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教育 : 中國高等院校 : 中國 >四川 >成都 >成都市區 > 西南交通大學
顯示地圖
目錄
多科性理工科大學
  中國培養鐵道建設技術人才的多科性理工科大學。校址在成都。創建於1896年,初名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一度停辦,後遷唐山,稱唐山路礦學堂◇校名幾經變更。1971年遷往成都,次年由唐山鐵道學院改現名。設有鐵道及道路工程、橋梁及地下工程、機械工程等係。
No. 2
  西南交通大學聯繫方式 地址:成都市二環路北一段111號。
  電話:86-28-87600114
  郵編:610031 西南交通大學投訴電話 成都市旅遊投訴電話:028-96927
  四川省旅遊投訴電話:028—86657308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西南交通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由教育部和鐵道部、四川省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 始建於 1896年, 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之一。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建設,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管、經、文、法、醫、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始終秉承“ 竢實揚華、自強不息”的交大精神和“嚴謹治學、嚴格要求”的辦學傳統,培養和造就了以茅以升、竺可楨、林同炎、黃萬裏等為代表的二十餘萬名英才,並取得了斐然的辦學業績,為民族振興和國傢建設,特別是鐵路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目前,學校建有研究生院,建立了完整的學士—碩士—博士培養體係,共擁有55個博士、13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70個本科專業。設有20個院和3個係,擁有各類學生6萬餘人。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師2000餘名,教授、副教授1000餘名,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另外還聘請了30餘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為我校兼職教授。
  
   西南交通大學教育科研並舉,現有6個國傢級重點學科、2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69個研究所和42個跨學科研究中心,建有我國交通領域唯一的國傢級重點實驗室——牽引動力國傢重點實驗室和2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及近百個教學、科研實驗室,並設有國傢大學科技園、現代工業技術培訓中心和國傢cad網成都培訓中心。學校年科研經費逾億元。2000年學校研製成功世界首臺載人高溫超導磁懸浮試驗車,並得到鬍錦濤、江澤民等黨和國傢領導人的高度關註和充分肯定。“九五”以來,學校有250多項科研成果獲國傢級和省、部級奬勵,4200餘篇論文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校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教學成果斐然,2000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優秀評價,纍计獲得國傢優秀博士論文奬5篇,7門課程入選國傢級精品課程,30門課程入選省級精品課程; 先後有近70項教學成果榮獲國傢級和省級奬勵。學校與幾十個國傢和地區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著名企業開展了廣泛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校辦産業連續9年榮獲四川省高校産業評比一等奬。
  
   西南交通大學是全國大學生素質教育基地,學校創造性地實行“大德育”思路、“一體兩翼”並進的新的思想教育模式,以形式多樣的素質教育和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活動,促進了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學校的畢業生就業率已連續17年保持在95%左右。
  
   面嚮未來,學校將以培養造就高素質人才為中心,以 振興升位 為主綫,以出人才、出成果、創效益、建小康為目標,以形成鮮明特色為突破,堅持“以人為本、學生第一”的辦學理念,不斷深化改革,奮力推進學校和諧發展。
學校概況
  學校全稱:西南交通大學
  學校簡稱:西南交大
  英文名稱: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英文簡稱:SWJTU
  西南交通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由教育部、鐵道部和四川省共建,進入國傢“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以軌道交通為特色、工科為優勢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擁有西部高校唯一的國傢實驗室——軌道交通國傢實驗室以及西南地區唯一“優秀”等級的國傢重點實驗室——牽引動力國傢重點實驗室,並設有研究生院。學校致力於國傢工程領域,立志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學校是中法“4+4”項目高校之一.4+4”項目高校是中國4所高校和法國5所高校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展的高等教育合作項目。該項目的啓動和持續實施一直得到中法兩國教育部、中國國傢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和法國艾菲爾奬學金委員會的全力支持,並作為中外教育合作與交流的典範項目得到多方贊譽。參加“4+4”合作項目的四所中方高校是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西南交通大學;五所法方高校是裏昂中央理工大學、南特中央理工大學、巴黎中央理工大學、馬賽中央理工大學和裏爾中央理工大學。
