 2008 年7月正式成立,是我校最年輕和朝氣蓬勃的院係。
  財會係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師28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0名,講師15名,全部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
  財會會係 係現有會計學一個本科專業,目前設有會計、企業管理、旅遊3個教研室及管理咨詢培訓中心、旅遊規劃與發展研究中心、會計實驗中心等教學、科研機構。財會係重視係學科建設與發展,在辦好現在學科的基礎上,正積極進行新的學科建設。
  財會會係術氛圍濃厚,在過去7年中,完成國傢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傢級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課題13項,教師發表專著2部,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00多篇。
  財會係國際交流活躍,我係已與泰國易三倉大學等國外名校形成了穩定的合作關係,同時,與法國昂熱大學、美國聖約瑟夫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國內外大學有經常性的人員往來。
人才特色培養
  (來源:《中國教育報》2005年1月14日第3版)
  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有着培養鐵路人才一百餘年深厚積澱,他們“立足自身特點,面嚮鐵路發展”,辦學主體專業圍繞鐵路需求設置,推進了學校發展。
  圍繞鐵路需求 整合專業結構
  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對電氣工程、機械工程等專業加以整合,並新開出鐵道運輸、鐵道車輛、鐵道電氣、鐵道工程造價等“姓鐵”的專業或專業方向。四年前,交通運輸專業就一個“大交通”,而今為鐵道運輸、外貿運輸;電氣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改開鐵道電氣化、電力機車,直接為鐵路服務。
  前年春季,他們將定位不十分明確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轉變為有明確針對性而又為鐵道人才市場所急需的鐵道信號專業,采取自我報名的辦法,在通信工程專業二年級中調整了80名學生學鐵道信號。這批鐵道信號專業人才,被一搶而空,今年已招90多人,現已成為“期貨”。
  育纔“兩挂鈎” 提高針對性
  一是同鐵路用人單位挂鈎。一為組建人才培養顧問團,邀請10余家有代表性的用人單位定期請到學校參與人才培養計劃製定、課程體係構建、實習基地建設等。二為學校下到用人單位廣泛聽取意見。即學校拿出方案,不定期地到用人單位聽取意見。實踐證明,這樣的辦學形式不僅利於使人才培養具有崗位針對性,實現其從學習到就業的自然過渡,利於把現場使用的新技術設備、新管理方法、新作業手段及時充實到教學中去,而且從中獲得設立新專業或專業方向的重要依據。
  二是同課題研究挂鈎。作為教育部第二批示範性職業技術教育試點單位之一的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跨入新世紀以來,先後參與國傢級教改課題兩項,主持省部級教改課題14項;編寫反映本校應用技術教育特色的教材40餘種;完成60多項課程建設工作,其中被列為國傢精品課程1項、省級精品課程兩項。這些以培養新型“鐵字號”人才為重要目標的課題,“邊實踐、邊研究、邊改進”,其成果應用於教學改革之中,大大提高了面嚮鐵路教學的可操作性,推進了教學嚮深度發展。
  建立實訓基地 強化實踐教學
  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投入2000餘萬元,建成了行車模擬實訓基地、變電所實訓基地等。這些高水平的實訓基地,成為革新、提升原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新平臺,在應用技術教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過去培養鐵路調度員,對鐵路單綫、復綫,自動閉塞、半自動閉塞,調度集中、調度監督等,衹能嘴上談、紙上畫、板上寫。如今在列車調度仿真係統,可以充分模擬各類運輸技術設備的運動狀態和不同列車在不同條件下的運行過程,供學生在不同生産層次實現不同級別、不同難度的運輸指揮訓練,大大縮短了學生畢業後掌握調度業務的時間差。
  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培養智能型、應用型、技術型人才受到鐵路有關單位普遍歡迎,自2001年以來,畢業生的就業率都在98%以上。
校區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 王順洪 校長、黨委副書記: 藺安林
  黨委常務副書記: 晏啓鵬 常務副校長: 張秀峰
  黨委副書記: 曾俐 吳柏青 劉彥奎 副校長: 吳柏青
  校長助理: 丁偉
交通信息
  1.峨眉—九裏兩校區交通車 (每天上、下午對開,節假日增開) 
  票價:25元/人(一般需提前購票)。
  購票點:四號橋(時間:8:00—11:30,14:30—17:30)
  定票電話:5198171
  2.峨眉山市客運中心及火車站
  地點:乘坐市區——火車站公交直達 , 票價:1元/人
  主要有通嚮省內各地如成都、綿陽、雅安、自貢、內江、眉山、南充、重慶等地的長途汽車,提供到達樂山、夾江、沙灣等的專綫車,提供重慶、上海、江蘇、浙江、廣東一帶的長途汽車。
  3報國寺旅遊客運中心
  地點 :校前區右轉50米 
  主要 有發往成都、綿陽、雅安以及重慶等地的長途汽車,以及樂山大佛、峨眉山金頂旅遊專綫。另外,報國寺旅遊客運中心出售往三峽的客輪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