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亦作"蟾衑"。亦作"蟾諸"。 | | 兩棲動物。俗稱癩蛤蟆。形似蛙而大﹐背面多呈黑緑色﹐有大小疙瘩。耳後腺和皮膚腺分泌白色黏液﹐可入藥。 | | 《後漢書.天文志上》"言其時星辰之變"南朝梁劉昭註"羿請無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之以奔月……姮娥遂托身於月﹐是為蟾衑。"後用為月亮的代稱。 | | 形似蟾蜍的器物。(1)候風地動儀上的部件。《後漢書.張衡傳》"外有八竜,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銜之。"(2)古建築的承溜裝置。北魏酈道元《水經註.洧水》"舊引綏水南入塋域而為池沼,沼在醜地,皆蟾蜍吐水,石隍承溜。"(3)硯滴或硯臺。《西京雜記》捲六"唯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潤如新,王取以盛書滴。"唐常袞《晩秋集賢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詩"綴簾金翡翠,賜硯玉蟾蜍。"清趙翼《汪水雲硯歌》"想當搦管濡墨時,蟾蜍滴淚和墨硯淋漓。"(4)舊俗點綴端陽節景的五毒製品之一。清陳維崧《虞美人.端午閨詞》詞"靈符颭上香雲膩。綉虎釵頭睡,守宮蜥蜴粉蟾蜍,還剩玄綃半捻裹蜘蛛。" | | 蟾蜍 chán chú
俗稱癩蛤蟆,兩棲動物,體表有許多疙瘩,能分泌粘液,吃昆蟲、蝸牛等小動物 | | 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後漢書·張衡傳》 | | 指月球,因為傳說月亮裏有三條腿的蟾蜍 | | 亦作“ 蟾蠩 ”。亦作“ 蟾諸 ”。
1.兩棲動物。俗稱癩蛤蟆。形似蛙而大,背面多呈黑緑色,有大小疙瘩。耳後腺和皮膚腺分泌白色黏液,可入藥。《淮南子·原道訓》:“夫釋大道而任小數,無以異於使蟹捕鼠,蟾蠩捕蚤。” 漢 張衡 《西京賦》:“蟾蜍與龜,水人弄蛇。” 清 趙翼 《嶺南物産圖》詩:“蛤蚧脰能鳴,蟾蜍眉有毒。” 清 王應奎 《柳南隨筆》捲二:“﹝ 徐啓新 ﹞為子延師而供膳甚菲。邨中四五月間人多食蛙者,然必從市中買之。 啓新 以蟾諸類蛙,而堦下頗夥,即命童子取以供師。” | | 《後漢書·天文志上》“言其時星辰之變” 南朝 梁 劉昭 註:“ 羿 請無死之藥於 西王母 , 姮娥 竊之以奔月…… 姮娥 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蠩。”後用為月亮的代稱。 唐 杜甫 《八月十五夜月》詩之二:“刁鬥皆催曉,蟾蜍且自傾。” 明 劉基 《水竜吟·夜聞銅瓶湯響作》詞:“玉釭開盡丹葩,畫簷深宿蟾蜍影。” 清 金農 《東岡臥病》詩:“蟾蜍兩歲照秋林,忽忽奚堪百感侵。” | | 形似蟾蜍的器物。(1)候風地動儀上的部件。《後漢書·張衡傳》:“外有八竜,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銜之。”(2)古建築的承溜裝置。 北魏 酈道元 《水經註·洧水》:“舊引 綏水 南入塋域而為池沼,沼在醜地,皆蟾蜍吐水,石隍承溜。”(3)硯滴或硯臺。《西京雜記》捲六:“唯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潤如新,王取以盛書滴。” 唐 常袞 《晚秋集賢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詩:“綴簾金翡翠,賜硯玉蟾蜍。” 清 趙翼 《汪水雲硯歌》:“想當搦管濡墨時,蟾蜍滴淚和墨硯淋漓。”(4)舊俗點綴端陽節景的五毒製品之一。 清 陳維崧 《虞美人·端午閨詞》詞:“靈符颭上香雲膩。綉虎釵頭睡,守宮蜥蜴粉蟾蜍,還剩玄綃半捻裹蜘蛛。” | | 蟾蜍
[解釋]1.兩棲動物,身體表面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能分泌黏液,吃昆蟲、蝸牛等小動物,對農作物有益。通稱癩哈蟆或疥蛤蟆。
2.傳說月亮裏面有三條腿的蟾蜍,因此,古代詩文裏常用來指月亮。
蟾蜍,別名癩蛤蟆、癩刺。分大蟾蜍中華亞種和黑眶蟾蜍兩種。從它身上颳下的蟾酥和脫下的蟾衣是我國緊缺的藥材。 蟾蜍在全國各地均有分佈。從春末至秋末,白天多潛伏在草叢和農作物間,或在住宅四周及旱地的石塊下、土洞中,黃昏時常在路旁、草地上爬行覓食。行動緩慢笨拙,不善於跳躍、遊泳,衹能作匍匐爬行。
蟾蜍是無尾目、蟾蜍科動物的總稱。最常見的蟾蜍是大蟾蜍,俗稱癩蛤蟆。皮膚粗糙,背面長滿了大大小小的疙瘩,這是皮脂腺。其中最大的一對是位於頭側鼓膜上方的耳後腺。這些腺體分泌的白色毒液,是製作蟾酥的原料。蟾蜍一般是指蟾蜍科的300多種蟾蜍,它們分屬26個屬。主要分佈在除了澳大利亞、馬達加斯國、波利尼西亞和兩極以外的世界各地區。
白天,大蟾蜍多隱蔽在陰暗的地方,如石下、土洞內或草叢中。傍晚,在池塘、溝沿、河岸、田邊、菜園、路邊或房屋周圍等處活動,尤其雨後常集中於乾燥地方捕食各種害蟲。大蟾蜍鼕季多潛伏在水底淤泥裏或爛草裏,也有在陸上泥土裏越鼕的。
青蛙的蝌蚪顔色較淺、尾較長;蟾蜍的蝌蚪顔色較深、尾較短。青蛙卵與蟾蜍卵的區別是:青蛙的卵堆成塊狀,蟾蜍的卵排成串狀。蟾蜍實際上是蛙類的一種,所以從科學的角度看,所有的蟾蜍都是蛙,但不是所有的蛙都是蟾蜍。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很久以前,皇母娘娘開蟠桃會,邀請了各路神仙。蟾蜍仙也在被邀之列。蟾蜍仙在皇母娘娘的後花園內恰遇鵝仙女,被其美麗所傾倒,大動凡心。遭鵝仙呵斥並狀告至皇母娘娘處。皇母娘娘大怒,隨手將常娥月宮中獻來的月精盆砸嚮蟾蜍仙。罰其下界為蟾蜍(癩蛤蟆),那月精盆化作一道金光侵入癩蛤蟆體內。皇母又悔其月精盆失手砸出,失卻了一件寶物,令癩蛤蟆磨難結束後完璧歸趙,方可重列仙班,並命雷神監督。
相關:青蛙
蟾蜍,俗稱癩蛤蟆,在動物分類學上屬脊椎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蟾蜍科。本科現已有25個屬300種左右,我國目前已知有2個屬17個種和亞種,其中中華大蟾蜍分佈最廣,幾乎全國各地均有分佈。但近年來,由於生態環境日趨惡化,野生資源急劇減少,人工養殖蟾蜍已勢在必行。
蟾蜍是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經濟動物。其全身是寶,蟾酥、幹蟾、蟾衣、蟾頭、蟾舌、蟾肝、蟾膽等均為名貴藥材。
蟾蜍的耳後腺、皮膚腺分泌的白色漿液的乾燥品叫蟾酥,是珍貴的中藥材,內含多種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腫、止痛、強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輻射等功效,可治療心力衰歇、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腫痛、皮膚癌等。目前德國已將蟾酥製劑用於臨床治療冠心病,日本以蟾酥為原料生産“救生丹”。我國著名的六神丸、梅花點舌丹、一粒牙痛丸、心寶、華蟾素註射液等50餘種中成藥中都有蟾酥成分。
蟾蜍除去內臟的乾燥屍體為幹蟾皮,性寒、味苦,可用於治療小兒疳積、慢性氣管炎、咽喉腫痛、癰腫療毒等癥。近年來用於多種癌腫或配合化療、放療治癌,不僅能提高療效,還能減輕副作用,改善血象。
蟾衣是蟾蜍自然脫下的角質衣膜,對慢性肝病、多種癌癥、慢性氣管炎、腹水、療毒瘡癰等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蟾蜍的頭、舌、肝、膽均可入藥;同時蟾蜍的肉質細嫩,味道鮮美,還是營養豐富的保健佳餚。
不要小看癩蛤蟆
