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文正名:褐耳鷹
拉丁學名:accipiter badius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 (gmelin, 1788)
英 文 名:shikra
保護等級:cites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級, 國傢重點保護Ⅱ級 |
|
動物界 fauna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鳥綱 aves → 今鳥亞綱 neornithes → 突胸總目 carinatae → 隼形目 falconiformes → 鷹科 accipitridae → 鷹亞科 accipitrinae → 鷹屬 accipiter → 褐耳鷹 accipiter badius |
瀕危信息 Endangered Information |
cites瀕危等級: 附錄ii 生效年代: 1997
iucn瀕危等級: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6
iucn瀕危等級:生效年代: 2003年
國傢重點保護等級: 二級 生效年代: 1989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 稀有 生效年代: 1996 |
|
體長約33釐米。雄鳥:上體淺藍灰色與黑色的初級飛羽成對比,喉白並具淺灰色縱紋,胸及腹部具棕色及白色細橫紋。雌鳥:似雄鳥,但背褐色,喉灰色較濃。亞成鳥:灰褐色具棕色鱗狀紋,下體具褐色棕紋及黑色羽幹紋;與雀鷹亞成鳥的區別在下體具棕紋,與鬆雀鷹亞成鳥的區別為上體色淡,尾部橫紋較窄。
虹膜黃至褐色;嘴褐色;腳黃色。
通常無聲。於繁殖地發出似笛聲的kyeew。
褐耳鷹的體形比蒼鷹要小得多,為小型猛禽,體長為31—44釐米,體重217—325剋。頭部灰白色,頰部灰色而綴有棕色,虹膜金黃色,嘴石板藍色,尖端黑色,基部較淡,嘴角黃色,蠟膜亮黃色到橙色,腳和趾黃色,爪黑色。上體為藍灰色,後頸有一條紅褐色的領圈。喉部白色,具有灰色的中央紋,其餘下體具有淡紅褐色和白色橫斑;4枚中央尾羽為淡灰色,具黑色亞端斑和白色尖端,其餘尾羽具灰色和黑色橫斑和白色端斑。飛行時從上面看,黑色的初級飛羽和淡色的翅膀和體羽形成鮮明的對照。從下面看淡紅褐色的下體與白色的喉和黑色的翅尖也很醒目。 |
|
褐耳鷹分佈於非洲、歐洲東南部、亞洲西部、南部和東南部一帶。在我國分佈於廣東、廣西、海南、貴州、雲南、新疆等地。褐耳鷹全世界共有6個亞種,我國有2個亞種,分佈於新疆的是外高加索亞種,為留鳥,極罕見;分佈於其他地點的均為南亞亞種,在臺灣為迷鳥,在其他地點為留鳥,但也極為罕見。
主要分佈省份:
廣東 廣西 海南 貴州 雲南 新疆 臺灣
分佈在以下保護區:
茂蘭 茂蘭 吊羅山 尖峰嶺 壩王嶺(昌江、白沙)?
分佈在以下山脈湖泊:
五指山 五指山 準噶爾盆地 準噶爾盆地 阿爾泰山山地 帕米爾高原 吊羅山 伊犁𠔌地 南部天山山地 塔河上遊平原 |
|
活動於林緣和稀樹草坡。常在林區外圍及平原的空曠地帶盤旋,時而輕輕鼓動兩翼。視覺敏銳,一旦在空中發現林間和地面獵物,就以箭般速度撲擊,用利爪抓住獵物再度起飛,到僻靜處撕食,食物為鼠類、小鳥及直翅目昆蟲。
褐耳鷹棲息於山地和平原森林中以及在有稀疏樹木的農田、草地、草原和荒漠地帶,常在林中或林緣河流、湖泊等水邊地帶活動,有時也見在公園、果園、村莊、甚至出現在城市的上空。白天活動,常單獨在天空中翺翔,叫聲短促而清晰,不斷重複不止。主要以小鳥、蛙、蜥蜴、鼠類和大的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多在林緣和農田邊緣上面的低空中飛行,發現地面上的獵物後馬上俯衝下來捕食,但很少追捕飛行中的鳥類。
營巢於大樹杈上,距地面5—15米高,有時也利用喜鵲和烏鴉的巢。巢的結構極為粗糙,主要樹木的枯枝構成,內墊樹葉和小樹枝。每窩産卵3一4枚,偶有少至2枚和多達7枚的。卵的顔色為藍白色。孵卵由雌鳥承擔,孵化期為33—35天,育雛期為30天左右。 |
|
● 過度捕獵:獵捕是導致其瀕危的主要原因。 |
|
動物界 Fauna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鳥綱 Aves → 今鳥亞綱 Neornithes → 突胸總目 Carinatae → 隼形目 FALCONIFORMES → 鷹科 Accipitridae → 鷹亞科 Accipitrinae → 鷹屬 Accipiter → 褐耳鷹 Accipiter badi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