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蝦夷扇貝
目錄
No. 1
  俗名:蝦夷扇貝
  原産於日本和朝鮮。現已引進我國,並已在山東、遼寧等北方沿海進行人工養殖、增殖生産。
  【特徵特性】:屬濾食性雙殼貝類,貝殼扇形,右殼較突出,黃白色,左殼稍平,較右殼稍小,呈紫褐色。殼表有15-20條放射肋,兩側殼耳有淺的足絲孔。右殼肋寬而低矮,肋間狹;左殼肋較細,肋間較寬。殼頂下方有三角形的內韌帶。 自然分佈水深6-60米,底質為砂礫。蝦夷扇貝為冷水性貝類,生長適溫範圍5—23℃。原主要産於日本、俄羅斯千島群島的南部水域,日本北海道及本洲北部。對????度的適宜範圍24-40,分佈於????度較高,無淡水註入的底質堅硬,淤沙少和水深不超過40m的沿岸海區。主要在我國北方的遼東半島、山東長島等海區進行養殖.生長速度較慢,從稚貝開始至殼高1l--12釐米,最短時間需1年零7個月。據記載,最大殼高可達27.94釐米,其壽命約在25年。
  蝦夷扇貝在我國北方繁殖季節為3—4月份,産卵水溫為3—10℃。自然種群雌:雄為6:4左右。蝦夷扇貝受精卵在海水中受精後不斷發育,初期d型幼蟲殼長110—120μm;經過浮遊幼蟲階段,當幼蟲平均殼長達到220—240μm時出現眼點,隨即附着變態,稚貝殼長達3—4cm,足絲腺退化。
  【栽培要點】:
  一、育苗
  1、親貝的選擇與蓄養
  殼長8—13cm的3—4令貝均可做親貝,一般按每立方米水體購置5個左右親貝就可以了(其中雄貝占3—5%)。親貝運輸要在低溫季節進行,在氣溫5℃以下。將親貝裝入麻袋中,麻袋用海水濕透,紮緊,海上運輸15小時,成活率可達100%。暫養密度30—40個/立方米,暫養水溫5—7℃。以小硅藻為主要餌料,畏投少量金藻和扁藻,日投餌量300000-400000個/ml,每6小時投餌一次,日換水4次,每次1/3。親貝暫養期間,一般不倒池,不充氣。
  2、産卵、孵化
  成熟的蝦夷扇貝性腺十分飽滿.雌貝性腺呈桔紅色或桃紅色,雄性呈乳白色.當性腺指數達13%以上,正常換水發現有少量親貝排放時,采用同溫下倒池的方法産卵,不進行其他刺激.親貝第一次平均産卵量低於300000/,可留下親貝再繼續暫養3—5天,則又可大量排放.
  孵化水溫8—11℃,孵化期間每隔1小時人工攪動一次;經90—70小時,當60—70%幼蟲達到d形幼蟲時,用200目拖網及時選優.
  3、幼體培育
  密度:d形幼蟲培育密度前期控製在8—10個/ml,後期6-7個/ml。
  餌料:金藻3011,8701均是蝦夷扇貝優質的開口餌料.采用金藻與硅藻混合投喂,日投餌量10000-60000/個ml.投放附着基後餌料可改為以扁藻為主,並適當增加投餌量.
  水溫:幼蟲培育階段最適宜水溫為15℃左右,d形幼蟲選出後每天以0.5℃的速度將水溫升至15℃,達到稚貝後可降溫培育,以利嚮海上過渡.
  換水:培育期間換水2—3次/日,前期每次1/3,後期每次嚮海上過渡,培育期間換水2—3次/日,前期每次1/3,後期每次1/2,並適當充氣,每天吸底一次.
  4,附着基的投放
  幼蟲平均生長7μm左右,選育後18—20天,幼蟲平均殼長達到220—240,最大殼長達300μm,大部分幼蟲即可出現眼點.當有20%左右幼蟲眼點變圓,殼緣增厚時,應倒池投放附着基.棕繩,網衣經徹底處理,附苗效果都很好.
  為便於管理可結合幼蟲附着時倒池,用120目篩絹將眼點幼蟲篩選一遍,經篩選的幼蟲規格大,眼點幼蟲比例增加,附着時間縮短.
  5,出池暫養
  1),出池規格
  由於小稚貝和幼貝很不穩定,容易切斷足絲,移嚮他處,下海時,環境條件突然改變,也就造成了附着型貝類下海掉苗,目前附着型貝類下海後保苗率均較低,貽貝較好可達50~60%,扇貝20~30%,因此嚮海上過渡是目前人工育苗中較關鍵的一環.
  扇貝幼體在室內培育至殼高600μm的附着稚貝時,便可移至室外進行中間暫養.為適應室內和海上水溫差異,出池前逐漸降低水溫至接近自然水溫,此時貝苗因個體較小,降溫後附着力減弱,極易從附着基質脫落,加上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差,所以在長到2mm前為死亡高峰期,此階段也是苗種中間暫養的關鍵.