  總校坐落於天府之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成都,設有九裏(實景:http://swjtu.6dxy.com/)、犀浦、峨眉三個校區。學校占地共5400畝,校捨建築總面積96萬平方米。2004年,西南交通大學在成都郫縣犀浦鎮建成新校區: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由此形成兩地三校區的格局。
  新校區占地3000餘畝,河流環繞,鳥語花香,環境優雅寧靜舒適。除部分研究生外,其他學生都已順利遷往新校區學習。
  校慶日:5月15日。
  校歌:1934年已出現,1947年5月15日,即51周年校慶時,學校修訂並正式公佈。歌詞為:“翳唐山,靈秀鐘;我學院,聲譽隆。灌輸文化尚交通。習礦冶,土木工,窺學術,貫西中,相期同造最高峰。璀兮如金在熔,燦兮如玉相攻。桃濃李鬱,廣座被春風。宜誠篤,宜勤樸,基礎堅,事功崇。文軌車書至大同。”歌詞作者是“五四”運動期間曾任該校國文及歷史教員的吳稚暉先生。
  校訓:1930年5月2日,交通大學公佈校訓:“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1947年5月15日,該校建校51周年,唐山復校42周年校慶之際,學院重新確定原交通大學之校訓為唐山工學院之院訓。院訓曰:“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歷史沿革
  西南交通大學創辦於1896年。其時,隨着鐵路事業的發展,國傢迫切需要鐵路建設人才。是年,津榆鐵路總局(北洋鐵路總局)創辦了中國第一所鐵路學堂——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創始人之一吳調卿,以津榆鐵路總局總辦的身份兼任鐵路學堂第一任總辦(校長)。1896年11月20日,北洋鐵路總局在上海《申報》上刊登《鐵路學堂告白》,開始招生。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山海關淪陷。山海關鐵路學堂為俄軍強占,學堂教學被迫中輟,師生離散。
  1905年,在唐山籌備恢復建校時,學堂仍按山海關鐵路學堂舊製設立鐵路工程科,學堂名稱以唐山鐵路學堂命名。1906年3月27日,確定學堂名稱為“山海關內外路礦學堂”,但因為校址已在唐山,後稱“唐山路礦學堂”。1906年8月初,學堂在天津,上海,香港等地主要報紙刊登招生廣告,開始招生。
  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成立中華民國。1913年9月,遵照國民政府教育部和交通部的指示,該校更名為唐山工業專門學校。
  1920年12月12日,北洋政府交通部長葉恭綽以“交通要政,亟需專纔”為由,擬訂統一教育辦法,將交通部所屬之上海工業專門學校,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合併改組為交通大學。設立上海學校和唐山學校。12月14日,國務會議通過葉恭綽的提案。後來北京郵電學校和北京鐵路管理學校(1909)並入稱為京校。
  提案通過後,為了統一學科,滬校的土木科調歸唐校,滬校的管理科調歸京校;唐校新設的機械科和京校的電氣工程班調歸滬校。 學校改組調整工作於1921年6月完成。7月1日交通大學正式成立。9月10日。京唐滬三校同日舉行開學典禮。
  1922年6月20日,交通總長高洪恩以“交通大學組織未善”,提交國務會議議决,將交通大學改組為兩所獨立的學校。滬校改稱交通部南洋大學,唐校改稱交通部唐山大學。京校撤消,並入交通部唐山大學,稱唐山大學北京分校。1923年唐山大學本部劃出部分專業給北京分校,同時北京分校獨立,改稱北京交通大學。
  1928年2月,北洋政府交通部指令唐山大學改名唐山交通大學,隨後國民黨軍隊進行的北伐戰爭迅猛發展。6月15日,國民政府宣佈南北統一。國民政府委派孫鴻哲為接收委員,接受唐山交通大學。6 月 29 日,國民政府交通部公佈《交通大學組織綱要》。根據綱要,唐山交通大學改稱第二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改稱第三交通大學;上海的南洋大學,因早已在國民政府管轄區內,改稱第一交通大學。
  1930年5月2日,交通大學公佈校訓: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後,該校受戰亂影響,唐山交大校園落入日寇魔掌。當年10月,决議組織上海,南昌兩辦事處,在贛復校上課。後又遷往湘潭復課。此後在茅以升院長的帶領下,歷遷湘鄉楊傢灘、貴州平越(今福泉)、重慶璧山丁傢坳、甘肅天水,終於1946年8月23日,唐院復員大隊一行,終於回到闊別九年,魂牽夢縈的唐山校園。
  1946年8月14日,教育部復文唐山工程學院:經行政院審核,原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更名為國立唐山工程學院,隸屬教育部。
  1949年7月8日,軍委鐵道部决定:國立唐山工學院,國立北平鐵道管理學院,華北交通學院合併組建中國交通大學,下設唐山工學院和北平鐵道管理學院。7月13日,中國交通大學正式成立,由該校校友茅以升任校長。唐振緒擔任中國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院長。
  1950年8月,中國交通大學更名為北方交通大學,下設唐山工學院和北平鐵道管理學院。
  1964年,為支援大三綫建設,國務院决定:唐山鐵道學院內遷至四川省峨眉縣。1971年底,學校正式遷到峨眉,改名為西南交通大學
  1989年學校校部正式搬遷至成都,從而形成了成都、峨眉兩個校區.
