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文名:蝴蝶蘭
別名:蝶蘭(臺灣植物名匯),臺灣蝴蝶蘭(臺灣植物志)
學名:phalaenopsis amabilis
科屬:蘭科蝴蝶蘭屬
分佈:菲律賓、馬來半島和我國臺灣
習性:喜高溫、高濕、半陰環境,越鼕溫度不低於18度 |
|
蝴蝶蘭的學名按希臘文的原意為“好像蝴蝶般的蘭花”。它固能吸收空氣中的養分而生存,歸入氣生蘭範疇,可說是熱帶蘭花中的一個大族。它的植株非常奇特,既無匍匐莖,也無假球莖。每棵衹長出數張活象湯匙般肥厚的闊葉,交互疊列在基部之上。白色粗大的氣根則露在葉片周圍,有的攀附在花盆的外壁,極富天然野趣。到了新春時節,一枝長達盈尺的花梗就從葉腋抽出,然後一朵接一朵地開放。每花均有5暮,中間嵌鑲唇瓣。花色鮮豔奪日,既有純白、鵝黃。絆紅、也有淡紫、橙赤和蔚藍。有不少品種兼備雙色或三色,有的好像綉上圖案的條紋,有的又有如噴了均勻的彩點,每枝開花七八朵,多的十二三朵,可連續觀賞六七十天。當全部盛開時,仿佛一群列隊而出的蝴蝶正在輕輕飛翔,它那種飄逸的閑情,真令人産生一種如詩如畫,似夢似幻的感覺。
蝴蝶蘭屬是著名的切花種類,全屬50多種,蝴蝶蘭是單莖性附生蘭,莖短,葉大,花莖一至數枚,拱形,花大,因花形似蝶得名。其花姿優美,顔色華麗,為熱帶蘭中的珍品,有“蘭中皇后”之美譽。
蝴蝶蘭花姿婀娜,花色高雅,在世界各國廣為栽培。她雖屬氣生蘭,但卻沒有假珠莖,僅基部有極短的莖。葉寬而厚,長橢圓形,可達50釐米以上。有的品種在葉上有美麗的淡銀色斑駁,下面為紫色。花梗由葉腋中抽出,稍彎麯,長短不一,開花數朵至數百朵,形如蝴蝶,萼片長橢圓形,唇瓣先端三裂,花色繁多,可開花一個月以上,國外多作切花,是洋蘭中的高檔品。 |
|
蝴蝶蘭是在1750年發現的,迄今已發現七十多個原生種,大多數産於潮濕的亞洲地區,自然分佈於阿隆姆、緬甸、印度洋各島的、南洋群島、菲律賓以至臺灣。臺東的武森永一帶森林及緑島所産的蝴蝶蘭最著名。但由於森林砍伐與採集過度,資源明顯減少。作為商品栽培的蝴蝶蘭多是人工雜交選育品種。蝴蝶蘭原産於亞洲。在我國臺灣和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都有分佈。其中以臺灣出産最多。 |
|
全世界原生種約有70多種,經雜交選育的品種有530多個。以開黃花的較為名貴。有個稱為“天皇”的黃花品種,堪稱為“超級巨星”,討價甚昂。至於藍花品種亦較為珍稀。1952年與1953年的國際洋蘭博覽會上,臺灣送展的蝴蝶蘭連續兩年獲得金牌奬杯。1989年香港舉辦的第14次蘭花展覽,鬍炳熾先生送展的一棵白瓣紅唇的蝴蝶蘭獲得全場的總冠軍奬。這些傑出的殊榮為蝴蝶蘭的開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今,歐美各國人士對蝴蝶蘭的消費量不斷增加,舉凡高級宴會都少不了蝴蝶蘭作擺設。許多新娘和濱相更喜愛用它作為捧花和襟花。單是意大利在1990年曾銷售蝴蝶蘭260多萬株,創歷史最高紀錄。在香港每盆約賣7o~100港元,母枝切花售15~30港元。 |
|
莖很短,常被葉鞘所包。葉片稍肉質,常3—4枚或更多, 亡面緑色,背面紫色, 橢圓形,長圓形或鐮刀狀長圓形,長10—20釐米,寬3—6釐米,先端銳尖或鈍,基部 楔形或有時歪斜,具短而寬的鞘。花序側生於莖的基部,長達50釐米,不分枝或有時 分枝;花序柄緑色,粗4—5毫米,被數枚鱗片狀鞘;花序軸紫緑色,多少回折狀,常 具數朵由基部嚮頂端逐朵開放的花;花苞片卵狀三角形,長3—5毫米;花梗連同子房 緑色,纖細,長2.5—4.5釐米;花白色,美麗,花期長;中萼片近橢圓形,長2.5—3 釐米,寬1.4--1.7釐米,先端鈍,基部稍收狹,具網狀脈;側萼片歪卵形,長2.6— 3.5釐米,寬1.4—2.2釐米,先端鈍,基部收狹並貼生在蕊柱足上,具網狀脈;花瓣 菱狀圓形,長2.7—3.4釐米,寬2.4—3.8釐米,先端圓形,基部收狹呈短爪,具網狀 脈;唇瓣3裂,基部具長約7—9毫米的爪;側裂片直立,倒卵形,長2釐米,先端圓 形或銳尖,基部收狹,具紅色斑點或細條紋,在兩側裂片之間和中裂片基部相交處具1 枚黃色肉突;中裂片似菱形,長1.5—2.8釐米,寬1.4—1.7釐米,先端漸狹並且具2 條長8—18毫米的捲須,基部楔形;蕊柱粗壯,長約1釐米,具寬的蕊柱足;花粉團2 個,近球形,每個劈裂為不等大的2片。 花期4—6月。 |
|
喜高溫、高濕、半陰環境,越鼕溫度不低於18度。由於蝴蝶蘭出生於熱帶雨林地區,本性喜暖畏寒。生長適溫為15~20℃,鼕季10c以下就會停止生長,低於5℃容易死亡。在嶺南各地如要進行批量生産,必須要有防寒設施,實行保護性栽培。如果家庭小量種植,在遇冷時立即移入室內便可以安全過鼕。對它的繁殖大多采用細胞組織培養,經試管育成幼苗移栽,大約經過兩年左右便可開花。有些母株當花期結束後,有時花梗上的腋芽也會生長發育成為子株,當它長出根時可從花梗上切下進行分株繁殖。
其盆栽的植料不宜用泥土,而要采用水苔、浮石、桫欏屑、木炭碎等,或者直接把幼苗固定在渺楞板(又稱蛇木)上,讓它自行附着生長。這種栽培方法乃係仿照它在原始時的生態環境。當它開花時把整塊板子挂在墻上觀賞,確實別有一番韻味。蝴蝶蘭的氣根頗多,其根尖翠緑,相當敏感,要細心加以保護,切不可觸動損傷,否則,就好像打壞了人的嘴巴,要正常進食就睏難了。蝴蝶蘭喜歡潮濕和半陰的環境,要求空間經常保持濕度50%~70%,盆內不能淋水過多。
如果種於傢居陽臺,在晴日最好每天灑濕地面三四次,讓它的植株能吸收蒸發的水分。在夏秋季節不能讓陽光直射。但早上的朝陽對它生長最好)應充分加以利用。如果春季陰雨天過多,晚上要用光管給它增加光照,以利日後開花。對於施肥方法與栽培舞女蘭差不多。蝴蝶蘭對病蟲害的抵抗力較弱,經常會發生葉斑病和根腐病,可采用農藥百菌清或達仙衝1000倍溶液噴射,每隔七八天噴1次,連噴3次。這些藥液沾在葉上留有白色痕跡,可不必抹去,以利於繼續發揮殺菌作用。 |
