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躍亞目 : 長角亞目 > 蟋蟀
目錄
·《唐風 Tang Feng: 蟋蟀 XI SHUAI》·《齊己 Qi ji: 蟋蟀 cricket》·《艾性夫 Ai Xingfu: 蟋蟀 cricket》
·《仇遠 Chou Yuan: 蟋蟀 cricket》·更多詩歌...·No. 6
·xī shuài xī shuài·亦作"螅蟀" Also as "intestinal worm cricket"·??詩.唐風??篇名 Poetry. Tang Wind English Version
·象聲詞 Onomatopoeia·物種名稱 Species name·形態特徵 Morphology
·分佈範圍 Distribution·生活習性 Habits·生長繁殖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常見品種 Common varieties·藥用價值 Medicinal value·其他相關 Other
·綜述 Overview·物種名稱 Species name·藥用價值 Medicinal value
·其他相關 Other·意思 Meaning·同名小說 The same name novel
·常見品種 Common varieties·百科辭典 Encyclopedia·英文解釋
·法文解釋·相關詞·分類詳情
·更多結果...
《蟋蟀 XI SHUAI》
詩人: 唐風 Tang Feng

蟋蟀
  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無已大康,職思其居。好樂無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歲聿其逝。今我不樂,日月其邁。無已大康,職思其外。好樂無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車其休。今我不樂,日月其慆。無以大康。職思其憂。好樂無荒,良士休休。


  The cricket is in the hall,
  And the year is drawing to a close.
  If we do not enjoy ourselves now,
  The days and months will be leaving us.
  But let us not go to great excess;
  Let us first think of the duties of our position;
  Let us not be wild in our love of enjoyment.
  The good man is anxiously thoughtful.
  
  The cricket is in the hall,
  And the year is passing away.
  If we do not enjoy ourselves now,
  The days and months will have gone.
  But let us not go to great excess;
  Let us first send our thoughts beyond the present;
  Let us not be wild in our love of enjoyment.
  The good man is ever diligent.
  
  The cricket is in the hall,
  And our carts stand unemployed.
  If we do not enjoy ourselves now,
  The days and months will have gone by.
  But let us not go to an excess;
  Let us first think of the griefs that may arise;
  Let us not be wild in our love of enjoyment.
  The good man is quiet and serene.
《蟋蟀 cricket》
詩人: 齊己 Qi ji

  聲異蟪蛄聲,聽須是正聽。無風來竹院,有月在莎庭。
  雖不妨調瑟,多堪伴誦經。誰人嚮秋夕,為爾欲忘形。
《蟋蟀 cricket》
詩人: 艾性夫 Ai Xingfu

  不從草際伴啼螿,偏逐西風入我床。
  心事甚如愁欲訴,秋吟直與夜俱長。
  一年時節蟲聲早,半樹梧桐月影涼。
  憶得重鬍衰柳下,健兒籠汝鬥斜陽。
《蟋蟀 cricket》
詩人: 仇遠 Chou Yuan

  蟋蟀一何多,曉夜鳴不已。
  居然聲相應,各為氣所使。
  零露聊飽蟬,落葉纔庇螘。
  秋風滿庭砌,安能久居此。
  愁聲不欲聽,我聽差可喜。
  平生勝負心,一笑付童子。
更多詩歌...
請鑒賞:

  郭印 Guo Yin:蟋蟀 cricket
  釋行海 Shi Hanghai:蟋蟀 cricket
No. 6
  昆蟲名≮褐色﹐觸角很長﹐後腿粗大﹐善於跳躍。雄的善鳴﹐好鬥。也叫促織。
xī shuài xī shuài
  蟋蟀科的跳躍昆蟲的通稱,以雄性摩擦前翅的特化部分發出唧唧聲而著稱。觸角較身軀為長
亦作"螅蟀" Also as "intestinal worm cricket"
  亦作“螅蟀”。
  1.昆蟲名。黑褐色,觸角很長,後腿粗大,善於跳躍。雄的善鳴,好鬥。也叫促織。《詩·豳風·七月》:“十月蟋蟀入我牀下。”《逸周書·時訓》:“螅蟀居闢。” 朱右曾 校釋:“螅蟀生土中,有翼而未能飛,但居壁上。闢、壁同。” 葉聖陶 《隔膜·母》:“風也不起,蟋蟀也不叫,花間小蟲跳躍的微聲也沒有。”
??詩.唐風??篇名 Poetry. Tang Wind English Version