夏在民間曾經流傳過劉海戲金蟾的神話故事。相傳憨厚的劉海在仙人的指點下,得到一枚金光奪日的金錢。後來劉海就用這枚金錢戲出了井裏的金蟾,得到了幸福。這說明人們渴望得到它,蟾是幸福的象徵。不論是神話中的蟾,還是現實生活中的蟾,都確確實實與人類有密切的關係,為人類作了很多好事。蟾蜍,又叫癩蛤蟆、大疥毒。這種動物是被人們所看不起,不少人認為蟾蜍是低能兒。它容顔醜陋,不時地在田埂道邊鑽來爬去。儘管人們不理解它,但它還是默默無聞地工作着。蟾蜍是農作物害蟲的天敵,據科學家們觀察研究,在消滅農作物害蟲方面,它要勝過漂亮的青蛙,它一夜吃掉的害蟲,要比青蛙多好幾倍。癩蛤蟆平時棲息在小河池塘的岸邊草叢內或石塊間,白天藏匿在洞穴中不活動,清晨或夜間爬出來捕食。它捕食的對象是蝸牛、蛞蝓、螞蟻、蝗蟲和蟋蟀等。癲蛤蟆喜歡在早晨和黃昏或暴雨過後,出現在道旁或草地上。如被人們用腳碰一下,它會立即裝死躺着一動不動。它的皮膚較厚具有防止體內水分過度蒸發和散失的作用,所以能長久居住在陸地上面不到水裏去。每當鼕季到來,它便潛入爛泥內,用發達的後肢掘土,在洞穴內鼕眠。癩蛤蟆行動笨拙瞞跚,不善遊泳。由於後肢較短,衹能做小距離的、一般不超過20釐米的跳動。癩蛤蟆在入藥方面也比青蛙高出一籌。我國第一部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就記有癲蛤蟆的性味、歸經和主治等方面內容。多少年來,人們採集癩哈蟆耳下腺及皮膚腺分泌物,晾幹製成蟾酥。蟾酥是我國的傳統名貴藥材之一,是六神丸、梅花點舌丹、一粒珠等31種中成藥的主要原料。我國生産的蟾酥在國際布場上聲望極高,每年出口5000多斤,可換得外匯500萬美元。常見的蟾蜍,衹不過拳頭大小。可是在南美熱帶地區,卻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癩蛤蟆,最大個體長約25釐米,為蟾中之王。蟾王不僅體型大,胃口也特別好,它常活動在成片的甘蔗田裏,捕食各種害蟲。固此,世界上許多産糖地區都把它請去與甘蔗的敵害作戰,並取得了良好成績。蟾王的足跡遍及西印度群島、夏威夷群島、菲律賓群島、新幾內亞、澳大利亞以及其他熱帶地區。每年為人類保護着相當十億美元的財富。一隻雌蟾王每年産卵38000枚左右,是兩棲動物中産卵最多的一種。但有趣的是,它的蝌蚪卻很小,僅1釐米長。蟾王不僅能巧妙地捕食各種害蟲,也能很好地保護自己。它滿身的疙瘩能分泌出一種有毒的液體,凡吃它的動物,一口咬上,馬上産生火辣辣的的傷感覺,不得不將它吐出來。民間傳說月中有蟾蜍,故把月宮喚作蟾宮。詩人寫道:“鮫室影寒珠有淚,蟾宮風散桂飄香”。月亮上是否有蟾,在科學技術發達的今天,人能登月,這個謎自然被揭開了。
蟾蜍每年都要蛻許多次皮,因為很薄,簡稱蟾衣,顔色似蟾蜍。
據上海科技出版社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試用教材《中醫學》載:
蟾蜍,味腥、溫,有毒。歸心經,具有解毒、止痛、開竅等功效。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 編《癌癥獨特秘方》中載:蟾皮性味腥、涼、微毒,功能解毒、利水、消脹、主治各種腫癌。 1999年經上海交大量子醫學檢測,特別對癌癥、肝硬化、疼痛諸癥的治療有效含量成份超8千量價 上(凡有8千量價以上有免疫功能成份)。華夏出版社《中華醫藥全典》中載:蟾衣毒較輕,主要 用於瘡瘍腫毒及小兒疳積,現代常用治腫瘤。遠方出版社《中草藥大全》中介紹,蟾衣可治癌、白 血病、淋巴瘤等。
據民間應用調查,蟾衣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鎮靜、利尿、壯陽、抗感冒病毒的功效, 並對肝腹水、癌癥有顯效,對乙肝大三陽、小三陽可轉陰,還能迅速有效地增強體質和提高免疫功能,促進人本代謝自然平衡。服法請遵醫囑。
蟾衣是蟾酥漿液的表皮包衣,孫思邈稱:“蟾蛻(衣)除惡腫,神也”。李時珍《本草綱目》稱:“蟾衣乃其蓄足五臟六腑之精氣,吸納天地陰陽之華寶,如若獲之一,一切惡疾,未有不愈”。中醫認為蟾衣具有解毒消腫、止痛、闢穢濁之功效,廣泛用於瘡癰腫毒、咽喉腫痛等的治療。現代研究認為:蟾衣主主含蟾蜍二烯醇化合物,包括蟾毒配質及蟾蜍毒素,具有強心、升壓、抗炎作用,蟾毒配質還有較強的麻醉作用。最近科研人員發現蟾衣還有抗腫瘤、抗病毒等多種神奇功能,可用於治療多種惡性腫瘤、肝炎、帶狀皰疹、肝腹水、腎病、乳腺增生、子宮肌瘤等疑難雜癥。
據醫聖張仲景稱:“蟾皆拾,衣不現,奇也”。幾千年來,人們衹知道蟾蜍能蛻衣,但始終拾不到蟾衣。近年,科研人員通過觀察終於發現,蟾蜍在盛夏暴熱的夜晚,藉雷鳴電閃可蛻衣一次,且邊蛻邊吃,蛻完吃盡,極難采獲,故而難於應用於臨床。
近年來,各地先後開展人工養殖蟾蜍取得成功,養蟾取酥,養蟾取衣已變成現實,衹要飼養者掌握了蟾蜍的蛻衣規律,利用特殊的蛻衣工具,可順利地獲得一張純天然蟾衣。為此,人工大規模採集天然蟾衣資源再也不是神話。
蟾衣是中藥寶庫中一味新興藥物。通過對蟾衣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深加工,可研製出一批新型成藥及註射劑,其臨床應用前景十分廣阔。
蟾蜍養殖技術
一 蟾蜍的品種特徵及生活習性
1、蟾蜍的品種特徵及分佈:蟾蜍俗名癩哈蟆。主産於中國、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傢,廣泛分佈於我國南北地區,常見主要品種為中華大蟾蜍,花背蟾蜍和黑眶蟾蜍3種。這幾個品種個體大,體長10釐米以上,背面多呈黑緑色,布滿大小不等的瘰疣。上下頜無齒,趾間有蹼,雄蟾蜍無聲囊,內側三指有黑指墊。
2、蟾蜍的生活習性:蟾蜍雌雄異體,産卵於淺水中孵化繁殖成蝌蚪,幼成蟾蜍水陸兩棲,喜歡濕、暗、暖避光地方。夏秋季節,白天常棲息於溝邊、草叢、灌叢、屋後磚墻亂石孔洞陰暗潮濕處。傍晚和清晨出來捕食蚯蚓、蝸牛、昆蟲並兼食嫩草嫩葉等。半夜成群活躍於露地。鼕季氣溫下降到10℃以下進入土穴、亂石洞中或水底泥中鼕眠。次年春季氣溫回升到10-12℃時,又出來開始活動,捕食昆蟲,繁殖産卵。
二蟾蜍養殖對環境的要求
1、蟾蜍對生活環境條件的要求:飼養蟾蜍應根據它的生活習性,為其提供潮濕、陰暗、溫暖涼爽的地方,水源良好,四季不涸,與水連接處有緑色草叢、蔬菜棲息地,並有充足的餌料來源,為其繁殖産卵創造條件。
2、飼養蟾蜍最適宜的地方:蟾蜍最適宜於野外天然環境條件中飼養。選擇村莊附近,四周有草叢、灌叢並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常年不幹涸的池塘、水田、水溝、沼澤地放養,四周設1米以上圍欄,産卵水域須靜,有水草。也可在稻田、藕池中放養,但應設圍欄防逃,註意科學施用農藥,防止藥死蟾蜍。還可建人工養蟾蜍場,場周圍設圍墻、場內建養殖池、繁殖産卵池、孵化池。養殖池周圍種植飼用牧草及蔬菜,供蟾蜍避光棲息。池中投放少量水浮萍、水葫蘆等水生植物,調節水質,繁殖水蚤供蟾蜍捕食。可在場中安燈誘殺昆蟲作為餌料,還可人工養殖蠅蛆、黃粉蟲、蚯蚓等高蛋白鮮活動物餌料,保證蟾蜍不缺飼料。
三 蟾蜍的利用價值
蟾蜍有較高的綜合利用價值。蟾蜍皮膚腺、耳後腺分泌出白色漿液,可加工成名貴中藥蟾酥,蟾蜍可加工成幹蟾衣、蟾頭、蟾舌、蟾肝、蟾膽等傳統名貴中藥,對治療食道癌、肝癌、腎炎、白喉、流行性肋腺炎均有很好的療效。蟾酥含多種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腫、止痛功效。現代醫學發現它有其他藥物不可替代的強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輻射、增加白血球的作用,是治療冠心病良藥,日本用蟾酥生産出"救生丹"良藥。我國用蟾酥生産出六神丸、心寶、梅花點舌贓、華蟾素等藥物。
四 蟾蜍養殖技術的技術關鍵
1、建蟾蜍養殖場:場周圍設圍欄1米高。內設養殖池、産卵孵化池。面積大小以規模而定。保證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池中或池邊留空地種植草坪或蔬菜,池中適量投養水生植物。飼養黃粉蟲、蠅蛆、蚯蚓或安燈誘蟲增加餌料。
2、人工繁殖蟾蜍:捕養中華大蟾蜍、花背蟾蜍和黑眶蟾蜍做種。成蟾在10℃産卵,每次産卵約5000粒,放孵化池中,水溫18-24℃經3-4天孵出蝌蚪,加強飼養。
3、蟾蜍放養密度:每平方米小蝌蚪2000-4000衹;20天減為500-1000衹,幼蟾蜍30-40衹。按不同發育階段分池分群飼養。
4、蟾蜍飼料配製:剛孵出的小蝌蚪5天後以熟蛋黃、水蚤等新鮮適口餌料,日喂2次。幼蟾飼喂蠅蛆、蚯蚓、黃粉蟲、球藻餌料。成蟾蜍食量大,可采用豆餅、糠麩 、面粉、魚粉、槐葉粉配合飼料喂。
5、蟾蜍病害防治:蟾蜍病少,主要是防止老鼠、蛇、鳥等危害。搞好圍欄、巡查,鼕天將其轉移到地洞或水下泥土中安全越鼕。
中國蟾蜍網:http://www.chinesechanchu.com/ | | 蟾蜍
(《別錄》)
【異名】苦蠪(《別錄》),蟾(《藥性論》),蝦蟆(《本草衍義》),蚵蚾(《全嬰方論》),癩蝦蟆、石蚌(《本草蒙筌》),癩格寶(《貴州民間方藥集》),癩巴子、癩蛤蟆(《吉林中藥手册》),癩蛤蚆(《藥材資料匯編》),蚧蛤蟆、蚧巴子(《山東中草藥手册》)。
【來源】為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全體。
【動物形態】①中華大蟾蜍
體粗壯,長約10釐米以上,雄者較小。全體皮膚極粗糙,除頭頂較平滑外,其餘部分,均滿布大小不同的圓形瘰疣。頭寬大,口闊,吻端圓,吻棱顯著。口內無鋤骨齒,上下頜亦無齒。近吻端有小形鼻孔1對。眼大而凸出,後方有圓形的鼓膜。頭頂部兩側各有大而長的耳後腺。軀體短而寬。在生殖季節,雄性背面多為黑緑色,體側有淺色的斑紋;雌性背面色較淺,瘰疣乳黃色,有時自眼後沿體側有斜行的黑色縱斑;腹面不光滑,乳黃色,有棕色或黑色的細花斑。前肢長而粗壯,指趾略扁,指側微有緣膜而無蹼;指長順序為3、1、4、2;指關節下瘤多成對,掌突2,外側者大。後肢粗壯而短,脛跗關節前達肩部,趾側有緑膜,蹼尚發達,內蹠突形長而大,外蹠突小而圓。雄性前肢內側3指有黑色婚墊,無聲囊。
穴居在泥土中,或柄於石下及草間;鼕季多在水底泥中。白晝潛伏,晚上或雨天外出活動,以捕獲蝸牛、蛞蝓、螞蟻、甲蟲與蛾類等動物為食。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佈。