|
蝴蝶蘭花語:我愛你、幸福嚮你飛來
蝴蝶蘭對應星座:水瓶座&射手座,代表忠誠、智慧、理性、美德。
各種花色的蝴蝶蘭也有不同的含義:
白蝴蝶蘭: 愛情純潔、友誼珍貴
紅心蝴蝶蘭:鴻運當頭、永結同心
紅色蝴蝶蘭: 仕途順暢、幸福美滿
條點蝴蝶蘭:事事順心、心想事成
黃蝴蝶蘭: 事業發達、生意興隆
迷你蝴蝶蘭:快樂天使、風化正茂 |
|
蝴蝶蘭從瓶苗到開花出售分5個生長階段:瓶苗、小苗、中苗、大苗、開花階段。栽培管理要點如下。
一、前期管理。瓶苗生長階段,最適生長溫度白天為25℃-28℃,夜間18-20℃。小苗階段生長適溫23℃。35℃以上或10℃以下,生長停止。剛出瓶的小苗溫度應低於20℃,空氣相對濕度保持70-80%,光綫控製在1000勒剋斯以下。通過一段過渡期後,光照逐漸提高到1萬勒剋斯,最後可達1.5萬勒剋斯。
小苗生長階段的肥水管理,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組培苗出瓶後3-5天內不宜灌肥、澆水,但需馬上進行殺菌處理。可用多菌靈1000倍液葉面殺菌,隔天噴生根粉,噴3次。經3-5天過渡期後,第1次灌肥,用花多多10號(氮、磷、鉀比例為30:10:10)1800倍液噴施,以水苔全濕為標準。隔1天再用花多多10號(30:10:10)2500倍液噴葉面肥。1周後,據小苗幹濕情況第2次灌肥,此時以高氮、低磷、低鉀為施肥原則。
經4個月培育後,小苗長成中苗,此時應換盆。水草鬆緊度以手自然握拳掌心下方肌肉的鬆緊度標準,鬆緊度可大可小,但必須統一標準。中苗時期管理基本和小苗階段相似,但光照可提高到2萬勒剋斯。施肥以花多多8、1號(氮、磷、鉀比例分別為20:10:20、20:20:20)交替使用。中苗時期要註意新葉的走嚮與長勢,一般按東西走嚮放置,並定期對葉片進行反轉。此時施肥原則為低氮、高磷、高鉀。
中苗經4-6個月培育後進入大苗階段。管理方法與中苗一樣,但施肥采用1號花多多(氮、磷、鉀比例為20:20:20)。
二、後期管理。開花期即生長後期的管理。蝴蝶蘭的開花是低溫促成的,所以除在管理上要精細外,還應控製好溫度。首先保持溫度在20℃以上2個月,以後將夜間溫度降至18℃以下,45天後形成花芽。花芽形成後夜間溫度保持在18-20℃,白天保持25-28℃。3-4個月後可開花,花期溫度略為降低,但不低於15℃,花芽伸出後必須竪立支柱,即在花莖伸展而尚未倒伏前竪立支柱,並將花莖綁在支柱上,留給花莖伸長增粗的空間。
開花期水肥管理尤為重要。澆水宜在上午10時實施,避免將水直接灑到花朵上。澆水後采用抽風機通風,保持棚內空氣新鮮,使殘留水分盡快散失。此時施肥以花多多2號(氮、磷、鉀比例為10:30:20)1000倍液為佳,視蝴蝶蘭自身狀況而定。
蝴蝶蘭易患軟腐病、灰斑病。軟腐病傳染性極快,一旦發現立即將病株隔離。病株可用代酸錳鋅或好生靈防治。通常15天殺菌1次。 |
|
1、栽培介質:蝴蝶蘭常見的栽培介質主要以水草、苔蘚為主。
2、溫度:家庭養蝴蝶蘭首先要保證溫度。蝴蝶蘭喜歡高溫高濕的環境,生長時期最低溫度應保持在15℃以上,蝴蝶蘭適宜生長溫度為16℃至30℃。秋鼕和鼕春之交以及鼕季氣溫低時應註意增溫,一般鼕季有供暖設備的房間,這個溫度不難達到,但要註意,不要將花直接放在暖氣片上或離之過近。夏季溫度偏高時需要降溫,並註意通風,若溫度高於32℃,蝴蝶蘭通常會進入半休眠狀態,要避免持續高溫。春節前後為盛花期,適當降溫可延長觀賞時間,開花時夜間溫度最好控製在13℃至16℃之間,但不能低於13℃。
3、澆水:蝴蝶蘭原産於原始森林中,霧氣較多,溫度較高。蝴蝶蘭沒有粗大的假球莖儲存養分,如果空氣中溫度不足,則葉面發皺且軟弱無力。因此,蝴蝶蘭宜在通風、濕度高的環境中栽培養護。蝴蝶蘭適宜生長空氣濕度為50%至80%。蝴蝶蘭新根伸長旺盛期要多澆水,花後休眠期少澆水。春秋兩季每天下午五時前後澆水一次,夏季植株生長旺盛,每天上午九時和下午五時各澆一次水,鼕季光照弱,溫度低,隔周澆水一次已足夠,宜在上午十時前進行。如遇寒潮來襲,不宜澆水,保持乾燥,待寒潮過後再恢復澆水。澆水的原則是見幹見濕,當栽培基質表面變幹時再澆一次透水,水溫應與室溫接近。當室內空氣乾燥時,可用噴霧器直接嚮葉面噴霧,見葉面潮濕即可,但註意,花期噴水不可將水霧噴到花朵上。自來水應貯存72小時以上方可澆灌。
4、光照:儘管蝴蝶蘭較喜陰,但仍需要使蘭株能接受部分光照,尤其花期前後,適當的光可促使蝴蝶蘭開花,使開出的花豔麗持久,一般應放在室內有散射光處,勿讓陽光直射。
5、通風:蝴蝶蘭的正常生長需要流動的新鮮空氣,故傢養蝴蝶蘭通風一定要良好,尤其是在夏季高濕期,一定要以良好的通風來防暑,同時也能避免病蟲害的感染。
6、營養:蝴蝶蘭要全年施肥,除非低溫持續很久,否則不應停肥。鼕天為蝴蝶蘭的花芽分化期,停肥很容易導致無花或花少。春夏期間為生長期,可每隔7天至10天施用一次稀薄液肥,宜用有機肥,也可施用蝴蝶蘭專用營養液,但有花蕾時勿施,否則容易提早落蕾。夏天長葉(即花期過後),可以追施氮肥和鉀肥。秋鼕花莖生長期則可用磷肥,但要稀薄,約每隔2周至3周施用一次。施肥的時間在下午澆水以後,施肥數次後,要用大量水衝洗蘭盆及蘭株,以免殘留的無機????類危害根部。
7、花後管理:花期一般在春節前後,觀賞期可長達2個月至3個月。當花枯萎後,須盡早將凋謝的花剪去,這樣可減少養分的消耗。如果將花莖從基部數4節至5節處剪去,2個月至3個月後可再度開花。但這樣植株養分消耗過大,不利於來年的生長。如想來年再度開出好花,最好將花莖從基部剪下,當基質老化時,應適時更換,否則透氣性變差,會引起根係腐爛,使植株生長減弱甚至死亡。一般在新葉生長出的5月份換盆為宜。 |
|
1、澆水過頻:栽培蝴蝶蘭的朋友,總是擔心蝴蝶蘭缺水,不管栽培介質是否乾燥,天天澆水,造成嚴重爛根。
