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廣東 >雲浮 > 蟠竜洞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蟠竜洞投訴電話雲浮市旅遊投訴電話:0766-8822360
  廣東省旅遊投訴電話:020-8668116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該景區座落于云浮市城北的獅子山內,毗鄰324國道,距廣州160公裏。因其洞體迂迥麯折,形若蛟竜,故得名。1993年5月廣東省人民政府正式發文批準蟠竜洞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現景區規劃面積21.36平方公裏,主景區蟠竜洞是一個經歷了一億七千多萬年逐漸形成的次生溶洞,是典型的喀斯特溶洞,洞分三層。最奇特的是洞內岩壁上長出的簇簇石花,石花剔透玲瓏、晶瑩如豆、潔白無暇,形態萬千。"石花"被譽為"世界十大洞穴奇景"之一,此奇景全世界僅幾個國傢有,中國雲浮蟠竜洞就是其中之一。"蟠竜洞在1987年的《罔際洞穴年會》上被世界洞穴協會譽為u世界三大石花洞"之一。"王羅傘帳"又是該潤的另一個世界級的洞穴奇觀,其外型酷似人們平時所見的羅傘蚊悵,其形態優美9世上罕見,其成因目前仍是一個謎。該洞還發現有豐富的哺乳類動物化石及“智人”化石。蟠竜洞內的景物固然使人如癡如醉,而毗鄰該洞的蟠竜天湖又為整個景區增添了更亮麗的色彩。湖周邊青翠峻峭的.山峰與藍天、白雲、碧水連成一體,仿如巨型自然盆景,使景區既擁有特林之山,又留住了商潮之水,置身其中仿如步入人間仙境,真教人留連忘返。
前言
  蟠竜洞 目前在中國內被發現的有兩處都同名" 蟠竜洞": 一是:位于云浮市區城北的獅子山中
  二是:位於重慶梁平蟠竜鎮境內
簡介
  蟠竜洞 位于云浮市區城北的獅子山中,因其洞體迂迥麯折,形若蛟竜,故得名。1993年5月,廣東省人民政府以[1993]66號文,正式批準蟠竜洞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蟠竜洞自1985年對遊人開放以來,已接待數百萬遊客。特別近年來,市政府加大了對景區建設的投入,於蟠竜洞旁興建蟠竜天湖,一個集觀賞、食住、遊樂、購物於一體的旅遊景區已初具規模,來自各地的遊客更是絡繹不絶。
  蟠竜洞旅遊風景區和竜山溫泉旅遊度假區與羅定聚竜洞、竜龕岩,肇慶星湖、德慶竜母廟連成一綫的“竜之旅”,成為聞名海內外的旅遊熱綫。
  蟠竜洞屬喀斯特溶岩,經歷億萬年漫長歲月逐漸形成。洞內遊程528米,分三層,上層天堂通天洞,下層竜泉地下河,中層九竜長廊,層層相連,麯折迷人。洞內鐘乳千姿百態,石筍石柱如林。處處有景,景景皆奇。類人似物有“神龜朝聖”、“竜母浴池”“天書神筆”、“玉壁雄關”等58景,真是唯妙唯肖,栩栩如生,引人入勝。而最為奇特的是洞內岩壁上長出的簇簇石花,石花晶瑩潔白,剔透玲瓏,如銀星閃爍熠熠生輝。經研究初步認為花卉狀組合構成,在特定的物化條件下形成的,開始形成時間約為35萬年前,至今仍在緩慢生長,見氣成石,變幻無窮,生長不為重力所約。“玉羅傘帳”,又是蟠竜洞內另一個世界級洞穴奇觀。其狀如宮廷豪華傘帳,白裏透黃,石褶綫條美輪美奐,純屬自然形成,其成因至今仍是一個謎,具有很高的科研考古和科普價值。