②黑眶蟾蜍
體長約7~10釐米。背部有黃棕色而略具棕紅色的斑紋,腹面色淺,在胸腹部具有不規則而較顯著的灰色斑紋。雄性第1、2指基部內側有黑色婚墊。
分佈浙江、江西、貴州、福建、廣東、廣西、臺灣等地。
以上動物的皮(蟾皮)、頭部(蟾頭)、舌(蟾舌)、肝(蟾蜍肝)、膽(蟾蜍膽)、耳後腺及皮膚腺分泌液的加工品(蟾酥)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採集】夏、秋捕捉。捕得後,先采去蟾酥,然後將蟾蜍殺死,直接曬幹(東北、華北);或殺死後除去內臟將體腔撐開曬幹(華東、中南、華南)。這種乾燥蟾蜍,商品稱為"幹蟾",除去內臟的商品習稱"幹蟾皮"。
【藥材】幹蟾:全體拘攣抽皺,縱面有棱角,四足伸縮不一,表面灰緑色或緑棕色。除去內臟的,腹腔內面為灰黃色,可見到骨胳及皮膜。氣微腥,味辛。以個大、身幹、完整者為佳。
主産山東、河北,江蘇、浙江、四川、湖南、湖北、遼寧、吉林等地。
【炮製】蟾蜍:刷去灰屑泥土,剪去頭爪,切成方塊。炙幹蟾:將鐵砂倒入鍋內燒熱,取切好的幹蟾放入拌炒,至微焦發泡時取出,篩去鐵砂,放冷。民間有以活蟾蜍,用黃泥塗裹,放火灰中煨存性後,研細入藥者。
①《蜀本草》:"《圖經》雲,取日幹及火幹之。一法刳去皮爪,酒浸一宿,又用黃精自然汁浸一宿,塗酥炙幹用之。"
②《綱目》:"今人皆風幹,黃泥固濟,煅存性用之。"
③《得配本草》:"陰幹,酒浸三日,焙幹用。"
【性味】辛,涼,有毒。
①《別錄》:"有毒。"
②《日華子本草》:"涼,微毒。"
③《本草蒙筌》:"味辛,氣涼,微毒。"
④《醫林纂要》:"辛甘鹹,寒。"
【歸經】①《綱目》:"入陽明經。"
②《本草再新》:"入心、肝、脾、肺四經。"
【功用主治】破癥結,行水濕,化毒,殺蟲,定痛。治疔瘡,發背,陰疽瘰癧,惡瘡,癥瘕癖積,臌脹,水腫,小兒疳積,慢性氣管炎。
①《四民月令》:"治惡瘡疽。"
②《別錄》:"療陰蝕,疽癘,惡瘡,猘犬傷瘡。"
③陶弘景:"人得溫病,斑出睏者,生食一兩枚。""燒灰敷瘡。"
④《藥性論》:"殺疳蟲,治鼠漏惡瘡。燒灰敷一切有蟲惡癢滋胤瘡。"
⑤《本草拾遺》:"主溫病生斑者,取一枚,生搗絞取汁服之,亦燒末服;主狂犬咬發狂欲死,作膾食之,頻食數頓。"
⑥《日華子本草》:"破癥結,治疳氣,小兒面黃癖氣。"
⑦《本草蒙筌》:"治小兒洞瀉下痢,炙研水調吞之;療大人跌撲損傷,活搗泥爛罯上;風淫生癬,燒灰和豬脂敷;煨熟啖,殺疳蝕成癖。"
⑧《綱目》:"洽一切五疳八痢,腫毒,破傷風病,脫肛。"
⑨《本草正》:"消癖氣積聚,破堅癥腫脹。"
⑩《本草備要》:"發汗退熱,除濕殺蟲。"
⑾《醫林纂要》:"能散,能行,能滲,能軟,而銳於攻毒。主治癰疽疔毒,殺小兒疳積。剖其腹合腫毒上,三易則毒可消。"
⑿《本草再新》:"治瘡疽發背,小兒脾胃不和,肝旺火甚,動風驚厥。"
⒀《隨息居飲食譜》:"清熱殺蟲,消疳化毒,平驚散癖,行濕除黃。"
⒁《山東中草藥手册》:"強心利尿,鎮痛。治水腫腹水。"
【用法與用量】外用:燒存性研末敖或熬膏攤貼。內服:煎湯,1衹;或入丸、散,0.3~1錢。
【選方】①治一切瘡腫、癰疽、瘰癧等疾,經月不瘥,將作冷瘻:蟾蜍一枚(去頭用),石硫黃(U研)、乳香(別研)。木香、桂(去粗皮)各半兩,露蜂房一枚(燒灰用)。上六味,搗羅為末,用清油一兩,調藥末,入瓷碗盛,於銚子內重湯熬,不住手攪,令成膏,絹上攤貼之。候清水出,更換新藥,瘡患甚者,厚攤藥貼之。(《聖濟總錄》蟾蜍膏)
②治發背腫毒未成者:活蟾一個,係放瘡上半日,蟾必昏憤,再易一個,如前法,其蟾必踉蹡;再易一個,其蟾如舊,則毒散矣。若勢重者,以活蟾一個,或二三個,破開連肚乘熱合瘡上,不久必臭不可聞,再易二三次即愈。(《醫林集要》)
③治早期瘰疽:蟾蜍,將其腹切開一釐米創口,不去內臟,放入少許紅糖。將患指伸入其腹內,經二小時後,可另換一隻蟾蜍,共用十衹左右可愈。治其他炎癥也有效。(廣西《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
④治疔毒:蜘蜍一個,黑鬍椒七粒,鮮薑一片,將上藥裝入蟾蜍腹內,再放砂鍋或瓦罐內,慢火燒焦研細末。每次五釐,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藥》)
⑤治胸壁結核和淋巴結結核破潰成漏孔:癩蛤蟆一個,白鬍椒三錢,硫黃二錢。先將鬍椒、硫黃塞入蛤蟆腹內,後用黃泥包裹蛤蟆厚約一、二寸,火內煨透,取出去泥,研細末,香油調成糊狀,滅菌後,塗於無菌紗布條放入漏孔內,外蓋紗布,每二至四天換藥一次。(遼寧《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⑥治氣臌:大蝦蟆一個,砂仁不拘多少。為末,將砂仁裝入蟆內令滿,縫口,用泥周身封固,炭火煅紅,候冷,將蟆研末,作三服,陳皮湯送下。(《絳囊撮要》蟾砂散)
⑦治腹中冷癖,水𠔌陰結,心下停痰,兩脅痞滿,按之鳴轉,逆害飲食:大蟾蜍一枚(去皮及腹中物,支解之),芒硝(大人一升,中人七合,瘦弱人五合)。以水六升,煮取四升,一服一升,一服後,未得下,更一升;得下則九日十日一作。(《補缺肘後方》)
⑧治破傷風:蝦蟆二兩半,切爛如泥,入花椒一兩,同酒炒熱,再入酒二盞半溫熱,去渣服之,通身汗出效。(《奇效良方》)
⑨治五疳八痢,面黃肌瘦,好食泥土,不思乳食:大幹蟾蜍一枚(燒存性),皂角(去皮、弦,燒存性)一錢,蛤粉(水飛)三錢,麝香一錢。為束,糊丸粟米大。每空心米飲下三、四十丸,日二服。(《全嬰方論》五疳保童丸)
⑩治小兒疳瘦成癖幾危者:蟾蜍去頭皮髒腑,以桑葉包裹,外加厚紙再裹,火內煨熟,口啖二支,十餘日愈。若口渴,咽梨汁解之。(《本草蒙筌》)
⑾治大腸痔疾:蟾蜍一個,以磚砌四方,安於內,泥住,火煅存性,為末;以豬廣腸一截,紮定兩頭,煮熟切碎,蘸蟾末食之,如此三、四次。(《綱目》)
⑿治小兒走馬疳,牙斵臭爛,侵蝕唇鼻,亦治身上肥瘡:蚵蛾(黃紙裹,煨焦)、黃連各末一兩,青黛一錢。為末,入麝香少許研和。先以甘草湯洗去皮,令血出塗之。瘡幹好麻油調,濕則幹用。(《全嬰方論》田酥散)
⒀治癬:幹蟾蜍燒灰,以豬脂和塗之。(《僧深集方》)
⒁治舌口生瘡:膽礬一分,幹蟾一分(炙)。上研為末,每取小豆大摻在瘡上,良久,用新汲水五升漱,水盡為度。(《聖惠方》蟾礬散)
【臨床應用】①治療白喉
每次取活蟾蜍約170剋,明礬約33剋,同放在石臼內舂爛,用紗布包裹成長方形(5×10釐米),置於患者前頸,綳帶固定。當時患者即有清涼舒適感,約經4~5小時咽喉部分泌物減少。重癥患者4~6小時更換1次,輕癥6~10小時更換1次,經20小時後即感咽喉部濕潤舒適,吞咽便利。一般重癥更換5~6次,輕癥3~4次即可見癥狀減輕或痊愈。治療13例白喉患者,咽塗片找到白喉桿菌者9例。治後退熱時間為18~50小時,局部癥狀消失時間為14~52小時。所治病例未有氣管切開及其他並發癥者。
②治療慢性氣管炎
㈠取活蟾蜍去頭、皮和內臟,焙幹研末;另以豬膽汁濃縮液與面粉等量混和,低溫炒鬆研末。按7:3的比例將蟾蜍粉與豬膽面粉混和均勻,裝入膠囊。每次5分,每日3次,飯後送服。10天為一療程,共二個療程。觀察372例,病型以單純型為主,中醫分型以虛寒型占多數。服藥後止咳、祛痰、平喘的有效率達80%以上。一般在3天內開始見效。據重點病例飄察,治療前白細胞增高、肺部有幹濕性羅音者,治療後白細胞恢復正常,肺部體徵明顯改善。㈡用鼕眠期蟾蜍1衹,白礬3錢,大棗1枚。將白礬、大棗塞入蟾蜍口內,陰幹焙黃,研細末,用水泛丸,如緑豆大,以代赭石末為衣,或將藥末裝入膠囊,每粒(或膠囊)0.5剋,成人每日3~6剋,1次或分次用溫開水送服,連服30天。共治2364例,近期控製361例(15.3%),顯效651例(27.5%),好轉908例(38.4%),無效444例(18.8%)。總有效率為81.2%。鼕春季服藥的療效較夏季明顯,單純型與喘息型兩者無顯著差異。
③治療炭疽病
用幹蟾蜍1衹,加水300毫升,煎至253毫升,冷卻後頓服;或以活蟾蜍1衹,去淨內臟,搗成糜狀,開水衝服;或用蟾蜍1衹去內臟洗淨,配合白菊花5兩,水煎當茶喝,或將蟾蜍、白菊花藥渣外敷皮膚炭疽潰瘍處。亦可配合金黃散(成藥),水調,經常塗抹水腫處。上述內服外敷法治療皮膚炭疽26例,肺炭疽3例,腸炭疽1例;其中有全身中毒癥狀者18例,塗片查炭疽桿菌陽性者14例,均獲痊愈。
④治療惡性腫瘤
將活蟾蜍曬幹後烤酥研細末,過篩,和面粉糊做成黃豆粒大的小丸。面粉與蟾蜍粉之比為1:3。每100丸用雄黃5分為衣。成人每次5~7丸,日服3次,飯後開水送下。過量時可有惡心、頭暈感。經治22例胃癌、膀胱癌、肝癌患者,病情皆有好轉。
⑤治療腹水
取新鮮活蟾蜍殺死(內臟不去)後置瓦上烘幹,研成細末,貯於密閉瓶內備用。成人每日口服1次,每次2剋,體弱婦幼酌減,10次一療程,一般可進行二個療程,如無效不必續服。治程中如血壓逐步下降,亦應考慮停藥。治療期間每日食????不超過2剋。共治血吸蟲病腹水6例,其中4例治後腹水減少,大大縮短了脾髒切除手術前的準備時間,手術後均無並發癥;另2例治後腹水亦有好轉。用藥後除血壓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外,體溫、脈搏等未見變化。本法對血壓過低(收縮壓在90毫米汞柱以下)及肝腎功能過差的患者不宜使用。另有用砂仁7粒塞入蛤蟆(青蛙也可)嘴裏(活蛤蟆須將嘴縫上以免砂仁吐出),然後用黃泥將蛤蟆裹好,置火上烤幹後去掉黃泥,將蛤蟆研成細粉。每日服1個蛤蟆,分2次用黃酒20毫升衝服,7天為一療程,一般服一療程即可。治療腎炎腹水10例,9例有顯著療效,其中2例腎功能有所改善。一般用藥後第2天尿量即增加,服至7天腹水即基本消失。