2、溫度過低:通常蝴蝶蘭開花株上市的時間大多在早春,而買回傢後一般也都置於客廳等處欣賞,這些地方的日溫雖然足夠,但夜溫卻稍嫌偏低。另一方面,專業栽培的蘭花大多是在設備良好的溫室裏,相比之下,傢裏的溫度和濕度都稍嫌不足,使得植株的長勢往往會日益衰弱。因此,有時不論養護得多麽好,蘭花仍有不開花的時候。
3、施肥過量:有肥就施,而且不註意濃度,覺得施了肥就會長得快。須知蝴蝶蘭宜施薄肥,應少量多次。切記“進補”不可過度,不然適得其反。
4、小株種大盆:覺得用大盆,可以給蝴蝶蘭寬鬆的環境,用料充足。其實用大盆後,水草不易乾燥,須知蝴蝶蘭喜通氣,氣通則舒暢。 |
|
作者: 鬍鬆華 編著
出 版 社: 廣東科技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1-6-1
字數: 120000
版次: 1
頁數: 92
印刷時間: 2001/06/01
紙張: 銅版紙
i s b n : 9787535926760
包裝: 平裝 |
|
蝴蝶蘭在洋蘭世界中被譽為“洋蘭王後”。它以其色彩豔麗,品種多樣,姿態婀娜博得世人的青睞。
本書介紹了蝴蝶蘭的形態、品種、栽培和鑒賞等方面。其中重點推介的蝴蝶蘭原種、雜交種和欣賞品種共300多個,每個種和品種都附有精美的彩色圖照;書中還較詳盡地介紹了栽培蝴蝶蘭的有關新技術等。
本書內容全面,圖照豐富,印製精美,適合廣大蘭花愛好者、園林工作者以及園林院校的師生閱讀參考。 |
|
一、蝴蝶蘭的形態和生態習性
(一)蝴蝶蘭的形態
(二)蝴蝶蘭的生態習性
二、蝴蝶蘭的種類、品種和近緣屬
(一)蝴蝶蘭屬的分類和分佈
(二)蝴蝶蘭雜交品種介紹
(三)蝴蝶蘭名優品種欣賞
(四)蝴蝶蘭的近緣種屬介紹
(五)蝴蝶蘭的異屬雜交
(六)蝴蝶蘭的奇花欣賞
三、蝴蝶蘭的栽培
(一)植料的選擇
(二)盆具與附植板
(三)傢居栽培法
(四)溫室栽培法
(五)病蟲害防治
四、蝴蝶蘭的繁殖
(一)無菌播種繁殖法
(二)組織培養繁殖法
(三)花梗催芽繁殖法
(四)小苗的護理
五、蝴蝶蘭的鑒賞和選購
(一)鑒賞的重點
(二)評分的方法
(三)現代蝴蝶蘭的流行趨勢
(四)購蘭須知
六、蝴蝶蘭的應用
(一)怎樣用蝴蝶蘭盆花裝飾居室
(二)蝴蝶蘭切花的運用 |
|
中文名: 蝴蝶蘭
別名: 蝶蘭(臺灣植物名匯),臺灣蝴蝶蘭(臺灣植物志)
學名/拉丁名:Phalaenopsis amabilis
英文名字: Moth Orchid; butterfly orchid
科屬分類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單子葉植物綱 Liliopsida
目: 天門鼕目 Asparagales
科: 蘭科 Orchidaceae
亞科: 樹蘭亞科 Epidendroideae
族: 萬代蘭族 Vandaeae
亞族: 指甲蘭亞族 Aeridinae
屬: 蝴蝶蘭屬 Phalaenopsis
自然分佈:
菲律賓、馬來半島和我國臺灣等低緯度熱帶海島。
習性簡介:
喜歡高氣溫、高濕度、通風透氣 極度不耐澇 耐半陰環境,忌烈日直射,越鼕溫度不低於15度。
植物簡介:
蘭科(Orchidaceae)舌唇蘭屬(Platanthera或Habenaria)植物,約100種。原産歐亞、北非、北美和中美。兩個很有名的種:二葉舌唇蘭(P. bifolia)開白花, 植株較小。緑花舌唇蘭(P. chlorantha)花大,緑白色,株形也較大。兩者均有 5∼15朵花,芳香,簇生成穗狀花序。
蝴蝶蘭的學名按希臘文的原意為“好像蝴蝶般的蘭花”。它能吸收空氣中的養分而生存,歸入氣生蘭範疇,可說是熱帶蘭花中的一個大族。它的植株非常奇特,既無匍匐莖,也無假球莖。每棵衹長出數張活象湯匙般肥厚的闊葉,交互疊列在基部之上。白色粗大的氣根則露在葉片周圍,有的攀附在花盆的外壁,極富天然野趣。到了新春時節,一枝長達盈尺的花梗就從葉腋抽出,然後一朵接一朵地開放。每花均有5暮,中間嵌鑲唇瓣。花色鮮豔奪日,既有純白、鵝黃。絆紅、也有淡紫、橙赤和蔚藍。有不少品種兼備雙色或三色,有的好像綉上圖案的條紋,有的又有如噴了均勻的彩點,每枝開花七八朵,多的十二三朵,可連續觀賞六七十天。當全部盛開時,仿佛一群列隊而出的蝴蝶正在輕輕飛翔,它那種飄逸的閑情,真令人産生一種如詩如畫,似夢似幻的感覺。
蝴蝶蘭屬是著名的切花種類,全屬50多種,蝴蝶蘭是單莖性附生蘭,莖短,葉大,花莖一至數枚,拱形,花大,因花形似蝶得名。其花姿優美,顔色華麗,為熱帶蘭中的珍品,有“蘭中皇后”之美譽。
蝴蝶蘭花姿婀娜,花色高雅,在世界各國廣為栽培。它雖屬氣生蘭,但卻沒有假珠莖,僅基部有極短的莖。葉寬而厚,長橢圓形,可達50釐米以上。有的品種在葉上有美麗的淡銀色斑駁,下面為紫色。花梗由葉腋中抽出,稍彎麯,長短不一,開花數朵至數百朵,形如蝴蝶,萼片長橢圓形,唇瓣先端三裂,花色繁多,可開花一個月以上,國外多作切花,是洋蘭中的高檔品。
産地分佈:
蝴蝶蘭是在1750年發現的,迄今已發現七十多個原生種,大多數産於潮濕的亞洲地區,自然分佈於阿隆姆、緬甸、印度洋各島、南洋群島、菲律賓以至臺灣。臺東的武森永一帶森林及緑島所産的蝴蝶蘭最著名。
品種繁多:
全世界原生種約有70多種,但原生種大多花小不豔,作為商品栽培的蝴蝶蘭多是人工雜交選育品種。
經雜交選育的品種有530多左右。以開黃花的較為名貴。有個稱為“天皇”的黃花品種,堪稱為“超級巨星”,討價甚昂。至於藍花品種亦較為珍稀。1952年與1953年的國際洋蘭博覽會上,臺灣送展的蝴蝶蘭連續兩年獲得金牌奬杯。1989年香港舉辦的第14次蘭花展覽,鬍炳熾先生送展的一棵白瓣紅唇的蝴蝶蘭獲得全場的總冠軍奬。這些傑出的殊榮為蝴蝶蘭的開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今,歐美各國人士對蝴蝶蘭的消費量不斷增加,舉凡高級宴會都少不了蝴蝶蘭作擺設。許多新娘和濱相更喜愛用它作為捧花和襟花。單是意大利在1990年曾銷售蝴蝶蘭260多萬株,創歷史最高紀錄。在香港每盆約賣7O~100港元,母枝切花售15~30港元。
