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蛩蠊
grylloblattodea
昆蟲綱蛩蠊目的通稱。中小型無翅昆蟲。稀見。是世界稀有種類 。蛩蠊目衹有蛩蠊科 ,已發現3屬25種和亞種,中國已知1 。蛩蠊體型扁長 ,長約15~30毫米。頭扁。無翅。復眼退化,無單眼。觸角絲狀。前口式,咀嚼式口器。上唇和大顎發達 。蛩 蠊一般生活於高山上或冰川附近 。肉 食性。夜出活動,適應於1℃低溫環境。雌蟲羽化約1年後成熟,在土內或苔蘚上産卵 。卵期約1年化為若蟲 ,約5~7年才能完成1世代。有的種類棲居於穴洞內。 |
|
蛩蠊(qiong lian)
Grylloblattodea
昆蟲綱蛩蠊目的通稱。中小型無翅昆蟲。稀見。是世界稀有種類 。蛩蠊目衹有蛩蠊科 ,已發現3屬25種和亞種,中國已知1 ,2009年博士生宋剋清在新疆喀納斯又發現了1衹雌性蛩蠊,是我國蛩蠊目昆蟲第2衹標本。經中科院動物所白明博士與王書永的鑒定,認為該蛩蠊是西蛩蠊屬Grylloblattella的1個新種,為世界上該屬的第3個種,相關研究論文正在撰寫之中。蛩蠊體型扁長 ,長約15~30毫米。頭扁。無翅。復眼退化,無單眼。觸角絲狀。前口式,咀嚼式口器。上唇和大顎發達 。蛩 蠊一般生活於高山上或冰川附近 。肉 食性。夜出活動,適應於1℃低溫環境。雌蟲羽化約1年後成熟,在土內或苔蘚上産卵 。卵期約1年化為若蟲 ,約5~7年才能完成1世代。有的種類棲居於穴洞內。
蛩蠊目(Grylloblattodea)約15種原始而罕見的昆蟲。分佈於日本、北美洲西部和西伯利亞東部的山區。無翅,長15∼30公釐(0.6∼1.2吋),咀嚼口器,觸角長,復眼小。常生活在山區融雪地帶的石塊下或海拔較低處的朽木下。以其他昆蟲為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