  《詩·唐風》篇名。小序謂刺 晉僖公 “儉不中禮”。《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印段 賦《蟋蟀》。 趙孟 曰:‘善哉,保傢之主也!吾有望矣。’”《文選·張衡<西京賦>》:“獨儉嗇以齷齪,忘《蟋蟀》之謂何。” 薛綜 註:“《蟋蟀》,《唐》詩刺儉也,言獨為節愛,不念《唐》詩所刺邪!” 唐 韓愈 《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吳郎中》詩:“地失嘉禾處,《風》存《蟋蟀》辭。”
象聲詞 Onomatopoeia
  象聲詞。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捲一:“同伴中但聞樓板蟋蟀聲,如相擁而行者。”
物種名稱 Species name
  蟋蟀(xishuai)(gryllulus;gryllus)無脊椎動物,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一名促織,中國北方俗名蛐蛐。
形態特徵 Morphology
  蟋蟀多數中小型,少數大型。黃褐色至黑褐色。頭圓,胸寬,絲狀觸角細長易斷。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顎發達,強於咬鬥。前足和中足相似並同長;後足發達,善跳躍;尾須較長。前足脛節上的聽器,外側大於內側。雄性喜鳴、好鬥,有互相殘殺現象。雄蟲前翅上有發音器,由翅脈上的颳片、摩擦脈和發音鏡組成。前翅舉起,左右摩擦,從而震動發音鏡,發出音調。雌性個體較大,針狀或矛狀的産卵管裸出,翅小。雄性蟋蟀相互格鬥是為了爭奪食物、鞏固自己的領地和占有雌性。
分佈範圍 Distribution
  全世界已知約2500種,中國已知約150種,其中臺灣省50種。(另此處數據有疑問:世界上已定名的約有1400種以上,我國已定名有30種以上。)若幹種類為旱作物的害蟲。
生活習性 Habits
  蟋蟀穴居,常棲息於地表、磚石下、土穴中、草叢間。夜出活動。雜食性,吃各種作物、樹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誘發。在鬥蟋蟀時,如果以細軟毛刺激雄蟋的口須,會鼓舞它衝嚮敵手,努力拚搏;如果觸動它的尾毛,則會引起它的反感,用後足脛節嚮後猛踢,表示反抗。
  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況都是獨立生活,絶不允許和別的蟋蟀住一起(雄蟲在交配時期也和另一個雌蟲居住在一起),因此,它們彼此之間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會咬鬥起來。 蟋蟀是以善鳴好鬥著稱的。在蟋蟀傢族中,雌雄蟋蟀並不是通過“自由戀愛”而成就“百年之好”的。哪衹雄蟋蟀勇猛善鬥,打敗了其它同性,那它就獲得了對雌蟋蟀的占有權,所以在蟋蟀傢族中“一夫多妻”現象是屢見不鮮的。當然,從生物學進化論觀點來分析,這也是自然選擇,優勝劣汰,有利於蟋蟀家庭子子孫孫健康昌盛。此外,蟋蟀的鳴聲也是頗有名堂的,不同的音調、頻率能表達不同的意思,夜晚蟋蟀響亮的長節奏的鳴聲,既是警告別的同性:這是我的領地,你別侵入!同時又招乎異性:“我在這兒,快來吧!”當有別的同性不識擡舉貿然闖入時,那麽它便威嚴而急促地鳴叫以示嚴正警告。若“最後通牒”失效,那麽一場為了搶占領土和捍衛領士的兇殺惡戰便開始了,兩衹蟋蟀甩開大牙,蹬腿鼓翼,戰在一起,其激烈程度,决不亞於古代兩國交戰時最慘烈的肉搏。 蟋蟀的分佈地域極廣,幾乎全國各地都有,黃河以南各省更多。它喜歡棲息在土壤稍為濕潤的山坡、田野、亂石堆和草叢之中。 此蟲一般在夏季的8月開始鳴叫,野外通常在20度時鳴叫得最歡,10月下旬氣候轉冷時即停止鳴叫。它每年發生1代,産卵在土中以卵越鼕。 雄蟲遇雌蟲時,其鳴叫聲可變為:“唧唧吱、唧唧吱”,交配時則發出帶顫的“吱......”聲。 雄蟲好鬥,當兩衹雄蟲相遇時,先是竪翅鳴叫一番,以壯聲威,然後即頭對頭,各自張開鉗子似的大口互相對咬,也用足踢,常可進退滾打3~5個回合。然後,敗者無聲的逃逸,勝者則高竪雙翅,傲然地大聲長鳴,顯得十分得意。 蟋蟀因其能鳴善鬥,自古便為人飼養。據記載,中國家庭飼養蟋蟀始於唐代,當時無論朝中官員,還是平民百姓,人們在閑暇之餘都喜歡帶上自己的“寶貝”,聚到一起一爭高下。據研究,蟋蟀是一種古老的昆蟲,至少已有1.4億年的歷史。 每個寧靜的夏夜,草叢中便會傳來陣陣清脆悅耳的鳴叫聲。聽,蟋蟀們又在開演唱會了!蟋蟀優美動聽的歌聲並不是出自它的好嗓子,而是它的翅膀。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蟋蟀在不停地震動雙翅,難道它是在振翅欲飛嗎?當然不是了,翅膀就是它的發聲器官。回為在蟋蟀右邊的翅膀上,有一個像銼樣的短刺,左邊的翅膀上,長有像刀一樣的硬棘。左右兩翅一張一合,相互摩擦。振動翅膀就可以發出悅耳的聲響了。每到繁殖期,雄性蟋蟀會更加賣力地震動翅膀,用動聽的歌聲,尋找佳偶。其中歌王當屬長顎蟋蟀。體長可達20毫米左右,觸角長約35毫米,因兩顆大牙嚮前突出,故名長顎蟋蟀,俗稱剋斯。 除了善於歌唱,蟋蟀還十分好鬥。
生長繁殖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常見的蟋蟀(如北京油葫蘆)每年發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鼕。卵單産,産在雜草多而嚮陽的田埂、墳地、草堆邊緣的土中。雄蟲築土穴與雌蟲同居。喜棲息於蔭涼、土質疏鬆、較濕的環境中。蟲口過於密集時,常自相殘殺。花生大蟋在廣西1年1代,若蟲在土穴中越鼕,翌年3~4月出土,為害花生幼苗。6月上旬羽化為成蟲 ,繼續為害。11月中下旬,以若蟲開始越鼕。成蟲、若蟲穴居深達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簡單,衹有一個逃避孔。在産卵前增建3~5個供産卵用的支穴,並出外搜索花生嫩莖葉和種子,運回穴內儲存,以供飼養初孵的若蟲。初孵若蟲群居,數天後外出覓食,各自分別掘穴。