蝴蝶蘭品種
1.小花蝴蝶蘭 為蝴蝶蘭的變種。花朵稍小。
2.臺灣蝴蝶蘭 為蝴蝶蘭的變種。葉大,扁平,肥厚,緑色,並有斑紋。花徑分枝。
3.斑葉蝴蝶蘭 別名席勒蝴蝶蘭。為通屬常見種。葉大,長圓形,長70釐米,寬14釐米,葉面有灰色和緑色斑紋,葉背紫色。花多選170多朵,花徑8-9釐米,淡紫色,邊緣白色。花期春、夏季。
4.曼氏蝴蝶蘭 別名版納蝴蝶蘭。為同屬常見種。葉長30釐米,緑色,葉基部黃色,萼片和花瓣橘紅色,帶褐紫色橫紋。唇瓣白色,3裂,側裂片直立,先端截形,中裂片近半月形,中央先端處隆起,兩側密生乳突狀毛。花期3-4月。
5.阿福德蝴蝶蘭 為同屬常見種。葉長40釐米,葉面主脈明顯,緑色,葉背面帶有紫色,花白色,中央常帶緑色或乳黃色。
6.菲律賓蝴蝶蘭 為同屬常見種。花莖長約60釐米,下垂.花棕褐色,有紫褐色橫斑紋,花期5-6月。
7.滇西蝴蝶蘭 為同屬常見種。萼片和花瓣黃緑色,唇瓣紫色,基部背面隆起呈乳頭狀。
形態特徵:
莖很短,常被葉鞘所包。葉片稍肉質,常3—4枚或更多, 亡面緑色,背面紫色, 橢圓形,長圓形或鐮刀狀長圓形,長10—20釐米,寬3—6釐米,先端銳尖或鈍,基部 楔形或有時歪斜,具短而寬的鞘。花序側生於莖的基部,長達50釐米,不分枝或有時 分枝;花序柄緑色,粗4—5毫米,被數枚鱗片狀鞘;花序軸紫緑色,多少回折狀,常 具數朵由基部嚮頂端逐朵開放的花;花苞片卵狀三角形,長3—5毫米;花梗連同子房 緑色,纖細,長2.5—4.5釐米;花白色,美麗,花期長;中萼片近橢圓形,長2.5—3 釐米,寬1.4--1.7釐米,先端鈍,基部稍收狹,具網狀脈;側萼片歪卵形,長2.6— 3.5釐米,寬1.4—2.2釐米,先端鈍,基部收狹並貼生在蕊柱足上,具網狀脈;花瓣 菱狀圓形,長2.7—3.4釐米,寬2.4—3.8釐米,先端圓形,基部收狹呈短爪,具網狀 脈;唇瓣3裂,基部具長約7—9毫米的爪;側裂片直立,倒卵形,長2釐米,先端圓 形或銳尖,基部收狹,具紅色斑點或細條紋,在兩側裂片之間和中裂片基部相交處具1 枚黃色肉突;中裂片似菱形,長1.5—2.8釐米,寬1.4—1.7釐米,先端漸狹並且具2 條長8—18毫米的捲須,基部楔形;蕊柱粗壯,長約1釐米,具寬的蕊柱足;花粉團2 個,近球形,每個劈裂為不等大的2片。 花期4—6月。
生態習性及養護:
喜高氣溫、高濕度、通風半陰環境,忌水澇氣悶。越鼕溫度不低於15度。由於蝴蝶蘭出生於熱帶雨林地區,本性喜暖畏寒。生長適溫為18~30℃,鼕季15C以下就會停止生長,低於10℃容易死亡。在嶺南各地如要進行批量生産,必須要有防寒設施,實行保護性栽培。如果家庭小量種植,在遇冷時立即移入室內保持溫度便可以安全過鼕。
對它的繁殖大多采用細胞組織培養,經試管育成幼苗移栽,大約經過兩年左右便可開花。有些母株當花期結束後,有時花梗上的腋芽也會生長發育成為子株,當它長出根時可從花梗上切下進行分株繁殖。
質料:由於其氣生屬性,其盆栽的植料不宜用泥土,而要采用水苔、浮石、桫欏屑、木炭碎等,或者直接把幼苗固定在渺楞板(又稱蛇木)上,讓它自行附着生長。這種栽培方法乃係仿照它在原始時的生態環境。當它開花時把整塊板子挂在墻上觀賞,確實別有一番韻味。蝴蝶蘭的氣根頗多,其根尖翠緑,相當敏感,要細心加以保護,切不可觸動損傷根尖,否則此根會停止生長。
溫度:蝴蝶蘭屬熱帶高溫蘭,適宜生長溫度為20-30攝氏度。低於15度即進入休眠,低於10度容易死亡。但高於35度高溫影響生長並容易患病。開花需經歷一個月的15-18度低溫才能促成花芽分化,此後如果繼續持續低溫則花梗萌發遲緩。
空氣:蝴蝶蘭喜歡空氣高濕且通風的環境。要求空氣經常保持濕度60%~80%,並且保持空氣流通最好有微風吹拂,盆內不能積水過多,根如果被液態水包圍達6-8小時, 極易爛根,所以通氣是養好蝴蝶蘭的關鍵,質料需酥鬆透氣則根生長強健。忌幹熱風吹拂。北方鼕季種植不能放在暖氣片上或直對空調風吹拂。
陽光:蝴蝶蘭自然條件下多附生於熱帶雨林高樹枝幹上有樹蔭庇護。忌烈日直射,否則會大面積灼傷葉片,但也不耐室內過陰,會導致生長緩慢不利於養分存儲和開花。最好能放於朝北朝東的陽臺或窗臺旁,使之接受到散射光,則生長強健病害少。
水分:由於沒有匍匐莖和假鱗莖,蝴蝶蘭不耐旱,又由於氣生性質 蝴蝶蘭也畏澇濕。夏季高溫時期保持材質濕潤即可,可用噴霧灑水降溫增濕(但不能使葉心留水容易爛心)也可在花盆旁用濕潤的毛巾增濕,但一定註意:根不能長時間過分陰濕,特別是被液態水長時間包圍極易腐爛,如夏日每日澆水量以當日能自然風幹為好,間幹間濕,這樣會大大減少腐根和病害的發生率。鼕季少澆水僅保持材質微濕即可。
施肥:蝴蝶蘭施肥原則為 薄肥勤施,切忌過濃化肥。濃度以化肥包裝說明上標稱濃度再稀釋1倍左右適宜。即在1500倍-2000倍左右。也可用蝶蘭專用肥。在生長期施氮鉀肥 催花期施用磷鉀肥。每周或半月施用一次即可。開花期休眠期不施肥,但在花前期和花後期應註意適當補充肥料。
促花條件:蝴蝶蘭開花主要受溫度影響。花芽分化需要低溫刺激。在日間20-23度夜間18度以下低溫(但不可長時間低至15度以下)刺激一月後即可使莖內的潛伏芽轉化為花芽。此後當花芽突破表皮長為花梗後,就需要較高溫度,以正常的生長溫度為宜,持續低溫會致使花梗抽發緩慢,花朵偏小甚至中途萎焉。開花期適當增加日照有助於花大色豔提早開花。
病害預防:由於蝴蝶蘭生長於高溫高濕環境。容易遭受病菌侵害且一旦發病蔓延迅速,所以以預防為主。常見的病毒性病害有葉斑病和根腐病炭疽病等,平時可用農藥百菌清(此藥預防效果好病菌抗藥性低,但對已患病植株無治療效果。冠菌清又以其升級産品的達科寧製劑功效更好,)或甲基托布津 (此藥可防可治但病菌易産生抗藥性不可長時間單一施用 ) 1000-1500倍防治,每隔七八天噴1次,連噴3次。這些藥液沾在葉上留有白色痕跡,可不必抹去,以利於繼續發揮殺菌作用。
以上同類産品又以懸浮製劑比粉製劑 效果好,持效長。操作上人體吸毒性更低。