⑥治療麻風
蟾蜍與蒼耳草配合服用,31例觀察,似具有一定療效。
【中毒】因服食蟾蜍引起中毒,文獻屢有報道。一般均於煮食後30~60分鐘發生中毒癥狀,主要表現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昏、頭痛,甚或神志昏迷、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脈搏微弱、心律不整等,心電圖的表現酷似洋地黃中毒。蟾蜍的卵及其腮腺、皮膚腺的分泌物,含有多種毒性物質,其他部分是否有毒,尚不明了。燒煮並不能破壞或消除其毒性。曾有2例小兒,合食煮熟之蟾蜍一隻後均發生嚴重中毒癥狀。其中1例5歲患兒經搶救脫險;另1例1歲半患兒搶救無效,於發病後7小時左右死亡。故一般認為蟾蜍不宜食用,如用作外敷藥,其毒素亦可能吸收入血而引起中毒,應加註意。
【名傢論述】①《綱目》:"蟾蜍入陽明經,退虛熱,行濕氣,殺蟲匿,而為疳病、癰疽、諸瘡要藥也,《別錄》雲,治猘犬傷,《肘後》亦有方法。按瀋約《宋書》雲,張收為猘犬所傷,人云宜啖蝦蟆膾,食之遂愈,此亦治癰疽、疔腫之意。大抵是物能攻毒拔毒耳。古今諸方所用蝦蟆,不甚分別,多是蟾蜍,讀者當審用之,不可因名迷實也。"
②《本草經疏》:"蝦蟆、蟾蜍,本是二物,經云一名蟾蜍者,蓋古人通稱蟾為蝦蟆耳。經文雖名蝦蟆,其用實則蟾蜍也。今世所用者皆蟾蜍,而非蝦蟆,其功益可見矣。味辛氣寒,毒在眉棱皮汁中。其主癰腫、陰瘡、陰蝕、疽癘、惡瘡、猘犬傷瘡者,皆熱毒氣傷肌肉也。辛寒能散熱解毒,其性急速,以毒攻毒,則毒易解,毒解,則肌肉和,諸證去矣。凡瘟疫邪氣,得汗則解。其味大辛,性善發汗,辛主散毒,寒主除熱,故能使邪氣散而不留,邪去則胃氣安而熱病退矣。破癥、堅血者,亦以其辛寒能散血熱壅滯也。近世治小兒疳疾多用,以其走陽明而能消積滯也。" | | 蝌蚪的區別:青蛙的蝌蚪顔色較淺、尾較長;蟾蜍的蝌蚪顔色較深、尾較短。
卵的區別:青蛙的卵堆成塊狀,蟾蜍的卵排成串狀。
蟾蜍實際上是蛙類的一種,所以從科學的角度看,所有的蟾蜍都是蛙,但不是所有的蛙都是蟾蜍。兩棲綱無尾目的成員統稱蛙和蟾蜍,蛙和蟾蜍這兩個詞並不是科學意義上的劃分,從狹義上說二者分別指蛙科和蟾蜍科的成員,但是無尾目遠不止這兩個科,而其成員都冠以蛙和蟾蜍的稱呼,一般來說,皮膚比較光滑、身體比較苗條而善於跳躍的稱為蛙,而皮膚比較粗糙、身體比較臃腫而不善跳躍的稱為蟾蜍,實際上有些科同時具有這兩類成員,在描述無尾目的成員時,多數可以統稱為蛙。
無尾目包括現代兩棲動物中絶大多數的種類,也是兩棲動物中唯一分佈廣泛的一類。無尾目的成員體型大體相似,而與其它動物均相差甚遠,僅從外形上就不會與其它動物混淆。無尾目幼體和成體則區別甚大,幼體即蝌蚪有尾無足,成體無尾而具四肢,後肢長於前肢,不少種類善於跳躍。
蛙科是無尾目的第三大科,有50餘屬650餘種。蛙科的分佈比其它任何兩棲動物都要廣泛,幾乎遍及各大洲,也出現在一些島嶼上,最北可達到北極圈。蛙科在非洲最為繁盛,光是特有的屬就有18個,其中在馬達加斯加島就有3個以上的特有屬,而蛙科也是無尾目的最大成員巨蛙Conrua goliath(右圖)也分佈於非洲。蛙科在亞洲東部、南部和東南部也比較豐富,如我國常見的黑斑蛙和各種林蛙。但歐洲和美洲的蛙科則衹有蛙屬Rana的成員,其中在南美洲衹見於北部地區。蛙科在澳洲也衹有極北部纔有,而在臨近澳洲的一些大洋洲島嶼上卻能見到,而這些地方幾乎沒有其它的兩棲動物,蛙科成員在這裏則占據了不同的生態地位。在斐濟島有兩種扁手蛙Platymantis,分別為路棲和樹棲,其中樹棲扁手蛙看起來與樹蛙科或雨蛙科的成員非常相似,樹棲扁手蛙有多種色型,看起來好像不同的種。扁手蛙的其它種類也均局限於亞太地區的海島上,其中包括不少樹棲的成員。扁手蛙在卵中完成變態,孵化出來的就是小蛙。
蟾蜍科有24~31屬340~360種,分佈廣泛,遍布大洋洲和馬達加斯加以外的世界各地。蟾蜍是適應力很強的動物,可以生活於密林、高山、草原、甚至荒漠,我國最常見的兩棲動物大概也要屬蟾蜍了。蟾蜍科中超過一半的種類都屬於同一個屬,即蟾蜍屬Bufo,這個屬的成員幾乎遍及本科的所有分佈區,而在北方則是本科唯一的代表。蟾蜍屬的成員體型差別很大,最大的美洲的海蟾蜍身長達到25釐米,而有些小型的非洲蟾蜍的身長衹有其1/10。蟾蜍雖然大小差別很大,但是相貌和習性均比較相似,都是些行動緩慢不擅跳躍的路棲動物,皮膚粗糙而高度角質化,使得蟾蜍有較強的耐旱能力,蟾蜍能分泌毒素,可以製成蟾酥。蟾蜍非常貪食,人們用其來消滅害蟲,但是也帶來了一些生態災害。澳洲引進了海蟾蜍來防治蔗田的害蟲,但是海蟾蜍卻對當地生態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海蟾蜍排擠本土的龜蟾類,捕食當地的小動物,其分泌的毒素又對想捕食它們的當地的捕食者造成了威脅,海蟾也被引進了其它很多種植甘蔗的熱帶地區,大多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蟾蜍科的其它屬多衹有少數成員,有些外表和習性與蟾蜍屬有一定差距,比如東南亞的漿蟾Pedostibes是樹棲的蟾蜍,身體輕盈纖細,與地棲的粗壯笨拙的蟾蜍屬略有不同。 | 不要小看癩蛤蟆 Do not underestimate the toad | 蟾是幸福的象徵。不論是神話中的蟾,還是現實生活中的蟾,都確確實實與人類有密切的關係,為人類作了很多好事。蟾蜍,又叫癩蛤蟆、大疥毒。這種動物是被人們所看不起,不少人認為蟾蜍是低能兒。它容顔醜陋,不時地在田埂道邊鑽來爬去。儘管人們不理解它,但它還是默默無聞地工作着。蟾蜍是農作物害蟲的天敵,據科學家們觀察研究,在消滅農作物害蟲方面,它要勝過漂亮的青蛙,它一夜吃掉的害蟲,要比青蛙多好幾倍。癩蛤蟆平時棲息在小河池塘的岸邊草叢內或石塊間,白天藏匿在洞穴中不活動,清晨或夜間爬出來捕食。它捕食的對象是蝸牛、蛞蝓、螞蟻、蝗蟲和蟋蟀等。癲蛤蟆喜歡在早晨和黃昏或暴雨過後,出現在道旁或草地上。如被人們用腳碰一下,它會立即裝死躺着一動不動。它的皮膚較厚具有防止體內水分過度蒸發和散失的作用,所以能長久居住在陸地上面不到水裏去。每當鼕季到來,它便潛入爛泥內,用發達的後肢掘土,在洞穴內鼕眠。癩蛤蟆行動笨拙瞞跚,不善遊泳。由於後肢較短,衹能做小距離的、一般不超過20釐米的跳動。癩蛤蟆在入藥方面也比青蛙高出一籌。我國第一部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就記有癲蛤蟆的性味、歸經和主治等方面內容。多少年來,人們採集癩哈蟆耳下腺及皮膚腺分泌物,晾幹製成蟾酥。蟾酥是我國的傳統名貴藥材之一,是六神丸、梅花點舌丹、一粒珠等31種中成藥的主要原料。我國生産的蟾酥在國際布場上聲望極高,每年出口5000多斤,可換得外匯500萬美元。常見的蟾蜍,衹不過拳頭大小。可是在南美熱帶地區,卻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癩蛤蟆,最大個體長約25釐米,為蟾中之王。蟾王不僅體型大,胃口也特別好,它常活動在成片的甘蔗田裏,捕食各種害蟲。固此,世界上許多産糖地區都把它請去與甘蔗的敵害作戰,並取得了良好成績。蟾王的足跡遍及西印度群島、夏威夷群島、菲律賓群島、新幾內亞、澳大利亞以及其他熱帶地區。每年為人類保護着相當十億美元的財富。一隻雌蟾王每年産卵38000枚左右,是兩棲動物中産卵最多的一種。但有趣的是,它的蝌蚪卻很小,僅1釐米長。蟾王不僅能巧妙地捕食各種害蟲,也能很好地保護自己。它滿身的疙瘩能分泌出一種有毒的液體,凡吃它的動物,一口咬上,馬上産生火辣辣的的傷感覺,不得不將它吐出來。民間傳說月中有蟾蜍,故把月宮喚作蟾宮。詩人寫道:“鮫室影寒珠有淚,蟾宮風散桂飄香”。月亮上是否有蟾,在科學技術發達的今天,人能登月,這個謎自然被揭開了。 | 蟾蜍養殖技術 Toad breeding technology | 一 蟾蜍的品種特徵及生活習性
1、蟾蜍的品種特徵及分佈:蟾蜍俗名癩哈蟆。主産於中國、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傢,廣泛分佈於我國南北地區,常見主要品種為中華大蟾蜍,花背蟾蜍和黑眶蟾蜍3種。這幾個品種個體大,體長10釐米以上,背面多呈黑緑色,布滿大小不等的瘰疣。上下頜無齒,趾間有蹼,雄蟾蜍無聲囊,內側三指有黑指墊。
2、蟾蜍的生活習性:蟾蜍雌雄異體,産卵於淺水中孵化繁殖成蝌蚪,幼成蟾蜍水陸兩棲,喜歡濕、暗、暖避光地方。夏秋季節,白天常棲息於溝邊、草叢、灌叢、屋後磚墻亂石孔洞陰暗潮濕處。傍晚和清晨出來捕食蚯蚓、蝸牛、昆蟲並兼食嫩草嫩葉等。半夜成群活躍於露地。鼕季氣溫下降到10℃以下進入土穴、亂石洞中或水底泥中鼕眠。次年春季氣溫回升到10-12℃時,又出來開始活動,捕食昆蟲,繁殖産卵。
二蟾蜍養殖對環境的要求