  2000年2月12日,西南交通大學由鐵道部正式劃歸教育部。
  2004年,西南交通大學在成都郫縣犀浦鎮建成新校區: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
  在113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曾歷經18次遷址、18次更名而矢志辦學、弦歌不輟;備嘗八國聯軍侵略、抗日戰爭顛沛流離、唐山大地震之苦而百折不撓、奮鬥不息。全校師生始終以教育興國為己任,弘揚“竢實揚華、自強不息”的交大精神,秉承“嚴謹治學、嚴格要求”的優良傳統,培養了大批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為民族振興和國傢富強,特別是軌道交通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歷任校長
  本節內容根據西南交通大學檔案館《西南交通大學校名、校址、校長一覽表》整理得到。
  一、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時期,1896年5至1900年9月,校址山海關。
  1,吳調卿,總辦,任期為1896年夏。
  2,羅仙橋,監督,任期為1897年10月至1898年秋。
  3,鬍叔博,監督,任期為1898年秋至1898年鼕。
  4,藍軼符,監督,任期為1899年春至1900年9月。
  二、唐山鐵路學堂時期,1905年5月至1906年3月,校址唐山。
  5,梁如浩,總辦,1902年5月至1905年7月。
  6,周長齡,總辦,1905年7月至1906年9月。
  三、山海關內外路礦學堂時期,1906年3月至1908年1月,校址唐山。
  7,方伯梁,監督,任期為1905年7月至1908年6月。
  四、唐山路礦學堂時期,1908年1月至1912年7月,校址唐山。
  8,羅融,坐辦,1908年1月至1908年6月。
  9,熊崇志,監督,1908年6月至1912年7月。
  五、唐山鐵路學校時期,1912年7月至1913年9月,校址唐山。
  10,趙士北,校長,1912年7月至1916年8月。
  六、唐山工業專門學校時期,1913年9月至1921年7月,校址唐山。
  11,駱通,校長,1916年8月至1917年7月。
  12,章宗元,校長,1917年7月至1920年6月。
  13,劉式訓,校長,1920年6月至1921年7月。
  七、交通大學唐山分校時期,1921年7月至1922年7月,校址唐山。
  14,葉恭綽,交通大學總校校長,1921年5月至1922年5月。
  15,羅忠忱,1921年7月上任,1922年7月離任。茅以升為唐校副主任。
  16,陸夢雄,交通大學總校長,1922年5月至6月。
  17,關賡麟,校長,1922年6月至1922年7月。
  八、交通部唐山大學時期,1922年7月至1928年2月,校址唐山。
  18,俞文鼎,校長,1922年7月至1923年1月。
  19,劉式訓,校長,1923年2月至1924年11月。
  20,孫鴻哲,校長,1924年11月至1926年1月。
  21,茅以升,校長,1926年1月至1926年6月。
  22,鬍仁源,校長,1926年3月至1926年6月。
  23,常蔭槐,校長,1926年6月至1927年9月。
  九、唐山交通大學時期,1928年2月至1928年6月,校址唐山。
  24,程崇,校長,1927年9月至1928年5月。
  十、第二交通大學時期,1928年6月至1928年9月,校址唐山。
  25,王伯群,校長,1928年7月至1928年鼕。
  26,孫鴻哲,副校長,1928年6月至1928年9月。
  十一、交通大學唐山土木工程學院時期,1928年9月至1931年8月,校址唐山。
  27,孫科,總校校長,1928年11月至1930年10月。
  28,孫鴻哲,院長,1928年9月至1929年5月。
  29,鄭華,院長,1929年2月至1929年9月。
  30,黎照寰,總校副校長,1929年6月至1930年10月。
  31,黎照寰,總校校長,1930年10月至1944年鼕。
  32,李垕身,院長,1929年9月至1930年5月。
  33,李書田,院長,1930年5月至1932年7月。
  十二、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時期,1931年8月至1942年1月,學校唐山、湘潭、湘鄉、平越四地搬遷。
  34,孫鴻哲,院長,1932年8月至1937年10月。
  35,茅以升,代院長,1938年2月至1938年5月。
  36,茅以升,院長,1938年5月至1942年4月。
  十三、國立交通大學貴州分校時期,1942年1月至1946年8月,校址平越壁山。
  37,鬍博淵,校長,1942年4月至1943年8月。
  38,羅忠忱,校長,1943年8月至1945年6月。
  39,顧宜孫,校長,1945年6月至1946年8月。
  十四、國立唐山工學院時期,1946年8月1949年7月,校址唐山。
  40,顧宜孫,院長,1946年8月至1949年3月。
  41,唐振緒,代行院務,1949年1月至1949年3月。
  42,唐振緒,院長,1949年3月至1949年7月。
  十五、中國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時期,1949年7月至1950年8月,校址唐山。
  43,茅以升,總校校長,1949年10月至1950年8月。
  44,金士宣,總校副校長,1949年11月至1950年8月。
  45,唐振緒,主任委員,1949年7月至1950年9月。
  十六、北方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時期,1950年8月至1952年5月,校址唐山。
  46,茅以升,總校校長,1950年8月至1952年5月。
  47,金士宣,總校副校長,1950年8月至1952年5月。
  48,顧稀,代院長,1950年9月至1951年7月。
