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寫作 : 經濟 : 計算語言學 > 補語
目錄
bǔ yǔ bǔ yǔ
  句子的動詞或形容詞後面對其進行補充說明的成分
No. 2
  動詞、形容詞後面表示動作的情況、結果、數量或性狀的程度等的成分。如在“打掃幹淨”、“快得多”中,“幹淨”、“多”即是補語
漢語補語
  1、補語的構成
  補語主要由謂詞性詞語、數量短語和介詞短語充當。
  ①謂詞性詞語作補語
  形容詞:變好 壓低 擡高 抓緊 煮熟 走得快 睡得早 洗幹淨 說清楚
  動詞:寫完 改成 聽懂 學會 拿走 推倒 抹掉 看得見 走回去 聽得出來
  主謂短語:高興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氣得臉都白了
  述賓短語:急得想哭 說得沒有分寸
  述補短語:痛得昏了過去 亂得睡不着
  聯合短語:長得又精幹又瀟灑 纍得筋疲力盡
  狀中短語:起得很早 竄得比天還高
  連謂短語:他氣得流着眼淚跑了出來 羞得轉身就跑
  兼語短語:奇怪得令人無法捉摸 忙得使人喘不過氣來
  比況短語:痛得鑽心一般 急得熱鍋上的螞蟻似的
  ②數量短語作補語
  看了三遍 成立五年 走了一趟 看了兩眼住了半個月
  ③介詞短語作狀語
  出生在上海 鑽到衣領裏 寫於20年代初期 始於上個世紀
  2、補語的語義類型
  補語可以用來說明動作、行為的結果、狀態、趨嚮、數量、時間、處所、可能性或者說明性狀的程度、狀態等。
  ①結果補語
  結果補語表示述語的結果。
  結果補語主要由形容詞來充當,也可由少數單音節動詞來充當。
  結果補語與述語之間不加“得”。
  例如:
  寫錯 變好 壓低 擡高 抓緊 煮熟 哭腫 踢壞 做完 洗幹淨 說清楚
  說完 改成 聽懂 學會 拿走 推倒 抹掉 打死 拉住 撞翻 叫醒
  結果補語與述語結合得比較緊密,其間不能加入別的成分。結果補語後面可以帶動詞助詞“了”和“過”,也可以帶賓語。
  例如:
  抓緊時間 壓低標準 擡高價格 哭腫了眼睛 踢壞了足球 洗幹淨衣服
  叫醒他 抹掉痕跡 推倒了圍墻 寫完了作文 拿走了工資 學會了上網
  ②趨嚮補語
  趨嚮補語表示事物運動的方向,主要由趨嚮動詞“來”、“去”、“出”、“上”、“下”、“回”、“上來”、“出來”、“回來”、“上去”、“下去”等充當。趨嚮補語和中心語之間不加“得”。例如:
  走進 流進 取回 跑回 送來 拿來 交上 貼上 脫下 換下
  走出去 跑進來 拿出來 蹲下來 爬起來 扔過去 縮回去 堅持下去
  由趨嚮動詞“來”、“去”作補語的格式裏,賓語可以放在述補短語之後,也可以放在述補短語之間。例如“送來兩本雜志”可以改為“送兩本雜志來”。但賓語是表示處所的,衹能放在“來”、“去”之前,“進”、“出”、“上”、“下”、“回”、“過”之後,例如“進門來”、“回傢去”、“跑回傢”、“走進裏屋”。
  有時趨嚮動詞並不表示動作的真正趨嚮,而是趨嚮動詞的引申用法。例如:
  夜晚久久地平靜不下來了。
  他慢慢變得堅強起來。
  動詞“了”一般加在補語後面、賓語前面,例如:
  他匆忙走進了辦公室。
  “了”也可以出現在補語之前,這時述語後面就不再出現賓語,例如:
  叫聲使樓道裏過往的人聚了過來。
  周圍的人都“轟”地笑了起來。
  ③可能補語
  可能補語表示能怎麽樣或不能怎麽樣。
  可能補語主要有兩種表示方法:
  Ⅰ在述語和結果補語之間加入“得”或“不”,表示動作的結果、趨嚮可能或不可能出現。例如:
  寫得(不)完 聽得(不)懂 出得(不)去
  解决得(不)好 看得(不)清楚
  Ⅱ“得”或“不得”用在述語之後作補語,表示結果可能實現或不能實現。例如:
  去得(去不得) 吃得(吃不得) 認得(認不得)
  丟不得 去不得 大意不得 耽誤不得