1、蟾蜍對生活環境條件的要求:飼養蟾蜍應根據它的生活習性,為其提供潮濕、陰暗、溫暖涼爽的地方,水源良好,四季不涸,與水連接處有緑色草叢、蔬菜棲息地,並有充足的餌料來源,為其繁殖産卵創造條件。
2、飼養蟾蜍最適宜的地方:蟾蜍最適宜於野外天然環境條件中飼養。選擇村莊附近,四周有草叢、灌叢並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常年不幹涸的池塘、水田、水溝、沼澤地放養,四周設1米以上圍欄,産卵水域須靜,有水草。也可在稻田、藕池中放養,但應設圍欄防逃,註意科學施用農藥,防止藥死蟾蜍。還可建人工養蟾蜍場,場周圍設圍墻、場內建養殖池、繁殖産卵池、孵化池。養殖池周圍種植飼用牧草及蔬菜,供蟾蜍避光棲息。池中投放少量水浮萍、水葫蘆等水生植物,調節水質,繁殖水蚤供蟾蜍捕食。可在場中安燈誘殺昆蟲作為餌料,還可人工養殖蠅蛆、黃粉蟲、蚯蚓等高蛋白鮮活動物餌料,保證蟾蜍不缺飼料。 | 蟾蜍養殖技術關鍵 Toad breeding technology key | 1、建蟾蜍養殖場:場周圍設圍欄1米高。內設養殖池、産卵孵化池。面積大小以規模而定。保證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池中或池邊留空地種植草坪或蔬菜,池中適量投養水生植物。飼養黃粉蟲、蠅蛆、蚯蚓或安燈誘蟲增加餌料2、人工繁殖蟾蜍:捕養中華大蟾蜍、花背蟾蜍和黑眶蟾蜍做種。成蟾在10℃産卵,每次産卵約5000粒,放孵化池中,水溫18-24℃經3-4天孵出蝌蚪,加強飼養3、蟾蜍放養密度:每平方米小蝌蚪2000-4000衹;20天減為500-1000衹,幼蟾蜍30-40衹。按不同發育階段分池分群飼養。4、蟾蜍飼料配製:剛孵出的小蝌蚪5天後以熟蛋黃、水蚤等新鮮適口餌料,日喂2次。幼蟾飼喂蠅蛆、蚯蚓、黃粉蟲、球藻餌料。成蟾蜍食量大,可采用豆餅、糠麩 、面粉、魚粉、槐葉粉配合飼 5、蟾蜍病害防治:蟾蜍病少,主要是防止老鼠、蛇、鳥等危害。搞好圍欄、巡查,鼕天將其轉移到地洞或水下泥土中安全越鼕。 | 蟾蜍的藥用價值 Toad's medicinal value | 蟾蜍,俗稱癩蛤蟆,在動物分類學上屬脊椎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蟾蜍科。本科現已有25個屬300種左右,我國目前已知有2個屬17個種和亞種,其中中華大蟾蜍分佈最廣,幾乎全國各地均有分佈。但近年來,由於生態環境日趨惡化,野生資源已經急劇減少。人工養殖已勢在必行。
蟾蜍是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經濟動物。其全身是寶!蟾酥、幹蟾皮、蟾衣、蟾頭、蟾舌、蟾肝、蟾膽等均為藥材。
蟾蜍的耳後腺、皮膚腺分泌的白色漿液的乾燥品叫蟾酥,是珍貴的中藥材,內含多種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腫、止痛、強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輻射等功效,可治療心力衰歇、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腫痛、皮膚癌等。目前德國已將蟾酥製劑用於臨床治療冠心病,日本以蟾酥為原料生産“救生丹”。我國著名的梅花點舌丹、一粒牙痛丸、心寶、華蟾素註射液等50餘種中成藥中都有蟾酥成分。
蟾蜍除去內臟的乾燥屍體為幹蟾皮,性寒、味苦,可用於治療小兒疳積、慢性氣管炎、咽喉腫痛、癰腫療毒等癥。近年來用於多種癌腫或配合化療、放療治癌,不僅能提高療效,還能減輕副作用,改善血象。
蟾衣是蟾蜍自然脫下的角質衣膜,對慢性肝病、多種癌癥、慢性氣管炎、腹水、療毒瘡癰等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蟾蜍的頭、舌、肝、膽均可入藥;同時蟾蜍的肉質細嫩,味道鮮美,還是營養豐富的保健佳餚。 | 治療惡性腫瘤 Treatment of malignant tumors | 1.治療白血病 用重125剋以上的蟾蜍15衹,去內臟後洗淨,加黃酒1500毫升,隔水煮沸2小時後過濾,每服15-30毫升,每日三次,飯後服,癥狀緩解後減量維持.除支持療法外不配合任何藥物,治療32例白血病,完全緩解率25%,總緩解率75%. 用幹蟾粉1剋,每日三次,小兒減半,配合紫金丹.強的鬆內服,治療13例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臨床治愈7例,用藥後多數在10天內嗜酸性粒細胞開始下降. 由單方氣死名醫折自[中西醫結合]. | | 蟾蜍有較高的綜合利用價值。蟾蜍皮膚腺、耳後腺分泌出白色漿液,可加工成名貴中藥蟾酥,蟾蜍可加工成幹蟾衣、蟾頭、蟾舌、蟾肝、蟾膽等傳統名貴中藥,對治療食道癌、肝癌、腎炎、白喉、流行性肋腺炎均有很好的療效。蟾酥含多種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腫、止痛功效。現代醫學發現它有其他藥物不可替代的強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輻射、增加白血球的作用,是治療冠心病良藥,日本用蟾酥生産出"救生丹"良藥。我國用蟾酥生産出六神丸、心寶、梅花點舌贓、華蟾素等藥物。 | | 據上海科技出版社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試用教材《中醫學》載:
蟾蜍,味腥、溫,有毒。歸心經,具有解毒、止痛、開竅等功效。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 編《癌癥獨特秘方》中載:蟾皮性味腥、涼、微毒,功能解毒、利水、消脹、主治各種腫癌。 1999年經上海交大量子醫學檢測,特別對癌癥、肝硬化、疼痛諸癥的治療有效含量成份超8千量價 上(凡有8千量價以上有免疫功能成份)。華夏出版社《中華醫藥全典》中載:蟾衣毒較輕,主要 用於瘡瘍腫毒及小兒疳積,現代常用治腫瘤。遠方出版社《中草藥大全》中介紹,蟾衣可治癌、白 血病、淋巴瘤等。
據民間應用調查,蟾衣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鎮靜、利尿、壯陽、抗感冒病毒的功效, 並對肝腹水、癌癥有顯效,對乙肝大三陽、小三陽可轉陰,還能迅速有效地增強體質和提高免疫功能,促進人本代謝自然平衡。服法請遵醫囑。
蟾衣是蟾酥漿液的表皮包衣,孫思邈稱:“蟾蛻(衣)除惡腫,神也”。李時珍《本草綱目》稱:“蟾衣乃其蓄足五臟六腑之精氣,吸納天地陰陽之華寶,如若獲之一,一切惡疾,未有不愈”。中醫認為蟾衣具有解毒消腫、止痛、闢穢濁之功效,廣泛用於瘡癰腫毒、咽喉腫痛等的治療。現代研究認為:蟾衣主主含蟾蜍二烯醇化合物,包括蟾毒配質及蟾蜍毒素,具有強心、升壓、抗炎作用,蟾毒配質還有較強的麻醉作用。最近科研人員發現蟾衣還有抗腫瘤、抗病毒等多種神奇功能,可用於治療多種惡性腫瘤、肝炎、帶狀皰疹、肝腹水、腎病、乳腺增生、子宮肌瘤等疑難雜癥。
據醫聖張仲景稱:“蟾皆拾,衣不現,奇也”。幾千年來,人們衹知道蟾蜍能蛻衣,但始終拾不到蟾衣。近年,科研人員通過觀察終於發現,蟾蜍在盛夏暴熱的夜晚,藉雷鳴電閃可蛻衣一次,且邊蛻邊吃,蛻完吃盡,極難采獲,故而難於應用於臨床。
近年來,各地先後開展人工養殖蟾蜍取得成功,養蟾取酥,養蟾取衣已變成現實,衹要飼養者掌握了蟾蜍的蛻衣規律,利用特殊的蛻衣工具,可順利地獲得一張純天然蟾衣。為此,人工大規模採集天然蟾衣資源再也不是神話。
蟾衣是中藥寶庫中一味新興藥物。通過對蟾衣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深加工,可研製出一批新型成藥及註射劑,其臨床應用前景十分廣阔。 | | 【出處】
出自《名醫別錄》。
1. 陶弘景:此(蟾蜍)是腹大、皮上多痱磊者,其皮汁甚有毒,犬嚙之,口皆腫。
2. 《本草拾逝》:蝦蟆、蟾蜍,二物各別,陶(弘景)將蟾蜍功狀註蝦蟆條中,遂使混然,采取無別。今藥傢所賣,亦以蟾蜍當蝦蟆。且蝦蟆背有黑點,身小,能跳接百蟲,解作呷呷聲,在陂澤間,舉動極急;蟾蜍身大,背黑,無點,多痱磊,不能跳,不能作聲,行動遲緩,在人傢濕處。《本經》蝦蟆一名蟾蜍,誤矣。
【拼音名】Chán Chú
【英文名】Dried Toad
【別名】蟾諸、去甫;蟾、癩蝦蟆、石蚌、癩蛤蟆、癩格寶、癩巴子、癩蛤蚆、蚧蛤蟆、蚧巴子
【來源】
藥材基源:為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全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2.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捕捉。捕得後,先采去蟾酥,然後將蟾蜍殺死,直接曬幹。
【原形態】