  蟋蟀是中國東北地區、華北地區、長江下遊和華南地區的重要農業害蟲,它們破壞各種作物的根、莖、葉、果實和種子,對幼苗的損害特別嚴重。在南方,花生大蟋破壞花生幼苗達10%~30%,它們也危害玉米、黃麻、煙草、棉花、大豆和木薯,往往造成缺苗,影響收成。
常見品種 Common varieties
  中華蟋蟀(gryllus chi-nensis)。體長約2釐米,體黑褐色。年生1代,以卵在土壤中越鼕。雄性發音器在前翅近基部,以翅摩擦發音。聽器位於前足脛節上。穴居性,常在地下、地面或磚石縫中活動,為害植物根、莖、葉、種子和果實等,多於夜間取食,咬食植物近地面的柔嫩部分,造成缺苗,是農業害蟲。
  大棺頭蟋蟀(loxoblemmus doenitzi),頭扁,前端平,嚮前傾斜,雄性頭嚮兩側明顯突出;
  油葫蘆(gryllus testaceus),身體暗黑色,有光澤,兩復眼的內上方具有黃條紋,直達頭後部。前翅淡褐色,也有光澤,後翅較發達,雌性的産卵器長達2釐米。夜間覓食,成蟲、若蟲均為害大豆、高粱、花生、瓜類、蔬菜等作物。全國各省多有分佈。
藥用價值 Medicinal value
  【別名】蛐蛐、夜鳴蟲、將軍蟲、秋蟲、鬥雞
  【簡介】蟋蟀科昆蟲蟋蟀gryllulus chinensis weber,以乾燥全體入藥。夏秋捕捉,開水燙死,曬幹。
  【性味與歸經】辛、鹹,溫。有毒。
  【功能與主治】利尿,破血,利咽。用於水腫,小便不通,尿路結石,肝硬化腹水,咽喉腫痛。
  【用法與用量】2~6衹,水煎或焙幹研粉服。
  【註意】體虛及孕婦忌服。
  【備註】(1)東北地區産一種蟋蟀為seapsipedu aspersus walker,另有棺頭蟋蟀loxoblemmus doenitzi stein等在不同地區也供藥用。
其他相關 Other
  北京人玩蛐蛐兒
  宗春啓
  白露、秋分、寒露,是北京人鬥蛐蛐兒的高潮期。“勇戰三秋”,就指的是這三個節氣。
  蛐蛐兒,學名叫蟋蟀,有的文章裏叫它鳴蛩,比較普遍的名字是促織。因為一聽見蛐蛐兒叫喚就入秋了,天氣漸涼,提醒人們該準備鼕天的衣服了。故有“促織鳴、懶婦驚”之說。
  不知是誰先發現的,雄性的蛐蛐兒好爭鬥,鬥起來挺好玩兒的,於是就把它們逮回來,令其爭鬥、觀其勝負,以博一樂。據記載,鬥蛐蛐兒之戲,始於唐朝天寶年間。南宋權相賈似道,“少時遊博無行”,掌權後尤喜促織之戲,寫過一部專著:《促織經》。明朝宣德皇帝也愛鬥蛐蛐兒,致使一條好蛐蛐兒價至數十金。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北京人玩蛐蛐兒,大概也始於明朝吧。
  並非所有的北京人都玩蛐蛐兒,玩兒蛐蛐兒的,衹是北京人中的“玩傢”。
  玩傢,外行讀作“玩兒傢”。聽起來,好像“玩兒”是動詞,“傢”是賓語。好嘛,把“傢”給玩兒了,這不成了敗傢子嗎!正確的讀法是“玩傢兒”。“玩”,不帶“兒”音。
  玩傢兒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逮上一兩條蛐蛐兒擱在罐兒裏養着,稱不上是玩傢兒。鬥架是雄蟋蟀之間的較量。蟋蟀相遇會用觸角辨別對方,兩雄相遇必然露出兩顆大牙,一决高下。而一雄一雌相遇則是另一番情景。兩衹蟋蟀會柔情蜜意,互表仰慕之情。 古時娛樂性的鬥蟋蟀,通常是在陶製的或磁製的蛐蛐罐中進行。兩雄相遇,一場激戰就開始了。首先猛烈振翅鳴叫,一是給自己加油鼓勁,二是要滅滅對手的威風,然後纔呲牙咧嘴的開始决鬥。頭頂,腳踢,捲動着長長的觸須,不停地旋轉身體,尋找有利位置,勇敢撲殺。幾個回合之後,弱者垂頭喪氣,敗下陣去,勝者仰頭挺胸,趾高氣昂,嚮主人邀功請賞。最善鬥的當屬蟋蟀科的墨蛉,民間百姓稱為黑頭將軍。一隻既能鳴又善鬥的好蟋蟀,不但會成為鬥蛐蛐者的榮耀,同樣會成為蟋蟀王國中的王者。
  拿蛐蛐兒
  蛐蛐兒是野生的。要想玩蛐蛐兒,先得把它逮到手——不說“逮”,說“拿”。
  過去拿蛐蛐兒,要到北京郊區。據金受申先生在《老北京的生活》裏說,過去北京專有人從事逮蛐蛐兒、賣蛐蛐兒的。立秋之前帶上幹糧到北京西山、北山去拿蛐蛐兒,一走就十來天,回來後拿到廟會上去賣。玩蛐蛐兒的主兒到廟會上去拿就行了,當然不是白拿,得給錢。有名氣、有地位的玩傢兒,到時候有人把蛐蛐兒送到府上去。真正的玩傢兒拿蛐蛐兒,一拿就是一筐。一筐裏裝十把,一把十四罐,每罐裏裝一條。這140條蛐蛐兒就夠玩一個秋天了。當然140條不是全部養起來,還要挑選一番。挑選的標準是:“頭圓、牙大、腿須長,頸粗、毛糙、勢要強。”符合這些標準的留下,其餘的就處理掉了。
  玩傢兒們也有自己到郊區去拿蛐蛐兒的。北京郊區有幾個地方出蛐蛐兒。說什麽地方出蛐蛐兒,大概源於兩條:一是那地方蛐蛐兒多,好拿;一是那個地方的蛐蛐兒善鬥。先是到西山八大處,後來到永定河西邊的雲崗。筆者小時候就聽說:雲崗盆底坑兒的蛐蛐兒善鬥,號稱鐵嘴鋼牙。昌平十三陵一帶的山區也是出蛐蛐兒的地方。到後來北京附近沒蛐蛐兒可拿了,就衹好去外地買了。如今蛐蛐兒的産地,講究是河北易縣的,號稱“小易州”。山東樂陵的也不錯,最好的數兗州地區寧陽的蛐蛐兒。
  養蛐蛐兒
  養蛐蛐兒的器具,講究的是蛐蛐罐兒。蛐蛐罐兒有瓷的,也有陶的,最好的是用澄漿泥燒製的:高15釐米左右,直徑13釐米左右,厚近2釐米。要求口兒大、膛兒深、壁厚,上面有蓋。如今誰手裏若有百年以上的澄漿泥蛐蛐兒罐,那可是值錢的寶貝了。這種罐兒的優點不在它的外觀,而是保溫保濕性能好、適合蛐蛐兒在裏面生存。新罐兒不是拿來就用,得先打底兒:用黃土、黑土、白灰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後墊在蛐蛐兒罐裏。為什麽要加白灰呢,因為沒有白灰粘不住。白灰不是有鹼性麽,打完底兒等三合土幹了,還要放在水裏泡,把鹼性徹底泡出去才能用。打好的底兒既不能掉,又不能碎。
  光有罐兒了還不行,還得有兩樣東西:水槽兒和過籠兒。
  先說水槽兒:瓷的,半圓形,直徑約3釐米,高0.7釐米,槽內深0.3釐米。這東西做得精緻、小巧,挂着釉兒,描着花兒,圖案有金魚、水草、蛐蛐兒什麽的,還寫着字:勇戰三秋。筆者見識不廣,覺得這應該是體積最小、建造最精細的瓷器。它的用處不必細說:喂蛐蛐兒水喝的。聽說這麽一個水槽兒,時下價值數百元!