  49,顧稀,院長,1951年7月至1957年10月。
  十七、唐山鐵道學院時期,1952年5月至1972年3月,校址唐山。
  50,白鐵岩,代院長,1956年8月至1957年6月。
  51,錢應麟,院長,1957年10月至1959年12月。
  52,顧稀,院長,1959年12月至1966年2月。
  53,杜景雲,院長,1966年2月至1973年1月。
  十八、西南交通大學時期,1972年3月至1988年3月,校址峨眉。1988年3月至今,校址成都。
  54,杜景雲,革委會主任,1973年1月至1973年11月。
  55,戈平,主持校務,1973年11月至1978年3月。
  56,瀋正光,主持校務,1978年3月至1978年8月。
  57,劉聖化,校長,1978年8月至1982年1月。
  58,閻濤,校長,1982年1月至1983年10月。
  59,王潤霖,校長,1983年10月至1985年10月。
  60,瀋大元,校長,1985年10月至1993年6月。
  61,孫翔,校長,1993年6月至1995年3月。
  62,鬍正民,校長,1995年5月至1997年12月。
  63,周本寬,校長,1997年12月至2007年2月。
  64,陳春陽,校長,2007年2月至今。
  現任領導
  校長 陳春陽
  黨委書記 顧利亞
  黨委副書記 李萬青 王順洪 朱健梅 何雲庵
  副校長 蔣葛夫 黃 慶 濮德璋 藺安林 陳志堅 範平志
辦學條件
  學校總占地面積5600畝,産權建築面積1511689平方米;全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55101.12萬元;圖書館館捨總面積62065平方米,閱覽座位5254個。截至2007年7月,館藏紙本文獻2532839册,中外文電子文獻4311765册(折合)。
  學校現有全日製在校生40470人。其中,本科生27776人,博士、碩士研究生共7995人,外國留學生345人。擁有“國傢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2個國傢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 5個國傢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7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各級各類實驗室(中心)共74個,200餘個設施完備的校內外教學實習基地;擁有28門國傢級、57門省級精品課程,11個四川省特色品牌專業;42種教材入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教材規劃選題;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6篇;2000年以來,共獲得國傢級教學成果奬一等奬3項、二等奬7項,國傢級優秀教材一、二等奬3項;畢業生就業率已連續18年保持在95%以上。
  學校擁有一支以教授、副教授為中堅力量的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2437名,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教授393人,副教授538 人,國傢級教學名師5人,國傢級有突出貢獻專傢7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講座教授7人,“長江學者”成就奬一等奬獲得者1人,國傢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8人,入選國傢“百千萬人才工程”6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5人,國傢級教學團隊3個,國傢和教育部創新團隊共4個。另外還聘請了 30餘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為該校兼職教授。這支隊伍為學校的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提供了有力保障。圖書館
  學校形成了健全的學士-碩士-博士人才培養體係,優良的教學科研條件。學校擁有72個本科專業、134個碩士點(含5個專業學位碩士點)、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56個二級學科博士點,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10個二級學科國傢重點學科、2個國傢重點(培育)學科、5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設有19個院(係)和一個異地校區 ——峨眉校區。峨眉校區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為該校辦學所在地,學校遷成都後成為一個校區。該校區主要為地方經濟培養急需的本科層次人才。近年來,峨眉校區得到快速發展,生源情況良好,培養的人才深受社會歡迎,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左右。
  學校擁有國傢最高科研機構之一的“軌道交通國傢實驗室”(依托西南交通大學建設的軌道交通國傢實驗室已於2008年挂牌,投資7億元,首期由鐵道部投資3.5億人民幣作為京滬高速鐵路關鍵技術支持;國傢要求京滬高速鐵路引領世界高速鐵路發展) ,以及在世界交通領域有着重大影響的“牽引動力國傢重點實驗室”、國傢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抗震技術國傢工程實驗室(籌)等3個國傢級重點實驗室和3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並設有國傢大學科技園、全國CAD應用培訓網絡成都中心和現代工業技術培訓中心。2008年,在全國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交通運輸工程學科位列全國榜首,土木工程、機械工程、電氣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測繪科學與工程等學科均位居全國前列。