1.中華大蟾蜍,體長一般在10cm以上,體粗壯,頭寬大於頭長,吻端圓,吻棱顯著;鼻孔近吻端;眼間距大於鼻間;鼓膜明顯,無犁骨齒,上下頜亦無齒。前技長而粗壯,指、趾略扁,指側微有緣膜而無蹼,指長順序3、1、4、2,指關節下瘤多成對,常突2,外側者大。後肢粗壯而短,脛跗關節前達肩部,左右跟部不相遇,趾側有緣膜,蹼常發達,內蹠變形長而大,外蹠突小而圓。皮膚極粗糙,頭頂部較平滑,兩側有大而長的耳後膜,其餘部分滿布大小不等的圓開瘰疣,排列較規則的為頭的之瘰疣,斜行排列幾與耳後腺平行。此外,沿體側之瘰疣排列亦較規則,脛部之瘰疣更大,個別標本有不明顯這跗褶,腹面皮膚不光滑,有小疣。顔色亦異頗大,生殖季節雄性背面多為黑緑色,體側有淺色的斑紋;雌性背面色較淺,瘰疣乳黃色,有時自眼後沿體側有斜行之黑色縱斑,腹面乳黃色,有棕色或黑色細花紋。雄性個體較小,內側三指有黑色婚墊,無聲囊。
2.黑眶蟾蜍,體長7-10cm,雄性略小;頭高,頭寬大於頭長;吻端圓,吻棱明顯,鼻孔近吻端,眼間距大於鼻間距,鼓膜大,無犁骨齒,上下頜均無齒,舌後端無缺刻。頭部沿吻棱、眼眶上緣、鼓膜前緣及上下頜緣有十分明顯的黑色骨質棱或黑色綫。頭頂部顯然下凹,皮膚與頭骨緊密相連。前肢細長;指、趾略扁,末端色黑;指長序為3、1、4、2;指關節下瘤多成對外常突大,內側者略小,均為棕色,後肢短,脛跗關節前達肩後方,左右跟部不相遇;足短於脛;趾側有緣膜,相連成半蹼,關節下瘤不明顯;內蹠突略大於外蹠突。皮膚極粗糙,除頭頂部無疣外,其餘布滿大小不等之圓形疣粒,疣粒上有黑點或刺;頭兩側為長圓形之耳腺;近脊中綫由頭後至臀部有2縱行排列較規則的大疣粒。體大的黑眶蟾蜍腹面滿布小棘。生活時體色變異較大,一般為黃棕色略具棕紅色斑紋。雄性第1、2指基部內側有黑色婚墊,有單咽下內聲囊。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生活在泥土中或棲居在石下或草間,夜出覓食。
2.棲息於潮濕草叢,夜間或雨後常見。捕食多種有害昆蟲和其他小動物。
資源分佈:1.分佈於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及陝西、甘肅、青海、四川、貴州等地。
2.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栽培】
生活習性,喜陷蔽於泥穴、潮濕石下、草叢內、水溝邊。皮膚易失水分,故白天多潛伏陷蔽,夜晚及黃昏出來活動。成年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內或陸地潮濕土壤下越鼕。停止進食,以體內貯布在肝糖來維持最低的新陳代謝,到翌年氣溫回升到10-20℃時,纔結束鼕眠。夜間捕食、活動,以甲蟲,蛾類,蝸牛,蠅蛆等為食。人工飼養繁殖比其他蛙類容易。
繁殖技術,蟾蜍種源可從野外捕獲,也可以撈取卵塊或蜊蚪進行飼養。每年春末夏初,5-8月份為蟾蜍的産卵季節。在氣溫升至6-8℃時,蟾蜍即開始雌雄抱對,人工養殖時雌雄比例比3:1為宜,受精率可達90%以上。溫度在16℃時便可産卵。每次産卵量大約在5000枚左右。一般呈雙行排列在管狀膠質帶內,卵帶可長達幾米,纏繞在水生植物上。人工孵化時水溫應控製在10-30℃之間,以℃為宜。並隨時註意調節水溫。苦遇寒流或暴雨天氣,可用塑料薄膜覆蓋。經過3-4天即可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常成群嚮一個方向遊動。
飼養管理,建立蟾蜍飼養場要靠近水源,四周有草,可利用池塘、水溝或田埂作為飼養池。場地四周應築圍墻,墻內留有草坪、菜地,以供蟾蜍棲息及活動。池中有水草生長,稀必適宜。另外,在棉田和稻田中也可以散養。
蟾蜍的蝌蚪在孵出2-3天內開始吃食,先以卵膜為食,以後吃一些植物碎屑、水中的微生物和浮遊生物。蝌蚪的食物有腐殖質、豬牛糞、糠麩、蔬菜、嫩草、魚類及畜禽類、生熟廢棄物等。蝌蚪變態成幼蛙後,即以活餌為食。可以培養蚯蚓、蠅蛆等各種昆蟲,也可以用誘蟲燈誘引各種昆蟲。供蟾蜍食用。
蝌蚪池水深要保持在0.2-0.4m深,註意及時排水,水溫在16-28℃時為生長發育最適溫度,隨着蝌蚪的生長變大,要註意及時分池,一般經過2個月後開始變態幼蛙。幼蛙飼養要註意密度不宜過大,每1m2放養30-50衹為宜。要防止逃失和天敵侵害。在陽光強烈時,可以噴灑水以防皮膚乾燥。在秋末即要為蟾蜍準備好越鼕場所,可以在飼養池的角落處堆放幹草使其越鼕,北方寒冷可另建越鼕溫室或越鼕深水池,池水應比冰凍層大1倍為宜。
【性狀】性狀鑒別,全體拘攣抽皺縱嚮有棱角,四足伸縮不一,表面灰緑色或緑棕色。除去內臟的腹腔內面為灰黃色,可見到骨骼及皮膜。氣微腥,味辛。以個大、身幹、完整者為佳。
【化學成份】
花背蟾蜍(Bufo vaddei strauch)耳後腺分泌物含膽甾醇(cholesterol),南美蟾毒精(marinobufagin),日本蟾毒它靈(gamabufotalin),遠華蟾毒精(telocinobufagin),沙蟾毒精(arenobufagin)。
耳腺分泌物中的揮發性成分含壬酸(nonanoic acid),癸酸(decanoic acid),少量正十八烷,正十九烷,正三十烷,二十一烷,十八碳二烯酸。
【藥理作用】
1.蟾蜍製劑可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搏出量,減低心率並消除水腫與呼吸睏難,類洋地黃樣作用。
2.升壓作用,本品繁榮昌盛壓作用迅速而平穩,維持時間長且能使腎、腦、冠脈血流量增加,優於腎上腺素縮血管藥。
3.局麻作用,用豚鼠角膜進行試驗,眼內滴入等量藥物後,每隔5min刺激6次,共30min,統計30min內刺激角膜不發生反應的次數,以無反應的百分率作用為局麻過程指標,發現其局麻作用大部分比可卡因強。
4.抗腫瘤作用,蟾蜍製劑具有增高小鼠脾髒溶血空斑形成細胞(PEC)活性率,促進巨噬細胞功能及增高清溶菌酶濃度等作用,另外蟾蜍對免疫係統及循環係統等方面也有作用。
【炮製】
蟾蜍:刷去灰屑泥土,剪去頭爪,切成方塊。炙幹蟾:將鐵砂倒人鍋內燒熱,取切好的幹蟾放人拌炒,至微焦發泡時取出,篩去鐵砂,放冷。民間有以活蟾蜍,用黃泥徐裹,放火灰中煨存性後,研細人藥者。
1.《蜀本草》:《圖經》雲,取日幹及火幹之。一法到去皮爪,酒浸一宿,又用黃精自然汁浸一宿,塗酥炙幹用之。
2.《綱目》:今人皆風幹,黃泥固濟,煅存性用之。
3.《得配本草》:陰幹,酒浸三日,焙幹用。
【性味】味辛;性涼;有毒
【歸經】心;肝;脾;肺經
【功能主治】解毒散結;消積利水;殺蟲消疳。主痢疽;疔瘡;發背;瘰癧;惡瘡;癥瘕癖積;膨脹;水腫;小兒疳積;破傷風;慢性咳喘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燒存性研末敷或調塗;或活蟾蜍搗敷。內服:煎湯,1衹;或入丸、散,1-3g。
【註意】《廣西藥用動物》:表熱、虛脫的人忌用。
【附方】①治一切瘡腫、癰疽、瘰癧等疾,經月不瘥,將作冷瘻:蟾蜍一枚(去頭用),石硫黃(別研)、乳香(別研)、木香、接(去粗皮)各半兩,露蜂房一枚(燒灰用)。上六味,搗羅為末,用清油一兩,調藥末,入瓷碗盛,於桃子內重湯熬,不住手攪,令成膏,絹上攤貼之。候清水出,更換新藥,瘡患甚者,厚攤藥貼之。(《聖濟總錄》蟾蜍膏)②治發背腫毒未成者:活蟾一個,係放瘡上半日,蟾必昏債,再易一個,如前法,其蟾必跟將;再易一個,其蟾如舊,則毒散矣。若勢重者,以活贍一個,或二三個,被開連肚乘熱臺瘡上,不久必臭不可聞,再易二三次即愈。(《醫林集要》)③治早期瘭疽:蟾蜍,將其腹切開一釐米創口,不去內臟,放入少許紅糖。將患指伸入其腹內,經二小時後,可另換一隻蟾蜍,共用十衹左右可愈。治其他炎癥也有效。(廣西名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④治療毒:蟾蜍一個,黑鬍椒七粒,鮮薑一片。將上藥裝八蟾蜍腹內,再放砂鍋或瓦罐內,慢火燒焦研細末。每次五釐,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藥》)⑤治胸壁結核和淋巴結結核破潰成漏孔:癩蛤蟆一個,白鬍椒三錢,硫黃二錢。先將鬍椒、硫黃塞入蛤蟆腹內,後用黃泥包裹蛤蟆厚約一、二寸,火內煨透,取出去泥,研細末,香油調成糊狀,滅菌後,塗於無菌紗布條放入漏孔內,外蓋紗布,每二至四天換藥一次。(遼寧《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⑥治氣臌:大蟾蟆一個,砂仁不拘多少。為末,將砂仁裝人蟆內令滿,縫口,用泥用身封固,炭火煅紅,候冷,將蟆研末,作三服,陳皮湯送下。(《絳囊撮要》蟾砂散)⑦治腹中冷癖,水𠔌陰給,心下停痰,兩脅痞滿,按之鳴轉,逆害飲食:大蟾蜍一枚(去皮及腹中物,支解之),芒消(大人一升,中人七含,瘦弱人五含)。以水六升,煮取四開,一服一升,一服後,未得下,更一升;得下則九日十日一作。(《補缺肘後方》)⑧治破傷風:蝦蟆二兩半,切爛如泥,入花椒一兩,同酒炒熱,再入酒二盞半溫熱,去渣服之,通身汗出效。(《奇效良方》)⑨治五疳八痢,面黃肌瘦,好食泥土,不思乳食:大幹蟾蜍一枚(燒存性),皂角(去皮、弦,燒存性)一錢,蛤粉(水飛)三錢,麝香一錢。為末,糊丸粟米大。每空心米飲下三、四十丸,日二服。(《全嬰方論》五府保童丸)⑩治小兒疳瘦成癖幾危者:蟾蜍去頭皮髒腑,以桑葉包裹,外加厚紙再裹,火內煨熟,口啖二支,十餘日愈。若口混,咽梨汁解之。(《本草蒙筌》)11.治大腸痔疾:蟾蜍一個,以磚砌四方,安於內,泥住,火殿存性,為末;以豬廣腸一截,紮定兩頭,煮熟切碎,蘸蟾末食之,如此三、四次。(《綱目》)12.治小兒走馬疳,牙臭爛,侵蝕唇鼻,亦治身上肥瘡:蚵皮(黃紙裹,煨焦)、黃連各末一兩,青黛一錢。為末,入麝香少許研和。先以甘草湯統去皮,令血出塗之。瘡幹好麻油調,濕則幹用。(《全嬰萬論》蟾酥散)13.治癬:幹蟾蜍燒灰,以豬脂和塗之。(《僧深集方》)14.治舌口生瘡:膽礬一分,幹蟾一分(炙)。上研為末,每取小豆大摻在瘡上,良久,用新汲水五升漱,水盡為度。(《聖惠方》蟾礬散)