分段養殖:
蝴蝶蘭從瓶苗到開花出售分5個生長階段:瓶苗、小苗、中苗、大苗、開花階段。栽培管理要點如下。
一、前期管理。瓶苗生長階段,最適生長溫度白天為25℃-28℃,夜間18-20℃。小苗階段生長適溫23℃。35℃以上或10℃以下,生長停止。剛出瓶的小苗溫度應低於20℃,空氣相對濕度保持70-80%,光綫控製在1000勒剋斯以下。通過一段過渡期後,光照逐漸提高到1萬勒剋斯,最後可達1.5萬勒剋斯。
小苗生長階段的肥水管理,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組培苗出瓶後3-5天內不宜灌肥、澆水,但需馬上進行殺菌處理。可用多菌靈1000倍液葉面殺菌,隔天噴生根粉,噴3次。經3-5天過渡期後,第1次灌肥,用花多多10號(氮、磷、鉀比例為30:10:10)1800倍液噴施,以水苔全濕為標準。隔1天再用花多多10號(30:10:10)2500倍液噴葉面肥。1周後,據小苗幹濕情況第2次灌肥,此時以高氮、低磷、低鉀為施肥原則。
經4個月培育後,小苗長成中苗,此時應換盆。水草鬆緊度以手自然握拳掌心下方肌肉的鬆緊度標準,鬆緊度可大可小,但必須統一標準。中苗時期管理基本和小苗階段相似,但光照可提高到2萬勒剋斯。施肥以花多多8、1號(氮、磷、鉀比例分別為20:10:20、20:20:20)交替使用。中苗時期要註意新葉的走嚮與長勢,一般按東西走嚮放置,並定期對葉片進行反轉。此時施肥原則為低氮、高磷、高鉀。
中苗經4-6個月培育後進入大苗階段。管理方法與中苗一樣,但施肥采用1號花多多(氮、磷、鉀比例為20:20:20)。
二、後期管理。開花期即生長後期的管理。蝴蝶蘭的開花是低溫促成的,所以除在管理上要精細外,還應控製好溫度。首先保持溫度在20℃以上2個月,以後將夜間溫度降至18℃以下,45天後形成花芽。花芽形成後夜間溫度保持在18-20℃,白天保持25-28℃。3-4個月後可開花,花期溫度略為降低,但不低於15℃,花芽伸出後必須竪立支柱,即在花莖伸展而尚未倒伏前竪立支柱,並將花莖綁在支柱上,留給花莖伸長增粗的空間。
開花期水肥管理尤為重要。澆水宜在上午10時實施,避免將水直接灑到花朵上。澆水後采用抽風機通風,保持棚內空氣新鮮,使殘留水分盡快散失。此時施肥以花多多2號(氮、磷、鉀比例為10:30:20)1000倍液為佳,視蝴蝶蘭自身狀況而定。
蝴蝶蘭易患軟腐病、灰斑病。軟腐病傳染性極快,一旦發現立即將病株隔離。病株可用代酸錳鋅或好生靈防治。通常15天殺菌1次。
養護:
1、栽培介質:蝴蝶蘭常見的栽培介質主要以水草、苔蘚為主。
2、溫度:家庭養蝴蝶蘭首先要保證溫度。蝴蝶蘭喜歡高溫高濕的環境,生長時期最低溫度應保持在15℃以上,蝴蝶蘭適宜生長溫度為16℃至30℃。秋鼕和鼕春之交以及鼕季氣溫低時應註意增溫,一般鼕季有供暖設備的房間,這個溫度不難達到,但要註意,不要將花直接放在暖氣片上或離之過近。夏季溫度偏高時需要降溫,並註意通風,若溫度高於32℃,蝴蝶蘭通常會進入半休眠狀態,要避免持續高溫。春節前後為盛花期,適當降溫可延長觀賞時間,開花時夜間溫度最好控製在13℃至16℃之間,但不能低於13℃。
3、澆水:蝴蝶蘭原産於原始森林中,霧氣較多,溫度較高。蝴蝶蘭沒有粗大的假球莖儲存養分,如果空氣中溫度不足,則葉面發皺且軟弱無力。因此,蝴蝶蘭宜在通風、濕度高的環境中栽培養護。蝴蝶蘭適宜生長空氣濕度為60-0%。蝴蝶蘭新根伸長旺盛期要多澆水,花後休眠期少澆水。春秋兩季每天下午五時前後澆水一次,夏季植株生長旺盛,每天上午九時和下午五時各澆一次水,鼕季光照弱,溫度低,隔周澆水一次已足夠,宜在上午十時前進行。如遇寒潮來襲,不宜澆水,保持乾燥,待寒潮過後再恢復澆水。澆水的原則是見幹見濕,當栽培基質表面變幹時再澆一次透水,水溫應與室溫接近。當室內空氣乾燥時,可用噴霧器直接嚮葉面噴霧,見葉面潮濕即可,但註意,花期噴水不可將水霧噴到花朵上。自來水應貯存72小時以上方可澆灌。
4、光照:儘管蝴蝶蘭較喜陰,但仍需要使蘭株能接受部分光照,尤其花期前後,適當的光可促使蝴蝶蘭開花,使開出的花豔麗持久,一般應放在室內有散射光處,勿讓陽光直射。
5、通風:蝴蝶蘭的正常生長需要流動的新鮮空氣,故傢養蝴蝶蘭通風一定要良好,尤其是在夏季高濕期,一定要以良好的通風來防暑,同時也能避免病蟲害的感染。
6、營養:蝴蝶蘭要全年施肥,除非低溫持續很久,否則不應停肥。鼕天為蝴蝶蘭的花芽分化期,停肥很容易導致無花或花少。春夏期間為生長期,可每隔7天至10天施用一次稀薄液肥,宜用有機肥,也可施用蝴蝶蘭專用營養液,但有花蕾時勿施,否則容易提早落蕾。夏天長葉(即花期過後),可以追施氮肥和鉀肥。秋鼕花莖生長期則可用磷肥,但要稀薄,約每隔2周至3周施用一次。施肥的時間在下午澆水以後,施肥數次後,要用大量水衝洗蘭盆及蘭株,以免殘留的無機????類危害根部。
7、花後管理:花期一般在春節前後,觀賞期可長達2個月至3個月。當花枯萎後,須盡早將凋謝的花剪去,這樣可減少養分的消耗。如果將花莖從基部數4節至5節處剪去,2個月至3個月後可再度開花。但這樣植株養分消耗過大,不利於來年的生長。如想來年再度開出好花,最好將花莖從基部剪下,當基質老化時,應適時更換,否則透氣性變差,會引起根係腐爛,使植株生長減弱甚至死亡。一般在新葉生長出的5月份換盆為宜。
註意事項:
1、澆水過頻:栽培蝴蝶蘭的朋友,總是擔心蝴蝶蘭缺水,不管栽培介質是否乾燥,天天澆水,造成嚴重爛根。
2、溫度過低:通常蝴蝶蘭開花株上市的時間大多在早春,而買回傢後一般也都置於客廳等處欣賞,這些地方的日溫雖然足夠,但夜溫卻稍嫌偏低。另一方面,專業栽培的蘭花大多是在設備良好的溫室裏,相比之下,傢裏的溫度和濕度都稍嫌不足,使得植株的長勢往往會日益衰弱。因此,有時不論養護得多麽好,蘭花仍有不開花的時候。
3、施肥過量:有肥就施,而且不註意濃度,覺得施了肥就會長得快。須知蝴蝶蘭宜施薄肥,應少量多次。切記“進補”不可過度,不然適得其反。