  附:學校各級重點實驗室及研發機構
  重點實驗室級別重點實驗室級別備註國傢實驗室軌道交通國傢實驗室(籌)★國傢最高科研平臺
  ★西部高校唯一國傢實驗室
  ★全國高校擁有的9個國傢實驗室之一
  國傢(級)重點實驗室牽引動力國傢重點實驗室★西南高校唯一優秀國傢重點實驗室 ★全國工程領域五個優秀國傢重點實驗室
  (3個)國傢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抗震技術國傢工程實驗室(籌)★全國土木工程領域唯一國傢工程實驗室★全國土木工程領域第二個國傢級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材料先進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4個)磁浮技術與磁浮列車重點實驗室高速鐵路綫路結構理論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先進驅動節能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鐵道部重點實驗室鐵道電氣化與自動化實驗室(5個)橋梁、隧道及地下工程實驗室道路及鐵道工程實驗室 智能控製與仿真工程研究中心交通信息工程重點實驗室國傢級實驗室(2個)國傢CAD工程中心(成都)這2個實驗室界定相對模糊國傢高性能計算中心(成都)正參與國傢超級計算中心(成都)建設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信息編碼與傳輸四川省重點實驗室(6個)製造業産業鏈協同與信息化支撐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綜合運輸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抗震工程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四川省製造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四川省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環境污染與工程環境控製實驗室(19個)交通信息與控製實驗室移動通信實驗室電磁場與磁波技術實驗室網絡通信技術實驗室地理信息工程中心信號與信息處理實驗室數字化城市交通綜合實驗室人工器官表面工程實驗室表面工程與摩擦學實驗室信息安全與國傢計算網格實驗室物料搬運機械實驗室交通安全工程技術實驗室磁浮列車與磁力應用工程實驗室強度與振動實驗室新型驅動技術實驗室現代焊接技術實驗室風工程試驗研究中心高溫高壓科學與技術實驗室
院係及專業設置
  院係一覽
  土木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載運工具信息工程係近期並入)、電氣工程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原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交通運輸學院、物流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建築學院、藝術與傳播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成人教育學院、網絡教育學院、軟件學院、力學與工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研究所、體育工作部、加拿大高等教育基礎部、工程科學研究院、心理研究與咨詢中心、數學學院
  專業設置
  土木工程、測繪工程、地理信息係統、勘查技術與工程、地質工程、遙感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車輛工程、工業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自動化、軟件工程、信息安全、網絡工程、微電子技術、自動化、交通運輸、物流工程、安全工程、交通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係統、工程管理、金融學、電子商務、工商管理、營銷、經貿、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政治學與行政學、漢語言文學、公共管理、傳播學、藝術設計、工業設計、繪畫、音樂表演、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電子科學與技術、英語、日語、德語、法語、建築學、城市規劃、生物信息學、生物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成型及控製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工程力學、環境工程、消防工程、交通設備信息工程、旅遊管理、森林資源保護與遊憩、製藥工程、中藥學等。
  附:學校國傢級教學平臺及重點學科專業