【各傢論述】
1.《綱目》:蟾蜍入陽明經,退虛熱,行濕氣,殺蟲,為疳病、癰疽、諸瘡要藥也。《別錄》雲,治製犬傷,《肘後》亦有方法。按瀋約《宋書》雲,張收為製犬所傷,人云宜啖蝦蟆膾,食之遂愈,此亦治癰疽、療腫之意。大抵是物能攻毒拔毒,古今諸方所用蝦蟆,不甚分別,多是蟾蜍,讀者當審用之,不可因名迷實也。
2.《本草經疏》:蝦蟆、蟾蜍,本是二物,《經》雲一名蟾蜍者,蓋古人通稱蟾為蝦蟆耳。經文雖名蝦蟆,其用實則蟾蜍也。今世所用者皆蟾蜍,而非蝦蟆,其功益可見矣。昧辛氣寒,毒在眉棱皮汁中。其主癰腫、陰瘡、陰蝕、疽癧、惡瘡、製犬傷瘡者,皆熱毒氣傷肌肉也。宰寒能散熱解毒,其性急速,以毒攻毒,則毒易解,毒解,則肌肉和,諸證去矣。凡瘟疫邪氣,得汗則解。其味大辛,性善發汗,辛主散毒,寒主除熱,故能使邪氣散而不留,邪去則胃氣安而熱病退矣。破瘀、堅血者,亦以其辛寒能散血熱壅滯也。近世治小兒疳疾多用,以其走陽明而能消積滯也。
3.《四民月令》:治惡瘡疽。
4.《別錄》:療陰蝕,疽癧,惡瘡,製犬傷瘡。
5. 陶弘景:人得溫病,斑出睏者,生食一兩枚。燒灰敷瘡。
6. 《藥性論》:殺疳蟲,治鼠漏惡瘡。燒灰敷一切有蟲惡癢滋胤瘡。
7.《本草拾遺》:主溫病生斑者,取一枚,生搗絞取汁服之,亦燒末服;主狂犬咬發狂欲死,作除食之,額食數頓。
8.《日華子本草》:破瘀結,治疳氣,小兒面黃癖氣。
9.《本草蒙筌》:治小兒洞瀉下痢,炙研水調吞之;療大人跌撲損傷,活搗泥爛敷上;風淫生癬,燒灰和豬脂敷;煨熟啖,殺腐蝕成癖。
10.《綱目》:治一切五疳八痢,腫毒,破傷風病,脫肛。
11.《本草正》:消癖氣積聚,破堅,消腫脹。
12.《本草備要》:發汗退熱,除濕殺蟲。
13.《醫林篡要》:能散,能行,能滲,而銳於攻毒,主治癰疽療毒,殺小兒疳積。別其腹合腫毒上,三易則毒可字消。
14.《本草再新》:治瘡疽發背,小兒脾胃不和,肝旺火甚,動風驚厥。
15.《隨懇居飲食譜》:清熱殺蟲,消痕化毒,平驚散癖,行濕除黃。
16.《山東中草藥手册》:強心利尿,鎮痛。治水腫腹水。
【臨床應用】
1.治療白喉:每次取活蟾蜍約170g,明礬約33g,同放在石臼內舂爛,用紗布包裹成長方形(5×10cm),置於患者前頸,綳帶固定。當時患者即有清涼舒適感,約經4-5小購刀因喉部分泌物減少。重癥患者受4-6小時更換1次,輕癥6-10小時更換1次,經20小時後即感咽喉部濕潤舒適,吞咽便利。一般重癥更換5-6次,輕癥3-4生次即可見癥狀減輕或痊愈。治療13例白喉患者,咽塗片找到白喉桿菌者9例。治後退熱時間為18-50小時,局部癥狀消失時間為14-52小時。所治病例未有氣管切開及其他並發癥者。
2.治療慢性氣管炎:方一、取活蟾蜍去頭、皮和內臟,焙幹研末;另以豬膽汁濃縮液與面粉等量混和,低溫炒鬆研末。按7:3的比例將蟾蜍粉與豬膽面粉混和均勻,裝入膠囊。每次5分,每日3次,飯後送服。10天為一療程,共二個療程。觀察372例,病型以單純型為主,中醫分型以虛寒型占多數。服藥後止咳、怯痰、平喘的有效率達80%以上。一般在3天內開始見效。據重點病例觀察,治療前白細胞增高、肺部有幹濕性羅音者,治療後白細胞恢復正常,肺部體徵明顯改善。
方二、用鼕眠期蟾蜍1衹,白礬3錢,大棗 l枚。將白礬、大棗塞入蟾蜍口內,陰幹焙黃,研細末,用水泛丸,如緑豆大,以代赭石末為衣,或將藥末裝入膠囊,每粒(或膠囊)0.5g,成人每日3-6g,1次或分次用溫開水運服,連服30天。共治2364例,近期控製361例(15.3%), 顯效651例(27.5%),好轉908例(38.4%),無效444例(18.8%)。總有效率為81.2%。鼕春季服藥的療效較夏季明顯,單純型與喘息型兩者無顯着差異。
3.治療炭疽病:用於蟾蜍1衹,加水30ml,煎至200ml,冷卻後頓服;或以活蟾蜍1衹,去淨內臟,搗成糜狀,開水衝服;或用蟾蜍1衹去內臟洗淨,配合白菊花;兩,水煎當茶喝,或將蟾蜍、白菊花藥渣外敷皮膚炭疽潰瘍處。亦可配合金黃散(成藥)水調,經常塗抹水腫處。用上述內服外敷法治療皮膚炭疽26例,肺炭疽3例,腸炭疽1例;其中有全身中毒癥狀者18例,塗片查炭疽桿菌陽性者 14例,均獲痊愈。
4.治療惡性腫瘤;將活蟾蜍曬幹後烤酥研細末,過篩,和面粉糊做成黃豆粒大的小丸。面粉與蟾蜍粉之比為1:3。每100丸用雄黃5分為衣。成人每次5-7九,口服3次,飯後開水送下。過量時可有惡心、頭暈感。經治22例胃癌、膀腕癌、肝癌患者,病情皆有好轉。
5.治療腹水:取新鮮活蟾蜍殺死(內臟不去)後置瓦上烘幹,研成細末,貯於密閉瓶內備用。成人每日口服1次,每次2g,體弱婦幼酌減。10次一療程,一般可進行二個療程,如無效不必續服。治程中如血壓逐步下降,亦應考慮停藥。治療期間每日食欲不超過2g。共治血吸蟲病腹水6例,其中4例治後腹水減少,大大縮短了脾髒切除手術前的準備時間,手術後均無並發癥;另2例治質腹水亦有好轉。用藥後除血壓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外,體溫、脈搏等未見變化。本法對血壓過低(收縮壓在90mm汞柱以下)及肝腎功能過差的患者不宜使用。另有用砂仁7粒塞入蛤蟆(青蛙也可)嘴裏(活蛤蟆須將嘴縫上以免砂仁吐出),然後用黃泥將蛤蟆裹好,置火上烤幹後去掉黃泥,將蛤蟆研成細粉。每日服l個蛤蟆,分2次用黃酒30ml衝服,7天為一療程,一般服一療程即可。治療腎炎腹水10例,9例有顯着療效,其中2例腎功能有所改善。一般用藥後第2天尿量即增加,服至7天腹水即基本消失。
6.治療麻風:蟾蜍與蒼耳草配合服用,31例觀察,似具有一定療效。
7.蟾蜍中毒因服食蟾蜍引起中毒,文獻屢有報道。-般均於煮食後30-60分鐘發生中毒癥狀,主要表現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昏、頭痛,甚或神志昏迷、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脈搏微弱、心律不整等,心電圖的表現酷似洋地黃中毒。蟾蜍的卵及其腮腺、皮膚腺的分泌物,含有多種毒性物質,其他部分是否有毒,尚不明了。燒煮並不能破壞或消除其毒性。曾有2例小兒,合食煮熟之蟾蜍一隻後均發生嚴重中毒癥狀。其中1例5歲患幾經搶救脫險;另 l例 l歲半患兒搶救無效,於發病後7小時左右死亡。故一般認為蟾蜍不宜食用,如用作外敷藥,其毒素亦可能吸收入血而引起中毒,應加註意。
【摘錄】《中華本草》 | | 古代紋飾中蟾蜍並不少見,殷商青銅器上亦有蟾蜍紋,戰國至魏晉,蟾蜍一直被認為是神物,有闢邪功能。蟾蜍亦被認為是五毒之一。
許多文人亦以蟾蜍為造型做硯滴,但並不是意在闢邪,而具有另一番意味。傳說月亮上有蟾蜍,有桂樹,蟾宮折桂,科舉及第。 | | 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皇母娘娘開蟠桃會,邀請了各路神仙,蟾蜍仙也在被邀之列。蟾蜍仙在皇母娘娘的後宮花園裏恰遇鵝仙女,被其魅力所傾倒,大動凡心。遭鵝仙女呵斥並狀告至皇母娘娘處。皇母娘娘大怒,隨手將嫦娥月宮中獻來的月精盆砸嚮蟾蜍仙,罰其下界為蟾蜍,那月精盆化作一道晶光侵入蟾蜍體內,皇母又悔其精月盆失手砸出,失卻了一件寶物,令蟾蜍磨難結束後完璧歸趙,方可衝列仙班,並命雷神監督。
另有夏在民間曾經流傳過劉海戲金蟾的神話故事。相傳憨厚的劉海在仙人的指點下,得到一枚金光奪日的金錢。後來劉海就用這枚金錢戲出了井裏的金蟾,得到了幸福。這說明人們渴望得到它。
蟾蜍的民間傳說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小山村裏,住着一戶詹姓人傢,父親詹大,女兒詹紅蓮,一傢就父女倆相依為命,平日裏父耕女織,生活倒也過得實在。年過一年,紅蓮漸漸長大,詹大多了一樁心事:女兒已經十六歲了,得找個人傢許配啦,可是,上哪兒才能找個好人傢,使自己疼愛的女兒日後不受委屈呢?紅蓮懂得父親的意思後,勸父親不必為她操心,她哪也不嫁,就在傢裏服侍父親終老。
這一天,詹大照常外出耕作,紅蓮在傢為父親縫補衣服,一不小心針紮到手指上,不由驚呼。這時,突然“沙”的一聲響,紅蓮面前站着一位少年美男子,令紅蓮嬌羞不已。那少年沒有多說,馬上拿過一塊布條不由分說地為紅蓮包紮。待包紮停當,紅蓮小聲問道:“你是誰,怎麽入到我傢來?”
衹聽那少年柔聲說:“我是青蛙王子,就住在你傢水缸裏,十幾年來多蒙你傢照顧。詹小姐,你手指不礙事了吧。”
紅蓮眼望少年,驚疑道:“你是青蛙王子?”
青蛙王子說:“是的。當年我差點被人宰殺,是你父親救了我的命,並將我養了水缸裏。十多年來我一直想着報答你傢恩情。今日被小姐看破真容,也是上天註定我與小姐的緣份,若小姐不嫌棄,今後我們可以生活在一起了。”
紅蓮聽青蛙王子這麽一說,想起父親為自己終身的心事,不由臉紅了,小聲應答:“衹怕小女子高攀王子!”