  再說過籠兒:澄漿泥燒的,質地細膩,顔色淺灰,高不到3釐米,扇面形,上面有蓋,蓋上有提手,可以揭開。過籠兒兩端有洞門,蛐蛐兒可以穿過去。裏面的空間可以容納兩條蛐蛐兒。這過籠兒有什麽用呢?一是蛐蛐兒喜歡在暗處呆着,過籠兒就是蛐蛐兒的窩;二是養蛐蛐兒不能光養雄的(二尾兒),還得有雌的(三尾兒)做伴兒纔行。如果雄蛐蛐兒不和雌蛐蛐兒交配——行話叫“過鈴兒”,它是不會和同性鬥的。過籠兒,就是供蛐蛐兒過鈴兒的洞房。
  養蛐蛐兒,必須給蛐蛐兒提供一個和在野外差不多的生存條件。這其中的學問多了去了,此處難以盡述。過去有錢的玩傢兒,一到秋天專門雇把式給他養蛐蛐兒。蛐蛐兒把式,就是伺候蛐蛐兒的專傢。
  鬥蛐蛐兒
  養蛐蛐兒為的是鬥。鬥蛐蛐兒也有許多講究。一是鬥蛐蛐兒的季節,不能早了,早了蛐蛐兒未發育成熟。要等到秋分,天氣漸涼時纔開始。
  蛐蛐兒也講究重量等級。鬥蛐蛐兒之前,要把蛐蛐兒放在專門的“舀子”裏,用專門的“秤(讀平聲)兒”稱出蛐蛐兒的體重。現在可能有專門的電子秤了。筆者見到的“秤兒”,比老中藥輔裏稱中藥的戥子還小巧,“秤兒桿”是象牙的,比筷子還細,固定在一個一尺左右見方的紅木框子裏。它能把蛐蛐兒的體重精確到一兩的萬分之一(兩、錢、分、釐、毫)。一般的蛐蛐兒的體重在六釐左右,八釐就是大蛐蛐兒了。稱體重的目的是為了公平競爭,體重相差一毫都不鬥。因為蛐蛐兒的主人不希望他精心養護的“愛將”有一次戰敗的記錄。一條好蛐蛐兒衹要戰敗一次,便從此喪失了鬥志,對它的主人來說也就沒有價值了。因而如果讓它和重於自己的對手比賽,就是贏了,也要自身受損,要是輸了就更“冤”了。
  真正的玩傢兒鬥蛐蛐兒是很正規的。事先要備好“戰場”,要下請帖。玩傢兒們帶着自己的蛐蛐兒赴約,沒有帶一兩條的,一般還要帶上一兩個人,幫助照看自傢的蛐蛐兒。正式比賽有專門的“鬥盆”作為戰場,有專人擔任裁判,還有專人負責核準參賽蛐蛐兒的體重。比賽開始以後,賽場上鴉雀無聲,多少衹眼睛都盯着賽盆裏的蛐蛐兒,蛐蛐兒的主人心裏甭提多緊張了,手心裏能攥出汗來!因為蛐蛐兒之間的爭鬥也是很激烈、很有觀賞性的。蛐蛐兒和人一樣,有的勇猛,有的狡猾,你來我往,有進有退,有時兩蟲糾纏撕咬在一起,猶如摔跤場上的兩名勇士!鬥勝了的蛐蛐兒帶給主人的必然是心花怒放;鬥敗了,主人自然沮喪。但玩傢兒都是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彼此客客氣氣、禮尚往來。玩傢兒鬥蛐蛐兒,圖的是好玩,非為獲利。有時雖也“挂點兒彩”,不過是一兩盒香煙而已。當然,用此種方式賭博的也不是沒有。但也應以“玩物不喪志”為度。
綜述 Overview
  拼音:xī shuài
  亦稱“促織”、“趨織”、“吟蛩”、“蛐蛐兒”。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觸角較(比)體軀(軀體)為長。雌性的産卵管裸出。雄性善鳴,好鬥。種類很多,最普通的為中華蟋蟀,體長約20毫米。年生一代。以翅摩擦發音。乾燥蟲體入藥,性溫,味辛鹹,有毒,功能利尿,主利水腫、小便不通等癥。同科有油葫蘆、大棺頭蟋等。因均在地下活動,嚙食植物莖葉、種實和根部,都是農業害蟲。
  蟋蟀(cricket)是直翅目(Orthoptera)蟋蟀科(Gryllidae)昆蟲,因鳴聲悅耳而聞名。約2,400種,長3∼50公釐(0.12∼2吋)。觸角細,後足適於跳躍,跗節三節,腹部有2根細長的感覺附器(尾須)。前翅硬、革質;後翅膜質,用於飛行。雄蟲通過前翅上的音銼與另一前翅上的一列齒(約50∼250個)互相摩擦而發聲。音的頻率取决於每秒擊齒的次數,從最大蟋蟀種類的1,500周/秒到最小蟋蟀種類的將近10,000周/秒。鳴聲的速率與溫度直接有關,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快。最普通的鳴聲有招引雌性的尋偶聲;有誘導雌性交配的求偶聲,還有用以驅去其他雄性的戰鬥聲。雌雄在前足脛節都有敏感的聽器。多數雌蟲以細長的産卵器産卵於土中或植物莖內,對植物常可造成嚴重危害。在北方,蟋蟀多於秋季成熟産卵,若蟲於次春孵出,蛻皮6∼12次而成熟。成蟲壽命一般為6∼8周。