  教學平臺或學科專業級別教學平臺或學科專業名錄備註國傢一級重點學科(2個)機械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國傢二級重點學科(10個)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交通信息工程及控製機械電子工程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機械設計及理論載運工具運用工程車輛工程電力係統及其自動化橋梁與隧道工程道路與鐵道工程國傢二級重點(培育)學科(2個)電力電子及電力傳動岩土工程國傢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機械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力學實驗中心電氣工程基礎實驗中心物理實驗中心土木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國傢工科教學基地(2個)國傢工科基礎課程力學教學基地國傢工科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基地國傢特色專業(7個)車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交通運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工程力學國傢精品課程(28門)暫略
  省級特色專業
  土木工程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通信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建築學 交通工程
  工程力學 地質工程
  省部級重點學科(54個)
  13個一級學科省級重點學科(涵蓋46個二級學科)。總共二級省重點學科54個
  13個的四川省一級重點學科包括:馬剋思主義理論、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製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8個四川省二級重點學科包括: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凝聚態物理、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安全技術及工程、環境工程、行政管理、應用數學、計算機應用技術。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7個)
  機械基礎實驗教學中心 力學實驗中心
  電氣工程基礎實驗中心 物理實驗中心
  交通運輸實驗中心 土木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材料實驗中心
辦學成果
  一個多世紀以來,學校英才輩出,桃李滿園。培育了以竺可楨、茅以升、林同炎等43位院士,姚桐斌、吳自良、陳能寬3位“兩彈一星”功勳奬章獲得者,以及國傢和省部級領導、為數衆多的國內外知名專傢、教授、行業領軍人物和優秀企業傢為代表的近二十萬優秀人才。從詹天佑主持修建的我國第一條自主設計、自主施工的京張鐵路,到我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寶成鐵路的建設;從舉世公認的地質條件最復雜、工程難度最大的成昆鐵路建設,到2006年7月投入運營的青藏鐵路建設;從解放後我國第一臺內燃機車和電力機車的成功研製,到世界首輛載人高溫超導磁懸浮試驗車的誕生;從我國第一條萬噸重載列車大秦綫運行試驗成功,到我國第一條載人磁懸浮列車工程示範綫的聯調成功;從我國所有城市地鐵的設計與建設,到著名的杭州灣大橋、東海大橋的建設。這些成就無不飽含着西南交通大學畢業生的智慧與心血。近年來,學校緊緊圍繞國傢軌道交通事業的進步與發展,在軌道交通、磁浮交通、高速鐵路、大型橋梁隧道、現代交通信息等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誕生了以"機車車輛整車滾動振動試驗臺"(獲國傢科技進步一等奬,入選 "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高溫超導磁懸浮試驗車"(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現代軌道車輛耦合相關理論及其應用"(獲國傢科技進步一等奬,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等為代表的一係列標志性成果,為國傢科技創新做出了有力貢獻,成為國傢軌道交通科技發展的重要基地。不僅如此,學校還充分利用辦學優勢,加大了服務西部和地方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的力度。
  今天,西南交通大學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科為主,工、理、管、經、文、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擁有完整的學士-碩士-博士培養體係,有 72個重點本科專業,134個碩士點,8個一級、56個二級學科博士點,8個博士後流動站;設有23個院係,以及2個一級、10個二級國傢重點學科、2個國傢重點(培育)學科,24 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擁有在世界交通領域有着重大影響的牽引動力國傢重點實驗室和27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000年學校順利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優秀評價",成為當時全國16所本科教學優秀學校之一;2007年,學校又以優秀成績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近年來,學校先後與20餘個國傢和地區、50餘個科研機構開展了交流與合作,是"中法4+4"合作院校之一。百年老校形成了開放式、國際化辦學的新局面。
