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蟻鴷
目錄
No. 1
  中文名:蟻鴷
  拉丁名:jynx torquilla
  英文名:wryneck
  鴷形目
  啄木鳥科
  全長約17cm。全身體羽黑褐色,斑駁雜亂,上體及尾棕褐色,自後枕至下背有一暗黑色菱形斑塊;下體具有細小橫斑,就啄木鳥而言,尾較長,有數條黑褐色橫斑。
  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的闊葉林或混交林的樹木上。喜歡單獨活動,俗稱“歪脖”。取食螞蟻,舌長,具鈎端及黏液,可伸入樹洞或蟻巢中取食。營巢於樹洞中,每窩産卵5~14枚,約12~14天出雛。
  繁殖於華中、華北及東北;在西藏東南部、華南、華東、海南及臺灣越鼕,遷徙時經過中國西北。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傢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傢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No. 2
  中文名:蟻鴷
  拉丁名:Jynx torquilla
  英文名:Wryneck
  鴷形目
  啄木鳥科
  亦譯歪脖鳥。啄木鳥科(Picidae)蟻鴷亞科(Jynginae)的兩種鳥,或單列為蟻鴷科(Jyngidae)。開闊林和灌木林中的一類灰褐色鳥。受驚時頸部像蛇一樣扭轉,故得其英文名「歪脖」。以長舌舐食地上的螞蟻或樹上的昆蟲。在舊的啄木鳥洞穴中營巢。歐亞蟻鴷(Jynx torquilla)長16公分(6.25吋),在英格蘭到日本之間繁殖,在熱帶越鼕。紅胸蟻鴷(J. ruficollis)見於非洲。
  全長約17cm。全身體羽黑褐色,斑駁雜亂,上體及尾棕褐色,自後枕至下背有一暗黑色菱形斑塊;下體具有細小橫斑,就啄木鳥而言,尾較長,有數條黑褐色橫斑。
  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的闊葉林或混交林的樹木上。喜歡單獨活動,俗稱“歪脖”。取食螞蟻,舌長,具鈎端及黏液,可伸入樹洞或蟻巢中取食。營巢於樹洞中,每窩産卵5~14枚,約12~14天出雛。
  繁殖於華中、華北及東北;在西藏東南部、華南、華東、海南及臺灣越鼕,遷徙時經過中國西北。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傢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傢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蟻鴷遷徙時常在開闊林地的樹上停息。蟻鴷是一種孤獨的鳥類,單兵作戰,偶爾有2-3衹在一起。腳的構造很適合攀登,跟啄木鳥差不多,在地面上行走時,像麻雀一樣跳躍,但尾巴嚮上翹。常伸展頸部嚮各個方向扭轉——就像我們的這張圖片——於是乎,還有一個土名——“歪脖”
  飛行遲緩,但這不影響蟻鴷對螞蟻的熱愛。它利用長長的舌頭,從樹洞或螞蟻窩粘螞蟻出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