  蟋蟀亞科(Gryllinae)的田野蟋蟀屬(Gryllus)和傢蟋蟀(Achetadomesticus,舊作Gryllusdomesticus)體粗壯,黑或褐色,常打淺洞;取食植物、動物、衣服或互殘。田野蟋蟀又稱黑蟋蟀,常生活在田野或庭院,有時進入室內。傢蟋蟀頭部色淺,並有深色橫帶;已從歐洲引入北美;見於建築物及垃圾堆中;傢蟋蟀及田野蟋蟀均分佈廣泛,日夜鳴叫。在美國售作魚餌,又用於生物學實驗。田野蟋蟀屬常出現於詩、文中。如狄更斯的《爐邊蟋蟀》(TheCricketontheHearth)。針蟋亞科(Nemobiinae,或歸入蟋蟀亞科)長12公釐,鳴聲為一係列高調的顫音,生活在牧區及林區。條紋針蟋(Nemobiusvittatus)腹部有三條暗紋。樹蟋亞科(Oecanthinae)白或緑色。翅透明;因食蚜蟲而有益,但産卵時損傷樹枝;鳴聲為悠長的顫音。雪白樹蟀(Oecanthusfultoni)通稱溫度計樹蟀,因其在15秒鐘內發出的顫音數再加40,便大約等於當時的華氏溫度。棲息在喬木和灌木的種類夜間叫,草叢種類日夜都叫。蟻蟋亞科(Myrmecophilinae)的種類小型,3∼5公釐長,無翅,弓背,生活於蟻巢中。鉦蟋亞科(Mogoplistinae)的種類(無翅灌叢蟋)常見於灌叢或熱帶多沙地區水邊的碎石下,體細長,5∼13公釐,無翅或翅小,而覆有透明易磨去的鱗片。蛣蛉亞科(Trigonidiinae)的種類(有翅灌叢蟋)4∼9公釐長,産卵器劍形,生活於池邊灌叢中。金蛣蛉亞科(Eneopterinae)的種類(褐色灌叢蟋)較大,瘦長,淺褐色,常見於樹上或灌叢中。在東方,人們籠養雄蟋蟀聽其鳴叫;在中國鬥蟋蟀的風習已有數百年之久。蟋蟀在神話及迷信中起重要作用。人們認為有蟋蟀存在便等於好運和智慧,傷害蟋蟀便帶來不幸。在緬甸曼德勒的市場上銷售一種大型棕色的炸蟋蟀,常供遊方僧人食用。
  在英語中,許多其他昆蟲亦稱cricket,如竈馬、沙螽(Jerusalemcricket)、螻蛄(molecricket)和蚤螻(pygmysandcricket)。
物種名稱 Species name
  蟋蟀(xishuai)(Gryllulus;Gryllus)無脊椎動物,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一名促織,中國北方俗名蛐蛐夜鳴蟲、將軍蟲、秋蟲、鬥雞'趨織。 蟋蟀
  蟋蟀多數中小型,少數大型。黃褐色至黑褐色。頭圓,胸寬,絲狀觸角細長易斷。咀嚼式口腔。有的大顎發達,強於咬鬥。前足和中足相似並同長;後足發達,善跳躍;尾須較長。前足脛節上的聽器,外側大於內側。雄性喜鳴、好鬥,有互相殘殺現象。雄蟲前翅上有發音器,由翅脈上的颳片、摩擦脈和發音鏡組成。前翅舉起,左右摩擦,從而震動發音鏡,發出音調。雌性個體較大,針狀或矛狀的産卵管裸出,翅小。雄性蟋蟀相互格鬥是為了爭奪食物、鞏固自己的領地和占有雌性。
藥用價值 Medicinal value
  【別名】蛐蛐兒、夜鳴蟲、將軍蟲、秋蟲、鬥雞、促織、趨織。
  【簡介】蟋蟀科昆蟲蟋蟀Gryllulus chinensis Weber,以乾燥全體入藥。夏秋捕捉,開水燙死,曬幹。
  【性味與歸經】辛、鹹,溫。有毒。
  【功能與主治】利尿,破血,利咽。用於水腫,小便不通,尿路結石,肝硬化腹水,咽喉腫痛。
  【用法與用量】2~6衹,水煎或焙幹研粉服。
  【註意】體虛及孕婦忌服。
  【備註】(1)東北地區産一種蟋蟀為Seapsipedu aspersus Walker,另有棺頭蟋蟀Loxoblemmus doenitzi Stein等在不同地區也供藥用。
  【各傢論述】
  1.《藥性考》:能發痘。
  2.《任城日記》:治水蠱。
  3.《綱目拾遺》:性通利,治小便切。
  4.《四川中藥志》:治陽痿。
  5. 趙際昌:凡産不下,用幹看一枚,煎湯服。
  【選方】
  ①治小水不通,痛脹不止:蟋蟀一個。陰陽瓦焙幹,為末。白滾湯下,小兒減半。(《醫方集聽》)
  ②治跌撲傷小肚,尿閉不出:蟋蟀一枚。煎服。(《養素園傳信方》)
  ③治老人尿閉:蟋蟀四衹,螻蛄四衹,生甘草一錢。煎湯,分三次溫服。(《現代實用中藥》)
  ④治小兒遺尿:蟋蟀一個。焙,末,滾水下,照歲(數)服,如兒十一歲者,每次服一個,服至十一個為止。(《慈航活人書》)
  ⑤治腎虛陽痿:蟋蟀、蜻蜓、狗腎。共為末,兌酒服。(《四川中藥志》)
  黑黃出土賽金剛,生性耐鬥衆迷狂
其他相關 Other
  北京人玩蛐蛐兒
  宗春啓