  蟠竜洞地下河間歇性涌泉。蟠竜洞中的落水洞直落21米深處,是竜泉地下河,在景點“群竜布陣”處可蠃旋而下,麯伸如竜,一年四季,竜泉滴水不斷,泉水甘冽。其下的地下河,長560米,河寬8~10米,高10~30米不等,它是一間歇泉供給河水,來水時,水浪滾翻,哇哇作響,衝刷河灘,過一會又靜靜回流石洞。
  蟠竜洞的特殊景觀有三外:其一是世界三大石花洞之一。洞內石花剔透玲瓏,晶瑩如玉,它附着於岩壁之上,不按重力方向生長,而嚮四面節節開花,見氣成石,繼續生長,變幻無窮。其二是我國南方典型的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古動物化石區",最為珍貴的是"智人"古人類化石。其三是蟠竜洞尚未開發的竜泉地下河,河中有泉眼,每隔十分鐘左右,泉眼波浪翻滾,似海潮洶涌,衝刷河岸,隨後又似退潮,靜靜地回流石洞,經專傢確認為地下間歇泉,是一罕見洞府奇觀。
洞內
  洞長千米,深暗幽邃。裏面有高達30米的蠃頂,有深不見底的石罅,寬闊空曠處都能容千人,窄處不能2人並行。在洞內跺腳砸壁會發出“嗡嗡”回音,給人一種神秘莫測的感覺。
  洞口朝南,為券拱門,門上坎刻“竜洞熏風”四個篆字,為康熙14年5月立。洞內10米處,有一供臺,臺上神像已廢,衹剩臺下殘存的幾尊羅漢石像身軀。嚮洞內行至30米處,開始嚮右下方拐彎,回頭外望,衹見洞口猶如月牙出山,人稱“回首望月”。
  繼續前行,步步廳景。鐘乳石形成的“火燒葡萄架”含珠點翠;石壁上被浸蝕成的“仙人炕”形體逼真;巨石橫貫的“仙人橋”奇特驚險,世間罕見。
  再嚮裏進,八戒可見鐘乳石形成的“江豬探海”、“水簾瀑布”、以及多年衝刷而成的“薑池”、“藕池”,池內形似鮮薑的鐘乳石如霞似錦。“蓮藕”如雪似玉。“玉竜騰空”尤惹人註目:在高達20米的洞壁上,有一塊鐘乳石,宛若玉竜,通體覆蓋着銀光閃爍的“竜鱗”,妙不可言;竜頭垂下,嘴裏噴球吐玉人,人稱“竜滴水”,滴在下面“蓮花盆”裏,四時不涸。“鷂子翻身”是洞內嚮下延伸的地方,此處遊人不能正面行進,必須翻過身子,雙手攀石倒行;路旁有深不見底的石罅。走過險境,是一段空闊平坦的地帶,這兒路面乾燥,清風習習。
  再嚮裏前進,便是“倒爬四十步”,雖然路程難走,卻另有一番意境。
  再嚮前行200米,有巨石擋堵,不能前往。洞口外200米處為金代佛隱寺遺址,存戲臺和石碑1通、古柏1株。漫山蒼鬆翠柏,郁郁葱葱;山下溝壑幽深,樹林茂密。
洞內景點
  該洞於1983年11月發現,1984年開發,1985年正式開放。遊覽洞分兩層,上層洞為“天堂”通天洞,下層為寶石花洞室。洞內景點主要有“雞鳴破法”、“竜珠鎮洞”、“海獅捲簾”、“石羊拜客”、“竜床寶鏡”、“竜宮奇寶”、“竜母玉池”、“仙桃盛會”、“青竜翻浪”、“魚躍竜門”、“金竜入帳”、“斑石凌空”、“雙竜出海”、“海獅護帳”、“竜母回歸”等57景,各景奇麗無比,景隨步移,路隨景轉,非常緊湊,顯得突出,無怪有“神州奇葩”之稱。從洞穴沉積物看,形態的品種名稱齊全,如“天書神筆”的鐘乳石、“神龜朝聖”的石筍、“玉柱擎空”的石柱、“玉壁雄關”的邊石壩、“金竜入帳”的石瀑布、“竜母玉池”的石蓮盤、“仙山瓊閣”的狗牙石(水盆晶簇)、“雨箭風刀”的石旗、“海獅護帳”的石盾與石幔以及“巨竜迎賓”的凝結水再溶蝕鐘乳石等,無一不奇,無一不怪。