  此外,“得了(liǎo)”或“不了(liǎo)”也可以用在述語後面作補語。例如:
  走得了(走不了) 辦得了(辦不了) 决定得了
  ④數量補語
  數量補語表示述語動作行為的數量。
  數量補語可由表動量的數量短語來充當,表示動作發生的次數。例如:
  看了兩眼 說過三遍 來過三次 打了一下
  數量補語還可以由表示時量的數量短語來充當,表示動作持續的時間。例如:
  等了三年 來了一個月 憂鬱了半天 坐了三分鐘
  ⑤狀態補語
  狀態補語表示由於動作或性狀而呈現出來的狀態。述語和補語之間一般加助詞“得”。例如:
  來得猛 變得殷紅殷紅 想得太簡單 講得眉飛色舞 氣得臉都發青
  說得上氣不接下氣 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高興得眼淚都流了出來
  狀態短語在一定的語境裏可以省略。這種句子表示的是,或者含有無須形容的意味,或者有讓對話者自己體會的意味。例如:
  你急得 看你的頭髮亂得 你看她的臉紅得
  有時狀態補語前不用“得”,而用“個”、“得個”。例如:
  雨下個不停 說個沒完 拼個高低 打了個稀巴爛 鬧得個雞犬不寧
  ⑥程度補語
  程度補語表示述語所達到的程度或狀態。
  充當程度補語的詞主要有兩類:
  Ⅰ表示程度很高的“極”、“很”、“透”、“慌”、“死”、“壞”、“多”、“萬分”。例如:
  熱得很 壞透了 憋得慌 討厭死了 樂壞了 舒服多了 痛快極了
  常用的還有“不得了”、“要命”、“要死”、“不行”等。
  例如:
  簡單得不得了 疲乏得要命 喜歡得不行
  Ⅱ表示程度較輕的“一些”、“一點”。
  例如:
  少一些 快了一些 心安一點 稍慢一點
  程度補語沒有否定形式。
  ⑦時間、處所補語
  時間、處所補語主要由介詞短語來充當。
  例如:
  發生在北京 等到昨天 寫於20年代初期 生於六十年代
  3、補語與賓語的區別
  ①補語、賓語與述語之間的語義關係不同。補語與述語之間是補充說明關係,回答“怎麽樣”的問題;述語與賓語之間是支配關係,回答“什麽”的問題。
  例如“說英語”中“英語”是述語動詞“說”支配的對象,可以回答“說什麽”的問題,二者之間是述賓關係;“說清楚”中“清楚”用來補充說明述語動詞“說”,可以回答“怎麽樣說”的問題,二者之間是述補關係。
  ②短語作賓語時,述語和賓語之間不能出現結構助詞“得”,而短語作補語時,述語和補語之間必須出現結構助詞“得”(表示否定的可能補語例外)。例如:
  他倒在地上,假裝暈了過去。
  她興奮得幾乎暈了過去。
  ③述賓短語中的述語一般可以用肯定否定的形式提問,而述補短語中的述語不能這樣提問。例如:
  說英語—→說不說英語
  說清楚—→*說不說清楚
  ④賓語有時可以移至述語前,構成受事主語句或把字句。例如:
  我洗完了衣服—→我把衣服洗完了
  他浪費了兩個小時—→他把兩個小時浪費了。
  補語的位置比較固定,衹能出現在述語後面。
  此外,如果述語後出現動量成分,一般是補語,例如“看了兩眼”、“讀了三遍”;如果述語後出現物量成分,一般是賓語,例如“買了三雙”、“寫了一半”。
  4、補語與賓語的順序
  補語和賓語的順序,有時取决於補語與述語的結合程度;有時取决於賓語,不同賓語要求不同的位置。補語和賓語的順序有三種情況:
  ①補語在前,賓語在後
  補語在賓語前面是兩者之間最常見的順序。
  結果補語、可能補語與述語動詞關係密切,總是放在賓語的前面。例如:
  她或許會在工作中慢慢抹掉心中的傷痕。(結果補語+賓語)
  這兒離的太遠,看不清黑板上寫的字。(可能補語+賓語)
  數量補語和趨嚮補語有時出現在賓語之前。例如:
  他抽空回了一趟傢。(數量補語+賓語)
  她噙着淚珠一步一步走進了房間。(趨嚮補語+賓語)
  ②賓語在前,補語在後