  白露、秋分、寒露,是北京人鬥蛐蛐兒的高潮期。“勇戰三秋”,就指的是這三個節氣。
  蛐蛐兒,學名叫蟋蟀,有的文章裏叫它鳴蛩,比較普遍的名字是促織。因為一聽見蛐蛐兒叫喚就入秋了,天氣漸涼,提醒人們該準備鼕天的衣服了。故有“促織鳴、懶婦驚”之說。
  不知是誰先發現的,雄性的蛐蛐兒好爭鬥,鬥起來挺好玩兒的,於是就把它們逮回來,令其爭鬥、觀其勝負,以博一樂。據記載,鬥蛐蛐兒之戲,始於唐朝天寶年間。南宋權相賈似道,“少時遊博無行”,掌權後尤喜促織之戲,寫過一部專著:《促織經》。明朝宣德皇帝也愛鬥蛐蛐兒,致使一條好蛐蛐兒價至數十金。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北京人玩蛐蛐兒,大概也始於明朝吧。
  並非所有的北京人都玩蛐蛐兒,玩兒蛐蛐兒的,衹是北京人中的“玩傢”。
  玩傢,外行讀作“玩兒傢”。聽起來,好像“玩兒”是動詞,“傢”是賓語。好嘛,把“傢”給玩兒了,這不成了敗傢子嗎!正確的讀法是“玩傢兒”。“玩”,不帶“兒”音。
  玩傢兒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逮上一兩條蛐蛐兒擱在罐兒裏養着,稱不上是玩傢兒。鬥架是雄蟋蟀之間的較量。蟋蟀相遇會用觸角辨別對方,兩雄相遇必然露出兩顆大牙,一决高下。而一雄一雌相遇則是另一番情景。兩衹蟋蟀會柔情蜜意,互表仰慕之情。 古時娛樂性的鬥蟋蟀,通常是在陶製的或磁製的蛐蛐罐中進行。兩雄相遇,一場激戰就開始了。首先猛烈振翅鳴叫,一是給自己加油鼓勁,二是要滅滅對手的威風,然後纔呲牙咧嘴的開始决鬥。頭頂,腳踢,捲動着長長的觸須,不停地旋轉身體,尋找有利位置,勇敢撲殺。幾個回合之後,弱者垂頭喪氣,敗下陣去,勝者仰頭挺胸,趾高氣昂,嚮主人邀功請賞。最善鬥的當屬蟋蟀科的墨蛉,民間百姓稱為黑頭將軍。一隻既能鳴又善鬥的好蟋蟀,不但會成為鬥蛐蛐者的榮耀,同樣會成為蟋蟀王國中的王者。
  拿蛐蛐兒
   蛐蛐兒是野生的。要想玩蛐蛐兒,先得把它逮到手——不說“逮”,說“拿”。
  過去拿蛐蛐兒,要到北京郊區。據金受申先生在《老北京的生活》裏說,過去北京專有人從事逮蛐蛐兒、賣蛐蛐兒的。立秋之前帶上幹糧到北京西山、北山去拿蛐蛐兒,一走就十來天,回來後拿到廟會上去賣。玩蛐蛐兒的主兒到廟會上去拿就行了,當然不是白拿,得給錢。有名氣、有地位的玩傢兒,到時候有人把蛐蛐兒送到府上去。真正的玩傢兒拿蛐蛐兒,一拿就是一筐。一筐裏裝十把,一把十四罐,每罐裏裝一條。這140條蛐蛐兒就夠玩一個秋天了。當然140條不是全部養起來,還要挑選一番。挑選的標準是:“頭圓、牙大、腿須長,頸粗、毛糙、勢要強。”符合這些標準的留下,其餘的就處理掉了。
  玩傢兒們也有自己到郊區去拿蛐蛐兒的。北京郊區有幾個地方出蛐蛐兒。說什麽地方出蛐蛐兒,大概源於兩條:一是那地方蛐蛐兒多,好拿;一是那個地方的蛐蛐兒善鬥。先是到西山八大處,後來到永定河西邊的雲崗。筆者小時候就聽說:雲崗盆底坑兒的蛐蛐兒善鬥,號稱鐵嘴鋼牙。昌平十三陵一帶的山區也是出蛐蛐兒的地方。到後來北京附近沒蛐蛐兒可拿了,就衹好去外地買了。如今蛐蛐兒的産地,講究是河北易縣的,號稱“小易州”。山東樂陵的也不錯,最好的數兗州地區寧陽的蛐蛐兒。
  養蛐蛐兒
  養蛐蛐兒的器具,講究的是蛐蛐罐兒。蛐蛐罐兒有瓷的,也有陶的,最好的是用澄漿泥燒製的:高15釐米左右,直徑13釐米左右,厚近2釐米。要求口兒大、膛兒深、壁厚,上面有蓋。如今誰手裏若有百年以上的澄漿泥蛐蛐兒罐,那可是值錢的寶貝了。這種罐兒的優點不在它的外觀,而是保溫保濕性能好、適合蛐蛐兒在裏面生存。新罐兒不是拿來就用,得先打底兒:用黃土、黑土、白灰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後墊在蛐蛐兒罐裏。為什麽要加白灰呢,因為沒有白灰粘不住。白灰不是有鹼性麽,打完底兒等三合土幹了,還要放在水裏泡,把鹼性徹底泡出去才能用。打好的底兒既不能掉,又不能碎。
  光有罐兒了還不行,還得有兩樣東西:水槽兒和過籠兒。
  先說水槽兒:瓷的,半圓形,直徑約3釐米,高0.7釐米,槽內深0.3釐米。這東西做得精緻、小巧,挂着釉兒,描着花兒,圖案有金魚、水草、蛐蛐兒什麽的,還寫着字:勇戰三秋。筆者見識不廣,覺得這應該是體積最小、建造最精細的瓷器。它的用處不必細說:喂蛐蛐兒水喝的。聽說這麽一個水槽兒,時下價值數百元!