4、小株種大盆:覺得用大盆,可以給蝴蝶蘭寬鬆的環境,用料充足。其實用大盆後,水草不易乾燥,須知蝴蝶蘭喜通氣,氣通則舒暢。
5 花朵幹包 :現在的蝴蝶蘭大多是催花催出來的,離開基地以後,環境改變後很容易出現幹包問題,這時不要認為是幹的,不要多澆水,而是增加室內的濕度,控製室內的溫度,溫度不能太高。購花時盡量選花瓣厚的。
切花栽培技術
一、蝴蝶蘭介紹
蝴蝶蘭原生地為所有亞洲熱帶地區。在野外其白日生長溫度為28-35℃,夜間溫度為20-24℃,喜好高的相對濕度與遮蔭狀況。此作物由根與葉吸收養分。根係也用來固定植物。
二、Anthura公司的育種計劃
在Anthura公司有職業性的育種團隊,育種目標分為盆花與切花。此公司也是唯一將切花列為育種計劃的公司。父本與母本的遺傳特性要求顯性差異以確定其子代有穩定遺傳性,因此可成為一個新品種。其種源有來自40年前開始保存的品種,也有購自亞洲的新品係。新品種的育成包括雜交育成、選拔、與復製量産。育成一個新品種需要7~9年。自交配至形成果莢需要6個月,自種子播種至成為實生苗需1年。自實生苗至開花要1.5年。使用1支花梗製作組培苗要2年,自分生苗至開花要1.5年,因此已經過了6.5年。而到此階段纔開始大量復製分生苗。
Anthura蝴蝶蘭育種計劃有兩大方向:切花與盆花。選育計劃包括花型與花色。對切花而言,最重要的選育標準包括産生的花梗數目,顔色,最佳品質的比例,分枝數目愈少愈好,花梗的厚度與強度,花梗與花朵的發育、花型、葉序,植物的發育性狀,采後貯運特性與瓶插壽命等。采收後的特性與遺傳最為相關。觀賞期不同可自5天至6周。除了上述主要選育標準,其它次要的選擇標準也用以評估品種,例如蘭株生産過程的損失率與抗病能力。
三、苗株特性
Anthura公司提供組織培養苗與介盤小苗。組織培養苗需要特別訂購。顧客采用介盤小苗有兩個好處:減少小苗馴化期的損失,減少5~7個月的栽培時期。每個介盤內有40株小苗,送達顧客溫室時,都可以立刻進行移植作業。
長方盤內小苗其葉幅為10-14cm,通常具有2-3片生長良好的葉片。小苗移植到12cm的軟盆之前必須經過分級。Anthura公司並未為顧客進行此種分級工作。通常由栽培者將長方盤內小苗分成大小兩級,移植後分別在不同植床上進行栽培。小苗的栽培時期比大苗要多出3-4個月。
小苗移植到12cm的軟盆的作業還是以人力為主。小苗要維持垂直,放置在軟盆下中央而且要種植於正確的高度。植物生長點如果太深則容易敢染病害,如果移植深度太淺,則支撐不良。移植後軟盆的排列十分重要。蘭苗成長後在葉片開始相互遮蔽陽光時必須加以疏盆,增加軟盆與軟盆的間距。
四、栽培計劃
蝴蝶蘭切花的栽培區分成兩階段:
1.生長階段:自小苗至成熟株。
2.開花階段:進行催花與切花出售。
(一)生長階段
開始栽培時,較小型的品種或分級較小的小苗要在另一植床栽培。大型品種與較大等級可放置成方型排列,但是在葉幅開始接觸之前要進行疏盆以避免長成又細又長的葉片。在歐洲,生長階段所需植床面積約為總栽培面積的10﹪。
(二)開花階段
經濟成本計算,有5年的開花期
在植株已發育成4~5葉後,重新移植在15~17cm盆,盆器間距在此已可固定。具有較大葉幅的品種間距要加大。在蘭株已成長至足夠的大小,而且根係發育健全時,此蘭株即可做為開花株。
每平方公尺平均約有20株,自開花種植到商業生産共有5年。苗株如果太小或是根係發育不良,花梗則更小而且花朵較小,盆插時間也不長,至下次抽梗的時間也更久。
蝴蝶蘭應該栽培於透明盆器。透明盆器可確保其成長更有活力,根係品質更好。盆器放在植床上,通風應該良好。活動植床寬度要小於1.6公尺,高度要適當,因此切花工作容易進行。
五、介質
介質挑選的依據標準如下:大顆粒用以進行排水,細顆粒(非塵粒)用以保持與分配水分與養分。介質如果含有太多的細塵,容易在盆底形成硬層的結構物。荷蘭所用的介質為長度12-16mm的樹皮與數量2-3kg/的水草。對14~24cm盆等大容器,適合使用較粗的樹皮(14~24mm),但是要混合黏性顆粒或溶岩介質(lava)。在17cm的盆器內,添加適當的水草(2~3kg/m)可使介質內水份均勻分佈。尤其在第一年的栽培特別重要。在一年內水草將腐損,但是根係已經可以有效地分佈於盆器之內。
除了介質之外,盆器的排水性能也同樣重要。在灌溉後,盆底的積水不能太久。透明盆器可使根部留駐於盆內,根係會轉成緑色。如果根係衹有嚮下無盤根現象,根的固定作用不正確。在灌溉作業後,水與肥份吸收則需要有更長的時間,未來花梗的品質則變得更差。使用透明盆可檢查根係是否保持活力而且均勻分佈。
在移植後第一個月內介質都要維持濕潤。頂部不可以太幹。第一周介質水分的變化如果太激烈,在以後的栽培時期則很難補救。但是介質過於潮濕也會産生問題。
六、灌溉係統
可用的灌溉方法有:1.使用滴灌管路,2.利用固定噴嘴,由上而下灌溉,3.以人力進行,4.上述方法加以組合。
蝴蝶蘭葉片在葉片施肥時很容易自葉面吸收尿素等肥份。多孔性的介質對根部十分重要,儘管有負面的毛細效應但是其優點更多。在成長初期,使用淋灌或灌溉手臂進行灌溉對作物十分有用。在開花階段,為了避免澆水引起花瓣上的灰黴病,使用滴灌管路較好。在花梗已有許多花朵時,自上方澆水容易造成花梗折斷。
灌溉水不得含有化學成分與可見的微生物。水中所含的鈉、氯離子不得超過100 mg/l ,重碳酸????不得過量。如果沒有良好水源,則必須使用逆滲透處理的水。澆水水量與氣候、介質與株齡有關。在西歐的環境,灌溉水量大約如下:鼕天7~10天1次,夏天5~7天1次。在生長時期,水溫需要為18~20℃以避免根部損失。
在生長期與移至大盆的第一個月,水分必須由上方施用,除了可以確實維持介質足夠濕潤之外,也可避免介質頂層産生????化現象。在根部發育健全後可改用滴灌係統。一年至少要有一次自上方給水以淋洗介質。
七、肥料