  西南交通大學目前院士名單
  工程院:瀋志雲 錢清泉 葛昌純 瀋昌祥
  科學院:梁文灝 劉寶君 經福謙 瀋志雲 周錫元
知名校友
  【院士校友】(部分)美國國傢工程科學院院士林同炎林同驊茅以升中央研究院院士劉大中林同炎林同驊竺可楨茅以升錢崇澍吳稚暉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張維嚴東生英國皇傢建築學院院士黃匡源林炳賢中國科學院院士(38人)竺可楨錢崇澍陳能寬茅以升張維嚴愷周惠久李儼高濟宇曹建猷朱物華徐僖嚴東生餘國琮何傑陳新民孫訓方徐祖耀劉寶珺林同炎邱竹賢汪菊潛王鴻禎張伯聲袁見齊莊育智鄒世昌經福謙劉仙洲徐采棟張沛霖瀋志雲方俊林同驊劉恢先魏壽昆吳自良周錫元中國工程院院士(20名)瀋志雲佘俊南張維嚴愷王夢恕錢清泉顧夏聲嚴東生彭一剛李圭白施仲衡薛禹群王三一竜馭球梁文灝葛昌純譚靖夷林秉南陳清如瀋昌祥【民族精英 】(部分)詹天佑何傑莊俊周厚坤竺可楨周長齡李光前梁如浩鬍博淵革命領導趙士北楊杏佛茅以升趙祖康錢崇澍陳能寬張維嚴愷周惠久科學巨匠李儼高濟宇曹建猷朱物華徐僖嚴東生餘國琮陳新民孫訓方教育宗師徐祖耀劉寶珺林同炎汪菊潛王鴻禎張伯聲袁見齊莊育智鄒世昌政界精英經福謙劉仙洲徐采棟張沛霖瀋志雲方俊林同驊劉恢先魏壽昆社會典範吳自良餘俊南王夢恕錢清泉林秉南陳清如黃萬裏關賡麟林炳賢薑書閣張春銘章守華劉嘉禾王國鈞王遵明潘承孝蔡長年羅忠忱姚明初孫竹生肖瑾王公衡林達美瀋奏廷王竹亭何乃民金士宣劉峻峰譚真汪禧成應尚纔邵福旿石衡任朗吳鈺李書田邱竹賢伍鏡湖茅以新顧宜孫金允文羅河王抵唐振緒張萬久劉鐘華鬍惠泉錢鼕生劉基唐高渠清王道年周晨光邵厚坤周宏業陳嘉珍靳蕃童寯鄭孝燮姚桐斌張剋忠葉開沅唐立民戴天民趙祖武李士豪許協慶謝玉銘李圭白彭一剛施仲衡薛禹群王三一竜馭球顧夏聲梁文灝葛昌純譚靖夷鬍剛復方伯梁章宗元孫鴻哲劉大中吳伯楨張馥葵堯茂書楊裕球力一徐文炯朱穎卓李溫平羊棗秦同洛田桂英張連貴孫翔鬍春農華鳳翔桂林棲李中襄郭樹德宋金升楊杞珂黃匡源劉文華蔣崇璟武可久金國生蔡延鬆盧秀珍吳雕卿鞏德順馬麟何華武鳳懋潤黎錦炯貝祖貽趙吉彬劉式訓鬍仁源常蔭槐候傢源李國偉曾涌泉馮寅錢應麟華南圭鄧華周錫元阮廷現黎貴安張辛泰郭日修劉繼曾吳稚暉武湖景李特石大華史善新李長進王振侯陳剋濟施嘉幹王銀彪盧春房呂季方劉宗耀侯振鋌柯尊平周錫元劉志軍彭開宙鈕小明王憲魁謝慶生李國瑞孟鳳朝瀋昌祥
  西南交通大學歷史資料匯集
  http://tieba.baidu.com/f?kz=180093858
  ★★★今西南交通大學名人★★★
  http://post.baidu.com/f?kz=168498174
學校網址
  http://www.swjtu.edu.cn/
西南交通大學數字360全景
  http://www.college360.cn/school/xnjtdx/
西南交通大學校園風景視頻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UzMDI5Njg=.html
西南交通大學三校區地址
  【九裏校區地址】
  地址:四川成都市二環路北一段111號
  郵編:610031
  【峨眉校區地址】
  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交通大學
  郵編:614202
  【犀浦校區地址】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西部園區西南交通大學
  郵編:611756
交通大學校友總會
  現在,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新竹交通大學五所交大已經聯合成立“交通大學校友總會”(JiaoTong University Alumni Association),其宗旨是:加強校友與母校、校友之間的聯繫、團结和合作,發揚交大的優良傳統,共同為振興中華,為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為母校的發展貢獻力量。其任務是:溝通校友與母校、校友之間的聯繫、發揮海內外校友的智力優勢和廣泛影響,為母校的發展作貢獻,為祖國的統一和現代化建設作貢獻。
  而交大海外校友因其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的光榮傳統,雖身居海外,卻仍然魂係母校,積極關心母校,從學術上,財力上,社交等方面鼎力支持母校發展教育。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交大海外校友超過5000人,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主要集中在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巴西,以及香港,臺灣地區,並且都成立了當地校友會,定期舉行校友活動。由於歷史上作為一個完整的交通大學1959年事實上已經"亡校",上海和西安兩校理論和嚴格法律上都為1959年新建的大學(也可以包括新竹交大),目前並不存在一所名字為“交通大學”的學校。
  在美國,交大校友最多,校友活動也最活躍,在紐約,華盛頓,南加州,北加州,休斯頓,中西部,紐芬蘭等地均建立了校友分會,每5年舉行交大校友大團聚活動。2000年第7次全球交大校友年會已經圓滿結束。據當時《世界日報》報導,來自臺灣的老校友蔣光照,在會議結束前,宣佈"全球交大校友聯誼會"成立。首任會長為汪道涵;副會長8位包括五校現任校長謝繩武、談振輝、周本寬、張俊彥、王文生及美洲校友會總會會長李天和、臺灣交大校友會長郭南宏、香港交大校友會長陳明敏;秘書長蔣光照。
  香港校友會也十分活躍,同母校聯繫密切,支持甚大。每年4月8日校慶,海外校友不遠萬裏,紛紛返校,參加畢業周年大聯歡並捐款捐物,講學指導,以表達海外赤子的心意和期望。留學日本的校友均是80年代以後出國深造的,大都已獲得碩士、博士學位,並在大學任教或在大公司任職,於1998年匯集l00多位校友成立了留日校友會。