  再說過籠兒:澄漿泥燒的,質地細膩,顔色淺灰,高不到3釐米,扇面形,上面有蓋,蓋上有提手,可以揭開。過籠兒兩端有洞門,蛐蛐兒可以穿過去。裏面的空間可以容納兩條蛐蛐兒。這過籠兒有什麽用呢?一是蛐蛐兒喜歡在暗處呆着,過籠兒就是蛐蛐兒的窩;二是養蛐蛐兒不能光養雄的(二尾兒),還得有雌的(三尾兒)做伴兒纔行。如果雄蛐蛐兒不和雌蛐蛐兒交配——行話叫“過鈴兒”,它是不會和同性鬥的。過籠兒,就是供蛐蛐兒過鈴兒的洞房。
  養蛐蛐兒,必須給蛐蛐兒提供一個和在野外差不多的生存條件。這其中的學問多了去了,此處難以盡述。過去有錢的玩傢兒,一到秋天專門雇把式給他養蛐蛐兒。蛐蛐兒把式,就是伺候蛐蛐兒的專傢。
  鬥蛐蛐兒
  養蛐蛐兒為的是鬥。鬥蛐蛐兒也有許多講究。一是鬥蛐蛐兒的季節,不能早了,早了蛐蛐兒未發育成熟。要等到秋分,天氣漸涼時纔開始。
  蛐蛐兒也講究重量等級。鬥蛐蛐兒之前,要把蛐蛐兒放在專門的“舀子”裏,用專門的“秤(讀平聲)兒”稱出蛐蛐兒的體重。現在可能有專門的電子秤了。筆者見到的“秤兒”,比老中藥輔裏稱中藥的戥子還小巧,“秤兒桿”是象牙的,比筷子還細,固定在一個一尺左右見方的紅木框子裏。它能把蛐蛐兒的體重精確到一兩的萬分之一(兩、錢、分、釐、毫)。一般的蛐蛐兒的體重在六釐左右,八釐就是大蛐蛐兒了。稱體重的目的是為了公平競爭,體重相差一毫都不鬥。因為蛐蛐兒的主人不希望他精心養護的“愛將”有一次戰敗的記錄。一條好蛐蛐兒衹要戰敗一次,便從此喪失了鬥志,對它的主人來說也就沒有價值了。因而如果讓它和重於自己的對手比賽,就是贏了,也要自身受損,要是輸了就更“冤”了。
  真正的玩傢兒鬥蛐蛐兒是很正規的。事先要備好“戰場”,要下請帖。玩傢兒們帶着自己的蛐蛐兒赴約,沒有帶一兩條的,一般還要帶上一兩個人,幫助照看自傢的蛐蛐兒。正式比賽有專門的“鬥盆”作為戰場,有專人擔任裁判,還有專人負責核準參賽蛐蛐兒的體重。比賽開始以後,賽場上鴉雀無聲,多少衹眼睛都盯着賽盆裏的蛐蛐兒,蛐蛐兒的主人心裏甭提多緊張了,手心裏能攥出汗來!因為蛐蛐兒之間的爭鬥也是很激烈、很有觀賞性的。蛐蛐兒和人一樣,有的勇猛,有的狡猾,你來我往,有進有退,有時兩蟲糾纏撕咬在一起,猶如摔跤場上的兩名勇士!鬥勝了的蛐蛐兒帶給主人的必然是心花怒放;鬥敗了,主人自然沮喪。但玩傢兒都是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彼此客客氣氣、禮尚往來。玩傢兒鬥蛐蛐兒,圖的是好玩,非為獲利。有時雖也“挂點兒彩”,不過是一兩盒香煙而已。當然,用此種方式賭博的也不是沒有。但也應以“玩物不喪志”為度。
  古時娛樂性的鬥蟋蟀,通常是在陶製的或磁製的蛐蛐罐中進行。兩雄相遇,一場激戰就開始了。首先猛烈振翅鳴叫,一是給自己加油鼓勁,二是要滅滅對手的威風,然後纔呲牙咧嘴的開始决鬥。頭頂,腳踢,捲動着長長的觸須,不停地旋轉身體,尋找有利位置,勇敢撲殺。幾個回合之後,弱者垂頭喪氣,敗下陣去,勝者仰頭挺胸,趾高氣昂,嚮主人邀功請賞。最善鬥的當屬蟋蟀科的墨蛉,民間百姓稱為黑頭將軍。一隻既能鳴又善鬥的好蟋蟀,不但會成為鬥蛐蛐者的榮耀,同樣會成為蟋蟀王國中的王者。
意思 Meaning
  北方俗叫“蛐蛐兒”。一類有害的昆蟲,身體黑褐色,雄的好鬥,兩翅摩擦能發聲。
  附錄:詠蟋蟀詩句
  《蟋蟀
  花叢月下總吱吱,正是秋聲歡唱時。
  得意之時多失意,三五成群捉蛐蛐。
  ——(安平)張志真
同名小說 The same name novel
  蟋蟀
  作者:徐名濤 著
  出版社:河南文藝出版社
  isbn:7806236503
  印次:1
  紙張:膠版紙 出版日期:2006-4-1
  字數:165000
  版次:1
  內容提要:
  這是兩個不同的場景,一個是私人化的宅院,一個是公共化的妓院。但這兩個不同的場景卻隱含了共同的人性和欲望,在無數的謊言中上演了相似的愛恨情仇。陳傢大院的主人陳天萬陳掌櫃一生沉迷鬥蟋蟀,他的生死悲歡都與蟋蟀息息相關,在愛妾與蟋蟀之間他更愛蟋蟀,但他必須說出更愛小妾阿雄;小妾梅娘與少東傢有染、與知縣兩情相悅、與義子王士毅有肌膚之親並最終身懷六甲;王士毅表面儒雅但與妻子豆兒同床異夢,對收留他的義父陳掌櫃的兩個小妾虎視眈眈以怨報德;管傢表面忠誠但對陳傢傢産蓄謀已久韜光養晦……但這一切都被謊言所遮蔽。院墻之外雖然傳言不絶街談巷議,但大院昏暗的生活仍在瞞與騙中悄然流逝。然而死水微瀾終釀成滔天大浪,陳傢大院更換了主人,那個衹有母親而父親匿名的孩子,雖然身份曖昧,但因眉眼、提蟋蟀罐走路姿態和對蟋蟀的癡迷,使人們有理由相信了那就是陳掌櫃的孩子。鄰里釋然大院寧靜,但這個被命名為司釗的孩子,許多年過後,無論他的父親是誰,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又一個陳天萬,他一定會承傳陳傢大院。這個意味深長的結尾,也使《蟋蟀》成為一部意味深長的小說。