蝴蝶蘭的施肥可使用復合肥料或是直接施用氮肥(Ammonium nitrate fertilizers)。肥料的施用依品種而異。如果使用基肥,基肥必須含有Dolokal (L3-4 kg / )與PG混合物,pH的範圍為5.2~6.2,EC範圍為0.8~1.2mS / cm。氮肥如果太高會導致葉片過度生長。EC值如果太高,根部則會死亡。如果太低,植株缺乏微量元素。量測EC最好的方式是灌溉後收集底部排出的水分。超過1.5mS / cm代表此盆內介質已????化。通常根部會形成桶紅色斑點,這時需要以清水或低EC的水質加以淋洗。
蝴蝶蘭要全年施肥,除非低溫持續很久,否則不應停肥。鼕天為蝴蝶蘭的花芽分化期,停肥很容易導致無花或花少。春夏期間為生長期,可每隔7天至10天施用一次稀薄液肥,宜用有機肥,也可施用蝴蝶蘭專用營養液,但有花蕾時勿施,否則容易提早落蕾。夏天長葉(即花期過後),可以追施氮肥和鉀肥。秋鼕花莖生長期則可用磷肥,但要稀薄,約每隔2周至3周施用一次。施肥的時間在下午澆水以後,施肥數次後,要用大量水衝洗蘭盆及蘭株,以免殘留的無機????類危害根部。
八、開花階段
植株具有5片成熟葉片時可進行催花。在植株足夠成熟而且歷經一個轉換時期即自然抽出花梗。在秋天的自然催花於第二年2月或3月即可出售。利用溫度與光量調節可控製花期。花梗上所有花苞除最後一朵外而其它花苞已全部開放時即可切下銷售。切下花梗時通常已具有三個花芽。第二株花梗即自其餘花芽抽出,而且自頂芽開始。然而催出這種新花梗所需求的時間更久,因此是否采用此項先自然開花再抽出第二花梗的方式則由所需花梗品質與銷售計劃以决定。除了第一花梗,衹要植株健康,第二次可有雙花梗生成,可以當做切花出售。因此平均每年可售出2.5支花梗。花梗抽出後以吊繩維持挺直以避免變麯。
九、未成熟花株
在生長時期,未成熟即抽出的花梗需要迅速摘除。在花梗未變硬之前可以以人工摘除。如果花梗已堅硬,則必須以工具切除。摘除或切除作業之前,手與工具都必須消毒以避免傳染疾病。在生長期維持27℃的溫度可避免此過早開花現象。
十、栽培環境
(一)溫度
蝴蝶蘭為熱帶型植物,栽培溫度應該維持於15~34℃之間。適當的溫度如下:生長階段為26~27℃,開花階段為19~21℃,為了得到更多的花梗,溫度可維持於18~20℃,共計4~8周。在光綫不足或日溫過高時,要維持於18℃以加強催花(誘生花芽)。因為開花時期也要維持葉片生長,低溫時期不要太久。在光綫不足時,如果氣溫大於23℃的時間超過24小時,會導致過多的營養生長而損失花苞。
(二)光量
1.在荷蘭地區
為得到適當的葉片與根部發育,需要提供足夠光綫。過多的光量則導致葉片有燒痕。太低的光量(低於100W/m 2)則導致植株生長停滯、品質不良、花苞發育不當且根部發育不良。適當的光量為200 2,在陽光強烈的夏天(1400 W/m2),要使用80~85﹪的遮蔭網。
2.在熱帶地區
需要具有維持80~90﹪遮蔭能力。通常使用遮蔭65﹪的固定網與另一組遮蔭65﹪的活動網。在具有暴雨的地區,要使用塑料布屋頂以減少病害,並減少雨水對介質的淋洗。(Note:此段內容針對印尼等地的遮雨棚簡易設施,並不是討論亞熱帶溫室)
適當的光量如下:
1.成長階段:5000~8000lux
2.開花階段:8000~15000lux
在終年陽光普遍的地區,光量需求可提高20﹪。但是要註意光綫的折射能力,使蘭株葉片都得到均勻光綫。高光量時要維持較高的相對濕度。
(三)人工補光
人工補光對葉片溫度、微氣候、蘭苗成長都有益處,並可減少植株損失。其特點如下:
1.穴盤小苗成長:促進生長快速並減少蘭株損失
2.生長階段:促進成長快速與發育更好
3.開花階段:對花梗與花芽發育有幫助,減少花芽損失,增加品質。
在鼕天,蝴蝶蘭至少需求12~14小時,3500~4000 lux的光量,因此適合使用人工光源。在有陽光的天氣下使用過量光源將引起葉片轉成紅色,因而導致生長停滯。此外蘭株至少維持8小時的暗期以確定可吸收二氧化碳。
(四)二氧化碳濃度
蝴蝶蘭為景天酸代謝植物,在夜間吸收二氧化碳。適當的濃度為600~800ppm。
(五)相對濕度
蝴蝶蘭由於其生理結構可以保護自身在低濕狀態下受到的應力影響,但是在太濕的環境下,高溫高濕往往相伴着病害。最適宜的相對濕度範圍為60-80%RH。在高溫低濕環境下需要增加相對濕度。適用的設備係統包括在溫室上方以高壓噴霧設備增加霧粒,在植床下方灑水,使用水墻與風扇等。但是要避免造成作物潮濕。加濕另一個附加效益是降低溫度。
(六)其它資料
作物生長在高相對濕度的環境時,白日溫度與日照量都可以增加,使溫室內部維持恆溫,並且要維持良好的空氣循環。因此溫室高度最好高於植物3-4公尺。
為了能夠分析植物生長所面臨的問題,微氣候的量測與記錄十分重要。例如光量、溫度與相對濕度都要進行量測與記錄。量測作業可使用微電腦或手持的傳感器,每日最高/最低值都需要量測。
十一、病蟲害管理
適當的衛生處理與每周去除染病的植株則可防止大部分的病害傳播。細菌的感染主要是由於水滴飛濺在植物體上,或是運送過程受到影響。這種病害無法使用化學藥劑加以控製。各種病害與傳播方式如下:
1.細菌性病害
細菌性褐班病是蝴蝶蘭最嚴重的病害。病徵在於葉片出現棕色斑點。有油狀或心髒形狀,而有黃色形狀物圍繞。處理方式包括調整施肥液的氮量,去除病株與維持穩定的相對濕度。化學藥劑對於此種病害並無作用。采用生長狀況良好,健康的植株才能避免此種細菌性問題。
2.黴菌
介質中水分變化太大或是不適合的EC值都引起根部受損,因此促使黴菌攻擊組織。對付方法是降低灌溉水EC值,並且暫時減少介質含水率。
3.灰黴病菌
另一種黴菌引起的病害是花瓣上的灰黴病,在花朵上形成許多小斑點。發生的原因在於植物處於潮濕狀態太久或是相對濕度太高。
4.鐮刀菌
鐮刀菌引起黑色三角形的斑點,在基部葉片形成黃色、暗紅色。葉片將迅速掉落。根部處於積水中容易發生此病害。
(二)病毒
受到病毒感染的蝴蝶蘭其病徵是花朵變小,生長速度變緩慢。然而有些品種的生長性狀不受病毒感染所影響。病毒的病徵在低溫催花階段更為明顯。病毒對蝴蝶蘭最大的影響在於生長速度。