  6,出池暫養
  4),暫養方法
  采用外層40目大袋,內層30目小袋的雙層袋保苗保苗,海上中間育成前期,水溫低,附着物少,管理上主要是清除浮泥,適時脫掉外層大袋,以及及時分苗.
  蝦夷扇貝稚貝下海後生長很快,升溫培育後苗種海上中間育成期要分苗二次.第一次在5月底—6月上旬,將小苗分到20—30目網袋,每小袋1000—1500粒為宜;第二次分苗在7月中旬,每天的早上和晚上進行.稚貝經過篩選,按每袋500左右,裝入15—20目袋中,並開始嚮深海轉移以利渡夏.
  進入10月份,水溫已下降到20℃左右.蝦夷扇貝又進入本年度的第二個最適生長期,此時稚貝平均規格達2cm以上,這時要將稚貝及時分到網目為1—1.5cm的暫養籠中疏稀培育(7~10層籠,每層100~200粒)
  .
  5),稚貝出池時應註意事項
  ①選擇適宜的網目規格.
  ②選擇風浪小,無污染,餌料豐富的海區作為培育海區,抓住小汛潮,無風浪天氣出池下海.
  ③出池時,海上水溫在5c以上為好,這樣才能保證稚貝的正常生理活動.
  ④運輸稚貝時,要防止風幹,日曬,雨淋,防止脫落,防止機械損傷,盡可能縮短操作時間.
  7幼貝(中間)培育
  1).幼貝(中間)培育的概念 蝦夷扇貝幼貝(中間)培育,是指將剛剛出池殼高為600微米的稚貝,培育至2~3釐米大小的幼貝,可作為養殖或底播增殖大規格幼貝的整個過程.
  幼貝(中間)培育,經歷的時間為5~6個月.幼貝(中間)培育可分為3個階段.
  (1)一級培育 從600微米左右的稚貝,培育成平均殼高為 3毫米的過程.一級培育所需要的時間,在不同的海區,隨着水溫的不同,出池時間的不同而不同.在黃海北部,4月初出池的稚貝,一級培育時間約60天左右,5月上旬出池的稚貝,需40天左右.
  (2)二級培育 從平均殼高為3毫米的稚貝,培育為平均殼高為5毫米稚貝的過程.二級培育經60天或40天.在培育中,網孔被浮泥雜藻等堵塞,水流不暢,阻礙了稚貝的正常濾食,影響生長.因此,需及時倒袋,更換網目,疏散密度,讓其在適宜條件下迅速生長成5毫米大小的稚貝.
  (3)三級培育 將平均殼高為5毫米的稚貝,培育成3釐米大小幼貝的過程.當稚貝殼高達5毫米時,應及時篩選進入培育籠中.三級培育的時間較長,還需渡夏.因此,技術要求比較高.
  2).幼貝(中間)培育
  (1)一級培育 一級培育海區,應選擇在風浪小的內灣,如果有適合的蝦池,可作為培育池.一級培育密度,在30釐米x 40釐米的網袋中,每袋裝稚貝1.5萬一2萬個;在40釐米x40釐米x70釐米網箱中,裝稚貝5萬~6萬個較為適宜.培育的水深,以3~6米為宜.一級培育網目對角綫長度,以絶大多數出池稚貝不流失為原則,越大越好.一級培育的管理,重點在於保證浮筏安全,及時清除附着物.
  (2)二級培育 二級培育的個體,目標是達到5毫米.培育的器材為網目孔徑1.4毫米左右的網袋,規格為30釐米x40釐米,每袋裝3毫米稚貝1 500~2000個.二級培育中值得註意的問題是,分苗操作.要求迅速,細緻,避免日曬,風幹,雨淋和機械損傷.分苗時,裝苗容器要大些,容器內要常流水,隨分隨挂,不攢苗.
  (3)三級培育 養殖單位從育苗場購到平均殼高為5毫米的稚貝後,運回育苗場繼續培育至平均殼高為3釐米大小的幼貝,用於增養殖.這段時間較長,需要渡夏,技術要求比較高.在這段時間內,對於出苗數量至關重要.因此,三級培育技術必須從運輸,下海,分苗,合理投放密度,渡夏和管理等各個環節上加強管理,做好工作.
  ①運輸:5毫米即可運輸,寧早勿晚.運輸利用早,晚氣候涼爽的時候進行,做到防風,防幹,防日曬,防雨淋.運到目的地,要及時下海.
  ②培育器材和培育密度:下海緩苗後,應及時篩選進人培育籠.培育籠為三級培育器材,即直徑為30釐米或34釐米聚乙烯圓盤,盤上有孔徑5毫米的孔眼,外包孔徑為3毫米的機織網,每個網籠10—15層,層與層之間的間距為15釐米,每層放苗密度:30釐米的圓盤為80~100個;34釐米的圓盤為100 - 150個.