  寶石花 蟠竜洞內最為奇特的是洞內岩壁上長出的簇簇“寶石花”,石花晶瑩潔白,剔透玲瓏,形態萬千,如銀星閃爍,熠熠生輝。在國內外均比較罕見,全世界僅美國、土耳其和中國有,除河南省鞏縣石花洞等極少數洞穴有此種類型沉積外,很少見到這種雪白晶瑩,似球非球,似針非針的形態和色澤的石花,因此很受遊人稱道,其形態之完美,色澤之純白,堪稱世界等級,被譽為“世界十大洞穴奇景”之一。蟠竜洞也因此在1987年的《國際洞穴年會》上被世界洞穴協會譽為“世界三大石花洞”之一。經專傢研究初步認為石花是由三種化學沉積形態的花卉狀組合體構成,即由方解石的鐘乳石(核心)、文石質的石枝和方解石質與文石質的捲麯石等。最典型的組合結構是,以鐘乳石為幹,石枝為枝、為花,捲麯石為節、皮、蕾。因此它們的形成要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滴水形成鐘乳石;第二階段,在封閉的環境下,洞內沒有空氣的流動,處於十分寧靜、氣溫恆定且略高時,由微壓的水緩慢滲出,結晶沉澱生出石枝;第三階段,由毛細水或由於氣溶膠作用形成捲麯石。至今仍在緩慢生長,附着於岩壁之上,見氣成石,變幻無窮,生長不為重力所約,不按重力方向生長,而嚮四周節節開花,就象我們的頭髮一樣不斷自根部嚮外推出生長一樣,因而也稱“永不凋謝的花”。
  “玉羅傘帳”是蟠竜洞內另一個世界級洞穴奇觀。它的外形酷似人們平時所見的羅傘蚊帳,形態之優美,在世上是極其罕見的。它由兩部分組成,頂部的盾形板面叫石盾(也叫調色板),從盾頂墜下來的部分叫盾墜,屬於石幕式的石幔。這兩部分結合起來,便是一頂神似玉石的華麗宮廷蚊帳,故被稱為“玉羅傘帳”。玉羅傘帳的前後兩部分顔色有明顯的差異,後部分色澤較暗,生長較早,據測已有24200年了,前半部潔白如玉,生長較晚,估計生成年代在數千年之內。
   重慶梁平蟠竜洞
  蟠竜溶洞 一 景區景點介紹:
  蟠竜: 位於梁平縣城南鎮境內,距縣城十二公裏,有公路直通。蟠竜山因蟠竜洞而故名,突衆山之上。孤寺秀傑。三峽陸路入川的古驛道從這裏穿過,歷代文人墨客過此,所留詩章甚多,南宋名詩人陸遊、範成大亦有題詩,遊覽區主要景點有:古洞蟠竜、“雌雄銀杏”、鄭傢洞、崖泉瀑布、百步梯、鬥大黃荊。古洞蟠竜,是典型的“喀斯特”溶洞。中國四大蟠竜之一,梁平歷史“八大景”之一。有二洞:幹洞、水洞(也分天洞、地洞),洞察有二石,竜狀首尾相蟠。故名蟋竜洞。洞道蜿蜒麯折,深奧莫測,洞察南乳岩清白,千桃7姿態百態,或懸吊於上,或聳立於下,洞頂之水,不時流滴,叮咚有聲,別有一番苦樂嘲諷。據縣志載,歷代文人騷客多匯此、賞景詩,尤以明清兩代為多,現洞內殘存有歷代遊客的碑石留詞於洞,洞門頂書“孤寺秀傑”有巨乳石懸垂。其形酷“竜舌”水洞,洞口很寬大,終年流水淙淙,清澈透明,洞內千奇百怪的乳石,在火光照耀下,閃閃晶亮,這裏是“金盆”那裏是“鴨兒灘”、“將軍柱”美不勝收,遊人宛若定進了竜王爺的水晶宮。 