說話間,詹大從外面回來,聽了事情經過,見青蛙王子一表人才,心裏別提多高興了,當即同意了兩人的婚事,並擇日拜過天地成婚圓房。
青蛙王子與詹紅蓮成親後,夫妻恩愛,如膠似漆,孝敬詹大,一傢三口過得歡喜。
第二年春天,詹紅蓮十月懷胎期滿,生下一個男孩,令全家人高興不已。衹是這個男孩有點怪,身體與一般人無異,就是身上長着一層蛙皮。不管如何,這個孩子都是詹傢的骨肉啊!詹大為外孫取名詹餘。
說怪也怪,詹餘從小就力大無窮,讀書過目不忘,聰明至極,六七歲便開始幫大人幹活,待到十多歲,長得身材魁梧,精明幹練習,把傢裏戶外的粗雜活兒全都包攬下來,不讓外公和父母操心,還不時上山打獵,每次都是山豬野兔子什麽滿載而歸,傢裏吃不完的再拿到市上去賣,然後買些大人鍾意的東西回來。因此深得長輩的喜愛。
這一年詹餘十七歲了。一天,詹餘凜明外公和父母,又提上獵物往街市去賣。詹餘長相雖難看,但為人忠厚老實,山貨又賣得便宜,因而常有一些老顧客幫趁,每次拿到市上的獵物都是很快便賣出去了。這日詹餘賣了獵物,看天色還早,便往市中心轉悠,打算買點什麽東西回傢。
詹餘轉到十傢街頭,看見一大幫人群圍得嚴嚴實實,不知在看什麽。好奇之下,也擠過去看。原來,大傢看的是一張招募將軍的皇榜,內容大致是本國與浮稀國發生戰爭,我軍將士遭到敵國所設爛泥大陣阻擊,屢戰屢敗,為保衛國傢,特緊急招賢納將,希望賢勇國人應招,能打敗浮稀國者均封官爵祿,若為少年未婚者招為附馬,將最美麗的三公主許配。
詹餘見這麽多人圍觀竟無人揭榜,心中豪氣頓起,大步上前將皇榜揭了下來。護榜軍士見他長相怪怪的,高聲道:“這是招將皇榜,可不許胡闹!”旁邊圍觀之衆紛紛起哄:“詹餘醜怪有什麽能耐,也敢揭榜?”“怪物一個,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啥模樣,竟想娶三公主!哈哈!”一時怪話四起。
詹餘聽聞如此怪話,頓時激起豪氣,大聲道:“保傢衛國,人人有份,你們有能耐怎麽不揭榜?有膽量者跟我打敗浮稀國,看我娶三公主去!”當即手拿皇榜轉身回傢,稟明父母外公,隨護榜軍士往皇宮面見皇帝。
經過一番比武,詹餘武略居數百揭榜者之首。皇帝將帥印交給詹餘,安排祭過天地,即命詹餘率領大軍出徵浮稀國。
詹餘率領軍隊來到戰事前綫,首先審察清楚敵我雙方情況,采取新的戰略戰術,從軍中挑選驍勇將士,組成一支突擊隊,每人腳上紮上兩塊木板,自己身先士卒,帶領奇兵從爛泥陷井上衝滑過去,奇兵以一當十,以突如其來之勢,把浮稀國軍隊打個措手不及,隨後大軍鋪設木板竹席,長驅直入,勢如破竹,一舉打敗了浮稀國。
詹餘率軍凱旋而歸,參見皇帝,陳述戰事經過,請求為驍勇將士記功頒奬,絲毫不提自己的功勞,贏得滿朝文武官員和參戰將士、舉國民衆的稱頌。
詹餘雖率軍大勝而歸,皇帝心中亦甚歡喜,命人將詹余家中重建將軍府,但真要將一身蛙皮的詹餘招為附馬,卻心有不甘,故而遲遲不提婚配之事,直至文武百官有感詹餘功勞,奏請原來張榜納將之事,纔下旨許配三公主給詹餘。衹是,從此不再召見詹餘將軍了。
再說詹餘與三公主辭過皇帝和滿朝官員及衆將士,帶上奬賞,回到傢裏,傢裏早建好堂皇將軍府。見過父親青蛙王子、母親詹紅蓮和外公詹大,說明一切經過,即擇日拜堂完婚。說來也怪,詹餘在洞房夜,那一層難看的皮自動脫落了,呈現在公主面前的是一位英俊少年,着實令公主高興萬分。
次日一早,詹餘帶着三公主出到廳堂拜見外公和父母,大傢都不敢相信眼前的英俊少年就是詹餘,待三公主說明,都不由得異常歡喜。這時,青蛙王子卻對詹餘說:“你還是穿回那塊皮吧,晚上在傢可以脫去,白天仍以原來的模樣示人。這樣,對你會有好處的。”詹餘點頭答應,於是開始了白天晚上各一面貌的生活。
皇帝生日到了。詹餘依規矩隨同公主一起前往祝壽。壽宴過後,皇帝將三公主單獨召見三公主,詢問日子過得好不好?三公主說:“很好啊!別看詹餘將軍模樣醜,他最會體貼人,我們都非常恩愛,他傢裏人對我也非常好,再說,詹將軍的醜怪模樣衹是一層皮,若脫了那層皮,還是世間罕見的美男子呢!”言語之中透着無限甜美之意。
聽了女兒之言,皇帝便叫女兒帶詹餘入宮,要看看附馬的真面目,詹餘堅持不肯,但礙於皇帝的威嚴,加上公主一旁勸說,便命衆侍者退下,慢慢褪下了怪蛙皮。
皇帝見詹餘褪下蛙皮,眼前不覺一亮:好一個英俊的少年將軍!再看看詹餘手中的蛙皮,很是有趣,便要過來想試穿,詹餘連忙阻止:“皇上,便不得。”皇帝聞言瞪眼道:“什麽使不得!我是一國之君,要怎樣不成?”詹餘不敢再說什麽,衹得由他穿去。
沒想到,皇帝穿上蛙皮後,正對着銅鏡顧盼自得,趣味無窮似的,忽覺渾身奇癢,想脫下來,卻發現蛙皮已牢牢粘在身上了。奇癢難忍之下,皇帝雙手亂抓,直抓得渾身起了許多粒子,不一會,整個身形也開始變化了,先是縮小,最後漸漸變成了一隻無法說話衹會蹦蹦跳的小動物,羞愧得鑽進了水溝裏。
眼見皇帝如此下場,詹餘與內宮皇親商議,昭告天下:老皇帝因病駕崩,別選新皇。
由於詹餘將軍為國立功,忠厚愛民,深得百官民衆之心,最後被推擁當了皇帝。
老皇帝變為動物後,極為傷心,又知道三附馬接替自己當了皇帝,憤怒不已,從此不再安樂過。後來,人們漸漸瞭解到皇帝迫婿換衣這段真相,便把它叫作蟾蜍。
經過多少年代,蟾蜍由於找不到吃的,衹好抓蚊子充饑,而蚊子視蟾蜍為天敵,常常群起而攻,把它周身叮得傷痕纍纍,更加難看。蟾蜍每每在黑暗的坑溝角落裏聽到人們瓜棚檐下傳說自己的醜聞舊史,又羞又惱,激得滿肚子氣,直漲到腮幫上,就是出不來。 | | 蟾蜍
toad
兩棲
函常生
戲表元
己害蜜
等蟾蛛
蛛、黑
戈蟾蛛
翼眶蟾
每部各
已於中
aueh)
節,晚
含被蟾
又衹蜜
,輕者
卜有大
七乎等
勝不同
凡白或
急藏於
手食𠔌
淚因地
淨水溝
習中旬
卵在
芝精卵
壽地生
量螟、
卜物有
戶。
{,不讓
一條長
月草簾
蛤蛛(t oad)蜜蜂夏季的主要敵害之一。
綱,蜻蛛科,蟾蛛屬動物的統稱。俗名徽蛤蟆。i
活在陸地上,食性頗雜,常捕食蜜蜂。中國元代室
(1 244一1310)在其(義蜂行》詩中就描述過蟾蛛夕
蜂。南美洲及大洋洲分佈的種類最多,中國僅刁
一屬,已確定的共有6個種。.蜂場裏以中華大蟾
眶蟾蛛、華西大蟾蛛和花背蟾蛛最常見。中華鄉
(石叻聲ga塔a~n.’Cantor)見於中國各地。男
蛛(a以b八介麽nostlctus Sehneider)見於中國不
省區。華西大蟾蛛(恤戶〕an功甘娜isehmidt)王
國西南部各省區。花背蟾蛛(刀叼腸ra凌人少ist:
見於中國東北、華北、西北各省區。夏秋炎熱季
上有大量蜜蜂在蜂箱門口扇風降溫,聚集成團,竜
蛛捕食。經解剖觀察,每衹蠟蛛每次能捕食七屍
蜂,兩小時最多捕食40餘衹蜜蜂。若長期受害
群勢削弱,重者蜂群被毀。
蠟蛛比蛙屬動物大,身體寬短,皮膚粗糙,刁
小不等的優粒,眼後有耳腺,能分泌毒液。四肢」
長,趾間具蹼,多少不等,行動遲緩。體色隨種星
而異,一般為黃棕色或淺緑色,間有花斑。腹面寫
乳黃色。
蠟徐常在陸地比較幹早的地區生活,白晝腸
石下、草叢間或土穴中。黃昏時外出覓食,可招
粒,捕食各種昆蟲、姍蟲,如蜜蜂和蛆川。産卵;
而異,中國華北一帶,蟾蛛每年3一5月到水池、鎮
或稻田內“抱對”産卵;廣州地區的黑眶蟾蛛,ZJ
即開始産卵。每衹雌蟾蛛産卵3000一5000粒。
膠質帶內排成雙行,卵粒直徑1.3一1.5毫米。三
15天孵化,蛾抖經77一91天開始變態,轉人份
活,4年後成熟。蟾蛛除捕食蜜蜂外,還捕食大
蚊、括愉和蝸牛等有害昆蟲和軟體動物,對農於
益。因此,不宜毒殺,可進行捕捉、驅逐,加以保j
防除辦法主要是進行隔離保護:①墊高蜂箱
姍蛛接近巢門捕食蜜蜂。②在蜂群巢門前開-
50釐米、寬20釐米、深50釐米的深坑。白天廠
蜂箱時,就薈茹
,冤護刊丁J汁。
當堵蛤欲浦食密“
| | - : toad-cake
- n.: toad
| | - n. crapaud;
lune
| | 銀臺, 金盤, 蛾眉, 秦鏡, 玉鑒, 月亮, 月球, 蟾宮, 月宮, 月華, 月色, 月暈, 滿月, 望月, 月牙, 新月, 朔月, 月相, 月𠔌, 上弦, 下弦, 環形山, 上下弦, 嬋娟, 望舒, 纖維, 金波, 玉弓, 桂殿, 團扇, 玉桂, 五羊, 夜光, 清光, 太清, 玉蟾, 霜蟾, 素蟾, 冰蟾, 銀蟾, 瑤蟾, 皓蟾, 金魄, 圓蟾, 金蟾, 蟾魄, 素魄, 圓魄, 冰魄, 桂魄, 瑤魄, 玉盤, 銀盤, 圓盤, 廣寒, 霜盤, 水晶盤, 白玉盤, 金鏡, 玉鏡, 圓鏡, 寒鏡, 瑤鏡, 金輪, 銀輪, 玉輪, 圓輪, 冰輪, 霜輪, 孤輪, 斜輪, 玉兔, 玉鈎, 銀鈎, 垂鈎, 懸鈎, 金兔, 白兔, 圓兔, 懸弓, 妲蛾, 素娥, 丹桂, 廣寒宮, 太陰, 玉免, 顧菟, 冰鏡, 嫦娥, 玉羊, 孤光, 夜明, 玄度, 玄暉, 玄燭, 素暉, 暉素, 素影, 霄暉, 皓彩, 圓光, 圓景, 圓影, 圓缺, 清暉, 月魄, 魄月, 玉魄, 皓魄, 新魄, 頽魄, 纖魄, 細魄, 夜魄, 晚魄, 宵魄, 曉魄, 殘魄, 瑩魄, 魄寶, 魄淵, 飛鏡, 天鏡, 金鑒, 水鏡, 寶鑒, 月輪, 瓊輪, 白輪, 輪輝, 晶盤, 清規, 金丸, 素丸, 玉環, 明弓, 瓊鈎, 玉簾鈎, 玉壺, 玉碗, 碧華, 銀苑, 金餅, 兔輪, 兔魄, 桂輪, 圓舒, 娥輪, 鏡輪, 蟾輪, 蟾盤, 蟾鈎, 白菟, 日華, 日冕 | | 動物 | 兩棲類 | 兩棲動物 | 自然科學 | 物種 | 生物 | 珍稀瀕危動物 | 鋤足蟾科 | 蛙科 | 蟾衣 | 中草藥 | 更多結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