  ③分苗:分苗操作時,氣溫較高.因此,要利用早晚時間操作.提倡在海上操作,水新,水活,不致缺氧;隨分,隨挂,不致聚堆膠合.分苗操作時,要搭棚,避免日曬.陸上分苗時,強調要流水,不攢苗,及時分裝,切忌粗暴操作.
  ④渡夏:渡夏海區,應選擇在水深,流大的外排,水深至少在17—18米,從筏子結構而言,應采用活浮暗筏.活浮綆長8~10米,吊繩1~1.5米,使培育筏處在10米的水深之下.為保證其穩定,墜石要大,重2.5千克左右.墜石還要均勻,以免絞纏.在高溫期間,要減少提動.
  二、養殖
  1、底播增殖(放流增殖):選擇砂泥底質漁場,清除敵害生物;播苗密度為8枚/平方米,畝播苗5500枚;播苗時間為當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或翌年3-4月;增殖時間為17個月殼高可達8cm以上。
  2、浮筏養殖:儘管放流增殖是一種技術簡單、不需什麽物資設備、成本低的一種生産方式,但由於海底敵害生物較多,侵害嚴重,存活率低,采捕也比較睏難,尤其有些海區又沒有具備放流增殖的底質條件,因此對於具備適於蝦夷扇貝生長發育水溫條件而又沒有適於放流增殖底質條件的海區,進行浮筏式垂下養殖是蝦夷扇貝生産的另一種方式。
  所謂浮筏式垂下養殖,就是將貝苗按一定密度裝在適宜的容器中,按一定距離和適宜水層吊挂於設置在海上的浮筏(綆)上進行養成。
  由於蝦夷扇貝是一種遊離生活貝類,成貝步能分泌足絲附着,因此在養殖時必須采取防逃措施,根據所采取的防逃方法,蝦夷扇貝可采用下面幾種方式進行養殖。
  (1)吊耳養殖:此法日本曾經采用,其做法是將長到一定殼高(一般3釐米以上)的貝苗,用小鑽頭在其前耳基部鑽一小孔,用聚乙烯繩或尼竜綫按2釐米間距穿成串,每串5-10個,然後按6釐米間隔係在粗的繩索上,吊養在浮筏上。這種方法雖然成本低,但操作費工,在風浪較大的海區也容易被掰斷前耳或擰斷耳繩,造成損失。
  (2)衣袋網養殖:這種方法是用一定大小網目的聚乙烯網衣片,縫成衣服口袋狀苗袋,將貝苗裝進口袋(一袋一個),再用綫封好袋口然後將其吊挂在浮筏上。這種方法,抗風浪能力強,成活率高,但成本較高,。操作較繁,又易附雜貝雜藻。
  (3)燈籠網籠養殖:燈籠網籠養殖是目前扇貝養殖中普遍采用的一種養殖方法,這種網籠結構與三級育成網籠相同,唯其養殖網籠塑料圓盤孔目較大(直徑2釐米),網目也較大。這種養殖網籠抗風浪能力強,而且水充通暢,扇貝生長快,成活率高,操作較方便,但一次性投資大。
  在養成期間,要掌握放養密度、分苗時間和加強管理工作。
  a、放養密度:放養密度既要考慮到扇貝的正確生長,又要考慮到最大限度地利用養殖器材,密度過大造成扇貝堆積擠壓或互相咬合,影響生長,甚至引起死亡。密度過小又會造成養殖場器材的浪費,提高成本,降低效益。從實踐結果,以每層(圓盤直徑34釐米)放養15個,每隔1米距離挂養一吊是比較合理的。
  b、分苗時間:蝦夷扇貝生長適溫為5-20℃,在北方海區,4月份以後,隨着海區水溫的逐漸回升,蝦夷扇貝生長速度也隨之加快,為了不錯過快速生長期,應在年前的11、12月份將苗分完。
  c、養殖期間的管理:由於是一次性分苗養成,因此在養殖期間,衹要經常出海檢查浮筏、吊繩、浮力等安全情況,及時做好各種加固工作,防止推薦、沉筏、掉吊和絞纏,在雜貝、雜藻繁殖季節,及時洗刷,保持水流暢通,鼕天註意做好防冰工作。此外,還應根據海區透明度和水溫情況調整養殖水層。
  收穫
  (1)收穫時間:分苗時如果貝種個體較大(體高3釐米以上),經過1年半的養殖,體可達10釐米左右的商品規格標準,收穫時間主要根據出丁率和出肉率最高的季節進行。出丁率高的時間為5-7月份,其中以7月份最高,而出肉率最高,也就是最肥滿的時間為3-5月份,如果加工貝丁,以5-7月份收穫為宜,而銷鮮則最適收穫時間為3-5月份。
  (2)收穫方法:浮筏養殖的蝦夷扇貝,胃酸收方法比較簡單,即當蝦夷扇貝長到商品規格標準時,在其適宜季節,將網籠從筏上解下,運回銷售或加工,如果有一部分尚未達到商品規格,則重新裝籠繼續養殖。
  【經濟價值】:閉殼肌可製作名貴的海産品——幹貝
包含詞
蝦夷扇貝的人工育苗技術