(三)昆蟲與小動物
1.蛞蝓與蝸牛
蛞蝓與蝸牛會在幼株上咬出小洞,而也在短短幾天內就可以危害許多植株。同時也將根尖咬損。使用藥劑能夠有效地控製此種小動物。
2.蹣類
紅蜘蛛蹣類在葉部引起輕微變形與嚴重的顔色變化。因為分佈為集中狀態,可以以殺蟲劑控製。
3.薊馬:棕色薊馬通常在每一部位可發現,而且成群出現。化學藥劑難以根除。去除病株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4. Sciaridae, fungus gnats: 此種昆蟲攻擊根尖。施用補食天敵(Hypoaspis predatory mite, 100-150/ 2)與懸挂黃色黏蟲板可預防感染。
(四)環境引起的生理異常
1.花苞掉落
在開花完成階段,如果光綫過強、溫度太高,容易引起花苞自花梗上脫落。根係的品質不良也會造成此現象。花卉在輸送之前如果未經適應階段也會有落苞現象。
2.輸送過程的冷害:
植株自生長區運送到銷售區,葉面可能産生的橘紅斑點,通常由於冷害造成細胞的死亡。其它的環境應力或過強光綫也會造成。
(五)藥害:由於使用不適合的化學藥劑。
十一、采收與包裝
花梗要以支柱或吊索加以固定。在還有一朵未開花苞時即可以收穫。花梗插入含有16cc的保鮮管。保鮮液可使用Chrysal或是40~45℃的熱水。花束放入包裝盒內,貯存於7~10℃。如果花朵有輕微萎凋,可切梗再放入40℃左右的熱水。瓶插時間自5天至6周,因品種與周圍環境而不同。切花包裝盒的尺寸為100×15×11.5cm。通常一盒內具有25~30朵花。售價因品種與生産蘭園而不同。
1、采收階段
蝴蝶蘭的采收一般包括兩個階段:
(1)蕾期到充分開放;
(2)充分開放到成熟衰老。
2、采收目的
(1)是促進蝴蝶蘭的的花蕾開放,使蝴蝶蘭能充分展示其觀賞特性;
(2)第二是降低代謝,延緩開花和衰老進程,延長蝴蝶蘭的壽命。
3、采收方法
蝴蝶蘭在花朵完全開放或花蕾開放3至4天的時候采收。離市場近的采收時間可以稍微晚點,離市場遠些的采收時間應稍微早一些。另外還要註意一天中的采收時間。上午采收可以保持蝴蝶蘭花朵細胞高的膨脹壓,即此時的蝴蝶蘭花含水量最高,有利於減少蝴蝶蘭采後萎蔫的發生,但上午采收因為露水多,也較潮濕,容易受真菌等病害的感染。
十二、經濟評估
以1000平方公尺的生産面積,經濟評估如下:
a. 栽培面積:1000平方公尺
b. 實際種植面積:870平方公尺
c. 栽培用面積:87平方公尺
d. 開花株使用面積:783平方公尺
e. 每平方公尺有20棵,共有15,666株。
f. 産品:每年2.5支花梗,每年産39,150花梗。每枝花梗8~10朵花,年産313,200花朵。
g. 2003年平均價格:每朵0.51歐元
h. 1000平方公尺産值159,732歐元
i. 每平方公尺産值160歐元 |
|
作 者: 鬍鬆華 編著
出 版 社: 廣東科技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1-6-1
字 數: 120000
版 次: 1
頁 數: 92
印刷時間: 2001/06/01
紙 張: 銅版紙
I S B N : 9787535926760
包 裝: 平裝
內容簡介
蝴蝶蘭在洋蘭世界中被譽為“洋蘭王後”。它以其色彩豔麗,品種多樣,姿態婀娜博得世人的青睞。
本書介紹了蝴蝶蘭的形態、品種、栽培和鑒賞等方面。其中重點推介的蝴蝶蘭原種、雜交種和欣賞品種共300多個,每個種和品種都附有精美的彩色圖照;書中還較詳盡地介紹了栽培蝴蝶蘭的有關新技術等。
本書內容全面,圖照豐富,印製精美,適合廣大蘭花愛好者、園林工作者以及園林院校的師生閱讀參考。
目錄列表
一、蝴蝶蘭的形態和生態習性
(一)蝴蝶蘭的形態
(二)蝴蝶蘭的生態習性
二、蝴蝶蘭的種類、品種和近緣屬
(一)蝴蝶蘭屬的分類和分佈
(二)蝴蝶蘭雜交品種介紹
(三)蝴蝶蘭名優品種欣賞
(四)蝴蝶蘭的近緣種屬介紹
(五)蝴蝶蘭的異屬雜交
(六)蝴蝶蘭的奇花欣賞
三、蝴蝶蘭的栽培
(一)植料的選擇
(二)盆具與附植板
(三)傢居栽培法
(四)溫室栽培法
(五)病蟲害防治
四、蝴蝶蘭的繁殖
(一)無菌播種繁殖法
(二)組織培養繁殖法
(三)花梗催芽繁殖法
(四)小苗的護理
五、蝴蝶蘭的鑒賞和選購
(一)鑒賞的重點
(二)評分的方法
(三)現代蝴蝶蘭的流行趨勢
(四)購蘭須知
六、蝴蝶蘭的應用
(一)怎樣用蝴蝶蘭盆花裝飾居室
(二)蝴蝶蘭切花的運用
【花語】我愛你幸福嚮你飛來 |
|
劇名:蝴蝶蘭
類別:電視連續劇
題材:倫理、婚姻
産地:中國大陸
語言:普通話
集數:22集
時間:1995年
導演:劉書亮
演員名單
趙明明
施大生
吳競
楊和平
劇情簡介
兩代麗人 恩恩怨怨
血緣關係 撲朔迷離
三十年代,上海。
大企業傢丁文健一次酒後姦污了美麗的家庭女護士竹茵。竹茵悲憤之中帶着身孕離開丁傢。文健已與方舟結婚。但方舟卻難忘初戀情人,夫妻同床異夢。竹茵隱名埋姓生下一個漂亮女兒白蕙。十九年後,美麗超群的女大學生白蕙竟又來到了丁傢做家庭教師。與丁文健之子丁西平偶然相遇並熱烈相戀。丁西平的下屬秦一非陶懷野心和嫉妒,處處與西平作對,創見投靠日本人,出賣商業情反,製造命案,而且蓄意破壞白蕙、西平的戀愛。
他們的愛情遇到了種種難以想象的障礙。面對上一輩的恩恩怨怨和難言的血緣關係,面對商場上的風雲變幻,白蕙和丁西平的命運究竟如何?
本劇將嚮你展示一個纏綿悱惻而又麯折跌宕的愛情故事。 |
|
|
|
蝴蝶蘭屬 | 紅霞蝴蝶蘭 | 滇西蝴蝶蘭 | 華西蝴蝶蘭 | 版納蝴蝶蘭 | 海南蝴蝶蘭 | 蝴蝶蘭含義 | 紅珍珠蝴蝶蘭 | 小蘭嶼蝴蝶蘭 | 蝴蝶蘭灰黴病 | 汕農玫瑰蝴蝶蘭 | 汕農鳳凰蝴蝶蘭 | 蝴蝶蘭彩繪飛機 | 汕農鸚鵡蝴蝶蘭 | 汕農香妃蝴蝶蘭 | 汕農金鳳蝴蝶蘭 | 蝴蝶蘭的養殖技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