洞外在50米處,有兩顆高大的銀杏樹。株距2米,材幹底部胸圍4.1米、高40多米,銀杏為“雄”二株,似峪竜洞的忠誠衛士。相傳是陸遊三訪蟠竜洞播下的兩顆種子,距今已有七百餘年。洞後側還有別具特色.令人神往的鄭傢洞。水洞“竜潭”裏涌出的“竜涎”,流至噴霧崖,奔騰直下,飛珠濺玉,霧氣蒸騰,人稱“崖泉瀑布”,前人有詩贊曰,“蟠竜洞側噴竜涎,二百餘丈匹練懸,不夏就雷聲震地,非鼕亦雪勢漫天。”有人稱贊為“天下瀑布第一”。瀑布兩側怪石矗立爭奇,裂石隙縫中伸出的蒼鬆翠柏,各具風姿.又是一幅絶妙的畫景,難怪前人把這裏列為梁平“八大景”之一。瀑布旁有近乎直上直下的石梯,豈止百步,難怪前人嘆到“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古人的“蜀道難”“蜀嶺雄風”的岩上石刻至今猶存在百歲梯旁。百步梯旁的“鬥大黃荊”老態竜鐘而又年年煥發青春,人們常見的黃荊樹,都是“生不過四五年”。“高不過四五尺”的灌木,但這裏的鬥大黃荊卻生在已數百年,身高絶望1米,樹幹粗約0.6米,比園鬥大,世上罕見。與兩棵銀杏樹統稱為“三個患難兄弟”。沿着蟠竜洞前的河水,順流通而下進入深山峽𠔌,仰望兩岸崇山峻嶺,高聳入立,五光十色的懸崖上,頑強地生長着一棵棵生機勃勃的奇樹異草,滿山遍野的百花爭豔光麗,雄鷹展翅藍天白雲底下,那能不令人消憂解愁,感慨萬千,人難怪有人傳說,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到這一帶地方時,就被這裏的景色所傾倒,於是下令撤兵,不準在這裏安營紮寨,損壞風景。
  漂流二、地理位置及氣候條件
  梁平縣蟠竜鎮;暖濕亞熱帶季風氣候
  蟠竜景觀之一-古銀杏樹.
  蟠竜洞外的蟠竜大橋
  三、傳說
  幡竜洞的有關傳說也是迷人的。洞前原有香火很盛的寺廟,與天洞有一石橋相連,天洞前原有兩棵碩大的柏樹,洞門是很厚的木板作成,洞內奉有很多菩薩,香火不斷;人們祈求菩薩保佑風調雨順。其中有個叫張正仁的菩薩,是從外地運來的,幹旱時,衹要有人嚮他求雨,總是有求必應,求者還沒走到傢.就大雨傾盆了,其它人求的竜王爺,就不一定應了。寺廟也常是舉行重大儀式的地方。若遇擺筵席,可以嚮天洞藉碗,後來有一次還碗,還碗的人動了欲念,想看看碗是怎樣收回的,於是放下碗躲在洞口的柏樹後看,不一會兒,但見有兩個美女飄然而來,收起碗往裏就走,還碗的人不肯放過,但將上去,這時,卻有兩猛力擋住去路,從此以後,再也藉不來碗了。
  四、交通條件及所需時間
  距縣城16公裏旅遊公路;行程約30分鐘、旅遊時間為周末休閑、四季皆宜
  五 費用:大楷在300元左右.全程AA製,大部分為車費)資料整理中!
  六、主要景區(代表性景點)介紹
  1.古洞蟠竜洞 2.古銀杏樹 3.白蓮洞 4.老竜洞 5.鄭傢洞 6.崖泉瀑布 7.百步梯 8.鬥大黃荊 現已開發,具有探險、度假、狩獵、觀景休閑避暑等功能。
  七、備註
  該景區旅遊註意事項:防火
  銀杏古樹
相關詞
旅遊玉石
包含詞
蟠竜洞風景名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