  作者簡介:
  徐名濤,安徽和縣人,上高中時開始發表作品,近年在《鐘山》、《大傢》、《莽原》等雜志發表長篇小說四部,代表作有《西街西街》、《這山已是一片秋色》、《北京往事》、《蟋蟀》、《越陷越深》,中短篇小說集《開頭》,散文詩歌集《王蒙山》等。世界中文作傢協會理事,中國作傢協會會員,文學碩士,歷任報紙主編、央視製片人,曾在多傢企業管理公司任執行董事,為中國最早推廣is09000認證專傢之一,在中國企業管理與國際接軌方面盡過力,現居北京。
常見品種 Common varieties
  中華蟋蟀(gryllus chi-nensis)。體長約2釐米,體黑褐色。年生1代,以卵在土壤中越鼕。雄性發音器在前翅近基部,以翅摩擦發音。聽器位於前足脛節上。穴居性,常在地下、地面或磚石縫中活動,為害植物根、莖、葉、種子和果實等,多於夜間取食,咬食植物近地面的柔嫩部分,造成缺苗,是農業害蟲。
  大棺頭蟋蟀(loxoblemmus doenitzi),頭扁,前端平,嚮前傾斜,雄性頭嚮兩側明顯突出;
   油葫蘆(gryllus testaceus),身體暗黑色,有光澤,兩復眼的內上方具有黃條紋,直達頭後部。前翅淡褐色,也有光澤,後翅較發達,雌性的産卵器長達2釐米。夜間覓食,成蟲、若蟲均為害大豆、高粱、花生、瓜類、蔬菜等作物。全國各省多有分佈。
百科辭典 Encyclopedia
    xishuai
    蟋蟀
    cricket
    昆蟲綱直翅目(Orthoptera)蟋蟀科 (Gryllidae)。地下害蟲。常見的種類有大蟋蟀 (Brachytrupes pote-ntosus)和油葫蘆(Gryllus testaceus)。大蟋蟀又名華南大蟋蟀,在中國分佈於華南各省(自治區);國外分佈於印度和東南亞各國。為害花生、大豆、甘薯、麥類、高粱、玉米、甘蔗、芝麻、瓜類、蔬菜、棉花以及果木的幼苗,咬食切斷植物的幼莖,造成缺苗。油葫蘆在中國分佈於東北、華北、華東和西南;國外分佈於蒙古、朝鮮、日本、東南亞各國。被害植物有粟、黍稷、蕎麥、甘薯、棉、芝麻、花生、瓜類、豆類和蔬菜,食害葉、莖、種子和果實。
    大蟋蟀體長約40毫米,棕褐色。頭部較前胸廣阔,兩復眼間有“Y”形淺溝,觸角較身體稍長,後足腿節強大,尾須長。雌成蟲腹末産卵管較尾須短。雄成蟲的兩前翅上具有發音器,翅振動時由粗糙的肘脈與後翅的括片相摩擦而發聲。若蟲與成蟲相似,體小,僅具翅芽。喜在砂質旱地營穴而居,是夜出性地下害蟲。華南一年發生1代,以若蟲在土穴內越鼕。3月上旬開始大量出土活動為害,3~4月是一年中為害的主要時期。5~7月陸續羽化為成蟲,卵數十粒成堆産於分叉的洞穴底部,□化為若蟲後分散挖穴居住。洞穴深度16~20釐米至130~160釐米,因時期和蟲齡不同而異。洞口常覆蓋有一堆鬆土,悶熱的夜晚活動最盛。
     大蟋蟀
    油葫蘆體長19~24毫米,黑褐色有光澤,頭部復眼的內緣和兩頰黃褐色。其餘特徵與大蟋蟀相似。華北一年發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鼕,翌年4月底至5月下旬陸續□化,6~8月是為害盛期,並相繼羽化為成蟲。成、若蟲白天均潛伏於薄層積草或磚瓦土塊下,夜間外出覓食,行動敏捷。成蟲好鬥,蟲數多時常互相殘殺。若蟲常數頭或數十頭聚棲一處。雌蟲喜在多草的嚮陽田硬、河道和渠道附近産卵。至9~10月營穴産卵越鼕。
    防治蟋蟀常用糠麩或瓜菜拌藥製成毒餌,傍晚撒在田間誘殺,或田間噴撒藥粉。油葫蘆可堆草誘集捕殺。
     (黃邦侃)
    
英文解釋
  1. :  Chinese Cricket
  2. n.:  cricket,  grig,  field cricket,  small brown jumping insect that makes a shrill sound by rubbing its front wings together
法文解釋
  1. n.  grillon
相關詞
生物動物自然科學昆蟲寵物自然直翅目鐘蟋科
更多結果...
分類詳情
棗紅瑪瑙紅烏青紅白蟹青紫青
老白蟹黃竹葉青真紅油青藤花紫
尖頭青白黃正青鴉青茄皮紫石榴紅
白青大白紅紫黑紫純白黑青
真紫真青蝦青烏頭金翅烏麻頭青麻頭
黃麻頭紅頭紫紅麻頭狗蠅黃白牙青白麻頭
純紅淡白淡黃淡青淡紫紅黃
深黃深紫真黃紫黃白紫青烏
水紅紅青玫瑰紫青黃月白正白
紫頭金翅紫殼白牙紫篤重青一綫銀牙淡紫烏頭銀翅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