  交大百年,天下一傢……
百科大全
  Xinan Jiaotong Daxue
  西南交通大學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以土木工程為主的理工科綜合大學。校址在四川成都,分校在四川峨眉。創建於1896年,初創時稱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是中國最早創辦的鐵路高等院校。1905年改在直隸(今河北省)唐山建校,稱唐山路礦學堂,設鐵路工程、機械、礦業3科。以後隨建製的改變,先後更名為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唐山大學、唐山交通大學。1931年改稱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設土木、礦冶兩係。抗日戰爭期間,學校南遷至貴州平越(現福泉縣),定名為交通大學貴州分校,設土木、礦冶、管理3係。抗日戰爭勝利後,於1946年遷回唐山,改稱國立唐山工學院,設土木、建築、采礦、冶金4係及礦冶專修科。1949年,唐山工學院與北京鐵道管理學院合併成中國交通大學,設工學院於唐山;管理學院於北京,工學院增設機械、電機、化工3個係。1950年改稱北方交通大學,唐山部分稱北方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又增設材料係,並開辦6個專修科和創立鐵道技術研究所(後遷北京,成為今鐵道部科學研究院)。1952年,院係調整後,學校改名為唐山鐵道學院,設鐵道建築、鐵道橋梁與隧道、鐵道運輸機械和鐵道電氣運輸4個係。1956年再增設鐵路運輸係,本科學製改為五年,並開始招收研究生。1971年學校內遷至四川峨眉,1972年定名為西南交通大學。1984年設總校於四川成都,分校於峨眉。
  西南交通大學現已發展成為以工科為主的、理科、文科、管理學科相結合的多科性大學,現有14個係,25個專業;學生5000餘人,研究生約500人,其中土木工程係現有學生1592人,研究生141人。土建類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學科和專業有兩個;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學科和專業有4個。學校自1975年以來,共獲國傢級和部、委、省、市級科研成果奬72項,其中國傢級奬15項;部委省市級奬57項。
  學校還設有結構工程、電氣化自動化、應用力學、輪軌關係4個研究所和25個研究室,以及51個實驗室,裝備有較先進的各種試驗設備和儀器。此外,還設有兩個實習工廠以及電子計算中心、電化教育中心等。
  (鬍正民)
相關詞
人物學者院士機械工程機械工程學院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人文學院理學院
應用力學與工程係科技學院名師更多結果...
包含詞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西南交通大學附中
西南交通大學論壇西南交通大學講師
西南交通大學成人教育學院西南交通大學數學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西南交通大學軟件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西南交通大學後勤集團
西南交通大學科技産業集團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院
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西南交通大學九裏校區
西南交通大學網絡教育學院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學藥學院西南交通大學深圳研究院
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西南交通大學圖書館
西南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
西南交通大學科技學院西南交通大學理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西南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中川學院西南交通大學信息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郫縣校區西南交通大學主辦公大樓
西南交通大學加拿大高等教育基礎部西南交通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研究部
西南交通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西南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西南交通大學本科生實驗教學大綱匯編
化學與環境保護實驗(西南交通大學323實驗室工程係列教材)西南交通大學成人教育繼續教育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本科生學籍管理規定西南交通大學拓普科技開發公司
西南交通大學載運工具信息工程係西南交通大學應用力學與工程係
西南交通大學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西南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西南交通大學峨眉山大學生旅行社
西南交通大學工程建設監理公司南京項目部西南交通大學工程建設監理公司杭州分公司
教育部西南交通大學峨眉分校西南交通大學九裏校區老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