  賓語由代詞或指人名詞充當,數量補語放在賓語的後面。例如:
  我們在機場等了你好幾個小時了。(賓語+數量補語
  數量補語中表示動量的補語也可以出現在賓語的後面。例如:
  他去過北京兩次。(賓語+數量補語
  趨嚮補語有時出現在賓語之後。例如:
  外面太冷,你還是回屋去吧。(賓語+趨嚮補語
  ③賓語出現在補語中間
  如果趨嚮補語是雙音節的,賓語有時出現在補語中間。
  例如:
  返上山來 收回成本來 衝出兩個人來 拿出一盒香煙來
  但應註意的是,被賓語隔開的趨嚮補語應算作兩層補語,例如“收回成本來”中“回”是述語動詞“收”的補語,“來”是“收回成本”的補語
  5、補語與狀語
  補語和狀語有時可以互相轉換。例如:
  駿馬奔馳在遼闊的草原上。—→ 駿馬在遼闊的草原上奔馳。
  “在遼闊的草原上”分別作補語和狀語,表示的意義略有不同。“奔馳在遼闊的草原上”重在表明行為動作在什麽地方延續;“在遼闊的草原上奔馳”重在表明動作行為發生的處所。又如:
  我沒有去過一次。—→ 我一次也沒有去過。
  “一次”作補語,表示動量;作狀語含有誇張意味,表明動作行為沒有發
英語補語
  英語補語的作用對象是主語和賓語,具有鮮明的定語性描寫或限製性功能,在句法上是不可或缺的。補語是起補充說明作用的成份。最常見的是賓語補足語。名詞、動名詞、形容詞、副詞、不定式、現在分詞、過去分詞都可以在句子中作賓補。
  1、主語的補語
  它用在係動詞後,是句子的一個基本成分。常用主-係-表結構。
  1.I saw her with them, at least, I thought it was her.
  我看到她和他們在一起,至少,至少我認為是她。(her做賓 語,them做介詞賓語,her做主語補語
  2.. -- Who broke the vase? --誰打碎了花瓶?
  -- Me. --我。 (me做主語補語= It's me.)
  3.John hoped the passenger would be Mary and indeed it was she. (she做主語補語
  約翰希望那位乘客是瑪麗,還真是她。
  2、賓語的補語
  1.不定式(to do)
  Father will not allow us to play on the street. 父親不讓我們在街上玩耍。
  We believe him to be guilty. 我們相信他是有罪的。
  We made him copy the sentence.
  He is made to copy the sentence.
  I felt my hands tremble.
  2.名詞
  At the meeting we elected him monitor.
  I think your brother a clever boy.
  3.形容詞
  What you said made Xiao Wang angry.
  I found the classroom empty
  4.副詞
  Please call the students back at once.
  He was seen to take his cap off.
  5.現在分詞
  We hear him singing in the hall.
  I found him lying in bed, sleeping.
  6.過去分詞
  He saw his face reflected in the water.
  I heard it spoken of in the next room.
英文解釋
  1. n.:  complement
法文解釋
  1. n.  complé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